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毕业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历史学的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历史学的论文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学的论文 1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检查学生在校学习成果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等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学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历史学专业学生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历史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
1、毕业论文的选题方法
根据选题原则和要求,提出选题题目并附选题的主要内容、目的、要求和现有条件等,指导学生选题。由系里张榜公布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先由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并根据教师提出的论文题目进行选题,也可以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行拟题,毕业论文题目必须每生一题,或同一题目的不同研究方向。学生必须填写《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选题审批表》。
2、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1)毕业论文题目,必须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
(2)毕业论文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课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理论深度要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研究。
3、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
(1)由指导教师提出论文的题目,经教研室研究充分讨论,最后由系主任审核确定,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
(2)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行选题;
(3)教师科研课题的“子题”。
在选题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少数优秀学生选做创新性强或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课题。
(二)毕业论文的开题
1、论文开题
学生对选题进行初步调研的基础上,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并填写《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详细阐述选题依据,选题学术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经系论文工作委员批准后方可开始撰写。学生开题一经通过,不得换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换题,要向系论文工作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原因。
2、撰写论文提纲
学生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提纲。指导教师要认真审定毕业论文提纲,毕业论文提纲要尽量做到全面、缜密。
(三)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
1、学生要严格按照指导教师审定后的毕业论文提纲进行初稿写作,不可自行其是,随意更换主题。第一稿完成以后,指导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提纲和思想在写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的每次指导都应填写《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便于学生更好了解论文不足。
2、在二稿修改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充第一稿之不足,要求学生在文风、文章格式、修辞等方面有所提高。指导教师要对第二稿进行全面的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保证终稿打印时所有的错误和疏漏都得到更正,错误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论文定稿不得少于8000字。论文定稿包括论文统一封皮、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书目,并且统一用A4标准打印纸打印,具体打印格式规范参见《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
(四)毕业论文答辩
成立由系主任为组长的答辩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的论文答辩工作,制订答辩规程以及时间、地点安排等,并提前三天将工作安排报送教务处,审查学生答辩资格,研究确定答辩意见。具体要求如下:
1、毕业论文完成后,毕业生均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为15分钟左右。学生阐述毕业论文报告,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3-5个问题。
2、毕业论文小组答辩由教研室组织,小组优秀论文二次答辩由系答辩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小组至少应由3-5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成员若为3人,则不应包括答辩人的指导教师。系答辩委员会主席应由学术带头人担任,委员由高级职称教师3-5人组成,系级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3、答辩过程要有专人如实记录,并添写《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
4、答辩小组和系答辩委员会成员应严格按照《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报告与答辩能力评分标准》进行答辩成绩评定。其中论文答辩小组必须将本组答辩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结果及时报送系答辩委员会,以便于及时组织小组优秀论文的二次公开答辩。
三、毕业论文的组织与管理
(一)毕业论文的领导小组及管理
毕业论文工作由系主任领导,教学主任负责,实行系、教研室二级分工负责管理。
1、系级管理职责
成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和教学秘书等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历史系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做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动员工作,布置工作任务,组织学生按时开题。
(3)审定毕业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确定答辩委员会名单并报送教务处审核。
(4)组织对毕业论文工作的中期质量检查。
(5)组织本系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
(6)组织本系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和表彰工作,推荐参评学院优秀毕业论文的人选和作品。
(7)负责本系毕业论文的成绩管理、档案材料管理。
(8)负责进行本系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历史学的论文 2
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是伴随着西方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而开始的。从德国的兰克学派强调的客观史学到法国年鉴学派提倡的总体史观,再到美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兴起的计量史学,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自然科学的巨人在史学的领域大行其道,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论再到方法论,属于历史本质的人文精神与道德价值在科学理性的碾压下变得支离破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史学自然科学化倾向再次占据史学市场,在这次引人注目的‘方法热’中,人文社会科学表现出向自然科学方法汲取灵感的浓烈兴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大出风头,连数理逻辑、科学哲学也备受青睐,充分反映了复苏的现代学术对科学理性的执着追求和急切心情。”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史学在科学化的道路上,伴着自然科学的脚步蹒跚而行,历史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评判在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史学客观化追求中渐行渐远。翻开世界近代史的画卷,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未消,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便纷至沓来,社会风险伴随着全球化的扩展,急不可耐地包揽了整个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世界的科学化风险已经足够引起历史学家在精神领域的反思,历史学在科学化的过程中,是史学在科学的背后“邯郸学步”,还是科学在史学的领域大刀阔斧。
1 历史概念的渐趋僵化
“现代史学”的基本概念逐渐失去了推陈出新的发展动力。就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化学来讲,其基础概念的形成带有很强的主观赋予性,即将某一物质和规律符号化,特定的符号便具有了特定的意义并在某一领域中达成一致。这种被创造出的符号化概念,一经形成,在时间上便具有了历时性特征,在空间上则具有了稳定的特点。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的概念采取的是先创造后推广再到认同的模式,从而避免了分歧与争议。
而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其基本概念的形成更接近于归纳法,即对于某一类历史现象或事件的规律性总结,在研究领域采取的是先争议讨论再认同、推广的模式。随着历史学者认识水平的发展,经此形成的概念,在时空的持续延伸中,早先被确定的概念意义便带有很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着重新定义与解释的风险。因此,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相比,历史解释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在纵向上是无法累积的,随着新的历史资料和新的解释方法的不断涌现,原先的历史概念必须适应历史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或对原来的历史现象重新归纳,或对新兴的历史知识进行囊括。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特别强调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他说: “要在逻辑上从基本经验推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说的任何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史学科学化的结果便是对新兴知识的接纳程度在与自然科学竞赛的过程中可圈可点,在同化、融合以及归纳总结上却又力不从心,从而导致作为史学基础的历史概念的更新速度大幅度冷却,狭小的历史基础因难以适应日益膨胀的历史知识和快速变迁的社会环境而裹足不前。
2 表达方式的逐渐匮乏
文字表达的形式化拉开了史学与社会交流的距离。维科说: “谁创造历史也就由谁叙述历史,这种历史就最确凿可凭了”,也就是说历史学始终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在问题研究语言表达上始终绕不开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和不同思想的人物形象。
语言的魅力正在于能够详细且精准地刻画出风格迥异的人物性格。现代历史学在科学化追求的掩饰下,嗅着客观史学虚无缥缈的气息,开始摒除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词,抛弃无甚作用的装饰性的语句,史学表达的语言之美消失殆尽。另外,专有性名词的大肆泛滥,历史概念的随意堆砌,僵硬的文字之间看似艰涩难懂、字字珠玑,实则反映了历史语言的庸俗化和扁平化,既无法厘清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脉络,又无益于构架起历史学家和读者受众进行精神交流的桥梁,无意间拉开了史学与社会大众的距离。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现代史学没有深入群众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史学的科学化在文字表达的层面上刻意追求的客观性。
与之相反的是,高度简化的符号语言和平面化的表达方式是自然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并不是在发展过程中刻意追求的。显而易见的是,历史学在追随科学化的脚步中将这种简化表达当作防止历史叙述主观随意性的最后防线,弄巧成拙的背后,使得史学的文学功能被剥离殆尽。
傅斯年指出: “语言历史学也正和其他自然科学同目的、同手段,所差只是一个分工。”语言和文字作为被普遍使用的交流符号,在简明的自然科学普遍流行的今天,为何同样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学却蜷缩在时代的一角同样值得反思。中国古代传统史学的继承与发展始终保持着神圣化的光环,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的有意为之; 另一方面是社会大众的文化教育水平的低下,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不高,传统史学被从源头截断,阻碍了史学的世俗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开始,20 世纪中期,社会大众普遍追求生活温饱; 20世纪后期,掀起了发展经济的狂热; 21 世纪初期,公民发展了对政治的热情。在经历了生存、经济与政治的浪潮的洗礼之后,不难看出教育水平与经济基础普遍提升社会大众的未来期待与发展追求。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作为一门传播知识与传承文化的主流科学的历史学,继续打着科学化的幌子,保持对自然科学的亦步亦趋,其自视甚高与自我隔绝的绝对客观化理想,将会错过深入大众和接触社会的良好机遇。
3 科学理性的过度膨胀
在中国传统史学循着科学的脚步向近代史学蜕变的同时,科学理性在众多史学工作者之间也逐渐深入人心,可以说,接受史学科学化的第一步便是对科学理性的深度整合。在历史问题的研究中,先人之见的摒弃、研究方法的执着、问题论述的精确、研究结论的影响、国家政策的'遵从、研究经费的获取和学术声望的提升等,在科学理性铺就的大道上登堂入室,成为了历史学者的座上宾。事实表明,科学不是一种“技术基督再临人世”, “基于科学方法和科学理性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生活在理性之中,而不再有神话、欺诈和迷信”。“科学理性不断显示其霸主地位的过程,也就是其自身不断否定其原始存在的反叛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理性每迈出一步,其危机的程度就加深一步。” “科学理性的危机,深究其原因是它愈来愈远离人文关怀的必然结果。”
在史学领域,“科学理性声称能够客观地研究风险的危险性的断言,永久的反驳者自身。这种断言首先基于不牢靠的猜想性的假设,完全在概率陈述的框架中活动,它的安全诊断严格地说,甚至不能被实际发生的事故所反驳”。科学理性秉持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一方面为历史学者在对历史问题的探索中构造出一条光明索道; 另一方面却又限制了史学工作者个人意识的发展,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在历史叙述中,因为科学理性无论是在社会现象还是在自然现象中都能建立起确定的因果关系和普遍的规律性,所以严格坚持逻辑的思维和理性的考察成为现代史学的必要原则,生物学、心理学、数学等各种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信手拈来,例如计量史学家对“特别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思辨的历史哲学采取视若不见的漠然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计量史学正是在对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史学的翻盘过程中形成的”,导致以方法论为导向的历史学家在结论中建构其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和科学规律,因此在史学研究领域中科学理性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史学科学化过程中的渗透的科学理性的普世性信仰,造成个人主义的严重缺失,完全忽视了作为研究主体的人的意志、情感、认识等在探寻历史问题中的能动作用,“历史学家不愿让自己的作品毫无价值,不愿完全重复先人的研究或叙述。他要想叙述自己在独特视角下看到的东西,首先必须将自己与他者进行区分,说明其中的差异,这就迫使他在叙述中不得不进行历史评价”。因此,也注定了研究者个人的意识的烙印在历史文本中的普遍性。作为一门人文科学,人的主观意识和心理活动本身便是历史的一部分,用机械的唯理性论去解释个体亦或群体的运动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纯粹客观理想的追求中去理解人类的主观世界,时代的差距便是横亘在科学理性面前的一座大山。傅斯年说: “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我们存而不论,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 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
4 结论
历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的过度依赖依然威胁到史学中的道德价值的生存。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两件事要做,这就是发现和解释,通过前者,我们来判断它是否一门科学; 通过后者,我们可以判断这门科学的程度如何。二百多年的史学科学化进程,由于自然科学在史学领域大刀阔斧,历史学失去了很多,坚定的道德立场开始动摇,被道德冷漠的寒潮逐渐侵扰,历史学有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危险。陈独秀强调: “今后我们对于学术思想的责任,只应该把人事物质一样一样地分析出不可动摇的事实来,我以为这就是科学……”由此可见一斑,在历史学追求历史真相的路途中,追求确定的永恒的真理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俨然与历史学的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的实践原则相违背。在自然科学大行其道的今天,全球化的科学风险在生活领域已经出现端倪,既然记录与解释历史是历史学的重要工作,那么对科学化的迅猛发展做出必要的人文反思也应成为历史学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历史学的论文 3
摘 要:新一轮初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从目前的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由于受传统教与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面临许多困境。为此,现阶段对其进行思考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学科 学习方式 探讨
一、对传统历史学习方式的反思
