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安全管理论文

时间:2023-07-06 04:56:05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安全管理论文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安全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管理论文15篇

安全管理论文1

  一、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一)安全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相对比较严重的便是安全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体制并不够完善,并且对安全管理体制也不够重视,从而使安全管理体制发挥不出真正的价值,不能有效地处理生产、安全以及效益的关系。对于煤矿企业的领导人来说,如果不重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会对煤矿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都比较落后,并且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不够完善,这就严重地导致煤矿安全管理机制满足不了实际生产过程,两者严重的脱节,从而阻碍了煤矿产业的发展。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在我国煤矿生产中还存在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首先,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在日常生产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安全检查办法,只根据管理和监督工作人员自身经验进行工作,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据自身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如果一个煤矿企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检查方法,那对于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都是很大的威胁。其次,从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说,如果缺少比较科学的安全管理体制,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就不会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工作,并且也没有标准可依照,再加上管理力度的不够,这就不能有效地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国家采取重要措施之前,煤矿必须意识到安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要加强落实和实施安全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保证我国煤矿企业能够稳定、长久地发展下去。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制

  (一)煤矿安全监察化。

  对煤矿安全生产建设过程进行系统的监察便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在煤矿安全监察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煤矿产业的特殊性,同时还要考虑环境以及生产条件的变化情况。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地点具有移动性,并且作业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煤矿安全监察中,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安全监察工作方式。监察工作方式包括很多种,例如日常监察、定期监察以及重点监察等。煤矿安全监察内容也有很多,其中包括检查制度、检查安全设施、检查思想等,同时还要对该煤矿企业进行调查,查看其企业资质以及生产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安全管理法律化。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法律运用,这也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评价标准。煤矿安全管理法律化包括很多内容,如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近几年我国对煤矿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标准进行了改进和调整,从而让其更好地为我国依法治矿提供依据,严格控制煤矿企业工作程序。虽然我国一些煤矿企业还没有完全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煤矿企业仍有明显的改善,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取得成效,其主要就是因为执法力度不够,并且煤矿守法意识不强。

  (三)煤矿保险责任化。

  首先,根据保险公司的相应保险条款,要设计好相关投保企业以及承包保险公司的责任,同时要激发煤矿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并且当煤矿安全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从而高效、安全地完成工作;其次,煤矿生产企业不要因为进行了保险,就不重视安全状况,只在乎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这会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综上所述,整个过程就是煤矿保险责任化的内容和宗旨。我国要引用不同种的保险形式,单一的社会强制保险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仅仅引入社会强制保险是不够的,必须要增加一些和税收相似的支出。从收取保险费用机构的角度来说,在加强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监督以及技术改进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强的经济动力。

  三、建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是需要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煤矿产业是我国一次能源核心,要想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就必须保障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同时煤矿安全生产形式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当煤矿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不仅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形象,甚至会降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我国非常重视煤矿产业的安全性。近几年,由于工作的不到位,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尽管我国的煤产量相对于其他国家高出很多,但是因事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安全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所以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受到世界的关注。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我国整体形象,还会阻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是解决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首先,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能够规范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行为,同时还能控制监管行为,最主要的是完善煤炭安全管理体制,能够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安全生产的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仅能够规范煤炭企业的经营行为以及工作流程,还能帮助煤矿企业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煤矿企业的自身发展,还能提高我国煤矿产业在国际上的形象。

  四、结束语

  在煤矿生产管理大系统中,安全管理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生产管理体系进行,要使两者能够相互融合、协调,只有这样才能让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发挥出真正的价值。煤矿安全管理体制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促进煤矿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最主要的是能够提高煤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安全管理论文2

  煤矿井下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煤矿技术管理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此提高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性。

  1 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想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就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进行综合的运用。煤矿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将煤矿安全管理放在首位。煤矿安全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广,而煤矿生产环节众多,流程十分复杂。对此,应该将煤矿技术管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将煤矿技术管理彻底落实到煤矿生产过程之中,对煤矿生产工作进行指导,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无缝地衔接起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某个环节出现的错误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

  2 煤矿技术管理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1 技术是煤矿开拓开采方案的基础保证

  煤矿开拓开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开拓开采设计以及煤矿的开采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对矿区进行勘探、规划、安排和布置。在对矿井进行技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对矿井所在区域的地质、开采装备、技术、工艺等进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以此为煤矿的开采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在煤矿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守三个原则,即技术应用合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以及机械化原则。在设计巷道时,尽量简单方便,保证所采用的设备能够遵守技术运用合理化原则,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而这些都需要以技术为基础保证,经过技术方案的比较、技术论证的分析等而选择最优的方案。煤矿的设计需要围绕着矿井或者是矿区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是否具有长期的寿命为中心,因此在进行开拓开采的设计时候,技术管理工作便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2.2 技术管理在煤矿事故的防止作用

  在煤矿开采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井下环境十分恶劣,而火、水、煤尘、顶板、瓦斯等都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在开采中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配合也对事故的发生率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若是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不合理,便会容易导致故障、事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还会引发灾难,给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煤矿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煤矿的开采环境具备许多无法消除的危险因素,只是危险程度不同而已,因此,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排查,检验其中存在的隐患并进行消除,才能从最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隐患存在的数量以及程度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成正比,隐患数量存在的越多,程度越深,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便越大。因此,必须要彻底消除煤矿中存在的问题,重视每一个隐患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基础工作的强度,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此充分保证矿井的生产安全。除此之外,在开采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顶板初次和周期来压问题、钻空顶和断层问题等隐患,对此应该制定临时措施,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手段。在技术管理中,矿井所面临上述问题还需要进行定期分析,通过理论、经验、实验等对事故相同隐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便于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

  2.3 “一通三防”的重要作用

  在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是人们最常见的事故之一,而其造成的后果却十分严重。对此,必须要做好“一通三防”的工作,将重点放在技术管理、合理控制煤尘和瓦斯的`方面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一通三防”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从管理层到普通的员工,明确责任,提高制度的落实力度,对煤矿的生产进行共同管理,严格控制设计、成产环节、措施审批、隐患处理等方面;(2)做好通风技术管理。矿井的通风不仅是煤矿所有工作的基础,而且还能有效避免煤尘,对于灭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通风管理,合理改造和调整通风系统,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好无损,同时还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爱护设施的意识,保证通风系统的良好运行;(3)加大“一通三防”的资金投入,保证完善的通风设施。

  3 加强煤矿技术管理的对策

  3.1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煤矿开采不仅受到开采条件和地质因素的限制,而且还受到工艺落后、装备陈旧、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影响。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采煤工艺,不断创新煤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但是在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可行性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能盲目进行开采;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改善新技术和新设备,避免新隐患的形成,使新工艺、新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3.2 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大量的煤矿安全生产表明,如果缺乏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便无法充分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在开展技术管理的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上都给予极大的关心、支持、帮助,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以此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以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之中,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优质的服务。

  4 结束语

  煤矿行业应该不断强化技术管理,不断改革安全管理的制度和监察制度,从根本上避免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各样问题,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保证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建平 . 论煤矿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22)。

  [2] 石秀 .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及其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35):1799-1799.

  [3] 赵远波 . 浅谈煤矿技术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18)。

  [4] 方顺发 . 加强煤矿技术管理努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J]. 大江周刊(论坛),20xx(8)。

  [5] 徐会如 . 煤矿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 低碳世界,20xx(12):137-138.

安全管理论文3

  大数据是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至今所催生的一项革命性的理念和技术,不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产业,而且正在撼动着传统行业和社会组织结构。 流域水电站作为传统的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高,安全风险相对较大的电力企业,完全能够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创新与变革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克服电站地理位置偏远,人员、设备分散等天然不利因素,在实现企业提效的同时大幅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管理、挖掘与运用的创新技术体系。 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 大数据领域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技术,它们成为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呈现的有力武器。 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一般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和应用(大数据检索、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等)。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管理模式, 大数据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且使数据管理趋于智能化,数据间的关联性也更加强大。 基于现代水电企业“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一厂多地”等特有的生产运营模式,深入挖掘大数据技术在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潜在价值, 可以有力地推进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 大数据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意义

  大数据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从海量的安全生产数据中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预测未来,以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同时,大数据在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明确安全责任方面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1.1 大数据应用可及时准确地发现事故隐患,提升排查治理能力不可否认,通过长时间的摸索,电力企业已经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手段,然而,当前企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靠人力, 通过人的专业知识去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种方式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且很难界定安全与危险状态,可靠性差。 而且与传统的单一电厂不同,流域水电站具有地理位置偏远,环境艰苦,生产场所点多面广,人员配备相对较弱等特点, 靠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手段更难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实时、可控、在控”的要求。 通过应用海量数据库,建立计算机大数据模型,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多个参数进行分析比对,从而有效界定事物状态是否构成安全隐患。

  1.2 大数据应用有助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电力企业中的大数据不仅包括设备实时数据, 也涵盖企业自身管理行为甚至员工个人行为等多样化数据记录。 一方面,基于某种特定模型进行分析, 大数据应用可以对偏离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要求的企业和个人实时做出事前评估和预警;另一方面,对于安全事故分析而言, 大数据应用还可以提供从设备到管理乃至个人行为更加详细真实的过程记录, 有助于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3 大数据应用可揭示事故规律,为安全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将大数据原理运用到安全生产中, 通过对海量安全生产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和查找事故发生的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特征,从而找出事故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方案,提升源头治理能力,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是发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就是利用已有信息(数据)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的预测和控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 因此,运用“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去变革传统安全管理技术、流程和理念,既是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升级的'必由之路。

  2 大数据技术在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应用于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一是数据收集,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入库等;二是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源进行合理分析及预测;三是数据共享,通过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监管透明化。

