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时间:2022-11-21 17:10:4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

  初审成绩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优秀论文较少,仅占3. 34 %,护理论文深度不够,628篇论文中,没有一篇是利研论文,个部为综述类文章。相对血言,不及格比例较大,占8. 12%。

  不及格的主要原因有:

  1)选题缺乏针对性。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始血重要的步骤,是论文的卞要组成部分,也是论文成功的关键。考生在选题时没有认真考虑,受网络公布的参考题目的限制,选题缺乏针对性。如临床护十如何避免护患纠纷”,以此作为论文题目的就有25篇,键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有10篇。题目完个一样或相近的论文,肯定在一个评审组,内容上大同小异,没有具体实例,泛泛血谈。

  2)论文结构缺陷。不及格的论文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结构不完性,缺少摘要、关键词、参文献等

  3)层次不清。在正文中,叙述层次不清,各级符号棍乱或不正确。

  4)文不切题。论文内容与题目相差较远。如失木原理在护理竹理中的应用”一文,通篇介绍人木原理的有关内容,{的牲护理竹理中的应用”却没提到。(s)有到窃抄袭嫌疑。键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到窃或抄袭,判为不及格。(6)医疗专业的论文充当护理专业论文。此类论文仅1份。

  综合成绩分析经答辩后,每一等级的比例都有明显变化,不及格、及格比例增加,{的优秀、良好、中等层次比例减少。

  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即考生原因和评审专家原因。

  考生原因:1}考生不熟悉自己的论文内容,答非所问。2}考生心理素质差,过于紧张,个别考生因紧张{的不能说一句完性的话。3}论文内容不是自己撰写,所以不知道论文内容。4}论文的卞要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如有一位考生木身在手术室工作,撰写的论文为竹妇心理护理”,其原因是虽然自己生孩子有所体会,但井没有充分的临床调查资料或护理经验。5)受网络参考题目限制。如一位考生为学校护理教师,参考题目中没有学校教学方i}}i的题目,只好写”临床护理素质有待提高”,文中的数据仅是通过2个病区s0位护十的调查材料得来,材料数据有限。

  评审专家原因:1)初审为一位专家审阅,终审为3人审阅和提问,个人观点有所差异。2)等级标准掌握程度有差异。尽侣·评‘牢前一再强调评‘牢标准,但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很难完个避免。

  提高答辩通过率的对策

  1、选题要符合要求

  (1)新颖醒目。题目是论文的眼睛,用词要有新颖、有特色,不要千篇一律用fi}究”、份析”、探讨”等,以免给评审专家以陈旧、模仿、重复的印象。(2)简知精练。题目要着重表达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应超过20个字。收到的论文中有檄光悬雍垂愕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翎byk-so型微波治疗仪治疗前列腺炎洽井非淋球菌尿道炎)等男女生殖器官疾病的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显然使用了多余的词,这是题目不精练的最常见原因。 (3)紧扣卞题。即文题相符、文要切题,避免题大文小,空洞无物。如上边提到的佑床护十如何避免护患纠纷”,若改写为“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写起来会更具体、更真实。

  2、论文结构要完性正确

  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方法、结果、结论和戴)讨论,前后顺序要正确。如某考生的论文,第1页写摘要、关键词,第2页写题目和作者,第3页开始写标题和正文,构明显错误。

  3考生要提高自身素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紧张

  4专家培训 加强专家评审前培训,尽量做到评审尺度一致,公平对待每位考生。

  结论

  自考护理木利毕业生应学会正确选题,提高论文撰写能力;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提高论文答辩通过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2

  【摘要】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其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空洞形成。临床上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性发病,常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表现。

  【关键词】 肺结核 护理

  一、病因、病理

  1.结核菌

  属于分支杆菌,生长缓慢,涂片具有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耐寒、耐干燥、耐潮湿,在阴湿处可存活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下曝晒2h或煮沸lmin杀灭。

  2.感染途径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结核病人,由病人随地吐痰或对人咳嗽、打喷嚏而传播,健康人吸入这些带菌的飞沫后即可引起肺部感染。其次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与人共进餐、共用碗筷等而产生肠道感染。

