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等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4-06-23 11:31:1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初等教育的论文集合(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等教育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等教育的论文集合(15篇)

初等教育的论文1

  摘 要:提到中美之异同,中国与美国,大到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小到教育教学,生活饮食都天差地别。在此讨论不是比较哪国更好,没有更好,只有客观评价以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由于有在国内教书的经验,以及在美国生活的经历,特别就我所熟知的初等教育领域作了深入的调查。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经历书山学海的时候,美国的孩子究竟在做些什么。

  关键词:中美 初等教育 异同

  身边有不少声音,“人家美国怎样怎样强大”,“人家美国教育怎样怎样牛”,“人家美国…”,当我们说“人家”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意思。今天我谈的是初等教育,教育是囊括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之下的一个领域。既然是处在社会这一背景之下,不得不说说,中国人多美国人少,僧多肉少的原理大家都明白,肉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搞研究谈创造?谈教育,比教育,结果是论输赢?揪出谁是元凶?不。我们要的是一个去糟粕得精华的资源系统和公平机会。

  一、中美教育初印象

  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一年开始,每学期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教育部出版社专业教科书,上午8点到下午5点,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自然,等等课程排满了档期。孩子们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规规矩矩的,“学习知识”,怎么才叫学习知识,我这里想来定义这里“学习”的涵义,作为一名老师,我反复思考过我们的教育目标究竟是什么,学习,何为学习?其实无非就是记住这个东西,记住之后呢,用于考试,考试之后呢?是再记一次,再考试。那是不是学习就能等同于考试呢?教育的目的如果是考试的话,那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中国的初等教育目的是让孩子打牢知识基础,为将来做好准备。有人说在国内一年学习的知识,相当于美国好几年的。我们在知识夯实这一块确实做的不错。我们的小学生,诗词,奥数,英文,随随便便撂倒一群美国孩子。中国教育还是整体的学习气氛,大家不甘落后的竞争氛围,老师的敬业精神。如果从小让孩子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了好的学习态度,好胜的性格,加上扎实的基础知识,孩子的将来不会不光明。同时也要吸取美国教育的优点,让中国的未来更有竞争力。

  在美国,我想说的是,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总成绩是要根据平时上课的表现啦,对待学习的态度啦,综合评定,这有点像我们大学里的评分方法。而且这个成绩是只有老师才能看到的。小孩子之间不会像我们,比分数比得厉害,他们不比分数,他们喜欢一起运动,谁的运动细胞好,谁就特别受欢迎。美国小学到底教些什么,英语(就是我们的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就是地理,历史)这是主科,其它的就是音乐,体育,美术等辅科。[1]从科目上来看,与我们的学科设置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那么具体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原来他们从小学开始就特别注重美国价值观的灌输。中国初等教育着重智商培养,美国注重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比如,自信,独立,创新,责任,合作等。初一开始,学校除了学习上面所说的课程,孩子们要开始学习做饭,洗碗,洗衣服,烫衣服,而且还有给宝宝换尿片,打扫卫生等等。这不难看出美国初等教育是着重在培养孩子成为一个人所必须的社会经验。第一步是基础教育,培养最基本的美国人的素养,价值观。第二步,才是精英教育,培养知识型人才。

  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在中国,我们把孩子放到公立学校,就认为孩子反正交给老师了,学与不学,那是老师们各显神通的时候,跟自己就没多大关系了,老师如果都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那自己更加束手无策。其实这样的想法要说完全的错也不尽然。让我们想想过去的私塾,教书先生的地位多么崇高,老师授课总会手里拿着一根鞭,遇到不认真读书的学生,那可是要动真格的哟,那年代的家长对老师可是毕恭毕敬,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打你的孩子,那是教育他,让他成才。那时候的学生是真的怕老师,尊敬老师。[2]我不是说应该回到那个时代,老师打骂学生天经地义。我想说的是,老师既然失去了真正管教学生的无上权利,那么家长们在一边打着“反对体罚”旗号的同时,一边又把孩子交给老师之后,撒手不管,这又是什么缘由?当然,现在这个社会的的确确存在那么些披着人民教师的外衣,却不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打着“教育”孩子的幌子,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年幼的孩童身上。这样的老师已经不能称其为老师。我能够理解家长们“宁错杀一千,放过一个”的心态,一律不准体罚孩子。这其实是对自己孩子的保护,是正确的可取的态度,毋庸置疑。可我想说的是,然后呢?老师不敢再动你的孩子一根汗毛,这其实是一种责任的松懈。老师对你的孩子,点到即止。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怕老师,也有个原因,反正你老师拿我没办法。家长们,既然老师不敢管你的孩子,那么,你们就得自己管。不管,好,承认学校和家庭共同具有责任。

  在美国,自然有一套他们的标准和系统,学校会教育你的孩子,交给他们知识,教给他们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学校不强迫孩子去做到完美。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不是学校那几个小时就能做好的,孩子不是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都由学校看管的,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来支持,家庭教育在美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孩子上学后,学校会推出一系列需要家长配合的任务:如写读书报告,让家长读一本书给孩子听,目的是为了建立亲子间的默契,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又比如让孩子画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场面,每次交上去的画作,会让你觉得孩子,不去约束他们,他们真的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很有意思的还有读书俱乐部以及学校开设的小小图书馆,要求家长一同出席。规定每月给孩子读20本书,如果完成了,月末就有奖励。[3]学校很多事情都要家长参与,美其名为“志愿者家长”,每天的课堂都有家长的出现,可见美国的教育是要家长参加的。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但是,我不是说国内应该完全的模仿美国式教育,因为两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的素质也不同,想想,如果一个班60、70个孩子的家长都跑来一起听课,互动,没有那么大的教室,没有那么多空闲的家长。所以说,这样的对比是有限制的。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家长们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把作为家庭的那一部分责任给跳起来。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那是一种幻想,一种自欺欺人。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 方文惠, 《英汉对比语言学》,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3]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 1999.

初等教育的论文2

  初等教育专业美术专修生将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担负着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小学美术教育除培养学生的动手作画能力外,更多的将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建立审美意识,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绘画实践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很强的发现美和认识美的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认识,这一能力的获得就必须要求美术专修生有正确的、全面的、较强的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育工作中发现,很多美术专修生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训练,画面表达能力有较大提升。同时也经常反馈这样的信息:画的真好,某某物体画得真像;也有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给我点评,当我反问学生,你觉得自己的画怎样时,学生就傻了眼,除了对表面的形体、体积、空间的判断,然后就无法深入的思考与认识,当面对梵高的《向日葵》、罗中立的《父亲》等这样的经典作品更是无法鉴赏。教师平时可能一味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造成了“眼低手高”的局面,这样下去学生的画面会越来越“匠气”,学生会严重缺乏正确的审美认识与艺术创新意识,也将无法适应美术教育工作。

  下面就如何加强学生鉴赏能力培养浅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美术理论学习,建立审美体系

  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美术史论的教学是相当薄弱的,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师教学本身。往往只注重了绘画技能的培训,造成了普遍的“眼低手高”的僵局。

  加强美术史论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外美术的起源、发展、演变、流派等,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完整的审美体系。当然,这种理论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应当结合当时社会环境、社会反应和社会影响来教学。例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描绘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风俗;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汴京的繁华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种人物、景物等社会生活风貌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地展现给我们,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还善于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笔势圆转,衣带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风行一时……徐悲鸿画的马、郑板桥画的竹、李可染画的山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精神。通过教师将作品、人物、社会背景进行有机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史论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审美体系。

  二、赏析经典作品,强化审美意识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学生阅历、知识、经验的不足,很难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于此,教师应经常性赏析一些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强化审美意识。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如父亲耳朵上的笔、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美术作品一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时,不仅讲技法,更要把作者、美术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交代清楚。例如凡高的《星空》就有必要介绍有关凡高生平的一些故事,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学生就应该了解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画内画外进行自主思考。

  另外,学生受文化修养、社会背景的差异影响,审美需求和角度也不一样。教师要能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和感想,对学生的审美倾向和差异持有正确的态度。

  三、提高习作质量,渗透审美情感

  在日常的绘画中,不仅是提高绘画表现技法的学习,更是进行审美渗透的好时机。那怕是一个简单的陶罐,一幅普通的风景,也要求学生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提炼,渗透进自己对物象的审美情感,甚至可以通过物象表达对社会状态及人物情绪的表现。通过这种长期的思考与练习,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将绘画练习与审美情感相融合,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审美认识。