  2.1 建立大数据数据库在信息化条件下,一方面,通过获取获取机组监控系统、水情测报系统、大坝监测系统、电量采集系统等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将生产信息、水文信息、安全信息、设备信息、节能信息等生产结果及时、准确地上传到公司数据中心并实现数据汇总,建立实时数据库。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智能指标、智能报表、智能统计等功能,建立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智能化指标管理平台。 在此平台上,可实时汇总、动态显示各级单位的生产经营指标数据,如发电量、上网电量、厂用电量、厂用电率、实时负荷、雨量、水位、水量、流量等,为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人员提供管理决策和综合分析参考。 其次,通过信息化系统记录生产调度命令及执行情况,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运行岗位的值班记录,也可使得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发电生产情况。 数据库是一个长年累月积累的过程,数据越丰富、越详细,则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越高。 通过对实时数据的综合利用,电力企业可以轻松获得生产信息和管理信息,对生产结果在线实时掌握,进而达到“看得见、管得着”的管控效果。

  2.2 依据数据分析实现数据预警随着系统数据的不断累积及信息化建设从初期的信息收集向信息综合应用转变, 流域水电站需要将生产经营指标整合在统一平台上,对发电生产、设备管理、物资消耗、大坝维护等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报表中心及个人信息门户展示,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和绩效管理的信息。基于大数据, 信息化系统就可以充分挖掘信息系统数据的关联作用, 全面体现信息系统的管理效能。 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上,将生产信息、水文信息、安全信息、设备信息等成果通过动态图形、指标分析、报表数据等手段展示,各级管理人员可实时查看、掌握生产过程,这就有利于集团所属公司、厂站之间对标,发现问题,找出差距,管理改进,优势互补。

  目前,依托 KKS 编码等信息化系统工具,大数据技术在设备维护工作及生产智能化预警工作中实现了创新应用。 系统工具以“设备为主导”,从状态管理出发,为“状态-检修-过程”环节提供技术保障。 通过健全设备台账和检修运行记录,规范可靠性状态和消缺维护工作,以消缺维护确保设备可靠性、积累状态数据和分析处理,规范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记录、定期工作预警和设备缺陷管理流程。 有了系统数据作为保障,完全可以在设备出现故障前就能建立基于需求的设备维护计划, 进而大幅降低设备故障率甚至到零。 系统工具还可精确记录生产调度命令及执行情况,明确安全管理责任,规范管理运行岗位的值班记录,此数据可辅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发电生产情况, 并通过管理设备启停、设备试验、操作记录,辅助运行人员进行运行技术分析,形成智能化预警机制提醒运行人员完成定期工作。 该预警机制可实现设备运行维护计划、设备运行维修处理、设备维修分析总结的闭环管理,使得生产运行、维修计划越来越准确可行,从而减少设备非计划性的停运、维修和抢修时间,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各项经费指标的完成。 在报表生成数据处理方面,系统可按设定的周期到时自动生成最新报表数据, 推送到有报表数据查阅权限的相关人员的报表中心。 以此可为运行操作、检修维护的正确性,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整体而言,通过采用数据挖掘手段和数据预警机制,可以辅助流域水电站企安全生产管理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异常指标,抽丝剥茧,找出引起异常的设备、部件和异常时段,分析原因,改进管理。

  2.3 通过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监管透明化数据共享是大数据的前提, 而大数据的出现必将进一步强化数据共享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开放而强大的大数据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和员工现状向公众展示,员工可以随时关注到本企业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当前的现状以及系统评估结果, 外部专家及其他特定人员也能从这个平台了解相关企业安全生产实时现状, 并随时为企业提出及时有效的诊断建议。

  在内部系统集成方面,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要与水情信息测报系统实现集成, 根据水情测报系统的数据和人工测报数据对流域的水情信息进行分析, 将数据及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水情测报、预报数据能在各站点内实现及时共享。

  3 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应做好准备迎接大数据

  大数据具有快速数据流转、海量数据规模、动态数据体系和多样数据类型的特点,对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预测能力、决策支持能力日益显现。 结合大数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大数据的创新运用尝试已为华电西溪河水电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模式。 因此,为满足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需要加强对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工作。 在水电企业中,重点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大数据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技术,企业要想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成功实现大数据创新, 首先要做的是在员工头脑中培养大数据理念,要让所有员工树立“数据就是资源,数据就是财富,数据就是竞争力”的观念,使每一位职工主动参与大数据的制造、收集和分析。

  2)生产一线丰富多样的信息采集系统对实施大数据工程至关重要,除现有的各种结构化数据(如各种模拟量、开关量等),还要进一步完善各类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网页等各种非结构化数据(如监控视频记录、录音、文件、现场照片、“两票”等)采集系统,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企业安全生产全方位的预测和评估。

  3)必须配套完善的安全生产管控模式,绝不允许因大数据带来的的创新与变革而削弱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所起到的绝对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归根到底,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搞好安全生产最原始的动力。 笔者在本单位推行安全生产全面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 结合生产 MIS 系统的运用, 通过引入“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在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流域水电站点多面广、人员分散的不利因素,明显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相信通过不断摸索,完全能够寻找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充分利用大数据威力的配套安全生产管控机制。

  4)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人才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大数据时代,以下两类人才可能更受企业欢迎:一类是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现场操作人员;一类是具备较高创新、协调与洞察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 而现阶段必须由所谓白领(一般管理人员)完成的普通统计分析工作将被大数据平台所替代,为此,企业和个人都有必要做好相应准备。

  4 结束语

  当我们还在为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上的诸多困难而纠结时,大数据已悄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本质安全”的大门。

  在不久的将来, 基于大数据平台, 相较管理一座或几座电站而言, 管理几十座、 上百座乃至更多水电站所作出的安全生产预测、评估和管控策略将会更加精准和超前,流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将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劳丽,展锦程。电厂标识系统 KKS 编码工程实施指南[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2]冯吉平,陈微,官涤,等。大数据技术在松辽流域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展望[J].水利发展研究,20xx,14(9)

安全管理论文4

  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快速推进,国人基本物质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大幅改善,与此同时,国人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愿望逐年加强,给我国当代历史时期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全新要求,本文针对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展开了简要阐释。

  近年来,我国现代旅游产业持续处于良好稳定且进程迅速的发展态势之中,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产业在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依然具备着较为鲜明的薄弱性特征。而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产业安全风险在表现强度层次的不断增加趋势,也给我国现代旅游产业的从业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在开展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方面的全新要求,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展开简要的阐述分析。

  一、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一)管理制度建设状态令人担忧

  现阶段,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在基本制度规范建设与执行方面的缺陷特征具备着极其鲜明的客观表现,而且我国现有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人员也未能重充分履行自身承载的基本工作职责。这些不良状况的客观存在,使得我国旅游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开展旅游安全信息的发布个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比较鲜明的多头管理特征,而这种管理行为的开展和运作模式,事实上给游客的有关信息获取与观念形成过程造成了较为鲜明的非便捷性以及混沌性,极易引致游客从不同的信息发布部门来源中获取的旅游安全信息在库内容指涉层次具备明显的差别特征,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综合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旅游安全信息资源匮乏

  旅游安全信息资源匮乏现象的具体表现包含四个基本方面,即:旅游信息质量状态较差、旅游信息实际获取数量较少、旅游信息综合性特征表现强度较低,以及旅游信息表述内容时间落后。在实际开展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活动过程中,原始性旅游安全信息在初始获取时点实际具备的质量状态,是确保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高效稳定开展的基本保障条件,假若原始性旅游安全信息在初始获取时点不具备充分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全面性考量特征,那么势必就无法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最佳开展状态的实现创造充足的前在支持条件,进而也就无法对我国现代旅游产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发挥实践助力作用。这里要求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施人员,切实加强原始性旅游安全信息在初始获取时点的质量控制工作力度,为我国现代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创造充足条件。

  (三)不能实现旅游安全信息顺畅有序的交流共享

  近些来,班随着我国现代旅游产业的迅猛有序发展,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信息的广泛有效交流共享对于有效避免旅游安全事故的出现具备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旅游产业在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尚未实现与相关产业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顺畅有序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引致我国现代旅游产业内部出现了比较鲜明的“信息孤岛”现象,给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最佳质量效益目标,实现对旅游安全事故的彻底规避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改良策略

  (一)切实建构和完备基本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各级政府旅游产业相关管理部门,要针对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密切关照我国当代旅游产业的具象发展演进欲求,制定并切实履行具备充分的现实关照性以及科学可行性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此同时,要逐步建构和完备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基本工作制度。在上述工作任务项目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国家旅游局要切实发挥最佳牵头带动效应,针对从事上述工作的实务人员,制定专门性的奖惩和激励机制,促进相关制度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建构专门性的`旅游产业安全信息分析管理工作机构

  旅游产业本身具备较为强烈的综合性经营发展特征,其基本的产品销售以及劳务性服务内容的提供,往往会较为深刻地广泛波及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环境的方方面面,针对专门性的旅游产业安全信息分析管理工作机构的建构和运行问题,国家旅游局应当针对我国现代旅游产业的现实发展需求,切实建立专一开展旅游安全信息分析工作的实务部门,建构形成具备综合性技术考量与应用特质的安全信息分析工作系统,从而为旅游安全信息资源的集成、开发、序化,以及和利用构筑稳定且坚实有力的后备支持条件。安全信息分析管理工作机构应当依照旅游安全信息在内容指涉层次,以及信息具体产生旅游渠道方面的差别性特征,分别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风险状态检测技术系统,并在这一技术实现前提之下,完成对旅游安全信息综合分析技术系统的建构运行目标,为我国当代历史时期旅游产业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综合性实施水平的提升发挥现实助力,创造基本支持条件。

  三、结束语:

  围绕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本文从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以及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改良策略两个角度展开了具体分析,做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旅游产业的长期有序发展具备深刻的现实助力作用。

