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业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畜牧业论文13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业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畜牧业论文 篇1
摘 要:当今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在高铁科研人员的攻坚克难下,我国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里程碑式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优点以及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高速铁路 经济 发展
一、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
2009年由我国国家铁路局出台的新规范明确规定:高速铁路是新建的设计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的铁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国在铁路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额达到8238亿元,建设的新线有953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306公里。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高速铁路已经成为地面交通运输最快也最方便的工具。
二、高速铁路的优点
(一)运输能力强
运输能力强是高速铁路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而言的巨大优势,高速铁路的运能是大大超过其他交通方式的。
(二)发车密度大
现在我国正逐步在某些有特殊需求的高铁线路推行公交式发车,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三)行驶速度快,花费时间短
当今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的最高时速已经超过350km,在不久的将来,京沪高铁的运行时速将达到450km。迄今为止,它是在地面上运行最快、行驶距离最长的交通工具。
(四)乘坐安全
高速铁路作为地面上最先进的交通运行方式,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它的行驶安全,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它是安全性能最高的运输工具。
(五)乘坐舒适
高速铁路极快的行驶速度并不是以牺牲乘客的乘坐体验为代价的。这种良好的乘车感受是基于我国高速铁路在铁轨铺设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无砟轨道的技术核心主要利用混凝土和沥青,取代了之前的碎石,以此来减少列车行驶时的抖动。
(六)影响因素小
高速铁路运行相对稳定,极少发生停运的情况。在我國,停运几乎都是因为地震或者强台风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七)准时准点
高速铁路正点率高是高速铁路受到旅客欢迎的原因之一。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旅客都希望能够正点抵达以便接下来的行程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我国的飞机晚点率一直居高不下,公路运输又因为天气、路况等原因无法保证准点到达。在这种情况下,高速铁路成为大部分旅客的首选。
(八)最环保的交通工具
高速铁路的动力不是其他交通工具所需要的燃油,而是采用比较清洁的能源——电力。以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为例,当它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人均百公里能耗仅为3.64度电,相当于客运飞机的1/12,小轿车的1/8、中型客车的1/3。几相对比之下可以看出,高速铁路的确是现代社会最环保的交通工具。
三、高速铁路对经济的影响
作为一个能够快速缩短空间距离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一)增加区域可达性,促进人口流动
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使得沿线城市的人口迁移变得简单和方便起来,同时其线路走向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引导劳动力在不同城市间的分配。
(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设施设备已在逐步完善,但是行车网络密度、轨道覆盖范围、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而高速铁路的发展就如同一道催化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完善。
(三)提升区域货运、客运能力
原有客货混运的方式使得我国的铁路运输既无法满足高品质的客运要求,也无法满足伴随我国经济增长的货物运输量的不断增长。而高速铁路客货分线运输方式的出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客运和货运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铁路部门创新和优化铁路运输服务。
(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随着我国“四纵四横”体系的形成,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加大高速铁路的建设投资,不但可以完善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的网络图,并且可以综合协调其他不同优点的综合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形成创新性综合交通体系,而且高速铁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既有的交通运输方式某些空白领域,提升了资源的流动效率和价值,为城际区域化分工和城际区域化分工协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五)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
高速铁路使用的能源类型使得它天然对环境友好。并且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各方面性能进一步优化,高速铁路对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六)加快区域间的城市化进程
高速铁路缩短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使得来往便利起来,一些原本需要花费很多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的运输能够轻松地往来传输。少数发展比较快的城市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七)提供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深入我们的生活中。高速铁路也不例外。现在的高铁可以提供网络预订餐业务。这种新的尝试,既便利了广大乘客,也提供了就业机会。
四、结语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其本身就拥有相对比较出众的特点和优势,再加上国家近几年在建设和研发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但由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并且花费巨大,回收周期相对更长,因此高铁沿线城市的政府一定要把握住机遇,抓紧时间在建设高铁的同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高铁开通以后,积极利用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加快区域内城市化进程,带动区域内城市集群的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
畜牧业论文 篇2
牛冻精改良技术的推广使得良种公牛的优势资源充分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肉牛产业的发展,使得高档的牛肉产品诞生,满足了当前产业转型的需要,适当地将养殖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提升了肉牛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得经济建设实现稳步发展。
1 肉牛冻精改良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肉牛冻精改良工作处于逐步开展过程中,主要是围绕推动畜牧业实现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等目的展开,通过适当地落实培训工作,壮大团队,重视规范化改进,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展开大规模的宣传,重视基础作用,严抓后劲力量。20a以来大街镇累计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0086头,使本镇的畜牧业增收上千万元,为了更好地推进肉牛产业的发展进步,保证养牛农户们实现增产增收,将畜牧业生产作为一大亮点。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需要各级对肉牛冻精改良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伴随着相关规模的不断扩张,工作成效逐渐显现出来,使得肉牛冻精改良工作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2 现阶段肉牛冻精改良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虽然现阶段的相关工作已经逐渐落实,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状况并不平衡,优势无法完全显现出来,严重影响了相关效果的发挥。近些年,肉牛冻改进进展相对缓慢,还有些地方的精改良措施并不到位,使得产量出现了下滑趋势,致使其与肉牛冻精改良的需求无法适应,呈现出诸多棘手的问题。
2.1 团队力量较为薄弱
现阶段的实际问题较为严峻,主要原因是受到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的影响,使得基层站上只能拥有为数不多的畜牧兽医人员,加上部分人手紧缺,在繁忙的事务之下,难以合理安排相关的肉牛冻精改良工作,使得很多的工作人员顾此失彼,无法担任较为繁重的技术推广工作。
2.2 基本的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来说,肉牛冻精改良的政策、资金等投入力度不足,因此与肩负的重要责任不成比例。从此项工作准备开展以来,省市级单位重点安排了专项的资金扶持政策,为肉牛冻精改良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因为此项工作涉及到的面广,战线较长,加之农户们养牛的规模较小且分散,在肉牛冻精改良的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成本费用,依靠着省市的资金支持力度还是无法满足当前的肉牛冻精改良工作的实际需要。正因为投入的力度较小,使得运转的过程困难重重,严重挫伤了基层的参与积极性。
2.3 站点设施配置不足
受到人力资源不足的影响,在资金紧张、站点设施不全的共同作用下,肉牛冻精改良工作进展缓慢,还有些站点的房屋设施相对简陋,设施配置不全面,只能仓促上阵,甚至于某些房屋兼顾着多种用途,如药房和冻改室的联用,仓库和冻改室的联用等,严重的影响到了冻改的质量。
2.4 冻改过程中的收费难度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肉牛冻改工作已经采取了上门服务的模式,也就是到饲养户家中进行服务,其中有一部分冻改员为了配好1头牛,需要往返的跑几公里的路程,还有可能达到几十公里,所以整个过程为收费提升了难度。尤其是新的站点,冻改欠费的问题相对普遍,大多都要等到犊牛落地之后完成付费,还出现了某些不交费的情况,这样导致新的站点支出较大却没有收入的问题出现,使得很多的站点冻改次数越积越多,加之运输费用的增加,维持工作的难度加大,严重影响到了站点的运作。
3 以肉牛冻精改良为突破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3.1 重视对肉牛冻精改良工作的领导
肉牛冻精改良工作属于当前非常艰巨且重要的任务,更是畜牧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一步。就现阶段的形势分析,虽然有部分城市已经逐渐突破了万头冻改大关,但是相较于其他省市区来说,差距较大。伴随着市场中对于肉牛等相关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与之相关的供求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为了更好地加快肉牛品种的选育,需要注重品种的改良,保证落实好相关的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完善管理细则,重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严格关注肉牛冻精改良工作,适时解决棘手的问题,从根本上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推动肉牛业实现稳步前进。现阶段,肉牛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且重视客观的要求,落实好这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3.2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肉牛冻精改良工作