  3.人体的反应性

  (1)免疫力。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二种,一是先天性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另一种是后天性,具有特异性。一般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大多数由于免疫力的保护作用而不 发展成为结核病。

  (2)变态后应(过敏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具有过敏反应的人再接触结核菌时,使局部组织反应强烈而产生炎症,甚至坏死,由此而灭菌使细菌局限化。达到防御作用。

  (3)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或发病程度较轻;反之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虽然结核菌入侵数量不多、毒力不大也可发生结核病。

  二、具体护理医嘱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早期中毒症状明显,需卧床休息,随体温恢复,症状减轻,可下床活动,参加户外活动及适度的体育锻炼,部分轻症病人可在坚持化疗下继续从事轻工作。以不引起疲劳或不适为宜。

  (2)饮食。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指导病人及家属采取优良的均衡饮食,多食肉类、蛋类、牛奶及水果等高蛋白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增进机体的修复能力。若有大量盗汗应监测病人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给予足够的液体。

  (3)环境的调整。

  清洁与舒适: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条件与居住环境,室内应定时通风,特别是晨起、午后、夜间睡觉前。有盗汗应及时用温毛巾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必要时每天更换床单,有条件者每天淋浴。 (4)消毒与隔离。指导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以卫生纸或手帕掩住口鼻。

  将痰吐在有盖容器中,1%含氯消毒剂加入等量痰液内混合浸泡 1h以上方可弃去,或吐在纸上焚烧。保持口腔清洁,尤在夜间入睡前,碗筷等餐用具后煮沸5min再洗;剩余饭菜煮沸5min弃去;便具、痰具用1%含氯消毒剂或含氯石灰(漂白 粉)液浸泡1h再冲洗;床单、衣服等应以开水浸泡后再洗;衣被、书籍等物可在太阳下曝晒2h。

  2.咯血的护理

  (1)使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护理在床上进行,待血止一周后病人可下床大小便。

  (2)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恐惧与忧虑,鼓励病人有血尽量咯出,以防窒息。

  (3)护士在护理及抢救中必要沉着,迅速做好急救器材吸引器、气管插管、氧气及止血药物准备。

  (4)咯血发作时立即报告医生,必要时按常规注射止血药物和物理疗法—胸部放置水袋或沙袋,并记录咯血量。

  (5)按时查房。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四大生命体征。

  (6)注意营养。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7)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采用轻泻剂或灌肠。

  (8)取患侧卧位。以防病变播散,鼓励指导病人咯出气管内血,避免大咯血窒息的发生。

  (9)禁止会客与高声谈笑。

  (10)如有发生窒息者,可立即采取体位引流,即抱起患者双足,使病人身体与床呈垂直,清出白内血块,放平立即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及垂体叶素5u+10% NaCl 20mL或Gluosi 20mL,但对高血压、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及预孕妇慎用。

  三、心理护理

  热情向病人介绍有关结核病的用药知识,预防隔离知识,让病人认识到结核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病,使之保持良好的心态,能积极配合 治疗。遵守化疗方案规则用药,坚持全程化疗。

  参 考 文 献

  [1]黄津芳. 医院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

  [2]何家荣.实用肺结核病学[M].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1.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497.

  [4]王国强.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原则和目标[J].实用护理杂志,20xx,16(4):42.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3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xx年2—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有30例。为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看护,为实验组的患者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情绪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采取治疗护理后,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S,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6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变化,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治疗效果

  随着近几年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临床对该病的重视度也原来越高,泌尿系统病合并糖尿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采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1],控制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能够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中。该文通过选取该院20xx年2—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xx年2—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有30例。实验组的患者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在45~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1.3)岁。对照组的患者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的年龄在44~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5±12.1)岁。

  1.2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情绪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1.2.1对照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看护,每日为患者测量血糖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出现问题要及时的报告给医生。1.2.2实验组①护理人员要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②要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血糖护理等。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向患者讲解血糖控制的方法和重要性,通过温暖的言语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提高了对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给病房通风,定期的进行消毒,从而防止出现感染。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同时也要配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保证患者热量摄入量,定量和定时的饮食,能够防止患者血糖变化幅度过大。关于患者的血糖护理,要叮嘱患者坚持服用降糖药物,同时严密的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要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调整患者服用药物的用量,注意保持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变化对比

  通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采取治疗护理后,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

  SAS和SDS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该次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60.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近几年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涨,临床对该病的重视度也原来越高,泌尿系统病合并糖尿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采取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控制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能够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的水平中[2-3]。研究发现,通过研究发现,两组患者采取治疗护理后,空腹和餐后的血糖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27.18±4.20)分和(31.25±4.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9±4.57)分和(40.28±4.26)分,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6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该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该次护理的满意度为83.3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为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变化[4],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祥福.护理干预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xx,21(15):131-133,136.