安全管理论文5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水利投资超过2.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水利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大,工程项目多、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要求高等特点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形势异常严峻。据资料分析,20xx~2015年的7年中,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共发生死亡事故80起、死亡94人,分别占水利行业事故总起数的64%、占死亡总人数的50.8%。从事故类别上看,触电事故共发生11起,死亡16人,分别占比8.8%、8.65%,仅次于坍塌、机械伤害(含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依然是五大伤亡事故类别之一。因此,做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对有效防范事故伤害意义重大。

  一、临时用电的特点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电气工程一般可分为工程电气和施工用电两种。前者有专门的施工图设计,主要为变配电、动力、照明、防雷接地、弱电等设施设备的安装施工,施工过程基本不带电作业;施工用电是指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电动机械设备及需提供必要的照明、通风而进行的线路敷(架)设、维护等设置的非永久性电源供电及附属设备,仅在施工期存在和使用完工即拆除,期限短暂,故称为临时用电。通常临时用电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临时性较强施工临时用电由工程建设工期决定,与工程建设过程紧密联系,长则数年短则几月,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流动性,因此供电设施、线路需不断地拆装、周转、移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与风险。2.安全条件差受工程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限制,电气装置、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等一般在户外露天,无专门厂房,易受日晒、风沙、雨雪、污染和腐蚀介质的侵害,极易发生老化、机械损伤、绝缘损坏并导致漏电。3.用电负荷起伏变化大临时用电负荷不固定,随工程施工强度起伏变化较大,一般而言,在施工高峰期、工程建设主体阶段用电负荷大,而在工程开工、收尾阶段负荷较小。4.施工人员专业能力较低水利施工现场是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场所,电气专业人员较少,普通施工人员普遍操作、拆装、维修临时用电设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笔者在从事安全监督工作中发现,越是大型工程现场,施工单位专业技术力量充实,临时用电管理越规范。

  二、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为有效防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事故,应首先在用电技术上采取完备、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电气设备实际情况及用电设备负荷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一个可遵循的科学依据,审批通过后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布置电缆。设置各级电箱和开关元器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旨在为现场施工设计一套安全、完备的临时用电工程及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从而保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技术规程》(SL398-20xx)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用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xx,简称《规范》)规定得更为详细,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或者设备容量在50kW及以上,均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由于临时用电工程专业性强,设计及变更必须严格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编制人必须是电气工程师,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即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执行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及二级漏电保护系统三项技术原则,同时还应具备《规范》规定的八大内容、四项图纸。如需变更组织设计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三、造成临时用电安全事故的原因

  施工现场发生的事故中,临时用电系统导致的占有很大比例,常见的主要有触电和火灾。1.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触电事故即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器官创伤甚至造成死亡。施工现场的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配电线路架设、电气设备拆装和起重机械运行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违章违规操作,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存在凑合使用心理,乱拉乱接电线等现象所造成。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1)临时性强、用电负荷变化大、设备流动位置不确定、拆装频繁等这些因素加大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难度。(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无专业电工或电工配备数量严重不足。(3)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不规范,未严格审核、批准;施工临时用电与批准的组织设计不相符,电线电缆、电气元件往往选型较小。(4)施工供电线路架设不符合技术规范,安全距离、离地间隙不足;不遵守操作规程、违规违章操作,使金属构件物接触高压线路而造成触电。(5)电气设备损坏或不符合规格,未定期检修,以至绝缘老化、破损而漏电;维护检修时,不严格遵守电工操作规程,麻痹大意,造成事故。由此可见造成触电的基本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思想麻木,安全培训不到位,不重视施工临时用电的危险性,缺乏用电常识,以及设备不合格或忽视设备缺陷的危险性而造成的。2.造成火灾事故的原因(1)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人员不熟悉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用电的不安全因素,缺乏用电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2)短路。一是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或者现场搬运金属物件时不慎触碰电线;二是线路长期受风吹日晒,维修管理不善,绝缘陈旧老化或受损,线芯裸露;三是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未根据具体环境选用,也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使绝缘受高温、潮湿以及腐蚀作用的影响失去绝缘能力等。(3)电焊。施工现场因电焊造成的恶性火灾事故最多,新闻报道屡见不鲜。原因主要有电焊的金属火花喷溅引燃周围可燃物;电焊产生的高温因热传导引燃其他房间或部位的可燃物;焊接导线与电焊机、焊钳连接接头或焊接导线有接头处理不当,松动打火;焊接导线选择不当,截面过小,使用过程中超负荷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打火。(4)过负荷。导致施工现场电气线路过负荷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导线安全载流量;在线路中擅自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电气线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绝缘损坏,绝缘能力降低,当电路通过电流时,部分电流从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大地间(接地金属物)通过,造成线路过负荷等。(5)乱拉乱接电气线路用于照明、取暖、做饭等引发电气火灾。

  四、安全防护措施

  1.防触电事故措施(1)切实加强对现场临时用电的过程管理和动态控制,工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尤其是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安全员和电工要积极主动,实时管、主动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跟踪整改。(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用电作业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证,其他施工人员进场前做好三级安全教育。(3)在工人宿舍和施工中所有行灯电压不超过36伏,潮湿场所的行灯电压不超过12伏,行灯电源线使用软橡胶电缆,行灯安装保护罩。(4)现场临时电源线按照临时用电设计的布置统一规划,直埋电缆处设标识牌,线路道路有保护措施;现场配电盘摆放整齐,颜色一致,并有防雨措施;电线无破损,电源线与设备的接线必须用螺丝压紧;不得使用单层绝缘电线电缆;电源之间的连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带包扎;电动设备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5)加强对用电设施和电动工具的检查维护,电动工具要定期检测合格,并有明显的检测合格标识;配电箱、配电盘和电动工具记录台账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6)要特别注意施工现场外电线及电气设备安全防护,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当安全距离不足时必须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并设置警示牌;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工棚、装卸堆放材料器具等。2.用电防火措施施工现场用电虽然属于临时设置,但不应麻痹大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1)严格按照国家电气安装规范要求敷设电气线路,严防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等情况的发生。选择导线要充分考虑用电负荷、机械强度和使用环境等因素;总配电箱(或配电室)、分配电箱、开关箱等要采取必要的防潮、防尘、防损伤措施;要安装短路、过负荷、漏电等电气防护装置,对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实行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电气线路连接接头要牢固,防止接触面松动氧化导致接触电阻过大;室外架空电气线路严禁架设在树木、房屋、脚手架以及其他非专用电杆上,严禁成束架设,保证线路架设所要求的档距、线间距以及最大弧垂处与地面的距离等等。(2)加强施工现场可燃、易燃物品的管理。如实施电焊作业时要清除现场的可燃、易燃物。电气线路下方、照明灯具周围等不应堆放可燃、易燃物品等,防止因电焊高温焊渣、高温照明灯具或线路因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等原因造成可燃易燃物品起火。(3)开展经常性的电气电路检查、维修。施工现场用电运行环境相对较差,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机械磨损等,容易造成线路老化、绝缘破坏而导致短路、漏电。因此,应对整个用电系统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电气安全运行。(4)加强安全用电宣传,深化安全用电意识。应经常对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用电知识宣传,不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电热器时必须与可燃、易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用电完毕要注意切断电源等。

安全管理论文6

  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依靠企业的领导者和监察部门的检查,一线生产人员对于安全管理也是出于应付的心态,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通常会忽视和放弃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检查;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也只能为企业生产让步,更多时候是作为辅助工作来进行的,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多数化工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的进程缓慢。企业的安全管理仍有很大层次上依托于技术、工艺和设备,企业生产中技术、工艺水平不达标,安全管理难有突破。而现实的情况中,很多企业的易燃、易爆物品中阻火器及其它防火防爆措施跟进速度有待提高;设备的安全阀、压力表等没有设定合理的检定周期,往往是进厂后就开始使用直至报废。安全生产要更大程度上依靠技术的力量,提高企业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监测能力,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上,企业更愿意在生产技术上投入,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技术投入略显不足。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企业社会形象的建立,也是企业经营和发展更进一步的关键环节。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降低企业的损耗成本,对于化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说意义重大。要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推动作用,用科学先进的`生产理念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进行的根本前提,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企业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明确安全生产是企业进行其它一切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通过编制安全发展规划、制订配套和保障措施,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在企业内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将治理安全隐患、防范生产事故发生作为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好影响制约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参与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检查;杜绝违规操作,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安全生产问责制的建立,首先要对违反国家法令条例(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行为追究相应的责任;其次,在企业内部编制严格的生产规范制度,对违反规范操作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接着,企业还应当对事故处理中的应急制度作出规定,对事故处理不力,放任事故无限扩大影响的责任人进行追究;最后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及岗位技术培训也必须落入制度管理,对不按时参加和借故逃脱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

  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由设备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引发的事故不在少数,保持企业内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多数化工企业的设备都处于老化状态,设备中的一些零部件都面临磨损失效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加强企业内设备的检修制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对于企业的设备安全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设备检修工作编制作业安全方案,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检修作业安全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提高对企业内部的设备监测力度,应安排技术人员加强对设备的巡视,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或报停维修;在操作员工的作业前技术培训中也应该加强一些设备参数的常识,以便及时监控设备的状态。

  安全生产管理对于化工企业的意义十分重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化工企业应该通过创新安全生产理念,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等损失。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化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安全管理论文7

  企业生产要依据一定的规章、条例,并按照所示基准进行基础工作事项。而此时因个别雇员的自身原因,所引发的事故却不计其数。单纯注重利润收益,而忽略阶段性开展培训内容的重要意义,企业运营期间,所展现出的各项行为,便是其内部管制体系遭受弱化的根本表现。生产事项作为支撑企业内部系统营销关键,其核心内容是透过体系的加工、制造与生成等繁琐步骤,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如若,企业运营系统缺失规律,便会引发一系列诟病的生成。

