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2024-05-24 07:42:06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此,详细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合格的关键依据,而人文素养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的人才素质,其中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学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概述

  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它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即指人文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方面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素养,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实际的效益,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显示[1]。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智力的提高,以及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产生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这与办学的初衷形成了偏差。同时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比较侧重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久而久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比重相对较大,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则比较少,最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低,且综合素质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很多学校的教师大都以应试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范围比较小,这种情况使得教师的知识面很难得到拓展,甚至使得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高,知识结合不够合理,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尤其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常常忽视对诚信、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出现了背离。第三,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字功底比较薄弱,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甚至出现了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学生对自身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教育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加强教学质量的考核,为培养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应确保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够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素养与人才培养的规划结合在一起,从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标准,通过相应的文体、艺术竞赛等活动,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还可以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等,作为衡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标准。

  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全面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通常情况下,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文化修养课程、审美艺术课程、社会生活课程、人文知识讲座等课程。其中文化修养课程主要以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文学经典等课程为主;而审美艺术课程则主要以诗词、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内容为主;社会生活课程则主要以社交礼仪、哲学等内容为主;人文知识讲座则主要以儒家思想、幼儿知识、奉献精神等内容为主。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而这些课程有些已经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中,但还有一些课程隶属于先修课的范畴,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诗词歌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其心灵,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有效升华;哲学则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效启迪;文学则主要以人性和人生等知识为主,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身精神世界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3.强化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质量和水平[3]。因此,在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应对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得到提高,并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理念。除了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之外,学校也应该树立人文素养意识,通过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研发使用相关的人文素养教材,达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4.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内容为主,其中这两项科目还是以人文素养内容和人文素养知识资源为主,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以及对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它不仅提供学生相应的人文知识,还促使学生掌握其内涵。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以人文思想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相应的人文理念。另外,在教学目标上则主要以人文素质为主,加强学生对人文感受的理解,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对语文课程和儿童文学相关课程的拓展,以促使学前教育学生的气质和修养得到提高,从而成为其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课的相关科学知识的优势,积极传播优秀的文化知识,从而使其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相应的课程特点,将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前提,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拓展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曦.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0):43—44.

  [2]黄晓霞.中职学前教育———注重人文素养[J].南北桥,20xx,(1):82.

  [3]康静,刘佳.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8):50—51.

  [4]于滢慧.让人文之花在儿童文学中绽放———谈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语文学刊,20xx,(18).

学前教育论文2

  随着社会对幼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幼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当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当前存在的问题着手,较详细地阐释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目标、训练途径和考核目标,愿能使幼师练出好口才。

  《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这样一种说话能力:“能用普通话简明而有条理地叙事状物。”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则更加重要。

  一、对训练目标体系及其层次问题的认识与分析

  本文从一般性(共性)原则出发,并结合河南省的实际,认为中专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目标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初级目标:要求吐字清晰

  初级目标的要求实质上是发音训练问题,只有发音清晰,别人能听清说话人在说什么,信息才能够通过语言载体得到顺利传递。从河南省的生源实际看,例如,有的学生把“郑州”说成“zeng zou”、把“水”说成“fei”、“喝”说成“fo”、“牛”说成“liu”、“增加”说成“zheng jia”,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要纠正他们的这些错误读音是相当困难的。困难就在于这些学生也知道应该读什么音,但是又读不出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舌头不听使唤”。从语音学的角度看,这是生理问题。为了实现初级目标的要求,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自觉加强发音器官灵活度的训练,力求把话说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

  (二)中级目标:要求语句通顺,说话有条理

  这里所说的“语句通顺”,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句子没有语病;二是避免使用别人听不懂的方言词语造句;三是避免使用无意义的词(口头禅)如:哼、哈等。如果没有这样的目标要求,就难以纠正学生口语中的`种种错误和不良习惯。

  说话要有条理就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叙述、说明要有序、有线索、有主次;二是论述要有逻辑性。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表达同样是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信息传递者无法将零散的信息有序地组织起来输出,同样达不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高级目标:要求表达艺术化

  表达艺术化是对说话的高层次要求。所谓“表达艺术化”,即是要求学生训练这样的本领:一是说话能看场合、论情景、别对象;二是会使用无声语言——表情、手势帮助表达。要想实现本目标,必须把初、中级目标训练扎实。

  二、关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途径

  笔者认为,寻求训练途径必须依据这样一条基本原则:精讲理论,多提供和寻找实践的机会,加强“练”;指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立足语文课内,延伸到其他课内、课外和实际生活中,在广阔的背景上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按着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训练也就可以分阶段来寻找途径。

  (一)辨音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发音不清的问题。从我们学生的实际看,从语音理论上讲,他们是知道错在哪里和为什么会错的,因而关键是帮助他们解决一个“舌头不听使唤”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加强训练学生发音器官的灵活度。这种训练除了讲一些必要的发音技巧外,可以借鉴幼儿园的做法,选一些“绕口令”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反复诵读。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对于发育尚未定型的中专生来说,是有一定效果的。此外,教师应加强调查研究,搜集积累常常“混音”的字、词,使学生的训练有重点,有针对性,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遣词造句和说话组织能力训练阶段

  这一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较快地、正确地遣词造句和组织表达材料的能力。这一方面的训练,重心就应放在语文课内了。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能力,并教给一些常用的逻辑知识,培养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指导学生丰富词汇量,在词语的选择和锤炼、成分的搭配、句式的变化和选择上下功夫,把“武器”交给学生,且力求在课外尽可能多地提供练的机会,使之训练有素,做到“肚”中 有,就不怕“嘴”上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组织表达材料即兴构思的能力。这就要结合语体文的教学,把叙述、说明、议论等方面的知识学透彻,并转化为能力,就可避免口语表达时的杂乱无序等现象了。

  (三)表达艺术技巧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相机说话能力,其内容弹性很大。在学校,由于受学生生活单一性的制约,训练难度是很大的。教师只能在精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或着眼于专业特点模拟设置一些将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场合情景,来训练学生看场合、论情景、别对象的相机说话能力。当然亦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来训练。总之,要求教师以负责的态度,敏锐的眼光来捕捉和把握每一个训练机会,同时要注意把训练变成学生的内心要求和自觉行动,那么高级目标也不是不可及的。

学前教育论文3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了解行为习惯包括的内容: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的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等,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说: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要想培养好农村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一、转变家长的思想和观念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 不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 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

  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

  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 影子教师 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

  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作为农村幼儿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必须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统化教育,3到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的到系列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活动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循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

  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样、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整理好用品等; 三轻 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午餐要求做到 三净 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午睡时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领子;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还要对孩子进行各种节日的教育, 三八 妇女节爱妈妈的教育, 六一 儿童节的好儿童的教育, 七一 爱党的教育等等。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学前教育论文4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

  到目前,银川能源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从办园性质方面来分析现有实习基地情况:现有基地中,民办幼儿园占绝大部分,多年来合作过的公办幼儿园只有银川市第五幼儿园及宁夏大学幼儿园两所,学生的实践场所相对较少[1-2]。这主要是由于公办园教师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零时缺少教师的情况很少,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顶岗实习的学生,所以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基本问题无法解决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很多的基本问题,例如公办园不提供实习生的住宿与吃饭,学生实习中最基本的吃住问题无法解决,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学院与公办幼儿园合作较少的现状。这些问题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3-4]。

