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论文8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会计核算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会计核算论文1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广播和电视等资讯传播渠道逐渐失去市场主导地位,在新媒体时代应运而生的微信、网易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刷新了人们对信息处理的认识,就目前而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已经是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加强新媒体融合中的会计核算体系管理,完善财务管理方法也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融合中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探讨,促进新媒体创新理念发展,畅通传播渠道。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措施
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感受到了突破地理限制、平等互动的全方位交流,这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传统传媒行业,导致其不断失去市场份额,甚至面临生存危机。随着我国居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不断转变,人们更倾向于“碎片式”阅读,并且逐步向互联网转变,因此新媒体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利用网易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微博APP等进行免费阅读,通过优酷、爱奇艺等观看娱乐电视节目的人数呈现递增趋势,同时居民通过传统的电视观看、报纸阅读的数量逐日减少。在新媒体不断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广告商也开始舍弃传统的纸媒行业,转向投资新媒体,这种双重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传统媒体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本课题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1传统媒体方式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意识较为传统
长久以来我国多数传统媒体企业以国企事业编为主,人员关系和人员编制体系较为复杂,随着后期传统媒体企业改革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逐渐从“计划体制”转变为“股东企业”制度,就目前而言,我国多数的媒体企业已经实现了体制改革,并且参加到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以我国广电行业为例,国家广电总局于20xx年8月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的文件,上海广电由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改革而来,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广电总局批准的制播分离机构,集团在管理中坚持“事企分离”的制度模式,按照公司体系经营管理,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虽然我国传统媒体企业实现了体制改革,但是财务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依旧较为传统,许多广播、电视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较为传统,财务流程和管理方法较为保守,并且会计核算层面较低,例如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对部分客户采用赊账策略,并不注重对客户的事前调查,盲目授信。虽然赊账策略增加了企业营业收入,但直接导致应收账款的金额不断攀升,拉低传媒企业的盈利质量。与此同时,部分传媒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落后,并且企业内部沟通渠道不畅通,导致企业内部间信息传递滞后,无法及时解决应收款管理问题,造成传媒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不断加大。
1.2成本管理理念有待增强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放慢,并且新媒体也对传统媒体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传统企业逐步从“高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甚至是“停滞不前”。我国传统媒体的市场需求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并且报纸、杂志等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也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受我国政策影响,环保理念的传播及影响,我国纸张的成本也不断攀升,导致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利润空间缩小的局面。最后,传统媒体企业成本管理不强,会计核算基础较薄弱,例如在一些媒体企业运行中,集团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意识较差,仅仅将财务管理作为预算安排的方式,并且该预算设置缺乏科学数据指标,仅仅依靠个人猜测和经验,相关采购数据、成本核算仅仅是在去年预算的基础上进行加减,集团领导者的关注点更多局限于资金投入的力度,但是对集团的资金使用结果关注度较低,并且对该笔资金的'使用是否真实的增加了发行数量、扩宽了利润空间等,领导关心较少。例如大量招聘采访记者、文案编辑等,或者购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领导对此的态度是有需求便买,很少切实关心设备的使用率和后期维护费用,以及所带来的价值,进而导致企业资金浪费,也从侧面反映出该集团成本管理意识淡薄,进而导致资金浪费。
1.3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不足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僵硬,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尤为欠缺。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尚未涵盖全体成员,即使企业建立了全面预算体系,但是内部部门尚未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精髓,也未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集团中的深远影响,尚不能全面发挥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的应有作用。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方法较为单一。一些传媒企业在预算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预算编制的增减量减值法,方便快捷,但是缺乏科学性,主要是在去年数据的基础上增加或者减少5%~10%的比例,但是这种做法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企业采取这种预算考核方式,那么去年的全面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就成了企业今年数据指标的关键点,倘若去年全面预算数据失真,就将影响今年全面预算指标的真实性,并且下调的数据多数是依据相关财务工作者的个人经验而得,缺乏实地调研的真实性。企业的全面管理制度将涉及到公司90%及以上的部门,并监控企业全部的经济活动,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预算。传统的预算体制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编制,其他部门不参与其中,在这种背景下,全面预算报告的编制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缺乏其他部门的辅助配合,全面预算数据将失去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而导致预算结果和实际工作不相符。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多半依靠上一年度的预算报告,容易出现上述的财务数据失真情况,加重了企业预算管理体制的失衡状况。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缺乏监督。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我国三线城市为例,三线城市至少有6~9家传媒企业。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层较为重视营销策略,容易忽视全面预算机制的应有作用。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监督体系尚不安全,在预算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预算管理体制考核失效的情况,并且预算业务和销售业务相比,经济效益不明显,管理困难,更容易被忽视。
2新媒体时代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应该迎难而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自身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媒体战略路线。我国传统媒体行业在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会计核算职能,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为传统媒体企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2.1以时代脉搏为抓手,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我国传统媒体必须积极思考,慎重选择自身的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传统媒体企业在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依据本地区现状,因地制宜,确立科学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财务管理方面,传统媒体企业应构建全新的管理理念,支持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在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财务工作者要及时关注财务信息平台的数据,掌握媒体行业内第一手财务资讯,并参与到业务工作中去,和企业销售部门、业务拓展部等相关部门畅通沟通渠道,实施并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工作。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新媒体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体系尚未成熟,因此传统媒体企业的财务工作者需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学习运用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精准把控核算重点,全面完整地核算媒体业务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考核媒体业务的投入产出比。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广电传媒产业发展实际的财务考核体系,依据不同的业务模块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相应的税务处理。例如,企业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后,企业收入中将显示APP客户端的广告流量收入、客户付费收入、广告运营收入等,对于这部分收入,财务工作者应当在熟读税法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税率,科学计算应交税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正确避税,并归类应税收入。其次,注意企业APP客户端等稿件点击的阅读量和客户关注度,以此指标考核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并采用新的稿费计酬方式。