  [2]沈明凤,张庆,黄春明,等.基于多元化护理需求的治疗性沟通在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xx,22(8):21-23.

  [3]续琴,张静,胡智飞,等.个体化护理对泌尿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xx,13(10):1378-1379.

  [4]吕玉丽,乔红,李玲霞,等.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9(20):202-203.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4

  一、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因素

  1、一般资料

  收集20xx年1月—20xx年12月XX医院护理业务查房病历65份。将65份护理查房病历中出现的护理诊断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

  2、影响因素

  2.1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由于繁忙的护理工作,忽略了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护理人员对于安全隐患的判断与处理不够,缺少法律意识,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2.2环境因素

  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地面滑、床脚移动和病房扶栏三个方面。病房地面滑是引起病人摔伤的因素之一[3]。由于神经科病人存在肢体偏瘫、无力,在清扫地面后,如地面潮湿、过滑,病人行走易出现摔伤。为给病人创造舒适安全的治疗、休养环境,病房走廊的扶栏、浴室卫生间的扶栏安装很重要。尤其对于神经科病人,可以找到支撑点,防止摔伤、跌倒。

  2.3用药与设备因素

  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新药与设备不断更新,神经科所用药物大部分为高渗性,对血管刺激性大,再加之病人年龄、血管因素,因此临床药物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很高。加之药物配伍、给药途径、设备使用不当等方面原因给病人造成不安全后果[4]。医疗设备本身的安全、患者的安全及操作者的安全。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当、故障、老化、种类不齐、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或护理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练等问题,都可能给患者造成危害。使用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是测值不准确;仪器设备消毒不彻底,也常成为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源[5]。

  2.4人员与技术因素

  护士评估患者的知识水平不只是看其文化程度,主要是评估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统计结果显示,不论文化程度高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均属于缺乏之列,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用药常识等缺乏了解,若卫生宣教不到位,很可能导致许多风险和纠纷的发生,例如进展性卒中的患者往往对住院以后病情还继续加重不理解。人员方面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病人造成的不安全影响或隐患;技术因素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强等原因对病人安全构成的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2.5疾病因素

  (1)偏瘫

  神经科病人大多年老体弱,同时存在视力减退,神经疾病导致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发抽搐及晕厥。病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时易致坠床。

  (2)感觉障碍

  神经科病人存在感觉障碍的占大多数,病人对痛温觉感觉障碍,病人家属未掌握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如使用热水袋不当导致烫伤。病人长时间一个卧位,导致皮肤出现压疮等。

  (3)抽搐

  癫痫病人抽搐发作时,常发生舌咬伤、骨折、坠床等意外。抽搐间隙期病人疏于带牙套、置牙垫防护,如突发抽搐易致舌咬伤,按压肢体易致骨折等。

  (4)精神异常

  神经内科病人,发生大面积的额叶、颞叶等部位损害后,出现精神异常、躁动。肢体忽略病人,危险性增加,病人有自伤危险,出现他伤、自伤等。老年痴呆病人出现定向力、记忆力等缺失,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5)呼吸困难

  神经肌肉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等,病变累及呼吸肌后即可出现呼吸困难、窒息等。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引起食物误吸,鼻饲不当引起误吸,牙齿松动脱落导致窒息,痰液黏稠导致气道受阻。此类风险多易发生于吞咽障碍、需要鼻饲饮食的患者。