  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未来发展建议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构建以考察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

  当前专业学生实习期满后能够继续留在实习基地工作的学生人数很少,大多数学生选择离开,重新寻找新的幼儿园工作,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不到幼儿园工作,直接改行。这主要是由于实习基地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等学生接受不了,幼儿园提供给学生的环境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幼儿教师工作辛苦、压力过大、工资待遇低等方面原因造成[5-6]。针对这些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可以通过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等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学院可以积极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一直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同时可以加强对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整合各类现有的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对舞蹈实训室、钢琴实训室以及微格实训室等等进行重点建设,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学前教育机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构建以考察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建设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学院需要建设完整、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各项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价值和意义。学院可以结合幼儿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结构,对学生进行实训考核,通过基础课程考核、各项技能大赛以及作品展览、艺术展演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将校园内的学习生活与学生校园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弹、唱、舞、美等多项综合技能的评价,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就业创建良好的.条件,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表现,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主要存在着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较少,结构不合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基本问题无法解决等方面的问题,抑制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创建完整的实训条件,构建实训基地网;构建以考察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训考核评价体系等方式进行改善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论文5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义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纷纷出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前教育发展不仅要建设一批坚实安全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要实现“基本普及”的战略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热切需求,不仅仅意味着入园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而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便是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而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有效地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

  这体现了教师对自己专业化发展目标和内容的定位,在教师队伍中,教师自我学习的自觉性还是有的,但对自己专业化成长中自己目标的定位往往是忽略或没目标,自身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不明确,这也反映了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自身对专业化成长的认识不透彻,没有目标意识等原因。

  (二)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不够

  当前幼儿园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动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素养偏低、教育信仰缺失、缺乏职业精神、职业倦怠程度高、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等方面。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效果不够显著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社会及学校的支持。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职前培养,二是职后培训。因此,幼儿园不仅要对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规划、设置好,还应结合《指南》《纲要》作为依据,其职后培训也应该以《指南》为指导,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和落实。

  三、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一)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首先,幼儿园要明确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目标。幼儿园可以制定专业化标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采取系统性措施,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体系,进而建立完善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其次、引导幼儿教师制定具体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个人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我们可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儿童的发展与未来,这些与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引导教师制定一个既有长远目标,又有现实目标的规划,等都提供一定的帮助,这样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有了主攻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激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

  首先,政府和学校的支持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方面,学校及争取政府的支持对完善幼儿教师园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次,深入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用以指导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幼儿园可以以此为目标,鼓励和带领教师深人学习和理解该标准,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落实,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才会认识教师专业化发展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幼儿园应加大力度为教师提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多元学习途径

  第一,可以通过名园集团化形成幼儿园教师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名园集团化的目的是快捷而有效地改造薄弱幼儿园和提升新建幼儿园教师队伍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优质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教师成长会变得更快更好。

  第二,可以设置跟进式培训,让幼儿园教师进行导师制下的自主学习,其中导师由幼教机构指派,对新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家长沟通、教学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第三,可以设置逐层培训,利用观摩教学、专项培训、专题研讨,如班主任工作月月谈、教学研讨活动、教师成长话题交流等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工作技能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四,可以设置如何解决教学问题方面的学习培训。目前虽然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逐年增多,但并没有带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这可能是因为培训课程及其质量不能触及教师内隐理论和教育行为所致,因此,培训若能为教师提供解决教学情境困惑的可参照的标准,将有助于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愿望。

  第五,可以设置菜单式讲座,让幼儿园教师随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和参加。

  第六,可以组织幼儿园教师集体进行学习研讨,让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和互补。以上这些途径提供了学习选择空间,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进行选择,从而促进其学习智慧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幼儿启蒙发展的幼儿教师,应该在信息时代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角色,做到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位一体,承担起自己在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尽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前教育论文6

  【摘要】现阶段,很多高校反映出一些有关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问题。一方面是愿意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人才不多,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与现在人才的需求相差太远。本文章对高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问题;对策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脱离基础教育实际

  现在,教育课程都在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育的课程上也进行了大速度的调整,除了保留一些很重要的传统学科外,还增加了学生们的科学素养以及实用技能课程。校方很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和综合实践方面的培养。目前,对幼儿教育的课程以综合性为主,从多方面对幼儿进行综合性教育。但现阶段中,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缺少相关幼儿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与现在的幼儿教育具体情况相背而行。除此之外,受传统幼儿教育课程理论知识过多,且内容陈旧的影响,再加上学生们平时的实践课程较少,毕业前期实习的时间较短,不能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在实时中对幼儿教育时,遇到的具体问题,造成在毕业生没有自信胜任幼儿教育的工作,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恐惧和担忧。

  2、教学技能培养观念落后,形式单一

  经过教育改革,现在的教育具有对学生的教育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个性化为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的技能培养的陈旧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又由于学生们学期受到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学校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好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现代教育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本是综合性和应用型都较强的专业,在教学技能水平方面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高校一直采用传统学前教育专业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从事现代幼儿教育的工作,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3、学生素质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

  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一般是由普通高中学校中,学习成绩多为中下游的学生构成。这些学生成绩之所以不是很好,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不喜欢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是在学习上,没有潜能。但这两者从事幼儿教育专业来说,也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不喜欢学习的人,如果在学这些专业时,可以用心的来学习,将会胜任幼儿教育工作,而在学习上没有潜力的学生,在其它技能方面还是有天份的。主要因素还是在学习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意识不强。这些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也有存在很多因素。他们真心想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并不是很多,一般是受家长的影响,或者是根据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不能进入正式的大学,以后还想从事一份较轻松的工作,在没有全面了解幼儿教育的情况下,选择了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校。这两种情况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选择上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而现代以及未来发展的教育工作中,对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但在待遇方面却不是很乐观,从事教育工作者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学生们身上,这与在工作中的实际付出形成很大的反比。从事幼儿教育者不仅要有耐心。在技能方面也要全通,例如:唱歌,跳舞,演奏各种乐器。

  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的建议

  1、增加教育技能类课程的设置

  考虑到幼儿教育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学校可以在大一时,给学生们多开设一些理论教育课程,先让他们掌握理念基础,在他们大二时,可以再增加与幼儿教学相关的综合性课,渐渐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技能培养,在他们大三时期内,可以在他们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重点开设教育技能课程并结合技能,开设适当的实践活动课,在他们大四时期内,主要开设实践活动课,也可以联系一些幼儿园,让他们先进行实习,通过真正的实践,让他们了解幼儿教育并有自信从事以后的工作。

  2、明确教学技能培养的目标,完善教学技能培养的内容

  从学前教育的基础性分析,幼师学生的发展要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学校要制定出相关的培养学生们技能目标。丰富专业知识,并提高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可以根据课后时间参观实际教学模式。幼儿教育专业的技能主要包括:钢琴、绘画、简单乐器演奏、手工制作、视唱以及舞蹈基础和创编等,这些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唱歌、手工制作、跳舞和弹琴等最基本技能。也可以说这些技能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最基本的技能,对于学生以后就业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3、政府和学校发挥不同的作用,提高学生素质

  幼儿教育本是最基本的教育,要改变人们对幼儿教育专业以及工作的认识,从政府角度出发,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教育部开始减少六所师范院校的学费,对一些省内的高师院校学费也进行了相关的制定,这在某种程度主鼓舞了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向幼儿教育专业和工作靠近,教育部对教育者的待遇问题也进行有相关的调整,这将会吸引更多的有心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为解决学前教育的师资质量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

  三、结束语

  受现在高校办学的硬件配置影响,推行“试讲”还是比较容易的,也就是在学生的大二时期内,由一位老师负责一个小组,定期进行试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们扮有老师的角色,同时,也从“幼儿”学生的角色出发,对教学中,所需要注重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对以后他们从事教育工作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晨红,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xx,(10):89―90.

