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时间:2024-06-17 12:01:3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

  [摘要]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开发,它以计算机为载体、以变电运行管理及设备管理为主线、实现了各种数据管理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顺利实施与推广,就必须制定出有利于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推广的具体保障策略,以确保本系统在整个组织系统的顺畅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供电局 变电运行 信息系统

  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总体框架和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类参数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顺利实施与推广,就必须制定出有利于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与推广的具体保障策略,以确保本系统在整个组织系统的顺畅推广与应用。

  一、在对系统调试的基础上科学推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一)对系统程序进行科学的前期调试

  由于大型软件开发中面对的问题极其错综复杂,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使得,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差错,再加上编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引入新的错误,因此在,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要进行全面的测试调试以纠正软件的错误和不断完善。

  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测试中发现较多的问题,可以采用如下解决方法:(1)如果部分报表生成过慢,则可以通过检查分析发是其对应的数据表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从而降低记录检索的速度。例如,将值班记录表细分为了正常巡视维护表和临时操作记录表等。这样大大提高了Word报表的生成速度。(2)如果部分操作界面使用不方便,则可重新将各个组件按照方便、习惯的方式排列,设置了Tab键响应的顺序以合理设计Enter键的作用。(3)对有多余的操作功能键,将其从模块中删除或更改,例如装拆接地线模块中添加、修改的功能键删除,防止用户非法添加改动该记录,而只允许由系统根据操作自动生成。(4)根据需要添加新的模块,为人员管理模块添加了营销部和生活服务公司等子模块。(5)在调试过程中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说明书。

  (二)构建科学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流程与步骤

  在推进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战略时,龙门供电局必须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全面考虑现有变电运行管理流程并且进行优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完整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在实施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时,龙门供电局不应该考虑太多的技术因素,而应该把大量的精力分配到考虑基本的流程分析,通过对原有流程的优化来改进变电运行管理业务流程,否则生搬硬套的使用原有的流程问题只会变得更加严重。

  1.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实施流程

  龙门供电局实施完整的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组织先前的进入或者说学习阶段;二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系统;三是主动规划,针对实际情况对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做进一步的完善和再次规划。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龙门供电局在实施变电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包含如下步骤:

  (1)确立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性目标并分段实施;

  (2)组建最合适的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团队并开始立项;

  (3)分析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并相应变革公司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流程;

  (4)设计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并确定软件供应商;

  (5)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的维护及后期的绩效评估与改进工作。 2.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数据处理流程

  在以上总体管理实施流程基础上,在具体推行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龙门供电局还要建立变电运行的数据处理流程,根据前面对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在处理流程上分为四层结构:变电站数据采集层、变电站数据处理层、供电局数据处理层、电业局数据处理层。

  (1)变电站数据采集层。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变电运行的主要数据都由变电站的生产运行所产生,变电站是系统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

  (2)变电站数据处理层。检查所采集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根据工作流程进行两票管理,生成各种基础记录;录入其它基础数据;生成各种管理数据,并与龙门供电局处理层进行数据交换。

  (3)供电局数据处理层。对各变电站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并与龙门电业局处理层进行数据交换。

  (4)电业局处理层。对各供电局上报数据进行处理、汇总,形成全局综合统计数据,为全局变电运行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建立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保障措施

  1.充分挖掘组织现有各种资源

  为了确保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推进,要在做好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在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实施前,首先要做好项目实施的整体计划,各分项目的实施都应在整体计划所划定的框架内进行,以保证整个项目实施的协调一致。同时,在保证项目整体先进、合理的前提下,龙门供电局要尽量利用企业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根据企业现有的软、硬件状况,提供接口与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并且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以避免重复劳动。

  2.建立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绩效监控体系

  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在龙门供电局实施应用后,龙门供电局如何使用系统提供的即时、准确的信息,以辅助组织管理决策和监控管理绩效的变化,这是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在管理取得很大成效的关键所在。为此,龙门供电局应根据管理业务与管理模式,设计一整套管理绩效变化动态的监控报表体系,并培训企业各管理层如何运用这套内部管理报表体系,即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管理策略。此外,龙门供电局还应培训各级管理人员如何运用这套内部定制的管理报表体系组织高效率的高层管理者会议,以便组织高层管理者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整个企业运营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为龙门供电局变电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高层组织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2

  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电信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1引言

  随着中国电信行业最新一轮的行业重组以及3G牌照的正式发放,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如何持续地提高电信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占据市场是电信企业重点关注的发展主题。传统的电信运营信息系统面向的是网元、网络、客户、产品,如今伴随对电子化理念的不断提升,现在电信企业信息系统更将面向各种管理流程、内部用户等复杂的元素。而且信息化对各业务流程的不断渗入,相关系统日趋专业、复杂,以及众多第三方开发厂商的不断增加,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面临形势综述

  目前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涉及到公司的人、财、物、业务、市场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内部门户、邮箱、公文、财务ERP、HR、工程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以及各项业务管理流程(如IT需求管理、协同平台中包含的近50个流程)。随着公司业务及管理的需要,公司的下属部门单位已经增加到近50个,目前信息系统的全部有效用户已经近万人,并还在不断增加中。

  当前电信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从市场形势角度看,全业务运营带来的市场压力逐步显现、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集团公司角度,随着全国应用管理办法下发,将加大对应用的管理力度、全网业务需求(包括服务、数据产品、集团产品)进一步增加、强调系统能力的提升(如交流、检查);从本公司业务需求角度,需求提出对象人员继续增加、全业务竞争市场不平衡状态下业务产品更新频度高(家庭、集团市场)。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随时能够根据市场、业务、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开发、调整,保证相关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3.1需求工单管理

  3.1.1如何确保工单的及时性,避免未及时完成引起用户投诉

  落实IT开发工单管理人员,定期监督各工单的执行进度,及时协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总工单完成情况,以内部通报形式抄送部门领导和各工单负责人,起到督促作用。在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合并需求设计环节、设计开发人员的对口带教等方式,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工单完成的时效。充分发挥公司IT需求管理系统的作用,工单执行过程中遇到需求变更、数据准备等影响工单完成及时性的情况,在工单管理系统中留下痕迹。及时协调厂商的开发资源,通过更换、补充、引入等方式,保证工单的及时完成。

  3.1.2遇特殊、紧急情况工单,如何确保支撑工作的有效完成

  每次遇到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或者公司内部招聘结束,信息化需求变更单高速增长,内部充分协调资源,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外部加强工单内容分析,根据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需求,把串行方式转变为并行方式,有序、及时完成IT需求变更工作。如遇到奥运、重大节日、会议等要求系统部门封网的时候,事前内部制定特别开发方案,合理安排工单进度,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合理安排封网前后的及时上线。

  3.1.3跨部门工单,往往成为工单管理的难点

  建立基于工单内容的责任人制度,分拆工单实施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各方面工作进度,建立跨部门的联调、测试、上线工作机制。兼顾各部门工单管理的具体流程,通过内部工单等形式,将需其他部门配合的实施内容及进度予以书面安排,纳入到各部门正常的工单管理工作。应引起相关部门领导重视,通过他们及时协调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及时完成。

  3.2应用系统、项目建设

  3.2.1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面对大量的系统建设,如何保证任务的及时完成

  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充分调动合作方力量,统一安排各项目的实施过程,安排多个团队并行实施。项目实施的前期,安排专人负责通用专业规则的制定,如:前台风格、展示工具、开发规范,提高联调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修正。关注实施的阶段性成果,加快系统联调、业务部门试用的进程,注重正式运行环境的形成。在业务试用前期,紧密联系业务、技术主管部门,提前梳理准备必要的上线条件,提供UAT案例,尽快推动新系统的正式使用。参考网。参考网。

  3.2.2如何避免业务部门的需求频繁变动,对应用建设产生的影响

  注重与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了解业务部门真正急切的需求,突出重点应用,制订双方认可的开发计划,分阶段实施,边完善已上线的应用,边开发新的应用。把握应用建设的时效,主动联系主管部门对应用建设的具体内容、方向进行明确,尽量减少无效、重复开发工作的产生。合理区分BUG和新需求,设定明确需求的最后时限,尽量减少后期的变更影响系统上线的时效。 3.3应用推广 3.3.1需实现高层的应用需求和基层的生产运做有机结合 把握公司

  的重点工作,进行数据整合、主题展示、信息化应用开发,集中力量支撑重点主题建设,增强对管理层应用需求的.敏感性。主动了解业务部门的运做困难,加强数据提取、协作分析、数据跟踪等的技术支撑,解决生产运做的实际问题。参考网。

  3.3.2新系统实施、推进,需改变用户原有的工作习惯,推进难度高

  管理信息系统统的特点是通过对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的梳理,通过电子流程的再造,运用信息化工具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项目建设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实地调研,了解业务部门实物管理、流程管理的具体情况,使再造的电子流程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采用原型设计,分阶段推进原型的确认、试用,掌握技巧根据用户部门的承受度,边使用、边评估、边优化、边推广,有效有计划推进工作实施。