省级单位逐步推广肉牛冻精改良工作,并且从相应的畜牧专项经费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精改良工作的开展,也实行了“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的政策,使得肉牛冻精改良工作的开展获得了足够的支持。但是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难度也呈现出变大的趋势,比如交通不便及运输困难等问题频现,要求市级每年都应该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为肉牛冻的精改良提供物质支持。也可以将资金用于站点的建设补助、设施设备补助等方面,注重业绩较为突出的站点和人员,鼓励他们参与培训,并适当的给予补助,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保证站点的建设与肉牛冻精改良相适应
依照省市的'具体要求,发现肉牛冻精改良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要求肉牛冻站点的建设实现质与量的提升。强化冻改站点的建设和完善,确保目标在特定的时间内得以实现。应该从合理科学的角度认真布点,经过科学的规划,关注站点的布局。在站点中的基础母牛并不多,因此工作的成效不大,相应的工作成本较高,若是收效不明显应该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调整。明确重点,兼顾着一般原则全面推进相关网点的建设,重要的站点应该适当给予重点支持。
3.4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素质
肉牛冻精改良工作本身就是要求较高的业务工作,因此拥有著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从事肉牛冻改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培训,由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可以举办培训班,从而壮大肉牛冻改团队,这样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需求;也可以举办研讨班,聘请从事肉牛冻精改良的专业人士展开专题讲座,这样就能在取长补短中,适时交流彼此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水平。还应该示范技术,采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努力提升肉牛的受胎率,针对部分拥有良好条件的农户,可以适当进行宣传指导,让它们到达站点配种,使它们可以在3~5a间逐步从现阶段的上门配种过渡于就近冻改站点的配种,适当规范操作技术和手段,提升整体的工作实效。
3.5 注重后续管理提升经济效益
良好的品种需要精细的方式和优质的饲养条件,若是缺少这些保障,即便是再优质的良种也无法发挥出本身的价值,所以还是应该重视改良实效,关注管理细节的落实,改变以往“重改良,轻管理”的理念,重点是以冻改为重要的基础,通过大力的推广草畜配套生产技术,实现2者的相互联系,在技术配套、技术组装等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出冻改的优势,确保更好地达成节省成本费用、增收增效的目的。
4 以肉牛冻精改良为突破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
肉牛冻精改良技术成为了时下较为流行的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科技手段,可以在保证增产增效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畜牧结构,从而为农民们的收入注入新鲜的活力。现阶段,很多单位开始重视此类培育体系的探索,通过积极开展优良种公牛新品系培育模式,开创出了高端牛肉开发应用新模式,并且积极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端牛肉开发利益共同体,也就是将企业效益视为最重要的目的,通过增加养殖场的收入,培养专业化技术人员,促使共赢的格局更加完善。
在探索肉牛冻精改良的道路上,需要积极挖掘畜牧业的优势,实现2者的相互融合,扩大优良品种牛新品系的培育模式。依照全程质量控制和质量追溯体系技术的根本要求,结合着先进技术记录下肉牛身份标识,从而构建起繁殖、培育、屠宰加工及物流配送等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不断延长产业链,创造品牌更优良的产品,打响品牌,积极建立产业联盟,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企业,建立起更加高端的牛肉开发企业联盟,从而更好地推进养牛业产业的开发,确保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变成具体的经济优势,让高档的牛肉产品成为一种优势企业,更好地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5 结语
肉牛冻精改良属于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可以促使畜牧业实现转型升级,保证满足市场经济和肉牛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现阶段的肉牛冻精改良现状可以发现,在这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棘手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现状并解决棘手的难题,应该从源头上正视相关问题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对策加以解决,确保肉牛冻精改良工作落实到位,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发挥出自身职责,提升肉牛产量,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发挥出实效价值,推动畜牧业实现良好的转型升级,这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何天恒.浅谈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与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xx(2):48-49.
[2]罗世富.提高肉牛冻精改良受胎率的措施[J].北京农业,20xx(5):66-67.
[3]张美芬.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xx(12):53-54.
[4]自平.浅谈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与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xx(10):47,50.
[5]梅水芬,王冉.华宁县盘溪镇黄牛冻精改良取得成效[J].云南畜牧兽医,20xx(5):31-32.
[6]陈红祥,徐英,何永富,等.巍山县黄牛人工授精改良现状及发展建议[J].养殖与饲料,20xx(8):57-59.
畜牧业论文 篇3
摘要:科技的发展带来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而畜牧业也不例外,大数据技术能够应用到各个产业中,畜牧业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更离不开大数据。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统计能够促进畜牧业转型和升级,使畜牧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利用大数据对畜牧业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对畜牧业的发展作出预测,能够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在大数据的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畜牧业;发展;升级
引言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如何对畜牧业进行有效管理,提高畜牧业的产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规模的畜牧业如果单纯依靠人力、物力,会加大成本,无法进行转型。大数据指的是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采集、传输、汇总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和生产进行服务,具有数量多、速度快、精细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多个领域已经引进了大数据,因此在畜牧业中运用大数据更是十分必要。
1大数据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1收集畜禽信息
畜牧品种多样,因此要运用技术对其品种进行采集。目前许多大型网站上都有关于畜禽品种、喂养方式等信息,有利于引进、培育新品种,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1.2提供预警信息
大数据的核心特点是预测,由于畜禽都是活产品,因此需要更为准确的预测,目前我国已经将大数据运用到了畜禽产品的预测中,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的信息预测平台,对于草原数据进行全面检测,扩大了检测范围,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为畜牧业作出迅速处理[1]。
1.3在生产经营中广泛运用
畜牧产业的根本目标是在保证畜牧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效益,因此在生产经营中引进大数据能够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畜禽死亡的数量。大数据在品种繁育信息、疾病诊断、安排经营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一些大型畜牧企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用于生产经营中,引进先进设备、聘请专业管理师、专业数据监测员使用大数据来对生产经营进行专业化管理。
1.4提供畜牧产品市场信息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大型网站,在不同省、市级别的网站上更新畜牧产品市场信息,对于价格走势、市场形势、加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能够对市场进行尽量准确的预测,避免畜牧产业盲目养殖,为企业降低成本,进行风险防控。
1.5展示畜牧专家和人才信息
随着畜牧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对于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大数据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大数据检索有关于专家和人才的信息,当企业在养殖和管理方面遇到困难,能够随时求助,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按照专家或人才的研究方向、所属院系、学科性质、学校等信息进行检索,为企业聘请专家减少时间[2]。
2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畜牧业发展
2.1建立专门数据库
为畜牧产品信息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可以提高数据收集的速度,对信息进行统一掌控,使畜牧业发展成为系统化、专业化的产业,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数据库可以对信息及时收集、检索、分类,能够对市场进行把控,数据全面并且准确可靠,通过信息共享能够让政府、企业、经营者、学生、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
2.2建立完善的电子网上销售系统
目前电商平台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大趋势,对于销售行业来说,占领电商平台,利用电子销售系统进行销售能够增加销售数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传统的线下销售满足不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电子商务系统能够让全国的消费者看到企业中的畜牧业信息,了解产业的产品。利用大数据建立信息集散网站,提供各地区畜牧产业的有关信息,向消费者和供应商展现产品优势,提供供求信息、运输信息、市场信息,通过网上交易促进畜牧业电子销售系统的快速发展,提高产品的效益。
2.3进行专业信息采集
利用大数据进行专业数据采集,收集有关于院校、研究院、研究机构的专家和人才信息,成立人才和信息检索库,对他们的能力、专业等进行评估,确保能够引进专业的人才,将专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促进畜牧业技术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建立人才数据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加快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2.4指导养殖户合理规划生产与销售
因市场行情的变动较大,如果不根据市场形势走,就会增加产品的投资风险,市场形势多变,利用大数据对市场进行监测,总结影响市场变动的存出栏、消费、质量安全、国际和国内市场、动物疾病等变化,提高养殖户的预警和预测水平,指导他们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养殖,但是要确定养殖规模,对畜牧信息进行算法,分析预测市场行情,帮助养殖户及时规避风险,减少养殖成本。
3大数据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根据政府政策进行规划