1、教师“教”与学生“学”分化,缺少对学习方式的指导。在由传统的课程环境向新课程环境转化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出现了两方面的误区。一是不少教师跟不上时代步伐,对新课程改革有消极对抗情绪,认为改来改去,还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老鼠是好猫”,如果采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动脑筋,说不定还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还不如用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来教更省力、更有把握。
2、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的对立。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而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却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这在初中历史新教材中也有所反映。但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由于对学习理论片面了解和对许多基本概念含糊不清,许多教师人为地把传统学习方式作为对立面来批判,认为既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就要完全抛弃“被动、竞争、接受”,立新同时弃旧,人为地把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对立起来,阻碍了学习方式的改变。
二、改变历史教学方式的实践措施
历史教学方式是由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下面结合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以讲授式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的运用为例探讨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
1、恰当运用讲授式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方式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设计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方式。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传授方式;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历史情感。因此,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如何用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学习理论对这种教学方式加以改造,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融入这种教学方式之中,使之更加完善,更具活力,从而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目前教学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留有充足时间和机会,促进主体参与探究。实践证明,讲授的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整堂课都讲解,应把讲述压缩在最短的时间内,只在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下功夫,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首先,留有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使平淡无奇的问题富有新意,以此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自评或互评,切不可让学生进行“放羊式”自学。这样使学生感到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思考,主动地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热情,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留有时间让学生讨论。教师要把握好关键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这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协调能力,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第三,留有时间让学生思维。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在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地方精心设计问题,在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自己直接回答或让学生直接回答,应让学生考虑之后再回答;讲重点、难点、疑点时,应在需要学生思考之处,稍作停顿,或用其他方式引起学生重视,并诱导思考;教师在进行评价时,有时要采用延迟判断的方法,即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急于下判断,空出学生的思考时间。
3、与其他教学方式相配合,融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讲授应与读、议、练、范例教学、差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穿插进行,这样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和深入,有助于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但是,讲授应结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等不同情况而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
总之,笔者以为,只有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注意结合课堂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讲授教学方式散发出新的活力,才能让初中历史学科学习方式的改变开辟新的思路、新的途径。
历史学的论文 4
历史教学中对其他学科相关知识和渗透,是既照顾到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的特点,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广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一、“政史是一家”
历史教学中,对政治知识的正确应用,有助于学生的纵向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利用政治课中学过的时事、新闻来为历史学习服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我们从新闻中获悉,日本新政府在审议并通过的历史教材忆中,歪曲日本侵略中国以及亚洲邻国的历史,受到了这些国家的普遍不满和强烈谴责这一新闻。历史课中,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时,在学生学习中国史“日本侵华”的基础上,提问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发表一下你对这则新闻的看法和对策,先让学生讨论,顿时教室一片沸腾,个个义愤填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观点的得与失,无论同学们有怎样的见解,总之,能让同学们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积极思维,各抒已见,既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创新潜能,也达到了强化历史情感的教学,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时代感,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刻性和广阔性方向发展。
二、文史不分家
文史结合,加强历史事实的具体性、说服力、感染力。中学语文课本提供了大量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反映历史上一定时代的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情节感人,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再造过去的历史形象,因此恰当地运用,可以使历史课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形成历史表象和加强思想教育。
三、史地也相融
让史地知识贯通,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开阔学生思维,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创新意识。
如七年级教材中讲到:1141年南宋与金议合,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以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除了军事上、政治上的原因外,其中还有很重要的地理因素,因为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角度来看,秦岭(大散关)和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重要?分析得出:它的年降水量400mm—800mm的等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带和半湿润带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带和半湿润带的分界线,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确实重要!”如果老师不讲述上述有关地理知识,只单纯强调金和南宋议和的分界线是淮水,大散关一线,学生很难理解,只能“死”记,达不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之目的,体现不出学科的综合性,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昨天”发生的故事,必然涉及到一定的地点、地方,弄清历史史实所在地,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思路和知识体系,知识结构。
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教材中不乏地图的插入,尤其是世界史,讲述了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的历史,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远,若不结合地图,学生将会纸上谈兵,空洞无物,甚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正好结合地图,为学生排忧解难。
四、历史教学中可以渗透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内涵即德、智、体、美、劳等有机统一。
开展艺术类学科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个喜欢艺术的有一定审美追求的学生,一定也能在智育、德育发展方面有比较正确的认识而较为严格地要求自己。同时,学生在艺术课程中获得的艺术能力和经验,能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富有效率和创造性。如果能将音乐美术艺术学科引进历史与教学,就能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改变以往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没劲的现象。
首先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美术手段。新课程强调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历史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构建的综合课程,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与课上,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点的灌输,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尝试通过绘画、赏析等美术课中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既可陶冶情操,又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五、崇尚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见,现代社会非常重视合作。合作交流实际上也是人的基本技能,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的社会性的标志。在“太军抗击洋枪队”中,鼓励学生思考: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怎样抗击洋枪队?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呢?等。其中网页课件的思考资料有太平天国运动史。学生可以了解晚清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近代名人。例如曾国藩,有争议的大名人。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战场楷模”。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以形成自己的看法,甚至“成一家之言”。实现“教师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动态优化组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协作、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格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共同提高,确实可以教学相长。我们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学科整合研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去发现,去摸索解决的办法,去探求整合课的教学规律,把理念完全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贵在行动、贵在研究,最终一定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增添趣味性!
总之,教师应重视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指导学生自觉把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尝试用其他学科问题去分析和解决历史知识、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历史问题。
历史学的论文 5
一、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创新,很多学科都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历史学来说,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学科体系是相当完备的。但是在教学方面,很多教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模式,缺乏教学创新因素,鲜有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校历史教师来说,其肩负重要任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二是科研,但是当前所设计的教师评价体系中,科研的占比是很大的,这就导致了高校教师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只要将科研做好,自己的利益才能最大化,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性,许多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于教学改革的关注和尝试,是十分缺乏的。大多数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缺乏对学生自己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以讲述为主,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老师讲,完全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二)教材陈旧,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近年来,历史学科在科研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研究也日益繁荣,新成果和新发现不断涌现,但高校历史教材却没有变革和推新,仍然比较陈旧。目前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通史为主,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教材内容包罗万象,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社会史,这种教材的编写面面俱到,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在启发性方面也很缺乏,同时因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
(三)学生缺乏对历史专业的敬意和兴趣
由于历史专业缺乏市场定位,其本身的替代性又很强,导致就业前景一直不理想。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质疑,其生源也日益萎缩,往日的风光不再。同时,高校的历史教师也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去了解历史,探知历史当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单调乏味,更让学生们感到厌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们就不愿意自主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也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建立起学生对于专业的敬意更是难上加难。
二、研究性学习与高校历史教学有机结合
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高校历史教学相结合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
中国史和世界史是我国高校历史教学的两个方面,如果想要研究好这两个方面的历史问题,高校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们主动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和世界各国文献,这些文献当中蕴含着世界历史的精髓,同时也是当代历史学家们对历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浓缩,避免了因高校教材陈旧导致学生们厌倦的情绪,对于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和深入了解历史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历史文献,在阅读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观点。
(二)培养学生去伪存真和质疑能力