  我想,通过以上方法的教学与实践,定会让初等教育美术专修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当学生建立了完备的审美体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后,对画面本身也有大幅的提升。

  总之,美术不仅属艺术范畴,它是学术,是社会科学,以学术启发技术,点石成金,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则更易于成为艺术。

初等教育的论文3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初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启蒙意义。加强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观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四、结论

  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青少年,重点是教师队伍,难点在教学手段创新。同时,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辅相成,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理论研究薄弱、教学手段单一、传播对象低龄化、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强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坚持“三化”,即教师培养长效化、教学手段形象化、实践环节多样化、评价指标差异化。

初等教育的论文4

  摘 要: 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本意是指市场控制是不必要的,因为市场本身能够产生一种自发的秩序——每个人都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自发地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的自发秩序理论与教育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与组织秩序之间的对比,作者从中衍生对初等教育的思考,旨在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 哈耶克 自发秩序理论 初等教育

  一、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含义

  自发秩序理论是构成奥地利经济学家、哲学家哈耶克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组成。哈耶克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通过对人类知识的整体性反思,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强调尊重集体行为中所谓的“自发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对政府干预与重申个人自由。

  自发秩序是无目的的,而每一个组织却要以某个特定的目标为前提。自发秩序并不表明组织秩序就不重要,而是在哈耶克看来,我们绝不能因为看重组织秩序而忽视自发秩序的存在。自发秩序不同于组织秩序,组织秩序主要针对的是群体或者国家,用于矫正和辅助国家;而自发秩序则针对的是个人,是组织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1.儿童缺乏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一直处于操办孩子一切的地位,扮演着“保姆”的身份与角色,大事小事都由父母或者长辈做主,孩子不论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处于“被动”的位置,这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或者是“隔代教养”的缘故,父母不管,爷爷奶奶过度宠爱孩子,因此在“严爱有度”方面没有把握平衡。

  2.消极负面的成长环境。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每个公民都有权享有的资源,在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一旦网络上传播出“×××丧失伦理道德”等新闻,网络一端的“键盘侠”就会拿起手中的智能机器开始传播负能量,大力谴责对方,这些文字、图片、视频等往往尖酸刻薄。只要打开网络,就会占据头条,成为家家户户茶余饭后的谈资,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管对错,只管随波逐流,并且告知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违背道德规范的,是不正确的。这样看似社会道德规范整体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实际上却是网络暴力带来的消极影响,从此以后,社会上又多了一个“路人”与“旁观者”。

  3.有限理性的弊端,缺乏创造性、多样性。

  哈耶克认为,自生自发秩序理论中,“看不见的手”不只适用于经济领域,更适用于所有的社会理论,因此哈耶克对教育做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强烈反对国家对教育的過多控制和干预,认为国家对教育的过多控制将阻碍学生发展多样性的形成。笔者认为在初等教育方面,过于干预与过度理性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尤其是在孩童阶段。学生缺乏的创造性、多样性其实在初等教育阶段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家长或者教师的定性思维并不利于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家里或者学校里长辈说什么就做什么,言听计从才算是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考前三名才算是成绩优秀的好孩子;每周赢得小红花回家才算是表现出色的好孩子等。家长或者教师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所理解的规则、理性不是十全十美的、是对孩子有利无害的。恰恰相反,并不是所有的好孩子才能赢得世界的掌声。

  4.儿童无“自由”可言。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儿童常常在父母的襁褓之中,一步也没有走出父母的视线范围,没有自由可言。父母担心孩子外出受伤,担忧孩子遭人欺骗,因此不允许孩子私自离开。因为父母强烈的占有欲,孩子们就像井底之蛙,接触到的就只有小小世界。孩子的身体被束缚,思想被囚禁,两耳不闻窗外事,目光短浅。

  三、自发秩序理论对初等教育的启示

  1.教育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所谓自发秩序,是行动者在追求自身目的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自发生成的。幼儿期与儿童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期。笔者曾经目睹过一对年轻的父母喂孩子吃饭,吃饭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属于一种自发秩序,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温饱需求,也是一种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但这对父母在孩子并不愿意并且哭哭闹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给孩子喂食,只看见孩子被动地将食物吞下或者吐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既然是作为自发秩序的吃饭,饥饿时才进食,喂饭并不能代表孩子就一定能接受,如此一来,自然就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坚持组织秩序的前提应当是尊重自发秩序,遵循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教育不倡导“一把抓”,也不提倡为孩子包办一切。教育就像是牧羊人喂草,教师和家长是牧羊人,而孩子是羊群,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孩子引到广阔的大草原,让他们一点一点学会自己吸收。

  2.教育应该避免道德绑架。

  自发秩序与组织秩序的不同之处在于:组织秩序所依赖的是命令,是行动者必须做什么,否则就无法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自发秩序所依赖的一般性规则主要是“否定性”的,行动者不在这个领域作为,那么在其他领域无论做什么都是允许的。如果有一天孩子问“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是否可以大小便”?应该怎么回答才算正确呢?笔者认为在上述情况下是可以大小便的。研究表明,尿液中含氮、磷、钾等元素,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也是植物庄稼的天然肥料。倘若以哈耶克的自发秩序来理解,这种行为并不会对他人及社会造成影响,反而还有益处。因此,“随地”大小便是否允许是不是应该另当别论了呢?家长与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道德绑架”的事例。应该克服网络暴力的弊端,拥有教育孩子一套独特的见解,保持积极教养的模式,让孩子学会独自判断道德是非。因为即便是成年人对于老人摔跤“扶不扶”这种问题也会迟疑,所以做好教育势在必行。如果你告诉孩子随地大小便是违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孩子在特殊情况下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对他自身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3.教育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的来源之一是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哈耶克对“社会自生自发秩序”的理论分析理路与中国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与老子之“道法自然”、哈耶克的“一般规则”与老子之“道”,以及有限理性主义等,这些方面在分析理路上基本是类似或相通的[1]。教育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做的。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现在大部分家长从孩子出生就对孩子严格管教,孩子没有自由可言。家长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也没有问问孩子的意见,从而孩子的天性被泯灭、创造性缺失,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才”。这种对孩子的爱并不是所谓的“教育爱”。教师或者家长误以为把最好的东西给了孩子,那么孩子也应该拿出相应的成就来汇报自己。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成功的万金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孩子对所有的知识并不是都能信手拈来,教育者绝对不能采用“施加”的方式对儿童强行灌输海量的知识。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事情上有所建树。

  4.教育应该顺应自然、保持自由。

  哈耶克认为自发秩序的型构是“它们的要素在应对其即时性环境的过程中遵循某些规则所产生的结果”,或者说“只有当个人所遵循的是那些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的规则的时候,个人对特定情势所做的应对才会产生一种整体秩序。如果他们所遵循的规则都是这样一些会产生秩序的规则,那么即使他们各自的行为之间只具有极为有限的相似性,也足以产生一种整体秩序”[2]。低年级的教师一般会面临孩子上课上厕所的情况,教师在遵守班级规范条例的基础上,通常选择不让孩子去,当然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尊重教师与课堂的表现。但是如果儿童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被限制,这显然是违背自发秩序的表现,今后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整体秩序?笔者就以“自习与上课”为例,“自习”通常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学习行为,通常在自习期间,孩子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据自身的兴趣,取长补短;“上课”通常是外在的强制力要求孩子学习知识的形式,孩子只能坐在教室里听教师上课,偶尔伴随着课堂活动来帮助调节氛围。作为自发秩序的“自习”,没有外界的压力与束缚,一方面孩子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另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作为组织秩序的“上课”,孩子的思绪早已经不在教室。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呈现不稳定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这是为什么提倡教师授课时间不宜过长的原因之一。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接受知识是最容易的,因此,教育儿童应该遵循自然、顺应自然,顺应儿童的“自然之性”,而不是一味地按照社会整体秩序要求强迫孩子、为难孩子,这无疑会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笔者认为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中固然强调了“自由”对于各種社会理论的重要性,但这种“自由”伴随着一定的“秩序”。教育这项工作,风险性同样存在,作为教育者,应当在保证教育环境的安全性的条件下,努力为孩子建构属于他们的自由天地。

  即使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依然存在着弊端,仍然饱受争议,但是他的理论的确有许多值得更多学者借鉴与学习的,对我国的早期教育也提供了不少建议与启发。

  参考文献:

  [1]一波.老子“无为而治”与哈耶克“自发秩序”的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xx.

  [2][英]哈耶克,著.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xx:63,65,55.