  (6)感染

  各种监测、诊疗技术的应用,使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其中机械通气患者相关性呼吸道感染者为85.0%,气管切开感染者为50.5%[6]。80%的医院内泌尿系统感染与导尿有关,且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7]。病人住院期间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护士编制相对不足,护士整日忙于治疗和处理医嘱,长期超负荷工作,都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护理人员业务及技术水平与护理安全有一定关系。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直接联系,近年由于低年资护士增多,导致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欠缺,经验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不到位等,极易产生各种外伤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给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的医疗技术大量引进与开展,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管理者工作中预见性欠缺,基础质量工作监管不到位,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后果。护理人员卫生宣教不到位,护患沟通欠缺。卫生员工作监管不够,给患者造成不安全的后果。

  二、安全策略

  1、善抢救仪器的管理

  制度,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做好培训、考核、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等工作。每班检查,每周大检查,原则上不外借。配备一定量的零配件和必要的配置替换设备,以备应急。将仪器报警声音调至最低,工作人员的动作轻,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碰到抢救或特殊情况时,拉上床位之间的布帘,减少对患者的干扰和影响。

  2、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增进医患沟通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有力配合,需要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为此,每月应召开1-2次的健康教育讲座,由责任护士着重讲解神经内科的基础知识,及诸如脑中风等病症的预防、治疗、预后、康复等知识,让家属明了患者的检查治疗情况、用药情况、医疗费用情况、预后及康复情况,使之更好地配合各项治疗、护理。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同时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如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家属,应告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大多是由动脉瘤或血管畸形造成的,在没有去除病因之前,排便过于用力、情绪激动都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3、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

  护理风险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的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应该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理》、《医院护理管理条例》、《护理差错的分类及评定标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与护理风险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从职业道德和法律的高度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聘请法律顾问为护士上法制课,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自律能力和守法的自觉性,在全面认识理解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订的有关实施细则、规范[8]。提高安全意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科内制定安全日,责任班负责评估病人安全隐患,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会议,对于其他科室和本科室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制定整改措施。科内制定相关预案流程,相关规章制度,使护士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在尊重和维护病人权益的同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加强感染控制

  神经内科病人大多是年老体弱、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肢体肌力差的病人。首先护理人员要做好入院宣教,入院当天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呼叫系统使用方法。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包括肌力、肌张力、视力、步态及步行时的平衡力,足部有无变形或痛楚等。根据评估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健康宣教;3天内护士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宣教,护士长及时进行健康教育知晓情况的检查,检查结果与护士工作考核挂勾。给患者加用床档保护,指导患者及家属活动时有人陪同,不穿拖鞋,以免摔伤、坠床等意外发生;使用热水袋时要指导使用温度及使用方法,以免烫伤;长期卧床要经常变换体位,以防出现压疮及坠积性肺炎;鼻饲时要将床头抬高,并保持床头抬高体位,鼻饲后30min尽量不给患者翻身,以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总之,掌握各种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病人安全的威胁。进入病区的所有人员戴口罩、戴鞋套,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限制探视时间和人员进入。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加强各种导管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从而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提高临床治愈率[9]。做好环境的消毒,加强空气的清洁和消毒。患者转出后做好终末消毒,使用后的仪器、设备和各种管道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5、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确保护理安全和实现自我保护的基础。神经内科病人病情变化快,需要护士利用专业知识,充分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处理。如果护士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就不能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掌握主动,甚至有时因解释不清、处理不及时而使患者和家属不满意,产生不良后果。在抢救时,若护士技术娴熟,就能给患者和家属以安慰,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减少纠纷的发生。加强护士专科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防范的能力,在注重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科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请科主任作专科理论知识讲课。对护士进行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操作的培训考试,做到人人过关。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如地面材料防滑、干燥,卫生员拖地应设警示牌,提示病人防滑,厕所、洗漱间增设防滑垫;坐凳带扶手。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安装竖向扶手,便于站起时借力;病床、轮椅的制动闸性能良好,其次应加强巡视,主动给予帮助。在提高护士业务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防范的能力。通过学习,使护士明确了护患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认识到虽然护理风险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可以化解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认真的处理好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三、小结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护士是护理质量的主体,其自觉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质量和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医院的发展必须在病人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护理风险应该受到每个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人员必须加强预见性安全护理意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正确评估病人,防患于未然。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文书仍没有统一的范例等问题,有待护理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切实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5