在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们对传统观点的质疑能力,这种能力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发展的重要的动力之一。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多历史学家对早期历史的研究存在很多的推断性和猜疑性,但是,这种推断和猜疑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在给学生们上课时,要有有意识的让学生们去判断和辨别历史事件的结果是否是真实的,是否还有疑问之处,因此,需要学生把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相结合,与教材和参考书籍上的现有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培养质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慢慢的培养学生们对历史的兴趣。
(三)研究性学习与高校历史教学相结合
1.阅读文献和质疑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教师进行具体教学内容之前,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课程相关历史文献和材料,让学生们先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将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这样历史教学就又被动变为主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会逐渐提高,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介绍所授知识的前沿动态,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对传统观点、新观点和相关文献一一比对,发现其中的瑕疵和不足,从而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2.课堂激情讨论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有许多未知的事件是无从考证的,这就给学生们很多遐想的空间,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对所研究的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自成一派,是进行总结和提高的重要环节。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其一,教师规定历史事件,班级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逐一讨论。其二,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题目进行分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新观点进行讨论。其三,在这样两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和评论,并进一步给出学术研究方法上的指导。
三、研究性学习对历史教学改革的启示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不同于被动式教学的新体会。在研究性学习的层面上来说,高校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因为学术是教学相长的,在开放的环境中师生双方共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共同进步。这种学习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师生们的沟通和交流,不再拘泥于教师机械讲述和学生们的被动接受,逐渐成为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不再满足于机械听讲和记忆重点,不再会有枯燥无味的感觉。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下,他们会成为真正具有基本科研能力的学术研究者和文化创造者。师生双方会成为共享历史资源与共同成长的结合体,对于高校历史教学的改革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历史学的论文 6
【摘要】
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发展道路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城市过快的发展会忽视对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本文从经营的角度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利用,分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经营;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利用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一座城市记忆的沉淀,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但在我国很多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破坏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代价,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象。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了利用问题必须提上日程,相关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城市发展进程之间的矛盾。
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区之间的主要矛盾
(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历史印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规模不断扩大,很多老街区被现代化的大楼所取代,城市逐渐失去了历史的印记,失去了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和特色,导致传统文化不能得到传承。在很多城市的发展中,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缺乏有效的管理,不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与维修,更有很多城市的历史街区被重建。
(二)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但是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冲击。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忽视,大量的民俗、民间工艺等正面临失传,人们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传统的民间工艺,这是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失传的一大部分原因,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问题必须重点关注的一方面。
二、居民和政府部分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居民和政府部分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树立正确的保护历史文化区的意识和观念,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现有的两种观念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念。首先,大部分人认为历史文化区与城市现代化的格局不同,会阻碍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减缓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清除;另外,也有人认为在城市化进程的当代社会更是要加大力度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利用,不能轻易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一草一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对历史文化区有任何破坏。这两种观念都相对偏激,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矛盾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在城市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区的文化价值做好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工作,既能保留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又能充分利用文化保护区所带来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历史文化的遗存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是展现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相关部分做好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利于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有利于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来经济利益。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利用历史文化保护区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有利于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设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政府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历史文化保护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
三、从经营角度看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一)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经济满足的情况下也要满足对文化的追求,政府相关部分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注入历史文化元素,建立有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和创意文化园。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街区建立商业街道,保留老街区的文化特色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店铺,打造历史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文化街道,既具备民族风情、城市的文化特色,有具备商业元素,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建筑的基础上,注入文化元素建立创意园,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园区。
(二)对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调查并进行划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首要工作是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调查,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调查工作包括对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历史建筑等的调查,充分了解和收集相关资料,有利于保护对象的确立。
(三)对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在调查确立历史保护区之后,要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例如,对历史文物的冻结保护,在保护对象属于不可重复的历史文物时,适合运用冻结保护法。在对原址古迹进行保护时,若遭到一定的.破坏,可以实施原址修复的保护措施。随着保护对象的确定以及保护区的划定,还应注重对保护区周边环境等的协调。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周边环境进行相应的协调。结合城市发展的特色对周边环境进行建设,既能保留和保护历史文化特色,又能展现城市现代化的风采,一举两得。
(四)对历史文化的利用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利用好文化价值才能使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展。文化价值的保护和利用主要是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适当的修复,针对历史建筑进行近期的查看和维护,在城市化建设中也可以结合历史建筑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主要包括建立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等,利用博物馆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以及展示工艺的生产制造过程,使居民铭记民族工艺,加深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对历史文化建设的监督平台,保证在对历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原来面貌。
四、结束语:
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使城市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正确认识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文化保护观念,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有利于挖掘城市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传承城市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历史学的论文 7
近年来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史学界以“三个面向”和素质教育为指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在反复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本着“减负”不减质的精神,初步构建了历史学习辅助参考(简称"学参")优化设计方案,且在此抛砖引玉,敬请大家赐教。
一、“学参”优化设计的提出
钱梦龙老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使学生乐学、会学并且学活、学实,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学改革应体现创造为本、能力为魂,素质为先的宗旨。笔者以教学信息资料有选择地包容、吸取为核心,以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创新性为基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关键,追求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符合教师要“加压”,学生要“减负”的趋势。教师先跳进题海,以大纲为纲,教材为主,教参为目,“学参”为辅,再让学生跳出题海,获得元认知知识,通过精讲、精选、精练,举一反三,熟能生巧。这样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学参”帮助下最大程度地起到诱导、指正的作用以提高效率,变劳动密集型为智能密集型学习,走出片面追求分数结果的怪圈,把求知作为信息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大家突破教材和课堂束缚,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知识的广阔天地中展示其能,实现分享学习,走出传统教学的狭隘圈子。因而提出了“学参”优化设计的轮廓构想。
二、"学参"优化设计的框架
“学参”是指教师在全面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对教材中每单位(课时、单元)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教师通过编篡“学参”来代替过去的教案与学案,使教案和学案合二为一,“学参”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配套,但又不拘泥于课本或照搬于某一教学参考书,与授课进度相同步(课前发给学生并经装订成册,可滚动使用),便于学生预习、听课和复习,实现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贯通与互动,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学与思、读与练相辅相成,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融合。
“学参”大体框架包括下列项目:
㈠“课时学参”包括⑴目标要求、⑵导学过程、⑶知识结构、⑷材料补充、⑸知识迁移、⑹作业练习;
㈡“单元学参”包括⑴阶段特征、⑵学法指导、⑶主要人物活动、主要时间、地点、⑸疑难解释、⑹学习札记等,各课时结束以“单元学参”作总结,设置应灵活便利。
其中“目标要求”包括基础知识、重点难点、能力和思想教育要求:“知识迁移”包括学科内纵横知识联系。特别是中外联系,显性尤其是隐性知识,及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等:“作业练习”有常规题型(如5分钟随堂练习),也可以是开放性写作题,但侧重单选和材料解析题。“补充材料”包括相关原始史料、争鸣观点、典型例题、还附有相应参考书目、影视歌曲,名人名言等:“学习札记”由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可记录某些疑问、心得,还有自我设计试题,答题失误分析等,教师作定期检查。
三、“学参”优化设计的特点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脚踏实地,有的放矢,其中“学参”的精心编写无疑只是一种尝试,。笔者对“学参”进行了长期酝酿、论证,在1999年已作初步实施。它与教参、学案和教案不同,主要突出之处有:
(一)、独创性,
⑴结构不同:教参包含引言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材分析、教学建议、练习提示、资料和注解等;教案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小结和作业等;学案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识方法、技能训练等组成。
⑵主体不同:教参由权威专家合作著写;教案由各位任课教师单独准备完成;学案由备课组教师共同编制。
⑶对象不同:教参为教师服务,作备课参考;教案针对相应的学生,作授课蓝本,限于课内使用,不与学生见面;学案联系学生实际,公开在全年级统一使用。
(二)、针对性,目前制约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因素,除观念导向和学校客观条件外主套还有:
①教师因素。不少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功底浅,对现代学术动态知之不多,而且教法古板,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习惯于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知识承载量少,导致出现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现象,因而师资的知识和方法尚待更新……
②学生因素。在基础知识、技能欠缺和学习方法、习惯不如人意,学生对教师和教材过于依赖和盲从,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被牵着走、喂着吃之虞,只知死记硬背,临时突击,一味猜题押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教材和参考资料因素。由于课本体系陈旧,观点滞后,既无法反映国内外形势变化,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潮流,况且缺乏配套辅助资料精品,存在过多过滥,过偏过难,搞题海战术或雷同抄袭等弊端,辅导用书良莠不齐,无谓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选择的疑虑,因而“学参”的编写呼之欲出。