  4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我们发挥使能者的作用,一方面主动联系业务部门寻找可以推进信息化的内容,另一方面从系统运行数据和用户报障中查找已有信息化系统的不足,并给出具体优化建议。加强管控能力,注重实施进度、狠抓开发测试质量,同时一切提升用户感知度出发,提升用户满意度。系统的建设要从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向提高效率与质量并举、提升IT部门使能者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能能够为公司业务发展、管理提升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2008年度管理系统开发部开发管理工作小结 2008年11月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3

  【摘要】电力产、销、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电力营销环节至关重要。要使电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赢利能力不断增强、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当前电力营销面临的形势,积极应对新变化和新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努力做好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当前,电力营销系统在建立过程中,合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电力营销的基本任务。正是为了能够帮助基层供电单位对用电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对营销业务进行处理和控制,为领导层提供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信息而开发了本软件。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全面性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营销系统;电力营销流程体系;数据库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进行信息化发展时,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其整个过程较为复杂,尤其是在相关的重要环节中,例如,在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运行、需求分析、系统的维护以及系统实施等,其要求较高。在当前的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背景下,其技术引导市场环境发生明显的改变,要求企业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自身的系统进行升级,并结合实际的要求,进行重组,保证其稳定发展。因此,如何促使电力企业迎合时代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成为当前的电力企业发展的首要工作任务,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促使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迎合时代发展。

  1.现阶段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分析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当前的电力企业体制发生变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促使企业改变传统原有的发展模式,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通过合理的改革与规划,促使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改革,进而满足当前的需求。基于此,电力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系统是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的基础前提,并促使其也明确自身的发展现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方案,通过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化,明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际上,在当前激烈的市场背景下,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是其当前必然的选择,只有明确自身的定位,才能保证其结合现阶段的市场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制定发展方案,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促使企业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现阶段,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深化改革,积极进行农网改造计划,促使企业自身的用户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对当前的电力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质量要求,电力企业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从整体上提升电力企业自身的营销管理水平与营销能力,进而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稳定发展,同时,也为下一步建设省级的营销数据中心打下基础。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以现阶段基层供电单位营销业务自身的现状为基础,结合当前发展累积的经验,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明确其系统包含的主要内容,将其分为几个模块,保证系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客户服务层,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当前的服务模块主要是以呼叫中心服务、营业厅服务、客户现场服务以及因特网服务等方式进行服务,进而满足实际的需求。对于服务模块来说,功能较为全面,现阶段的功能主要包括业务受理、业务咨询、电费收取以及实际的客户服务等,与此同时,当前的业务受理与业务查询还包括当前客户自身的变更、增容以及新装等服务,并严格按照当前的《供电营业规则》进行合理的分析,满足实际的需求。对于当前的收费来说,主要是电费与其他业务费,而现场服务则主要是满足客户所需的相关服务材料,优化整个处理流程,迎合时代发展。其次,营销业务层,主要包含的内容为增容、新装以及变更,通过规范的审核后,进行合理的确定。电费与电量的管理也是重点的内容,尤其是电费的计算与核查,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的经济效益,当前,电费的收取方式主要有直接收取、银行收取以及走收等,并且对于不同的收费管理,可以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功能处理,例如,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电费发票、电费通知单、电费违约金、电费凭证、电费销账、电费多退少补等,并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电费催缴,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其次,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在当前的背景下,保证工作流程的顺利开展,是当前电力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保证其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为保证其各个流程合理进行,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当前的个业务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对实际流程中的滞留量、出错率、出错量、超期率以及超期量等进行合理的监控,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最后,营销管理决策支持层也是重点的内容,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当前的综合分析、综合查询、分析预等,灵活利用当前的报表统计等模式,进行合理的制定,并对企业自身的用电业务办理、电费回收以及其他的服务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部分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制定合理的营销效果评估,促使其对实际的营销情况进行统计,进而分析当前生产效益。

  3.系统技术架构的页面程序设计

  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其需要对管理信息层进行全面性的数据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案让管理的信息更为准确。同时,需要做好相应的系统架构,让电力营销的系统功能得到全面性的实现。相对来说,当前的变量与方法都封装在类定义中,如,Main方法,同时支持继承与封装概念,并且,对于类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可能直接从父类继承,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质,可以从根本上实现任意数量的接口。

  4.结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灵活利用当前的软件,可以直接对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促使系统提升自身的安全性能与可靠性能,例如,优化其原有的应用升级能力与不停机维护能力,进而提升系统自身的功能性,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傅景伟著.电力营销技术支持系统[M].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国家电网公司编著.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3]国家电网公司编著.国家电网营销服务规范[M].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4

  当21世纪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信息化的脚步正以它前所未有的渗透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成为当今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社会许多领域对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着巨大冲击,并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和均衡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的大势所趋下,它的完善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它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心由之路,其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IPC)、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

  MIS具有多种功能,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多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形成一个功能结构。其功能主要是:

  1、数据处理,即数据的收集、输入、传输、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出。

  2、事务处理,即将管理人员从繁重的重复性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思考管理问题,从事创造性劳动。

  3、预测功能,即运用数学、统计或模拟等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

  4、计划功能,即合理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5、控制功能,即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用各种方法加以控制。

  6、辅助决策功能,即运用数学模型,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组织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信息技术是组织改革的有效技术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是组织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契机。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管理信息系统能为企业的管理提供科学的计划决策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从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它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以制定出行动方案予以应对。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从多方面快速地为计划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一是促使计划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得及存取。通过建立计划信息数据库可以使计划数据得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及存取,并实现计划编制自动化,达到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指挥的高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其拥有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统计是信息加工的重要方法,它能反映管理经营活动的成效、彼此的内在联系、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是科学预测、制定计划的前提。管理信息系统就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三是促进预测的准确性。科学的预测是计划的基础,而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的预测提供了准确的数据,通过吸取准确的数据,从而选择适当的策略,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基础。四是支持计划的优化。通过信息系统的分析,可以利用最优化和其它数学方法,选择最优或较佳方案。总之,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不但使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上下层之间信息的传输更加迅速,而且更容易收集到客户的产品需求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和其它市场信息,有利于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制订。由于各种参考数据唾手可得,使领导的决策水平空前提高,达到“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效果。

  (二)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优化企业管理的组织职能

  组织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信息技术是组织改革的有效技术基础,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是组织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契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引发企业管理机制的变革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再者,管理信息系统本身是一种先进管理思想的载体,它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组织机构的调整或业务流程的重组。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将帮助企业进行“企业再造”和“管理重塑”。从业务流程分析到业务流程重组,减少迂回,消除延迟,提高效率。目前,纵横交错的计算机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其由阶梯层型逐步变为水平型,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连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尖顶的“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阵”型,组织结构扁平化意味着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任命跨职能部门的任务团队。同时,高层决策者与基层作业者直接联系的方式增多,基层作业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参与决策的机会增多。扁平化结构的非集中管理模式,减少层次,减少环节,增强了管理功能,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了企业管理的领导职能的发挥

  领导职能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确保把所有的管理对象集合起来,同时,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以便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管理信息系统正在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战略手段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多媒体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利用,可以使企业通过声音、图象和文字来近地或远程控制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全过程,从而减少产品的不良率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运行其上的应用系统,可以高效地、便捷地、经济地管理跨地域的分公司。公司总经理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快速对外地分公司下达指令和及时了解分公司当天的运营情况。总公司能更加容易控制分公司的业务活动,分公司的不透明性因素在减少、决策失误在减少,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内外动态,辅助决策制定,及时处理、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领导的职能。

  (四)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管理控制职能的实现

  控制是促使组织的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展开的过程。控制职能是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考察,发现差距,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工作能按原计划进行。或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于实际。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密不可分。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是控制的开始;控制是实现计划的手段,控制活动为计划的实现提供保证。信息的充分、准确和及时传递对实现控制职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控制必须经历4个主要步骤: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解释处理结果;

4、采取相应行动。

信息系统可以在前两步给予具体的支持和实现,对后两步也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管理信息系统对于各个不同管理层次的控制都可以支持:对作业层是确保作业有效实施;对战术层是随时掌握实际作业信息,将实际作业情况与计划要求进行分析比较,并提供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对战略层是分析、提供各种纵向,横向数据,预测未来,辅助制定战略计划。企业管理中的一些较为重要的控制都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协助实现,如库存控制(定量控制、定时控制等)、质量控制(散点图)、行为控制、生产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财务预算控制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在烟草企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一)网络智能办公系统的应用

  目前,网络智能办公系统的应用在很多地方很多单位都比较普遍,它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帮助。就贵港烟草而言,目前,全市烟草系统的网络已经全部实现互连互通,基层网点的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局(公司)的网络和系统,各个部门以及基层网点的广大员工通过局(公司)的智能办公系统了解公司的相关文件精神及信息,同时基本上都能正常运用智能办公系统于日常的工作中,主要借助系统开展信息交流、工作交流、资料传送、公文传输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解决了员工相互间的有效交流。

我公司网站的主要功能模块有:

1、文章管理:此模块可以进行公司(部门)公告通知、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

2、资料管理:此模块可以发布领导讲话、工作文件、上级文件及政策、报刊文章、资源共享、业务培训等等;

3、职能办公室版块:包括政工纪检、督查考核、烟草专卖、营销管理、物流管理、财务审计、安全工作、信息技术、整顿与基建、企业文化建设等等;

4、交流互动版块:包括用户中心、交互论坛、娱乐天地、链接交换、单位(部门)动态等等。员工可以通过网页式的浏览,及时掌握公司及各单位各部门发布的文件、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查看资料、文件的及时性。也可以将公司的新闻、公告、通知在主页上以各种形式发布出来,还可以实现图片新闻和视频新闻的发布,丰富网站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网页式、后台上传式、压缩打包上挂等)的资料上传下载。员工还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论坛系统,相互交流工作、生活、学习心得体会,加强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间交流沟通,加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简称CRM,是指通过采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市场营销、销售管理、客户关怀、服务和支持等经营环节的信息有序地、充分地、及时地在企业内部和客户之间流动,实现客户资源有效利用的管理软件系统。

  CRM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营销自动化、销售人员自动化和客户服务。其核心思想是把客户群体看作是企业宝贵的外部资源,并尽可能地纳入企业的控制范围内,以增加客户价值为中心,有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改善客户关系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如何捕捉到真实的需求信息?如何稳住给企业带来80%利润的老客户?如何发现新的客户,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如何提供客户满意的售前和售后服务?

