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服务质量论文

时间:2023-02-25 15:42:3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服务质量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服务质量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服务质量论文

服务质量论文1

  旅游行业成本低、效益高、耗能少、污染小,这些优点使旅游行业成为了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必走之路。然而随着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间接导致了旅游行业类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的出现。针对旅游路线的冗长、服务质量水平的下降等旅游行业的现象,旅游管理中如何优化路线提高服务品质成为了目前旅游行业走出瓶颈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在发生变化,旅游这一行业也随之相应发展起来。旅游管理中如何优化路线以提高服务品质也是值得相关管理部门重视的。路线优化首先应遵循“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切忌一个部门专权,而应该多个部门相互协商便于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设计旅游线路也应遵循“生态旅游”的一大原则。生态旅游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牵一发动全身,要做好生态旅游也应考虑到生态线路的问题。将生态线路与生态服务结合以实现我国旅游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人员身兼数职据调查而言,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设施并不是很齐全,准确而言,应该说是国家规定的服务标准设施政策并没有得到施行。而且服务人员素质也不高。大多数服务人员身兼数职:他们不仅是景区的工作人员,也是景区里的营业人员。在这种尴尬的多重身份下难免其服务质量会降低从而以游客的购买力为标准来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的游客。

  2、服务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管理就现在情况而言大多数旅游景区的服务管理都不严谨,各级相关服务管理部门权责混乱,缺乏有力的科学的明确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旅游线路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线路冗长据调查可得,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旅游团都存在旅游线路冗长、导致游客厌倦、抱怨。大多数旅游团为了增加自身经济效益,如果仅靠游客的团费肯定是完全不足够的,为此,一些旅游团及导游为了自身某些经济利益而故意拉长旅游线路以便游客消费的更多。

  2、规划不科学由于我国的经济迅速化,旅游经济的速度也在加快,有些地区为了拉动本地区经济效益,盲目匆忙的开发当地所谓的旅游资源。由于开发时间短,也就相应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旅游线路规划不科学便是主要的问题。

  二、优化路线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对策

  (一)实行旅游线路最优化

  在旅游线路规划问题上应该尽量减少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不必要的景点旅游。为此,旅行社在安排旅游行程时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尽量缩短游客在路上所花的时间。当然实行旅游线路做优化不仅仅是要做到缩短距离,还要在此基础上完善服务设施体系。优化路线不仅仅只考虑到点,还应该与面结合。

  (二)软硬兼施

  旅游景区的服务人员的态度也会间接影响当地旅游发展水平。针对目前大多数景区的工作人员态度愈来愈傲慢化,提高本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化,各地相关部门应该严格实施服务测评制度,充分发挥媒体及社会的力量,对旅游景点相呼应的相嵌套的硬件设施相匹配。有人将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称之为“软服务”、旅游景区的设施称之为“硬设施”.通过软硬兼施,将两者相互结合,从而使景区的服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优化线路与人文情怀相结合

  在以往的某些景点,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同一个景区不同景点的距离间相差距离远,旅游线路长,而又只能靠脚力去找下一个景点。在这种情况下,等到游客兴致精力全花在路途上,从而丧失了对景点的欣赏能力,到了景点也已经是从兴致勃勃变为毫无意趣。为此,在一些大型景区,相关部门可适当有些代行工具,因地考虑采用一些恰当的交通工具。例如:在大型的园林类,且地面较平坦,可采用黄包车这一类工具,既无污染占地小,且可以带动当地人们的经济水平适当缩小贫富差距。这样对于那些劳动技能弱的弱者是一个为他们提供经济来源的好方法。也体现了人文素养。

  (四)景点安排科学化

  在旅游兴起的过程中,人造景观这一特殊旅游资源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在一个偌大的人造景区内,景点分布应靠近主要公路,既方便游客不至于花费太多精力在找景点上面。当然不可能每个景点都临近公路,为此应该采用辐射性设计线路,将一些不同特色的景点规划在一个圆形范围内,目的是使公路能辐射到这些景点以便游客花最短的时间欣赏到不同的景点风格。这样安排既可以节省游客行走的时间,又可以防止游客游玩一些景点产生厌倦之后,对其他特色的景观便不再涉足的情况。通过将不同特色景点安排在一个范围内有利于游客即使在疲惫的不愿再前往下一个景点的情况下,也可以欣赏整个景区的风格各异的景点。因此在景区建设之前,应该考虑线路与景点的距离以及景点的搭配问题(当然这只是针对人造景观);对于那些天然景观,则主要是要注意在线路上的搭配问题。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要想让其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管理处着手,在旅游管理中如何优化线路以提高服务品质也是重中之重。当然如何让旅游这一产业以更好的姿态面向世人,不仅相关部门需要做出明确的措施,作为游客的我们也应该在有明确旅游规章条例的基础上坚持践行文明公约。

服务质量论文2

  一、酒店服务质量的概念

  酒店服务质量,即酒店以其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为依托,为顾客所提供服务在使用价值上适合和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比如说:接机服务、行李服务、洗衣服务、夜床服务等,这些都是酒店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就是提供给客人服务项目的档次、水平的高低。比如说:接机服务提供车辆的档次,行李服务所提供行李车的干净程度,洗衣服务的时间等。现代酒店出售给客人的产品只有一个,那就是——“顾客满意”。服务是现代酒店业的核心竞争武器与形成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客人的满意是星级酒店追求的最高境界,宾客的满意也是评价酒店服务质量优劣的惟一标准。

  根据酒店服务质量的定义,酒店质量实际上包括有形产品质量和无形产品质量两个方面。

  (一)有形产品质量。首先,酒店设施设备的质量。设施设备是酒店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酒店各种服务的依托,反映了一家酒店的接待能力,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酒店实物产品质量。实物产品满足顾客的物质消费需要,通常包括菜点酒水质量、客用品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等。再次,服务环境质量。通常要求是整洁、美观、有序和安全。

  (二)无形产品质量。是指酒店提供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也就是服务质量,包括礼节礼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及安全卫生等。

  二、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意义

  (一)提高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发展之本

  现代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酒店要从顾客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满足不同顾客在不同时间的各种需要。中国酒店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数量大量增加,但同时,业内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酒店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最为直接途径。从根本上说,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

  (二)提高酒店服务质量是竞争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酒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大家都处于同一个旅游市场,因此竞争日趋激烈,所有酒店竞争的惟一目的是吸引宾客,增加效益。酒店的竞争包含着不同的方面和内容。比如地理位置、外观装饰、宣传广告、服务项目、商品推销等方面进行。但无论怎样酒店的竞争以质量竞争为首。谁能够为宾客提供全面的最佳服务,谁就能占得优势地位。

  (三)酒店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判断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酒店生产的商品最终是人对人的工作,这就是服务。有良好的服务才能招来并留住顾客,而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被誉为“饭店之父”的斯塔特勒就说到:“饭店出售的商品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酒店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使管理的各种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并互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计划、业务、设备、物资、人事、财务等方面工作的配合,所以说服务质量是饭店管理的综合反映,从服务质量的优劣上,可以判断饭店管理水平的高低。

  三、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途径

  (一)招聘优秀人才

  二十一世纪最贵的资源之一是人才,酒店管理的竞争同时也是行业间人才的竞争。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一个酒店中,管理者是酒店的灵魂,而员工是酒店对客服务的工作的主体,有优秀的管理者才有正确的决策方向,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有好的服务,所以在挑选员工上酒店要选用优秀人才。而酒店人才的标准首先要选择“人材”,这个材是可树之材的材,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虽然他对业务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有良好的素质,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当一个优秀员工的潜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酒店的`培训,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个时候他可以完全胜任他的工作岗位。慢慢的,他会继续成长,成长成另一个“人财”这个财是财富的财,他可以为企业带了更大的财富,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员。

  (二)做好周期性培训

  培训工作是酒店服务质量的基础,酒店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段对酒店内部员工进行周期性培训。培训不是一时兴起,想起来就培训。培训是一个有计划,有周期,有督导,有反馈的工作。良好而有效的培训可以使新员工尽快的了解并掌握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更快的融入酒店对客服务的队伍中去;对老员工进行工作技巧的培训,服务意识的培训,可以帮助其顺利度过工作倦怠期,以饱满的热情融入到酒店工作中;对酒店管理层的培训,可以开拓管理者的思路,增强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接受新的工作方法和督导理念,从而更好的对酒店的运营进行管理。对酒店而言,培训应是一个体系,而不是简单靠几节课就能解决问题,是由众多培训环节构成,环环相扣,不要期待培训会一蹴而就。培训是为效果而进行的,一个优秀员工和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培训和学习。

  (三)行之有效的管理

  在酒店激烈的竞争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活动是重中之重。而管理分指挥管理和指导管理。指挥管理就是对下属进行适当的工作分配,指导管理就是指导下属如何去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一般督导者要现场观察(也叫走动管理),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了解员工工作的情况。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提醒,这样效果会更好。在班前和班后要常表扬,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管理者最好能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员工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论文3

  一、加强学习,提高车勤服务质量的意识

  提高车勤服务质量,是公司发展,建设现代企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车勤员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素质车勤员工队伍的内在要求。车勤工作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车勤部门办事效率的高低,服务水平的优劣,企业与群众是否高兴、是否满意,关键取决于我们车勤员工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作风。为此,我们车勤员工要加强学习,学习公司的发展目标与方针,学习公司的制度规定与工作纪律,切实提高车勤服务质量的意识,努力做好车勤工作,为公司经济建设工作服好务。