政府会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对畜牧业的发展作出规划,因此在大数据运用过程中要重视政府指导。由于畜牧业发展具有地区差异,各地区发展情况和水平不同,市场信息不完善,一旦信息出现失误,就会导致畜牧业的.大规模损失,导致市场混乱。因此各畜牧产区不能各自为营,应该统一联合,根据政府的政策和规模,有目的地展开畜牧养殖,根据政府制定的数据标准、产业标准、共享标准进行大数据的汇总和上报,确保畜牧行业信息及时处理和更新[3]。
3.2加强产业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大数据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在畜牧业产区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的数据系统,让计算机进产区,完善大数据发展的环境,根据时展,引进人工智能系统。有些偏远地区连网络信息站都尚未建立,更无法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基础硬件设施,畜牧业应该看到5G发展的趋势,铺设信息线路,保证数据流通的速度,防止因为信息流通不及时而造成的生产滞后、反馈迟缓、数据统计不全面的问题。
3.3建立信息产业集群
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场地和设施,为了节省政府资金,可以将畜牧业产业统一规划发展,形成区域经济,让几个畜牧产业共同利用基础资源,降低政府和企业的建设成本,同时通过大数据将区域中的产业数据进行收集,建立大的数据网站,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保障信息数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能够增强区域的发展活力,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4培育大数据供应商
大数据需要专业化人才和供应商,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畜牧产业应该运用社会力量,购买专业的数据和解决方案,引进专业的供应商对于数据进行精确把握和计算,保证对于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准确计算,避免产业盲目经营和生产。与供应商维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增加畜牧产业的发展活力[4]。
4结语
畜牧业作为我国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冲击,使养殖户看到了大数据的运用,通过大数据的预测能够及时防范风险、监测市场的变化、预防动物疾病、引进先进人才。大数据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因此在畜牧业中要依据具体情况开展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提高畜牧产品的质量,促进畜牧产业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面向我国畜牧业的信息工程研究[J].农业工程,2012(6):17-20.
[2]汪航.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数码世界,2019,160(2):90.
[3]马丽媛.大数据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畜牧,2017(2):7-8.
[4]张莹,王志博,何倩毓,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畜牧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243-245.
畜牧业论文 篇4
近年来,海北州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互促共赢为目标向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全力推进,带动了土地、草场等生产资料的流转和整合,富余劳动力从农牧业生产中逐步分离,推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畜牧业多元化发展开创了新的模式。在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中,始终把保护草地生态安全、科学利用草地资源、转变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措施来抓,认真贯彻和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推进2010年全州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意见》和《海北州关于促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奖补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积极推广畜牧业科学技术,草地生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1海北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海北州是青海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农牧资源得天独厚。全州以高寒草甸类草场为主,天然草场面积264.8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32.83万hm2,年平均产草量8.6kg/hm2,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9.07万hm2(平均1500kg),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3万hm2(平均50kg/hm2)。海北州畜牧业生产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底,全州畜牧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存栏各类牲畜335.5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280.8万只,牛存栏50.51万头,其它牲畜4.27万头(只);出栏各类牲畜165.03万头(只);各类肉类总产量39848t,其中:牛肉12495t、猪肉3298t、羊肉23950t。2010年牲畜出栏率、繁活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9.2%,85.12%,43.64%。母率比例为57.83%,其中羊的母畜比率为59.23%。畜牧业各类生产指标,推进季节畜牧业生产方面都走在全省牧区的前列;适龄母畜比例、牲畜出栏率、商品率较青海省平均水平分别高6.67%,12.47和11.72个百分点。
通过多年的草地建设,已有40万hm2缺水草地基本得到利用,多数牧户已实现了“五配套”建设。全州围栏草场达120.7万hm2,占可利用草场的51.8%,冬季草场全部实现围栏;建设人工草地12.07万hm2,大大提高了抗灾保畜能力。定居牧户数量12175户,全州累计定居房屋面积3744hm2,78%的牧户实现“五配套”;牛羊育肥户数量12610户,年育肥出栏牛羊150.96万头(只)。
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州共组建各种农牧民的专业协会56个,会员近万人,“企业+协会+牧民”的经营形式和产业链逐步培育形成。全州参与到农牧业经纪人队伍的人数达900多人。建设了“皇城苏吉滩现代化高效草地畜牧业示范区”、“刚察县牧草引种科技示范基地”、“海晏县牛羊育肥基地”等3个州级科技示范区。打造了一批畜产品品牌,海北羔羊、祁连藏系羊、西宁大白毛等知名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海北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2.1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
高寒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总体上尚未达到主动防御自然灾害和平衡四季草料生产贮备的能力,生产经营仍处在“数量型”、“分散小群型”、“生产原料型”和“季节营地制”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中,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业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标准低、产品质量差,畜牧业整体效益不佳。
2.2畜牧业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低
在较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体制下,许多实用科学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致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高。海北州农牧区文盲、半文盲占13.6%,小学文化程度占45.8%,文化水平低,生产第一线科技人员紧缺,科技意识较淡薄,新成果、新技术推广缓慢,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制约着海北畜牧业向高层次和可持续发展。
2.3疫病防控能力弱
“小而全”的牧户经营方式,造成农牧区大部地区动物防疫体系机构残缺不全,队伍不稳,人才匮乏,经费短缺,疫病诊断及化验设备等基础设施短缺落后,防疫措施难以落实,这些都不适应于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缺乏家畜规范化健康养殖技能。
2.4市场流通不畅
目前,海北州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商品生产尚不能完全以商品流通为前提,生产与流通之间缺乏联动机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协调,其结果初级产品生产者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3优化转变生产方式,加快海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1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较小规模养殖和分散性经营生产模式,绝大部分是粗放式饲养管理经营,导致科技参与不够,存在工艺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高耗低效等问题;在兽医卫生方面基础较薄弱,由此而带来的诸如人畜混居、畜禽混杂,交叉感染、疫病难控,动物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饲养场对大气、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等严重问题。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优化管理配置生产要素,把牲畜、草场、畜棚等以股份等形式联合起来,由合作组织统一组织管理,统一生产、产品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统一制定发展规划,统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形成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走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促进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利用好的现有畜棚等基础设施,强化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益。要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将畜禽良种工程、畜用暖棚、人种草地种植、畜疫综合防治等畜牧业项目优先向生态畜牧业倾斜,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建立健全牲畜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化水平
牲畜品种良种化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核心,引进和培育良种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繁育体系,进一步扩大良种数量,提高良种普及率,利用其混种优势进行高效牛羊肉生产技术开发,特别是打造具有海北特色品牌的羔羊肉生产技术开发,同时继续搞好海北高原型藏系本品种选育提高和牦牛提纯复壮工作,提高本地当家畜种群体素质和个体生产性能。
3.4抓好“龙头企业”,搞活畜产品市场流通
“龙头企业”是联结农牧民和市场的纽带,营销市场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命线,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关系到产业化展的成败,所以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和贸、工、牧一体化经营。
3.5强化动物疫病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这是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
畜牧业论文 篇5
1.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畜产品增加,有效供给得到保障
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副产品在食品市场中占较大比重,肉、蛋、奶总产量约为821.5万t,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占较大比重的生猪出栏量也呈现翻倍增长;同时,外销肉鸡、猪肉也增长至600.0万t,使国内外市场得到了有效供给。
1.2产值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农副产品,更使农户经济收人增长,开始占据农业总收人的半壁江山,成为农业增收的关键,很多畜牧业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过上了小康生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3质量提升,使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