  [2]钟铧,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分类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xx,(10):103―107.

学前教育论文7

  摘 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模式也得以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分析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而言,音乐课程体系重学术理论而轻实践能力培养问题较为严峻,其必然导致学生知识面变窄,实践技能不足,无法有效满足幼儿园实际教育工作需求。为此,必须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进行深入而科学地改革,以进一步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社会对于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拥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而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则对教师要求更多,其在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还要求对其性格品质、心理素质以及音乐教学能力等具有较高要求。

  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更能起到无法替代的辅助作用。教师在对学生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更能逐步养成良好性情和行为习惯等,并有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表演能力的增强,优秀品质的形成,对于学生未来成长成材至关重要。

  高职音乐教学涉及内容丰富而广泛。由于學前儿童年龄小,尚未形成独立智力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所以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演唱技巧的传授、审美情趣的养成以及音乐启蒙教育等内容。因此,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应突出对于美的认知及体验,使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和认知美。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们说要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就必须先掌握目前该专业发展中音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和总体水平状态。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个性特点以及综合素质来分析,其相对师范院校学生尚且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之前都缺乏专业培训经验,其个人音乐特长以及音乐水平较差,没有或者很少实践锻炼经验,相对而言知识掌握能力和个人学习能力等都需要提高。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相对师范院校学生不具优势,在音乐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上存在较大困难。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课程有: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课程,音乐欣赏课程,钢琴课程,舞蹈课程,声乐课程以及实践技能学习课程等,均为基础学习内容。每门课程下又进行了细致划分。纵观以上课程均与幼儿音乐活动密切相联,且未来学前教育实际工作中会直接表演给幼儿观看的,因此要求所有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实践应用技巧。要求学生学会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学会总结探究,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从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模式分析,其更多注重科目分化以及细节划分问题,尽管能够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所学音乐知识,然而灵活应用能力较差,其无法实现弹跳唱等技能的整合应用,无法突显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利于学生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对今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建议

  目前人们生活普遍较高,同时对学前师资选择及组建要求日益提高,对幼儿师资水平要求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学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音乐素养水平,才能满足学前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1、逐步完善音乐课程结构。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更注重培养幼儿教师的基础理论素养及知识,其课程教学体系也以此为准则加以构建的,理论知识学习占据了教学的绝大部分比例,而音乐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关注不足,导致了学生音乐知识面较窄,音乐视野不宽阔,无法灵活运用掌握的技能。教学中学生也没有进行音乐教育实践锻炼的平台,因此音乐教学成效相对不高。对此,要求科学规划调整现在音乐课程结构,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模式。针对音乐课程设置缺失精准定位,功能模糊不清等问题,在制定音乐教学目标时,要求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制定,绝不能单纯进行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更应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针对音乐课程设置单一以及分支过细等情况,要改变过去钢琴、声乐、舞蹈等课程都是单纯一方面教学缺少交流及彼此渗透的状况,而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学科之间的互动参与以及渗透作用,增强音乐教学的活力,帮助学生建立扩散思维,形成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可以说,音乐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于音乐教学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科学设置音乐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实现课程科目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贯通,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增强音乐素养和能力,达到有效教学目的。

  2、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模式。高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实践中,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对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才能达到有效改革要求,真正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及效果。过去音乐教学只体现了音乐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基本操作技巧的传授,以教师讲学生听方式来实现,缺少实际操作和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无法发挥,教学效果一般。对此,音乐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更要发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作用,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方法,灵活应用各种教学形式,锻炼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在音乐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也就适当创新,如不再以全程集体授课为主,而采用集中授课+小组授课相结合,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结合其个性特点采取“一对一”辅导等,从而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掘和培养优秀音乐人才。例如教学演练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不同的方法,上声乐课时,为了符合学前儿童特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幼儿歌曲弹唱演练,锻炼其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自弹自唱,或者其他学生伴奏演唱相互配合表演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师集中教学时,应对知识进行集中汇总,统一传授,使学生利用较短的时间能够完成与之相关的多重知识内容,并可锻炼学生上台授课代替老师上课的方式,老师和学生作为听众对其讲课效果进行点评,提出相关意见或者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如此就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融入教学氛围当中,锻炼实践应用能力,提前进入未来工作状态,为未来工作做好前提准备和积累实践经验。

  3、优化音乐教学教材内容。音乐教学的成功与优秀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只有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实践,才能达到有效教学要求,其对提高音乐教学效率而言至关重要。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的选用应注重科学实用原则,既要与音乐专业性质相符合,又要与学前教育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相匹配。此外,由于学前教育对象都是幼儿,因此音乐教材还要突出趣味性和吸引力,难度不能过高,以免幼儿无法接受,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制定专业的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能够更好地成为学生的辅助学习工具,让学生快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针对高职学生大都基础较差的情况,音乐教材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例如钢琴教学时,教师可先使用入门级教材内容,然后再循序渐进。此外钢琴更多作用是伴奏,所以教材应选择以伴奏为主更为适宜,让学生加强伴奏技术锻炼,培养音乐技能。总之,优化音乐教学教材内容至关重要,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

  四、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需要不断提高和发送音乐教学模式及方法。今后的音乐教学必须注重方法灵活实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为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打好基石。因此,要不断探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从而培养更多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娜.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进途径解析[J].音乐大观,20xx,02:45.

  [2] 杨宏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论构想与教学设计研究[J].北方音乐,20xx,05:22.

  [3] 张会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34):144-145.

  [4] 姜娜.浅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J].黄河之声, 20xx,10:34.

  [5] 王晖楠.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xx.

  [6] 段白羽.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教书育人,20xx,18:163-164.