  鼻腔疾患病种多,较为复杂,特别是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鼻窦炎部位特殊,常规手术容易复发,鼻内镜手术是将传统的根治术变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手术彻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我科长期开展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xx年6月至20xx年3月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九病区耳鼻喉科共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272例,鼻息肉患者113例,鼻中隔偏曲58例。其中男297例,女146例,年龄14~50岁。平均住院(7±2)天。除1例因脑脊液鼻漏引起高热转往他院治疗外,其余均取得良好效果。

  2、护理

  2.1术前护理

  (1)了解患者病史,协助医生完善术前各项相关检查。

  (2)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讲述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3)术前准备:遵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3天,以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减少术中出血;嘱增加营养,预防感冒,保持口腔与鼻腔清洁;术前1天给予剪鼻毛,训练用嘴巴呼吸;全麻患者术晨禁食水。

  2.2术后护理

  (1)体位:全麻患者返回病房后给予去枕平卧位6h,头偏后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嘱将口腔内分泌物轻轻吐出。必要时,心电监护,测BP、P、SpO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局部麻醉加表面麻醉的患者返回病房后,测量其血压、脉搏、呼吸,观察面部颜色及精神状况,根据患者体征给予适当的卧位,如正常者给予半卧位,利于鼻腔内分泌物引流及呼吸道通畅,减轻鼻及前额部胀痛;对疼痛明显患者适当使用镇痛药物。

  (2)观察伤口渗血及渗液情况:观察患者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有无血液或血凝块从口中流出,或前鼻孔有无持续血液流出。如有活动性出血,立即汇报医生给予止血处理。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如有水样物从鼻腔内流出,即为脑脊液鼻漏,应立即汇报医生,嘱患者半卧位,不要用力擤鼻、剧烈咳嗽,预防便秘。

  (3)鼻部护理:嘱患者术后24h内禁止擤鼻,勿用力咳嗽。欲打喷嚏时,应深呼吸或用舌尖抵住上腭,以防止鼻腔内填塞的止血海绵和凡士林油纱条松动、脱落,引起出血。

  (4)口腔护理:由于术后大多数患者双侧鼻孔均填塞,患者只能张口呼吸,因此口腔护理尤为重要。全麻患者,用双层湿纱布覆盖口腔,或用湿棉签湿润口唇;局麻加表麻的患者,除鼓励患者多饮水外,还要督促其经常保持口腔湿润,努力减轻患者张口呼吸引起的口干,同时应尽量减少咽干引发的咳嗽,避免因咳嗽加重伤口疼痛或出血问题的发生。

  (5)饮食护理:全麻和局麻加表麻的患者,术后均禁食6h.6h后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食温不宜过高,勿进食刺激性食物。

  (6)并发症观察:由于鼻窦解剖部位毗邻关系复杂。因此,术后特别是术后48h应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如出血、眶周瘀血、眶内血肿、视神经损伤、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同时应注意体温变化,术后1~2天部分患者有体温升高,如不超过38.5℃不需处理。若超过38.5℃以上并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则提示有颅内感染,应立即报告医生

  3、出院指导

  3.1健康指导

  嘱患者注意鼻腔卫生,1周内勿用力擤鼻,以防逆行感染;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尽量避免感冒;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2用药指导

  出院后注意按时使用鼻腔气雾剂,防止黏连;使用方法应得当,确保药物充分进入鼻窦,发挥最大药效。

  3.3按时检查

  向患者说明鼻内镜手术后复查及定时清洗鼻腔的重要性。出院定期随访6个月,前3个月每2周复诊1次,后3个月每月复诊1次,尤其术后1个月内应在鼻内镜下清除鼻腔内痂皮、囊泡、小息肉,保持鼻腔清洁,促进黏膜生长,恢复鼻窦功能。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6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口腔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口腔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其效果。结果活动后健康告知率、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活动前,且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口腔科;护理;护理质量

  0引言

  本文主要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口腔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现将相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

  品管圈小组基本情况:小组成员14名,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2岁,工作年限为1-21年。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3名,护士6名。文化程度:大专5名,本科9名。

  1.2方法。

  (1)组织进行品管圈活动的相关学习。组织口腔科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原则和方法进行学习,让每位参与护理人员能够顺利参与到品管圈管理活动中。