随着农产品整改力度的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全国开展的屠宰场抽检次数增加,在生猪尿样抽检中,共检样出56批次的盐酸克伦特罗阳性,同比降低了0.09%,实现了抽检性率将低至0.30%的目标。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痩肉精”抽检,存在零检出率,保障了全国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2.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环境问题
2.1自然资源锐减
当前,随着土地沙漠化、草原侵蚀的日益加剧,草原上的可利用资源相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人为破坏占较大比重,是造成草原面积的锐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与人畜禽争资源的情况较常见,造成饲料短缺,养殖成功率降低。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饲料用粮仅占总粮食利用率的1/3。足以证明当前饲料短缺问题已经威胁到了畜牧业发展。
2.2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养殖户的增多,污水、污染物等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其中隐藏着非常多的病原微生物,一旦流人河流、湖泊等地方将造成水资源污染,为周围的居民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生物多样锐减。
2.3化肥、农家肥出现积压
当前,化肥生产越来越便捷,产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化肥厂家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为畜牧养殖户带来诸多便捷,由此,农业生产上使用化肥不断增多,造成农家肥大量积压,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公害严重。
“个人理解,猪的基因工程核心技术之一就是体细胞转基因克隆,从他们做的情况来看,技术体系有了很大幅度的完善和改进,整个技术体系通过他们团队已经提高了一大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郭勇表示。
李奎还表示,由于猪的体形大小、身体生化指标都适合人类疾病的模型,因此猪正在成为人类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型。进一步的研究将继续用猪创制疾病模型,为相关人类疾病治疗奠定科学
3.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对策
3.1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扶持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使疫病防治更为方便,产业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因地制宜,将规模化养殖用地政策真正落实,降低散养比重,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固定发展模式。同时,要对畜牧业养殖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发掘山地草多的资源优势,使饲料短缺问题得以缓解。
3.2加强疫病防治力度
免疫使防控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的防治与免疫,强制实行免疫病种,坚持“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的免疫原则,及时做好免疫效果的检查与监督,适时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做好免疫记录,使强制免疫制度真正落实,这样才能降低疫病发生率,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
针对当前众多的畜牧养殖户,要因地制宜,不断对饲养模式进行创新,发展综合饲养模式,实现“种、养、牧、沼气”四位一体的养殖模式,对畜禽废弃物开展无公害处理,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养殖、节约能源与资源,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畜牧业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3.4使用环保型饲料,优化经济机构,提高畜牧养殖农户的素养
畜牧养殖户要坚持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和绿色的养殖经营观念,不将数量作为养殖重点,而是在养殖中注重质量。对饲料进行合理调配,多使用环保型与节约型的生物饲料,合理喂养,不随意乱用添加剂。畜牧养殖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区域机构与环境标准的统一,不断对畜牧业发展格局进行优化,使土地资源、能源等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养殖地域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同时,不断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素养,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养殖管理,使之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强化其环保意识,加强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减少对周围环保、资源的破坏,从根本上抑制环境破坏行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语
该文主要介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几点阻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环境保护、资源破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表现畜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免疫防治、发展生态养殖。
畜牧业论文 篇6
在不断调整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作用下,有效发展了畜牧业。然而受畜牧疾病大规模爆发和不断出现的影响,使得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同时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畜牧兽医队伍加强建设,从而对畜牧业安全有效保障,促进行业的食品安全不断提高。
一、在建设畜牧兽医队伍过程中,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1.存在不足的经费
主要体现在:首先政府拨出不合理的农业建设经费分配和使用,缺乏建设畜牧兽医队伍的支持度和重视度。其次,在经费使用过程中,畜牧兽医队伍只对政绩进行追求,但出现了资金浪费的情况,对资金不能合理使用,加重了资金不足的状况。同时,畜牧兽医队伍对引进经费这一问题考虑不周,从而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导致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
2. 管理体制较为缺乏
现阶段,针对畜牧兽医行业,我国政府对相关管理规定未明确指出,行政部门不健全,使得管理不良。因此,按照实际状况,当地政府对各个队伍进行划分,导致无法直接领导畜牧兽医队伍。使得在队伍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较低的工作效率、分配不均及责任不明等。同时,因缺乏一定的管理体制,使得畜牧兽医队伍存在较差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对于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无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3.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现阶段,对于畜牧獸医行业来说,其存在较少的专业院校,且毕业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导致人才输出支撑不良。其次,对于社会招聘来说,在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方面,畜牧兽医人员存在较低的水准,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培训不正规,存在较慢的知识更迭速度,新知识的学习很难跟上,同时部分不良习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养成。因此,较为缺乏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使得在建设整个队伍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
4. 存在较大的人才流失情况
因存在较多的工作地点、较低的待遇、较艰苦的工作条件,使得部分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出现离职的情况。导致整个基层队伍出现不稳定状况。甚至无法开展最基本的工作。一般来说,对于基层的工作人员来说,社区疫病防治工作需要积极进行,同时对畜牧科技兼职推广,若进行行政工作,则需要在借调外援的情况下开展正常的防疫工作。
5. 不齐全的医疗设施。
医疗设备不健全的原因除包括不足的经费外,因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对疫苗实现生产到运输,然后再进行注射,此外对于村委会本身来说,其存在较差的基础条件,对疫苗不能妥善地保存。而接种存在较长的工作周期,在常温下,疫苗存放过长的时间,则极易出现实效的情况。
二、在加强建设畜牧兽医队伍过程中,分析其相应对策
1.关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应使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对于动物防疫工作来说,因其存在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分开公益职能和经济服务,积极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总的来说,针对基层设立畜牧兽医站,县级需要统一管理相关经费和工作人员,畜牧兽医站实施防疫工作的同时,应当积极推广畜牧兽医知识,并负责动物检疫工作。
此外,沟通的桥梁也包括协管员,他们能够将畜牧兽医的工作强度有效减轻,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由于协管员可以对基础的工作,例如疫苗注射等独立完成,在协管员的作用下,能够将防疫注射周期缩短,一般为低于两至三周,从而使疫苗的使用效率有效提高,促进畜牧防疫工作高效完成。
2. 将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对基础设备积极置办
应从节约开支和政府提供两方面对经费问题进行解决,首先,使农业经费的支持不断提高,并在建设畜牧兽医队伍中,不断增大其比重。此外,队伍配置按照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并进行有效的经费预算。
纳入的经费对基础设备问题首先解决,例如每个站均应配置疫苗冷藏设备等。在对基础设备解决完后,在其他设备置办和人力费用方面将剩余的经费分配。
3. 使人员收入不断提高,对管理机制积极完善
为使人才流失的'情况避免出现,应促进人才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使畜牧兽医的经济待遇有效提高,同时进行政策支持,对优秀的畜牧兽医人才积极吸引。此外,对畜牧兽医的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建设,从而有效储备人才。同时,专业的职称培训、考核现有的畜牧兽医人才,从而使其业务水平有效提高。
4. 对高端技术积极开发,促进推广力度不断增加
在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源合作的作用下,对于畜牧兽医学技术来说,应促进其高科技含量的不断开发。此外,将相应的兽医知识向畜牧兽医协管工作人员积极推广。其中,重点推广对象主要包括:种草养殖、沼气建设、喂养公益及青贮饲料的制作等技术,从而使基层畜牧养殖户的收益不断提高,促进农业财政收入显著增加。
现阶段,对于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来说,它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因此,对畜牧兽医队伍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推进基层动物卫生工作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此外,也能够使我国农业医疗安全和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畜牧业论文 篇7
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1.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随着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内蒙古畜牧业已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率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畜牧业“三个比重”不断提高.牲畜养殖实现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和规模养殖转变,牧畜出栏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2.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