  CRM就是在这种管理需求下,运用Internet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电子商务平台、计算机电话集成技术(CTI)等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系统。贵港市公司要求客户经理根据管辖的零售客户及走访周期,在CRM系统中制订详细的日、周走访计划及重点走访的对象,根据每天(周、月、季度)的工作开展情况编写工作日记、周总结、月总结、季度总结及相关工作内容,并通过CRM系统对市场及客户进行分析,内容包括销售分析、重点品牌分析、客户分析、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效果很好。在烟草商业企业中导入CRM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客户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更快捷、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更加有效的管理客户关系,降低企业成本。

  (三)WEB/GIS应用系统的开发

  目前,烟草公司的卷烟零售客户数量众多,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这种特点决定了烟草公司95%以上的数据都有空间属性,比如零售户信息、区域销售状况、品牌区域销售分布等,都与地理信息相关联,仅以表格或文字的形式来展现统计分析结果,不仅形式呆板,不够直观,而且可能将一些重要的信息隐藏在文字背后,无法及时发现。而采用电子地图表现的方式,将各个零售户的数据与电子地图关联起来,从电子地图上来观察和分析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便可以一目了然地得出数据之间存在的规律,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业务过程,对企业经营进行指导,辅助领导进行准确的决策、制定更加符合企业的经营策略等,提升企业的决策、规划、经营能力。

  WEB/GIS系统的应用使客户经理可利用电子地图研究、掌握自己所管理的零售户的分布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客户拜访计划,高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路线与工作时间;品牌经理可利用电子地图对品牌宣传、投放进行预测及效果分析,实现品牌合理布局、品牌选择等工作;送货员可利用电子地图选择最适合的送货路线,及时、准确地把卷烟送达零售户;稽查员可利用电子地图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市场巡查计划,高效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路线与工作时间。

  在烟草商业企业中导入CRM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客户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为客户提供更快捷、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新设计,更加有效的管理客户关系,降低企业成本。

  同时,GPS卫星定位技术和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区域物流车辆的实时精确定位、调度,监控管理,实现统一管理的集中模式,实现对销售和物流数据的高度动态共享,物流车辆资源以及相关人力资源全盘监控智能调度,实现实时的烟草配送管理调度、配送路线优化、配送卷烟过程监控、配送车辆报警救援和物流数据动态采集、领导决策辅助支持,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为卷烟零售客户服务的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5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改进,使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让ISO9000标准具体落实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具体教学管理上,对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找出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点和关键流程。文章对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系统开发理念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长久以来学校的各种管理工作大多都是以手工方式完成。由于手工操作的限制,基本上无法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方法,进行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几年来,伴随着学院进一步的发展,学院加大了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建设力度,为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可行、可靠的系统平台和网络环境,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日益完善。由此,对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重要。

  1系统开发理念

  在ISO9000标准中,规定了组织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了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和关联形成了一个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数据模型的建立,从而完成信息系统的构建。质量文件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信息的载体,其通常的出现和存在形式是质量报告、质量报表、质量记录等。因此,从特定的方面看来进行分析,可以将组织的质量管理过程当作一系列横向流程化管理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了质量文件、质量数据等方面的内容。将这一开发理念为基础,在分析系统的时候,会形成质量文件、信息数据、过程这三个相关的管理对象。

  2系统过程分析

  2.1识别

  产品实现、资源管理、测量分析改进、管理职责等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直接过程通常包括了相关的测量和监视以及有关于产品服务实现的过程,在系统中,这些过程都是较为重要的主过程。所以在其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过程的形式来对其进行看待。直接实现增值价值,主要是在主过程中实现的。但是,在支持过程中,这种直接的增值方式却不能直接实现。不过,它却能够通过管理支持、资源保证等的提供,间接地在增值活动中进行参与,因此其在通常情况下都具有较为特殊的意义。但是,在建立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主过程和支持过程之间的关系,还应当进一步对过程进行分解和分析,才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2.2分解

  在主过程和支持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子过程,那么展开和认识这些子过程,就能够对相应的具体活动信息进行获取。在具体进行分解过程的时候,应当基于几个主要的过程,分别对各个体系过程进行识别,然后再对其进行分解,从而得到相应的活动和子过程。根据不同行业和组织的管理方式与特点,在过程分解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够无限制地对过程进行分解,如果将其分解到单一的活动,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同时,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对于这些问题,在对其进行看待的过程中,可以对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加以利用,然后在上一个层次的过程中,其进行归入。同时,要将其原有的单独过程的地位进行取消。对过程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应当对相关的组织程序文件进行充分的参考和结合。具体来说,这些程序文件主要是基于ISO9000标准,并针对组织自身需求制定的。在分解过程中,要以此程序文件为基础,对标准要求进行兼顾,从而确保合理地进行分解。此外,在进行活动或子过程的分解中,应当良好地掌握分解程度,确保分解之后的活动或子过程具有实际意义。

  2.3优化

  在分解和识别过程之后,应当结合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需求,来优化组织原有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运行效率都得到良好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确保组织流程、信息系统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过程优化中,可以结合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来优化和再造过程。此外,还可以结合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求,来优化和组合活动与过程。在过程优化中,基于管理思想,不能直接产生产值,也没有能够合并与削减的增值过程。同时,可以适当地合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转化操作、输入输出过程。对于事后检验过程,也应当尽量减少,从而使预防控制过程的能力进行提高。此外,应当转变工作过程,将职能管理中心更改为过程方法中心。另外,可以分解组合活动,从而达到基本信息分析单位。在开发系统中,系统分析和管理需要少量精简的输入输出过程。

  3信息数据分析

  3.1系统的基本单元

  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主要包括通信网络、信息处理单元、信息源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通信网络主要是对数据库、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加以利用,结合必须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数据通信网络的构建。通过通信网络来传递信息,从而串联信息处理单元和信息源,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在信息加工中,质量信息处理单元是较为基础性的单位,能够处理输入信息,输出相应的质量信息。在质量信息中,主要包括了输入、处理、约束、存储、输出等部分。产生信息的源泉就是质量信息源,在整个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是一种输入性质的存在。组织中的最终信息源,通常是基层质量管理单位,或是一线工作岗位,亦或是过程初始阶段。而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对信息源进行确认和区分,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3.2信息数据的分析

  基于一定的控制和约束,对输入进行转化,使之成为输出,这一过程的操作称为活动。在活动输入形式方面,主要包括实物、信息等。无论是何种输入形式,都会有信息随之发生流动和转移。因此,基于信息流通的角度,利用加工处理对一组输入信息进行转变,使之成为一组输出信息的过程,即为活动。在信息处理单元中,活动具有较为基本的性质和意义。在输入和输出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输入和输出信息处理单元的过程。而转化活动操作的过程,也就是加工信息处理单元的过程。所以,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中,分析了相关的信息数据,分析和确定了信息处理单元,就能够分析和确定活动中的信息管理。在系统开发的'时候,组织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主要是由过程模型所提供的,而对于系统功能构架来说,过程模型是重要的基础。在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存储信息等管理活动,对其进行分析,就能够形成基于过程的信息分析。

  3.3质量文件的管理

  信息及其载体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它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记录表、照片、计算机硬盘、光盘、纸张、图纸等。而质量文件是质量信息的基本载体,作为管理对象来说,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最为直接的位置。在组织实际运作中,大多都是通过管理质量文件,来实现管理质量信息的目的。针对基层工作中的过程来说,通常使对原始的质量数据进行输入,而对相应的质量记录进行输出。在这一过程中,处理信息的流程主要就是统计和记录信息。在质量管理中,通常会分析和统计相关的质量记录,并且对质量报告和质量报表等进行制作,为高层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在高层中,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从而通过相应指令的发布对组织质量工作管理进行指导。