学前教育论文8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这一话题展开探究,首先总结并分析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现存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通过情感教学的有效渗透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几点方案。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情感教学

  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的严厉说教,不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变通,单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能,那么更多的只会让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为钢琴教学带来严重阻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实现钢琴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高,成为眼下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文章将围绕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有效实施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现存问题

  对于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便是其必修课之一,其要求该专业学生必须熟练钢琴演奏的基本能力和掌握音乐表现能力。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并且存在着很多的不良现象和问题,并且制约着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现将对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学生本身缺乏钢琴基础

  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此之前并没有钢琴基础,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钢琴,并且为了应付考试进行短期钢琴培训的学生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的钢琴基础非常薄弱,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在入学之后学习钢琴便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带来了考验和挑战。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

  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即学生集体和钢琴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尽可能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更加积极主动的接受钢琴教学。然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便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便匆匆离开了教室,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学生的钢琴学习更为被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琴教学的实际教学质量。

  (三)钢琴教学方法缺少变通

  现阶段,很多专科院校往往会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也因此,很多学校的钢琴教师也就缺乏积极乐观的精神,对于教学方法也不愿去变革创新,而更多地只是严厉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钢琴演奏,过分强调学生熟练掌握钢琴演奏技能的巩固和提高,长此以往,会使得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使其学习情绪受到波动,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严重的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融入情感教育改善钢琴教学现状

  (一)增进情感交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总结出致使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排斥恐惧的主要原因在于师生感情生疏、教师缺乏耐心进而严厉训斥,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工作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和挑战。所以,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给予学生鼓励和关怀,使得钢琴教学工作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顺利进行,并且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

  (二)强化情感教育,调整学生钢琴学习心态

  现阶段,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入学新生并没有钢琴基础,并且对于节奏感与识谱能力都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心理状态便更加容易消极,致使学生难以从容应对钢琴学习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与挫折。众所周知,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衡量往往会取决于教师对其的认同和褒奖,所以,如果教师总是过高的向学生提出要求,而学生一次次完成不了,那么便会容易使得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进而影响钢琴学习,故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调整学生钢琴学习心态,提高钢琴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便需要科学调整教学要求,更多的给予学生鼓励与褒奖,使得学生能够在每一次钢琴练习体验中,都能够顺利完成教学要求,使其钢琴学习自信心得到强化,进而更加注重积极的接受钢琴教学。例如:在钢琴练习的内容选择方面,可以尝试“跳一跳,摘一桃”的方式,更多的选择学生通过一定程度的尝试和努力能够顺利完成的练习曲目;在给予学生评价的时候,尽可能避免使用“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学不会”“别人一遍就过的曲目,你怎么就完成不了”等批评性的语言,而更多的给予学生“你真棒”“其实你很聪明,可以再尝试一下”等鼓励性语言,从而使得学生的自尊心能够得到保护,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众所周知,分数常常会被用来衡量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效,但教师需要谨记分数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尺度,更多的应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付出精力,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总结性、回顾式以及前瞻式等多种评价方式,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的衡量标准,提倡学生成绩优异和成绩进步同样值得嘉奖的理念,使得学生能够相信只要付诸努力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从而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到增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接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通过情感教育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金晓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xx,(04):52-53.

  [2]李音璇.对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研究[J].黑河学刊,20xx,(12):128-129.

  [3]蔡玲娴.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xx,(20):144-145.

学前教育论文9

  一、用脑思考———Head

  1.音符的认知

  高职学生生源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学生大多来自县、乡、村。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钢琴的演奏基础几乎为“零”,有的学生甚至于从未见过钢琴。学生在初次接触五线谱时都会很茫然,不知该如何下手。于是,我在给学生上课的初期,就告诉学生五线谱的线就像我们的手指,而间就是我们的手指间。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了解线与间的关系。

  2.拍号、节奏、节拍的认知

  作为音乐的基础组成部分,节奏是学生必须要清楚的问题。首先拍号,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拍号的知识,用到四二或四三或四四拍的时候,告诉学生其强弱规律,如强、弱、强弱弱、强弱次强弱,同时因为这样的拍号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可以数1、2、3、4;八分音符1234。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要让他们看清谱子上拍号、节奏、节拍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提示、提问,所以教师不要心急,如:弹《春之歌》,汤普森曲。学生在完成这首曲子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看拍号(四三拍),调号(A大调),音符(例:5—3),休止符(四分休止符)附点,连音线,渐慢,等等这些谱面上的音乐标记然后范唱,让学生对旋律熟悉,对节奏熟悉,对标记熟悉。所以学生练习总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效果。

  二、用心体验———Heat

  乐谱是作曲家对生活的感悟,激情的迸发,悲伤的宣泄,爱情的向往,所以学生在初次接触到乐谱时教师应该给一个示范,让学生从乐谱的整体上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音符、力度标记、休止、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中作曲家的情绪,然后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步的用科学、全面地了解乐谱中的标记,以及音乐中的情绪。

  三、用手表达———Hand

  音乐的旋律始终是流动的,音乐也有起承转合,起———开始,承———推动,转———小高潮,合———结束,把这些音乐语言表达清楚,就能像人在说话。我们在说话时是有情绪的,我告诉学生比如快放暑假啦,大家的心情是激动,越临近放假时大家越激动;然后终于放假啦,大家的心情虽然还是那么激动,但是这时已经有些平静啦,音乐中也是一样,每个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动脑筋,用心去体会,如果演奏时心里有感情的,那么演奏时你所弹出的音乐也是有感情的。

  四、用耳倾听———Hearing

  对于“零”基础的学前教育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良好的音乐感觉呢?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那就是:“培养你的耳朵,让它帮你演奏。”就是说学生在弹奏时不单纯用手来完成音乐,还要加上耳朵这个听觉器官。钢琴作品中和声的模进,色彩,声部,都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耳朵。如:弹《小赋格》,齐波里曲。所谓赋格,是根据一个主题进行模进进行发展得来。学生在完成这首曲子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要看谱面上的标记,还要告诉什么是主题,什么叫模进,什么叫多声部,如弹到最后的位置左手是4拍,而右手还在弹两个声部,这时要告诉学生试试能不能听到两个声部中的比较上面的音,这时学生就要有个心理准备,静下心来去准备好仔细的听,但如果我们不告诉他这个地方是多声部,他们就不会去静下心来去找这个多声部的音。教师要给个信号,让学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去听,使他们在演奏的过程中,注意聆听和声的模进,乐句的衔接,多声部的“立体”的色彩变化,引领学生完成演奏,感受音乐的美。

  学生只有感受了音乐的美,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自然而然的就愿意多练,在练习过程中再不失时机的给予表扬与鼓励,学生基础再差,也会有所提升,在学业进步的同时自信心也有了增强。通过运用多层同心圆钢琴教学法让教师钢琴教学的初期就要把所以的因素融合进去,使钢琴教学的形态呈网状,而非单一的点状或线状,使音乐不再只属于音乐学院学生的专属品,让学前教育专业“零”基础的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努力,自身的兴趣,来完成自己对音乐的诠释,让音乐充实自我,快乐自我。

学前教育论文10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社会、家庭方面也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此从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同时鼓励多渠道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帮助中职更好的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研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为主线的综合教育活动。[1]从国家到学校及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认识不清晰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明确的方向,即当一名幼儿园教师,但对于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的职业认知却十分模糊。同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与学生的性别还存在一定的关系,男生在确定目标的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优于女生,而女生在认识自我方面能力优于男生。[2]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占绝大多数,男生极少。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中,缺乏与异性间的交流探讨,促使以女生居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社会经验的积累和综合能力发展上有明显的不足。