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4.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已达7112.57万亩,预计饲料总产量可达165万吨,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可达50亿元。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二、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
全区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已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每年还以1200万亩的速度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剧便成为制约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不少农村牧区存在人和牲畜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和电价太贵而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农村牧区道路交通条件差,畜牧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3.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全区草地、草原的沙化、碱化、退化日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4.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在传统畜牧业经营思想的束缚下,畜群、畜种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目前从总的方面看,母畜、大畜、良种畜比重仍然偏少。这种畜种结构,既不利于畜牧业自身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
5.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目前,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建立一个动物防疫体系,现有的防疫体系如何改革,如何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等问题,都需要深入与仔细地研究。
6.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畜牧业经营者的收入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而农牧业保险的支持力不够,农牧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大部分农牧民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所以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害。
三、解决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认识畜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畜牧业是内蒙古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把畜牧业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内蒙古是全国的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尽快把畜牧业搞上去,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需要,对于进一步调整自治区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增强民族团结,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各种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今后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加快牛羊肉、禽肉生产,突出奶类和优质细毛羊生产为重点。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增强产品加工能力,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国家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提高质量,争创名牌。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对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加工业的科技水平。
3.加快科技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
畜牧业的振兴,最终有赖于新一代农牧民的兴起,要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加强社会培训,努力培养初中级畜牧科技人才。畜牧(农牧)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扩大从农村牧区的招生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要为农牧民自费上大中专学校敞开大门。要开办职业中学,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转复军人、家庭牧场、专业大户人员进行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水平。要搞好科技普及工作,大力推广畜牧业增产技术和增产措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4.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畜产品市场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档、无残留和拥有著名品牌的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改进加工和包装技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尽快创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畜产品。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重点抓好法制建设,坚决禁止毁草开荒和其他人为破坏草地的行为,大力推进草地封育、围栏划区轮牧、草地治虫灭鼠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天然草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补播、施肥、浅翻和灌溉等草地改良措施,加快发展飞播种草、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等草地建设工程。
6.加强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多次对畜牧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畜牧管理部门只管畜牧生产,畜牧业科技、畜产品加工、畜产品流通和畜产品进出口检疫则由其他部门来管理,这大大影响了畜产品宏观管理的效率。大力提高畜牧业宏观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
畜牧业论文 篇8
摘要:对莲都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转型升级;现状;问题;对策;莲都区
近年来,丽水市莲都区坚持点线面结合,创建美丽牧场,全域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打开了一条“两山”转化的新通道,打好了一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1 莲都区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
1.1 畜牧业发展的治污现状
畜牧业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农民增收,另一头连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莲都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落地”的政策:一手抓铁腕整治,以铁的决心、铁的意志,横下一条心,敢啃硬骨头,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截至20xx年底,全区累计关停畜禽养殖场448家,治理提升285家,保留规模猪场120家,20xx年上半年,莲都区结合“剿灭劣V类水”行动的开展,根据丽水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决胜信念,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关停退养和整治提升719户生猪养殖户,涉及生猪存栏24 324头。同时另一手抓转型发展,按照循环农业的理念,找出转型的路径,寻找管用的'办法。
1.2 推进畜牧业发展创新模式现状
近年来,莲都区决策者和畜牧人殚精竭虑,探寻在最严环保要求下,养殖业特别是生猪产业的生存和出路问题。在省、市畜牧局的大力指导帮扶下,从20xx年开始,该区逐步推广“非接触式发酵床养猪零排放模式”(俗称“养猪上楼”);截至目前,全区2/3的生猪养殖场采用了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其中千头规模以上养殖场已全覆盖。生猪高床发酵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省劳动力、提高饲料利用率、饲养周期短、发病率低、可提供优质生物有機肥等优点,真正做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优点。
1.3 畜牧业绿色生态发展现状
推进生态牧场布局,畜牧业养殖什么、养多少、怎么养,都要由环境容量说了算。莲都区合理划定禁养区11.8万hm2、限养区1.33万hm2、适养区1.8万hm2,落实生态消纳地4 600 hm2,积极推进养殖场 “一场一景”的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其中“处州蜂业”荣获“全省首批美丽牧场”“丽水山耕杯十大旅游地商品”称号,通过选商引进的“湍峰”“意鑫”“和丰苑”等6家牧场,家家都是环保美丽牧场典型。“处州蜂业”还突出文化挖掘,走品牌特色发展之路,建设蜜蜂文化大观园,宣传普及中华蜜蜂文化、蜜蜂科学知识以及蜜蜂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保健知识,集规模养殖、教育科普、文化观光、培训展示、产业推广、产品加工、品牌建设、休闲娱乐于一体。
1.4 畜牧业发展保障现状
莲都区委、区政府对生态精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对畜牧业发展进行调研并作出指示,要求积极践行“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战略,大力推进美丽牧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做久、做大、做精、做美”四个方面推进畜牧转型升级,将发展生态精品畜牧业作为莲都区重大项目进行推进。目前,莲都区已初步拟定了《莲都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和《莲都区美丽生态牧场创建实施方案》,推进产业升级,发挥“青山”优势,创造“金山”效益,力争将该区打造成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为有充足的用地储备便于项目落地。莲都区政府要求各乡镇将适养用地进行甄选并入库管理,全力落实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主推“养猪上楼”模式,新建一批“养猪谷”,为畜牧业发展扩展空间。
2 存在的问题
莲都区畜牧业发展受山区地貌特征所限,建场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带均为农保田,水系密集,难以大规模连片发展,大型适养地块一地难求。只有因地制宜,在荒山、缓坡等土地上做文章,力争做精做强生态精品畜牧业,畜牧用地的落实和畜牧进山后高昂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制约该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2.1 适养土地落实难
由于莲都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山区大多数适养地块被划分为公益林或基本农田,难以用于养殖。虽然经济林可用于养殖,但按省林业厅要求,业主须缴纳极高的林地植被恢复费,收费标准按种植种类的不同分别定为10~30元/m2不等,极大地抬高了业主的投资成本。
2.2 投资建设成本高
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战略,鼓励在不易产生水体污染的荒山、缓坡等建设规模畜禽养殖场,虽然有效减轻了环保压力,但直接造成养殖场前期水、电、路三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投入大。同时因莲都区整县制推进“养猪上楼”零排放模式,据测算,该区相同规模的猪场投资额度约为金华地区的两倍,投资业主资金压力大,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极为不利。
3 解决对策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牧场发展,一要靠政策支持,二靠政府扶持。