  4系统构建

  基于建立数据模型和过程分析,能够对ISO9000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进行构建。在开发和设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过程分析来进行,对过程模型进行建立,然后分析相关的过程信息。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系统功能模块开发、通信网络建设、数据库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系统中,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在应用层中,对模块化开发方式进行应用,以不同的管理和过程对象,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划分。在各个模块之间,相互保持着独立的关系,系统资源则是通过数据库进行调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各个子模块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系统的操作性得到提升,从而更加方便于系统的二次开发。在过程中,一系列的活动以及活动中产生的相关信息,与该系列信息质量文件相对应。基于过程分析,对信息数据模式、过程模型等进行建立。同时,对管理方法、管理文件等进行辨别,从而实现控制和管理质量文件的和过程。在设计系统访问模式的过程中,由于B/S结构和C/S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用了混合的方式进行。在组织内部,系统对C/S结构进行了应用将客户端PC处理能力进行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提供了更多的操作功能给用户,这样就能够使系统的访问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而对于远程用户来说,则对B/S结构进行了应用,通过登录浏览器系统,能够有效地确保系统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基于ISO9000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5结语

  在当前社会中,为了确保企业和产品的质量,在其进入市场之前,应当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个严格、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而在这一领域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权威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应当基于ISO9000进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从而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6

  摘要: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信息化系统采用不同的编程技术、功能体系架构、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系统整合和集成在一个门户群平台时,容易产生各类型漏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攻击威胁已经日趋严重,呈现出攻击渠道多样化、威胁智能化、范围广泛化等特点,传统安全防御系统已经无法适用。为提高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能力,提出一种主动式防御模型,分析了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信息系统;主动安全防御;安全预警

  0引言

  随着光线通信、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在高校辅助教学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引入了教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多种信息化系统,形成了一个集成化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优化了教学管理和资源分配,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用户较多,其大多没有受到计算机网络专业操作培训,网络信息平台操作不规范,安全防御意识薄弱,容易感染病毒、木马和受到hacker攻击[1]。另外,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提升,病毒、木马等隐藏的时间更长,对网络教学平台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主动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动态配置网络安全防御策略,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保障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运行的安全性。

  1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教师、学生等操作人员多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不规范,容易让携带病毒、木马的文件进入到平台中,进而干扰服务器资源,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病毒会扩散到其他应用终端和服务器中,最终造成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无法正常使用[2]。据我国网络信息化管理部门、安全防御企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10月,计算机病毒、木马和hacker的攻击为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了数亿元的损失,并且随着学校信息化系统接入,网络安全损失呈现指数型速度增长[3]。20xx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专门攻击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病毒调查报告,仅在20xx年-20xx年,学校信息化系统站、服务器等核心网络软硬件系统遭受到了上万亿次的网络病毒攻击,攻击病毒种类已经达到100余种,攻击病毒数量高达上千万种,学校信息化系统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安全威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网络信息化系统防御技术有所提升,但是网络病毒、木马和hacker攻击技术也大幅度改进,并且呈现出了攻击渠道多样化、威胁智能化、范围广泛化等特点。(1)供给渠道多样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接入渠道较多,按照内外网划分包括内网接入、外网接入;按照有线、无线可以划分为有线接入、无线接入;按照接入设备可以划分PC接入、移动智能终端接入等多种类别,接入渠道较多,也为攻击威胁提供了较多的入侵渠道[4]。(2)威胁智能化。攻击威胁程序设计技术的提升,使得病毒、木马隐藏的周期更长,行为更加隐蔽,传统的网络木马、病毒防御工具无法查杀[5]。(3)破坏范围更广。随着学校各类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增强,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助管理平台都通过SOA架构、ESB技术接入到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上,一旦某一个系统受到攻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其他子系统,破坏范围更广[6]。

  2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功能设计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功能主要包括六个关键功能,分别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配置管理、安全策略管理、网络运行日志管理、网络状态监控管理、网络运行报表管理、用户信息管理。

  3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关键技术设计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过程中,采用纵深化、层次化和主动式的安全防御原则,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安全防御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5种技术,详细描述如下:

  (1)安全预警。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预警技术主要包括漏洞预警、行为预警和攻击趋势预警功能。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多种异构应用软件,这些软件采用不同的架构、开发语言和环境实现,集成过程中使用接口进行通信,容易产生各类型漏洞,为安全攻击提供渠道。漏洞预警可以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打补丁的机会,抵御外来威胁。行为预警或攻击趋势预测可以通过观察网络不正常流量,使用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K均值、关联规则等算法来预测网络中存在的攻击行为,进一步提高预警能力,保证系统具备初步的安全性[7]。

  (2)安全保护。高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安全措施较多,这些安全防御措施包括杀毒工具、防火墙防御系统、系统安全访问控制列表、虚拟专用网络等多个内容。这些防御工具或软件采用单一部署、集成部署等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证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完整性。目前,随着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推广,安全防御措施又引入了先进的数字签名等防御技术,防止数据通信过程中存在的抵赖行为。因此,安全防御系统将多种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整合在一起,实现网络病毒、木马查杀,避免网络木马和病毒蔓延,防止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被攻击和感染,扰乱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正常使用。

  (3)安全监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采用网络流量抓包技术、网络深度包过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实时地获取网络流量,利用软件或硬件关联规则分析技术进行挖掘,将挖掘的结果报告给下一层,由安全响应功能进行清除威胁。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引入了漏洞扫描技术,能够实时地扫描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补丁,防止系统遭受非法入侵。

  (4)安全响应。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中,如果系统监控到严重的病毒、木马或hacker攻击威胁,此时其就可以激活杀毒软件、木马查杀工具等,阻断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同时也可以将安全威胁引诱到备注主机上,更好地获取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攻击来源,便于反击。目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已经引入了360企业杀毒软件,可以查杀木马和病毒,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5)安全反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适当的反击技术反击入侵,如探测类攻击、欺骗类攻击等,以破坏攻击源。

  4结语

  目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系统越来越多,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开发技术、系统架构和数据库,这些系统集成在一起容易产生许多漏洞,同时互联网促进人类社会迈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系统边界日渐模糊,网络威胁攻击手段发生巨大变化,旧的静态单点防护措施已经不再适用,需要创新网络安全防御理念,坚持动态综合的安全防护思想,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网络发展,有效防范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一个主动的安全防御系统,创新信息系统安全防御模式,以确保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黄海军.防火墙在高校校园网信息安全中的应用部署[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3):88-89

  [2]杜宇.高校校园网安全防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通讯世界,20xx(5):38-39

  [3]田卫蒙,卫晨.高校网络办公系统安全策略研究及技术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xx,23(13):27-29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7

  0引言

  网络效应理论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经济思想,而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信技术,因此研究网络效应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效应来管理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运营,促进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创新,整合各地区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兼容,更好服务于客户。

  1网络效应概述

  1.1网络效应定义

  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技术创新领域,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是网络效应在社会技术演化领域的一个特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比路径依赖更复杂的关系—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所关注的是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因此,学者最初将网络效应定义为ICT产品所表现出的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现象,即使用一种产品的人数越多,该产品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和使用它。后来,学者将网络效应定义为行为人之问的经济效应。

  1. 2网络效应分类

  根据网络中用户之问连接方式的不同,网络可以分为直接网络和间接网络。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以某种方式直接地连接在一起。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垂直兼容的产品,购买互补产品间接地连接在一起。Katz和Shapiro将间接网络称为硬件—软件范式。

  1. 2.1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Direct network effect)指某产品使用者的效用随着本产品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多,它出现在直接网络中,直接网络由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的用户构成。最为典型的是通信产业由消费者需求之问的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此外,铁路以及软件也具有直接网络效应。

  1.2.2间接网络效应

  Katez和Shapiro最先将间接网络效应描述为随着某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其互补品种类会变得更为丰富,且价格更低。此后,间接网络效应被定义为:消费某种网络产品所获得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这种互补品之问的关系被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其中基础产品被称为硬件,辅助产品被称为软件,硬软件被统称为系统产品间接网络效应(Indirect network effects)。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问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其与直接网络效应的差别在于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并不直接依赖于该产品的网络规模(购买同类或兼容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之和),而是间接依赖于其互补品的种类与数量,直接网络效应来源于消费者需求之问的互补性,而间接网络效应则来源于产品需求的互补性。

  1.3网络效应的作用

  网络效应的存在,尤其是未被市场机制化的“直接网络效应”的存在,催生了外部性,即消费者对于网络性产品的消费行为会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正外部性”。而当这种正外部性的行为未得到补偿或鼓励时,造成网络产品的最优消费者数量低于实际消费者数量,于是导致“市场失灵”。网络效应会使技术产生冒尖现象(Tipping),即拥有技术标准的企业最终会赢者通吃,形成单一标准。企业问微小的技术差异通过网络效应放大后反映在市场上,最终可能决定产品竞争的胜负。同时,网络效应使技术标准的锁定产生路径依赖,即一旦某技术标准被广泛采纳,正反馈机制、收益递增以及消费者转移成本都可能促进市场锁定(Lock-in)此标准,即使有更优异的标准出现也难以将其替代,因此对网络技术标准的追逐和控制成为主要竞争策略之一。

  2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重要单位之一,专门负责铁路线路、桥涵、隧道及相关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包括桥梁、隧道、涵洞、路基、钢轨、道岔、轨枕及道砟等的维修和养护。此外,铁路巡道、铁路道口的看守都属于工务段职责范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铁路工务部门也开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2. 1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初开始,铁道部就对铁路工务管理实施了信息化管理,PWMIS是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由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在各局工务专家的支持下研发的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工务段三级工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20xx年5月,PWMIS(一期)应用软件通过了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PWMIS系统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初开始在全路进行PWMIS工程建设,各铁路局(铁路公司)信息所(处)进行了网络版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安装实施,工务项目组在全路进行了PWMIS系统使用培训工作。