  二、加强领导,做好车勤服务工作

  要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必须加强领导。车勤部门领导要提高车勤服务工作的认识,增强提升车勤服务质量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加强领导,制定提升车勤服务质量的制度与措施,强化落实,把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工作推向高潮,做出新成绩。车勤部门员工要根据提升车勤服务质量的要求,明确目标,完善责任,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成效。

  三、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提升车勤服务

  提升车勤服务质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岗位职责,严明岗位纪律。通过制度去保障提升车勤服务质量,通过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推进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工作向纵深发展。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工作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工作氛围,为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制定管理目标,提升车勤服务质量

  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必须要有目标,要通过制定管理目标,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在制定管理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的车辆和使用目的来制定。就我们公司来说,要分别制定大车队、小车队、矿区运输队和选运车队等不同的管理目标,各车队员工要认真学习管理目标,领会其精神实质与深刻内涵,掌握在脑海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提升车勤服务质量。

  五、加强驾驶员管理,树立服务意识

  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必须抓好驾驶员管理。车勤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驾驶员身上,抓好了驾驶员管理,也就抓住了提升车勤服务质量的关键点。要求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交通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驾驶技术,按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和学习,增强法律观念,确保行车安全,把年内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作为评选先进驾驶员的主要条件之一。严禁驾驶员开车时饮酒,严禁超速行驶和强行超车,严禁私自动用公司车辆,严禁把公司车辆交给无《机动车驾驶证》和无《准驾证》的人员驾驶。要教育驾驶员文明行车,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围绕“优秀管理、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四优”服务目标,遵章守纪,做到仪容仪表服务规范、车容车貌整洁规范和工作行为诚信规范,努力为公司和职工做好服务工作,获得公司的肯定与职工的满意。六、抓好车辆管理,规范用车确保安全提升车勤服务质量,要严格执行派车制度,用车部门到车管部门填写用车申请单,报主管领导批准。由车管部门按要求填写派车单派车,注明出车时间、方向、工作任务和收车时间等。严格限制行车范围,不得随便乱开,遇有特殊情况超范围行车的,必须报主管领导批准。要严格执行车辆归位制度,将车辆停放在规定范围内,任何人不得私自开车回家。车管人员每月对车辆安全和技术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做好检查记录。车管部门每季度要对驾驶员进行一次规章制度、安全行车教育,做到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驾驶员在行驶车辆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安全驾驶,防止出现各类安全事故。

  七、加强车辆检查,确保车况良好

  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必须加强车辆检查,确保车况良好,车管人员每月要对车辆安全和技术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做好检查记录;对动用的机动车辆应做到出车前巡回检查,收车后督促保养。驾驶员每天必须坚持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自查,对检查的情况要详细记录在登记本上。

  八、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提升车勤服务质量

  提升车勤服务质量,必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赏罚分明,是提升车勤服务质量的核心。要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组织人事方面的措施,敦促车勤员工始终保持对提升车勤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要建立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对车勤员工提升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监督、考核阿、分析和评价,把提升服务质量情况与年终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重赏重罚,对服务质量差、工作不落实、目标未实现的给予经济、纪律乃至组织处理,通过奖优罚劣,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积弊,树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切实提升车勤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论文4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在西药房药学服务中使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xx年12月~20xx年12月西药房工作人员80例,在培训结束后每人完成一份西药处方,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传统药学管理模式;2组为观察组,使用新型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质量和西药处方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培训前,两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质量无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7.50%和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房中推行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不良事情发生,且整体效果较好。

  【关键词】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施行效果

  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民生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为了适应民生建设,对医疗体制改革力度逐渐增加,药品种类开始慢慢多样化,很多药品存在名称、外观等类似之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临床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1]。据不完全统计发现[2],全世界每年因不合理用药而死亡的概率接近30%。西药房是医院存放以及分配西药的重要位置,其中,药学服务质量关系到西药的具体疗效,为研究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我院采用新型教学管理模式,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西药房工作人员80例为研究对象,其于20xx年12月~20xx年12月在本院接受培训,在培训结束后每人完成一份西药处方,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27/13,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34.2±3.6)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6/14,年龄28~41岁,平均年龄(34.3±3.4)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使用传统药学管理模式。在西药房工作人员收到处方后,选取对应西药物,并将其发放给患者,为其讲解该药物的简单使用方法。1.2.2观察组使用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定期组织开展西药房工作人员培训,了解相关药学知识,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当做主要培养目标,提供药物咨询场所,创建优质给药环境。(2)对工作人员进行持续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安排工作人员进入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在学习结束后递交学习报告,供其他工作人员参考学习。(3)严格控制采药流程,确保药品质量过关,在日常药品发放过程中注意信息核对,及时补货,替换过期药品,建立稳定药品走向系统,方便进行药品去向查询。(4)发放药品前确定药方的合理性,向患者介绍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建立合理的赏罚制度,将日常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全部归入绩效考核当中,提升西药房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质量和西药处方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学服务质量[3]:采用模糊教学数字评分法,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药学服务质量越高。不良事件发生率[4]:常见不良事件有用法用量错误、药物品种错误、错发患者以及其他错误。

  1.4统计学方法

  将SPSS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质量使用前,两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质量无差异,P>0.05;使用后,观察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2.2两组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7.50%和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3讨论

  现在我国大部分医院西药的'使用频率远高于中药,由于西药种类繁多,而且很多药物具有类似的效果,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经常出现,而且部分西药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也经常会造成用药风险[5]。所以,在西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上,我们要狠抓服务质量,将患者当成服务中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能显著提升处方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性。其中,药学服务主要是指药学服务人员在相关工具和自身专业知识的帮助下,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甚至消除用药不良事件。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院对西药房工作人员展开全方面培训,由专家亲自开展针对性讲座,提高西药房工作人员相应素质,完善其工作技能,确保在进行处方核对时能发现其中错误,让患者得到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6]。西药房是医院中重要分配药物的地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能进一步减少临床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7],传统药学管理模式整体较为机械化,当西药房工作人员接到处方后,会选取相应药品,简单核对后便给予发放,虽然会为患者提供简单的使用方法,但是对于具体疾病,没有办法详细讲解具体用法用量,故而容易造成用药风险,增加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新型药学管理模式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并且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患者是药学服务的主体,为了服务主体,需要对西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特色服务。本文研究表明:培训前,两组研究对象药学服务质量无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后,除了定期培训外,还会开展专题讲座,增加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药学服务。观察组和对照组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7.50%和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采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后,所有西药房工作人员均会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减少西药的选取以及发放错误,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增加保障。与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在西药房中推行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不良事情发生,且整体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庞力超,吴桂林,曾斯璐,等.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临床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xx,24(10):18-19.

  [2]陈海琴.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及施行效果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xx,1(7):250-251.

  [3]刘玉英,刘冰.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xx,4(66):13015,13017.

  [4]唐玲.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临床实践分析[J].海峡药学,20xx,29(8):285-286.

  [5]林胜科.医院药房管理与药学服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北方药学,20xx,14(12):159.

  [6]杨彩珍.高警示药品标识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xx,4(88):17412.

  [7]王喜丹,郑巧伟,秦涛,等.PDCA循环法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xx,3(5):194-196.

服务质量论文5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采用分级管理,对照组则采取传统功能制管理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在实施管理前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管理后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及基础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综合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研究设立了试点病房,对其护理人员实施了分级管理,并与采取传统功能制管理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了护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4月~20xx年4月我院内科工作的4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45岁,平均(26.74±3.56)岁;文化程度:本科6名,大专20名,中专16名;随机将42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采用轮班制度.护士进修杂志,20xx,25(9):795.

服务质量论文6

  1电力营销服务

  电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潜在商机非常大。电力营销服务包含三个服务内容,即售前、售中以及售后。所谓售前服务就是指客户购买电力产品前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伴随着电力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类型电力企业的兴起,使得电力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基于该形势下,在用电选择上,供客户选择的产品也就逐渐增多,客户选择权也相应增大,如何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客户,使其购买本企业产品也是各供电企业研究的焦点,且营销服务中售前服务质量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借助于网络或者广告等,积极宣传自身产品,树立良好品牌意识,积极解答客户所存疑虑。售中服务是指客户购买电力产品中所提供的服务,高效优质服务流程、合理且科学的便民服务、舒适且稳性的服务环境以及积极热切地解答客户疑惑,均可强化客户对于本企业电力产品印象。在电力营销服务中,售后服务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构成部分,其服务内容主要为客户购买电能后,在使用期间的各种服务,比如维修以及投诉等,经跟踪式管理,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电能期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在客户心中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从而促使更多的客户选择本企业产品。在售后服务中应设相应服务网点,并定期调查分析网内各用户用电情况,总结经验及教训,收集采纳客户所提的合理意见,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改进。在电力营销服务中,售后服务不仅关系着企业良好现象的塑造,同时也是维持客户数量的重要方式。

  2提高电力营销服务质量的管理路径和措施

  2.1改进和创新管理模式

  提升产品后质量,从供电、发电、输电以及配电等环节出发,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合理且充分地利用当前现有的各种科技技术,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还应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合理且准确地明确电力产品价格,将产品质量作为根本,确保价格和质量相匹配。

  2.2改变传统营销服务管理观念,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

  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转变传统营销服务观念和管理观念,在管理中融入营销观念,在领导决策上将情感营销观念输入至员工头脑中,增强其客户服务意识,使其在工作中可始终把满足客户需求当作目标,和客户间构建良好且积极的合作关系,同时善于寻找各种类型的潜在客户,积极拓展营销服市场,尤其要加强和大客户之间的联系,使电力营销市场更为稳定。除此之外,企业领导人员还应构建信息化且规范化整体规划,基于企业具体情况,构建合理且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使营销工作逐步向信息化以及规范化发展,保证资料数据准确且真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3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教育