3.1 政策支持
希望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在推进南猪北养的同时,继续支持莲都区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战略,支持莲都区为浙江省创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省,建设省内“菜篮子”基地,从保障畜禽自给率和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等多重因素考虑,将莲都区定位为浙江省优质畜禽保障基地,并在政策和资金上长期给予大力倾斜和扶持。
3.2 政府扶持
当地政府的扶持重点为:养殖场前期水、电、路三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场标准化养殖栏舍等生产设施建设,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的空间布局改造;场区内外主要道路的路面硬化,总体环境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场区内生产设施设备改造,包括节水、节电、节料、省工的饮水和喂料设备,以及通风、保温等环境控制设施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等智慧管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和生态循环利用设施建设等。
目前莲都区委、区政府对生态美丽畜牧业发展大力支持,责成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区农业局进一步研究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推广科学养殖模式,推进生态美丽畜牧业建设;区环保分局正在研究解决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环境影响审批等问题。各部门形成合力联审联批速办项目用地审批,为生态畜牧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畜牧业论文 篇9
[摘要]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是伺养者的经济来源,也是国家畜牧业的保证,然而畜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平稳的,受市场、疾病、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为此,为了避免各方面的影响使得伺养者造成严重损失,相应的畜牧业保险便开始发挥作用,本文则对畜牧业保险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了解当下畜牧业保险发展的阻力所在,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保证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 发展途径 保险
农牧业自古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是致富的条件所在,对于畜牧业而言,主要以西部为主,西藏、内蒙等地有辽阔的草原,方便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畜牧业与农业发展有着相似之处,有着一定的天然风险,当气候不适的时候会造成草场生长不理想,另一方面会造成牛、羊等发生疾病,一旦这两者出现问题,便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最最主要的冲击便是给伺养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率高于平均水平的18%,对此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畜牧业保险的推进。
一、畜牧业保险推行现状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国家在多个省区实施了畜牧业的一些政策性保险措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补贴也高达保费的80%。这为我国畜牧业保险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基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发展仍然缓慢,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畜牧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畜牧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难以衔接等。畜牧业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受疫病等影响较大,急需保险服务及时跟进,但目前保险服务力度及服务覆盖范围还远远不够,这导致并加深了金融机构“慎贷”心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保险公司人力、物力不足,承包手续和理赔服务不完善;另一方面,养殖户存在参保意识不强、保险难以形成规模、道德风险难以有效管控、防灾防疫措施不力等问题。
二、畜牧业保险发展途径
为了实现良好的畜牧业保障,对于政策的有效推进是必不可少的,对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策略。
(一)合理的`进行保险设置
对于畜牧业保险而言,与人的保险相似,需要进行相应的保险区别划分,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保险金额与赔偿金额的制定。例如,对于不同的养殖类别进行投保金额的差别,牛的投保金额要相对大于羊的投保金额,相应的得到的补偿金也相对较高。此外对于风险发生时不同的乐行进行区别,自然灾害、疾病导致的畜牧业发生大规模的死亡现象,给予最大的赔偿,以此类推。
(二)保险金额的合理设置
对于畜牧业保险金额的设置要符合实际的养殖情况,很多时候由于市场价格不稳定或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使得养殖者并没有收入,然而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保险金额,这对于饲养者而言是较为致命的打击,对此,在设施保险金额是需要结合市场以及政府方面进行协调处理。对于畜牧业发展而言,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保险方面与养殖者共同承担费用,减轻饲养者的投保压力。此外,进行一定的饲养补贴,目前该政策正在实施,按养殖数量进行相应的饲养补偿。为畜牧业投保的方式是对整体饲养方式以及饲养思想的转变,把灾后的畜牧业补偿投入转化为灾前的投保,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节约政府的投入,还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区别保险的赔偿责任
对于畜牧业保险的设置,不仅需要考虑畜牧业的利益,还要顾及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对此,需要设施相应的赔偿条款,并且在设置赔偿责任说明时一定要清楚明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生猪只负责猪瘟,猪肺疫与一、五号病;牛只负贵创伤性心苞炎、白血病,支气管肺炎,脑脓肿瘤;羊只负贵肺疫、抽疯等疾病。以上属于不可避免性疾病,此类疾病可以进行依保赔偿,而对于非偶发性疾病则属于饲养者的管理不善引起的,对于该类疾病则不予以补偿。对于意外发生的灾害也要区别对待,不能全部的灾害都由保险公司承担,会造成保险公司的運营问题。
(四)投保对象与金额的合理设置
对于畜牧业的投保,需要进行探索发展,按照以往的经验以及实际的运营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投保金的设置,对于不同动物、不同阶段要区别对待,对于生长期与幼年期的投保金额与赔付金额同样需要区别,按照价值进行合理的赔付。总之,开办牲畜保险,根据地区差异和饲养管理条件,即使是一个险种,也宜采用多种费率和浮动费率,使之趋于科学、合理。
(五)多方合作共赢
对于单方面的赔付或者单方面的盈利是不合理的,对此,需要走与科技结合之路,目前的科技发展迅速,畜牧业的养殖也受益于科技,并且科学的发展使得疾病的治愈率也大大提升,并且同时降低了很多以往高发病的概率。对此,随着畜牧业的继续发展,各方合作共赢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通过饲养者、政府、兽药研发中心、保险公司多方面合作,使得利益供应,风险共担,共同发展我国畜牧业。
三、总结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给予了我国一定的肉类供应基础,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其引发的问题也涌现出来,本文则对畜牧业的保障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对目前的畜牧业发展以及保险推行的状况和阻力进行了解,进而对我国畜牧业保险推进状况进行说明,通过畜牧业保险的方式来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在试办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牲畜的生长情况.管理能力,饲养条件,兽医水平和保险金额,资任范围等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费率。
畜牧业论文 篇10
摘要:分析了大通县畜牧业 发展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当地畜牧业 经济 发展提供 参考 。
关键词 :现代 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大通县是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大县之一,在发展畜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 自然 条件。首先,天然草场面积达到15.8万hm 2 ,占该县总面积(3 090 km 2 )的51.1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4.6万hm 2 ,占草场总面积的42.91%;其次,全县拥有耕地面积4.62万hm 2 ,总产量达到13.598 8万t,为发展耗粮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大通县的畜牧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末大通县草食畜存栏37.68万头(只),生猪存栏12.95头;2010年草食畜出栏25.16万头(只),家禽出栏25.51万只;生猪出栏26.33只;猪、牛、羊、禽肉产量2.98万t,禽蛋产量1 750 t;牛奶产量3.64万t,畜牧业产值达到73 496.9万元。
1大通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大通县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户的牛羊5月上圈到夏季牧场,10月返回农区进行圈舍饲养,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夏季牧场牲畜只有圈没有舍,多是散养。尽管大通县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来看,大多数散养农户生产设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温等方面设计的不 科学 ;饲养管理粗放,饲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环境潮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也存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种畜禽场畜舍、饲养设备破损严重的现象。畜牧业增长方式仍然停留在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畜禽产品品质差,奶牛年产奶量在3 t/头左右,与全国产奶量6 t/头差距较大,农户饲养的瘦肉型猪很少,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及新型疫病诊断、防治所需技术和设备落后;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2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多是散养,规模小,大规模专业化养殖较少。近年来,大通县初步形成了浅脑山的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带,外川以张氏集团等3家养殖场为主的生猪养殖带,长宁镇五家坡仔猪繁育等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但是,总量不多,规模不够大,带动能力弱,该县还养殖有从江苏、四川、甘肃等地贩运来的仔猪,说明当地生猪没有完全占有市场,科学养殖育种能力弱。现今农户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加上从事养殖业效益低,因此农户的总牲畜存栏量逐年下降,导致养殖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
1.3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明确,龙头 企业 带动作用不强
大通县畜牧业经济内部缺乏主导产业,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各个产业分散发展,发展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近几年,大通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虽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规模数量仍有限,加 工业 严重滞后,现有毛(绒)皮加工企业青海大通民享皮毛加工厂1家,全县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4家,产品只有酸奶1类,加工销售能力有限。