  PWMIS 网络系统采用BEA公司的WebLogic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此中问件服务器是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应用服务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信、邮政体系的B/S系统中。开发平台采用BEA WebLogic Workshop,此平台能够提供统一、简化、可扩展的开发环境,有利于加快基于J2EE标准的Web开发效率。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其模式在全路工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地铁路工务段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多个不同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济南铁路局的施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工务安全与生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局雨量检测报警系统(工务段专用);临沂工务段的施工管理系统、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钢轨重伤伤损处理系统等。

  现行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以现场调查及竣工资料作为数据源,构建了一个覆盖铁道总公司、铁路局、工务段的铁路工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以工务设备管理为主体业务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平台。其主要功能集中于工务设备、状态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等,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较少,更多地侧重于静态设备和图表数据管理,缺少现场设备检测、信息监测功能,不能及时实现,有序的动态管理。

  2. 2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比较

  国外铁路很少有专门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而是包括工务和电务的铁路基础设施管理。从各国铁路工务管理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侧重于铁路轨道养护的轨道管理信息系统和侧重于所有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的系统训。资料分析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方而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利用网络效应来减少这些差距,从而提高我国铁路工务段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

  3网络效应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效应如果不能够内化,可能产生外部性,从而造成市场失灵,但是网络效应的存在同样可以产生冒尖现象。而在铁路工务段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既可以利用直接网络效应又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此外,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在创新方面的影响,开发出具有更多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通过不断创新来优化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

  我国各地方铁路局都有自己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对此可以利用铁路信息系统的直接网络效应,也即当使用国家统一铁路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形成正反馈,从而吸引更多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因此,需要鼓励各铁路局使用同样标准的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铁路总公司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带来的正反馈,吸引更多的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产生正反馈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使用此信息管理系统的铁路局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在某一时刻使用国家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总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时,就会产生网络效应,进而增加每个地方铁路局的价值,进一步吸引其它地方铁路局使用国家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随着使用国家标准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地方铁路局的增加,势必减少了使用各自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局数量。因此,因此国家铁路总公司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吸引其它铁路局使用该信息系统,网络效应的存在能给新加入的铁路局带来更多益处。

  针对我国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GIS使用还未普及的情况,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整合现有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即纵向一体化。对于没有使用GIS的铁路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GIS的功能模块加入到现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对于我国铁路信息系统模块功能不全,不能动态监控轨道、桥梁以及隧道等铁路基础设施的情况,可不断加入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对铁路运营的全面监控、维修、保养以及决策支持等。

  显然,无论是建立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GIS的整合,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模块,都离不开创新,而网络效应对创新有着显著影响。一方面,建立国家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创新以满足各地方铁路局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国家建立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后,部分铁路可能不愿意改变现状,不利于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

  4结语

  网络效应起源于信息通信技术,在技术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使用者得到的价值也将会增加。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存在网络效应。本文通过论述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指出网络效应的不同作用;分析国内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比了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效应如何影响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本文认为,可吸引部分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当达到安装基础量后就可以利用网络效应来实现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8

  摘要:文章简述了现代信息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物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系统;库存管理;工作效率

  加强库存管理是铁路物资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铁路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考评指标。然而,库存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保证了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形成企业负担,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铁路物资工作者也着眼于应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物资工作效率,增加企业效益。

  1铁路物资管理中信息化建设问题

  1)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差。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库存管理、计划提报、财务核算不能同一个系统内完成,数据转换困难,效率低。2)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不高。现有系统的功能应用不充分,仅用了基本的物资收发料管理模块,而班组提料管理、物资消耗统计等功能未发挥作用,导致消耗统计和班组核算困难。3)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匮乏。物资管理队伍的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物资专业知识和现代信息系统建设的专业技能,影响物资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4)信息系统科学性差。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库存管理的基本矛盾,库存积压与缺货仍然同时存在。

  2现代信息系统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物资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如物料需求计划(MRP)、新型RFID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库存管理(VMI)、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2.1RFID管理

  RFID管理是超市管理的成功案例。应用RFID技术,我们可以为每一件库存商品做一个电子标签,物资出库时扫描电子标签,系统自动减少库存数量,当库存数量到达进货预警点时,系统提示进货。

  2.2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产品或服务提供最终用户活动的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进行规划、组织与控制,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2.3ERP系统管理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由MRP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拥有强大的库存管理功能,能够实现对企业物资在整个供应链流程的全过程管理。

  3ERP技术在铁路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开发适合铁路物资管理工作需要的信息系统,是铁路物资管理的重要课题。而ERP系统,是在MRP的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通过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及供应商的资源集成在一起,在供应链范围内优化企业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ERP库存管理模块包括物资采购、质量检验、库存动态、计划提报和报表查询等功能。ERP通过物资主数据为每一项物资建立库存,根据生产维修任务的需要以及市场供应能力等,通过MRP自动平衡库存,生成物资采购清单,同时确定订货时间,提高计划的时效性,保证供应,并降低成本;另外,ERP库存管理模块能够随物资出入库动态调整库存,精确反映库存信息;通过报表查询,分析库存结构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4信息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

  铁路物资需求种类繁杂、专业性强,供应工作计划性强、时效性差,由于信息不畅通,经常出现生产和需求脱节,缺货和积压共存的现象,加强库存管理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1)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物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重新设计,是对物资管理流程的整体优化。

  2)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实现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不同区域的协同作业能力,有效保证供应。

  3)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物资作业程序的标准化,规范物资管理工作,提高库存管理质量。

  4)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物资数据的有效传递,避免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减少误差,提升物资工作效率。

  在铁路物资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现代铁路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在物资管理工作中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它对于优化库存结构,保障供应,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9

  1当前行业前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现状

  目前,社会物流业迅速发展,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同比增9.5%;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0%,与上年基本持平。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为代表的区域物流发展迅速,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逐步形成企业群体,市场日趋成熟。

  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信息管理成本及效率是成本重要因素,信息及时传递是非常重要的成本影响因素。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大型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应用。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

  据中国仓储协会20xx年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调查报告,我国41%物流企业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有信息系统支持的物流企业中,多数信息系统功能不够完善,38%的企业有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又据20xx管理软件调查显示,高达94.3%的物流企业使用了管理软件,但仅有14.3%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信息系统落后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兴起,给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机构重组乃至整体发展带来机遇,促使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变革,对物流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相互结合与推动,成为企业经济新的增长引擎。我国物流企业如果要实现适应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以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水平。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在20xx年3月国务院下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由此可见,物流企业构建管理信息平台已是大势所趋。

  2基于B/S架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1系统设计目标

  利用MIS技术、数据库和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实现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人员信息、公告信息、供货商信息、车辆信息、货物信息、库存信息等多方面的管理和应用,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共享、人员协同、过程优化,从而达到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服务周期,降低服务总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出的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构想适合公司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和整体运作水平,提高企业的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2信息系统的架构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于微软WindowsSeverXP操作系统和MySQL数据库,采用基于B/S模式三层WEB结构,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来辅助系统分析和设计,使用JSP/SERVLET/JAVABEAN技术开发,使用Tomcat作为应用服务器。实现客户显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分离。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

  运用信息系统方法论和网络设计理论,结合现代物流基本原理,参考国内外主要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思想,在充分分析企业物流管理流程基础上,结合最新信息化技术知识,对业务流程信息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S/的LMIS信息流程图,对系统的结构、规模、功能和软、硬件配置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开发。系统的开发流程,使用Rational及UML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先根据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分析系统中的各个角色以及用例,画出各个角色的用例图;然后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得到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结构图,画出各个模块的类图,设计数据库的数据表;最后用JAVA技术实现J2EE架构(B/S)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3系统的功能描述

  首先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几个小模块,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管理、公告信息管理、车辆信息管理、货物信息管理、库存信息管理、供货商信息管理共6个模块,然后,进一步细分模块,添加细节,功能如下: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部门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部门信息)、职位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职位信息)、用户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用户信息)、权限信息管理(添加、查看、修改、删除用户权限信息)等功能。

  公告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公告信息等功能。

  供货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供货商信息等功能。

  车辆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车辆信息和车队信息等功能。

  货物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商品信息、商品分类信息和商品型号信息等功能。

  库存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添加、查看、修改、删除仓库信息、入库信息、出库信息等功能。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框架图

  2.4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是基于J2EE体系构架的基础上的,充分利用了J2EE体系架构的优势,简化了多层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可适应用户系统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采用J2EE的SessionBean和EntityBean技术,实现了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的分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中间层的业务层采用的是Tomcat应用服务器。后台数据库采用的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分析在采用三层结构的B/S模式时,各层采用的技术。表现层、业务层和数据层,每层实现的.技术都很多(如JSP和ASP;Tomcat和Eclipse;MySQL、DB2和SQLServer)。采用自主开发的编辑工具,模块化编辑,提高开发效率。

  系统开发中使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用户授权认证、数据库连接池。B/S下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连接池访问技术,这样不但提高了访问效率,也增强了并发性,而且对后台何种数据库要求不高,更换数据库比较方便。此外系统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充分运用了UML来优化本系统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和易维护性。在实际的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运行测试,对上述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验证,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世界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加快,由于其物流地分散等特殊性的限制,使其信息管理的落后,随着企业竞争的激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基于B/S架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必将推动物流行业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定一.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与建议[J].中国物流与采购,20xx(5):44-48.