2.2以金融创新为契机,强化企业成本管理
传统媒体企业应以金融创新为契机,构建成本管理理念,加大企业成本管理力度。针对上述传统媒体企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将管理会计的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全面考量成本投入和利润产出的对比,并且传统媒体应以发展的眼光应对挑战,在提升利润空间的同时,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构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信贷资金的吸纳。以新媒体融合新业务产生的大数据流量为基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集思广益开发新业务,开展多种业务合作模式,合理投资布局,完善投融资的筹划,多渠道筹集现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风控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2.3以财务共享为基础,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我国企业可借鉴财务共享理念,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实施标准化管理。按照统一规定实施资金支付制度和支付流程,倘若某笔资金不符合规定或者未按照流程支付,企业总部中心就应拒绝,这种做法不仅规避了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同时实现了资金集中化管理。与此同时,企业可更新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并依据本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对总分公司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例如企业费用预算制度,企业可采用零基础预算方法,而采购预算可依据实际情况,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另外,可借鉴相关企业成熟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对标管理,不仅仅需参考去年的基础数据,还可通过和对标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采用多种预算方法,改进本企业需要强化的部分,不断增强预算编制的实用性。在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同时,也应不断落实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对于不合规的问题,对其不断细化,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只有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科学现象,进而提高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不断融合的趋势下,我国传统媒体企业若想抢占市场份额,在加大销售力度的同时,还需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紧抓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和财务管理手段,积极发挥传统媒体的自身优势,不断提高企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新媒体的创新理念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文霞.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N].中国建材报,20xx-03-21.
[2]陈志江.试论制造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不足及解决策略[J].财会学习,20xx(8).
[3]刘慧.信息时代下财务会计工作的创新管理[J].财会学习,20xx(7).
[4]张丽燕.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J].财会学习,20xx(5).
会计核算论文2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需要做好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会计核算属于一种内部财务会计状况的反应,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为货币,主要核算和反应的内容是资金的运动情况。企业在经营发展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和规范,对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分析
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要根据外部投资环境和市场发展情况,判断生产经营中的资金投入比,会计核算是对企业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事务进行核算,工作内容包括记账、算账和报账。对会计核算工作予以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秩序稳定。[1]
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有利于进一步保障企业经济利益,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由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会计核算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会计核算要素不明确。现代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源做好市场要素的动态分析,在企业生产、营销和管理活动中不同的资金投入项和费用支出项,这些均属于会计核算的主体,但是建立的账本制度不够规范,缺少对会计要素和核算方式的规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执行会计工作时,对企业个人资产和公共资产界定不当,容易导致乱账、错账的出现,这些直接影响企业生产预算和计划,不真实或无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导致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下降。另外,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相关制度建立不完善。管理人员或领导层按照自己的个人意愿执行工作,缺少工作制度的约束,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不高。(二)管理素质不高。企业会计核算工管理中,由于涉及的财务知识较多,因而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岗位的划分不够明确,会计核算人员多有财务、出纳人员担任或兼任,也有部分会计人员是从其他部门岗位调来,会计核算人员的基础专业知识有待提高。从职业素质方面来说,当前部分企业会计核算人员职业技能不高,专业素质和会计经验均有待提高,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散漫,核算质量与核算水平不高。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在而在内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技能水平有限,导致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与控制存在问题,总体经营发展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2](三)会计信息准确度不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要进行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由于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信息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当企业会计信息在整理加工中出现混乱,数据真实度和信息可用度就会明显降低,这就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准确度降低。企业经营发展中会参与多项经济活动,其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应该在整理和收集中实现统一化处理,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来。当数据采集过程中财务人员由于操作问题,导致信息处理不够全面和准确,难以满足会计核算要求。会计工作中尤其要重视账务工作,企业财务信息需要在合理组织中用作会计核算的参照因素,尤其是在财务报表编制中,企业参与的经济活动较复杂,数据融合度高,当会计信息处理不够精细化,影响会计核算结果。(四)内控与监督问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对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予以规范和约束。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由于监督体系建立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不强,影响会计核算质量。会计核算中需要对单位账户予以撤销,并重新建立核算账户,以分户核算和统一管理的形式保证核算的客观性。但是会计核算工作中,没有相应的监督控制制度,工作人员在会计处理中随意性较大、工作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会计核算有效性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财务监督和管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难以保证。因而在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核算工作效果不理想。