1.4重大动物疫病潜在隐患大
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外省市引进, 农村 规模小、分散饲养的现状,使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潜在危险大,加之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因此,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1.5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大通县暖棚养畜、“西繁东育”已显示巨大的增收潜力,畜牧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发展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一般养殖户缺乏资金,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发展壮大。该县建设的如城关西门村牛羊育肥基地等多处养殖基地因群众缺乏资金,大多数畜棚等设施闲置,利用率很低。业务部门缺乏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资金,因此要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2促进大通县畜牧业 发展 的对策
2.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开辟各种融资渠道
为促进大通县畜牧业 经济 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不仅要明确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而且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重点龙头 企业 发展及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对主导产业起较强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带和主导产品群。积极争取畜牧业有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畜牧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采取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方法,扩大畜牧业的投资来源,鼓励农牧民投劳投资。进一步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将动物防疫经费支出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2.2明确大通县畜牧业主导产业
大通县有辽阔的天然草地,环境洁净,土壤、水、牧草均无污染,具有发展高原绿色畜产品的优势。同时,大通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形成独特的 自然 风情,大通县畜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高原绿色环保牦牛肉类制品加工和酸奶、液态奶加 工业 绝对处于主导地位,使这部分产业优先发展起来,并通过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产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饲养业、皮革加工业等畜牧业产业及部门的发展,形成整个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2.3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
大通县畜牧业必须充分立足草场面积大的资源优势,以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为导向,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突出发展高原牦牛、奶牛、肉牛、肉羊等产业,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扩大塔尔鸡场仔鸡生产规模,以满足大通县及周边地区的需求量。积极发展土鸡、藏獒等特种养殖业;兴建规模适度的仔猪繁育场多处,以达到稳定市场、自繁自育的目的,也可降低畜禽传染病发生的`风险,还可以起到推广优良品种、集中免疫作用。构建与 现代 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供应体系;构建现代畜牧业新经济结构,实现畜牧业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环节拓展,实现畜牧业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发展特色畜牧产业为基础,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吸引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投资兴办产业;以科技为本,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以树立自己的优秀品牌为要求来建设龙头企业。
2.4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加强对散养户的培训,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户,加大投入以促进散养户的规模扩大和专业户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形成。进行养殖小区养殖(“一村一品”),采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的管理形式,使养殖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畜牧业养殖。
2.5积极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
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积极推行和建立当地化的仔猪家禽繁育体系,实行自繁自养,减少外源性感染;加强牲畜贩运监管,切实加强对畜禽贩运和销售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基础免疫,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改善村一级防疫结构,每村设多名防疫员,提高防疫密度;要重视疫苗保存、稀释和注射剂量要求,强化防疫责任管理,制定防疫目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疫质量,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
3参考文献
[1] 张成图.关于加快推进西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eb/ol].
[2] 王新华,蔡周山.武威市凉州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
畜牧业论文 篇11
1“互联网+ 畜牧”的时代内涵
1.1 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跟随时代潮流的体系,其以现代畜牧医科手段为主,辅以完备的体系与设施,再依靠营销发展自身。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长足并且显而易见的,既能节约资源、美化环境,还能严格把关,严控质量,以无污染的手段创造出高质量的能效。随着时代步伐向前迈进,畜牧业的发展也独树一帜、独具创新。所以改变传统的畜牧行业产能,作出创新升级,与新时代信息技术相辅相成,才能跟随时代得到发展。
1.2 信息时代的必然方向
信息科技与技术正不断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信息技术推动工业革命和经济体系长足发展,转变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命脉科技,因此而衍生出一系列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以往的各行各业打包联系在一起,开辟出创新性的技术价值,这便是“互联网+”。20xx 年《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应运而生,将我国国民水平的提升与信息技术层次拉到统一战线上。而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畜牧业也要顺应这一潮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饱含活力的领域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2“互联网+ 畜牧”存在的问题
2.1 基层人员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互联网+”背景下的畜牧业发展对其从业者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基本的要求。即便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互联网普及的层次,但对于畜牧业从业人员来说,所用的信息技术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畜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这是横亘在互联网技术与我国畜牧业发展之间的一条鸿沟。因此,如何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2 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困难
我国畜牧业从技术层次到管理层次,中间还有营销单位和业务单位,一旦引入“互联网+”模式,许多从业人员要接触新兴的事物和技术,甚至以往熟悉的工作流程会变得面目全非。转型是困难的,首先要做足准备,做好前期的投入,面对产业能效技术如何提高,大多企业难免会有疑问和犹豫。因此目前我国畜牧业行业内,大部分从业人员对转型升级还在犹豫不决。
3“互联网+ 畜牧”战略实施建议和展望
3.1 畜牧业实施“互联网+”战略需要分层次进行
自从我国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以来,已有大概1/ 3 的企业实现了产业转型,虽然大部分还在迟迟观望,但是已经实现“互联网+”技术的企业中,也有层次的深浅不同。大多数企业只是在探索信息技术的初期阶段,并且寄希望于产业升级与效益发展之上。仅有寥寥几家大型企业做出了要将“互联网+”产业做到底的决心。
其实对于小规模从业人员来说,可以学习先进的电子科技技术,研究畜牧业代入互联网的合作方式,应用到日常养殖中去。待技术成熟以后,可以开拓网上交易平台,进行B2C、C2C等电商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可以组建合作社,既拓宽了信息渠道,又有利于线上线下的养殖交易。对于大规模从业人员来说,应该积极学习技术,探索方向,使养殖走向智能发展。对于企业规模的从业团队,更应该理清的`是企业理念以及养殖规范化。
3.2 畜牧业实施“互联网+”战略亟需解决生产标准化和产品
个性化问题
畜牧业通往“互联网+”道路上另一大障碍来自当前行业内的弊端:养殖分散,理念不一,而且没有划定统一的准则。针对这一弊端,中央已经下发文件,要求畜牧业要做到养殖优良化。因此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养殖走向优良化。只有把标准统一、理念一致,生产规模逐渐增加,才能做到畜牧业的长足发展。最终要让我国的畜牧产品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这也将是畜牧业技术升级的一个重大突破。
在推广“互联网+”的道路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方针政策,对于不同的行业要研究出自身应走的道路。而重点是要运用新的思维统筹规划,赋予各行各业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在整个畜牧业中,互联网模式才刚开始。20xx 年6 月,内蒙古成立了研究中心,为畜牧业的互联网升级模式完成开端。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各行各业在转型的道路上都会面临重重险阻,毕竟是在研究初期,有困难是难免的,但是只要行业内从业人员通力协作、共渡难关、打好基础、开拓创新,一定能完成畜牧业的此次创新升级。
4 结语
我国畜牧业正渐渐走上网络平台,正逐步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各行各业发展的大潮流。畜牧业原本不具优势,基础不稳,产业升级速度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只要能在传统畜牧业和新兴电子科技技术之间搭起一条桥梁,抓产业变革机遇,实现“互联网+”下的畜牧业转型升级。
畜牧业论文 篇12
1.当前畜牧业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
1.1对农业与畜牧业的统一管理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将畜牧业的行政管理与农业的行政管理交由一个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多将传统农业视为发展管理的重心,而视畜牧业为一项辅助发展进行管理,导致根本上不能针对农业与畜牧业的特点分别采取最好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妨碍到农业与畜牧业的共同发展,甚至忽略了对畜牧业的管理。
1.2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畜牧业管理人才
当前国内畜牧业的管理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都过于老龄化,不但自身专业知识不足,而且缺少与时俱新的创新思维,一贯沿用传统老旧的管理模式,对现存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思改革,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脚步。