  [2]张锡平,林亨,徐超等.20xx中国物流总成本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3]沈昕.信息技术与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xx(1):5-6.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全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的应用频率已经逐年提高,特别是其中的后续控制系统检验工作,而且这些系统技术上的进步对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产生这种作用的同时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因此为了保持我国在电力调度这一方面的快速而又稳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使我们利用新技术、新理论,所安装与检验的大型电力调度工程体现出一定的质量标准,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的创新问题上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城市里的各种各样的电力体系已经越来越多了,甚至在有些城市,具有特色的电力生产调度体系已经成为了当地大城市的发展标志。而且随着国内城市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的不断增多,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系统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加过程中,这些变化也在带动着我国处理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过程中,相对应的电气的控制系统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短时间电力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国内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永久性安全,之前所发生的过的大型电力体系生产信息泄露的事故也依然在不断地发生过程中,有些甚至于严重的损害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经过详细的分析,大多数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控制电力调度生产的施工工程内部工作流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如果想避免这一类问题的发生,我们就必须要做到时刻认真的进行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的施工技术的研究,要确保电气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安全运作,要为使用这些电力系统的人的人身安全负责。本文主要讲述在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的相关研究,并对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分析。

  1系统的总要求和技术方案

  系统包含中心系统和各县调及直调电厂子系统,系统配备服务器,数据库实现双机热备。系统服务端采用了MicrosoftWindows20xxServer作为系统平台,数据库系为Oracle9i商用数据库。我国是一个国民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复杂且地面地势变化多样的发展中国家,由此他所需要运用的电力系统不仅要满足长途输电无障碍、线路输送不复杂、适应于多种环境下使用的特点,而且电力调度管理信息流系统的信息管理需要一种很大的信息承载量。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投资方面一般都比较看好使用现代高科技来达到自己用更少的资源来达到做到更好的电力调度信息流控制的目的。但是这种技术的应用还处于不太成熟的时期,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发现的,讨论比较热烈的偏远地区电力调度措施发生不及时的问题,因此对于用现代科技来做好电力调度信息流管理体系来说,它具有一定的管理优势,而且对于电力调度信息流系统也会产生很大一部分的影响,但是他也会存在着许多不为人所看好的劣势。根据近几年参加电力调度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有些地区及部门对电力调度使用系统的制度理解不够,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偏差,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2实现功能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电力调度设备上面的调控仍然处于一个起步的状态,虽说目前还不能赶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这种发展已经是一个很可喜的电力系统领域的施工技术的进步了。而且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膨胀,我国的电力调度系统以及其中的信息工作系统也正处于一种全面更新以及扩建的迅速发展时期,由此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基于,着力的去发展我国的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而在电力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安装与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成为电力体系建设后期的一大标志,因此我们必须做好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只有在每一个细节上去做好这些基本的安装与铺设工作,我们才能够使得建筑建设进入一个更加快速与便捷的新纪元。

  2.1负荷管理

  各供区(八县一市、华水、南一、南二、中银、常山、直供区的.大用户)用电负荷24个整点数据的预计上报与考核,并按月生成月负荷预测准确率报表。限电期间的负荷指标的分配情况公布,各供区按各自的权限登录后,查看指标。系统提取SCADA数据统计后与指标的比较,各供区的负荷控制的执行情况结果汇总。

  2.2发电管理

  各县调及直调厂每日2:00时前上报前一天的24个整点的实际发电出力、发电量。各县调管辖的发电厂必须以计划处统计的各单列电厂分别填报并自动汇总成每日各县调的发电出力、发电量,并按月汇总成月发电量与计划处统计月发电量进行比较与考核。直调电厂每日9:00时前上报次日24个整点的发电预计曲线。地调每日16:00前根据水位、检修等相关资料,下达直调厂发电曲线。系统提取SCADA数据统计后与预计比较,并按月汇总成发电预计准确率统计表,进行考核。

  3系统其它特点说明

  对于WEB人机系统的扩充和完善来说,在原来的WEB人机系统改进的基础上,必须使WEB人机系统能满足所有系统功能的要求,而且WEB人机也将作为改进后各项功能的主用界面。如果我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完善系统报表及数据处理功能,增强报表的适应性和对数据处理的支持、报表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支持以excel文件导出并提供查询打印功能。安全及身份认证功能完善。实行客户端登录IP地址记录和EpassND认证卡的认定,提供用户认证服务,实现对调度客户的支持。

  4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已经不陌生了,甚至于对这些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有一定的追求和认知。但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电力调度系统的使用还仅仅只是针对于一次性的设备使用,他并没有普及到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之中来,而往往人们在大型建筑中所接触的电子设备都是强电设备,由此本文着重的讲述了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智成,宋国鹏,路茜.高层建筑强电系统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四川建筑,20xx,S1:241-242.

  [2]刘子泉.加强高层建筑在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J].广东科技,20xx(05).

  [3]许志攀.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探究[J].价值工程,20xx(06).

  [4]李峰.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者,20xx(18):110-112.

  [5]戴松岚.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问题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xx(03):78-80.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1

  在电力企业中运用信息系统,对于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企业的信息化,保证企业能够实现节能、高效率、高服务质量的目标,保证整个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有一席之地。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技术是成熟的信息技术,同时系统自身也在不断的改进当中,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1 系统构架规划

  1.1 系统构架设计

  在整个系统中,网络构架具有非常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对整个企业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进行数据上的转换。在电脑的网络设计当中,路由器的整个运行环境都在网络层,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相关的内部结构提供路径,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要进行信息数据上的交流。交换机可以实现多个网络点的连接,并且相互之间不会造成影响,因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1.2 服务器管理

  在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设备就是服务器,但经常会在使用中出现一些无信号的状况,尤其是在信号切换的过程中。在信息系统故障处理过程当中,可以转换到服务器当中,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这时,数据就会短暂失去运作的作用。

  2 系统分阶段建设带来的问题

  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并且想要一次性建设完成是非常困难的,涉及到对人力、资金的调节。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信息系统的管理内容通常需要分期或分批来进行补充。

  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会分为不同的阶段,因此而在不同的阶段中,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电力企业和开发厂商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分析,计算机的整体软件、开发工具的'运用都会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整体规划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和厂商对信息系统的不同理解都很有可能会导致其中出现一些劳动重复的状况,对于信息的集成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形成一种信息孤岛效应。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电力企业要对自身的相关情况、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以及整个的业务和生产流程进行总结和了解,根据生产线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目标,最为重要的就是明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目标。另外,还要对电力企业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做好对系统运行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对同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进行学习和总结;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咨询相关技术上,了解技术水平、服务状况等。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软、硬件平台的运用具备非常高的超前性。也就是说,软、硬件的拓展能力非常大,能够显示出技术发展的大方向。这样在未来也能够获得比较稳定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否则,一旦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一些新的技术产生,但是并不能运用到系统当中,就会形成一种落后的系统,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3 新一代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3.1 电力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策略

  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发展首先要从思想上对电力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电力信息系统按照整个逻辑结构和功能进行划分,与管理的整个组织大体上是一致的。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三级管理形式,即部级、网、省电力公司级,市供电局级和发电厂级。在这项管理系统当中,为了保证统一化管理和领导的实现,要形成纵向的智能管理体系,例如各个单位的职能部门,像统计、基建、计划等部门除了在本单位拥有决策权外,还需要接受上级部门的直接领导。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一个矩阵结构、相关交叉的管理形式。

  3.2 电力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在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当中,数据的集成占有核心位置,对数据进行集中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保证原有的数据能够在更新系统中得到更好的维护,保证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运行。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新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之后,能够将这些内容变成用户实用的信息,为用户的决策和统计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这些信息在整个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些数据在系统中呈现出集成、共享的特点,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单独的系统,例如财务管理中的子系统,就需要将这些数据单独地放到数据库中,减轻整个服务器的负担,还有一些功能模块的数据处于一种静态状态,只能够特定地运用,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单独放置,存入到客户机中。

  3.3 电力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的设计思想

  对电力系统中业务上的需要进行总体分析,从而为整个集成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对于业务上的需要,主要是包括各个计算机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处理,对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行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各个关键点的信息量,信息的处理特点进行描述,实现相互沟通和相互利用,同时要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满足信息的安全、可靠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对于业务的分析,需要考虑当前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保证信息系统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中,对企业的管理更要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整个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2

  摘 要: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数据库的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库安全体现在系统拥有的和产生的数据或信息要完整有效,使用要合法, 更不能被破坏或泄漏。具体地包括:用户识别、访问权限控制、加密、审计与追踪、备份与恢复。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MIS);数据库

  一 、完善用户识别

  用户身份的正确识别与检验是MIS安全的门户。为了有效可靠地管理用户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需要一套可靠完善的身份鉴别机制。

  (1)在MIS的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用户表,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用户编码和一个唯一的用户密码,并且用户的密码只能由用户自己管理。当用户要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必须提供正确的用户编码和密码方能进人该系统。