(三)、启发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形成浓厚的兴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去“发现学习”,培养“问题意识”,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发现过程,让他(她)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学参”的运用旨在透过表象深入发掘隐性的、潜在的知识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立体智能结构,这样学生先通读学参,设疑质疑,然后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后进一步吸收、消化和巩固。进而夯实基础,扩大视野,活化思维,挖掘禀赋潜能,最终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整体性,“学参”不仅强调德育、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目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充分利用,而且以课时或单元为板块,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把目标的全面性、结构的完整性、阅读的广泛性和理解的深刻性落到实处。还进一步突出交互参与,实现师师、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形成有序和良性的信息循环,共同享用信息资源,使实践、创新、竞争、协调意识得到培育,特别与多媒体手段配合,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的结合。
(五)、层次性,“学参”主张以“学”定“教”,从实际出发,力图克服单向划一的局限,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提出相应要求,例如程度差先些的学生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内容概要、限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程度好的可提高到知识迁移,疑难解释、补充材料等,并能写一些小论文,达到分析和综合层次。相应的作业练习划分为三档(难、中、易),这样可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学生可依次提高水准,产生成就感,以教师的示范执导的不变应学生的万变。
四、“学参“优化设计的功效
传统应试教育仅局限于围着课本转,以教师一言堂为主,以机械性被动接受为意向,以分数为唯一评估价值,其弊端急需消除。”学参“的优化设计的效用初露端倪,体现了教法法与学法并重,知识和能力同举的目标,有利于实现从守成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超越,推进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笔者认为:
㈠它能推进教师观念更新和知识的充实,有助于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案的进一步摸索与实施。教师不仅要学教更要能教和善教,教然后知困,教师倍感非学不行,非终身学习不行,只有千方百计开阔眼界,加强业务进修,进而带动学生去学,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还有学得怎样,自觉地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当今教改中许多优秀的改革模式和方案已脱颍而出。例如江苏启东中学推出”教案学案一体化“系列;浙江金华一中试行”学案导学法“等。目前各类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层出不穷,例如北京、江苏、天津等地出版了大量教学参考资料,科利华公司推出的CSC电子各课系统等,以及各期历史报刊,尤其是扬子坤、陈伟国等人的文章,若通过上网还可获取无限的信息资源,这些都为高质量的学习辅助材料提供了源头活水。
㈡它能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减轻学生负担。通过“学参”逐步地点拨和示范,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目标要求,驾驭历史线索与规律,阅读和钻研历史材料,遵循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法”,从单调、繁琐的听、抄、背中解放出来,还历史以生动、深刻、丰富的本来面目。叶圣陶先生重申“教是为了不教”,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学能力,为高三和大学阶段,甚至于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㈢它能提供有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助学资料,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学参”立足教材,紧扣大纲,联系实际,着重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归纳要点,研讨疑点,对现有教学资料进行加工和筛选。努力达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创新为灵魂,体现了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争取改变长期以来那种学得累但又学不好的不利处境。
五、“学参”优化设计的使用
为使“学参”成为主题明确、目标实际、策略合理、程序完整的助学帮手,做到“全”、“实”、“活”、“新”,使教学内容尽量简约和精确,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应当:
1、实际出发,反对主观随意。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诸如对知识基础、动机兴趣,困难和缺陷等都要周全考虑,想学生之所想,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依据反馈信息,适时调控,力争精炼、多导、有趣,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循循善诱,步步为营,只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所作为,摈弃消极被动,学生要充分激发学习的正确动机和浓厚兴趣,以教材为本,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融通,强化独立思考意识,拓宽和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广读精练,稳扎稳打,在教师的指点下由着重求知的结果向着重过程转变,妥协处理学科之间,课内课外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证学习的主人角色定位,把勤学、敏思和笃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3、科学规范,切忌粗制滥造。教师首先要切实提高业务水平,更新观念,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适应改革新形势,进而通过精心备课,做到有章可循,再摄取有关教学资料的信息,经过一番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为我所用,并且要恰到好处,适时、适量、适度,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和难点。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直至“还有什么”的问题。逐步积累和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
4、开放动态,防止保守僵化,教师应广泛吸取各地、各科的教改长处。发挥教研组作用,择善而从,集思广益,开展开放性竞争,克服依赖性和封闭性,在沟通中充实自己,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在动态中求新求异,通过反复构思、论证不断完善,使“学参”精益求精。当然学生也不必囤于“学参”框框,使自己始终处于有效学习之中。。“教为不教,学为自学”是我们渴求的教学理想境界,尽管还任重而道远,只要大家辛勤耕耘和培育,“学参”这棵幼苗就能茁壮成长,并结出硕果。笔者愿与同仁们共为中学历史教改相互勉励,为实施素质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书目:
①《比较历史教育学》王铎全,李稚勇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②《课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全书》吴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③《课堂教学方法艺术实用丛书》于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④《教学最优化通论》阎永利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史学的论文 8
摘要:微课程,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一种补充和辅助手段,集图、文、声、像等于一体,是课堂很好的调味剂。微课程的主题明确、内容精简,有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及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微课程的演绎,提高了学习效率,唤醒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历史课变得生意盎然,充满生命。
一、微课演绎,将晦涩的知识生动化,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1.1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讲述细致生动、短小精悍的微课,围绕重难点设计,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枯燥乏味为生动。长期以来,中学生识图能力较弱始终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象征》一课中,由于书上没有地图,学生对于故宫的布局难以形成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就无从体会故宫设计布局中体现的大一统气派。于是,我制作了微课———故宫游览。微课中,主要针对故宫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和后三宫进行介绍,通过教师的头像带领学生逐步游览。
1.2首先展示故宫全局图,从午门进入,镜头拉近,教师的头像沿着中轴线经太和门进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继续走,进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通过神武门离开故宫。进入每一个宫殿后都由地图切换成相应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看故宫内部设计的细节,讲述每一个宫殿的用处和建筑的风格等情况。通过游览,学生们发现故宫布局“匀称而明朗”,每一个建筑细节都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巧妙的动态演示代替抽象的说教,学生们好像身临其境的来到了故宫参观,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看后,教师让学生们谈谈游览后的体会。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注意到了故宫设计的细节,感受到故宫布局中处处彰显的大一统气派,本课的难点就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顺利的突破。
二、微课演绎,将教学内容情境化,推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2.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利用主题突出的微课,将学生的参与与知识点串联,创设完整的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推动学生合作学习。如《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中推恩令这一内容,我展示了一段微课程。首先出示汉初诸侯王实力膨胀的视频资料,这段视频是学生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材料编成简单的剧本后录制的。视频中,吴王刘濞势力庞大想要篡夺皇位,汉景帝削藩招致七国之乱。
2.2教师询问,为什么汉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要先从当时实行的社会制度开始讲起。展示不同时期的.地图,带领学生回忆西周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汉初的分封加郡县,让学生理解诸侯权力膨胀的根源。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将汉初地图中诸侯王的土地和郡县用不同的色块标注,经过推恩令,诸侯王的领土由整化零,后又通过酎金夺爵,诸侯王土地色块颜色逐步向郡县色块的颜色转变。通过颜色的转变,学生们形象直观的了解了推恩令的内容。
2.3看后设问:接下来请你想象:如果你是下列人物,你会对这项新的制度作何评论呢?展示问题:“如果你是汉武帝,你想说……如果你是被削的诸侯王你想说……如果你是新封的诸侯子弟,你想说……”课上通过体验历史角色深入理解推恩令带来的影响,得出结论,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一卒,就将诸侯国势力削弱,并让新得到分封的诸侯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的大一统地位得到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不断交汇与完善,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微课演绎,将专题复习形象化,唤醒学生中断的记忆
3.1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多,时空跨越大,学生在复习时记忆起来相对困难。而微课,通过图片、文字、解说等整合出单元或专题的历史知识,就将空洞的历史知识变成得声有色、有血有肉。学生则在赏心悦目的欣赏过程中,更为直观的记忆了相应的内容。如初三日本史专题复习中,我根据中考的考点要求,设计了日本史三个展厅的参观。
3.2第一展厅摆脱民族危机篇,展示“明治维新”相关内容和图片,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第二展厅中日关系篇,从明朝戚继光抗倭,到近代的甲午中日战争;从日本等八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到全面侵华战争,从抗日名将讲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后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学生们在音乐背景的烘托和图片资料的演绎中,为中国近代的遭遇悲愤,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心。第三展厅日美关系篇,两国既有合作也有矛盾,都曾参与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中先后加入协约国中。矛盾则从美国侵日引发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不符合美国在亚太的利益。九国公约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等,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3.3二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将美日之间的关系按合作与矛盾两条线索归纳,学生对两国举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由此通过“闻其声、临其境”的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专题的把握,从而使学生形成整体的历史观。
四、微课演绎,将学习时间个性化,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4.1微课短小,观看方便,学生可以在课后时间自己学习,跟上课程进度的步伐,将上课没有听懂的内容学会,也对自信心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如历史公元纪年法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础理论知识,自成系统,而部分同学学习起来稍有难度。于是,我便将公元纪年问题整理成专题形式,分别从公元纪年的基本概念、世纪年代与年份的转换、时间差的计算三部分,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在基本概念里,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公元纪年,并展示年代尺。
4.2引导学生观察年代尺和数学的数轴,询问学生,你知道二者的区别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进而讲述,年代尺比数轴少了0到1这一段,为接下来的计算埋下伏笔。在世纪年代与年份的转换问题中,以公元1990年如何转换成20世纪90年代为例,教会大家转换的简便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转换的公式。在时间差的计算中,再次利用年代尺,分清计算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计算公元前和公元,将两数绝对值相减即可。另一种是跨公元前后的计算,将两数绝对值相加再减1。讲解后展示相应的习题,给学生思考时间的基础上,出示计算过程及答案。课后我将此视频放在班级电脑中,大家纷纷拷贝回家,充分满足了学生课前预习或课后深化等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学的论文 9
摘 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课改的效果,引入知识建构,应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的动脑、动手、合作交流、勇于探究等方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用各种符号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同时借助电脑,教师或者是学生形成比较成熟的图文并茂的知识建构,从而使学生形成宏观的历史知识网络,以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感,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建构主义 知识网络 构建
在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各种教学模式各显风采、独具特色。与此同时,展示给每一位教师的另一个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除了具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外,如何让学生全面地、全方位地把握教材呢?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利用开发的软件,在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理念明确,思路清晰
1.通过历史知识的构建,让学生能够从微观层面积累历史知识,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教材,加强核心知识间的联系,从而高屋建瓴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发展。
2.以文字为载体,借助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的史料、图片、视频等为资料,丰富知识网络,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3.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知识网络重在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
4.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特点为依托整体构建。初中历史教材由《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两册共六册组成,在编排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编排方式,而是以主题式的形式呈现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大事,因此,以册为点、以单元为线、以课为面的知识网络的构建由此形成。如:
二、特点独到,知识拓宽
1.从册到单元到课到具体知识,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建构过程,反之呈现从微观到宏观的建构过程,符合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
2.以册而起,由单元构成主页,建立每个单元的链接,来回点击即可完成基本的操作,省时、完整、流畅,整体性强。
3.链接有图片(如《中国历史》七上“虎门销烟”)、有视频(如《中国历史》七上“五四爱国运动”)等,对某些知识点进行了注释(如《中国历史》七上“孙中山的简介”)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4.每一单元的设计除了每课的核心知识之外,都设计了类似“历史视窗”栏目,目的是进行单元知识的总括和知识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每个单元的核心以及重点难点部分。
三、应用自如,师生双赢
1.对于教师来说,在网络版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全面地把握教材,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升。通过实际的课堂应用,让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实质的效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真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汗水换来的是价值。
2.对于学生来说,获利最大。
(1)知识网络能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系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提升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知识网络的应用,展现了多媒体的魅力,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活跃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学起来轻松而不乏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3)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动手去做,既加强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又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学习起来既有动力又有追求。
(4)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大效率地掌握初中整体的历史知识,实效性非常明显。
(5)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用网络上的资源让知识网络变得更富有生命力,对于那些痴迷于网络的同学来说,无形之中会受到启发,思考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从而对学生进行是非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之路,任重道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生在成长。异彩纷呈的世界,性情多变的孩子,对教育提出了挑战,对老师投入了期望。面对挑战,面对期望,教学之路,任重道远,充实自我、不断创新、提升素质是关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知识构建是创造,只有不断地丰富,才更显活力,才更有价值。
历史学的论文 10
20xx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提出“特色专业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为依托,以发展区域经济,弘扬赤峰地方文化为己任的建设模式。
课程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点被批准后,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课程建设的标准
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提高课程的质量,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受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进行课程建设,就必须对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就是课程建设的标准。
1.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文件,如教学日志、教案、教学检查记录、成绩分析等,要完备、配套;教学大纲要能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学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等;选用教材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使用效果好,同时要有辅助教材,如教学参考书、习题集、音像教材等。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利用率高,实验开出率达100000
2.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文件指出: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川,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是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即一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以上的教师讲授。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学梯队,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学改革等。
3.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研活动等。要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现场演示、投影、电化教学等;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以教研室为单位,坚持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要认真听取同行意见,及时总结、改进教学,有完整的听、评课记录;遵守教学纪律、教学法规,无教学事故,如上课迟到、提前下课、随意调课等,无违纪现象,如随意停课、考试漏题等。
4.课程考核。每门课程都要有试题库,且试题质量较高;试题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试卷难易分布要合理。统一评分标准,由教师实行流水判卷,考试结束后要有总结与试卷分析。
5.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教学改革计划,计划切实可行;在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能力培养等,效果明显,并有与教学改革相关的教学论文、阶段性成果报告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构筑四大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展开。
随着历史学的发展,新理论、新方法犹如老树新枝,蓬勃兴旺,与多学科的关联性日益密切,因此历史学的课程体系必须涵盖多学科门类。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对原有课程通过增、删、并、减、压等方式,实现“强干减枝”,增设实践性、跨学科课程。通过“学科基础课”、“主干理论课”、“科学研究课”、“实践教学课”这四大课程模块的建设,构筑基础性、专业性、研究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1.基础性。要突破以往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传统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课程的狭窄局面,拓宽专业课程的支撑面,以“宽口径、厚基础”为重点,以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为支撑,构成学科基础课课程模块。
2.专业性。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方法为核心,突出专业理论课教学,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构成专业主干理论课程模块。
3.研究性。以掌握专业基本研究方法为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课程构成科学研究课程模块。
4.实践性。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突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继续坚持并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以课程考察、历史专题调查、社会调查、学年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构成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三、建立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课程建设客观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标叫。把课程评价作为实施课程建设的措施与途径,使课程评价寓于课程建设之中。
经过长时期的摸索总结,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有5项,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有17项。一级指标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等五项。二级指标具体包括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梯队规模、师资培养、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每一项二级指标都对应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划分相应的.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A级(优),B级(良)、L级(中)、D(一般),E(差)五等,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分值,各项得分之和为评价总分。评价总分85分的课程为优秀课程;评价总分60分且<85分的课程为合格课程;评价总分<60分的课程为不合格课程。四、课程建设的成效
在课程建设标准的指导下,在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的监督下,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1.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历史学专业通过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并通过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等形式来提高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1)培育名师,鼓励科研水平高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使科研和教学相融合。目前,本专业己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2)注重教学、科研能力比较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本专业的青年教师2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人获教育部项目,12人获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专业建设点还有计划、有重点地优先派遣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和交流。目前,4位青年教师己先后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访学,其中2人顺利完成访学任务,并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有7名教师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博士研究生。不久的将来,这些学成归来的青年教师必定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3)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历史学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引进、培养、调整等方式,有意识构建具有专业特长的师资团队,逐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稳固、研究方向明确、具有专业特长和影响力的师资梯队,为今后专业的发展和凸显特色奠定基础。目前,以红山文化研究为核心的红山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团队;以契丹辽文化研究为核心的契丹辽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团队,契丹辽文化教学团队被评为赤峰学院20xx年校级教学团队。
2.促进了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历史学专业己有两门课程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即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考古学通论,有多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同时,为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两门特色课程,即红山文化研究专题与契丹辽文化研究专题。
3.促进了图书资料建设。按照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学院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资料室、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图书文献、期刊等现有资料基础,建立起一个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图书影像资料库,为课程建设提供资料支持。
4.促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研究项目少,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的问题,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专门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要求教研室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研究,建立了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此政策支持下,先后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上好文献学课》、《依据特色专业优势,丰富开放型实践教学内容》等六项课题予以资助立项,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5.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历史文化学院加强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认真做好教学文件、教学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制定了教研室工作制度,明确了教研室一级的管理职责,要求教研室认真做好听评课的组织工作,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师听课记录,教研室认真做好教研室活动记录,并定期进行抽查,随时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管,有力地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
总之,通过课程建设,历史学特色专业下的课程建设在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效果的增强、教学特色的彰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以点带面,对其他专业课程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了赤峰学院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历史学的论文 11
一、史学科学化的思考
在近代的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西方的自然科学文明占据了舞台的主角。在历史观上,中国的儒家文明与西方的自然科学文明史有本质差异。儒家文明的历史观是非决定论的,而西方自然科学文明的历史观,则是通过某种近似推理的手段去“发现”所谓的历史发展规律。西方的历史观是建立在数学逻辑形式的基础上,而儒家文明的历史观则是建立在自然有机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西方自然科学文明的历史观妄图通过数学逻辑形式手段“计算”出未来历史的走向,儒家文明的历史观则是以“天道”为基,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皇天无亲,唯德是依”,以人心来决定未知将来的发展。西方的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同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可以清晰地推断出一个发展规律,一条如同数学的公理或定理的推论是必然存在的。这是一种纯粹的物质观,把人的精神思维忽略不计,当然这所产生的自然科学文明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工业文明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前进,但其所带来的危害同样给人类带来了深重后果。整个20世纪所产生的“人祸”,都充斥着西方的暴力与狂妄,殖民主义、奴隶贸易、两次世界大战等所带来的大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反映的是人性的丧失。儒家的历史观则相信“天道”的存在,用道德劝道治国者用仁爱之心去对待百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的向背决定着未来的历史命运。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能等同于数学形式逻辑所表现出来的机械的发展,人类是地球唯一的精神思维者,需要精神文化的营养。中国儒家文明虽然在近代的物质较量中被暂时地击败,但其千年沉淀形成的精神思维模式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所深思的,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城市化发展,导致了人心的冷漠,为了追逐物质利益而不顾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自然环境肆意妄为的破坏,这是其带来的恶果。人类文明的发展如同宇宙的发展演变一样,有其“天道”的存在,宇宙万物的演变在其中。各文明之间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中国的儒家文明的历史观对此有治愈之效,正人心是首要之道。
二、高校历史教学的思考