初等教育的论文5

  论文写作能力是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学习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学术论文集中体现出来。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多为小学一线教师、教育管理岗位,对教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成为专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基础教育对教师反思能力诉求的不断加强,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成为小学教育工作者职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项。

  一、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专业视野窄。专业视野是个体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所研究内容、范围的整体把握和认知,是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也是论文选题的前提。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工作者,专业学习以及论文选题的范围也以义务教育1-6年级为主,由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多以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缺位,学生在近三年的学习中形成了只听不想的学习习惯,然而课堂教学的内容毕竟有限,在缺乏对专业现实和前沿研究关注的情况下,学生的专业视野被局限在几门课程、几本教材之中,这也导致了选题时的扎堆儿和题大。

  2.分析能力差。专业视野决定了论文题目的选择,而分析能力则直接影响着文章结构的建立。初等教育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范围多以小学教育实践中某一教育现象的理解与分析为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常规思路,也是论文结构的`整体框架。学生在实践中往往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在问题梳理的过程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有时无法发现现象间的联系,有时舍不得丢弃无关的事例,还有时难以分析出问题中折射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简单的问题堆砌导致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无法发挥应有价值,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3.语言表达乱。语言表达混乱是学生论文写作中的又一问题,这种混乱一方面表现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言不搭后语,源于逻辑思维的不清晰。另一方面表现在书面语的过度口语化,即基本专业词汇和学术用语的表达不到位,导致学术文章成为教育随笔、日志,无从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学术修养。

  二、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途径

  1.改进课堂教学,形成问题分析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应避免两种不合理倾向:一是放羊式教学,即没有目标、没有导向的盲目自学,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产生茫然感,所学知识零散、无系统,尤其是面对没有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大学低年级学生,更应避免这种方法的使用。二是满堂灌式教学,这类教学方式往往成为误解高校课堂要保证课堂容量的体现,教师误以为将自己知道的有关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就是倍尽职守,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可见,合理的课堂教学应在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前提下,为学生呈现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的线索,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知识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论文撰写提供基础。

  2.分层阅读,培养专业敏感性。充足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论文写作的保障,初等教育专业涉及到的专业理论课程大概在30门左右,每门课程配有一本指定教材,然而30本教材的阅读量远远无法满足学术论文写作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技巧与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和趋势缺一不可。教育类专业著作的广泛阅读是学生提高学术修养水平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的阅读,学生能够了解多种教育思想的优劣,感受不同教育模式的特点一系列的专业书籍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教育问题,分析教育行为,寻求解决策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课堂中学到的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与专业书籍相比,专业期刊具有热点集中、内容丰富、篇幅短小等特点,学生可以在浏览中了解到专业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对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大有裨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期刊进行简单分类,如:理论性较强的期刊和实践性较强的期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为了帮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地进行专业阅读,我们提倡分层阅读,即根据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推荐相应层次的阅读材料。例如:为刚人学的同学推荐《窗边的小豆豆》,教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应然的小学教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当学生接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之后,可以为他们推荐《爱弥儿》、《林哈德与葛笃德》等书籍,教育小说中渗透着诸多经典的教育思想,会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产生积极作用;待学生学习了班主任工作及各科学科教学法之后,建议学生浏览《班主任工作》、《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对于兴趣浓厚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其阅读《课程教材教法》等专业期刊。

  3.分模块练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何将想法转化为语言,怎样把口语转化成书面语,这是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对语言的把握,与学生的原有的语文基础有关,也和平时的训练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学术论文写作这个总目标,分成结构、摘要、具体表述等若干子目标,逐一进行练习,有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布鲁纳在阐述发现学习的益处时指出,通过发现例子之间的关系而学习一个原则,比起给予学习者这一原则的分析性描述,更能激发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满足,而且学习效果更好以摘要的写法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若干篇优秀的专业论文,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思考文章内容与摘要之间的关系,自己总结出摘要的写法,教师可进行针对性补充;然后让学生为没有摘要的文章撰写摘要。通过反复的分模块练习,学生可以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写作规律和联系,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以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思辨能力的加强为基础,离不开课堂教学、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从学生人学开始,贯穿专业学习的始终。

初等教育的论文6

  摘要:以徐力杀母事件作为引子,通过行为主义学派的行为塑造,对徐力杀母事件进行分析并尝试探讨行为塑造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与不足。利用逻辑分析法对徐力杀母事件进行分析,并将行为塑造结合到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应用。

  关键词:行为塑造 行为主义 徐力杀母

  行为塑造(behavior shaping)是斯金纳指的操作条件反射结果而提出养成新行为的养成技术。通过强化或惩罚等不同的手段建立某种行为或对行为进行矫正,以便接近适应性行为的治疗手段。在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说,因此在对教育学生方面,更倾向于使用鞭打、体罚等惩罚性的行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而20xx年1月17日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一名17岁少年杀死自己母亲的徐力杀母事件(光明日报,20xx年2月15日)震惊了当时社会。在教师眼中,徐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总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乐于助人,不明白为什么会干出如此暴行。根据报道徐力母亲——徐母对孩子及其严厉,只要孩子无法考得全班前十名便对孩子狠打一顿,最后终于引发了儿杀母的悲剧。此事引发了当时社会各界对“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了深刻的反思,而善用强化和惩罚方式对行为塑造的应用有助于帮助教师或父母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学习行为也减少诸如以上类似悲剧的发生。

  一、报道简文

  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徐力是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出生普通家庭。父亲长期在外工作,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由徐力母亲——吴凤仙女士亲手照料。徐母在徐力高一下时从原本班上倒数第二通过努力一下跃到班上第十名,这让徐母喜出望外,在日后的日子对徐力的期望便更高了,徐母要求徐力每次考试必须考获班上前十名。在1999年11月低,徐母得知徐力考试成绩退到班上第十八名时,回家后便对徐力一阵狠揍,更警告爱踢足球的徐力若再去踢足球便打断其腿。在长期中压的情况下,终于在20xx年1月17日,徐母阻止正在看电视的徐力并警告他期末考必须考获前十名。徐力因此再次与母亲发生争执后,一怒之下将手握木柄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而后,徐力将母亲的遗体毁尸灭迹后写信欺骗父亲说,母亲去杭州看病且照常参加考试。

  二、行为主义观点分析徐力杀母事件

  在行为主义观点看来,徐力在高一上学期原本是班上倒数第二名,但通过自身的努力一下跃到班上第十名,使徐母喜出望外。这在行为主义的观点上来看,徐力获得第十名是强化了徐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另外,不排除也許有人称赞徐母教导有方等,称赞便成为了徐母望子成龙的强化物。

  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F.Skinner,1904-1990)认为,行为会发生是强化的作用,适当的强化物会加强或重复某种行为。根据斯金纳的观点,由于徐力考获班级第十名和别人的称赞都强化了徐母的期望,因此徐母便加强了督促徐力学习的行为。督促在汉语词典中指长辈对小辈监督推动,使小辈朝预定目标前进。督促方法很多,但徐母却选择使用惩罚的方法督促徐力学习。在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惩罚主要用于消除或减少行为发生的次数。其中,惩罚又分呈现性惩罚(presentation punishment)和移去性惩罚(removal punishment),前者指增加个体厌恶的刺激以减少个体行为的重复,体罚则属于当中的一种。后者指减少个体满意的刺激以减少个体行为次数。从行为主义对于惩罚的观点徐母在得知徐力成绩退步时对徐力一阵狠揍,又警告喜爱踢球的徐力若再踢球将打断徐力的腿,徐母即使用了呈现性惩罚又使用了移去性惩罚双管齐下,终于导致了徐力杀母的悲剧。

  除了徐力杀母事件外,20xx年12月13日陕西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晚自习后将母亲杀死并将尸体埋在农田中,三个月后才发现(《华商报》20xx年4月5日)。文中提及学生在杀死母亲后在日记以第一人称写到严厉的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如何使自己慢慢走向绝望。除了以上所说,因为家长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最终导致孩子杀死父母的新闻案例数不胜数。导致悲剧的不是父母寄予孩子太高的期望,而是父母没有正确地使用恰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三、行为塑造在徐力杀母事件中的应用

  行为塑造在行为主义看来主要是使用强化和惩罚等不同的手段建立或消退个体的行为。本文所提,强化是会促进或增加个体的行为,而惩罚是会降低或减弱个体的行为。在徐力杀母事件中,若徐母恰当地使用强化和惩罚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呢?