[3](五)会计信息应用率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提供了充分且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既要注重内部生产力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还要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全面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会计核算管理中,会通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应用,集中反应企业阶段性的生产情况,受市场经济调控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有盈利也有亏损。一方面,会计核算管理者期望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会计核算的参照资料,真实的将企业的经营实况反馈给大众,同时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企业领导层考虑到企业形象问题,不愿讲将企业盈利较差部分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信息需求者,认为会给企业形象带来不好的社会影响,这就直接造成企业会计信息供需之间存在矛盾,会计核算内容真实性难以保证。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下,不同类型的私营、民营企业较多,企业领导层在经营决策中大多是按照个人意愿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这就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和管理结构形同虚设。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的经营计划和发展战略续需要在客观了解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管理层和领导层一味依照个人主观判断和意愿控制企业的生产发展,不利于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实行,导致企业总体效益降低。[4]
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策略
(一)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张的经济事项作出财务登记和会计核算,要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水平,就要将会计管理制度与法律制度连接。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事项规则和要求予以明确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管理中,要进一步强调会计政策的执行和控制作用,例如在会计科目设置中,应当对不同的会计内容和会计对象分类,并在核算工作进行前就,并对核算项目进行规定和规范,账簿账户开立时,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记录需要连续、分类登记。会计事项中经济业务发生变化,其中包含的会计要素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动,在会计核算管理中明确规定会计科目项,也是为了进一步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财务参考指标。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是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不同内容予以明确规定、细致划分不同的核算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操作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用。(二)加强专业培训。会计核算管理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要求较多,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严谨性和实践性的工作。会计核算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是否有效。部分企业由于组织性质或经营规模的限制,会计核算人员大多是通过调岗实现的,其专业能力难以保证,同时也有一些会计结算管理人员是由企业内部企业工作人员如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兼任,这就造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难以保证。针对这一点,企业在人才招聘和选用中应该首先强调专人专岗。同时在员工正式入职以后,应该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加强工作人员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引起足够的工作重视;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帮助会计核算人员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企业的经营实况。会计核算管理中,通过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利于为企业选拔和储备合格的会计核算人才,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实施奠定基础。[5](三)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用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从事经营活动时,涉及的经济要素较多,不同类型的经济事项需要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手段,会计信息的核算方式和核算要求也不同。在整理、收集企业会计信息和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活动内容复杂,会计信息管理不够精细化和规范化,导致信息、数据的应用存在较多不合理。针对这种情况,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要对不同的工作项内容和方法进行规范,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率。例如会计核算中使用的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不同于单式记账的记账方法。复试记账既要记录不同经济业务中发生的金额,同时要在不同的账户关系中表示出资金的流向。因而核算人员在记录登记时要同时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账户对应关系,在记录会计信息以后,可以采用账户平衡关系,复查金额数字是否登记有误。会计核算管理中会计信息要保证一定的准确率,信息可用才能促使会计核算规范,才能进一步为企业财务观察和经营规划提供有效参考。[6](四)促进内部监督与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强调严谨性与规范性,因为在内部工作执行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内控管理。严格规范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主要是从制度建立和政策执行两方面考虑。会计数据核算和处理过程中应该遵照客观真实的要求。在数据信息收集和核算过程中,应该取得真实可靠的会计凭据,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符合相关要求,不得伪造凭证或随意篡改数据。在会计核算监督管理中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控制机制,会计核算人员内部定岗定责,不同管理人员分管不同的核算工作,一旦出现工作偏差,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源,强化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另外对于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行为也应该制定相应法则,出现违法、犯规的行为,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予以上报,严肃杜绝数据伪造等行为。会计核算管理监督中制定相应的监督法则和管理政策后应该积极付诸行动。管理层和领导层不能随意插手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提供的企业经营数据应该真实、完整,企业的管理决策部门和人员应该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部门及人员严格划分,防止越权现象出现,影响会计核算管理。[7](五)外部交流与监督控制。不同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策略和方法,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加强交流与融合,吸取经验,弥补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会计核算管理中,部分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不同,尤其是一些小型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影响会计工作。企业之间项目借鉴与合作,能够强化会计核算安全控制因素,提高对外招聘的能力与水平,保证从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与素养。企业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市场秩序,政府机构也要对企业某些生产环节和工作方式予以监督和指导,包括会计核算管理中应该强调合法性,会计处理要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会计核算中销售收入确认、利息计算、折旧计算和成本费用工作内容均要符合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实现外部交流,是对企业工作方式进行规范和指导的过程中,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
三、结语
不同的企业由于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不同,因而管理结构也不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控制能力较薄弱,难以保证正常的会计核算管理秩序。企业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是为了根据企业内部资产核算、生产消费和经营利润情况,对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和资产进行一个大致的核算和比对,为企业以后的持续经营制定计划,因而企业会计核算是利用财务管理的手段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计划参照。针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法则,实现会计核算规范性管理。[8]
参考文献:
[1]杨日森.关于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策略探讨[J].财会学习,20xx,(04):103+121.
[2]钟湘悦.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商论,20xx,(03):125-126.
[3]钟湘悦.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分析[J].时代金融,20xx,(26):157+160.
[4]苑东萍,张征超.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xx,(03):202-204.