目前,高校的历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延续了这种近代救亡图存所遗留的历史思维模式。五种社会历史分期法在学术界虽已经放弃,但由于高校历史教学教材编写的相对滞后,加之其他因素,国内高校历史教学仍然以此为分期,分段讲解。在世界历史的讲解中,古代史部分忽略与中国古代史的对照讲解,偏重以西方历史为中心或者参照地对照讲解。在近现代历史的讲解中,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实质只是一部反殖民历史。在中国史的讲解中,依然在夸大农民起义的作用,宏观批判所谓的封建暴政,缺乏微观的认识。这与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思维模式是分割不开的,彻底的固守、或完全的否定、或中体西用,在某种程度上在内心里都承认了西方自然科学文明所取得的.成就,而对自身文明历史的“真实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着明显的不自信。过分地企图与现实相联系,而导致牵强附会的“改观”历史。文明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结合的结果,不可偏废其一。在中国这样历史犹如宗教般的国度,更应重视。
近代中国遭受苦难之际,西方的自然科学文明被顺势所接受,为救亡图存之用。目前,国内高校的历史教学的编排顺序仍以五个历史分期为线,向学生讲授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早已被确定,束缚了学生思维的扩散与展开。当然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的历史观有助于我们打破治乱兴衰的循环历史观,促进对整个文明历史的认识。然而过度地引用,抛弃其中关于内在道德修养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其结果是适得其反的。这样的历史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世界历史整体认识思维的僵硬,同时在看待现实时注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效果,而忽视对精神价值的需求,历史之功用亦在褪色,马克思主义史学不是僵硬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地跟进,这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明王朝灭亡之后,部分有识之士提出了“经世致用”的观点,如顾炎武。在近代民族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经世致用”被社会普遍地接受与宣扬,空谈误国,历史亦同样地被纳入其中,如康有为在百日维新中撰写《孔子改制考》,虚言孔子亦是改革者,实则借此阐释自己的政治观点。在“致用”的实现过程中,史学的人文关怀作用被忽视。“历史学最初是记载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历史叙事是史学最初的表现形态,讲故事是历史学家本来具备的基本功与拿手好戏。”[1]
目前,国内高校历史教学中,这种原始的功能被淡化,人文关怀的精神因素被现实的“问题主义”所掩盖,这样就忽视了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国内高校历史教学中在中国古代史的讲授课上,偏重于中国古代史辉煌的文明发展史,而到近代史却演变成了一部单纯的反殖民斗争史,二者没有相互的衔接点,古代与近代之间存在着文化传承的不完整表述。“一个国家之所以是这个国家而不是另外的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另外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绵延相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历史与民族、国家始终是相伴的,不能分离。目前的历史教学中轻视过大,绝对的肯定与否定的现象偏多,让学生不能整体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文化传承功能的淡化,使得此之前的历史亦被淡化,形成了一种“历史淡化历史”的现象。物质“用”与精神因素当各自保持合适的度,过度地使用问题解读历史是不可行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需要新的答案去解决,需要编写新的历史,但不是否定先前所编写的历史,更不是“改变”,而是保证历史之真实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新的角度去探究历史中的精神思维模式和价值。高校历史教学亦应与时俱进地改进,并始终贯彻在教学改革中。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文明发展是多样联系的,不是单一孤立存在的,在纵横的时空网中,历史的发展因地因时因人而异,没有同一的规律,不可划一地对待。历史的人文关怀、文化传承功用不可淡化,人是精神思维者,不是机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历史教学的诸多问题亦在不断出现,这是常态,因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历史教学也应把握历史学本身的特点。
历史学的论文 12
一、合理运用歌曲影视,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当前,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强调使历史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历史课很不以为然,认为就是画重点,然后背诵,这就使历史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思考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尤其是古代史,与我们生活的年代相差甚远,学生学习起来感觉非常的遥远,非常的陌生。其二,一部分学生认为上历史课就是单纯的记忆历史时间、事件、人物,觉得学习历史没有乐趣。新课程改革和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面对现实,走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在教学中合理的添加一些歌曲、电影资料无疑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接近现实,走进学生现实生活。因此,在平时教学中,选取适当的歌曲、电影片段甚至联想到一些学生以前看过的电视剧,可以使历史与现实更加接近,使历史课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紧密的联系起来,进而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想情感在影片中受到了震撼,思想在观看中得到了升华,也顺理成章的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因为我们的历史学科不象政治学科那样向学生灌输公开、正面的一些教育,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常常蕴含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述、评论之中的。历史老师情感真挚又不矫揉造作,很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学习过程的不断深入,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教学中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如何合理运用歌曲影视资料
1.要选取真实的、符合历史事实的歌曲、影视资料。歌曲、影视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歌曲都可以生动形象的反应当时的历史。但是大多数影视材料却未必是真实历史的再现。电影、电视剧属于文艺作品,难免有艺术加工、戏说成分,甚至有的文艺作品严重脱离历史的真实。将失实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程度的误导,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一定要选择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影视资料,也可以挑选一些历史类的纪录片。
2.运用歌曲、影视资料要遵循服务于历史教学的原则。运用歌曲、影视资料要根据教学需要,遵循为历史教学服务的原则,不能喧宾夺主,无原则的滥用。在教学中,何时运用歌曲、影视资料,运用多长时间的影视资料,一定要根据教学需要而定,绝不能单纯为活跃课堂,力求教学的多样化而笼统使用。我们要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熟知于心,选取和剪辑的歌曲、电影资料要与教学内容相关,并且能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起到突破重难点的巨大作用。当然,对于与本课重难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可以使用的时间长一些,让学生很好的理解。
3.运用歌曲、影视资料要适度。在运用歌曲、影视资料时,我们不能单纯为活跃课堂气氛或迎合学生的意愿,使学生有学习历史的乐趣而使用。有些老师上课选取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片段,可是播放后一发不可收拾,学生完全融入到了电影中,从而忘了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适得其反。因此,上课过程中不宜长时间的播放歌曲、电影资料,更不能播放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多媒体资料,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知识的学习造成影响。当然,对一些反应历史真实且是教学重点的纪录片,可以播放的时间长一些。而有些内容,我们不需要播放资料,只需给学生提下歌曲、电影、电视剧的名称,使学生联想到其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片段,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4.运用歌曲、影视资料要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尽相同,所以,我们选取歌曲、影视资料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教育,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提高,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增强和提高。同时,使用影视资料时,还要根据学校为我们提供的教学条件,教师掌握影视资源的程度,量力而行。总之,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歌曲、影视资料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打破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过去的历史生动,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歌曲、影视为我们创设的情境中,更加有效,积极的进行历史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并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学习历史的自信心。这样中学历史教学就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春天。
历史学的论文 13
德国历史学派形成于十九世纪初期,兴起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在德国流行了近半个多世纪。它的风格迥异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第一个反对者。十九世纪末,经过著名的德奥方法论之争以后,德国历史学派归于沉寂(但并没有消亡)。纵观德国历史学派的兴起、鼎盛和衰亡过程,有一个现象颇引人注目,那就是在主流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衰落时,历史学派兴起;而当主流经济学重新崛起时,历史学派却衰落了。历史学派兴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它的兴衰以及这一过程本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
一、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是历史学派反对与抨击经济学的主要法宝。这一思想在历史学派的先驱者亚当·米勒和李斯特那儿就已经萌芽,经过罗雪尔的发展,到施穆勒的达到顶峰。
所谓历史主义,它强调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认为人类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逆性。并且每个民族、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影响及形成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在于每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精神,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民族的经济规律。因此,只存在以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国民经济学”。也只有通过对各国发展史的研究,才能归纳出某些可能存在的经济规律,以演绎推理为基础和特征的普遍规律并不存。
亚当·米勒首开反对古典经济学的先河,强烈批评古典经济学的世界主义。李斯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开篇第一编就回顾了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旨在说明各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存在具有普适性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与“世界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国家经济学”,认为后者的研究主题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文版,第109页。)并着重“研究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在当前世界形势下)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文版,第106页。)
罗雪尔则进一步指出:人们是“为很不相同的和非经济的动机所驱使,并且是归属于完全一定的民族、国家和时代”,(注:罗雪尔:《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册,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878年英文版,第105页。)认为“历史学家则尽量忠实地描述现实生活,寻求人类的发展及其关系的记述”。(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11页。)因此,他在《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一书的序言中,将历史方法的原理归纳为:1.通过记述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解决“如何才能更好地增进国家富强这个问题”,(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7页。)并认为“这样的记述同有关国民经济生活的其他科学,特别是同法制史、政治史以及文化史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8页。)2.研究“过去各文化阶段”,因为过去文化阶段的“任何一种情况,都是现代一切未发达国民的最好教师”;(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8页。)3.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作比较,“如果新的国民经济表现出一种同过去的国民经济相类似的倾向,我们在认识这种倾向时就可以从这种类比关系中得到极为宝贵的启示”;(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8页。)4.中性地对待任何制度,因为“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指出:为何以及如何逐渐发生‘从合理的变为不合理的’、‘从幸福的变为有害的’”。(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文版,第8页。)只有深刻地了解制度的变迁过程,才能把握制度变迁规律。
施穆勒系统论证了历史学派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将之归纳为“历史归纳法”、“历史生理法”和“历史统计法”三类。认为罗雪尔的研究是“历史生理法”的代表,他自己的方法是更科学的“历史统计法”。他力图通过归纳历史和统计资料,建立他所谓的国民经济学,全面讨论所有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在此认识的指导下,他创立与主编了被称为“施穆勒年鉴”的《德国立法、行政和经济年鉴》,全面搜集和记录历史资料。因此也使历史学派成为当时德国的主流经济学派,他本人则长期握有审批德国社会科学界教授职位的权力,成为领袖人物。德奥方法论之争也主要在他和门格尔之间展开。在论战中,他坚决反对门格尔所采取的“英国演绎学派”的方法,认为他们将经济学说建立在一两个心理命题上的做法,把经济学弄得过于狭隘,演绎方法的使用要服务于和从属于归纳方法。他宣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崭新时代是从历史和统计材料的研究中出现的,而绝不是从已经过一百次蒸馏的旧教条中再行蒸馏而产生的。”(注:转引自汤在新主编:《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2页。)
施穆勒将历史主义推崇到了极致,桑巴特则将历史主义方法论具体运用于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分析,写出了三卷本的《现代资本主义》这一巨著,从而使历史学派达到了学术上的顶峰。在这本书中,桑巴特已经意识到历史学派轻视经济理论的缺陷,声称“‘历史的’和‘抽象的’国民经济学间的对抗,已经丧失了一切意义和一切重要性”。(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二版序言,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他要“借助于有秩序有系统的范畴”,“给予死材料以生命”,认为“只有对全部科学材料作根本的力量的深入检讨,才能够发现见诸现象中的最普遍联系。只有一个在理论上受过完全锻炼的,尤其认识现代经济生活的经济学者,才能够著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史”。(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二版序言,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但他对古典经济学(他称之为“曼彻斯特学派”)的评价仍然不高,认为那只是一种技术学说,是“商会秘书的国民经济学”,“不受历史的或哲学的重负压迫,……为着日常状况去处理日常经济问题”,(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二版序言,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强调只有在历史的、哲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编制“人类社会生存的大联系中”的经济生活史。
历史主义是历史学派的代表性特征。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埋头专注于对经济史料的整理分析。在他们的著作中充斥的都是丰富的史料,但材料之间缺乏理论联系。可以说,在李斯特之后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的理论创新水平再没有高过李斯特。然而,这并不表明历史学派缺乏存在基础,也不表明他们对德国的经济发展没有贡献。历史主义虽是历史学派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全部特征。
二、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感
历史学派肩负着为当时后进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重任。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历史学派较好地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从而使历史学派呈现出很强的历史感。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历史感,首先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即理论要为现实服务,指导与规范经济实践的运行;其次则是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使理论分析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历史学派基本上做到了这两点。