  1 企业安全生产管制近况

  现阶段,碍于越加严峻的生产形势,诸多应对措施被重提议案,其中,便包括隐患排除法,作为高效安全对策,该方法印证了工作前期准备的关键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生产制造业的年均事故率可占整体企业的63.5%,这说明了每年都有数以万计厂内人员因工作原因负伤或致死。经常性于企业发生的灾害事故,对社会现象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影响。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因自身发展趋势所致,生成较为落后的管制系统,体制的不完善,引发体系崩塌事故,并造成内部雇员身心遭受极大创伤。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来源于雇员本身,因过于怠慢自身工作内容,造成安全管制意识的遗失,导致灾害事故频发于企业生产内部体系。为此,为改善事态的衍生局势,企业高层应校正内部管制系统,树立公正、合理的楷模姿态,以此来激励社会上依旧存在的缺乏系统性管制行为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濒危企业。

  2 安全生产管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隐患及弊端

  2.1 缺失安全生产管制的责任感

  生产管制行为需要充分理解其根本内涵,源于其内容具备一定的特性。作为高端工作规范,管制人员首要明确自身的工作态度,待工作实质事项应予以职责补充,以此加深与雇员之间的羁绊,仅有通过拉近企业与雇员的心理距离,才更方便实施对应政策,或是弥补措施。但是,作为企业内部系统运营的核心,由安全生产事项所引发的问题屡屡呈现。当下,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安全管制不当,或是其他管制事项映现的问题,主要源于内部系统生产管制行为缺乏规范,并且责任事项落实不到位所致。而另一部分企业则不具备风险评估的基础能力,致使内部系统由原有生产规范,逐步演变至遗失主控制权。而企业雇员不具备基础素养,待安全生产事项的自我意识较差,造成企业安全管制事项呈现停泄。

  2.2 安管生产事项引发经济危机

  风险事项的预测,作为企业前期运营基本准则,其重要性同期紧密关联着系统评估。因此,通常一些大型企业改善内部运营近况的方式,均是采取风险评估,便可恢复自身运营水准,但是,此项方法却仅针对少数大型生产企业的内部管制系统。由于,大型生产企业营销方式较为成熟,因此,诸多细小问题均无法对其产生较大危害。而中小微型企业却与之产生较大差异,源于内部体系尚待完善,在缺失水平管制行为的前提下,较易引发因生产事项所造成的安管隐患。07-09年金融海啸映现,诸多企业频临倒闭,其中尤为08年最为严峻,众多大型生产企业因自身管制不利,造成巨额亏损,许多企业迫于局势所需,改由政府接管,这场金融风暴持续三年,所引发的安全管制问题,非常值得后人深思。

  2.3 企业生产管制认知较差

  碍于部分雇员具备意识诟病,其思想认知的不充分,引发出大量生产设备停车事故。而其中,也存在依靠自身工作经验无法解决的工作隐患问题。停车违章不仅会造成生产体系的整体崩塌,同期亦会带来诸多安全影响,生产措施缺失调理是一方面内容,而另一方面则因规章制定不具表率所致。雇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动应对自身的工作内容,其根本问题源于企业内部系统缺乏管控行为。其中,部分指定条例等同书面内容,缺乏实质应用的相关经验。而另一部分,则是企业以口头的方式应对雇员,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措施落实,不仅会造成问题层面扩大,同时也会使问题的危害性得以延伸。另外,因企业缺失一定力度的管制能力,所引发的危害现象数不胜数。政府与个人共同经管的企业更是如此,制定的双项管制内容,仅能执行书面的少数部分,而待安全事项的各项内容却视若无睹,最终引发内部滚至隐患,以及安全问题的呈现。

  2.4 企业雇员基础素养较低

  缺失监管体系的企业,其问题呈现多项化,单一问题引发的负面现象频现于生产现场,但是,自然形成的管制系统同样缺失一定程度的运用規范,其问题同样呈现多面化。伴随科技的快速发展,车间内部现场的维护措施得以妥善衍生,为高效维护现场的生产设备,研究人员制定三项具体管制内容,并将生产体系分为三大类,高端类别、中端类别和底端类别的生产设备,其中,多数企业所用设备介于中端及底端两个体系之间,但是,在体系逐渐完善的当下,雇员自身问题明显增加,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和雇员拥有共同的盲目思想,其内容主要源于设备的快速进步,认为单一运用精良系生产设备,便可充分保障体系的生产与制造具备高效的安全规范,并且会严重降低安全危害的生成,但是,正是这样的思想往往才是导致危害事故的最终原因。

  2.5 安全文化所引发的生产管制诟病

  将具体的管制事项进行虚化,通常是多数企业的一项诟病,针对雇员培训内容的忽视,或是实质开展培训,却将内容软化,待实质运用期间,缺乏现场实践经验,至此造成了管制文化内容呈现保守态势。安全文化是一家企业经营至今,通过对自身隐患问题内容的不断总结与探索,进而生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内部架构较为复杂,并且缺乏与安全内容所对应的警示标语,因此,任雇员再优秀亦无法将其内容应用实质,内部体系仅有极少人员通晓其根本意义。当下,标准氛围的安全文化较难形成,而企业内部的雇员亦十分欠缺安全认知。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企业较难执行具备一定规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准确、可靠的操纵规范。

  2.6 过分轻视培训力度

  培训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但是,却仅有少数企业知晓问题的重要性。部分具备一定生产经验的雇员,通常会自然生成强势心理,严重扭曲现场操作事实,因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并通晓多种工种的工作内容以及要点,便认为企业开展培训事项,为具备合理依据,以及与之对应的必要性。或是,近年来,学历水平及文化层次较高的企业人才进驻较多,而企业自然生成的逆向心理,认为投资培训内容,仅会严重浪费收入及利益,能省便省,因此,便随之减少了企业入职体系的三项重要标准,并将培训及教育内容予以弱化。

  2.7 安全措施投入力度不足

  经历过内容改版的企业,便保留了一部分短时间内无法察觉到的安全隐患,管制部的精减将是企业经营至今,最为关键的一项重要问题,而此项问题将会因企业内部重要体系的遗失,而不断扩大自身的危害范围,首先,其问题处体现于雇员,因多数企业安管部雇员,同时掌管多项部门内容,因此,在雇员身兼数职之余,便再无精力进行安全内容的监管,而安全项的遗失,将同期严重影响到岗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主要体现于管制所用资金的投入情况,不论大中型或是小微型企业都具有资金事项的保守想法,尽量在运营期间降低成本投入,已逐步成为当下企业的固有思想。想法生成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企业认定安全事项不值得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因为,危害内容并不会频频发生,而是阶段式产生,那么,仅需当危害到来,进行资金投入便可。但是,随着危害事项的到来,原本单纯的一项问题将会延伸至严峻。

  3 安全生产管制工作存在主要问题隐患及弊端的对应整改措施研究

  3.1 严格落实内部体系安全生产义务

  生产进程中,管制问题引发危害十分严峻,因此,基于生产管制问题,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应优先针对问题对应点进行详细探讨,并通过问题重点,进而制定相关管制措施,以此保障内部系统运营安全标准。严格贯彻生产系统根源理念,并随之加强落实管制义务基本轨制。企业初设规模不会涉及管制事项,但随着体系不断完竣,各项制度随之成立。完善其中每一项制度,均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成立规范化管制部,于此时显得颇为关键。其目的重在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并通过结合企业近况的主要内容,待急需投入的措施或政策予以执行。多项制度同期开展,伴随而来的是诸多问题的呈现,因此,管制部应针对问题的危害及严重性,待问题事项给予解决,以此高效提升内部系统安管力度。

  3.2 严抓基础内容管制行为

  经多数企业实践内容表明,在提升力度的同时,体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措施得以加强,其应用目的也更为明显,雇员安全认知得以提升,各个层级的领导者也获得了责任感。具备优秀运作水准的企业,其基础内容并非不断加强人员管制行为,而是通过行为模式思考领导者的思想方针,运营轨道一般是由领导者所指定,而雇员仅是遵照条例的基本内容,去执行或是实施措施,其本身并无过错。只要依据详细的制度编定,并对不同级别和层次的人员或对象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内部系统评定基准执行集成式一体化考察,便可及时发掘到内部体系的近况问题。待雇员管制疑问,企业可参考如下内容:其一,快速建立审核基准,设定明确的奖罚条例,以此激励或是提升雇员的使命感。其二,多数研究人员透过内容实践,得出义务可加强企业待问题事项的详细定位,并更易实施与之对应的安全措施。

  3.3 加深风险评估印象

  现如今,管制危害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无时不刻不对企业运营产生着危害及影响。潜在问题包含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其一,危害内容并非刻意呈现,而是通过体系生成,逐步渗入内部系统,并通过系统诟病内容,从而对系统产生威胁或损害。其二,潜在问题等同风险事项,因此,不论雇员或是管制人员都应该针对风险评定方式有一个概况了解,以便危害发生,救治措施的及时执行。其三,通过实践措施内容,加强雇员及管制者待风险事项的印象观,其目的在于缩减问题危害等级,以便及时实施对应措施,降低危害延伸几率。评估即是预测、分析、探讨及总结事项或内容,以便更为准确的施以补救措施。

  3.4 开展具备安全意识的培养工作

  首先,雇员应具备安全思想认知,针对雇员思想内容的教育,囊括三项重要方式:其一,单一思想认知教育。其二,通过部门制定安全方针,开展雇员基础常识教育工作。其三,以培训方式为引导,使雇员深入了解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联性。其次,雇员的法制内容教育,法制教育包揽四项方式:其一,运用专业培训手段,使雇员深入了解安全常识下的法制法规。其二,透过教育课程,使雇员明确内部劳动纪律。其三,劳动纪律作为基础,制定生产期奖惩制度规范。其四,使雇员明确与安全关联的国家刑法。并且,雇员理应具备安全技术知识,技术知识包括:其一,一般产线下技术常识。其二,一般安全措施下技术常识。其三,规范产线下卫生常识。其四,一定规范安全措施下技术常识。最后,雇员的安全技能教育,技能教育包含:其一,安全措施操纵技能。其二,安全措施防护技能。其三,安全措施應急技能。其四,安全措施避险技能。其五,安全措施救护技能,具体内容详见表1。