  在徐力第一次获得班上第十名的时候,徐母应该给予奖励,即强化物。强化物指对个体而言是具有意义的,它可以是奖励、称赞等,对不同的个体强化物也会不同,如对喜爱踢足球的人来说可以踢足球对其是有意义的,而对不喜欢踢足球的人来说踢足球是没有意义的。

  简文中,徐母警告徐力若再踢足球便打断其腿,如此可以推断出踢足球对徐力是有意义的。徐母应在徐力第一次考获班上第十名时允许徐力踢足球,但我们也可以通过简闻中预测:徐母认为踢足球会耽搁徐力学习,因此强化物可以换成别的对徐力有意义的强化物,如使用正强化的方式给予徐力想要的东西或使用负强化减少徐力不想要的东西。

  此外,徐母也应该善用不同的强化手段加强徐力的学习。如每隔一段时间徐母可以自行给予徐力测验,若测验分数达到要求则给予强化物,若测验分数达不到要求则教徐力如何达到要求。后来徐母可以不定时地给予小测验,同样分数达到要求则给予强化,分数达不到要求则教。

  前文所提,虽然预测出徐母认为踢足球会耽搁学习,但踢足球并不是什么必须肯定被消退的行为。相反,若徐母善用踢足球当作强化物,如此也许更能促进徐力的学习行为。

  四、行为主义中行为塑造的不足

  每个理论随着时代的'变化都会被发现其不足,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虽然都曾经风靡当时的心理学界,但都在过后的发展中都被验证了这三个学派的不足,本文将只针对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不足进行简述。行为主义最初由约翰·华生提出,他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的外显行为而非不可观的意识经验。华生认为,研究对象应该是个体的行为而不是个体内在的意识,因此这后来被人本主义批评其过于将人看成是机械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本主义认为,行为主义忽略了人的潜能,将人看似“墙头草”,当强化物试图对某行为进行强化便建立了某样行为。此外,行为主义认为,人受外界环境因素决定的,忽略了基因的存在,这被近来许多有关双生子的研究都表明遗传也占有重要的因素。至现今,行为主义学派已经被认知学派所取代,认知学派除了取得行为主义的精华,也填补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不足,更强调了个体的内在动机。

  五、行为塑造在现代教育的应用

  旧行为主义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许多学派论证了其不足,但无可否认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在现代教育中仍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使用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时,我们应取其优点填补缺点,恰当结合现代认知学派强调的内在动机。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就行为主义已被取代,但斯金纳的强化手段扔被使用,如在现代教育中校方为了塑造学生的学习行为便设立了奖学金,教练员在学员每做对一个动作时便给予强化。后来,教师也应该要善用各种手段保持行为的持续性。

  如本文所提到的,行为主义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只是使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并不是一个长久之策,应结合认知学派所提的内在动机。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注重个体的内在动机,将个体原本是因为外在的强化物而持续某种行为慢慢转换为因为个体自己的内部动机而持续某种行为。

  六、讨论

  在我认为,徐力在第一次获得班级前十的时候或许自己内心也是得到强化的,但或许是还没有达到能够进行自我强化的程度而母亲也没有给予强化,最后徐力自我学习的行为便消退了。此外,我认为,徐母应该多向徐力进行交流而不是将自己的要求想法强加到徐力的身上。徐力还是个孩子,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在多次与母亲发生争执时会因为不如母亲强势而感到委屈且无处发泄。若徐母在教育孩子上少一点责骂多一点称赞,结局是否又会不一样呢?

  在徐力杀母事件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徐母即使用呈现性惩罚又使用移去性惩罚。此外,我认为徐母在狠揍徐力的過程中,自己也得到了强化,当徐力因为被揍而学习便强化了徐母日后继续打徐力的行为,如此恶性循环之下才会引发徐力杀母事件。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一项研究父母对子女反社会行为的影响中,研究者采用纵向研究发现,子女的反社会行为与父母的反社会行为呈显著的联系。那我是否可以推论出徐力是在徐母揍人的行为过程中观察习得的呢?

  无可否认,惩罚在教育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慈母多败儿”的典故中便是因为慈母在儿子偷东西时没有使用惩罚,所偷之物变成强化物,最后因为成为无恶不作的强盗而被官府抓到并判死刑。但只使用惩罚显然也是不行的,因为其实很多学习者并不知道什么行为对而什么行为错,作为引导者应该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只是惩罚。

  七、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xx战略规划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深刻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杨宗凯表示互联网也将会联合到未来的教育模式中。他提出信息化背景将有三大改变,分别为教育内容多元化、学习的物理环境以及教师转换成学习组织者。此外,研究者表明视频公开课在通识教育中分别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将取得三种不同的效果。结果表示,“翻转课堂式”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呈正相关;“课堂嵌入式”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课后扩充”在适用于提高动作技能。

  未来教育将逐渐信息化,教师也转换成学习组织者,因此并不能只使用传统行为主义的行为塑造。教师应通过行为主义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学习模式,后慢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对学习进行强化,最后再慢慢地退出成为为学生提供资源和解答问题的学习指导者。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从“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慢慢转化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郑旭东,郑伦楚,操阳.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以“学习心理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xx,(09):27-32.

  [2]周薇.赏罚与教育——现代学习心理学赏罚观的启示[J].大理学院学报,20xx,(05):58-60.

  [3]冯艳丹.行为塑造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探索[J].经验交流,20xx,(01).

  [4]董生亮.学校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实施研究[J].科教纵横,20xx,(09):30.

  [5]尹捷.行为学习理论的适用价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xx,(05):75-77.

初等教育的论文7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概率”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丽丽的妈妈在网上购买世博会的门票,结果只购买到一张,那他们一家让谁去好呢?妈妈让丽丽给想想办法。丽丽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扔硬币,拿两枚硬币同时向上扔,落地后如果都是正面,爸爸去,如果都是反面,妈妈去,如果一正一反,丽丽去。爸爸妈妈听了都笑着同意了。你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笑了吗?”这样,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哪位同学能测出操场中旗杆的高度?”学生一听就嚷嚷起来,旗杆那么高怎么测量呀,有的学生说把旗杆放倒就能测量了,有的学生说找一个动作灵活的学生爬到杆子顶端再测量,学生纷纷出谋献策。我听了后说:“我有一个办法,既不用放倒旗杆,又不用爬到旗杆上,你们想不想知道?”学生一听,都急于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就引出了勾股定理,告诉学生可以根据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长度和角度,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旗杆的.高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用生活素材,将数学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均值不等式”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某商场在春节期间,为了招揽更多顾客,特进行商品降价活动,拟定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第一次先打p折,然后再打q折;第二种方案是先打q折,再打p折;第三种方案是两次都打p折。请你帮助分析哪种方案降价较多?因为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

  又如,在教学“等比数列”时,教师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兔子和乌龟在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兔子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兔子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兔子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兔子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②兔子能否追上乌龟?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问题解决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我们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应用技能。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

  (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

  (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这样,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练习设计

  生活化练习是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新知识的基本方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提供给学生相应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学生就会觉得枯燥,只是机械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提供的问题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数学问题:

  (1)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储户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若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某储户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扣除了利息税36元,则银行向该储户支付的现金是多少元?

  (2)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通过这些练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只有学好数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五、结语

  总之,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等教育的论文8

  摘 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五年制初等教育,除去教育工作的一般共性之外,还具有其特性。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与教育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在五年制专业培养模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作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教育行业所出现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型教育模式构建过程中,应当体现出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的基础性,创造性,思想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五年制实等教育专业培养工作的模式现状

  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有三种类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应用型。虽然三种类型在培养规格与目标方面基本上相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由于培养模式不同,在专业定位上也存在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定向性教师教育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专业培养模式基本上沿用了东部地区教育模式,甚至是西方教育模式。形似而神不似,未能体现出中国特色。但是尽管如此教育工作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丰富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及学科知识,增加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培养渠道大大拓宽。除过专业院校外,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同样也可以培养教师,而且从教师培养模式发展的趋势来看,五年制的'模式也比较符合。在该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人文性这一本质要求,制定了课程指导原则及思想,人才培养必须要突出能力,全面发展综合培养。

  规范了教育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该种教育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教师与学生之间配合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而开展的。将学生技能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到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技能掌握与提升。

  该种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符合地区情况的教育培养模式,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二、五年制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基础落后

  五年制初等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更高层次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历史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整体教育基础薄弱,受教育群体较小,受教育水平低。这些都制约了该种模式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五年制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在于基础教育工作推进,并且与初等教育模式良性接轨。