  2. 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度不高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多数是在学生入学时请专家、幼儿园领导等开设讲座,对毕业班进行就业形势与信息分析的课程。总体来看,缺乏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缺少学生对就业观念和职业认知的教育,对学生实际帮助较少。学校有没有专门的教师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数由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和辅导员担任。这些老师本身就出自不同的专业,并非专门的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不熟悉,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一来,学生职业规划的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专业针对性不高。

  3. 家庭、社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这是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长受传统教育影响,认为孩子在入学后只有到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到就业的问题,导致孩子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同时选择专业时多数学生还是由家长做决定。中职的学生由于还未成年,对父母的依赖也较大,所以,当学生面临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时,难以根据自身情况,全面的分析应对。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支持幼教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工资待遇也较低,这些都在一定因素上影响学生选择学前教育这一专业。

  二、完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 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需长远考虑,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制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根据目标调整自己的方向。同时,不能仅仅通过实习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可在学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亲身感受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并通过身边人,学校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的`职业信念。

  2. 完善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培养意识,教师与学生多加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目标,初步设定职业发展路线。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在完成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客观的评估自己,对最终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而毕业班的学生,应注重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并适当的开展一些就业方面的知识,进行专业实践培训,指导学生更好的就业。同时,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个工作。还可以通过聘请资深的职业指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

  3. 鼓励多渠道积极参与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适当的鼓励孩子多与社会接触,对社会、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都会有一个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达不到效果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共同努力。鼓励社会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中职学校积极与幼儿园合作,为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邀请校友返校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学生对自己工作的了解,引领学生成长,并利用校友资源为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提供帮助。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制定相关的标准,促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更加规范科学专业。

  参考文献:

  [1]陈瑛.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xx(1):170-173.

学前教育论文11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浅谈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调整的新视角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前教育相关事业迎来了空前繁荣,幼儿园教育相关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相关文件和标准已明确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

  关键词:学前教育研究生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浅谈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调整的新视角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前教育相关事业迎来了空前繁荣,幼儿园教育相关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相关文件和标准已明确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专业化、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对于提高实际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探讨了在市场需求变化下对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进行的相应调整,对幼儿园教师相关专业标准进行了阐述,期望能更好的为高等师范院校有关学前教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关政策性、理论性方面的支持,促进未来相关的改革及快速发展。

  一、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再定位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特别是学前教育备受重视。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调整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能与社会需求实现良好的对接,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进行定位和调整。

  1.对专业课设置重新进行调整,完善专业课教育体系

  强化专业课学习是培养学前教育专科人才相关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专业课设置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实际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课设置和调整。比如儿童心理学就要成为必修课,而且要增加课时数,因为新形势下儿童的心理变化加大,形势发展较快,必须让准幼儿教师们掌握与幼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才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专业理论课以及专业技能课要合理调整好比例,对教学内容要做科学的调整和安排。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在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中仅有“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容,而缺少明确“师德”培养内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把“师德为先”列人到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之首,是因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育不成熟、情感和行为能力发展不完善的幼儿,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模仿的对象。面对这样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幼儿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关怀呵护他们成长,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要能够持之以恒的坚守;要有很强烈的职业热情。因此,师德不是接触幼儿后培养起来的,而是要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课程都要把“师德”教育列入到教学目标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该内容。

  2.创新特色教育

  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手段、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涌现,学前教育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发展机遇期。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幼师素质的实际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的是专业素质过硬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1培养双语教学能力

  幼儿教学内容较简单,但教学技巧和方法很难把握,要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特别是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识,其中外语就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双语幼儿园就是当下最为流行和普遍的模式,对于具备双语教学能力教师的需求十分强劲,我们从师资配备以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人才双语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针对儿童的双语教学能力。

  2.2引入蒙特梭利儿童教学法

  相关的蒙特梭利儿童教学法风靡全球,相关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在我国各地也都有开办,蒙特梭利幼儿教师实际需求缺口较大,我们可以派专人到蒙特梭利相关的教育协会在中国的总部进行学习,积极邀请蒙氏教育方面的资深讲师来开办蒙氏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对于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利用假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并考取相关的蒙氏教师资格证书。

  2.3组织情境课堂教学

  我们根据相关教材,所用教学内容要求任课教师将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同时把宿舍作为基础小组开展相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教案设计以及活动组织还有语言表达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开展学前教育专题“讲课大赛”,从中发现和评选讲课能手。通过组织相关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们都能具备课堂教学的工作能力。

  2.4提高相关保育技能

  对于学前教师而言保育方面相关技能是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实践中从高师院校教育到去幼儿园相关实践重教轻保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做好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实际保育技能的培养工作:

  (1)学前教育相关专科人才的培养计划中要实际列入保育技能培训项目,从思想认识上对保育技能的重要性加以强调;(2)将保教并重的相关现代保育观逐步在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中树立起来,开展讲座和培训等活动让学生对相关保育有所了解和掌握,特别是要掌握幼儿安全以及健康护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将保育技能的考核列入学生毕业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对保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二、相关课程结构的再调整

  各高师院校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师资特点以及教育资源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1.对课程类型相关结构进行重新审视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艺术类相关课程,对教育类相关课程以及学科类相关课程重视不足,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幼师工作中出现专业基础不扎实等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纠正相关错误做法。正确认识教育类课程以及学科类相关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对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突出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对艺术类课程实际难度进行降低,减少艺术类相关课程总的课时数,倡导相关艺术素养,相对于技能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更具有实际潜力,对艺术类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甄选,体现精选和实用原则。

  2.调整选修课相关设置以及课程内容

  建议将选修课具体内容从4个方面进行调整:(1)艺术类相关内容,偏重于对艺术有浓厚兴趣以及对该方面内容进行补习的学生;(2)教育类相关内容,偏重于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3)管理类相关内容,偏重于有意从事幼儿园以及幼教相关机构管理的学生;(4)学科类相关内容,偏重于有意从事高一层次相关基础教育的学生。对选修课进行相关增加与调整,要本着对学生未来实际发展有利的原则。

  3.对教育实践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

  与教育实践相关的课程是学前教育方面专科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表现。一般而言第四学期安排见习为宜,第六学期安排实习为宜,总周数为10至15周。见习时间比较短,学生在幼儿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往往浮于表面;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但学生实践机会较少,所遇到的实践问题不能得到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毕业时带了很多问题,会形成不良影响。本着分散与集中以及学期与假期有机结合的原则重新规划教育实践相关课程,预留解决相关教育实践问题的时间,对学生在教育实践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给予支持,让他们在择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就业导向下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训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技能训练,一方面强化了学生技能,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第1学期工作中组织学生开展儿歌演唱会,强化学生对儿歌的掌握;在第2学期工作中会在学生中举办儿童故事大赛以及儿童诗歌朗诵大赛;第3学期在学生中开展相关儿童画方面的展览;第4学期在学生中举办教案设计艺术化大赛;第5学期举办儿童舞蹈大赛;第6学期举办包括钢琴等乐器以及弹唱和舞蹈还有双语展示和讲故事在内的全能大赛;在毕业生中开展手工作品及绘画展。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

  2.下大力度建设好学生实习基地

  实习是学生正式工作前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习的质量。学校积极与一些高水平公立及私立幼儿园沟通和协商,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便利,提升实习质量。