[5]孙志臣.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思路及策略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xx,(14):272.
[6]呼和吉雅.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xx,(06):166.
[7]王卉敏.新时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5):154-155.
[8]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20xx,(07):114.
会计核算论文3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核算进行的,内部会计监督包括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监督的内容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全面监督,而重点是合法性的监督。
一、把好内部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原始凭证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最基本证据。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也是保证会计数据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关键。因此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的重要环节。
《会计法》第十七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这是讲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原始凭证,应依法加以区别:
1、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所谓不其实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记录的事项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符,是一种虚假的凭证;所谓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所表述的事项与经济业务是相符的,但经济业务本身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会计人员应通过监督原始凭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制止、纠正和揭露经济业务的违法违纪行为。
2、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所谓不准确的原始凭证,是指原始凭证没有准确的表述经济活动真相,或在文字上、数字记录上发生差错等。所谓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是指凭证上的文字说明、有关数字没有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填写齐全。所以《会计法》对于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只要求退回进行更正、补充,而不是不予受理。
我们在审核监督原始凭证时不要因为第二种情况出现的问题较普遍,而忽略了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①大项经济业务要审核监督审批程序,是否经主管财务的领导批准,是否是单位正常业务工作的需要,有无超出单位业务范围之外的经济活动。
②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是法律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力,要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不能讲情面或有后顾之优,应坚决依法制止和纠正。
③《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单位领导人对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负有责任。这对于审核监督原始凭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要坚持单位领导人“一支笔”审核签字制度。
二、加强对财务收支的审核监督
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又一项重要内容,财务收支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对财务收支监督的内容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渠道、资金支出管理范围和支出标准项目等。《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办理”。对财务收支监督的重点是合法性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除按预算计划核拨经费外,一些单位还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此项收费是按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的,而且对收人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在对收入监督审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超越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巧立名目收费的;
2、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提高收费标准的;
3、收入不按国家规定管理,挪用、截留、转移资金性质、设账外账和设“小金库”的。
财务支出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也是会计审核监督的重点。在对支出审核监督时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
2、审核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无挪用、截留或改变资金使用性质的问题;
3、审核财务支出的内容有无变通、虚报冒领的问题;
4、审核是否有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问题;
5、审核支出金额与实际需要量是否相符。
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只有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对单位收支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才能赌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会计核算论文4
摘要: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计管理属于基本职能,同时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是由会计信息经过整合、处理对应数据以后综合反映的,是企业制定发展方案的科学依据。但目前的情况反映了企业的会计核算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会计核算、企业发展。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管理措施
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是会计核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正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机遇,伴随而来的还有挑战,以致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应该推进会计核算的管理规范,实现企业完善发展。
1.企业会计核算意义
现代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采取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核算和监督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流动。而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现代会计核算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较,现代会计核算不仅仅是事后的算账工作,还包括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的核心都是利用目前具有的大数据开展预测,参与决策。而事中预算又有其特征体现,事中预算的基本形式是在预算或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随时根据预算或计划的改变得到新的预算和计划,使得最终的计划按照预期进行和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对会计核算的新要求,因而,会计核算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保障。会计核算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解决。
2.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会计核算制度不到位
缺乏健全的核算制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不能明确会计核算主体。其次,相关财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规范建账。再次,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还未得到妥善实施。
2.2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就目前情况看来,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普遍较低,整个会计行业中拥有助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和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会计从业人员占的比例太低,而具有高学历的从业人员又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企业汇集的高学历人员数量极少。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由兼职人员担任,素质得不到有力保障。而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强,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操守,还应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可目前市场状况并不理想。