从表面上看,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及德奥方法论之争是学术争论,实质上则是德国资产阶级在向当时统治世界市场的英法资产阶级争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争夺对世界尤其是殖民地的控制权。历史学派以历史主义为旗帜,从德国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德国寻求强国之策。他们所得出的某些结论及思路,至今对后进国家的起飞仍有借鉴意义。也正是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使命决定了历史学派不可能以世界主义,以静态的、单因素的分析方法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他们必须强调国家民族(具体是德国)的特殊性,必须以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为德国设计强国之路。也正因如此,历史学派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先声。
(一)李斯特的发展观
李斯特的发展观由他提出的“生产力理论”、“工业优先理论”和“国家干预理论”三部分组成。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李斯特首先回顾了西欧各国历史,指出存在着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接着,他针对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提出了他的“生产力理论”,写下了他的名言:“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注: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文版,第118页。)。在探讨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李斯特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1.重视教育、科技在生产力进步中作用;2.突出强调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对生产力进步的作用;3.认为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步;4.指出民族精神的进化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穿T诖嘶础上,李斯特重点强调了优先发展工业的重要意义,认为工业可以促进形成新的民族精神,可以完善国家经济结构,尤其是可以完善农业等传统产业部门。这显然是针对当时德国仍以农业为主、工业落后的现状而言的。
不过,“生产力理论”和“工业优先论”都只是铺垫,李斯特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国家作用的强调上。他认为后进的德国只有在强有力的国家力量的扶持下,才能实现强国之梦。保护关税,在他看来,是当时德国可采取的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手段。可以认为作为古典经济学对立物的生产力学说和工业优先论是关税保护政策的理论准备,后者是前二者的逻辑结果和案例分析。关税保护政策是李斯特为后进德国开出的强国方良,因此而得到大书特书。
尽管李斯特的发展观并不成熟,但他在学说史上,第一次论证了生产力问题,提出并论证了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路径问题,从而较好地回答了德国经济上升过程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基本完成了历史所赋予他的使命。
(二)罗雪尔的发展观
罗雪尔在其著作《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中,开宗明义认为:“国民经济学是关于国民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文版,第14页。)“如何才能更好地增进国家富强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仍不失为一个重要课题”。(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文版,第7页。)虽然在具体理论上,他主要综合(也有人讲是“拼凑”)了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等人的理论,但他并没有止于此,而是试图将这些理论统一在一个发展的框架中,希望将它们在时空中展开,同历史过程联系起来,赋予其动态感、整体感。(注:马颖:《简论威廉·罗雪尔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评论》1995年第1期。)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对他作了公允的评价:“罗雪尔接受了古典学派的价值理论,将其用于分析经济的给定阶段,并且构想出一个发生在静态地构思出来的各阶段之间的有机发展过程”。(注:《国际社会科学大百科全书》第13卷,麦克米伦和自由出版公司1972年英文版第2版,第559页。)
罗雪尔的发展观除上述将经济学的任务归结为发展外,他还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和分析了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他认为国民经济要经历幼年、青年、成年和老年四个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因既利益阶级的阻碍和国民精神的衰落而衰落。推迟衰落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国民素质,他说:“一国国民构成愈是以技能较高的人居多,衰落就愈是不会急促地到来”,(注:罗雪尔:《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册、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878年英文版,第383页。)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文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次,罗雪尔认为每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受了自然、劳动与资本的共同支配,这三种要素共同创造财富。他详细分析了这三种要素在经济发展中不同作用;最后,他也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国家归入“无形资本”,认为“国家本身就是每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本,因为它对经济生产来说,显然是百不可失缺的,或至少是间接地起作用的”。(注:罗雪尔:《政治经济学原理》第1册、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1878年英文版,第154页。)
(三)桑巴特的历史观
历史学派发展到施穆勒时,德国已经大大缩小了与英法的差距,成为强国之一。此时德国资产阶级将战略重点转向谋求世界霸权,因此更加要求突出国家的作用。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也正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此要求,历史学派更加强调国家的作用。施穆勒写道:“没有一个坚强组织的国家权力并具备充分的经济功用,没有一个‘国家经济’构成其余一切经济的中心,那就很难设想成一个高度发展的国民经济”。(注:转引自汤在新主编《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6页。)
桑巴特则通过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考察来完成了对国家作用的强调。在他三卷本的《现代资本主义》中,桑巴特在突出国家作用的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他的历史观:即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用理论统帅历史材料,从而取得了历史学派学术上的最高成就。
桑巴特将他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分析出发点建立在“经济制度”这一概念上。他说:“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制度的学说”,(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第16页。)“国民经济学基本的概念是经济制度的概念。我在这里所指的是一种一定种类的经济方法,即经济生活中一种一定的组织,在这种组织里面受一种一定的经济意识的支配,并有一种一定的技术的应用。经济生活在历史上形成的特征于经济制度的概念中总合为一种概念上的统一。其他一切国民经济学的概念都以这种主要概念或基本概念为主体而与之适应”。(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第17页。)在这里他将经济组织、经济精神和经济技术统一在经济制度之下,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史。1.资本主义发展史是一个经济制度更替过程。每个经济制度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精神和经济技术;2.在由一个制度向另一个制度的演变过程中,经济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有两种精神,即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征服与营利)和市民精神(表现为秩序和保存)。“我们对于那由企业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心情称为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创造了资本主义”;(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第215页。)3.民族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国家代表着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在国家里面,并经过国家发生作用”,国家通过军队、战争、向外掠夺,实践了营利原则,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其次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其他条件:技术进步、贵金属的生产、劳动力的获得等的形成,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派所具有的历史感使其成为德国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历史学派也因适应了时代要求而成为德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主流经济学派。历史感在促进历史学派自身繁荣的同时,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也为历史学派赢得了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使经济学者,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者,在回顾学说史时,都要特别地提及历史学派。
三、德国历史学派的兴衰探源
历史学派在十九世纪以前盛行于德国,淹盖了德国国内的其他经济理论。重经济历史的研究,忽视经济理论的创新,成为当时德国经济学界的研究风气。然而,历史学派精心堆砌起来的“历史大厦”,却经不起振荡,德奥方法论争之后,除桑巴特尚有所成就外,历史学派从此一蹶不振。(注:不过,桑巴特将《现代资本主义》一书的成就归功于马克思,他说:“在我著作中的所有的一些好的东西都应归功于马克思的精神”。)德奥方法论之争最终以历史学派的让步(也可以说是投降)而告终,这突出地表现在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演绎推理法的态度变化上。
在李斯特那儿,尽管他批评古典经济学的世界主义,认为它不恰当地忽视了各国不同的历史情况,但他并没有批评和放弃使用演绎方法,《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本身就是一本逻辑十分严密的著作;到罗雪尔,他开始突出强调历史归纳法,认为“各个国民发展中的类似性,可以归结为一种历史发展规律”。(注:罗雪尔:《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文版,第12页。)将演绎法降低为考察多个共同作用的经济因素中某一因素的作用时,可以采用的方法;罗雪尔之后的布尔德布兰德则更进一步认为:无需寻求规律,只罗列史实就可说明一切。克尼斯则从根本上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但随方法论之争的深入,历史学派已难以否认演绎推理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施穆勒声称他并不一般地反对演绎法,但他将其作为归纳法的补充。他主张“利用更多的归纳,同时辅之以借镜于别的知识领域的演绎”;(注:转引自汤在新主编《近代西方经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02页。)到桑巴特,他则认为历史与抽象的对立已经没有了意义,“‘理论’与‘经验’的关系,和同一物的形态和内容一样”。(注:桑巴特:《现代资本主义》第一卷序言,商务印书馆1958年中文版。)至此演绎又回复到与归纳法同等重要的地位。
尽管从表面上历史学派并没有承认演绎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要高于归纳法,但事实胜于雄辩。当西方经济学经过边际革命后,边际经济学很快以其严格的数学论证、精巧的均衡分析,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边际经济学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边际现象,而且适应了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唱颂歌的需要,从而彻底击败了历史学派。只知堆砌史料,而没有经济理论创新的历史学派终于被它自己的旗帜——“历史主义”压倒了。历史学派虽着重于对历史的研究,却没有看出历史的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即在于缺乏理论创新和指导。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他们没有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错误地认为:“只消整理一下历史专题研究的成果,无需借助人们在专题研究之外还花费的思维活动,就可以把历史专题研究成果与‘普通经济学’熔焊在一起。”(注: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文版,第93页。)因此,可以说历史学派的衰落应归罪于历史主义。
但却不能因此而抹杀历史学派所具有的历史感。历史学派之所以历经半多个世纪而不衰,正是靠了这种历史感。熊彼特指出:“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注: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中文版,第92页。)前文已指出正是这种历史感,使历史学派围绕德国的富强展开自己的理论,较好地担负起并完成了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辩护的重任。
经济学理论的历史感并不为历史学派所独有。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等人的著作中,既有为本国富强服务的论述,又有为全人类谋福利的责任感。斯密《国富论》的后几篇就是运用归纳法写成的。但历史学派突出强调了历史感,形成其鲜明特色。也正因这一点使历史学派难以被人们所忽视,历史感成为历史学派最值得人们欣赏的一点。击败历史学派的边际主义经济学,在若干年后直至今年,其缺乏历史感的缺点不只一次地被人们所批评。熊彼特说:“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注: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文版,第29页。)而具有历史与逻辑统一性的马克思经济学至今仍然是最具有解释力和生命力的经济学。
继承历史学派传统的美国制度学派,同历史学派一样,尽管理论创新水平始终比不上主流经济学,但他们始终把握时代脉博。在他们的著作中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感,从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到加尔布雷斯的《经济学与公共目标》,再到当今霍奇逊的《进化经济学》莫不如此。经过他们的努力,作为历史感的理论代表者——制度,终于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视野,形成了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其中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企业制度的分析。企业制度一直是制度学派的分析重点,但却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盲点。科斯也正是以企业制度为突破口,引导主流经济学进入制度分析领域,实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又一次“框架革命”。
发展经济学则直接以历史感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着重讨论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新经济史学家诺思则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重新解释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从经济史的角度论述了制度的重要性。而博弈论在当今西方经济学中应用,则开始在更深层次上来看待经济的运行过程,博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因此,当我们评价历史学派时,不仅要看到历史学派使我们注意到经济学的多因素分析,注意到历史归纳法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经济理论的研究应具有历史感。只有在历史感的统帅下,才能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才能使理论的建构不至于昙花一现,成为过眼烟云。
四、结论与启示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历史主义使历史学派必然走向衰落,而历史感则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从历史学派的兴衰中,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经济学建设,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启示:
1.“中国经济学”这个概念可以成立。我国正在进行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具有不同于世界任何各国的经济特征,形成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理论假说。这一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和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以此理论假说的证实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学,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因此“中国经济学”这一概念可以成立。
2.中国经济学的构建要突出历史感。我国正处在一个过渡与增长的时代中,中国经济学的建设要全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就要求经济理论工作者,既不囿于细枝末节,又要高瞻远瞩,以理论力量指导和规范经济的运行,改变当前理论落后于实践的被动局面。
3.全面进行理论创新,防止类似于历史学派的故步自封。以理论统帅材料,正确、清醒地认识我国过渡时期的经济运行规律。既不固守马克思经济学的某些教条,又不迷恋于西方经济学。而是以服务于我国经济实践为出发点,综合各派的理论长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力争圆满证实“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的理论假说。
历史学的论文 14
摘要: 孙子精英战略思维的主体是由九个可操作性的策略构成:第一,误导敌之精英决策层;第二,拉拢、控制敌之精英;第三,腐蚀敌之精英;第四,疲扰敌之精英;第五,离间敌之精英;第六,争夺敌之精英;第七,妖魔化敌之精英;第八,破坏敌之精英心理;第九,敌之精英逆我者亡。孙子的精英战略思维有助于创造一种优良的战略态势。