  3.5 营建企业文化底蕴

  营建完善化的规章制度,透过经济内容献身说法。定期为雇员量身制定,可提升其素养的教育课程。内部体系构建党建体制,以此充分提升雇员思想水准。同时兼顾文化事项以及效益利润,以阶段性开展的知识项竞赛,来加深雇员的生产实践操作水平。连续违反三项规章制度的雇员,应予以开除。讲堂会议企业领导亲自讲解,企业文化内涵,并给予内涵内容,讲述企业发展至今所遇到的内部管制系统诟病,以此告知雇员安全常识对企业的重要性。通过不断进行完善的规章和制度,逐步建立起具有良好氛围的全新企业运行轨道。

  3.6 创新产线安全管制模式

  管制模式种类丰富,碍于企业实质情境,不可一一进行实践,但是,如若不通过实践内容,确实无法准确了解到各项管制规范的具体功用。那么,首要明确规范的内容,以及应用基准,多数企业以预防隐患为主,那么选取防御性较强的规范,予以实行。其次,通过待危害事项的不断总结,运用自身的掌握经验,并借助内部载体,开展产线基础工作内容。最后,伴随着安全事项的深入,培训教育的重要性随之显露,将教育内容带入产线生产工作之中,并告知雇员经理论知识,开展自身工作内容,从而逐步建立企业内部安全体系的完整管制模式。

  3.7 隐患排除法加以云应用

  批量施加隐患排除法,以此全面排减体制内部的系统隐患及弊端。企业生成问题需要较长的流程,期间可通过施以适当的隐患排除,缩减问题产生的危害范围。云应用法则既是针对隐患事项的整治,同时也是整改企业内部安全系统的重要措施。现阶段,大型企业应用该系统的范例众多。排除法于早期应用期间,其内容相较闭关经营十分类似,其核心均是针对系统内容的整改,但是,如今看来,排除法可是说是闭关经营的一个全面进化,其内容相较后者更為复杂,也更具深度,整改内容也更为完善。云应用排除法后,方案所达效果也更加符合企业管制规范。

  4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久主旨,适当地应用管制方法,能够使企业收获更高的经济收益。为保障雇员生命安全,创新内部系统安全管制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企业经营期间,领导者应根据现实需求,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营销理念,并同时阶段性的投入安全措施,以科学、规范的方式为雇员营建更为优质的生产条件。在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管制”一词占据较大版面。大型企业,其内部空间管制相对复杂,但仍可根据其系统特性,待管制方法进行研讨、分析,并于后期基于管制对策。管制困惑经由管理弊端引发,可伴随对策措施的精确应用,待问题事项以逐步解决,并通过自身所获经验,及时给予隐患处以确凿的维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晨光,张静,等.影响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培育的不利因素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xx,15(01).

  [2]樊东坡,程伟.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xx,26(Z2).

  [3]孟双龙.企业承包商员工安全环保培训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19(02).

  [4]王泽成,张仁锋,李宛凝.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xx,48(01).

  [5]李永芳.铸造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SH铸造公司为例[J].会计师,20xx,16(01).

  [6]徐广义,李敏,等.浅谈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对策[J].化工管理,20xx,13(02).

  [7]桂生.破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难——看我省各级安监部门负责人如何找“病症”、说对策[J].湖南安全与防灾,20xx,11(01).

安全管理论文8

  摘要:煤矿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煤矿生产的时候,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设备安全是其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其会给煤矿生产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的时候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笔者在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够给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提供帮助。

  关键词:煤矿企业;国民经济;安全生产

  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完善和更新,现在煤矿机电设备的运作也愈加的复杂,这样不但提高了对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还增加了安装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便需要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人员,深入的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要点,并做好安装的质量控制。这样不但能够切实提高机电设备安装的实际效率,还能够提高煤矿的实际生产效率。

  1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主要特点

  首先,煤矿生产环境比较特殊,生产的时候,环境比较的恶劣,并且生产调节比较复杂,在生产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的大功率设备比较多,并且需要在震动比较频繁的环境下应用设备,这便直接导致了设备运行的效率不但比较低下,还容易出现严重损耗,从而影响煤矿生产的实际效率[1]。其次,煤矿生产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的机电设备比较多,安装的时候会涉及到多个专业和学科,设备和工艺流程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在安装和调试的时候,需要根据安装的对象来确定这个设备需要哪个学科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再次,设备更新速度比较快,在机电安装的时候,使用到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也会比较多,而想要做好这些设备的安装,便必须有新技术来对安装进行指导,从而确保安装工作能够进行的比较顺利。第四,安装规模比较大,煤矿企业为了切实提高自身的开产量,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便要求机电设备无论是机械化程度还是数量都要有较大的提高,这也直接导致了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艺规模的扩大。此外,有些设备本身便比较的笨重,安装的时候必须做好运输和吊装工作。最后,对于那些大型设备和精密设备,安装的时候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并且对安装配备和相关的检测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安装的时候,技术含量也比较高。

  2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的时候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电设备安装管理存在问题。现在很多煤矿企业在安装机电设备的时候,对设备不够了解,并且没有进行科学有效方案的制定,盲目的施工。施工之前也没有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仅仅依靠自身的经验来施工,这也直接导致了安装的时候,没有相关的资料和设备来进行对照,安装的质量没有保证[2]。(2)没有协调好机电设备安装和土建工程施工。在煤矿中,机电设备安装和土建工程以及煤矿生产之间需要进行衔接,但是在施工的时候,土建施工和机电设备安装往往不是一个企业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施工难度增加,若是衔接不到位,很容易给安装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最后也会影响设备后期的使用。(3)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我国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的时候,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技术水平低下。煤矿工作本身便比较的危险,想要提高其安全性,施工企业便必须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作[3]。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多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水平低下,在安装的时候出现的技术问题很难及时的解决,甚至有时候安装重点技术部位处理的时候都会失误,这也会影响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

  3煤矿机电设备安装的主要技术要点

  (1)做好设备清点以及记录工作。在设备到货之后,首先需要开箱对其进行验收,安装人员、供货商以及建设单位需要一起来清点相关的零部件,检查其质量,并做好登记工作。对于那些比较特殊的部件,还需要根据质量要求来做好验收检查工作。设备移交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签字。(2)验收机电设备基础。机电基础设备首先要确保其表面没有裂纹、空洞等一系列的问题,用锤子对其表面进行敲击不会出现破碎[4]。在浇筑设备基础的时候,需要预留50毫米的高度给垫铁,进行地脚螺栓安装的位置混凝土强度应该超过10MPa,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螺栓相互之间的位置和螺栓本身位置符合设计相关的需要,进行地脚螺栓预埋的时候,需要根据特别情况进行,进行垫铁放置的时候,需要确保其表面凿平,做麻面。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设备基础还需要对其预压强度进行测定。(3)做好安装工作,控制精度。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做好机电设备基础防线工作,保证安装的正确性并做好记录[5]。在设备就位之后,需要在基础以及设备底座之间进行垫铁的放置,并对其厚度进行控制,确保设备标高和水平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最后,还需要对安装的精度进行控制,需要根据设备的特点来进行安装方法的制定,尽可能的将影响因素排除掉,从而保证安装的精度。

  4结语

  做好机电设备安装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的时候不但需要重视上面几点,还需要做好设备试运行的检查。确保相关的设备线路符合设计的需要。若是试运行的时候存在问题,必须及时的停机,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解决问题。此外,还需要做好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从而确保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

  作者:屈波 单位: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滨湖煤矿调度室

安全管理论文9

  摘要:众所周知,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又快又好的发展建筑业,并且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值得人们去思考。作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工作者,在耳闻目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我们有责任在建筑安全管理的不断改革完善前提下,发挥出自己的萤火之光,去推动安全管理的完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安全及安全管理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要性;因素分析;安全意识;责任心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建筑施工正在加速开展着。施工企业在追求效益、进度、质量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的控制。施工企业要努力加强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和强化自身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并针对可能造成安全风险损失的各种因素,采取应急预案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预控。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风险的定义是指“因项目本身或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项目实际产出与预期目标产出间偏离的可能结果” 。“不确定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它包括多种,其中之一——安全风险,就是指因项目安全问题、缺陷、隐患甚至事故的意外发生,而造成种种损失等不可预见的结果。由于社会经济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施工企业的规模、数量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建筑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即风险不断增加。而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众多新成立的中小型施工企业,由于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人员素质普遍有限,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也变得非常有限。而“风险”的概念恰恰又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新产物,对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普遍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由于对安全风险认知的缺失,以及传统观念的.左右,导致许多企业各个层面还缺乏风险防范,尤其是安全风险防范的意识。企业也尚未建立起风险防范的体系和机制。因此,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也缺乏专门的培训,致使本来就很有限的人员素质因为从思想、知识到技能上都不适应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的要求而变得更加难以提高,最终形成了因人员意识素质和企业管理机制的双重缺失而导致的恶性循环。对于安全风险的认知情况,许多人的态度是“碰上了事故只能自认倒霉,霉运来了,想躲都躲不了” ,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而根本就霉运一种规避、防范和事发后应急保障措施的意识,往往是事前没有一点危机感,而等事情发生了,有了一次“血的教训”才后悔莫及。这也是导致许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