2.3会计核算内控机制缺位
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受到企业内部基本制度的'影响,企业内部一些控制制度的残缺或者执行不够会直接导致会计核算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使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和有效性受到影响。企业内部的一些基本制度有: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执行力度的不足,这些基本制度得不到基本的遵守,出现违规、违法现象,使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透明性受到质疑,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和形象,使得会计职能大打折扣。
2.4企业会计基本信息不精确
会计的核算工作是对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应当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可是在大数据以及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数据的核算也变得越来越难,由于难度的加大,会计人员就相应地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收集、记录、分析以及报告信息,但是由于信息采集处理过程中存在财务人员的主观原因和环境可能发生的客观原因,导致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
3.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
3.1加强机构建设
企业的经营中,会计管理要得到加强,应当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让会计的核算工作得到制约和管制。采取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和专职会计人员以保证会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企业会计人员的选聘工作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选人、用人,避免用人唯亲的情况发生。
3.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或间接地受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内部控制强化内部管理,会计核算又为调整内部控制进行预测和计划,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有了重要意义,成本核算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稽核制度、计量管理制度等都属于内部控制制度,都应得到相应的完善,为企业会计核算监督提供制度保障,还应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3.3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企业中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应当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二是着手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整个社会、市场经济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相应地,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式也应该进行调整与改变,尤其是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知识的储备,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要求与发展。会计人员不仅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增强其业务能力,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准则并严格遵守,熟悉并掌握会计电算化处理的方法和要求,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操守,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4建立健全外部管理制度,发挥好监督作用
企业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得不到合理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因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监督企业的税务事项、会计事项,为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推波助澜。
4总结
会计核算工作真实化、有效化才能保证企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工作,因为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将企业已经发生或者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转化为价值形态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决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理论结合实际,规范会计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张云飞.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6)
[2]赵伟.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探索实践[J].中国市场,20xx(02)
会计核算论文5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有关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也出现了巨大改革。我国于20xx年正式颁布实施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便对当前我国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说明。这也促进了我国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进步,改变了之前土地储备金核算方法众说纷纭,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存在的口径不一的问题。但是,如何有效落实《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从实务方面对于土地储备金会计核算方方面面内容进行规范成为土地储备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在熟悉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的同时,了解现存制度中存在的缺失与问题,为我国未来土地储备资金方面的会计核算改革提出意见与建议。
二、当前土地储备资金进行会计核算时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土地储备机构对土地储备资金进行会计核算时信息统一性较低
随着20xx年正式颁布实施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方面的决心,也可以发现我国为了规范土地储备金管理下的巨大力气。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对于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混用的情况,因此必然使得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在进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时信息统一性较低的问题存在。而信息统一性较低主要是通过各种会计核算科目反映出来。首先,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收入支出核算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存在,给统一口径进行土地储备金管理带来了难度。财政部门对于土地储备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管理,而在《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中,对于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出让收入该如何纳入管理进行了回避。这必然导致不同口径的计算过程中带来巨大的会计差异。割裂性的会计核算方式也使得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有关土地出让收入的计量存在巨大差异,难以在同一参考体系中进行比较和核算,为国家整体宏观调控带来了一定难度与风险。也没有办法满足国家对土地进行监控管理的基本需求。例如,某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土地出让金收入处理时该地财政部门采取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处理时遵循的会计假设不同,造成信息最终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进行信息共享,也给该地财政部门了解一手信息带来一定难度。
(二)当前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难以对土地储备的所有活动进行反映