  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教育,以此为客户提供更具针对性且优质的服务。聘请高素质且高水平的电力从业人员,定期实施培训和教育,强化从业人员关于电力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育以及培训期间,需突出实用性以及针对性,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的技术工作人员技能培训以及服务意识培养。此外,构建惩奖机制,对于工作中表现好且工作效率高的职工可为其予以物质或者职位的奖励,严惩服务态度差且工作效率低的职工,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服务质量论文7

  摘要:市场经济环境下,酒店企业想要保障自身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从市场环境出发,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本文结合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特点,分析了酒店服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应对处理措施。

  关键词: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常见问题;处理对策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酒店服务业在我国持续繁荣,酒店数量迅速增加也使得酒店开始面临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想要提升自身市场占有份额,酒店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这也是决定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特点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指针对酒店提供各项服务质量特性的管理,不同服务存在不同质量特性,不同质量特性对应客户不同需求,而即使同一种服务,若干质量特性水平存在差异,考虑适应性,会满足客户不同层次需求。从这个角度分析,酒店服务质量特性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满足程度如何,是衡量其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存在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全员参与,想要保证酒店服务质量最优化,需要酒店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其中,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二是持续改进,这也是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对于酒店而言,想要获得客户忠诚度,实现自身长远发展,需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此时强调服务质量管理不再单纯属于管理方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经营理念;三是以客户为导向,酒店属于服务行业,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经营管理中找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对策,促进服务质量提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现状

  2.1服务质量意识淡薄

  对于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而言,服务意识处于核心地位,不过根据调查,在多数酒店中存在着服务质量意识淡薄问题,如管理人员对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不重视,缺乏积极服务意识等,这样即使制定了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受认知水平影响,规范并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2.2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归根到底,酒店服务质量水平是由服务人员素质决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想要保证所有员工素质存在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酒店都存在服务人员素质偏低问题,分析原因,一是缺乏劳动力认证及准入机制,导致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二是中小型酒店往往由于效益问题压缩员工薪酬,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也就难以提高。2.3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当前,许多酒店本身并没有完善健全的服务管理体系,服务质量管理方法落后,导致酒店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许多问题,如客房物品不全、一次性用品质量差、制冷制暖温度不足等,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是会影响酒店整体形象。部分酒店虽然制定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过缺乏有效执行,在执行中存在操作不足、力度不够等问题,同样影响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2.4服务管理协调不足

  作为综合性行业,酒店服务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如果各部门之间服务管理协调性差,缺乏有效沟通,则必然会影响服务质量。同时,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酒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相互推诿,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各部门管理人员在管理环节片面关注自身业绩,忽视或者不愿与其他部门合作,导致酒店整体服务质量低下。

  3.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对策

  3.1提升服务意识

  立足市场需求,酒店需要高度重视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在内部形成相应环境和氛围,提升全体员工的服务质量意识,确保能够参与到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去,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在实际操作中,酒店需要引导员工树立服务至上原则,将之作为酒店安身立命的根本,定期组织员工参与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其服务意识,引导其树立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3.2强化员工素质

  员工素质对酒店服务质量水平影响巨大,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酒店服务质量,需要加强员工素质管理,在招聘环节,依照自身实际需求,适当提高招聘门槛,做好岗位分配工作,配合合理有效的用人制度,做到人尽其才,避免单看学历,而是应该关注应聘者个人能力、价值观念以及工作经验等。对于既有员工,应该加强培训,强化专业素质,以此来提升样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3.3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对于酒店服务意义重大,想要确保管理体系健全完善,需要推进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在服务环节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具体来讲,一方面,酒店应该设置专门服务质量管理机构,安排专业管理队伍,负责酒店服务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科学的管理办法,确保酒店服务管理体系能够囊括酒店服务全部环节,酒店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围绕服务管理体系运行,这样才能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3.4推动协调发展

  酒店应该强调各部门沟通协作,形成良好内部沟通氛围,对于部分工作量巨大,容易导致员工疲劳的工作,应该采取轮换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始终保持状态良好,避免疲劳引发的各种问题。同时,应该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在酒店内部形成统一价值取向,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员工聚集为一个整体,以此来提升酒店服务质量水平。

  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环境下,酒店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其自身生存,必须得到酒店管理层高度重视,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促进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冉.浅谈星际酒店前厅服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xx(33):122-123.

  [2]张颖.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20xx(13):3.

  [3]张海南.刍议西安TC酒店餐饮服务质量的优化对策[J].青年时代,20xx(04):88-89.

  作者:聂芸 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服务质量论文8

  1 我国铁路运输与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运输方式的日渐成熟,人们的出行需求越来越高。在客运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铁路客运量最大的国家,20xx 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为23.2 亿人次,20xx 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为25.35 亿人次,已连续3 年增幅达10%以上。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铁路客运规模将继续不断增加,成为广大旅客首选出行方式。与此同时,广大旅客对铁路出行服务的感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传统的仅满足承运要求扩展到生活、文化、网络信息等要求,更加注重服务体验。

  在货运方面,我国铁路货运量也居世界前列,20xx 年全路货物发送量为38.1 亿t,货运组织改革深入推进,货物快运量持续攀升。但受宏观经济影响,全路货运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下降,“黑货”市场需求下滑,货源持续低迷,铁路货运量出现多年来少有的持续下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xx 年1—4 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38 亿t,同比下降9.6%,但已开始呈现收窄趋势。与此同时,广大货主对货物发送的要求更加注重办理手续便捷、运输快捷高效、服务及时周到。

  近年来,各大铁路运输企业均意识到服务质量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地提出许多措施加以改善,较过去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这些改革大多是站在企业角度考虑的,没有全面系统地涵盖铁路运输服务的全部环节,而且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旅客至上的服务意识还未牢固树立。20xx 年3 月,国家铁路局成立,其职能之一就是监督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铁路公益性基础设施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政企分开后,如何按照“监管为民”的要求,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监督管理途径,以确保铁路运输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成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国外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外铁路为了摆脱经营困境,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陆续进行铁路私有化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开放铁路市场,赋予铁路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随着政府退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干预,加强对铁路安全、运输市场、产品与工程,以及经济方面的监督管理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各国坚持立法先行,直接把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写入法律或法律性文件;针对不同的监督管理对象,设立相应的政府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与铁路市场化经营相适应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优化政府监督管理体制。

  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铁路发达国家的政府监督管理注重立法先行,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各国均制定了铁路基本法律,为铁路监督管理机构的组建及其权力和职责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然后,在铁路基本法律的基础上,铁路主管部门制定大量有关铁路运输方面的规章制度,使铁路运输管理法律规范更加具体、规范,便于操作和执行。

  国外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在铁路私有化之前,监督和约束国有(公营)铁路企业的重要有效手段是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对铁路企业的经营效益、经营者业绩、企业管理水平、成长发展成果等作出客观的.综合评价,从而反映企业现实情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私有化之后,为了监督运输领域服务质量,均制定了服务质量标准。例如,法国铁路服务质量标准涉及服务可靠、运输可达、信息畅通、运输准点、承诺兑现、旅途舒适、旅行安全、绿色环保8 个方面,而且还专门组建运输服务质量管理局(AQST),主要负责对各种服务质量数据的实时跟踪、收集与发布,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与研究,指导旅客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出建议等。

  随着顾客满意度指数评价方法在房地产、IT业及服务业内的兴起与广泛应用,美国、瑞典、德国等多个西方国家的铁路运输企业,也将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引入企业客运服务部门,并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应用。目前,国际上仍然主要通过旅客满意度调查的方法,结合空间和时间的维度,来评价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同时,政府仍在不断调整监督管理的指导思想、力度和方式,致力于持续有效地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

  3 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方式建议

  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铁路企业自身的义务,也是铁路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针对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现状,从6 个方面提出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加强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的建议。

  3.1 监督管理与服务并重

  地方铁路监督管理局的职能之一就是监督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但监督仅是手段之一。为了帮助所辖铁路运输企业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建议监督管理局转变执政理念,在发挥监督管理功能的过程中,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将事后监督管理提前到事前的服务中,助推所辖各铁路运输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探索建立监督管理局领导分片联系铁路运输企业制度,着眼铁路运输企业的特点、热点和难点,走访企业开展调研,为铁路运输企业提供参谋服务。

  (2)依托监督管理局自身政府部门资源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协调,帮助铁路运输企业争取铁路物流税收政策和用地优惠政策等,落实和完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质押、监督管理等物流服务中的补贴优惠政策。同时搜集并整合铁路及全社会物流信息资源,尽可能地为铁路运输企业货运业务拓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3)通过旅客(货主)满意度调查、旅客投诉、内部检查等服务质量评价措施,帮助铁路运输企业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2 制定完善监督管理规章制度

  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应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以及国家铁路局有关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所辖地区的自身特点,细化标准,制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使监督管理工作有充分的依据。例如,制定完善监督组织机构、监督工作的形式和程序、监督抽样检查的方法等,这是实现对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监督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还应强化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加强综合管理的协调机制和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应明确职能,充实人员,抓好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抓好重点部位、重点工作和服务质量。

  3.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管理职能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地区监督管理局内部以及铁路运输企业之间的计算机可相联形成局域网,推行电子政务,理顺信息传递渠道,减少信息传递中间环节,切实保障各类统计资料(包括各铁路运输企业统计报表、运输市场调查报告、运输行业统计资料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施全面而及时的行业动态监控,以便于评价。同时,应强化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电话、APP 等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受理旅客投诉,解答旅客的合法、合理咨询,并向社会定期公布辖区铁路行业消费者申诉受理情况。