  (二)资源不足

  资源包括了多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不高,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不足,无法与东、中部教育资金投入相比。由于资金不足,导致了院校规模,师资力量,基础教育设施等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学校发展,学校无法更好发展又加剧了这一现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課程设置存在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在以往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传输,而忽略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课程少而单调。教师在此方面工作经验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传统教学课程设置工作偏重于依据学科专业模式培养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而培养口径过窄。

  (四)教学模式的适应性问题

  适应性问题包括了内容与方式两个方面。内容与方式没有考虑本地区学生个性差异,社会文化传统。只是对其它类型的教育模式的简单借鉴。不利于地区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集体生活极容易强化单一的民族意识,容易将某些落后的思想与不良习惯带到学校。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观念陈旧,办学主体单一,管理体制不健全。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难以体现人才素质特点,也不符合社会时代的要求。地区总体发展水平落后,教育结构发展推失衡,后劲不足。

  三、少数民族地区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构建

  (一)要素全面

  模式构建必须要结合到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新时期教育工作特点。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突出能力。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专业化发展要求。并且要确保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行初等教育模式必须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总结自己的工作。将教育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关注的内容不应该只是一些规范性、基础怀的评价。应该从评价的主体,评价体系的内容,评价标准方面考虑。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其中,将定性与定量的标准结合到一起。要体现出社会与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

  (二)体现新时代人才素质特征

  教育培养工作要注重人才素质的思想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据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人才的教师职业意识,主张学生个体行为要符合职业行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要体现出综合性,作为教师专业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与本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经验知识的获取则可以通过职前训练获取。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够墨守成规,要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培养模式具有可操作性与针对性

  初等教育培养模式的组成包括了教学思想,目标,师生,角色,操作程序,评价体系,教学策略等方面。能够启发学生依据线索对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人才培养模式所提供的教学程序应该是便于把握,理解,运用。该模式是从特定角度,侧面,立场对教学规律予以展示。针对性主要体现在操作实施抬程序方面,程序只适用于该模式,并且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如果超出了该模式的范围,或者应用条件不完备就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得到较好的体现。

  四、结束语

  五年制初等教育模式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实行的,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情况。为解决该地区教育水平落后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许良,段莉梅,白洪涛等.少数民族地区化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18).

  [2]饶鼎新.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研究——以怀化市辖少数民族地区为个案[D].湖南师范大学,20xx(5).

初等教育的论文9

  初等教育的品质标准有许多载体,教师口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初等教育的教师口语处于一个文火慢炖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口语的火候,为了提高口语表达的接受价值和亲切感,应尽量儿童化,不可操之过急,使用过多的书面语,同时又要起到汉语普通话的示范作用,注意避免追求儿童化而附带了儿童话的各种口语错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正处于一个由语言文字片段学习向整体语言感知过渡的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初等教育教师的教学口语特点不仅由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职业特性决定,也取决于学生对于教学口语的接受特征。基于这两个层面,教师要辩证地处理好书面语与口头语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言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知识背景、思维特点等方面的教学语言接受特征,才能使初等教育的教师口语有本质上的发展和应用。

  一、教师口语对初等教育教学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选用口语方式,可以使教师语言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1.可以使教学具体、浅显、明晰。教师的口语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加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浅显化,让教学内容生动而明晰。

  2.可以增强语言的可信性和说服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语言说明事理,阐明观点,可以增强教学表达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3.可以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富有逻辑性的语言,用于说理,令人信服;用于叙事,情节生动;用于抒情,扣人心弦。

  二、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基本原则

  1.在口语表达的度上。初等教育教师口语应以表达流畅为基础,语清意自明。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具备的口语能力就是清晰、简洁、不卡壳,才能促进师生间表达与接受信息的准确及时,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2.在口语词汇的选择上。应该时刻以汉语普通话为基本口语准则,并能呈现出儿童化的特征。避免出现晦涩书面语、文言词汇,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逐渐熟悉和把握小学生这个接受群体的语言接受特征,尽量避难就易;

  3.在口语句子的组织上。尽量多使用短句和常见句式,并能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变换,最终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

  4.在口语表达的形式上。应尽量避免教师说、学生听的单线表达教学模式,要努力营造表达与接受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或多或少展开口语的交际,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5.语言表达要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每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逻辑,如果教师语言无法遵循学科规律,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学语言必须具备严格的逻辑思维,做到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三、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表达方式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标准,往往以普通话等级考试为目标,这就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易停留在语音的层面上。事实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口语中的修辞方式远比这些丰富得多。结合初等教育的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的语言接受需求,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

  1.简洁。即准确清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用直截

  了当的肯定句式清晰地传递的知识信息,这不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即使接受信息,而且会对课堂思路保持明晰完整的印象,同时凝炼的表达也能够及时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令课堂保持积极的氛围。

  2.互动。初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必须时时穿插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问的形式来调节课堂的互动,例如设问、反问、追问、商问(用是不是的方式商量式询问)、在讲述中设置悬疑的问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多样地把丰富的问作为表达者和接受者沟通的桥梁,以增强互动效果,促进沟通和交流,把学生引向活跃且正确的思维轨道。

  3.具象。初等教育教师在讲述中尤其需要显示、再现某个景象或物象,突出色彩性和形象性。可以将简笔勾勒与声情并茂、绘声绘色融汇穿插于教学中,以便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苏佳 陈秀烨 翁志强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身临其境之感。

  4.补充。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对即时信息作出补充说明或引证。主要有连续性补充和间隔性补充,选择性补充和整体归并性补充。恰当的补充可以突出重难点,调节教学的节奏,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使表达得到更周密、更完善的调整。

  5.启示。在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就事论事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和叛逆心理,常常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或是批评教育时,先言他物,绕个弯子,接着再引出所言之辞,并对语音、语态、语意、语势等作变通处理,这样往往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对事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愿意进行自我反思,一般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核心是暗示,教师用口语技巧启示学生,就是一种教育暗示。

  6.灵活。在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短时、多样的'课堂情况时,采取应变性的语言策略。当学生理解发生障碍时,教师应及时转换语言角度,换一种方式把意思说得更明白易懂,避免停留在同一逻辑形式的语言重复。

  7.突显。教学照本宣科,该讲的都讲了,其结果往往是平淡如水,过眼云烟。因此,教师在讲述中必须要有所侧重,要突显面的倾斜和点的着重,在这些地方倾注足够的表达,并保证其足够的语量。

  8.修辞。教学活动以及日常师生交流主要是凭借语言来进行的,比如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因此,教师口语的运用应讲究语言艺术的运用,使教学语言不仅具有感染力、号召力、震撼力而且本身就可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使学生能够从课堂及交流中获得审美感受、审美想象、审美情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语言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化语言艺术。如运用比喻,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或通俗的、浅显的道理打比方,可以使与之相似的、陌生的事物,或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变得容易接受;运用引用,引用历史故事、成语、寓言等,可以使表达内容充实、语义丰富;引用格言、警句等,可以使表达内容充实、语义丰富;引用格言、警句等,可以增强表达的哲理性;引用谚语、歌谣、俚语等,可以使说理、叙事简练,深入浅出,表达内容更富有情趣;运用双关,可使语言风趣、简洁。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发展及其研究,一直滞后于丰富多采的教师口语实践。而教师口语的表达及发展,是处于动态语境中的。因此,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的发展必须结合不同的教育教学情境适时调节,顺应教学的发展.