国家出台《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的目的是对我国土地储备项目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把握我国土地储备状况。但是,当前由于《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存在的问题,导致土地储备资金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难以对土地储备的所有活动进行综合反映。首先,根据这一会计核算办法中的规定,在进行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会计核算时,土地储备机构既不需要对土地出让收入进行会计核算,也不需要对由此产生的应收土地出让款进行会计核算,而只是通过最后将土地出让金上交国库时通过财政预算的会计核算进行反映。也就是说,土地储备机构在进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时并没有办法全面有效反映土地储备的供求阶段,而只是简单反映土地储备在进行土地采购和开发及最终交付使用的会计核算。这使得虽然《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对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但是却对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带来了一定约束,使得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信息难以全面铺开使用,缺乏可用度。
(三)当前我国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进行全面有效执行存在客观难度
当前虽然我国出台了《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但是由于我国本身在进行土地储备时存在一些客观难题,造成我国土地储备机构难以全面有效执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这给我国全面把控土地储备资金带来了一些困扰。首先,我国部分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土地储备资金收入的利息难以有效分摊。这主要是于会计核算办法中对于利息收入的分摊规定不够全面造成的,造成不同的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利息分摊手段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对于土地储备机构而言,其自身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部门拨款和其自身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因此虽然《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体现了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土地储备资金管理的基本会计信息要求,但是却没有办法与土地储备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必然给土地储备机构的日常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也使得土地储备机构进行会计核算时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最终造成难以全面有效执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的局面。
三、当前改善我国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现状的举措
(一)完善我国《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扩宽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范围
当前,我国《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虽然已经对于土地储备机构的会计核算项目进行了一定限制和规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而这些不足和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范围较小,难以全面进行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因此需要完善我国《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逐步扩宽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的范围。这就需要将当期未纳入核算范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支出纳入会计核算中,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将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支出纳入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中,造成土地储备过程中采购土地、开发土地和最终销售交付土地出现分离,难以完整反映每一土地储备项目的基本会计信息状况发展。这样也便于我国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有效共享和交换,统一会计核算口径必然会促使土地储备资金的信息可靠性上升,使得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有关土地出让收入的计量过程中原先存在的差异得以消除,降低了之前国家通过土地储备进行宏观调控带来的风险和难度,也使得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更好地对于土地项目进行监督管理控制。
(二)通过明确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利息扣除及税费扣除的方法,改善会计信息质量
当前,由于我国颁布实施的《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办法》中只对土地储备机构的土地储备资金收入利息分摊进行了简单介绍,而未进行详细说明,造成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利息处理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而税费扣除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想要全面提高土地储备机构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一定需要明确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利息扣除和税费扣除的方法,最终达到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首先,对于土地储备机构发生的为了收购储备土地的贷款利息支出应通过分摊方式计入储备土地的成本项目中,不可直接在土地储备机构进行当期费用扣除。同时,对于利息支出的分摊时点也需要进行有关明确,其分摊时点应为土地购入直至土地开采结束交付供出。其次,对于某一土地储备机构存在多个通过外部贷款融资方式取得的土地储备项目后分多次将土地交付的情况,应先将已经交付的土地应承担的利息和后交付的土地应承担的利息进行相应比例的配比分摊,减少相同地段相同面积土地因交付时间短期不同而造成的巨大成本差异。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于土地储备机构可以扣除的税费进行明确规定,既可以减小机构的纳税风险,也可以使得机构进行会计项目扣除时有规则可循。
(三)提高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部门的核算能力,有效执行《核算办法》
虽然《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仍然存在着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是目前为止这一会计核算办法仍然指引着我国土地储备机构进行会计信息核算管理。因此,有必要提高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部门的会计核算能力,有效执行当前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首先,土地储备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核算机制,严格执行《核算办法》,其次对于土地储备机构出现的难以判断如何处理的会计核算项目可以通过请示上级主管部门的方式探讨处理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来对土地储备机构存在问题进行了解,降低土地储备机构风险。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也需要更多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土地储备机构对于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实现政府相关财政部门和土地储备机构在土地储备信息方面的共享,提供更加可靠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信息是土地储备机构的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需要完善土地储备机构的会计核算过程,还需要对我国当前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
会计核算论文6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提出的扶持政策,为企业创新带来优惠,使企业的研发力度逐渐加大,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接踵而来。企业的不断研发与创新,将为国家带来更大的进步。文章针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方法,从而使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核算更加合理、真实、规范。
关键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目前,我国各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提升产品水平,已经由原来的重生产逐渐变为重研究,企业人员对于知识产权也越来越看重,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发展水平正在进步,需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从而将产业进行转型,我国随之出台了各项研发扶持奖励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由此可见,国家的政策扶持有利于国家创新发展,为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随着企业研发的开展,研发所用费用逐渐增多,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规范,对研发费用进行准确核算。本文对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