关键词: 《孙子兵法》;精英;战略思维;操作层面;态势
美国著名评论家松得尔恩称孙子为“战略之祖”。英国的布劳说:“《孙子兵法》这一部书,可以说是世界史中研究战略战术原理的第一部著作。但是书里面所载的许多学理,确是非常适于现代的应用。”英国的学者托马斯·菲力浦强调:“《孙子兵法》是研究战略者必读的基础理论。”[1]孙子汲取了先贤智慧,创立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战略原理。时至今日,从中发掘《孙子兵法》特有的战略内涵,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从战略思维的视角去探讨《孙子兵法》蕴涵的精英战略思维。
一、孙子关注精英角色
孙子在战争中关注的角色,既有个体,也有群体。角色多元,层次鲜明。孙子提到的主要角色有:上(国君),将,士卒,宾客,善用兵者,百姓,智将,杀敌者,先得者,知兵之将,善守者,善攻者,胜兵,败兵,劲者,疲者,乡导,勇者,怯者,锐卒,饵兵,归师,围师,穷寇,五间,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等等。但就整体而言,孙子却格外关注精英角色。孙子主要关注四种精英,即政治精英、军事精英、外交精英、情报界精英。孙子关注他们在战争中的行为及其表现。
孙武论兵,重视政治精英——国家元首。孙子在探索敌我双方的实情及其战争胜负的情势时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2](《计篇》)。国家元首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很大程度可以掌握胜败的决定权,“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军形篇》)。国家元首拥有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权力,因此,国家元首既可以“安国全军”(《火攻篇》),也可以“怒而兴师”(《火攻篇》),甚至有可能把国家引向灾难的边缘。国家元首有参与军事决策与指挥的权力,如孙子所说的“庙算”(《计篇》),以及孙子的“主曰无战”和“主曰必战”(《地形篇》)这样的说法。而国家元首有时过分干预军队的管理与指挥,“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谋攻篇》)。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诚如,孙子所讲的“乱军引胜”(《谋攻篇》)。国家元首与战争中将帅之间的关系也对军事行动有着重要性的影响,正如孙子所说的,“上下同欲者胜”(《谋攻篇》)。
孙武论兵,重视军事精英——将帅。孙子在“五事”中提到了“将”,把将帅列入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又在“七计”中强调“将孰有能”(《计篇》),孙子认为将帅是国家元首的重要辅佐,直接影响国家的实力地位,“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战场上将帅是直接的指挥者,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诚如孙子说:“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优秀的将帅是国家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将帅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地形篇》)。将帅负有“料敌制胜”(《地形篇》)的责任,将帅要做到“战道必胜”。(《地形篇》)将帅拥有进行决战的权力,但是“不可愠而致战”(《火攻篇》)。
孙武论兵,重视外交精英——外交家。孙子在绝大多数场合,没有直接提及外交家。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孙子反复强调外交在战争领域的使用和它所发挥的作用。孙子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谋攻篇》);“不知诸侯之谋,不能预交”(《九地篇》);“屈诸侯以害,役诸侯以业,趋诸侯以利”(《九变篇》);“衢地合交”;“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政举之日,夷关拆符,无通其使”(《九地篇》)。从侧面证明:孙子重视外交,自然不轻视外交家。另外,孙子从经济支出的角度说明外交家的重要性,他把“宾客之用”(《作战篇》)列入军事开支中的重要一项。
孙武论兵,重视情报界精英——间谍。在孙子看来,军队是对已经十分脆弱的敌人进行最后一击的工具。在开战之前,应该使用间谍分化敌人并进行一系列的暗中破坏活动。间谍的任务包括散布流言以及误导敌人的情报、收买和策反敌人的军官、制造并恶化其内部的分歧以及培养第五纵队。[3]孙子认为贤明的君主、将领,如能使用智慧超群的人为间谍,必能成大功。“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用间篇》)。
二、孙子的精英战略思维操作性策略
战争是敌我各种因素的较量。物质因素固然不可缺少,但人的因素尤为关键。在国家政治、军事、外交、谍报活动等领域,并不是每个人都在起相同的作用。由于每个人的禀赋、素质、能力、地位、影响力的差异,他们对国家政策和战争的影响就自然各不相同,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孙子兵法》当中,孙子的“攻人”理论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孙子“攻人”有数量和质量的区分,但孙子更注重质量。孙子尤其注重攻击敌国的军事精英和政治精英。军事精英主要是指军队的将帅,政治精英主要是指国家元首。从操作层面上进行分析,《孙子兵法》蕴涵的精英战略思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孙子的精英战略思维主体是有九个可操作性的策略构成:
(一)误导敌之精英决策层
孙子误导敌之精英决策层的策略是:“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计篇》)。在《孙子兵法》的注解中,王晳曰:“强示弱,勇示怯,治示乱,实示虚,智示愚,众示寡,进示退,速示迟,取示舍,彼示此。”通过各种虚假信息的输入,导致敌国、敌对集团的精英决策者在决策上出现失误。《战国策》的记载可以佐证《孙子兵法》误导敌之精英决策层的思想。郑武公打算进攻胡人,他把女儿嫁给胡人君主做妻子,把主张进攻胡人的关其思杀掉。胡人君主以为亲近,不加防备。郑国突然袭击,把胡国给灭掉了。
(二)拉拢、控制敌之精英
孙子拉拢、控制敌之精英的策略是“利而诱之”(《计篇》)。梅尧臣注解其说:“彼贪利,则以货诱之。”这不仅对于敌国重要人物适用,而且对于敌国重要的情报人员也适用。敌之高官贪图利益,就以利相诱。另外,孙子主张对敌之间谍“导而舍之”(《用间篇》)。就是通过优待,收买敌之间谍,热情款待,引诱开导,为己所用。通过各种手段操控他国政治精英、军事精英、情报界精英,为己国的战略利益服务。《战国策》的记载可以佐证《孙子兵法》拉拢、控制敌之精英的思想。秦国暗地用许多财宝去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让郭开在赵王面前攻击李牧。赵王怀疑李牧,自毁“长城”,把李牧杀害,废黜了司马尚。王翦加紧进攻赵国,大破赵军,俘虏了赵国将帅,灭掉了赵国。
(三)腐蚀敌之精英
孙子腐蚀敌之精英的策略是:“乱而取之”(《计篇》)。杜牧注解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因而,可以通过精神宣传使敌国精英的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然后可以实施攻击。对于精英当中信念不坚定者,使用各种形式的手段,使之迷惘堕落。《吴越春秋》可以佐证《孙子兵法》腐蚀敌之精英的策略。范蠡针对夫差好色的个性,对吴王夫差实施了“美人计”。伍子胥劝诫不听,夫差一怒之下,自坏“长城”,杀害伍子胥。后来,逐渐强大的越国,借机灭掉了吴国。
(四)疲扰敌之精英
孙子疲扰敌之精英的策略是“佚而劳之”(《计篇》)。梅尧臣注解说:“以我之佚,待彼之劳。”如果敌之精英状态良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使他们疲惫不堪。使敌国精英消耗大量精力,无力关心国是,无心献身于他所钟爱的事业。冯梦龙的《智囊》可以佐证《孙子兵法》疲扰敌之精英的策略。南唐广陵人徐铉闻名于北宋朝廷。有一次恰好江南派徐铉来纳贡,照例要由朝廷派官员去作押运使。宦官将名单送给宋太祖,太祖御笔一挥,随便点了一个人的名字去做使臣,一上船,徐铉就滔滔不绝,词锋如云,周围的人都为他的能言善辩而惊讶。那位侍者当然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点头称是。徐铉不了解他的深浅,愈是喋喋不休,竭力与他交谈。一连几天,那人却不与徐铉论辩,徐铉说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再也不吭声了。宋太祖以愚困智的方法,是一种典型的疲扰敌之精英的方法。
(五)离间敌之精英
孙子离间敌之精英的策略是:“亲而离之”(《计篇》)。李荃注解说:“破其行约,间其君臣,而后攻也。”君主和臣子都属于精英集团。孙子主张,若敌之精英层团结一致,就要设法离间,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从内部给敌人形成巨大的杀伤力。《三国志》的记载可以佐证《孙子兵法》离间敌之精英的策略。三国时,袁尚、袁熙被曹操打败,带领数千人马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曹操没有立刻乘胜远征公孙康。没过多久,公孙康就带着袁氏兄弟的头来见。众将向曹操请教其中的奥妙。曹操说:公孙康向来怕袁尚、袁熙兄弟吞并他,今二袁上门投奔,他必猜疑。如果用兵急攻,他们必然会合力抗拒,我们放松一下,他们就会自相火并。
(六)争夺敌之精英
争夺敌国的精英,为我所用,是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一个不变的音符。孙子争夺敌之精英的策略是“先夺其所爱,则听矣”(《九地篇》)。杜牧注解说:“凡是敌人所爱惜倚恃以为军者,则先夺之矣”。实际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以敌制敌”的策略。《史记》的记载可以佐证争夺敌之精英的策略。公元前7世纪,秦国西面的少数民族戎族逐渐强盛,戎之国君派使者由余到秦国。由余的政治远见令秦穆公大为折服。秦穆公依内史廖之计而行,向戎王馈赠了16位美丽的歌姬,并且故意拖延由余的归期。戎王收下礼物,连日纵酒,沉溺于歌舞。由余从秦国归来,劝谏戎王,戎王充耳不闻。由余一气之下投奔秦国。秦穆公待如上宾,封他上卿,借机了解戎国的兵力和地形,举兵伐戎,拓地千里。
(七)妖魔化敌之精英
孙子妖魔化敌之精英的策略是:“廉洁,可侮也”(《九变篇》)。张预注解说:“清廉爱民之士,可垢辱以挠之,必可致也。”玷污敌国的精英领军人物和领导者精英。妖魔化他们,使之失去权威性,淡化他们对各方面的决策和政治影响力。《史记》可以佐证《孙子兵法》妖魔化敌国精英的策略。汉高祖刘邦接受董公建议:“明其为贼,敌乃可服”。刘邦为死去的义帝发了讣告,全军将士都穿着白色丧服,并且公告各路诸侯:“我将率领关中全部兵力,收复三河国土,向南打到汉江以下。我愿意跟随着各诸侯王,打败楚国那个弑义帝的人。”实质上是典型的妖魔化项羽的策略。
(八)破坏敌之精英心理
通过破坏敌国或敌对集团精英的心理来夺取战争的良好态势。孙子破坏敌之精英心理的思想是“将军可夺心”(《军争篇》)。张预注:“心者,将之所主也。夫治乱、勇怯,皆主于心。故善制敌者,挠之而使乱,激之而使惑,迫之而使惧,故彼之心谋可以夺也。”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说,“使敌人在心理上和物理上丧失平衡,常常是最后打败敌人的一个重要前提。” [4]《后汉书》中的史实可佐证《孙子兵法》破坏敌之精英心理的策略。刘秀派遣寇恂招降隗嚣部将高峻,高峻派遣他的军师皇甫文前来拜见,言辞强硬,傲慢无礼。寇恂一怒之下,不听别人劝说,杀了皇甫文。高峻惶恐万分,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寇恂手下的部将问他:“为什么能够杀了高峻的使节,却能使他献城投降?”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之人,也是他最得力的谋士。今天来,他的口气一直强硬,必然不会投降。让他回去,就中了他的计。杀了他,就使高峻心胆俱寒,所以他才投降。”
(九)敌之精英逆我者亡
孙子在《用间篇》中体现了“敌之精英逆我者亡”的策略。孙子说:“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用间篇》)。张预注解说:“守将,守官任职之将也。”正所谓“英雄不死,刺客不止。” 孙子主张,不排除使用一些恐怖手段,刺杀敌方一些关键人物,这样做是为扫除战争道路上的障碍。[5]《史记》的记载可以佐证《孙子兵法》“敌之精英逆我者亡”的策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曾经采纳李斯的建议,“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6]借助史实,可以佐证孙子的精英战略思维的价值,可以证明孙子的精英战略思维曾对政治、军事格局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意识地针对敌国或敌对集团的精英,有计划、有组织地、有目的实施跨国式或跨集团式的误导、拉拢控制、腐蚀、疲扰、离间、妖魔化、逆我者亡、争夺、以及破坏精英的心理等操控策略,可以创造一种优良的战略态势。“夫料敌者,料将不料兵”[7],就是一种古典式的精英战略思维。无论在过去的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的现实斗争中,客观上依然存在着一种精英战略思维。它对于当今时代的斗争格局,依然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
历史学的论文 15
一、经济学方法论在方法论之争过程中体现出的演进特征
回顾这场方法论之争,我们发现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真正的分歧不在于经济研究中只能使用其中的哪一种,而在于他们对归纳和演绎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有不同评价。这场激烈的“方法论之争”体现出了经济学史上方法论演进的一种特征:围绕争论展开的一种萌芽、成长与升华的过程。每一次的理论学派间的争论都是经济学说史及方法论大发展的重要时期,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第一,在争论的过程中,各学派极尽阐述各家观点,将灵感整理成文字,整合分散的碎片状的思维逐渐系统化体系化,通过文章相互回应。第二,争锋相对的学术争论具有排他性,为了捍卫自身的观点,各学派会调用一切的力量以完善自身观点自圆其说。第三,争论到后期往往会掺杂进自利性的主观感情色彩,甚至上升到民族和国家高度,不同学派因为情感约束会更加自觉主动维护本学派的学说。就这样,方法论也在一次次的思想争论中步步演进。每一场关于方法论的争论背后都蕴含着人们对于自身的理想化追求,而历史和现实却证明,想要通过单一的方法既简单又准确地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观察准确性与描述概括性之间的关系,并逐渐认识到只有结合归纳和演绎、二者各取所长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二、二者思想的延伸及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1.历史学派的延伸。美国旧制度学派创始人凡勃伦的老师就是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美国旧制度学派与德国历史学派的渊源深厚。我们可以把以凡勃伦为首的旧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都看成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发扬光大。旧制度学派和历史学派一样,强烈反对“理性人”假设,同时认为所有的文化制度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决定因素众多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经济现象只有放在一个渐进发展的历史—文化过程中才能更好解释和说明。20世纪40年代以后,旧制度学派由于仇视主流经济学的标准理论范式,加之缺乏实证研究纲领及方法逐渐衰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凡勃伦和康芒斯的一些追随者于1958年成立了“沃德曼小组”(1965年改名为“演进经济学学会”),艾尔斯当选为首任会长。为了表彰对制度经济学有突出贡献的学者,该协会于1970年专门设立了“凡勃伦—康芒斯奖”,加尔布雷斯、格鲁齐和缪尔达尔都曾是该奖的获得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旧制度学派思想传播到欧洲,成立了“欧洲演进经济学会”,很多年轻的旧制度主义学者原来是研究主流经济学的,后来发现主流经济学的静态分析和理想化研究模式不能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于是转身投入到制度主义的研究中。20世纪60~70年代,新制度经济学在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中发展起来,但与旧制度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制度经济学抱着补充和发展主流经济学的'态度,从未声称要与主流经济学划清界限,相反还使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去观察和研究问题。即便如此,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分析范式却依然能找到旧制度经济学的痕迹。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诺斯在制度变迁中对路径依赖和意识形态等概念的引入、威廉姆森在经济分析中对有限理性的引入都显示出了新制度经济学向旧制度经济学和德国历史学派靠近的趋势。
2.奥地利学派的贡献和复兴。奥地利学派创建已有130余年,兴盛时期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总体来讲,奥地利学派关于经济周期理论、货币理论等问题的研究成就瞩目,其理论精华大都为新古典经济学所吸收。奥地利学派由于失去了研究方向也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极力推崇自由主义,奥地利学派对自由主义的推崇奠定了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1974年奥地利学派的第四代传人哈耶克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经济的舵手。20世纪80年代以来,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科斯纳对企业家行为和价格理论的研究标志着奥地利学派思想的复活。一些其他奥地利学派的追随者还对企业的市场过程、福利经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奥地利学派的精神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在的行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演进博弈和组织学习模型都深受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影响。
3.二者思想的碰撞与融合。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方法的出现,经济学中各种思想和方法论间的融合和碰撞也逐渐增多。现如今博弈论在经济学界大行其道就是个很好的说明。博弈论不仅可以研究静态动态、完全信息和非完全信息下的各种情况,还可以分析有限理性下“经济人”的经济活动。博弈论结合了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和非主流经济学的“有限理性”,实现了经济学派不同思想之间的融合。格雷夫、青木昌彦等学者构建的诸多研究框架和制度演进模型都做到了历史主义和演进主义的融合。青木昌彦认为制度是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它致力于某些共有信念如何推动博弈的进行。格雷夫关于制度的认识也与青木昌彦大致相近,他认为制度是重复博弈均衡的结果,这个均衡与主流经济学认为的完全理性下的一般均衡是有所区别的。
三、结语
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虽然目前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他们在整个经济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不仅对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场旷日持久的方法论之争不论输赢,都向人们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无论是历史学派的归纳法还是奥地利学派的演绎法都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多元化的精神会推动经济学家们展开更加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对话。
【历史学的论文】相关文章:
历史学论文开题报告12-23
历史学专业论文提纲12-27
历史学专业论文致谢「博士论文」12-27
历史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2-22
历史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12-27
历史学毕业论文范文01-03
历史学科能力综合测评的研究论文05-09
历史学专业实习鉴定12-05
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