  2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产生因素分析

  2.1 自然条件及工作条件因素

  天气状况是施工安全的一大“天敌” ,多雨季节和干燥无雨季节的交替变化,对地下水位高低的变化有主要影响,也就影响了基础土层的含水量,如果不采取有效适当的措施,将直接使基础部分施工中存在土方坍塌和基坑排降水的安全隐患,当然,这其中地质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大风、冰冻、暴雨雪、雷击等恶劣天气对脚手架、模板等高处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天气干燥条件下,许多材料容易着火,在火灾多发季节,这是引发火灾隐患的一大因素。由于建筑行业固有的以露天环境为主的条件,环境条件差、污染较大、夏季高温易中暑以及工作强度高等状况,使得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2.2技术和措施因素

  缺乏安全方面的技术措施的交底以及与当地相关部门间关于市政条件等进行的沟通和对接不足,往往造成对各个安全风险隐患点估计不足,也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很多项目工程凭经验直接进行野蛮施工,从而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xx年7月发生在南京迈皋桥附近一处化工厂工地的大爆炸就是因为事先未充分了解现场地下管道铺设情况,无相应施工组织措施和方案,野蛮施工,挖断了可燃气体管道所致。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及防护设施不到位,甚至根本就没有,不符合相关要求,或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如基坑的防坍塌保护、支护措施、脚手架和模板等高处作业、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吊装作业、用电安全的标识、防触电漏电保护、消防及防火材料和器具等的不足,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2.3 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责任心、安全意识、能力及素质因素

  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责任心、安全意识、能力及素质因素低下,这是目前我国建筑业普遍存在的一大通病,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及职业素质有限,缺乏最基本的现代职业素质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往往直接导致了整个施工队伍和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低下。

  许多施工企业,尤其是资质不高、力量薄弱的中小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求项目工程的收益结果,而忽略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正确方法。尤其是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缺乏安全风险意识,存在着侥幸心理。严重缺乏对员工应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素质本来就不高,再不进行教育与培训,谈何责任心和意识。

  施工企业及项目部有许多不按安全管理规范、制度、体系去落实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使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往往只停留在纸面上,甚至有的根本无相关制度和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完全是空白,只是偶尔挂在嘴边,导致现场的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不到位、允许无证或无从业资格以及身体状况不能从业的人员上岗、安全隐患点大量存在、事故频发、环境健康也不符合要求、总体管理混乱等等。

  3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营造现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3.2建立和强化施工企业部门责任制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建设工程施工直接管理者,它是管理阶层最先接触工程施工活动的。施工项目经理部的一切管理活动或工作都直接影响建设工程施工,在企业管理运作基础上,施工项目经理部应该明确其“责、权、利”,企业也应该有一套在国家和建设主管部门之外的企业规定来明确施工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在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企业应该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细化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日常活动中的工作重点,明确施工项目经理部各个职能部门安全责任,明确施工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施工项目经理部各个职能部门安全责任:

  经营核算部门。按国家规定要求和实际需要,提取安全技术措施费和其他劳保费用,专款专用;负责拨给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宣传费用。

  工程技术部门。在编制下达生产计划时,要考虑工程特点和季节气候条件,合理安排,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施工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负安全责任,对改善劳动条件、减轻笨重体力劳动、消除噪声、治理尘毒危害等情况,负责制定技术措施。以安全生产全面观点编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艺标准、使安全措施贯穿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艺标准的内容里。负责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从技术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要制定相应额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会同劳动、教育部门编制安全技术教育计划,向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参加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因素提出技术改进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参加伤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针对事故原因提出技术措施。

  监控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门卫上岗制度,对来往人员进行询问登记。协同其他部门对职工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做好一套完整的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狠抓事故苗头。消除治安灾害事故隐患,重点抓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对已发生的重大事故,协同有关部门组织抢救。查明性质。责任事故由有关部门处理,对性质不明的事故要参与调查,对破坏和破坏嫌疑事故负责追查处理。

  3.3 制定施工专项安全方案制度

  施工前,编制基坑支护、施工用电、大型机械安拆、模板工程、脚手架等专项安全方案,冬季施工则要有冬季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对于易燃、易爆或其它有毒易污染物品的购置、仓储、使用和运输等,在施工前,施工方案中需进一步制定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4制定现场安全检查和验收制度

  施工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的三定制度,由安全员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和整改通知,并由执行人签字。项目部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的人员。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班组必须每天进行检查。另外,在施工准备前、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变化、节假日前后等情况下都要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立刻停止使用,经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将“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然后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最后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

  参考文献:

  [1]韩仁均.现代化建筑施工的生产管理[J].山西建筑,20xx,(08):10-11.

  [3]张国祥.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7):30-31.

  [4]陶小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浅析[J].建筑安全,20xx,(12):23-24.

安全管理论文10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施工领域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安全管理

  0引言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坏成为杜绝安全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刻认识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当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1我国当前建筑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低,安全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

  当前建筑施工队伍一线操作人员一般来自于农村,这些施工人员普遍存在着以下特点:教育程度低、专业素质差、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生活阅历浅、对工地操作中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识了解有限,对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消防技能等安全防护知识的了解甚少等。由于一线施工人员存在上述特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只知道凭自己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甚至会出现违章操作、违章指挥、野蛮施工、盲目施工,这就可能对工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杜绝上述现象的出现,防止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件,避免工程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与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意识和预防上述事项发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实际情况是“安全教育和培训”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有:

  ①一线从施工人员绝大部分学历比较低,专业知识薄弱,再加上“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和力度有限,使得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意识和技能上提高有限;

  ②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对不遵守规章制度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往往还是采用以传统的罚款强制性手段,但这种手段只能治标不治本,而且通过长期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手段也不理想;

  ③“安全教育和培训”对管理人员而言同样得不到保障和重视,这样就直接导致他们不会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与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甚至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育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善。随着建筑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上项目的不断增多,企业领导也逐步意识到“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并设立了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员。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完善的体系,往往将安全员这一用于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监督的重要岗位作为安置岗位来照顾单位的一些老同志,虽然这些老同志具备一定施工经验的优势,但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以前固定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需要,因此“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起不到真正实质性的.作用。

  1.2当前中小型建筑企业基础薄弱、管理落后的现状普遍存在。

  虽然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行业还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与此相对应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施工能力薄弱的现象。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致使他们无力购买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设备,同时也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作为保障,最终也就不能有效提高施工操作的安全。与此同时,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大多施工企业还是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一方面没有建立机构到位、岗位齐全、垂直分级的管理系统完整体系,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这就难以有效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3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思想不到位。

  由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形式,一方面使现场管理人员工作不局限于单位,而是跟着项目流动,哪单位有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就到哪里,致使现场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当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下一个项目寻找时,往往就忽略了当前项目的许多管理细节和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应付心理,致使责任心根本达不到保证工程应有质量的要求。除此之外,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程当中,有些施工工地存在着专职安全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挂职的现象,而工作则由其他临时聘请来的现场管理人员来替代,这样就会直接导致工程施工现场直接责任人不到位、现场工作人员非直接责任人的现象,如果事故一旦发生,就容易产生责任不明确、处理起来麻烦等问题。即便工程事故不出现,但这些被用来临时顶替的现场管理人员往往会认为责任事不关己,在这种心态下其工作的责任心和态度就肯定不如直接责任人自身,其安全意识也提升不到为建筑工程全局考虑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的保障性更无从谈起。

  2当前形势下保障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加以解决:

  2.1审时度势,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严峻的形势,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重复安全投入不足、历史欠账严重、基础总体薄弱的现状,而要想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飞速提高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就必须从根本入手,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鉴于目前施工企业一线操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专业知识欠缺、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因数,施工企业就必须也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法制、安全常识、安全操作等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使之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较高的安全操作的防范技能。这既是《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更是做好安全施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②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尤其在对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资金和时间上投入的同时还要健全和完善“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育体系和机制,保证一方面切入实际,使每个从业人员都能得到教育,让他们头脑中真正树立安全意识的同时,另一方面使每个从业人员能够基本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③在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进行定期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尽快的提高,能够在整个安全生产管理中真正起到教育和监督作用,另外还要杜绝专职安全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挂职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2加大对施工设备和设施的投入的同时编制完善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施工设备和设施的完善对施工安全生产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安全教育和培训”上的投入的同时,也要对施工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安全警示、标语、标牌、职责、规章等视觉可识别系统的投入;

  ②安全防护措施上的投入;

  ③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的投入等。上述这些安全设备设施的必要投入,对强化整个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作业规范运作、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有力,一方面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是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进行。此外,完善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对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或措施的编制同时,对施工现场还要进行合理的整体规划,确定办公室以及给排水、用电的总布局,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确保之后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正常有序的实施。

  3结束语

  总之,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方面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另一方面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因此,建筑行业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科学、严肃、细致的态度,在实际操作和管理中切实做到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安全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方群.新形势下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xx,(7).

  [2]冼辉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xx,(18).

  [3]杨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四川建材,20xx,35(1).