一、企业研发费用的核算方式及标准
企业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的资产进行衡量及规划,在企业研发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产生的支出需要将其进行费用化,并记入到企业的当期损益中;在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企业研发支出如果可以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以及有关条件即可以进行资本化,而不满足相关定义时,需要计入企业的损益中。如果研发费用无法对其进行区分,应当将开支全部费用化,从而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在项目进行研发的阶段中,产生费用的核算、划分指的是在获取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总结而产生的费用。研发阶段,具有具体性及计划性,可以对其产生的费用直接进行费用化,从“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入账,再转入“管理费用—技术开发费”科目,使研究费用核算标准化。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开发阶段主要是指研发成果以及某项知识在使用或者运用之前,先进行产品的设计、规划、调研,确保产品具有可行性并能够实质化。开发阶段的特点主要是其针对性较强、成果较大。
二、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量化标准。在企业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对其阶段划分与核算缺乏量化标准。在《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只列出了项目研发过程资产形成的条件及阶段,并没有形成具体的量化标准,这种情况会使企业进行研发时,由于没有固定控制导致达到一定利润时,人为对研发费用进行恶意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具有不公正性、非客观性,从而使企业的绩效不实。例如,某企业前期对一个计算机处理技术进行改进,投入400万元,因为是公司内部的产品进行改进,所以其费用在改进完成后,全部进行费用化,造成了产品改进前后成本不符,同时也使公司这个阶段的费用增加。同时,在进行多项研发时,会发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从而导致公司费用划分不清,并且在研发费用的花费及处理上容易发生人为控制等现象,从而导致企业财务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内部人员信任度降低,合作效率也相应减少①。2.企业研发费用预算管理存在难度。在企业研发费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企业研发中,不确定的因素较多,预算管理体系难以系统化。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例如,技术方案的调整、国家对于研究方面的政策发生改变、引进先进技术等,就会将原本计算好的预算价格打乱,费用大大超出原有预算价格,从而给企业资金运转、项目研发的进行带来较多不便。再如,企业在对一项科学技术进行研发时,发现需要引入其他设备及技术,这时,需要将原本设计好的方案进行修改,使项目能够被继续研发,从而导致预算超出原本的计算好的预算价格,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资金分配带来麻烦。3.研发活动的复杂性。在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必不可少,但在研发活动中,通常具有很多大型研发活动。大型研发活动具有高度复杂性,参与人员较多。在研发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多个部门需要对同一台机器进行使用,机器价值较高,这就使资产的折旧费用中出现人为因素。同时,由于大型研发活动的复杂性,在项目研发过程中人员工资及物料损耗计算的不够精确,从而难以进行准确的活动预算。
三、对于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中问题的改进方法
1.明确企业研发费用的范围。对企业研发费用的范围进行确定。根据国家法规以及企业实际,对企业研发费用进行划分,研发费用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科技活动、科研项目进行创新而产生的费用,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以及间接研究开发活动中产生的费用。企业研发项目费用包括:研发活动产品消耗;研发活动升级消耗、研发活动中研发人员的薪酬及出差费用、研发调查费用、研发评审费用、研发设备费用、研发人员培训费用、研发人员办公费用,以及专家咨询费用等。为了防止企业将开发费用中当期费用与资本化的费用之间任意选择,应对各个开发的项目进行账户单独设置,并进行单独管理与核算,对于一些不具有可行性项目停止投入资金,并计入损益中。企业应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对企业资本化的范围进行限定,从而避免资本中不必要的消费,并对这类消费进行节省,这就要求企业要时刻关注资本化范畴,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策,对企业自身的相关政策进行更新与改进,减少企业中随意消费的情况②。2.分类核算,增加课题属性。在研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研究费用的审核与核算,可以设立四级明细进行分类核算,如:研发支出、资本化、项目名称、成本费用。同时结合公司内部情况,可以对应增加课题属性,设置政府研发项目、个人研发项目、公司内部研发项目等,从而便于企业的管理,对于企业项目的核算及审查具有重要作用。3.对研发项目进行减值测试。在每年年末时,企业对于研发项目要进行减值测试,从而做好其减值的'准备,观察减值动向,从而对项目的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做好提前准备。研发项目主要通过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投入减值准备”科目来核算,使投入市场与技术中的资金更加符合相应变化,减少企业相应亏损,从而使投放的资金更加合理且实际。4.无形资产的结转。在企业中,开发成功的项目,其研发费用完全符合相应的资本化条件,公司研发费用应该结转为无形资产,借记“无形资产—专利技术”或“无形资产—非专利技术”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为研发减值做准备,从而形成无形资产。5.研发项目的折旧费用。在一次大型的研发活动中,一台大型研发设备供多个部门及项目进行使用,其研发设备的折旧费可以采用按天计算的方式,分配到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研发项目中,将其数额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计算,对金额进行分配从而使机器折旧费用合理化。也可以使企业的账务透明化,方便企业财务管理。6.研发中的原材料使用。在研发资金中,有一部分资金用来购买原材料,企业可以将资本化部分所用原材料进行相应增值税转出,而在费用化的企业研发支出中技术原材料的领用则不需要对增值税进行转出。7.研发支出的无形资产。企业研发支出一定有无形资产的形成,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首先,需要对其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如果企业项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确定,则可以对其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如果对其寿命无法确定,则不需要进行摊销。其次,根据市场价格水平以及技术含量,按其摊销年限进行计算。最后,需要采用合理方法进行无形资产摊销,如对于由于受到技术陈旧因素的影响,产生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可采用固定资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进行摊销。对于无法确定的经济利益可以进行直接摊销③。8.研发支出的摊销费用。在企业研发支出中,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会形成,如果这项费用属于在企业研发过程中某些产品或其他企业资产的,将企业摊销费用计入相关成本与资产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缺乏量化标准、企业研发费用预算管理存在难度、研发活动具有复杂性,这就要求企业要对研发经费进行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组织企业人员进行学习。在企业中针对研发费用设定各种相关规定,解决有关问题,从而使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体系具有稳定性、规范性,降低因技术变动引起的企业资金不足,合理利用研发资金。
注释:
①王草青.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xx(22):79-80
②和科.浅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其策略[J].中国市场,20xx(31):219+221
③陆道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规范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xx(10):218-219
会计核算论文7
一、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概述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通过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方式,向单位和个人征缴或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所集中起来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险基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五大类基金,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则是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益为出发点,运用会计学相关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等职能,对社会保险基金及其活动进行财务管理的一门专业会计。
二、社会保险基金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所遇到的问题