1.3国内畜牧业管理的环境落后
将国内畜牧业的管理环境与国外进行对比会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国外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还设有专项的畜牧业研究资金,并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研究团队来对畜牧行业进行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这都是中国畜牧业的管理中所没有的,也是我国要进行不断学习与改进的地方。
1.4畜牧业乡镇级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直以来,低层乡镇级的畜牧兽医站的工作都十分繁重,一方面要进行生产规划和调研等的安排工作,一方面还要负责当地畜禽良种的推广与动物疫病的防治及相关新技术的培训等许多的工作,然而工作在这种基层兽医站的人员又大多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在实际中很难将工作做到全面、到位。另外乡镇站上的.管理一般都是将人力、物力及财力归属到县局进行领导,而其他的具体工作则由当地的党委政府来负责,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经手部门过多,有许多领导进行指挥参与,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层次、多变化、多领导的局面,这在很多时候会让执行人员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
2.管理创新理念在畜牧业管理中的应用
2.1创新畜牧业的管理体制
长期采用农牧统一管理的方式既不适合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不适合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的管理体制中要将农业与畜牧业分开,进行单独的管理,而且为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建立起一支支精锐的管理团队,并为其配备充足的管理经费,专业的管理团队能够针对畜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出相关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畜牧业的具体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
2.2提高畜牧业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管理者是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人与信息传递人,那么,作为畜牧业中的信息传递人员,管理者就必须熟悉与本行业发展的有关行情,而作为政策制定人,要根据本行业相关的现实情况及时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进步,及时快速的为养殖户提供业内的最新信息,并为其解答有关养殖业的专业化问题。
2.3创新畜牧业管理手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畜牧业的管理者也要学会利用数字化、微机化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改变原来传统中利用人工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工作的强度,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2.4完善国内畜牧业的管理环境
要改变畜牧业的管理环境,首先必须有我国政府的支持,只要国家的政府将畜牧业的发展合理的联系到经济发展方面,并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其重要规划中,出台专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管理并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使畜牧业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其发展速度加快便是必然的。
3结束语
总的来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畜牧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实施,畜牧业的发展势头更盛,这就需要相关各部门的管理者加强对现代化数字畜牧业的理解与支持,从获取畜牧业的相关信息到进行分析决策等环节中进行不断创新,合理的将管理创新理念应用到畜牧业的实际管理中,及时抓住新机遇,以求得畜牧业的更高发展。
畜牧业论文 篇13
摘要: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畜牧业就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农户基本实现了由粗放型养殖向集约型经营养殖转变,从传统的散户养殖到颇具规模的养殖。而且养殖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经济效益逐渐得到提升。对此本文主要对辖区内的动物防疫、检疫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应该如何加强辖区内的动物防疫、检疫,确保我区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动物疫病监测;畜牧业;疫病防治
引言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也不断变化,各种疫病层出不穷,动物疫病防治也显得日益重要。对动物疫病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其发生,确保稳定发展畜牧业,,确保动物产品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食肉健康是当前动物防疫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动物疫病监测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监控能够及早发现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动物疫病检测。
1 我县动物防疫、检疫基本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畜牧业在党的政策方针下、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县畜牧业总产值都在不断的攀升,畜牧业也从原来县的农业附属产业一跃成为我县的一大农业支柱产业,我县内的畜牧业养殖产值占据我县的农业总产值的43%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县在20xx年年出栏猪54万多头,家禽180多万羽。我县生猪养殖户存栏50头以上的高达1890户。
我县的畜牧业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发展,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的动物疫病监测领导,是县防疫监督机构、基层畜牧水产站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的结果。也是因为动物疫病监测能力的加强,动物出现疫病的几率减少了很多,就算出现疫病也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加上省级部门要求要加强畜禽免疫接种密度,所以这几年我县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动物疫情,保证了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 我县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检测,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虽然我县近几年畜牧业发展旺盛,但是还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有些农户不配合动物防疫,认为自己的动物很健康,防疫只是浪费钱;部分乡基层领导自身不重视动物防疫监测,过问较多的是发展,保护方面过问的却比较少;我县动物疫病这几年也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防疫经费不够充分,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较低等。所以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能够再进一步克服,我县能够进一步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正确认识动物疫病监测
动物疫病检测对预防动物疫病有很大的意义。人体健康和动物疫病有很大的联系,动物一旦发生疫病,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在动物群体内传播,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整个地区就被划定为疫区,疫区内的动物就要大规模的杀灭销毁,不仅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对当地的交通、饮食等产业也会形成巨大的打击。禽流感的危害带给了养殖户多大的经济损失,带给人们多大的生命健康安全威胁,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动物疫病监测,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进行动物疫病监测。
2.2 加大动物疫病监测的宣传
要正常展开是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就必须加大对动物疫病监测的宣传,是人民群众意识到进行动物疫病监测的重要性,真正的让老百姓感受到动物疫病监测是对自己养殖非常有利的,通过动物疫病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养殖动物情况,有疫病的.动物也能够及早发现,及早防治,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疫情,不仅要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让广大群众自觉、主动的配合动物疫病监测人员的监测工作。
2.3 完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
要提升动物疫病监测水平,就应该完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加大动物疫病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库,收集流行疫病信息、流行状况、历史疫病防治情况、疫病的发生变化趋势信息、可能导致疫病发生的原因、流行、分布等讯息都详细的收集起来,归纳在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库。因为动物疫病很多都是在原有的病毒类型上发展进化的,积累原有的数据信息能够对新型动物病毒防治带来一定的帮助,而且也能够对比前后动物疫病防治、监测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对环境、疫病、畜群的长期系统监测和统计分析,有效的进行动物疫病预测和预警。
3 结语
要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从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开始,通过动物疫病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动物疫病情况,及早发现患病动物。基层领导更应重视省动物疫病监测要求落实好动物监测,重视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应该要加强对動物的保护。发展和保护是同步的,重视动物疫病检测,完善动物疫病检测网络,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真正的让动物疫病监测发挥其作用,保护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养殖户丰收。
参考文献:
[1]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程国俊.当代畜牧
[2]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 陈继峰.当代畜牧
[3]基层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 谢尚洲.农民致富之友
[4]兽药在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 杨旭华.当代畜牧
[5]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李光辉.农业与技术
[6]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 康超,康耀宗,张馨颖.甘肃畜牧兽医
[7]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形势与任务[J]. 陈兴扶,郑增忍,何海权,王庆波. 中国动物检疫
【畜牧业论文】相关文章:
畜牧业论文02-07
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3-15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11-21
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7-07
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04-12
关于畜牧业对联大全01-22
【优】畜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07-07
畜牧业生产工作总结04-29
畜牧业个人工作总结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