安全管理论文11

  关键词:油田;车辆;安全

  车辆的管理是油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油田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油田的各个产区的距离是比较大的,而且油田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车辆的型号是不同的,如果道路的等级比较低,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就会发生危险,在对这些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管理中也存在着各类的风险。所以,如何将油田车辆合理的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1油田车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运输环境的恶劣

  油田生产区域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其运输条件也很恶劣,各类的陡坡和弯急,使得油田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油区的道路大多数是以土路为主的,路基的牢固程度是不够的,在承受较大的压力后就容易发生塌陷,特别是在一些恶劣的天气下,交通的运行更是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在生产运输环节上存在问题。

  1.2油田车辆的型号多,难以管理

  油田生产中,各类型号的车辆具有不同的用途,有用于客运的车辆,有用于特种工程的车辆,也有用于货运的车辆,这些车辆都归属于不同的单位,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难度。

  1.3司机驾驶人员的队伍还不够稳定,技术参差不齐

  油田车辆驾驶人员的技术参差不齐,他们的文化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很多驾驶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而且甚至有一部分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标准,出现了违章的行为。驾驶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作的区域也不集中,这就导致了在对这些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难度,严重影响了驾驶人员的驾驶能力的培养。

  1.4特殊的作业环境,安全风险大

  油田车辆的作业环境是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的,而且有时会出现易燃易爆的物品,而且如果加上恶劣的天气,就会导致能见度比较低,如果驾驶人员在驾驶中不能采取应急的措施,可能会出现危险。

  1.5油田车辆的维修得不到保障

  车辆的型号越来越多,很多新型的技术也在投入使用,这就对车辆的维修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油田车辆的维修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将新的技术落实,而且不能进行科学的监测,不能够及时的分析出车辆存在的问题,在检查过程中存在漏检的问题。

  2强化油田企业车辆安全管理的措

  2.1强化驾驶人员队伍的管理

  应该将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加以完善,确保驾驶人员具有娴熟的技术和经验,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在驾驶人员进入单位后,应该对驾驶人员的驾龄、驾驶证的类型、从业的经验等进行审核,将审核通过的驾驶人员进行实地的考核,确保驾驶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表现出娴熟的驾驶技巧,对于那些能力不够的驾驶人员是不能录用的。在油田企业中,应该强化对驾驶人员的宣传教育,通过结合油田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中,应该在分析驾驶人员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式,通过分析案例,让驾驶人员提高驾驶安全意识,通过对一些基本故障的识别,进行提示性的教育,使驾驶人员在这些案例中能够吸取教训,在驾驶只能够提高排除故障的能力,从而提高驾驶人员的综合素养,将安全意识牢记于心。要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中也要得当,做到有的放矢,可以通过驾驶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进行人性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了解驾驶人员的.心理状况等,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带动驾驶人员的积极性。

  2.2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在油田企业内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车辆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的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制度,确保驾驶人员在驾驶中能够遵守规章制度,确保车辆行驶记录都能够备案,并且制定车辆使用制度。制定道路交通有关的安全法规,能够确保油田企业的各类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渗透,使油田车辆的管理能够按照统一的制度来执行。

  2.3完善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定期对车辆进行监测,强化在车辆出行前后的监测,如果发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应该立即停止车辆的运行,将这些安全隐患排除后在行驶。在车辆驾驶完成后,应该对车辆进行后期的检查,做好车辆的验收工作,确保车辆在再次使用中不会出现问题。可以采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让驾驶人员树立车辆保养的意识,在车辆行驶中应该注意保护车辆,防止车辆因为人为的因素产生故障。

  2.4运用现代化的车辆的管理方法

  在车辆上可以通过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车辆运行的监控,确保车辆在正常的速度下行驶,一旦车辆出现超速,立即可以报警。实现全程监控,将交通事故扼杀在摇篮中,能够对天气和路况信息进行分析,确保驾驶人员对天气有基本的了解,采取相应的措施。

  2.5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

  各级要加强对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的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建章立制,严格落实车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级部门要坚持把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纳入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预防车辆事故作为**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车辆安全防事故工作汇报总结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

  3结语

  油田企业的车辆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的隐患,造成这些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驾驶人员的因素,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并且还存在着客观因素,如天气因素和道路因素。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强化驾驶人员队伍的管理,完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运用现代化的车辆的管理方法,确保油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安全管理论文12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呈现了爆炸式的发展,各行各业和居民用电量都呈直线上涨趋势,这就要求电力行业在对原有的发电设备进行改革升级的同时不断加强装机容量,从而保证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的需求,在这种不断扩大的生产情况下,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生产不仅关系着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也是电力企业自身形象和其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反应,因此,电力企业应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常抓不懈,保证电力生产的正常进行。

  1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各行各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用电需求也随之快速增加,这就促使电力企业不断增加装机容量和发电机有效发电时间不断增加从而应对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因此,尽快制定和发展与电力企业高速发展的状态相适应的的安全管理模式是当下的迫切需要,从而保障电力生产的正常稳定的进行。下面对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进行阐述。

  1.1发电设备管理和维护不善

  现如今,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大量增加,而对于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的不到位,造成有些工作人员对于发电设备不熟悉,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对电力设备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排除。或者是工作人员发现了隐患,由于资金不足而抱有侥幸心理继续进行电力生产,对发现的隐患并未完全消除。从而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2对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职责划分不明确

  由于电力需求缺口巨大,造成电力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各个发电机组都处于满功率运行的状态,难免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疏忽麻痹。于此同时,电力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的工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对安全生产的管理进行落实强化,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安全生产职责划分不明,造成的安全生产责任未能按照设想的那样层层落实,层层细化,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在。

  1.3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合乎规范

  在整个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生产流程及安全活动规范,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种种问题:(1)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例如,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具使用多年,一直未予更换,很多安全用具都存在着种种问题,使安全防护作用大打折扣。(2)相应的安全管理准则与实际脱钩,在电力企业大发展的今天,一些相应的安全管理准则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五六十年代,严重滞后于现今的发展。(3)电力设备的维护资料不完全,电力设备维护人员在对设备完成维护工作以后,并未进行相应的设备状况登记或者是登记的维护情况很简单,甚至是登记的情况与实际有偏差,这些都是不合乎规范的操作,这些都会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

  2电力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电力是国家发展中事关民生的行业,其发展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因此应该将保障企业发展的安全管理放在首要的地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安全生产,应该讲安全生产责任分配清楚,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实处。在电力企业时刻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应该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2.1加强管理和维护电力设备

  2.2.1采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

  在设备的管理维护过程中,及时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以免问题扩散引起其他地方的损害造成严重的后果。

  2.2.2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

  电力设备应当制定严格检查维护时间表,对各个部分根据使用磨损情况制定相应的巡检周期,定期进行巡查,同时应当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加强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关注,留意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异常响声或者是仪表的不正确显示,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2.2.3及时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

  电力设备在使用一定的年限和多次维修后或者是由于限于当时年代的局限造成电力设备的效率降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对原有的电力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是电力设备的效率能够回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设计效率,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保障电力生产的顺利进行。

  2.2.4加强监测与跟踪

  对于一些无法及时排除的设备隐患,应在设备运行的同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补救,防止产生更大的损失。

  2.2.5对用电高峰时段和高峰季节加强管理

  用电高峰有一定的时间段和季节性,例如夏季用电高峰和夜晚用电高峰等,为保障电力输送的正常,应在这些时间段内对重点区域加强管理,定期进行巡视,以应对突发状况。

  2.3加强电力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3.1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生产应该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任务,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采用讲座和办培训班的形式,提高电力企业全员的安全知识水平,避免在工作中由于安全知识不足而造成事故。

  2.3.2提高对于注重技能培训和评选

  在平时组织一线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的交流和技能大比武,从变电运行、电力营销、送电线路、变电检修等14个专业中进行,提高一线人员的技能。

  2.4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奖惩机制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企业员工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认识,对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现或是立功人员,通过精神和物质的方式予以奖励,提高其荣誉感,增强其责任心,对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疏忽大意,违反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员工,需要进行通报批评和物质处罚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加强其对于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通过规范的奖惩制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预防和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3结语

  电力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我国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力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要将安全问题放在管理工作中的首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力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S].20xx.

  [2]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作奖惩规定[S].20xx.

  [3]张蕊.提高安全意识推进电力安全生产[J].安全与健康,20xx(3).

安全管理论文13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不断增多,同时建筑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高层和智能建筑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建筑使用需求,但是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安全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从案例分析入手,对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信息化建设的途径、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及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研究,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案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企业运行中,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等活动。近年来,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积极加大了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实现了规划、监理和建设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更加高效的掌控工程进度以及各环节施工质量,最重要的是提升了施工安全性。20xx年,该企业实施建设的某工程建筑总面积高达17200m2,其中9080m2位于地下,建筑整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在实际施工中加大了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促使相关信息在各个施工部门之间进行高效的传递,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安全应急系统、技术系统以及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的应用,在提升施工安全性以及工程质量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以上各系统之间的高效配合,才可以促进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第一,企业在积极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了解,从而更加高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的背景下,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被打破,新的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在积极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助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更加充分的控制。近年来,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系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点,在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下,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隐患得以实时监控,有助于安全管理人员快速制定解决措施,高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1.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该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加大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建设主管部门首先积极构建了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从目前来看,该系统呈现出了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网上报监是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施工企业在运行中可以根据工程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及时对安全管理档案进行完善,同时在该系统中,还可以对国家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全新要求进行发布,为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部门严格遵守企业合同以及国家建设法律规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企业利用该系统,也可以有效的完善监管流程,提升监管的效率,为及时发现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中还可以对各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登记和记录,建设项目各个环节施工都可以得到规范化控制,因此,该系统的全面运行,极大的促进了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2.丰富信息化平台工程。该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积极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积极完善了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拓宽了该平台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该平台中可以全面体现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如岗位执勤情况、监督管理效率和业务量的增减幅度等;与此同时还将预警系统融入到了该平台中,当部分建设施工没有按期进行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为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的弥补了传统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大的缺陷。3.信息化管理功能的实现。在积极提升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果的过程中,该企业将不同的管理设备以及监督设备应用在了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提升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施工现场展开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高清探头和4G网络进行了应用,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时性,施工现场产生的各项安全管理数据将被及时传送到安全信息系统中,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整改措施;企业可以高效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提升了施工安全性。4.平台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参与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部门更加高效的展开合作,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同时保证工程进度。最重要的是,通过互相合作,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得以减少和有效控制,各部门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共同努力为实现安全施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该平台系统中,下级安全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可以被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实时掌控,可以促使数据对接逐级实现,最终构成统一的数据库。统一格式下的信息化系统是有效上传并对接数据的关键。

  四、建设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数据处理

  1.管理模式。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网络通信平台以及外部信息资源平台共同组成了该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内部系统,该系统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硬件以及骨架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构建工作由网络通信平台进行,该平台的有效运行可以确保信息系统中充分的纳入项目层级工程;在对当地建设领域的安全管理信息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数据等进行集成和收集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综合集成信息资源平台;在对外部信息资源平台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更新各种核心系统数据,最终将整个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2.数据处理。建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施工记录、施工技术、工程概况、现场管理以及交工验收等多种信息,这些资料通常以图片、音频等方式存在。在集成以上数据和信息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的工程数据库规模相对较大。每个建设施工企业部门在运行中都可以深入分析、统计相应的数据,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决策,为提升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深入挖掘相关数据时,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各项决策制定将更加及时和科学,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更加灵活的规避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积极构建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时,数据的搜集、汇总、分析和处理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相关企业对危险源进行及时消除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工程不断增加,然而建设工程实际施工中,频繁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才能够保证建设工程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袁海 单位: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昱,何莉敏,郑瑜等.基于安全建设管理评价体系下的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方法探讨[J].价值工程,20xx(11):14-16.