初等教育的论文10

  一、体验和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一)体验。

  00体验和文学创作03 一书中提及的“体验” 一词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 在00现代汉语词典03 中“体验”是指“通过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 国外有学者认为53体验应该是一种行为一种与当时的时间空间有联系的精神过程不能够简单概括为感觉。

  (二)体验式教学。

  通过自身感受去认识周围的人、事、物利用多。种感官感悟所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场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重新感悟知识然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诠释达到对事物的客观认识。 简单来说就是教育者根据既定教学目有目的地设置。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情境中通过体验。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过程。

  二、小学数学中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53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授课教师按。照课程大纲和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安排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即可。 这样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简单但单一的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也就失去了。追求和探索知识的乐趣他们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构建知识框架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有组织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数学并应用数学的目的。 首先新版的数学教材适用于体验式教学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生活中的墙体面积、家庭收入的变化、购物消费等在数学中的应用频频出现。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需要。通过许多形象具体的事物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其次体验式教学把学生的学习作为出发点以提倡学生的自主。能力为目的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提升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联系生活从经验中体验数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实行体验式。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和生活关联把生活融入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差教师通。过把生活中的知识和数学结合起能够帮助他们。从生活经验中体验数学。

  如教师在讲解“数字编码”这部分的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编码的知识引导学生。把数字编码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自家的电话号码进行分类固定号码分为一类手机。号码分为一类。 学生通过号码的分类了解固定号。码的前几位数是反映电话的区域通过对手机号码的分类区分移动号码和电信号码的不同 区分电。话号码让学生初步熟悉和掌握数字编码的知识。后还可以通过身份证号码对比区分等方式了解数字编码的知识。。

  (二)循循善诱53在实践中思考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考。 当学生产生其他的思路和想法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想法继续研究和思考。 这样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火柴摆出三角形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火。柴摆两个三角形需要六根火柴。 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理解的乘法运算。 当然摆火柴。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用这种类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众多的例子和情境中。找到规律和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化枯燥为有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营造氛围53在情境中融入数学

  小学生总觉得数学知识抽象且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佳让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投入学习中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有趣。

  如在讲解“百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我们班有一共有60 个学生其中男生20 个女生40 个那么40 个男生占全班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多少? 用百分比如何表示? 教师先让学生对百分比有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在复习学生学过的知识时也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 如学习“圆的面积”时 让学生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熟悉割补法把圆转化成自己熟悉的。图形进行计算。

  (四)走出校园53在现实中升华数学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但这些活动毕竟。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现实生活中还原数学、深化。数学。

  如在学习“吨”这部分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购物的。地方和周围去发现哪些事物的重量达到一吨对。“吨”有个大致的概念。

  在学习“公顷”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公顷等于10000 平方米然后将学生带到面积宽阔的。地方亲眼看看一公顷究竟有多大。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初等教育的论文11

  根据就业反馈机制可以反映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通过对已经就业的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的分析可以透彻的了解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本文通过对就业反馈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的分析了解就业反馈的重要性,完善就业反馈体制并从高校、社会、学生自身提出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发展战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升学率的不断提升,使大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当今社会面临着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严峻问题,很大部分因素是由于大学生本身所具备的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而本文通过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反馈的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时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这类问题,从而总结出相关经验,应用于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展提供策略。

  一、就业反馈对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构成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学者指出依据学术上的划分可以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能力。另外有学者认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良好的个人素养、良好的社交关系、专业化的知识构成、科学的教育能力、广阔的视野是就业应具备的五种因素。但是以上所述的要素都不能直观证明出所具备的的就业能力跟最终获得就业机会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提取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自身能力,即很好的展现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从而使求职者在应聘中得到考官的赏识。专业技能,即能很好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化知识并且发挥出来的能力,并且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好的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自身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在就职后能不断提升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不断的推陈出新能力。其中包括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发挥自身价值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 [1]。

  (二)就业反馈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的作用。根据以前的就业反馈经验中总结出,基本能力,即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能力都是初等教育专业职位中所需要的,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就业反馈中并没有细致的划分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具体应当掌握哪些就业能力,这就造成就业反馈机制的作用不突出,这也同国家鼓励的`发展专业性人才的的要求相背离。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在学校的学习当中着重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教育方式、自身的演讲能力,通过就业反馈的纵向比较,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从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着重提升自身的弱点,积极地为自身就业做好准备为自身就业提供保障。

  (三)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就业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辨证关系中,只有更好的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才能提升就业率,才能更加及时、精准、系统化的反映出就业反馈信息,这样才会从就业反馈中更加客观的分析出在就业s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就着重的提升自身相关方面的能力来更加积极的面对就业,从而达到信息反馈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2]。

  二、目前就业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

  就业反馈的系统不通畅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向高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就业反馈,但是这种方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制约,主观上学生对于调查问卷进行草率填写所带来就业反馈的误差,客观上未就职学生未及时填写调查给就业反馈带来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的误导,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时跟踪调查并及时反馈信息能从很大程度上克服就业信息反馈所造成的偏差。

  三、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根据就业的质量与数量来完成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以此可以看出国家在针对教育政策与招生方针上国家更加支持通过就业反馈的方式来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

  (一)从高校的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高校根据就业单位的需求调整自身的培养方向,积极的提升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才的匹配度,对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为学生开设社会真正需要的提升能力的课程,调整招生规模,制定招生计划,积极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基础[3]。

  (二)从社会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市场是就业反馈当中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对招生以及就业能力的提示方面有导向作用,市场可以对就业反馈达到一个和谐的调节作用。促使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去提升自身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拓广就业渠道,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从学生自身角度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学生要通过就业反馈积极主动的去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及时了解工作单位所需求的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并且通过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式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更加积极主动的制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不断地完善就业发展目标,时时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让社会所淘汰,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知识水平,拓展自己的视野,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全方位的发展自己,为促进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就业反馈机制的完善,可以使高校通过就业反馈信息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及所需要的条件用来制定自身的发展计划,加强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用人单位可以更好地获得高素质与岗位相匹配的人才,促进就业率的提升,降低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社会压力,就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而言,通过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社会的需求,了解自身不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更加容易的寻找到与自身相匹配的职位,从而达到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初等教育的论文12

  论文导读:初等教育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教育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等教育系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初等教育系成立于20xx年,原名小学教育系。20xx年首次招收本科生,分小学教育文科方向和小学教育理科方向。20xx年7月从教科系划入学前教育专业,现共有两个专业。目前初等教育系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高级实验师1人,辅导员2人。

  作为新建系,做好科学发展规划,对初等教育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1.教学建设工作上所做的工作

  过去的几年,我们严格按照本科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制定了本科教学大纲,大纲规范、科学合理、实用,指导性强;从06年开始我们全面要求教案都按照教务处规定的格式撰写,其中还通过开学、期中、期末三次检查来强调它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今年,我们对期末试卷的检查加强了力度,使得这次试卷的质量大为提高;在课程建设方面,我系4门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儿童文学和学前教育学,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抓教学质量上教育管理论文,我系按照学院的有关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文件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注意常规工作的管理环节;学生管理组织机构运转正常,党建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我系一年一度的“12.9”师生手工作品展已成为遵义师院学生时间活动和课程应用的一个亮点。

  整体上看,我系整体水平和实力在学院十八个系部中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省内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小教专业系部相比,从招收本科生时间来看,我系在全省招生比本科生较早;从管理模式上看,我们是独立建系,独立管理,这在全省市少有的,管理优势明显;我系与西南地区师范类院校中举办同类专业本科的系部相比,我们升本时间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同时,我们属于独立管理的“主流”式的管理模式,管理相对成熟。

  2.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中高职比偏低,仅有25%,高职数缺少2人。同时,还存在理科方向高职教师缺乏的严重困难。

  (2)教师学缘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到目前为止,全系教师中还没有一位毕业于全国著名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的,仅有一位教师来自重点大学,其余教师均集中在省内高校;二是教师来源低学历化程度仍然较重—有些教师还只有本科学历。

  (3)教师队伍中硕士比虽然勉强达到评估要求(包括在职硕士达50%),但是,存在学科专业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教育学方向的不利现实。

  (4)专业方向建设仍显单一,只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还没有新的专业方向,这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和幼教工作发展的需求现状不相适应论文的格式。

  (5)在教育研究和课题申报上,尽管现在2个国家课题,但是在科研论文与著述上,整体水平偏低,整体实力不够。

  (6)理科方向教师队伍和文科方向教师队伍比较,职称、学历、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整体实力悬殊大,急需补充有经验、有能力的高职称学历的`教师。

  (7)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仍显得办法不多,经验和能力不足。

  (8)在部分专业课程上,我们还缺乏专业的师资(如写字训练是书法教师、简笔画训练的美术教师、儿童手工训练的手工教师等)。

  (9)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必须的实验室建设还未进行,这对来年各个专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管理论文,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2)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根据学院面向基层、服务基础教育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扬师范教育之长,构架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机制,培养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合格本科应用型人才。

  2.基本原则

  (1)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学应注重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贵州省“十一五”规划关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根据遵义市“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在基本完成“普九”基础上农村急需大量合格教师的需求,并根据学院“十一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确立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思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要求,确立初等教育系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

  (2)立足于学科专业自身条件的发展潜力。

  充分考虑初等教育系在遵义师范学院所处的地位,并结合全省、全西南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到我们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的来源情况和思想状况,以学院定位为基本办学方针。

  (3)突出 “小教性”、“幼教性”,坚守学科专业特点,立足自身,办出特色。

  根据国家教育部“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关于大学生基本素质要求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实际,先“强本”,再“争硕”。突出“小教本科”和“学前本科”的特点,坚持应用于学术基础一起抓的办学思路,突出应用能力,努力培养应用型的本科高质量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初等教育的论文13