  3.4 定期监督检查铁路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执行情况

  铁路运输企业应从“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出发,认真贯彻执行GB/T 25341—20xx《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TB/T 2968—1999《铁路货物运输服务质量标准》等标准规范。通过挂牌、印制宣传小册子等方式,将服务规范公布于众,广泛宣传,让公众来进行监督。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应定期派出人员监督检查铁路运输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并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5 开展服务质量评价

  完善评价体系和程序,健全完善以旅客(货主)满意度调查、旅客投诉、第三方评价及内部检查为核心的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强日常检查考核。为了做到对所辖铁路运输企业服务质量的管控,充分利于公众的评价和监督,建议各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结合所辖铁路运输企业实际,研究制定“基于旅客(客户)满意度的考核评价指标”,除了从“硬质量”方面规定考核指标(如年运输事故率、正点率、设备完好率等)外,也要对“软质量”方面确立考核标准,采用科学、客观的评价手段,实现规范化管理,促进所辖铁路运输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为旅客(货主)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增强铁路市场竞争力。

  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的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旅客(货主)满意度的高低,获得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的综合得分,反映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但对后期改进和提升的方向指引并不明确。为了更好地指明各铁路运输企业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必须利用旅客(货主)满意度战略矩阵图,对满意和不满意的要素和指标进行区

  分。

  3.6 建立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建议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建立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要求所辖各铁路运输企业每年提交“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年度报告”。同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所辖铁路运输企业进行抽样检查评价,形成“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年度报告”,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根据旅客(货主)评价结果,要求各铁路运输企业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其执行。对旅客(货主)关注的服务质量中的难点、热点和瓶颈问题,从抓增强服务意识入手,将年度监督管理报告反映的问题列入下一年度重点监督管理内容。围绕旅客(货主)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服务质量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活动,通过重点抓好薄弱环节,促进所辖各铁路运输企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服务质量论文9

  摘要:对于酒店业来说,客户进入酒店产生的第一印象便是酒店前厅,它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酒店的整体形象和最终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发展迅速,酒店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酒店前厅服务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着我国酒店的整体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酒店前厅服务问题是当前酒店行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探讨我国目前酒店前厅服务质量相关理论及服务现状分析了酒店前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得出提升酒店前厅服务质量的对策,希望我国酒店前厅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促进我国酒店前厅工作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酒店前厅;服务质量;对策

  酒店前厅对于酒店整体服务工作中所起的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它既是酒店对内对外联系的总渠道,又是枢纽,是酒店接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酒店内部的各个部门如餐饮部、游乐中心、供应部等和顾客人住,都要靠酒店前厅提供咨询与其它具体服务来协调才能搞好酒店整体服务工作。因此,酒店前厅服务人员需精通业务、行动敏捷准确无误,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协调与完善酒店整体服务,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酒店前厅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前厅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畅,服务不及时前厅部与其他部门沟通不畅影响着酒店前厅服务质量。酒店前厅日常工作离不开酒店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与支出,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与其他部门未及时沟通与合作,如电话沟通、会议交流以及各种酒店公司举办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使得前厅工作人员日常工作遇到一些问题时,难以解决,最终导致前厅工作人员在为顾客服务过程中质量与效率均受到一定影响。此外,为了解决酒店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中的一些问题,规范酒店前厅部门与其他部门权利关系。需依据当前我国酒店日常运营的现实情况,将酒店前厅部门与其他部门职权与工作义务适当分配。为了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前厅服务质量,在前厅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时,需要的任何辅助工作,其他部门必须充分的支持协助,为前厅工作人员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与帮助,共同协助完成高质量的顾客服务;同时,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前厅工作人员在我顾客提供服务出现不足之处或发生隐患问题时,需及时处理问题,并及时向前厅部门反映情况,最终实现前厅部门高质量的服务。

  (二)员工能力与服务意识较低

  一方面,酒店服务属于无量化,很难量化计算与衡量,通常情兄下顾客会以酒店服务人员态度、服务过程等衡量酒店服务质量。前厅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存在差短。有些前厅服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如酒店的前厅工作人员的臣装、态度、说话方式等等均会影响顾客对酒店服务质量的判定,近而影响顾客的人住意愿。但前厅服务人员自身工作能力的限制,使得前厅服务难以符合酒店要求,表现出的问题便是没有能力按照酒店规定为顾客提供优质前厅服务;另一方面,有些酒店前厅员工受到传统酒店服务观念影响,不具备现代化的酒店服务意识,服务意识的淡薄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前厅服务质量问题。

  (三)客史档案重视程度不足

  酒店前厅作为酒店的门面,需要为到酒店的所有顾客提供服务,每天接触的顾客最多,了解顾客相关信息最全面,只要入住酒店的顾客都需在前厅登记,拥有较为准确、完整的顾客资料,以此根据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客史档案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当前部分酒店前厅当客史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仅仅作为顾客入住酒店的一项记录,未充分利用客史资料,前厅服务质量有所下降。

  二、酒店前厅服务质量的问题原因

  (一)缺乏有效管理

  缺乏有效管理影响着酒店前厅服务质量。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工作积极性不高,前厅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前厅服务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此外酒店前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缺乏有效管理,使得酒店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服务质量问题,顾客满意度受到一定影响。一方面,通常情况下酒店没有有效、完善的前厅服务质量控制机制,公司很难对前厅员工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没有依据与相关奖励和激励规章制度作为基础,前厅工作人员服务管理实际效果不明显,然后花费大量精力与人力,服务质量提升幅度非常小,与花费的财力与精力相比,反而得不偿失,不利于酒店企业发展,其原因在于没有奖励与激励机制,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效果不明显所导致;另一方面,没有奖励与激励机制引导,酒店高层领导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于基层的员工来说难以提升工作积极性,工作不尽责,促使一部分员工对于酒店的一些规则制度无法接受,员工受不了处处受到限制,而且有的规定是完全为了员工着想,员工却不以为然,导致酒店工作人员不能依照规则制度工作,引发服务质量问题。同时,工作过程中,也是马马虎虎的,导致工作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一系列的前厅服务质量问题。工作上的失误往往会使得员工产生不满的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正常的工作。

  (二)培训工作不重视

  酒店前厅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酒店不重视前厅员工工作过程中销售管理与服务相关培训。众所周知酒店的前厅管理包括员工工作与管理部分,前厅服务人员管理是酒店日常管理非常重要一部分,需要所有酒店人员参与与共同努力,需要前厅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参与部门关注与有意识的做好前厅服务,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但酒店前厅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使得服务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员工对酒店前厅服务的巨大作用,使得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仅仅关注工作任务与目标完成,往往忽视服务质量以及顾客满意度。导致酒店前厅工作过程出现一系列服务质量问题。

  (三)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酒店前厅管理过程中,没有具体、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前厅工作人员日常服务质量差异较大,没有同意标准进行衡量。如客户进入酒店时,规章制度需规定前厅工作人员如何接待,为客户以怎样方式提供服务时,遇到问题时。酒店前厅规章制度无需细化,但工作人员服务方式、日常穿着等等需有具体规定。此外,考核机制不完善,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前厅服务质量。

  三、提升酒店前厅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规范管理

  引进西方先进的酒店管理技术,与我国酒店运营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我国酒店管理方式与管理机制,规范我国酒店管理。首先,规范酒店内部部门之间配合机制,当酒店前厅需要其它部门配合时,其它有责任、义务辅助前厅工作人员完成前厅工作,将此项作为薪资发放的衡量标准之一,以提升部门配合落实到实处;其次,重视前厅工作人员奖励激励,优秀的前厅工作人员需发放奖励,并在全体员工面前给予表扬,利用榜样效应,不断提升酒店前厅服务质量。

  (二)定期培训

  依据我国酒店前厅工作情况,为了更好的提升前厅服务质量,需对前厅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一是工作能力培训,定期培训与指导前厅工作人员如何做好前厅服务、前厅服务需要关注什么以及提升前厅服务质量方法等等培训内容;二是前厅工作人员态度与观念培训,既然是一名前厅服务人员,就需有该有的工作态度,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植根于现代酒店前厅服务理念。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首先,需建立与完善前厅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相关规定,进行标准化规定,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前厅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加大处罚力度,旨在提升前厅服务质量;其次,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优秀、表现良好的前厅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并以此为榜样,激励其它员工。最终提升我国酒店前厅整体服务质量。

  (四)充分利用客史档案

  重视充分利用客史档案。首先,酒店前厅需对人住的顾客信息登记准确、完整,确保前厅工作人员为顾客提供服务时有据可依,顾客资料需涵盖顾客姓名、性别、电话等基本资料,以往人住酒店记录,离店时间、客房类型等人住习惯等等一些顾客信息,并且在顾客本次人住酒店时,对以往信息进行更新与完善,了解顾客需求,提供个性化、高质量前厅服务;其次,利用顾客档案建立有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工作,如定期回访顾客,了解顾客满意度、入住需求以及收集意见等等,更加深入的了解顾客,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前厅服务。

  酒店前厅工作人员提升服务质量,能促使顾客在第一时间增强对酒店的好感度,为酒店赢得忠实的顾客,提升酒店效益。酒店前厅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体现在酒店方方面面,需做好酒店前厅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是通过酒店管理、工作人员、酒店制度等方面工作加强与完善,促使酒店前厅提供服务环节做到环环相扣,最终提高酒店前厅服务质量,让酒店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吕三玉,郑钟强,李咪咪,酒店前厅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xx

  [2]罗振鹏.酒店前厅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分析——以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为例[J].旅游学刊.20xx