以收付实现制来处理财会经济业务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的盈亏(即:凡在本期支付的现款费用,不论其费用发生在过去还是本期,均作为本期应计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收入是否属于本期还是过去,均作为本期应计的收入处理)。过去,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业务相对简单,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其基金收支、结余的情况。但随着我国政府管理理念职能的变化,社会保险制度的日益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范围的不断延伸,社会保险基金其会计核算已不再是单纯的基金收支和结余,还包括基金的债权、债务、保值和增值等情况,因此,社会保险基金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
1、不能真实的反映收支、结余。收付实现制,正如前面所提,是以实际收到或付出为作账标准,而当出现了收益的发生和实现、费用的发生和支付,其时间不在同一年度的现象,这时如果还是按照收付实现制作账的话,显而易见,不能准确的反映出该年度社会保险基金经济活动会计的真实结果。
2、对债权、债务的控制失效。收付实现制在操作上简单易行,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结果计算准确,但当社会保险基金出现了预付或暂欠款项的行为,如发生了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的预缴、欠缴及清欠社会保险基金情况;社保经办机构的应付未付社会保险基金费用等“隐形债务”、“隐形债权”情况时,却不能给予准确、及时的反映、监督和控制,董海松徐豪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730020从而容易误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决策。
三、社会保险基金其会计核算基础的发展趋势分析及实施建议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基础的发展趋势已不言而喻,意在使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时,所发生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的实际情况完整的用会计记录反映出来,避免其不良、弄虚作假的收支现象出现,更重要的是,要将收付实现制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效的进行解决。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权责发生制“引进来”,以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会计核算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会计处理。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1、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会计核算处理。如果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是按月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则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收到款项时,记收入账。如果参保单位或参保人员是一次性预提、预缴多年的社会保险费,则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在其相应的预提、预缴的年度内分别确认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对于确认为当年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借资产类科目,贷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科目;对于应在以后各年度分别确认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借资产类科目,贷记“暂收款”科目。到了对应的预提、预缴年度,应确认其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时,借记“暂收款”科目,贷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科目。
2、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会计核算处理。如果社保经办机构是本年度发生的费用支出,比如说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的记账医疗费支出,定点养老保险机构的记账养老费支出,在本年度内支付,则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支付款项时,记支出账;如果其支出,在本年度并没进行支付,发生欠付社会保险基金行为时,则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此时,借记“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款”科目;当以后年度,社保经办机构实际支付社会保险基金费用时,借记“应付款”科目,贷资产类科目。四、结论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社会保险基金其会计核算基础采取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的相结合,可以准确全面反映出社会保险基金的成本,可以及时确认其利息、收支,可以更好的控制社会保险基金的债务、债权;与此同时,也可以如实记录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的过程。将会更好的满足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信息的要求,提升其信息的利用效率。因此,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相结合的转变,其趋势已是势在必行,社会各界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使其改革顺利进行,为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核算论文8
一、酒店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酒店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设施和其内部组件,客服设施设备,其商品的色彩更明显。同时,固定资产新旧、优秀和便利程度对酒店的经营管理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酒店的固定资产从财务的觉度说有规定的使用年限,所以每年的折旧计提的量就会比较多,这就无形中增加了酒店的运营。流动资产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和其他资产,因此,酒店必须做出合理的融资政策,以确保流动资金的良性运转。同时,酒店资产改良的决策必须是科学和可行的,必须是各项综合财务指标相结合,以确保各部分资产得到改造和更新。
二、酒店客房收入中会计核算和控制的策略
(一)加强对预定客房保证金的管理
客房预订后,要请客人先付订店保证金。如果客人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取消订房,酒店将按照有关规定收取违约罚款,以有效保证酒店的利益。如果预定按期实现,酒店的客房管理人员将订店保证金转移到客人房间居住费用就可;客人离开酒店的客房结算费用时,只需要支付扣除订店保证金后的费用就行。如果客人没有按期到预定酒店客房住宿,要求退还已经缴纳的订店保证金,酒店只要根据返还的某些规定退回订店保证金的一部分就可,剩余作为酒店的经济补偿。如果取消预订,酒店预订部应当填写订店保证金退款审批单,然后送领导审批,批准生效后到酒店财务部门领取退款,并发给客人。
(二)加大对入店者的管理力度
入住酒店的客人一般分为个人零星散客和团体游客。管理这两种客人,酒店应当进行区别对待。个人零星散客到店后,应首先到前台登记。倘若是已经预定的客人,也应当调取预留的相关信息,核对正确后才能入住。倘若是没有预定的客人必须填写登记表,明确告诉客人自己入住的房间的价位,前台收银人员应当知道客人结算是以现金,还是转账或信用卡结算。为了确保酒店的公共财物不被损害,需要对零星入住的散户,收取一定金额的押金,对每位散户,酒店收取的押金必须是统一的标准。个人散户完成这些步骤后,方可入住酒店。团队因为有更多的人,他们在抵达酒店之前,酒店应该是已经和领队协商好,到达后,酒店预订部门应当和领队对入住人数和房间安排进行核对,然后房间卡可以发送到领队就可,由领队负责分发房卡,办理入住。
(三)加强客帐消费账户的管控
客人办理入店手续的同时,总收银台应当为客人创造独立和唯一性的客户账户,即消费者的账户,让客人在酒店的所有消费都登记在客人的消费账户里面。如果酒店条件允许,应该是整个计算机在线联网结算,当住店客人拿着房卡,在酒店消费的每一个地方消费时,服务员应随客房卡号和消费金额一起填入酒店的手工账单,经客人证实签署并及时输入到客户的消费账户中。一般酒店规定,入住12:00前退房,12点多到18点前,额外的加收半天房费,18:00后收取一整天的房费,总收银台在计算客户房费时候,系统会自动提示收银员收取延迟退房的客人的房费,减免部分应由有权通知的'领导人签署批准。对于夜审前提前退房结账的客户,收银员应采取手工记账方法,将这位客户所有的费用录入电脑里客人独立的消费帐户中,以正确反映实际的客房费用和其他消费费用,而且还需要及时通知酒店各业务部门,弄清楚客人是否还有未结算的消费账单,以防止跑帐发生。
(四)建立核查制度
酒店管理和其他企业不同,是因为酒店的收入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且各个营业部门的时间也不一样,这就无形中使核查验证工作增加了困难。为了方便审核酒店的营业收入统计,审核时间会在午夜12点后进行。在核查验证中,应当从酒店管理系统中翻出酒店客房收入表和客人名单,仔细检查核对,各项收入应该全部核对无误才是正确的审核完毕。
三、结束语
总之,酒店的基础设施的好坏主要由客房体现出来,客房是酒店的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客房收入的管控不仅是酒店的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也是酒店财务管理的必要构成部分。只有加强控制客房收入,才能保护酒店财产和经营成果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酒店财务管理有序和高效开展。
【会计核算论文】相关文章:
会计核算论文12-09
会计核算论文15篇12-10
会计核算论文(15篇)12-12
会计核算要点的毕业论文01-07
会计核算论文(集锦15篇)01-31
成本会计核算毕业论文01-05
房地产会计核算有技巧论文01-06
医药连锁公司会计核算模式创新毕业论文01-05
关于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