  摘 要:计算机课程是现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科目,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说计算机教学十分重要。计算机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推进。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微课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五年制初等教育 微课 计算机 教学

  一、概述

  微课最为明顯的特征就是将教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的内容按照认知规律形成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其最主要的构成就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括其他一些辅助性资源,这样构成一个严密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这些数字化资源进行学习。微课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二是教学内容少,一般只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知识点;三是资源容量小;四是资源构成的情境趋势明显,具有很强的带入性。[1]

  随着微课的出现,其运用传播十分迅速,在很多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计算机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其与微课的联系最为紧密。计算机教学运用微课可以实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且其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微课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应该进一步加以推广。[2]

  二、五年制初等教育班的特点

  五年制初等教育又称五年一贯制或是五年一贯制大专班,招生的范围主要面对初中毕业生或是高中未毕业的学生。这种学历教育招生范围广,而且没有地域限制,所以说这种教育模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欢迎。这种学制教育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招生录取后前两年主要学习高中课程,后三年学习高职专科的课程,而且与其他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具有很好的衔接性。根据五年制大专班自身的特点,具体总结如下:[3]

  一是能够节约时间。初中毕业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能够拿到专科学历,这样与传统的专科时间上没有什么差别,这样节省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二是节省成本,五年制大专班从总体费用上来讲要低,这就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也有利于就业。总之,五年制大专班的出现弥补了我国教育模式的不足,有着广阔的前景。

  三、五年制大专班利用微课进行计算机教学的策略

  首先是提高微课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五年制大专班教育前两年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后三年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微课运用于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既要充分考虑到五年制大专班学生自身的特点,也考考虑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充分搜集各种教学资源,然后利用微课这个平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才能促进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立足计算机课程的要求,将里面的知识点具体化和明确化,对一些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整合,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才能实现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微课的实效性。

  其次是创新微课的表现形式。微课是运用计算机呈现教学点的一种形式,是对原有教育方式的革新。特别是针对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学生,所以微课要立足这些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微课的表现形式。应该创新微课视频的制作形式,使微课制作不拘泥于某一种单独的形式。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可以借助PPT的形式,用PPT展示知识框架与内容,并用其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借助PPT授课既可以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又能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需要熟练操作PPT,在其中添加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

  第三是明确微课教学的各项环节。微课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其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有其内部完善的体系。针对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学习的特点,微课的内部要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具体如下:一是创设情境,将学生进行带入;二是将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加以呈现,而且要进行具体化;三是引导学生按照微课的深入完成任务;四是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这个紧密联系的逻辑过程就构成了微课的整个过程。这样便于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接受。

  第四是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微课的利用效果。每一次微课的完成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检验微课教学实际效果的过程,而且教师还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微课进行总结和提升,为下一次的利用奠定基础。[4]

  结语

  五年制大专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其内在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在微课运用于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五年制大专班学生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从微课自身的发展特点入手,进行充分的分析,坚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微课的实际运用效果,促进五年制大专班学生的学习,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5]

  参考文献

  [1]微课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于跃.职教通讯.20xx(27)

  [2]微课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以Flash补间形状动画制作微课为例[J].张金凤.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6)

  [3]微课教学在中职Flash教学中的应用[J].黎敏.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11)

  [4]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郑寿乐.中国校外教育.20xx(09)

  [5]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王军.职教通讯.20xx(36)

初等教育的论文14

  摘要:在五年削初等教育专业目前举步堆艰的发展态势下,探索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多元化 思考 尝试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辽宁省教委在省内部分师范院校试点招收五年制(初中起点)初等教育专业大专班以来,目标始终定格在:培养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能适合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大学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在此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初等教育专业的诸方向制定了培养小学教师的具体规格,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课程结构体系,基本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坚持专业程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原则;坚持五年一贯综合培养的原则。最终形成了五年制师范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教育实践课四大模块紧密结合,着实为省内各地方小学培养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人才。

  7但是,到了20xx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渐解体,市场经济一跃为经济体制的主导,一以贯之的五年制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原则旋即被打破,这一变故,无疑阻塞了学生们的“出口”。

  之所以这么讲,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小教大专”是省内绝大部分小学的学历达标上限,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对教育界的首要冲击就是打破了用人的“师范”与“非师范”界限。从本位主义的立场出发,这个界限的打破,对我们这类学校而言,当然是一记重拳。

  首先,从生源方面看,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不会再把初等教育专业当成他们志愿的首选,学苗素质下降也就成了必然;其次,在与本科毕业生竞争中,先天不足的学历劣势,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所学专业的希望变得愈加渺茫。调整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势在必行。

  1、重新审视目标定位系统

  曾经一成不变的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显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现状,基于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小学教育的严酷现实,当务之急,必须重新审视初等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系统。

  1.1“师范性”的再定位

  在专业名称没有发生变化之前,最能突出初等教育专业特点的仍然是“师范性”,但这里所说的“师范性”不再是以往培养目标中特指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支撑它的四大模块,而是在沿用培养小学教师从教能力的诸多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拓展,广泛适用于其它相关领域的一种通用能力。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今后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从能力迁移的角度看,同样可以胜任相关专业的工作.把培养小学教师的原始目标缩小,但力争保持初等教育专业培养人才格局的原貌,也就是说在具体做法上在保持“师范性”内涵的前提下,扩充其外延。

  所谓师范,《法言·学行》载:“师者,人之模范也。”《北史·杨播传论》:“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假使我们从这个大的师范观给师范定性,就不难理解目标定位系统依旧把突出“师范性”放在首位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在定位培养目标时,提法不变,依旧是突出师范性特点,但在观念上已经超越了“师范性”的原始意义,实现了“师范性”的多元。这样起码可以减少教者明知道是死胡同还要硬着头皮走下去的对眼前师范教育现状的困惑,学生也会具备除胜任小学教师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

  1.2分解培养目标

  既然五年一贯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事小学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逼着我们必须寻找其它通达目标的路径。秉承师范教育的育人模式,借鉴高职专业分解能力培养目标的方法,就是新形势下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特色。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总目标具体可分解为如下子目标:(1)建立以“三升本”和“专升本”为培养目标的子系统,操作过程是学生入校后,打破专业方向,按其中考和入学模拟考试成绩,参考本人自愿,重新分班,这个群体,培养目标定位在三年后冲刺高一级的本科师范院校;(2)建立为本市部分公立、私立和农村小学输送师资的目标子系统;按五年一贯的初等教育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计划。(3)建立嫁接部分高职专业的子系统,延展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引入与初等教育相关专业方向如:数控、文秘、旅游等专业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科学地分解培养目标的结果,既保持了初等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色,又为师范教育的职业化、多元化开了先河。

  2、四大模块的多元组合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教育实践课是初等教育目标达成的四大支撑模块,目标多元化后,相对稳定的四大模块势必要被撼动。四大模块在目标子系统中的分配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必修课在子系统(1)中,分量加重,特别是数学、语文、英语、心理学课时比过去有所增加。对子系统(2)而言,基本维持初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貌。在子系统(3)中,必修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学科知识内容的难度,重新删减组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得。教材选用由过去统一使用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变为省编的“三升本”指定教材,对子目标(1)来讲,三二分段更加明确,前三年,专业的方向性比较模糊,后两年,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归属到子目标(2)或(3)中。

  无论对子目标的哪个系统而言,前三年的必修谍主要侧重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学习,后一年半是带有专业方向特色的专业课学习。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辅助课,对目标子系统(2)来说,选修课应定位在适应未来小学教育发展的相关课程上,体现其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而对于目标子系统(3),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无论是学时,还是教学容量可能都超过了必修课。而目标子系统(1),完成了前三年的教学任务后,已并入目标子系统(2)或(3)中。分层次开设选修课的结果,实现了培养目标中真正意义上的“一专多能”,同时也为跨学科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平台。

  活动课在以往初等教育的模块组合中,主要以各类兴趣小组的`形式出现,活动内容基本围绕师范生从教应具备的能力而展开,分解培养目标后,大大拓宽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学生一方面可以围绕选定的从业方向,参与相应的活动,另一方面,还必须参与各类与资格认定有关的职业能力培训活动,并且要求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职业汉语等级证书、营养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导游员证书等。