  [3]李亚茹.浅析金宸国际酒店前厅部服务质量提升策略[J].科技视界.20xx

  [4]欧阳晓波.浅析酒店前厅部服务质量问题[J].商业经济.20xx

  [5]吴军卫.高星级酒店前厅部人员选拔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xx

服务质量论文10

  摘要:选取南京市口腔医院20xx年4月至11月的369名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第三方调查机构电话采访其医疗服务满意度,了解第三方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展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以来,病区护士态度和护士技术的满意度数值结果理想。由此可见,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对医疗服务质量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论文

  一、患者满意度是评价

  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公众权利意识与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作为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其服务质量也需要更高更严的标准,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更好的医疗服务能有效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概率。在第12届国际医疗质量保证大会上,相关专家认为可以将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并明确提出将患者满意度作为改进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卫计委近年也连续发布一系列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相关文件,同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也将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等级评审、医院绩效考核等进行挂钩。患者满意度调查正逐步成为全面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组成。患者满意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量,最直接的一个就是患者在医疗服务机构接受治疗后对本身疾病治疗状况和健康恢复情况的满意程度;其次是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医院其他相关部门如出入院处等的满意程度;最后是患者是否愿意向别人推荐该医疗单位。满意度是患者基于对疾病和生活质量的了解,对自己所接受的医疗服务和治疗预后满意状况的一种综合评价,是医疗服务质量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方法,患者是医院服务质量的最终鉴定者和评价者。20xx年,我国卫生部在《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定期采取病人满意度定量评价方法对医院服务质量和医德医风满意程度进行规范、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因此,满意度调查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国外已经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形成了专业完善的评测体系和调查体系。目前,国内大多数医疗机构进行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是由医疗服务机构本身独立进行的,甚至是在患者接受医疗服务期间进行的调查,导致患者的真实意愿有所保留,调查数据和调查结果欠缺一定的可信度和有效度验证。而南京市口腔医院自20xx年开始参加由南京市卫生局主持进行的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工作,由南京市卫生局主持委托异地第三方服务机构对住院患者实施满意度调查,从而发现医院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医疗服务质量起到监督促进作用。

  二、南京市口腔医院护理工作

  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护理工作是医疗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也是新医改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从护理角度出发,探索第三方满意度测评对住院病人护理质量的促进效果,为持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满意度调查可分为现场调查、电话回访和邮寄调查。现场调查大部分由医院自主进行,其调查方式简单,节省人力物力,有助于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早期医用比较普遍。但由院内机构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获得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虽然非常理想,但数据客观性不佳,患者的真实意愿和想法不能有效准确表达,不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对于电话调查来说,由于患者作息时间和工作的影响,调查不容易完整进行,访问结果也受患者情绪、环境等因素影响。邮寄调查的结果较为客观,但存在回收率的问题,且信息反馈速度较慢。南京市口腔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是由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每个月的出院患者进行5分钟左右的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含12个项目,其中与护理满意度相关的项目是“护士态度”和“护士技术”。回访结果经汇总统计后反馈至南京市卫生局行风办,再由行风办将相关调查结果通报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和调查机构没有任何权属责任关系,被抽取进行调查的患者也不由本院决定,而是由市卫生局在每月出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2%抽取率),再由调查机构通过自身的管理质量体系进行操作。在整个满意度调查过程中,南京市口腔医院和调查机构以及患者无直接的接触和联系。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20xx年4月至11月南京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出院病人2102人。2.调查方法出院处将每个月的出院患者基本信息上交南京市口腔医院行风办,由行风办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上报南京市卫生局行风办。市卫生局每月按照约12%的比例抽取调查对象并将资料提供给独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第三方调查机构服务人员根据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电话调查,与每位患者平均通话时间在5分钟以上。

  (二)调查内容和结果

  异地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市卫生局提供的调查对象进行电话调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回访,调查内容有12个单项,其中涉及护理的项目是“护士态度”和“护士技术”,调查结果见表1。20xx年4月至11月,第三方调查机构电话调查南京市口腔医院患者人数为369人,调查人数占该院同期出院病人总人数比值约为18%。8个月的调查结果总体满意度较高,护士态度的平均值为95.9,护士技术的平均值为95.6,其中7月份数据有显著下降,而其他月份无明显差异。

  (三)研究结论与分析

  南京市口腔医院自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开展以来,所获得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在参与调查的医院中排名长期位于前列。这个满意度成绩的取得主要基于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视和严格操作规范。同时,医院针对第三方调查的结果采取了一系列激励促进政策,如:医院获取市卫生局通报的当月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后,第一时间由护理部和被调查患者联系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总结,详细分析有关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定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在患者对医院其他服务部门提出改进建议后,也由护理部门进行联系反馈,通知相关服务部门改进,提高患者的住院体验,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南京市口腔医院第三方调查结果还和医院绩效考评与职称评审挂钩,对患者提名表扬或批评的护理人员进行院内通报,由行风办进行奖惩,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患者对直接治疗的满意度也影响到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分。南京市口腔医院属于专科医院,病种相对单一,住院患者疾病的复杂性和难度以及医疗费用相对综合性医院较低,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后的康复满意度和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也比较高,从这方面来看,对护理工作第三方调查的结果有正面促进作用。但在护理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住院患者中疑难杂症比例相对较少,住院患者对治疗后的效果认可度较高,但也对护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因为患者会对医院其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配合度较差。第三方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对护患沟通、服务质量,病情观察、健康宣传教育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提高。患者进入医疗机构以后,最期望和重视的就是生命的延续和健康的恢复,其他视觉性期望如医院环境、护士仪表等位居最后,但在疾病治疗康复概率较高的情况下,患者对环境条件和护士的期望值也会随之增加。调查显示南京市口腔医院20xx年7月份满意度调查数据有所下降,但通过具体研究可发现7月份患者出院数较上月增加50%,显然在同样的.护理条件下,病人数量的增多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而8月份,在住院患者人数未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护理部进行了专项质量改进,加强检查学习,纠正不足,医护患增强沟通,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可见,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能有效协助医院发现医疗工作中的不足,便于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学习,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就医满意度。

  三、结语

  由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的满意度调查,能真实反映患者的想法,有助于医院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医疗服务质量,其结果也更独立、公正、科学,可以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国内外研究也显示,合理规范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能有效促进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绩效,而且这种促进是持续性的。但是,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受各种因素影响。医学作为生命学科,其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患者并不能完全理解医疗服务人员提供的技术服务,而患者对疾病康复的期盼和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局限之间的矛盾也严重影响满意度调查结果。此外,现在国内第三方调查缺乏通用的调查表体系,各种调查结果由于调查方式、调查内容、患者特性、疾病类别、医院等级等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调查人员的身份、调查结果的统计方法等也是影响因素。因此,第三方调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任重道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发挥更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嫣,曹建文.病人满意度若干问题浅析[J].中国医院管理,20xx,25(2):51-52.

  [2]夏萍,黄慧玲,吕玉波,等.广东省中医院顾客满意度测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中国医院,20xx,14(10):43-47.

  [3]郑煜.实用护理质量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xx:35-36.

  [4]严利,田继书,钟小琴.Servqual评价法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xx,24(3):1-3.

  [5]侯绪娜,于兰贞,宋平,等.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xx,19(17):20xx-2100.

  [6]王红霞,杨英.多渠道满意度调查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xx,27(10):72-73

服务质量论文11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经济型酒店的特性,认为经济型酒店应该顺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提供超值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并提出服务的重要性,分析经济型酒店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顾客所期望的服务内容,总结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指出提高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服务需求服务质量。

  经济型酒店(EconomicLodging或BudgetHotel)是现代酒店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通常定义是相对于传统的、提供全面服务的酒店而存在的有限服务的酒店业态。对于经济型酒店的认识要把握三点:一是性价比高;二是节约成本;三是客房数量与员工数的比例为1:0.5以下,酒店基本服务仅提供床和早餐。在我国,对于经济型酒店的认识主要从两方面划分,从星级上,指三星级及以下或没有星级的各类酒店;从规模上区别,一般是指300间客房以下的中小型酒店。其主要特征是:

  功能简化。经济型酒店主要把提供给顾客的服务集中在住宿方面,舍去了一些三星级以上的豪华酒店中不必要的硬件设施,把餐饮、娱乐、购物尽可能的压缩,甚至不提供这类服务。在住宿服务的基础上只额外提供早餐,真正形成了B&B(住宿+早餐)的模式。

  有限服务。经济型酒店紧扣于酒店的核心——住宿服务,以住宿服务是经济型酒店的核心产品,并以住宿为焦点进行完善和提高,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舍弃其他非必需服务。

  成本价格低廉。经济型酒店仅提供住宿服务,决定了经济型酒店成本低的特点。从经投资兴建到营销、运营过程中,处处都体现了节约成本的思想,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经济型酒店从产生的时代至今,客房价格低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服务在经济型酒店中的重要性。

  根据ISO9000的定义,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服务是一种行为和过程及其造成的结果,而非实物形态,是一种运动形态的使用价值。经济型酒店的服务是在为顾客提供客房的有形服务产品的基础上消费者得到无形服务产品的享受。提升服务质量就是在为顾客服务中透射出的一种态度、一种可以转化为顾客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利益或价值。

  良好的服务质量是降低顾客流失率和吸引更多新顾客的有效途径。经济型酒店市场的不断完善,同业竞争加剧,顾客有足够选择权。提高服务质量成为经济型酒店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最为直接途径。通过对良好服务质量的体验,顾客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利益或价值,可以提升顾客忠诚。并且,在信息传播高速发达的今天,顾客很容易就可以口碑传播享受到优质服务,间接地为酒店做了宣传工作,可能引领更多的潜在新顾客。