  3.开设专项教学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

  我们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和特长,指导他们设计建立,使用汉语和英语双语进行自我介绍;同时在弹唱一首儿歌;演奏钢琴曲;演绎儿童舞;讲好小故事;练好字以及公开课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些专项教学活动,学生们信心满满的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

  4.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帮助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前学校会制定相关就业方案,综合每个学生学习成绩以及相关专业特长还有教学能力等方面因素,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我们模拟不同的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中开展模拟应聘活动,对学生在模拟应聘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解决。同时我们积极联系各个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毕业生。

  通过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实现了高水平的毕业生就业率。

学前教育论文12

  摘要:当前阶段,学前儿童美术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社会对优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的美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必须利用提高学前美术教育实效性的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适应当前幼儿园学前美术教育的素质要求。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升”展开讨论,从三个维度出发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美术审美;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捕捉美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方面需要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先机,积极设计策略优化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以确保其能够契合幼儿教育、能够符合社会对优秀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的期望。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内容和意义

  (1)培养内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从形体、色彩、线条、空间构图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利用视觉欣赏感悟深层次的审美理想、审美形式和审美内容,帮助学生培养视觉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第二,深化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引导学生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引导学生从审美经验向审美作品迁移,学生的艺术审美更为深刻,艺术体验更为丰富,从各种艺术作品中捕获到的审美意象也将更加丰富和鲜明。

  第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不应该局限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而应该帮助学生能够从最普通的事物上捕获美、感受美并创造美,如此学生才能够更为全面、健康地发展身心,也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幼儿教育事业中。

  (2)培养意义。

  首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有了更强的感受美形态、美结构、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才能够有更为高尚的审美情操,更为完善的人格。

  其次,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果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美术审美能力,那么培养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必然是“纸上谈兵”的空想。故而无论是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幼儿教育发展来看,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都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必须得到高职院校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问题

  (1)教育不重视审美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更重视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更是提升高职学生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武器。正因如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却往往比较忽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多教育者在落实教学工作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学生的美术能力较高,却没有分析鉴赏艺术作品内涵的技能,无法体验作品的艺术美感,美术审美能力的制约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举步维艰。

  (2)教育教学缺乏相应的审美情境。

  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实现与美术作品作者对话进而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毋庸置疑的是,精良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各种美术展览活动能够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以及审美情境。然而,并非所有的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前专业教育者都能够重视相关物质条件以及审美情境的有效利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严重,很多地区受经济条件影响,并不能满足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所需的物质条件,这无疑会阻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而严重制约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对审美能力认识不正确。

  由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者普遍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进而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美术审美能力存在“误解”,很多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审美局限,即便在投身教育事业多年后,对美术审美能力的定义还停留在“像或者不像”层面。正因如此,他们无法完成幼儿想象力培养的幼儿教育使命,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更不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还会制约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三、优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1)端正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思想。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者是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审美、培养美术审美能力的主要负责人,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并引导教育者端正自身的教学思想,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构图、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等引导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内在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观,完善其审美心理结构。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展示不同画家的作品,让学生进行作品比较总结,归纳出作品的特点以及其中蕴含的抽象美,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美术作品之美。其次,教育者应善用课上、课下时间帮助高职院校学生端正美学审美能力培养认识,要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教育者的相关工作,消减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阻力。

  (2)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虽然精良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以及各种美术展览活动是最佳的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素材,但由于并非所有的高职院校周边都有上述宝贵资源,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教育者应重视上述资源素材利用;如果条件不允许,教育者应积极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展示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中的作品图像,还可以利用课堂教育展开情境教学法,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学生,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进而顺畅后续教育衔接。

  (3)善用讨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审美能力。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化自身的美术审美方式,从整体角度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因此,教育者应重视师生讨论、生生讨论以及班级内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阅资料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一方面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将学生的美术审美培养“常态化”。如此,在脱离课堂教育、脱离教育者之后,学生也将有能力自行提高自身的美术审美能力、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质幼儿教师的艰巨使命,必须重视自身的学生培养效果,要将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要有意识地启蒙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只有学生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美,有较强的美术审美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工作之后在教育教学中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仍然存在问题,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是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教育者以及高职院校应善用开设美术欣赏课程、组织美术审美讨论等策略提高学前美术教育实效性,推动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玲.浅谈美术教育中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教育[J].时代教育,20xx(2):36.

  [2]刘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xx(3):250.

  作者:刘洋 单位: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论文13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德素养的提升相较于专业素养的培养更值得人们重视。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工作主要是教书育人,将要为人师表的他们,只有具备了优秀的道德素养,才能够真正做到为自己的学生负责。如果道德素养不达标,在今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很容易影响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的建立,对于学生的一生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想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形成,就要提前意识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道德素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都达标的优秀学前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培育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性

  1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素养培养履行了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学前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需要教师做到践行所有职业人员都必须践行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够迈入学前教师职业的第一门坎。其次,学前教师从属于教育行业,学前教师还应该履行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才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学前教师的基本资格。

  2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内容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以及为人师表。爱国守法是每一位中国教师都必须达到的职业道德标准。爱岗敬业要求学前教师能够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关爱学生是学前教育老师必须达到的一项基本素养,因为学前幼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否友好将直接成为影响他们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教书育人与终身学习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职责和自我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求学前教育老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榜样,因为学前教育的学生之前尚未接受过其他教育,在面对自己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时,他们的最基本的学习行为就是模仿,老师应该确保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这也要求老师要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培养要严格按照一个合格学前教师的标准执行,这也为其今后步入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有助于其提前适应学前教师的教师角色,学前教师的道德素养形成自己的习惯,在步入职位后有利于学生在最快时间内进入学前教师角色并具有良好表现。其次,对于接受学前教育的幼童而言,由于拥有了一个具备良好素养的学前教师,幼童会更容易具备健康、积极、乐观的心理,这对于幼童之后的人生路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就业观错误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巨大,许多学生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作为自己今后可能会从事的一门职业。而他们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初衷可能并不是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喜爱,而是基于一种扭曲的就业观,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后,所面临的学生都是3~6 岁的学前儿童,不需要对其进行太过专业的教育,也不用对他们费心管教,工作比较清闲。在这种就业观的指引下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生时期并不会过多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也较为散漫。持有如此就业观的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随处可见,这也让我们为之后学前教师的整体素养抱有一定的怀疑。

  2 课程体系结构不够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有关学生道德素养的课程设置并不十分合理,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较少,并且课程设置不具备延续性。课程内容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有关学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全部内容,而课程设置没有延续性,则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只是基于课程学习期间,在结束课程后,有关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也会逐渐降低,学生也难以形成优秀道德习惯,更别提习惯的保持。

  3 先进教育理念匮乏

  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虽然学历较高并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由于这些教师多为师范类学校毕业,并没有实际进行学前教育的体验。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不管是专业课程教学还是道德素养培养,都是基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因而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接受的相关教育并不能够满足其之后的学前教师岗位需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自身教育理念若无法满足学前教育实际需要,那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也很难达到学前教师标准。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培育对策