  教育实践课由过去二周的教育见习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改变为一个学期的从业前实习。与以往教育教学实习不同的是,实习的目的性由过去的单一、简单,变得多元、复杂。对于子系统(2)对应的学生来说,实习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把现有的知识拿到具体的小学教育工作中加以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但对子系统(3)对应的学生来说,实习中更多的是不确定性,比如,选修酒店服务的学生,工作中的劳动强度可能远远超过实训基地的模拟劳动强度,还有很多在书本上无法预料到的实际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动摇他们的选择,所以他们会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个工作目标。教育实践课的目的,就是在学生走向正式的工作岗位之前,对自己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的一种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学生们可以正确地审视自己,为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实现完善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其它条件

  3.1观念兼容

  目前省内有初等教育专业的大专类师范院校,普遍存在师资老化的问题,就我们学校而言,初等教育一系44位在职教师中45周岁以上的教师22人,占教师总数的50%。这些教师都亲历了师范教育的鼎盛时期,一成不变地执行落实教育教学计划已经成为他们的职业习惯。但由于学苗综合素质的普遍下降,教者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计划,结果要么脱离教学主体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要么根据主体的实际情况,把既定的教学计划弃之不顾。但不管哪种做法,对教者来说,奏出的都是教学中的不谐和音,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势必要滋生脱离教学主体的孤独情绪;但如果为了迁就学生,视教学计划于不顾,又会陷入教学随意化、无序化的茫然。这种教与学的不和谐,使师生间生出一系列隐性或显性的矛盾。教师的倾情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馈,那种叫做责任的东西随之也就渐行渐远。而年轻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接触的教育对象就是这样,没有比照,自然也就少了牢骚和怨天尤人,但是这样的教学对象,对他们构不成压力,久而久之,徒剩热情,术业缺乏专攻。这些学识和能力均没经过准师范历练的年轻人,免不了行无规矩,做无定法,更谈不上高屋建瓴地指引学生。如果能把青年教师的热情和老教师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观念上的兼容,就会较顺利地实现初等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的设想。

  但观念的改变是个难题,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洛克认为:观念来自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活动的观察。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多年师范教育积累的经验,现如今很多东西需要废止,这对老教师来说,无疑需要观念的涅磐。年轻教师必须用知识和教育理念中的“新”来征服老教师,这样才能实现新老教师观念的兼容。

  3.2对“主导”的认识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线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教者情愿与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打破。过去,教者可以无条件地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堂必须做与本学科有关的事情。现如今则不然,培养目标多元化后,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都不会再有所有学生围着老师指挥棒转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新形势下“主导”的作用。首先,须明确的是主体中有多少人需要自己所要传授的学科知识,了解主体的实际情况后,准确定位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力争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对非需要主体的要求,既然课堂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整齐划一,教者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避免师生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3.3调试教学方法

  我们曾经历过教学方法探索阶段和探索后百花齐放的展演阶段,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上下功夫,避免一言堂。教者力争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征服学生,使之好学并乐学。融进“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不仅仅完成纸面上的教学任务,应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以身示范,授之以渔。

  当然,实现完善培养目标多元化的条件还有很多,笔者只是以点带面简单地提及。

  总之,在师范教育竞争如此激烈,初等教育所处的境遇又如此尴尬的情况下,我们在大教育观的罅隙中,求得立足之地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观念,作好“培养目标多元化”这篇大文章,只有这样,初等教育专业才可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初等教育的论文15

  一、与世界的交流和共享中建构教师主体人格

  在教师个体与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共同体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作为自我的两个方面的‘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客我”体现共同体中他人的态度,是自我对他人对自我的期望的内在化,他代表自我的被动性、社会性的一面,而“主我”则代表自我主动性的、生物性的一面。教师在教育实践的参与中,主动接纳共同体中他人的态度,采用共同体普遍认可的行为方式,从而在承认他人中承认自身,维护自我的存在,使自己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这是“客我”的一面;而同时教师个体又“以属于一个共同体这样一种合作过程中表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教师个体一方面采取教师共同体及学生他者所期望的态度和方式行动,同时又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携带富有个人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作用于教师共同体和学生。教师的主体人格就是在这样一种交流与共享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构和完善的。教育实践的主体际性必然使得教师的本身价值在教育对象——学生主体人格的建构中日渐凸现,教育实践造就了受教育者主体,亦促进了教育自身的主体人格的建构。

  为此,教师将自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采取一种开放的姿态,与教育世界之外的他者,与教育世界之内的教育对象、其他教师及其他在场或不在场的教育实践者进行当下的或历时的主体际交往,就会在体察他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过程中学会体察自身,在理解和关怀他人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关怀自己。这样一来,每个教师就能在与不同教育情境的交往对象的交流和共享中不断地发现自我、他人和社会,自觉地调整自我发展的方向,优化自身教育实践的策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反应施加恰当的控制,从而建构起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教师主体人格。

  教师成长的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在开始从教时,对于做什么样的教师、想怎样实现自己,可能怀有明确的想法。每个教师或许想以自己曾十分钦佩的某个教师为榜样加以模仿,或许通过避免所有教过我的老师的缺陷来建构自己。也许一个教师确实热爱自己心目中的教师这一角色,想以独特方式与学生打交道,极力想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甚至可能认为学生会特别喜欢上自己的课。这类自我建构,开始时可能起点作用,但是久而久之都会化为灰烬。这个现实警示我们,一个教师认为自己愿意当什么样的教师与教学中面临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深刻的不协调,并给教师提出了特殊挑战,即一个教师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并不取决于教师本人及其自我理解,而必须在自己与当下面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求得,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走出自我中心,关爱世界、关爱他人、关达自己的学生,不是事先决定好怎样让他们成为自己所希望的样子,而是以这样的方式接受他们——接受教师自身与教育中他者之间彼此的.局限性,而不只是想象中的可能性。如此,我们才能与教育中之他者达到经验共享,师生之间相互引导,臻于成熟,贡献各自的才干。

  二、在自我审视和反思中确认教师的主体人格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对自我实践的经验进行自我审视和反思,就能不断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和教育对象对教育的要求。反思就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各环节进行再分析和再评价,是教师对自身存在的教育观念和实践行为的能动反省和剖析;反思是从教师个体实际教学活动出发的自我解剖,更是教师群体的合作探讨、协作提升。通过不断反思可以克服我们头脑中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反思可以革除我们习惯性的、无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形成更为快捷高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

  而教师反思的起点则是教师自我实践中的“问题”,因为“反思作为自我认识和实践,只有以自我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才是有力量和有效果的”。这种教师自我实践中的“问题”整合了教师内在的深层的意识结构中对教育教学的习惯性观念和与之相应的外在行为方式,只有通过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相应的行为习惯经受有意的挑战,在遭遇挫折和碰壁之后,才会引发教师的理论迷惘和实践困惑,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对自我实践的审视和反思。这种反思既不是对教师某些不合时宜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就事论事的改进,也不是对教师某些过时的教育观念的流于空泛形式的改造和更新,而是以对“教师自我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的观念与行为相统一的关联整体的反省和剖析。具体地说,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实践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泛收集资料,筛选反思对象。

  教师须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从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教育事件中筛选出问题性经验作为批判性分析的对象。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备课收集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加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改进的方向和措施;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经验和教训、问题和缺点;还可以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和了解学生意见,并详尽记录教学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觉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可以帮助教师逐步形成“挑剔问题”的意识,使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充分显示出来,为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计划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围绕“问题”搜集相关信息,形成对问题情境的明确分析框架。

  针对从教学实践中“挑剔”出来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须通过查阅专业书籍来获取相应信息,还可以通过请教其他教师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获取信息。通过对与问题相关的各类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形成对问题情境的明确分析框架,建立起各种假设来剖析以往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对相应问题作出解释,从而使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使成功的经验得以提炼和升华。

  三是把握反思程序和内容,改进和提升教学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备课对自己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程度进行自我解读和反省,发现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与成功体验和存在问题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师生行为、情感体验,并对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师生双方的信念、价值观(教师的教育观、学生的学习观)等进行深刻的剖析,归结出成功的原因,使成功经验得以提升;解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明确教育教学的改进方向和策略。教师还可以通过相互间的观摩与分析,交流各自从不同视角所观察到的教学情境的描述,在集思广益中、在共商共享中、在你、我的平等互惠的对话中进行协作反思,既促进教师个体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教师个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策略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又为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增添了鲜活生动的范例。

【初等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初等教育的论文06-22

【荐】初等教育的论文06-23

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实习总结11-25

初等教育专业求职信范文07-28

初等教育专业的求职信范文07-20

初等教育专业个人求职信范文08-04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求职信范文07-23

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求职信模板07-24

初等教育系教师评先材料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