  良好的服务有助于使酒店获取顾客的反馈信息改进经营管理。当顾客获得认可的服务后,回报的是对酒店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建议和其他相关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酒店在硬件或软件等方面的缺点或不足,从而有利于酒店进一步的服务创新、市场竞争等方面采取新措施、调整战略。

  良好的服务质量是促进经济型酒店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经济型酒店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每家也摸索出适合其顾客群以及运营方式的服务模式和相应服务产品,其中包括有形和无形。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经济型酒店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酒店更要求提供舒适的住宿服务项目之外的有助于提高舒适程度的附加服务。服务质量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型酒店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经济型酒店顾客服务需求分析。

  据中国经济型酒店网调查,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客源是一般商务人士、外出旅游者居多;从选择经济型酒店的顾客年龄上来看,25-44岁为主要顾客群,这个年龄段大部分处于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阶段;从顾客收入情况上来分析,超过50%以上人的收入都在4000元以下。基于客源特性分析,说明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干净舒适为首要条件,需求导向偏于选择价廉物美便利实用的居住场所。而经济型酒店自然成为了首选。

  在对顾客期望的调查中发现:第一,硬件设施关注度调查。床的关注度最高,为94.51%,其次86.54%为卫浴设备,再次76.65%为隔音效果。可见选择经济型酒店最想得到的就是舒适的睡眠。床、卫浴设备和隔音效果都是与睡眠质量有最直接的关系。第二,最关注的服务项目调查。交通便利性以75.27%绝对优势排第一。可见经济型酒店的顾客多是以商务出差等为出行目的,酒店所处位置周围交通的便利性是影响顾客选择酒店的关键因素。第三,顾客最喜欢的预定方式调查。22%的人群保持了电话预定的习惯,网络预订方式为67%,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预订酒店。第四,促销方式调查。优惠券仍是首选,达到65.66%。说明顾客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值得注意的是,会员卡的优惠方式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进入门槛低。

  对经济型酒店始终没有准确定义和标准,对其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也没有相关规定,加上众多国际知名经济型酒店也进入我国,本土的经济型酒店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继而通过恶性的价格竞争抢夺客源,一方面造成了市场秩序混乱,另一方面低价位造成了服务的低质量和经济的低效益,更是完全忽视了经济型酒店提供清洁、舒适、温馨住宿环境的宗旨。

  (二)对舒适程度缺乏关注。

  这是经济型酒店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济型酒店就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在兴建和运营过程中就涉及节约成本的问题。酒店外部周边配套设施的投入较少,酒店内部包括客房设施相对比较简陋。一些与住宿紧密配套的服务产品被忽视,如客房卫生很干净但酒店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却不注意,常用设施维护保养不及时,这些细节会影响顾客对酒店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整体印象,降低了酒店的舒适程度和服务质量。

  (三)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型酒店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在人力资源成本上也很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节约导致了酒店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经济型酒店提供的服务有限,前台只执行开放、退房服务,长期下来或多或少会产生厌倦和烦躁情绪;客房只进行房间保洁,大多数采取计件工作方式,迅速完成工作不论何时就可以下班。顾客大多“夜宿晨离”,服务员只需要完成本职工作,对顾客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很少关注顾客的满意度,综合以上因素导致经济型酒店的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工作过程中态度较差是影响酒店的降低服务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提升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明确酒店内部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贝瑞(Berry)、帕拉索拉曼(Parasmaman)、塞莫尔(Zeitliatnl)等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主要依据五个标准:可靠、敏感、可信、移情、有形证据等。其中,除“可靠”与经济型酒店内部相当有限的硬件设施有关外,其余几个都是与服务过程中的质量有关,可见服务过程中的质量对顾客评价酒店整体服务质量产生极大影响。随着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国外连锁品牌的进入,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又因为经济型酒店的“经济”,是在环境和硬件设施不如高星级豪华酒店,这就需要用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来弥补这一劣势。因此,在经济型酒店内部非常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制定出完整的统一的服务及质量标准,对凡是涉及到与顾客接触的服务过程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流程和标准,为顾客创造实惠及品质保证,使顾客在有限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酒店服务。

  (二)准确定位并创新服务类型。

  经济型酒店的特点之一是功能简化,也是经济型酒店能在现代酒店业市场以其独特性存在的原因。随着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逐渐成熟,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各酒店间的综合水平逐渐缩小,服务水平、酒店环境等其他影响消费者住宿时感受因素,逐渐成为众多经济型酒店的竞争要点。经济型酒店可在正确评估有限资源与能力的基础上,识别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市场,有一个合理和准确的定位,发现并开发细分市场,重组酒店的服务要素,在顾客关心的核心服务功能上精益求精,在其他方面综合考虑顾客需求与成本进行综合配置。创新服务产品,完善服务细节,增加服务模式,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打造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三)提供差别化服务。

  对经济型酒店来说,要秉承顾客至上服务的理念,确保酒店顾客在不增加额外花费的情况下享受超值服务,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入住。经济型酒店应注重周围的环境优化,尤其客房内部环境,增加舒适程度,让顾客的核心需求——睡眠得到完美满足。在住宿+早餐的服务基础上,根据顾客的偏好提供特色服务;如针对商务出差、自助旅游、休闲度假等提供交通和相关票务服务;如将酒店内部客房划分不同区域,在客人入住的时候根据顾客特性选择安排,既改善酒店内部的区域环境,也有利于顾客间的相互沟通;体现经济型酒店宾至如归的经营理念,顾客在不同作息时间入住酒店以后,随时提供“早餐”服务;客房采用隔音及环保材料,核心服务产品床要特别舒服;设计细节人性化,让每一位入住的顾客感觉耳目一新,入住更加方便;酒店房间设免费网络连接,电视提供国际、国内频道,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在机场附近的经济型酒店可安排免费的接送机服务,展览会议附近的经济型酒店提供相关票务和游玩服务等。建立网络预定系统,通过多种途径派发优惠券、会员卡以及相关打折卡,改进酒店的付费方式,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加强培训和组织学习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价值。

  首先,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应对每个岗位制定一套以质量为依据的培训考核内容,建立培训效果评估系统,做到培训结果的转化和培训结果的保持。第二,强调组织学习,提倡全员学习。把优秀的服务意识和经验转换为公共知识互相学习,使全体员工形成向顾客提供超值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在日积月累中积淀成自觉的企业文化论文"target="_blank">企业文化,渗透到酒店各方面的工作中去。第三,关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员工心态,帮助其形成比较现实的职业目标,给予员工丰富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升其价值。

  (五)建立顾客信息反馈系统。

  了解顾客对酒店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的综合要求,从酒店和顾客的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适应于酒店经营特征的顾客满意测量方法,搜集顾客偏好变化情况,把握顾客期望与感受,了解顾客对酒店的意见,分析判断当前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酒店本身资源进行及时调整,满足顾客需求,不断推动酒店服务质量改进。

  (六)建立经济型酒店行业协会。

  设立专门的联合协会组织各个经济型酒店之间的沟通活动。充分发挥协会服务、沟通、监督、协调的职能,制定经济型酒店行业的标准,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避免无序的恶性竞争,整体促进经济型酒店的良性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服务质量论文12

  一、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的概述

  (一)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的概念

  服务质量这一理念最早产生于格罗鲁斯在瑞士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首次在服务领域中引入了质量的概念,同时提出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他对感知服务质量的定义是由功能质量、技术质量组成的,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受之间的差异。顾客满意则是市场营销领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对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概念。一种是从过程角度进行定义的,认为顾客满意主要反映在顾客在事后对消费行为的评价。另一种是从状态角度进行定义的,认为顾客满意主要是顾客在发生购买行为之后产生的感受,是由消费经历得到的结果。

  (二)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的关系

  通常来说,在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关系。顾客将其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和实际的感受进行对比,从而得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如果顾客的实际感受超过了期望值,顾客就会对感到惊喜,能够极大的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如果顾客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基本相同,顾客会感到满意,对其消费行为也能产生一定的刺激。但是,如果顾客的实际感受低于期望值,顾客就会感到失望或不满,从而可能终止或改变其消费行为。

  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

  对于服务质量差距的分析,目前较为常用的是“服务质量5大差距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直观的体现出服务质量的形成及其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差距。顾客的口碑沟通、个人需求、以往经历等会对其期望的服务质量产生影响。此外,企业的营销宣传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服务质量差距是其它各个环节质量差距的总和[3]。具体来说,模型中主要包括管理层认知差距,指的是企业管理者不能对顾客服务预期进行准确的感知;服务传递差距,指的是没有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来生产和传递服务;质量标准差距,指的是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与企业管理者对顾客质量期望的认识之间存在的差距;市场营销传播差距,指的是企业实际提供的服务没有达到市场宣传中所给出的服务质量承诺。这些方面的差距综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服务质量差距,指的是顾客与其的服务质量与实际感受到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距。针对模型分析中体现出的各种差距,企业应当根据不同的原因,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从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中能够看出,企业要想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就应当尽量缩小服务质量差距。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应当对其它环节的质量差距同时进行缩小。具体来说,企业应当对顾客的实际期望进行更为准确的了解和掌握,确保实际能够满足服务标准的要求。对于顾客的期望,要在指定的服务标准中加以体现,并且一定要遵守面向公众做出的承诺。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缩小和消除服务质量差距,实现顾客满意的提升。