  (2)我们还可以利用数据滤网功能,也就是过滤功能。在用户登录界面,对用户输人的用户标识和密码先进行过滤,把单引号、分号、 、% 等“危险字符”全部过滤掉,再进行数据语句的构造,可大大降低攻击者成功的概率。

  (3)我们可以通过限制用户输入数据的长度,例如限制用户输入数据的字符最多不能超过8位,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被攻击的风险,增加了入侵者插入有害代码的难度,确保了系统的安全。

  (4)设置数据库系统口令,数据库系统口令也是是身份鉴别、保证系统安全的最常见、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它是登录访问数据库系统所需的口令。应用程序要存取数据库表,必须先登录数据库,应用程序凭借用户提供的正确口令就能顺利登录数据库。所有的口令值不要嵌入程序,应隐蔽到某一数据库中,这样就避免了修改的麻烦,有了数据库口令,就可以阻止有害侵入,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二 、访问权限控制

  访问权限控制是数据库系统在利用角色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方面采取的基本措施。

  通过验证用户名称和口令。防止非数据库系统用户注册到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非法存取操作。

  授予用户一定的权限,限制用户操纵数据库的权力;授予用户对数据库实体的存取执行权限。阻止用户访问非授权数据,提供数据库实体存取审计机制。使数据库管理员可以监视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情况和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采用视图机制限制存取基表的行和列集合。对所有客户端按工作性质分类。分别授予不同的用户角色。对不同的用户角色。根据其使用的数据源。分别授予不同的数据库对象存取权限。

  三、 数据加密

  在MIS中,为了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窃取机密信息或非授权用户越权操作数据,必须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对MIS中的数据库加密处理有三种基本方式:

  (1) 文件加密:将涉及重要信息的文件进行加密,进入MIS应用系统时解密,在退出应用系统时再进行加密。

  (2)记录加密:与文件加密类似,但加密的单位是记录而不是文件。

  (3)字段加密:即直接对数据库的最小单位一字段进行加密,加密算法是加密的核心, 目前可应用的国际公认的密码算法主要有:DES(数据加密标准)、RSA(公钥密码体制)、刘氏高强度公开加密算法等。

  除此之外还有硬性加密,硬加密指的是用物理方法进行加密,如在存放在文件的磁盘上用激光打孔进行加密等。

  通过数据库加密有效地防止了通过浏览数据库表的方式获得用户登录信息。

  四 、审计与追踪

  数据审计的目的在于:当数据被窃取或破坏时,能及时发现和补救,即及时发现问题的原因, 为维护数据的完整性提供保障。数据审计可 在MIS的.多个层次上实现,其中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上实现时,系统开销较大,而在功能层、用户层等层次上采取适当的审计措施则较好。

  应用系统常用的审计措施有:

  (1)取轨运行法:该方法要求对数据的操作由两个用户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完成,一个用户的操作必须经过另一个用户的审核通过后方能生效。

  (2)轨迹法;该方法对应用系统中的一切操作都记录在案,并由专人定期检查,从而监督系统运行情况。

  五 、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可以通过用户识别、访问权限限制、数据加密等保护措施使得管理信息系统健康运行,但难保百无一疏,而且现实中还存在其他很多原因造成数据的丢失,比如误删除,硬件老化,不可抗力,系统抵御能力差等等方面,所以加强对数据的备份工作至关重要。

  备份工作有几点因素需要考虑,比如:

  1、备份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备份,以便清晰明了)。

  2、使用静态备份还是动态备份,(动态备份也即允许数据库运行时进行备份)。

  3、仅使用全备份还是共同使用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4、使用什么介质(硬盘,光盘等)。

  5、使用人工备份还是设计好的自动备份程序。

  6、检验备份完整性的周期。

  7、备份存储的空间是否防窃、防磁干扰、防火。

  8、是否指定其他人实行备份,备份者是否享有必要的登录号和口令。

  9、在负责备份和恢复的主要人员缺席的情况下,是否有其他人能代替。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务必使计算机网络数据备份自动化,以减少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使数据备份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做好介质管理工作,防止读写操作的错误。

  对数据存储,形成分门别类的介质存储,使数据的保存更细致、科学。介质自动清洗轮转,提高介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要以备份服务器形成备份中心,对各种平台的应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的备份。

  另外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管理、监控、配置备份系统,实现分布处理、集中管理。

  最后维护人员要尽量地恢复损坏的整个文件系统和各类数据。备份系统还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

  结语:

  以上只是论述了数据库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安全的几个重要方面和体现,还有其他一些方面没有专门提到。这些管理不到位。虽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但也会造成系统部分功能的暂时性终止。例如如果回退段数量不够或剩余空间不够。都可以造成有些大的数据提交不成功。因此,对于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问题马虎不得。

  参考文献:

  [1]李宁,陈彬.MIS系统权限管理中的安全性问题探讨[J].教育周刊,20xx(11).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教育出版社,20xx.

  [3]林志斌.数据库安全性若干问题的探讨[J].微型机与应用,20xx(03)

  [4]王裙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对策探索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教育,20xx(05)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3

  1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1.1 实现档案管理的方便、快捷,节省人力、物力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将档案进行分期、分段、分区、分类的管理,把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作为管理中的主导力量,实现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由于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领域也面临着改革的挑战和考验,对此,档案管理更应该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方向,以方便、快捷为主要的管理方式,以节省人力、物力为主要的管理目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扩大信息系统平台,促进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

  1.2 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以及存储的信息化转变

  ①编目整理自动化。传统的档案整理中往往会出现档案排序杂乱无章,类型分类不准确,编目工作无头绪。编目工作作为档案管理中的管理基础,是有效进行档案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实现编目整理的自动化,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优化目的之一。

  ②统计的自动化。由于计算机具有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在进行对档案的数量统计工作中,可以较为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进行分类别的数量统计管理,例如专题类型的数据统计、年、月、日类型数据统计或是所属作者类型的数据统计,都能够进行准确、高效的计算,对档案的登记与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③检索的自动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高效、快速、准确的检索工作,与传统的手工检索管理相比,拥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并且可在检索的过程中,缩小检索档案目标,并且可依照检索流程进行逻辑重组,从而准确的锁定要寻找的档案,并在最大限度内将档案还原,操作简单方便,并且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需求。

  2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参与程度低

  用户在管理活动中的信息需求是管理信息系统各阶段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专业背景不同,信息系统专业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用户对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功能的理解只能随着建设工作的进展逐步加深。在多数系统建设过程中,用户参与程度低,系统建设工作主要由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承担,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所习惯的工作结果的描述方式用户难以理解,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用户的许多需求难以表达,在建设过程中也难以反映出来。

  2.2 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规划

  尽管档案管理系统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少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系统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系统建设与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不匹配;已建成的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组织变革的需要;组织结构陈旧,管理落后;系统使用人员的素质偏低;系统开发环境落后,技术方案不合理;系统开发以及运行维护的标准、规范混乱;资源短缺,投入太少,而对系统的期望又过高。造成以上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更多地关心怎样建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而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却注意不够。对于系的具体方案考虑较少,对总体方案与发展战略不够重视。

  2.3 系统测试工作流于形式

  大多数档案管理系统,特别是与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的系统,由于用户缺乏系统开发工作常识,开发单位急于报成果,开发公司刻意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等原因,致使系统测试得不到充分进行,有的甚至流于形式。造成开发人员撤走后,系统运行过程中缺点、毛病百出,许多功能无法实现。尽管在系统开发周期的各个阶段均采取了严格的技术审查,希望尽早发现问题予以修正,但依然难免遗留下差错,如果没有在投入运行前的系统测试阶段被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迟早会在运行中暴露出来,到那时要纠正错误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3 如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1 提高计算机信息化素养,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书档案管理质量,提高其利用率。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使自己的能力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需要。

  3.2 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熟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复印机及数字图像扫描等现代化技术,大胆探索电子档案的管理方式,建立电子档案的管理方法,掌握先进档案信息加工处理、传播和检索技术,形成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新标准。通过不断探索,加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档案馆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档案信息资源。

  3.3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建立“以本单位为主”的立卷归档工作则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关键性工作。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第二,要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第三,在坚持贯彻“以本单位为主”归档原则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维护全宗的完整性。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而开展的相关信息的存档和编辑的过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范围较广、工作量大,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很难实现理想化的档案管理。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档案管理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依据以及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新标志。

  参考文献

  [1]程丽丽。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习题框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30)。

  [2]刘晶。浅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办公室业务,20xx(3)。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4

  摘要:由于信息数据的急剧增加,企业上线的实践也越来越短,风险控制力度也变大了,再加上现在的技术更新很快,必须有精细的管理跟系统的数据才能做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因此企业管理信息的系统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性。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

  1系统优化的必然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如何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已经是各个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而且对于企业而言,给切页的信息存储提供了较大的益处。如今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要处理更多的信息,如果信息系统的优化得不到完善,很容易影响企业的发展。

  2系统建设问题

  2.1企业信息量增加

  因为企业随时都在发展,业务也会增加,那么系统中的数据库也会急剧的增长,长此以往,系统性能也随之变弱,而企业所涉及的系统也会随着系统的变弱而出现一些列的问题。那么要解决这个数据急剧的`增长的问题,企业就要购买大量的存储设备,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企业的管理变得很混乱、能源消耗巨大,数据也无法达到统一性,虽然是暂时解决了数据增长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麻烦。