  1 转变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负责教学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养,使其教育理念能够与学前教育的职业标准相契合。比如,为了解决学前教育教师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学校可以与一些学前教育学校展开教育合作,每年派发自己学校的教师到学前教育学校担任见习学前教师,了解学前教师的教学氛围,只有真正有过学前教师的教学经历,才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产生相应的教学启发,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也才能够更加贴合学前教师的职业标准,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真正专业化的教学。

  2 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成效低是各个专业课堂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学形式的单一性,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抽象性,都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无聊与呆板,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便会不集中,玩手机与睡觉也成为了课堂常态。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之后所从事的同样是教书育人的工作,若长时间无法在课堂集中,则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学生来说也是极其不负责的。因此,老师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创新,比如,在讲述道德素养的相关课程时,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见习学前教师的机会,让他们深入学前课堂,与学前幼童朝夕相处,以此来体会到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3 拓展教育内容

  不同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层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一些学前教育的专业书籍并不适用于全部学校,学校若想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使其在上任学前教师时能够得心应手,就应该通过撰写校本课程的方式,为本校学生提供最切合实际状况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比如,学校可以将本校从事学前教师工作的毕业生的学习心得以及从业经验编撰为教学案例,供学弟学妹参考学习,让当前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有关学习方法以及自身素养培养的经验,为本校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提供最专业、最适合的教学内容。此外,学校还应该让职业规划课程真正发挥其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性作用。所以,老师可以引入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各项素质与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的差距,然后为其提供更加专业的素养培养。

  4 完善培养评价体系

  在学前教育专业,针对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以及道德素养两个方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们的道德素养评分基本是一致的,将学生拉开差距的仍是学习成绩的高低。这也就说明,虽然在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也设置了道德素养评判标准,但是素养培养评价体系较为单一,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道德素养评判。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性,学校应该通过完善素养培养评价体系来督促学生们注意自我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学校可以以学前教师道德标准为参考增添道德素养评判的种类;还可以将道德素养评判主体划分为自身、老师以及同学三个层次,这样才能够展现出一位学生道德素养的真实状态。完善素养培养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前教师必备道德素养,提升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学生质量。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养培养,是对本专业学生负责的一种行为,更是对学前幼童负责的一种行为。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的确存在较大的缺失,这不仅是学生的个人问题,也包含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养的培养也需要社会各个领域都参与其中,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学前教师予以崇高尊敬,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识到自己所选择职业的重要价值,以此激励其进行自觉的个人素养提升。

学前教育论文14

  一、前言

  20xx 年幼儿园在园人数约3400 万,这些幼儿的教育的承载者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的关键途径和重要保障。我国师范类院校基本上都设置有学前教育专业,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学前教育系(所)。20xx 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 年)》,其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随着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针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也不断得到贯彻和落实。例如,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在不断深入发展。但是,在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专业成长方面。为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保证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保证高质量的人才远远不断地供给,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成长的科学路径是势在必行的。

  二、学前教育师范生成长的困境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自身突出的优势,其中一大优势就是短期可替代性低。所谓可替代性就是学习其他专业的人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尤其是教学这个领域,短期内很难实现。笔者通过网上在线查询前文介绍的五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校园网站,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所学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儿童生理学、幼儿保健学、学前教育学、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声乐、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儿童绘画、幼儿教育科研方法、学前教育管理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游戏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玩教具制作等。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是三大方面(三大就业方向),即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前教育科研人员。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性质和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学校设置的培养目标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十分明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四年接受几十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笔者了解到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包括乐高玩教具操作、蒙台梭利教育活动设计、奥乐夫音乐教学法、感觉统合训练课、专业英语等。这些课程所培养的技能和能力在短期内基本上是掌握不了的。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教学的可替代性比较低。但是,从事学前教育行政管理、学前教育科研的可替代性比较高。第一,大学里有教育管理专业,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考虑在学前教育管理方面就业。第二,科研思路和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师范类院校基本上都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这两个专业对于本科生的能力要求,其中一项就是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不仅仅是数量的需求,更是质量的需求。国家通过政策和资金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从追求毛入学率正慢慢转型为注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家长越来越注重幼儿的教育投入,都期望孩子进入高质量的幼儿园,而高质量的幼儿园需要优质的管理和优质的教师。学前教育粗放式发展期开设进入科学式发展期。这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挑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目前遇到了一些阻碍。

  1、专业实践能力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园一线教师,教师首先要掌握教学技能,而技能主要在实践中掌握。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教育实践,而且在校期间实践的地位和理论学习的地位应该是同等重要的,在实践中理解消化理论。即使是致力于从事学前教育管理和科研的学生,也要首先有一线教师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进行科学研究,否则就只能闭门造车,从而违背学前教育发展规律,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误人子弟,贻害大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有一项就是培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专业学生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实习,对一些学生来说甚至是唯一途径。教育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基础。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与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相差较大。这些能力包括教学组织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科研能力等。根据前人的结果,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育实习时间较少从教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来看,师范类大学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时间和其他专业的时间基本一致,均在学习最后一学年进行,实习时间一般是4 至8 周,这对于毕业前的实战演练来说,时间太短。一般情况是,学生刚刚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实习就结束了。在短暂的实习期里,对于本科生来说,不仅仅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实习任务,而且还要完成毕业论文。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说,在实习之前应该确定论文计划,将毕业论文和实习内容相结合,这样既完成了论文,又提升了实践研究能力。但是,本科生往往会写综述性论文,很少写实证研究论文,其实质上本科生写的综述性论文往往是东拼西凑的作文,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综述。对于本科生来说,拼凑比实证研究来说要简单的多,所以,从此角度来说,大部分本科生自己选择了放弃实践能力提升的机会。还有些学生想进一步深造,会选择考研,内心并未真正投入实习中。在实习上真正投入的时间并不多。

  第二,不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是在校园里接触社会实际工作,修正学习理论的重要机会,但是,教育实习不被重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这里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学生。教育实习并不是就业,就业率是各个学校追求的目标,因为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学校的招生。但是,社会对于学校的教育实习质量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甚至并不注意学校的教育实习情况。学校也是按照惯例,每年都组织学生教育实习,对于实习的结果并不重视,即使有实习目标,但是,学生究竟达到实习目标了没有,并没有一个量化的考核结果。教育实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实习,一种是分散实习。集中实习是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安排,到了教育实习季节,学校联系实习地点,有些是长__期合作的单位,一些是临时找的。分散实习是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学校不做要求。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都有各自的利弊。集中实习的优点是在带队教师的直接控制下,一次完成实习任务,时间和地区相对集中,可以统一组织,统一管理。但是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有理想的实习单位情况下要服从学校的'安排,这样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并没有兴趣实习,对于实习更谈不上重视了,这样实践能力自然无法获得。近几年,为了和学生的就业相结合,许多学校也普遍采取了“自主分散实习”的形式,分散实习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满意的实习单位,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可能自己找不到满意的单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一些学生通过关系开虚假实习证明,其实根本没有实习,这样根本无法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第三,教育实习的内容刻板单一多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内容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学生首先是跟班观摩听课,接着上课,课后写实习总结。虽然学生学到了一些教育技能,但是,离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相差远,很难真正体验到教育教学工作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反思能力和实践智慧的培养。现在幼儿园着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注意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注意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但是,对于利用实习期间进行教育调查、教育观察、撰写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研究文章的要求很少涉及到,不能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激发其创造性。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传统内容主要有编写教育活动计划、试讲、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等,但是对于语言、科学等领域的教学和游戏的开展,要求达到哪些要求和标准,却没有详细阐述。目前,学前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幼儿园实际要求相脱节,核心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创新创造能力不是在短暂的实习期可以掌握的,因此,学生到实习岗位后,只能按照传统的套路,模仿一线的教师,做好最基本的教学工作。对于核心的内容,在短期内大部分实习生是无法驾驭和掌握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实践收获。

