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

  内容摘要: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差,环境恶劣、教学条件简陋、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幼儿园数量少、公办园和民办园比例不协调、示范性幼儿园数量少,不能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观念落后、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留守儿童的教育得不到保障。为了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县乡结合,以县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下一级加强监督职能;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和待遇,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更新农村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幼儿健康成长,实现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学前教育 均衡发展

  一、引言

  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成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实现智力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学前教育不仅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在众多人的帮助下,我对我镇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当前和今后的农村学前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二、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西岔镇地处皋兰县北部,中心镇距县城27公里。全镇面积222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全镇现辖8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47人。其中3至6岁适龄幼儿800人,全镇公办幼儿园三所,占我镇幼儿园总数的50﹪,民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约700人,其中公办320人,民办400人。毛入园率只有24.77﹪,还有约100名3至6岁适龄幼儿没有入园。我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尽管近年来政府重视幼儿园的建设,幼儿园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设备简陋、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我镇以农业人口为主,还有一部分人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管,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再者我镇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条件差,,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够很好的吸引有素质有技能的优秀幼儿教师,学前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总而言之,我镇所存在的经济发展滞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留守儿童等问题都是我国农村地区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而我镇学前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正是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所共有的,我镇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共有的矛盾。我镇的学前教育现状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它所折射出来的是整个国家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三、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的提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现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我镇共20名幼儿教师,来源和身份复杂,专业幼儿教师仅两名。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下,目前仍然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及本科学历少之甚少,甚至还有很多初中及以下的幼儿教师,。严格地来说这些幼儿教师都是不合格的,因为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不具备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不懂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教学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做指导,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教学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存在偏老龄化现象,30——40岁的中年妇女居多,甚至还有更老的人。老年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以及教学方法等都与年轻的幼儿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的观念一般都比较落后,多采用以读、写、算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而现代的学前教育观强调以游戏为幼儿的主要活动来激发其学习、思考和探索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老一代人的教学观念早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条件简陋

  除镇中心幼儿园的条件稍好一些外,全镇幼儿园无论是场地、房屋、大型游乐玩具等硬件设施,还是电脑等多媒体设备都少之甚少,条件落后,环境差。还有一些幼儿园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编在一起。没有玩具、教具、更没有开启孩子智力的场所和设备。有些幼儿园虽然有较好的硬件设施,但却没有将其投入到教学中,发挥这些设施的教育价值,因为这些设施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都是“形象工程”。幼儿园的条件离家长的愿望和要求差距很大,远远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三)、幼儿园数量少

  我镇幅员辽阔,面积222平方公里,全镇有6所幼儿园,全镇辖8个村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47人,平均每个村应该有1.2所幼儿园,而事实上我镇目前的幼儿园分布情况与之相差甚远,而且已有的幼儿园每年招收的幼儿都很多,幼儿学习的环境都是非常拥挤的。我镇目前的幼儿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入园的愿望和要求。

  (四)、观念落后

  一是幼儿教育观念淡薄。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普遍的、足够的重视。多数幼儿都是隔代监护,家长让幼儿入园接受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二是“小学化”倾向严重。直接向幼儿教授他们小学才应该接受的知识,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导致有的孩子从小就对学校不感兴趣,因为在学校幼儿找不到自己的快乐。这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教师没有掌握幼儿教育的特殊任务、方法技能和幼儿身心特点所导致的。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由于家长不懂教育规律、望子成龙心切、甚至给幼儿教师施加压力造成的。三是“托管化”现象突出。较多的幼儿园没有注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智力潜能开发,基本等同于一般性的幼儿托管所。四是保育工作薄弱。全镇在园幼儿多数在园内吃早餐和午餐,而幼儿园饭菜质量较差,幼儿身体发展所必须的营养跟不上。甚至有的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差、不和善。

  (五)、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2003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曾特别明确农村幼教的管理体制如下:由县负责举办公办园、乡镇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村负责发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包括正规与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由此形成三级办园、二级管理(县、乡政府二级)的管理体制,以便实现重心下移,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农村幼教管理体制的改革。然而,我的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一方面,县教育局只有兼职干部负责管理本县农村幼教,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并且监管多项其他工作,对幼教事业仅仅承担参加相关会议、评比、检查幼儿园工作等责任,没有精力、也缺乏业务能力具体指导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至于乡镇一级,连兼职的管理干部也没有,有的县教育局只好委托乡镇中心小学管理全乡镇的幼儿教育,而乡镇中心小学本身是事业单位,没有行政执法权,县教育局的授权又有限,致使乡镇中心小学对幼儿园只能行使检查权、监督权、评议权,却还要承担业务指导、安全监督、师资培训、政策宣传、数据统计等义务,显然权力与义务不相当,权力小责任过大,中心小学对幼儿园的管理由此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在教育、保育、安全、后勤等方面的管理较差,有的甚至只能算得上一个把幼儿集中起来玩耍的场所。同时,近年来,鼓舞人心的教育政策不断推出,推动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一些政策和制度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六)、留守儿童的教育得不到保障

  虽然我镇绝大部分人在家务农,但是仍然约不少人外出打工,有两百多名留守儿童,他们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于是教育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一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很多,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有学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还易出现厌学、盲从、冷漠等行为问题。这必然对儿童学习、生活与成长不利。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部分人群也将随之加大,其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农村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