  2.2产品所需时间变短

  要缩短上线时间产品就要对市场非常了解,并且要及时控制住市场动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行能力也有所提高,并且很多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取得不少的成就与进步。所以使得IT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了IT,企业将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很少的手工操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由于发展快速,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许多企业开始实施低成本策略,即降低成本,并且减少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2.3信息系统的风险增大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的各个系统都会应用到;那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了,比如说企业风险,当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转的时候,就会存在企业风险;还有被一些相关的开发商锁定和控制的风险;还有一些系统缺少法律的保护造成的技术开发风险;要控制好这些风险管理,必须从内部管理来投入。

  2.4创新技术,精细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社会也要求企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精确、细微的管理就是企业所要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现代化的企业当中,所以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的创新与IT息息相关,并且大量事实证明IT就是为企业创新而用的,那么随着这方面的发展企业对于IT人才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2.5关于系统的集成和智能

  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企业也是往集成和智能的方向发展。而且许多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的发展,通过集成和智能化的管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帮助。为了适应新的模式需求,企业也需要转变,要以低成本生产模式为发展方向实施人和机器的互相学习,系统要集成人的经验。那么企业要更好的发展必须通过网络和相关的管理系统跟合作伙伴集成采购方面,设计方面,车间方面,生产方面还有规划等等。

  3“互联网+”时代的系统优化

  3.1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

  电子商务系统能够实现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销售商的互动,与供应商的互动;其次它能够有效的给企业营销,并且降低成本;那么电子互联网的商业形式已经成为现代营销的新型模式了。而要想让网上购买率和销售率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必须充分的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实现企业信息和资金的一个运转,达到把电子商务平台打造起来的目标。要做好这一块还要定期做好数据分析,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才能够提升网上的销售额和采购的数量。

  3.2建立MIS系统

  什么是MIS系统呢?它主要是对日常事务的信息进行管理,而且管理非常的复杂,由于它非常的复杂,所以管理方法必须非常的科学。那么企业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就要分阶段的去开发,每个阶段都要定期更新和维护,合理去取设置相关的目标到MIS系统;组建好自己的团队,按照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开发软件系统,并且开发出企业专有的MIS系统。有一小部分的企业中的一些信息还没有达到共享的状态,还有的部门信息非常的少,所以这些情况的发生就是没有设置好企业专有的MIS系统,建立好完善的系统,就不会有内部信息无法完全共享的情况了。

  3.3建立CRM系统

  CRM,中文意思是客户关系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系统把客户关系的管理也纳入其中。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当中,就要把客户的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好,通过在线沟通的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客户解答疑难问题,这也是维护客户关系的有效办法。因此建立CRM系统在现代企业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4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下,分析各个方面的原因总结并改善,相信企业一定能够有更宽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佘丛国.“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J].通信企业管理,20xx,08(06):28~29.

  [2]孙华.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xx,03(04):58~59.

  [3]管浩辛.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xx,02(13):168~169.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1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基层图书资料室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可替代。面对日益完善的网络阅读,基层图书资料室要加强资料室的现代化建设,从资料的资源来源、储存整理到查找服务等方面都要进行现代化改革。本文对当前网络以及网络技术大发展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服务的现状与变革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网络;基层图书资料室;建设;服务

  0.引言

  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冲击。而由于先前旧的文化体制的制约下,基层图书资料室有着经费、场地、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当前形势下对图书管理的要求迫使过去的传统型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必须发生转变,所以,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服务需要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1.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现状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基层图书资料室存在着馆舍老化、资金不足、设备稀缺等问题。近年来,网络技术兴起,无疑是对传统基层图书资料室管理的巨大冲击。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占用时间少、图书储备量丰富,成为大众对图书阅读方式的优先选择,更促使了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改革。因此,改变传统的基层图书资料室为现代化的管理刻不容缓。

  2. 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改变

  2.1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来源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来源要由购入型变为输入型。过去的资料来源以购入型为主,也就是图书储藏量基于资金的提供。将购入型变为输入型,用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方式来增加图书的储藏量,这种改变对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极大的支持了图书资料的建设与服务。

  2.2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储存形态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储存形态由静态变为动态。过去传统的资料储存是以实物进行储存,静态的摆放在书架上以便于查找与阅览。但网络技术被投入使用后,可变这种静态的储存为动态,也就是由网上输入所获取的资料是动态的。图书资料的储存不再以实体书籍资料作为储存的标准,通过网络获得的资料也包括在内,所以是动态的。

  2.3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整理方式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整理方式由手动操作变为电脑智能操作。由工作人员进行的手动整理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冗杂,而且人工的整理还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差错,效率低下。然而利用计算机对网络所输入的资料进行网络控制与操作,整理资料就变得简便而快捷,比如,对于输入书籍或资料的登记、分类与查询都由计算机进行,工作效率十分高,节省工作人员大量时间与精力。

  2.4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检索形态的改变

  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检索形态由卡片型变为数据型。过去读者查找所需要的书籍资料都通过索引卡片进行查找,若不知道所查找的资料的准确名称便无法进行查找,十分繁琐。但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检索式数据型的,无论是不知道准确名称的资料还是某一方面相关的资料,只要知道与此资料相关的一个要素或是关键词就可以查找到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这对于读者与工作人员都是相当便利的。

  2.5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效能的改变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效能由独享型变为共享型。基层图书资料室虽然是公共的,但是当一本书被借走时,在此期间其他人都无法阅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传统的资料室的资料效能是独享的。网络条件下的资料在网络上是共享的,在同一时间可以供一人或多人阅览,不会因他人的阅览或下载影响到自己的阅览,更不会发生损坏或折旧。在这一点上,比传统实体的图书资料室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地位与重要性

  在网络条件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在资料来源、资料储存、资料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共享等方面都有着传统的资料室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服务范围与方式上都向着综合性发展。但基层图书资料室并不是可以完全被替代。

  3.1基层图书资料室有着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不同的图书资料室有着不同的专业性资料,可以根据科研需要,对资料室的资料进行多次资料搜集,查找这些资料的科研人员可以在整理与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并且掌握最新的'消息及动态。而同一资料室的读者专业往往相同或是兴趣相近,资料室恰好可以成为一个可以供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增加学术氛围,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专业学术交流中心。而资料员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科研人员对资料的需求情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便于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资料室所有的实体藏书有着专业针对性、书籍质量高、拒借率低的特点,这些有利于读者的阅读与阅读需求。而这些优点,是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

  3.2基层图书资料室作为资料资源共享的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读者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图书资料的网络共享,但无法消去不同对象对资料需求的差异。资源共享并不是简单的、表面上的将全部的图书资料几种在一个地方供读者查阅。譬如综合性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于各个专业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并不具备某一专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在进行专业性的服务时难以达到读者的要求水平。虽然综合性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基层图书资料室难以企及的,但对于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却不如基层图书资料室。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所能提供的专业性的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所做不到的,但如果让读者自己去查找资料又背离了方便快捷这一初衷,反而不利于科研工作。

  3.3基层图书资料室设有自筹资金的支持

  一般来说,综合性图书馆这类大型图书馆在进行图书资料的引进时,要依据整体情况作为参照制定购买计划,而对于较小的课题或较冷门的方面缺乏针对性。基层图书资料室依据不同专业的不同重点,对不同的需求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从这一点来说。正因为综合性图书馆过于综合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就不如基层图书资料室细致入微,可以说,基层图书资料室自筹资金选购书籍资料就是一种对这种情况的补充。

  4.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要顾及到各个领域各个专业,以满足对图书资料的不同需求。

  4.1专业性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必须要具有专业性,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料才是基层图书资料室所需要的。对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精选来挑出最具代表性、专业性、质量高的资料,这样才能使读者及时的了解情况、提升自身的水平。

  4.2适应时代要求

  在信息时代,人们不满足于实体书的阅读,在众多信息资料面前更倾向于在网络上搜集各种资料。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配置应该延伸到最新的信息领域,这些资料往往能体现一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信息量更大,使基层图书资料室的资料处于最新的位置,更好的为读者进行服务。

  5.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服务

  基层图书资料室的服务无论在方式还是手段都要变为现代化的服务。要求资料室的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网络条件下,不同专题的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内容增加,要求工作人员对这些专题的服务内容也要有针对性,这对于前来查阅资料的读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不同的读者,服务的方式方法也是不一的,要运用以往经验对不同需要的读者进行周到的服务,已发挥资料的最大作用;在对这一专业或课题知识十分了解的前提下,可以对读者进行的项目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使读者对所处的水平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还可以在读者遇到问题时,提出较为可观的建议或解决方法,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6.结语

  从当前网络发展形势来看,网络下的基层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服务的改革是必须的,需要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系资料室工作之我见[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2):3~4

  [2]论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资源利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3):8~9

  [3]关于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资源建设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06):10~11

  [4]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建设问题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03):18~19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相关文章: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06-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集合)07-22

【优选】管理信息系统论文07-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必备15篇07-21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优秀15篇07-22

管理信息系统报告01-27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总结04-18

管理信息系统报告14篇07-06

管理信息系统实习目的及要求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