  三、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的提升

  (一)树立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

  在企业的发展当中,顾客是重要的源泉。因此在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应当将顾客满意作为基本的目标。在分析顾客需求的过程中,不应站在企业自身利益角度,而是应当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来考虑和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顾客满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升顾客满意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当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努力为顾客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从而达到顾客满意。因此,企业应当树立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

  (二)推行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全面服务质量管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根堡姆提出,其指的是在企业中,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全体企业员工共同参与,基于顾客服务的思想,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体系,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实现顾客满意。具体来说,全面服务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全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全员性的服务质量管理、全过程的服务质量管理等。通过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入手,推行全面服务质量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

  (三)分析和缩小差距,提高服务质量

  在企业服务质量管理中,应当分析造成服务质量差距的原因,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距,从而有针对性的缩小差距。在具体的工作中,可以根据服务质量差异分析模型中体现的几个方面的质量差距入手,对顾客期望和管理者认知、服务质量标准和实际服务、管理者对期望的认知和服务质量标准以及实际服务与顾客感知等方面之间的差距进行控制。在这些不同的方面,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市场调查、组织优化、员工培训、监督管理、目标设定、信息流通、全员协调等。通过这些方式,不断缩小差距,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顾客满意。

  (四)强化服务管理工作

  在服务营销当中,要想切实的提高服务质量,实现顾客满意,就应当不断强化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应当首先建立服务质量责任制,确保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各项职责和任务能够落实到个人。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职责范围,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制定服务工作的具体标准,并以此对服务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确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再次,应当建立服务信息管理制度,加大力度收集和反馈顾客的意见和建议,为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然后,应当强化服务决策工作,在制定服务形式、服务水平、服务项目等决策的过程中,应当更加严谨和慎重。最后,还应当对营销服务组织进行完善和优化,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熟练、迅速的为顾客提供服务。结论:在当前社会中,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此环境下,企业要想得到更为良好的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到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重要性。在企业的服务营销中,要认识到服务质量差距,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提升,从而实现顾客满意。

服务质量论文13

  一、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现状

  我国加入WTO后,旅游市场开始全方位对外开放、旅游消费趋于成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少企业力图通过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质量来改善酒店经营绩效。随着《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的出台,以及旅游局相应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许多酒店都制定了规范的服务操作程序,有不少高星级酒店还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在服务质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酒店业相比,国内酒店服务质量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服务技巧等方面在竞争优势上落下了一段距离。例如,服务人员缺乏热情,不积极主动,表现为“机械”式的微笑和“无感情”化的言谈;客房服务不及时,餐厅就餐等待时间长;员工无法识别个别客人的特别需要(如客人对所提供香水过敏)造成服务缺陷。而我国历来就有轻视服务工作的传统思想,很少有人把“服务”当作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些管理人员都不能以正确态度看待员工,这也导致我国酒店服务总是不尽如人意。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及其相关重要理论

  1.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他给全面质量管理所下的定义: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套有效的体系。至20世纪90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它更集中反映了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所追求的价值观,通过以下三个原则可以体会到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

  (1)以顾客为导向。任何组织都要依存于他们的顾客,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需求,满足并超越他们的需求,才能获得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和源泉。与过去相比,顾客们有更明确的质量期望值,正确理解顾客需要和识别潜在的顾客需要成为搞好质量管理的关键。

  (2)全员参与。一个酒店的运作相当于一部机器的运转,任何一个零件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产品整体的质量输出。组织内全体员工,从总经理层到员工层,都必须参与到质量管理的活动中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决策层必须对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3)持续改进。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和目标。顾客需求的迅速变化,酒店必须要持续改进才能持续获得顾客的支持,才能获得不断的利润进而持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主动寻求不断和系统融合的改进理念。

  2.顾客价值和顾客感知价值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顾客满意使该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受益,以达到长远成功。对顾客价值的研究是从最初的以产品为中心,单纯注重产品质量,到以顾客为导向争取顾客满意和忠诚的新发展。

  伍德洛夫从顾客的角度对顾客价值定义如下:顾客价值是顾客对产品属性、属性效能以及使用结果的感知偏好和评价。载瑟摩尔认为,在企业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他通过调查总结出四种感知价值的涵义,全面概括为:顾客感知价值就是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评价。

  很多酒店经理已经认识到,酒店从固定顾客获得的收入和利润远远高于首次和一次性光顾的顾客,且获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是保留一个老顾客成本的5倍。而顾客购买你的服务并再次光临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你提供了优质服务,而是因为顾客感知到了这种优质服务。一旦他感知到了,才会真正认可他的付出是物有所值,从而认可酒店,才能走向每个酒店所期待的忠诚之路。反之,若顾客感知不到这种优质服务,或甚至感知到的是一种劣质服务,酒店的代价可想而知,酒店声誉受损,失去一大笔未来的`生意,给竞争对手送去了一批原本可以属于自己的顾客。

  3.员工价值和员工不满意代价

  酒店的服务过程和消费过程基本是同时发生的,酒店的员工作为服务的生产者和传递者,在决定服务质量高低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优质服务的角度,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绩效决定了酒店业员工的价值。酒店的组织资源本身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否利用这些资源给顾客创造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员工的工作绩效。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把企业员工纳入到“内部顾客”之列,要取得顾客忠诚,员工也必须忠诚于企业。研究者已经多次证明,服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顾客的满意度成正比关系。酒店业中顾客与员工有着大量的直接接触,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往往首先来源于对这种接触的感知,员工不满意,第一个代价就是损失生意,不满意的员工无法提供达到顾客期望值的服务,甚至于顾客发生服务方面的纠纷,从而导致顾客不再光顾。第二个代价便是员工的离职成本。员工不满意的最终表现便是离职,其个人的解雇费、招募费、培训费等直接成本,对每个企业都会是不小的损失。而离职带来的附加成本或间接成本,也不容忽视,如新员工的工作效率通常很低,使浪费增加,还会增加工作中的事故等。

  三、新型全面质量管理之路

  1.满足顾客需求,提高顾客感知价值

  面对顾客不断成熟的消费观念和需求,只有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变化,才能在目标中有的放矢,针对顾客的需求,开发出符合市场和顾客满意的服务项目。比如在客房中增加网络设备,以提高顾客对信息需求的方便性。酒店业中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千变万化、各有不同,要求有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在满足顾客多层次的需求的基础上,提高顾客感知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针对酒店服务,在伍德洛夫的顾客层次模型基础上可建立顾客价值的层次模型。顾客在入住酒店之前对自己即将享受的服务都会有一定的期望,在接收服务之中或之后,顾客往往把自己感知到的服务与期望的服务作比较,只有当感知的服务达到或超过期望的服务时,顾客才会满意。

  2.加强员工质量教育,培养员工忠诚

  要想提高员工的价值,就必须在提高员工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让员工的个人资源被充分利用。对员工的质量教育,主要包括意识教育和技能教育。通过意识教育,让员工了解熟悉酒店的质量管理政策和具体做法,使他们掌握酒店服务的深层知识,以更好地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使顾客对服务质量形成正确的期望,甚至可以帮助顾客购买和消费服务,指导顾客配合服务工作,同时提高顾客价值和酒店价值。技能的加强,可以使员工准确熟练地提供和传递服务,随着酒店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很多酒店服务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此外,技能教育可以提高员工自身能力和价值,让员工对工作本身有一种满意感而对企业忠诚。

  3.采用目标管理,实行团队合作

  目标管理的实质是强调组织成员亲自参与目标计划,实现自我控制,围绕目标展开工作。目标管理还能促使下放过程管理的权力,使员工在独立解决顾客的问题时不会有所顾忌,从而在保持整体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把酒店服务搞得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由于酒店组织都划分了部门界限,严格规定了标准的操作程序,餐厅和厨房之间、会议销售部和客房部之间、客房部和工程部之间等都存在一种潜在的权责的竞争,传统的等级管理制度限制了酒店组织的决策能力,利用团队合作,如部门工作队、跨职能工作队、特派工作队等,打破了传统等级制度对决策能力的限制,能根据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期望快速反应,制定出有效的绩效目标,并达成目标。

  4.控制关键时刻,持续改进

  “关键时刻”是由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总裁简卡尔莱首次提出,而后卡尔奥尔布雷克特和罗恩泽门克将其定义为“顾客与组织的任何方面进行接触并对其服务质量产生一定印象的任何时刻”。如果“关键时刻”顾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酒店的服务得分就会大打折扣,即便别的方面都很好。为避免关键失误,林恩舒期塔克提出使用“服务蓝图”的管理来解决。“服务蓝图”通过描绘出服务流程中的关键时刻,如客人登记入住、客人点餐、询问信息等步骤,现实动态的展现过程的瞬间状况,使管理人员直观地了解顾客的总体需求,以及酒店应该在时间和地点方面做出哪些安排来满足这些需求。对关键时刻的控制,可以促使酒店体系不断改进,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贾依坎达姆普利.服务管理――酒店管理新模式[M].旅游教育出版社.20xx年

  [2]何健民:提高我国饭店企业顾客价值与利润的方式[J].旅游科学.20xx年1月

  [3]田亚丽:中外饭店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xx年5月

服务质量论文14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写字楼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与之相伴的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及质量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笔者结合自身实践,针对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及其应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力图为改善当前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物业服务;物业管理;写字楼;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大量跨国公司涌入中国,同时我国本土企业、金融、保险、通信以及中介服务行业也迅速发展,这客观上刺激了我国写字楼行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写字楼行业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和第五代,写字楼对绿色环保、生态以及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写字楼功能越来越丰富,相应的写字楼物业管理内容越来越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字楼物业管理作为写字楼的开发附属行业在整个物业管理行业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其管理的水平与写字楼开发商、业主以及物业公司三方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维护三方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1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内容