  [2]黄志宏,巫莉莉,张波等.校园网信息安全建设中安全基线的研究与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0):73-78,125.

  [3]门晓杰,艾洪新,纪兵等.基于安全文明施工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J].建筑安全,20xx,30(9):55-60.

  [4]康高亮.强化安全基础建设深化维修体制改革为铁路运输经营和建设夯实基础—在20xx年全路工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铁路,20xx(1):1-7.

安全管理论文14

  摘要:安全管理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各个企业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组织机构,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笔者简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结合自身从事常减压装置现场安全管理经验,浅谈常减压装置日常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减少、控制事故的发生,向安全管理求效益。

  关键词:安全管理;常减压;风险

  科学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变的丰富,但相应的安全问题也对人类安全与健康产生了威胁。比如人类“钻木取火”的目的是利用火,若不对火进行有效管理,它就会给人们带来灾难。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进入中国的。

  21世纪以来,我们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系统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雏形,该将现代风险管理融入到了安全生产管理之中[1]。在经济高速发展今天,某些企业为了增加效益从而降低成本,减少安全投入的费用,在安全生产与效益之间,过于注重效益。因此对安全投入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严重的危害。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出现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并且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相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就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的产生,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它损失。

  对于常减压装置现场安全管理中风险的识别和管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如何有效的识别风险。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巡检是我们识别风险的眼睛,作为安全管理人员更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每天至少两次现场检查,每周组织开展工艺、设备、安全专业人员联合检查,同时也参与到公司级检查中,深入不同生产一线查隐患。针对班组、车间、公司三级排查出的隐患,认真分析隐患发生的原因,找出隐患的根源所在,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2)做好现场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严格执行HSE作业许可制度,对每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落实相应安全措施,严格监护施工作业过程,及时监督完工质量与环境,同时加强现场特种作业数量的控制,对于作业方案严格审核,现场施工设备、管线提前预制,减少现场动火次数,降低了现场作业风险。装置检修期间外来施工人员较多,安全技能参差不齐,同样存在事故隐患,因此不仅要加强外来人员安全培训,更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真正起到监护人的职责。提前开展检修安全知识、监护人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让员工充分认识到检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及在检修作业过程中监护人的职责。同时对现场检修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与安全交底,保证整个检修作业过程安全可控。做好检修期间的安全管理,落实检修期间的各项安全措施,强化现场的监督管理。(3)安全管理需要精细化。安全精细化管理要逐步强化员工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从自我做起,每一个岗位无论是管理还是操作,注重现场细节,工作追求卓越。比如日常安全设施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对现场设备设施配件损坏、缺失情况要敏感,不能因为事情小就不作为。安全无小事,或许今天你在现场擦了一块油迹也可能是避免了一次事故的发生[2]。(4)强化特殊时段安全管理。比如抓好防冻防凝工作确保冬季安全生产,是冬季首要任务,同时对其它季节防雷、防汛、防风等安全生产工作,也要制定方案,并针对方案开展培训。节假日期间员工思想容易松懈,对于安全生产存在潜在隐患。因此节日前开展公司、车间安全大检查,针对安全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特殊时段加强巡查监控。在装置进行开、停工或重大生产调整操作时,员工工作量较大,工作相对繁忙,容易疲劳导致误操作,引起事故发生。因此在工作分配和人员管理上进行适当合理调整。同时工艺管线、设备由于温度、压力波动较大,存在安全隐患。而这时由于员工在忙于调整操作,反而容易忽视现场巡检。在此阶段尽量安排细心的员工对换热器、炉出口法兰、转油线、塔人孔等重点部位加强巡检,同时车间管理人员也要对现场工艺、设备情况跟踪检查。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我们一方面要提高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对于目前安全动态要及时掌握,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用以指导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技能和理念,用新的安全文化知识来武装员工队伍,让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最后到我会安全,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迫切任务。对于社会而言,安全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更是一种生产力。因此只有通过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让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中伟,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2]吴重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应用指南,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xx.

安全管理论文15

  摘要:合理的利润率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而较低的成本是获得合理利润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加强成本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对水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水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探讨,并给出加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水泥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四川水泥企业产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水泥行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水泥产品成本的高低对提高企业效益、市场占有率与核心竞争力等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成为水泥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我国水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一)企业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侧重于宏观需要,而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企业化,要通过成本的自我管理,提高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手段老化、内容僵化

  当前,我国很多水泥企业只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供应和销售过程中涉及的成本控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投产前对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成本计划也缺乏严肃性和科学性,在具体的成本核算过程汇总,只重视财务成本核算,忽视了对管理成本的核算。对成本管理的片面理解使得水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二、我国水泥企业现存问题形成原因

  (一)企业没有形成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

  我国企业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并不长久,在管理实践方面,存在着照搬国外管理科学理念与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并存的情况。因此,企业往往没有一个统一、长远的成本管理观念。企业成本管理应归属于企业发展战略,要服从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与适应企业竞争策略的需要,需要与内外环境互动,从而起到对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推进作用。但现实情况是,企业运营、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过多地关注于企业琐碎的核算、分析、报表等工作,没有参与也没有意识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二)水泥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没有与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相适应

  当前,水泥市场的格局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但是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的局限于产品的生产领域,降低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以及制造费用是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对材料供应、产品开发、销售等环节成本的管理,因此也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需求。

  三、解决我国水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1)成本管理必须以成本目际、计划和定额为基础,其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成本支出的效果上。企业制定的目标、计划和定额首先必须是先进合理的,是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要经过充分努力才能达到的。比如,在编制成本计划时,应参考本地区及全国同类型企业的平均水平及先进水平,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找出与先进企业的差距,这样制订的成本计划或定额,才能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其次,对各车间、部门下达的成本指标,必须以各车间、部门所能控制的成本为限,凡车间、部门不能直接控制的成本,不应包括在指标范围之内。

  (2)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能反映企业全面状况的核算资料基础上。由于成本管理是对企业日常发生的费用开支进行限制和监督,因此,要正确及时地取得这些费用开支的各种信息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仅是会计核算的,也包括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有关资料。如:生产部门提供的半或品、产成品的生产报告和回转窑运转情况,供应部门提供的材料采购和领用报告,质量部门提供的进厂原材料、燃料质量报告和水泥标号状况,劳资部门提供的工时利用和工作效率报告,设备动力部门提供的设备、动力检修报告等。财务部门要全面收集这些资料,并加以整理综合分析和利用,为成本管理服务。

  (3)成本管理必须以责任会计为基础,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在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和加强内部机制的情况下,成本管理必须以责任会计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成本管理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促进各车间、部门增强成本支出的责任心。

  (4)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础上。成本管理不能单纯依靠财务部门来进行,必须调动广大员工特别是生产第一线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最了解也最清楚什么地方有浪费,哪些地方有潜力可节约。只有依靠员工提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才能使成本管理工作真正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成本管理应抓好的'几个环节

  一是加强对原材料、燃料采购过程的成本控制,原材料采购应实行最高限额和定量采购的办法,并严格入库前的检验制度,保证采购质量,避免材料积压。二是加强对原材料领用的控制,成立工艺定额小组,负责制定材料定额,辅助材料定额以及配套件定额等工作。三是对所有管理部门都制订成本控制的责任目标,并定期进行考核。四是加强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核定各职能部门的费用定额,设立企业管理费用控制册,规定专人登记考核,并采取节奖超罚的经济手段来保证压缩费用指标。

  (三)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成本管理应与先进技术相结合

  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应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产品的设计,工艺流程的设置,新工艺技术的采用,产品结构的变动等均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是由生产阶段向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阶段扩展

  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的手段,适用于产、供、销的全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经常把成本管理局限于生产阶段,对于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阶段的成本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应在抓好生产过程控制的同时,加强产前和售后的成本控制。企业还应着重解决货款回笼问题,尽最大努力缩短货款回收的间歇期。货款回收周期长不仅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资金需要,而且使企业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可以建立销售价格与存货的比例关系,确定最佳效益点,给销售部门核定发出产品总额,并与奖金挂钩,进行考核,以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回笼货款,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负担。

  四、结束语

  成本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对水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应克服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转变观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对企业供产销等环节进行合理管理,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全书[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

  [2]林安宜.水泥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全书[Z].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xx

  [3]于群.现代水泥企业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实务全书[Z].吉林.科技出版社.20xx

  [4]彭文胜.水泥企业成本核算分析[J].中国建材报,20xx(8)

  [5]夏秀芳,郝俊梅.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商场现代化,20xx(1)

  [6]拾莉,刘辉.水泥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思考[J].当代经济,20xx(9)

【安全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安全管理论文01-03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07-29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07-2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07-23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07-26

(精华)信息安全管理论文07-20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11-16

【精华】煤矿机电安全管理论文07-26

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论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