  2、专业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相互脱节

  前文提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这些是学前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必须掌握,基本功必须扎实。但是,在此基础上,要紧跟幼儿教育发展形势,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技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更多的技术引进来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前是在中学运用,现在扩展到大学,同时也扩展到幼儿园。所以,这要求,在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技能。现在幼儿的智力水平平均值比以往高,那么如何在这个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把传统的幼儿发育知识和现在幼儿的状况向衔接。智商是一方面,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情商是幼儿未来适应社会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如何提升幼儿的社会交际合作能力这是学前教育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掌握的能力。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的大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实际要求相脱节。

  3、专业自信心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直接进入幼儿教育领域的人才,尤其是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工作者主要还是中职、高职学历的人员,本科生很少,研究生学历的更少。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么转行,要么从事小学及以上年级层次的教育教学工作了。为什么社会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幼儿教育人才,而大量的人才在流失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自信心的问题。本文所提的自信心接近班都拉所提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所谓专业自信心是指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所从事专业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

  调查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自信心普遍不高。社会的传统观念认为从事幼儿教育的都是学历不高的人,学历高的应该从事小学及以上层次的教育工作,幼儿教育工作者甚至被“看不起”,尤其是男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选择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时候会遇到比女性更大的阻力。幼儿教育者各项待遇没有得到落实,尤其是现在进入公立幼儿园的机会较少,私立幼儿园规模比较小,发展前景无法满足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期望。因此,大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选择放弃本专业,或者通过考取小学或中学“教师资格证”等方式不在幼儿教育领域。

  三、应对策略

  第一,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前文提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 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都提出了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关键是落实的问题。一些地区,虽然有国家的方针和地方的政策,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致使本来致力于从事学前教育的学生中途选择改行,这样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和培养经费的浪费,从长远看更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而会影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各地应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投入。

  第二,改进实习机制

  高校在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应该在原有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应该改进创新实习形式。增加学生实习的机会,积极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优质的实习资源。加大考核力度,真正与社会的要求相联系,改变以往应付实习的做法,让学生重视实习。

  第三,增强自信

  我国一直以来重视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也被逐渐重视,国家政策也说明了这一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很难被替代。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对高层次学前教育的人才也在不断增大,调查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相当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在专业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将所学专业与现有的社会提供的条件相结合,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增强自己的专业自信心。

学前教育论文15

  时代不断地进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翻天覆地的转换,人们越来越重视祖国未来教育开展,学前教育愈来愈为人所关注。然而当前学前教育现状并不容乐观,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并未严格按照依循具体纲要要求,出现教学内容超纲现象,造就学前教学小学化倾向。如此开展进行幼儿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心理,本文就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展开探究研习,剖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阐述实际教学开展中的有效解决策略措施。

  现阶段眼下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较为严峻,尽管相关管理部门再三强调实际改善改良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却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甚至使得现象发展愈为严重。追其原因,出现这种教学现象局面并不仅仅去归怨于谁,家长、老师、学校及社会都有一定责任影响。若想真切解决或缓解这一教学现象,应当真切认知了解这一现象实际造成的教学危害,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应有所针对的解决措施策略,改善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

  一、造成小学化的因素分析

  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影响因素涵盖多个方面,首先是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影响,许多幼儿园只为提升自己营业盈利,不惜向家长灌输“不输在起跑线”等思想进行蛊惑,然而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真正所处于的年龄阶段以及本身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其次,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家长为了多方面培养孩子吗,从而强加于学生多种兴趣辅导班,一定程度上家中孩子负担,使其丧失童年应享受的欢快,与孩子身心发展相悖。最后,幼儿园的教学作用实际定位,因为迫于家长要求影响,导致现如今广大教育从事着逐渐加入小学化教学行列,愈演愈烈便成就幼儿园违背相关教育教学原则。

  二、学前小学化存在的危害性

  学前小学化具体指的就是超出幼儿实际年龄心理承受的知识接受范围,过早灌输与之年龄不相符的知识理论而忽视学生自身深吸需求,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相悖,极大程度影响妨碍了学生自身健康成长,造成的影响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因为小学生所处年龄的身心都处于萌生发育成长阶段,各方面能力并不健全,过早的灌输强迫孩子接触超纲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骨骼、视力等生理机制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过早的向学生灌输大量小学生学习内容,过多接触相关大量知识无疑是加重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长期被动接受学习好似摁着马头饮水,无形给学生施加压迫感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反感抵触情绪。这样开展教学,使得学生无妨真切感受童年的欢乐,过早的丧失本年龄应有的天真浪漫,使得其稚气逐渐被磨灭,这种残酷的扼杀无疑为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埋下祸患。

  三、有效的解决策略措施

  1.树立全社会人员的正确幼儿教育观。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故而改善幼儿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在于引导全社会人员真正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采取动员全社会成员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展示幼儿教育的正确方法,并向其展示过早进行小学化知识渗透的幼儿教学给孩子发展发育带来的危害影响,从而使得广大社会人员意识到幼儿教育开展的正确教学方法,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工程开展,需要借助依靠社会力量从而使得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理念得到正确正确引导纠正,真切意识到过早小学化是不正确的选择,明确学前教学开展办学的不良教育方式,督促监督幼儿园严格按照相关纲要进行实际教学开展,摆脱传统教育理念枷锁的束缚,将正确幼儿教育正确理念深入人心。

  2.转化家长的价值观及教育思想理念。

  家长是孩子无形的老师,家长的举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生长发展,故而应当帮助引导家长认清楚幼儿发展规律,进行理智开展进行幼儿学前教学,发挥正确的启蒙教学作用,从而利用自身的思想魅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教学质量。学校进行教学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够仅凭自己的个人思想进行强制要求幼儿园进行教学方针转换改变,促使的幼儿园承受不住施加压力被迫与自己的教学定位相违背,这样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正确身心成长发育。因此,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让家长意思是到自己的作为是否真正是在为自己孩子着想,让其意识到这种思想理念以及行为举措的危害性,真正树立正确幼儿教育理念,有效提升改善幼儿教学质量,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

  3.积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是真正的教育受益者,教师应当改造过往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将孩子放在教学中心地位,围绕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展开实际教学。学生应当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断规范强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替身自己的个人行为规划从而利用自身魅力影响孩子健康发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及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积极耐心去感化感染教学学生,使得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中收获知识,很好的调动学生主动性及积极性。

  克服改善学前教育小学化需要紧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全社会人员树立正确幼儿教育理念,使得孩子纵享其应有的童年还礼,促进幼儿整体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论文06-16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0-23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精选10-14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18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05-15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7-20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毕业论文选题指导02-12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10-27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