  目前在我国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中,服务的基本内容根据写字楼的规模、业主性质以及写字楼的具体区位条件等差异而有所不同。从整体上来说,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性公共服务、委托性特约服务以及针对性专门服务3个方面。常规性公共服务内容包括写字楼房屋设备与设施管理、写字楼建筑主体管理和住宅装修日常监督、写字楼建筑卫生和绿化管理、与公安和消防有关的写字楼区域安全管理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辖区内的车辆道路管理和其他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2]。针对性专项服务内容包括商业类和日常生活类服务、金融与社会福利类服务、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类服务以及各种经纪代理中介服务。委托性特约服务内容是对针对性专项服务的补充和拓展。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基础上,根据上述两种服务类型的项目与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机制与经营方式,从项目和内容上进行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2开展写字楼物业服务质量评价的客观必要性

  1)物管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的发展主要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物业管理服务经验,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业人员素质低、服务意识不够,整个行业发展水平不高。许多写字楼物业管理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业主认为接受到的物业服务与所缴纳的物业服务费不匹配,对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意,导致许多业主少交或不交物业管理费,造成物业管理公司运作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写字楼物业管理行业也出现了这样一个怪圈,即物业管理公司服务质量低下———业主拖欠物管费———物业管理公司缺少运行资金———物管人员服务态度差———物业服务水平低,这种现象作为一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使得整个写字楼行业物业管理服务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针对这种矛盾物业管理公司虽然进行了业主满意度调查,但是由于缺少科学指导,物业管理公司不能或者也不愿意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处理,进而无法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效指导,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业主满意度,能及时发现和分析物业管理公司自身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推动自身科学合理发展。

  2)相关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公司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直接由写字楼开发商衍生出来的管理公司;二是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三是由政府性质的房管所转制形成的公司[3]。由此看出,物管企业成分的复杂现状直接造成相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时难度增大。目前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制定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来对其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这是造成目前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应提高主管部门对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的监督管理水平,促进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构建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掌握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从而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3)业主的需要。业主是写字楼物业服务质量的直接感受者,也是物业管理质量最有发言权的一方。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公司和业主具有博弈关系,业主希望支付较少的费用获得更优质的服务,而物业公司则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缺少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因此,双方在博弈中往往产生矛盾,造成物业管理服务质量长期在低级阶段徘徊,最终对各方的利益都造成了损害。由此可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业主和物业公司都能接受的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使之成为物业管理与业主沟通的'有效渠道,业主不仅可以根据这套体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而且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3构建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1)体系构建原则。首先是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指的是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各个指标既要充分反映系统的总体特征,同时又能避免重复。指标体系要做到层次分明,简单明了,处于同一平面的指标应该要相互独立,不要加入太多的信息内容而使指标的内涵重叠,从而易于区分。要围绕综合评价目的来构建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论能够最终反映评价意图。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和部门的系统性工作,因此,构建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要做到能够充分反映服务参与者方方面面的情况,根据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服务质量调查表要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业主对服务的需求信息。同时在选取指标时,要能够根据写字楼提供的服务性质、内容以及具体的区域位置等进行指标变换。第三是目标导向原则。笔者认为,就写字楼行业管理服务的质量评价而言,评价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也不是为了给相关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简单的排序,而是要通过评价对相关物业公司进行监督和激励,促进其提升自身物业管理水平,引导其往正确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因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中,要根据评价的任务和目的合理构建指标体系。

  2)原始指标体系。对于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不同侧重点的指标体系。在参考学者们的观点后,结合自身在写字楼物业管理行业多年的从业经验,笔者认为,写字楼物业管理作为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服务、特色服务以及特约服务等诸多的子系统,在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时,要注重层次性和全面性,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成见第39页表1。

  3)指标体系的筛选。在开展质量评价时,原始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原始指标进行合理筛选。通常来说,会根据相关客户调查对指标进行选择,再根据指标进行质量模型构建,开展质量评价,以确保评价结论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最大限度地吻合。例如某写字楼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首先应根据该写字楼的实际情况,形成新的指标体系,然后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新的指标体系有25个指标,这些新的指标在筛选出来以后,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指标优化中,形成质量评价的最终指标。

  4结束语

  写字楼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是将现代管理质量评价方式运用到写字楼物业管理评价中的全新尝试。在当前写字楼行业迅速发展及其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整体有待提高的背景下,将管理质量评价理念引入其中,可以为写字楼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以及相关监督主管部门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点[4]。通过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服务进行客观的评价,物业公司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改进自身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业主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评估自身对物业公司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意见。而相关的写字楼物业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则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地预测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状况,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行业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英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xx(18):80.

  [2]周越.住宅物业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xx(25):171-172.

  [3]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4]邓富民.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服务质量特性构成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27-30.

服务质量论文15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医院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护理层级管理,在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对所有护理人员均采用常规方法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护理安全和护理文书质量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并于两个时间段分别选取100例患者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护理安全和护理文书质量方面的考核成绩均远高于管理前成绩(P<0.05),且管理后所选患者的满意度分布与管理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管理前后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层级管理;服务质量;满意度

  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过程,其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护士潜在的能力进行系统性、合理性地利用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研究显示[1],护理管理质量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医院临床护理服务的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水平,若护理管理质量不理想,很可能会导致护患纠纷或者投诉事件,影响医院的社会服务形象。护理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医院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特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护理层级管理,取得了满意成效,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医院于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护理层级管理。本单位共有289名护理人员,分别来自各个科室,均为女性,年龄20~53岁,平均(34.7±4.9)岁,工作年限1~26年,平均(7.6±2.0)年,学历分布:中专或大专217名、本科72名,均为医院正式护士。

  1.2方法: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所有护理人员均采用常规方法管理,均由科室护士长和主管护师指派任务;自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对所有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①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业务能力和学历设置管理层级岗位,全面落实层级责任制,并且由上级负责下级,对每一个层级人员的工作质量均进行严格把控管理,设置管理人员及时做好工作改进;

  ②对所有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由上一层级的护理人员对下一层级人员加强理论和实践培训,同时由医院领导和科室领导加强监督和照护,增强护理能力,保证所有护理人员均在通过考核后分配护理任务;

  ③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并完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完善需要不断争取所有护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灵活运用奖惩制度,增加工作人员的热情,尤其需要注意丰富护理人员的精神,宣教医院传统文化;

  ④管理过程中根据考核结果对护理人员实施动态的分层级管理,并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个人归属感和工作中责任感;此外鼓励低层级的护理人员与高层级人员多沟通交流,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护理安全和护理文书质量等方面的考核成绩,和护理满意度。其中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上述各个方面的考核,且理论评分均为0~100分,评分升高表明考核成绩更理想[2];分别于管理前后随机选取100例患者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对比,按照卫生部(国家卫计委)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评定内容包括责任感、态度、道德感、操作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总分为0~100分,将评分≥90分者记为非常满意;将评分≥70分且<90分者记为一般满意;将评分<70分者记为不满意,且非常满意率和一般满意率构成比之和记为总满意度[3]。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检验组间数据差异,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x-±s)比较均分别采用2和t检验,且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考核成绩:管理前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护理安全和护理文书质量方面的考核成绩分别为(91.5±2.7)分、(84.6±2.9)分、(85.4±2.5)分和(86.8±2.7)分,管理后分别为(94.8±2.4)分、(93.5±3.1)分、(94.7±3.5)分和(96.0±3.6)分。管理前后各方面考核成绩对应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7.642,P=0.005;t=8.483,P=0.001;t=10.305,P=0.000;t=11.204,P=0.000)。

  2.2满意度:管理前所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如下:非常满意241例、一般满意32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度为94.46%;管理后所选患者者非常满意272例、一般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99.65%。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分布情况差异显著(U=10.836,P=0.000),且管理前后总满意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2=9.825,P=0.000)。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各个医疗单位均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以提高管理效能,真正发挥医院管理小组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作为医疗服务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服务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并且也关系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效能和医院的长远发展[4]。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仍然存在明显的限制和不足:如培训力度不理想,考核制度不完善,奖惩制度不科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护理人员沟通交流不够等,且此模式下管理人员的理念和水平均不甚理想,很难满足患者日益多样化的护理服务需求。护理层级管理在各个科室护理管理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和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较,护理层级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是针对护理人员的层次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分级,并且明确规定了每个层级的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范围,明确工作重点将个人责任制落实并且明确分工,做好有序管理,保证各个层级之间相互补充和完善[5];护理层级管理能够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优势,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避免出现护理误差;护理层级管理能够促进护理人员相互竞争、奖惩分明、共同学习等,将考核成绩和护理质量作为绩效评估的标准,进而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经上述分析可知,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模式具有多方面显著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研究中,管理后护理人员各方面的考核成绩、管理后所选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管理前数据,说明护理层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可改善患者的满意度。综上,建议在护理人员管理中心引入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具有双重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月玲.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xx,53(2):144-145.

  [2]余春芳.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xx,28(12):183-184.

  [3]袁文芳,陈春英,林岩.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12(12):104-105.

  [4]王莲英,王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xx,7(21):252-254.

  [5]罗婷,陈岚,苏艳波.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xx,7(20):223-225.

  [6]宋丽华,张步玉.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xx,9(19):3974-3975.

【服务质量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服务质量论文02-04

导游服务质量提升措施分析论文03-22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问题论文质量管理论文12-24

医疗服务质量报告12-31

如何提升员工服务质量02-10

提升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措施探讨论文01-18

服务质量自查报告02-15

铁路市场服务质量调研报告06-23

医疗服务质量报告7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