  (2)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护士长担任督导,选出1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组员担任圈长,设立1名秘书对资料进行整理校对。对全部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品管圈活动的原则和方法等[1]。

  (2)明确主题,围绕“口腔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开展组内活动(本主题需报部门直接主管或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2],结合实际情况,每人列出2-3个问题点,秘书综合问题点,列出一览表。并明确制定品管圈活动的目标、目标值;对每一个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

  (3)拟定品管圈活动对策。根据拟定的活动目标制定出针对问题的具体对策与改进方案。

  (4)收集整理数据,根据主题和分工要求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对活动成果每2个月进行一次讨论,观察活动成果,对活动成果进行肯定,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吸纳成功经验改进不足,并将活动成果纳入到标准化管理中,巩固活动成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健康指导告知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

  (1)健康指导告知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护理满意度分为3级,即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

  (2)护理质量评分:评价项目包括基础知识、仪器设备、服务态度与操作技能,各项评分总分均未100分,得分越高质量越好。以14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上述指标,用以评价品管圈活动效果。

  1.4数据处理。

  以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活动前健康告知率为71.4%,护理满意率为72.9%;活动后健康告知率为90.0%,护理满意率为93.6%。活动前后健康告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P<0.01);活动前后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P<0.01)。品管圈活动后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P<0.0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疾病的预防意识也越来越强,口腔门诊也逐渐趋于规范化,由此对口腔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加强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口腔科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目前我院口腔科由于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患者投诉率和医疗纠纷事件上升,为此,我院对口腔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足。由于交流沟通不到位,无法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导致患者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治疗不到位,引起患者不满。

  3.2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在护理过程中无法正确及时地处理一些紧急事件,无法为患者详细解答疑问,患者不了解疾病致使治疗依从性不高,影响治疗质量,也容易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4]。

  3.3洗手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手卫生差,容易在接触仪器或患者时引发感染,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好。

  3.4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耐心,不积极的状态,导致患者不满。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并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结果显示,活动后健康告知率、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活动前,且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口腔科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弓儒芳,王秋莉.品管圈模式在预防口腔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xx,12(6):340-343.

  [2]惠秀丽,商萍萍.品管圈活动降低口腔科器械损坏率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xx,49(25):3198-3200.

  [3]陈艳,章燕,秦艳,等.品管圈活动在口腔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xx,4(19):312-312.

  [4]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xx,11(4):381-382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7

  关键词: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自1988年我国正式提出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以来,由试点到稳步展开,至今已有六年多的时间。大家都在实践中探索并趋之完善。

  我国的建设监理分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前者是纵向的,强制性的;后者是横向的,委托性的。形成了一个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强制与委托相结合的体系。铜陵大桥的工程监理就属于上述第二种。为了推动建设监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根据我们在铜陵大桥的实际监理工作谈谈其工程监理的具体实施和几点体会。

  一、工程概况

  铜陵长江大桥是国家和交通部"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桥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羊山肌。大桥全长2592m,桥面净宽23(20)m。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组成为80十90+190+432+190+190+432+190十90十80m;上部构造采用板式结构,索塔高153.03m;下部构造采用直径31m的双壁铜围堰,在40m以上的江水中围水施工,以及2.8~4.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上部构造采用30m、50m和60m跨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及箱型连续梁;下部构造为双柱式墩。

  二、铜陵大桥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及莫相互间的关系

  铜陵大桥是交通系统设计、施工、监理的一座特大型桥梁,是长江中下游在建(竣工)桥梁中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造价低的一座现代化桥梁。参与该工程的建设单位是铜陵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是交通部与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是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监理单位是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按合同契约和工作性质?"一桥四方"相互间的关系为: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三方既是合同关系,又是工作关系;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相互间只是工作关系。

  三、工程监理工作的依据及原则

  1.监理依据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招投标文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文件,施工、监理合同,监理制度,有关经济法规,法律文件等。

  2.监理工作原则

  监理工程师依据合同独立、公正实施监理职权,对建设。施工方均有约束力,业主对工程任何决定,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下达,并符合合同规定。监理对施工方行使监理职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施工方须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其任何与实施工程有关的施工活动,均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对设计中出现的错漏或对工程任何部分的形式、质量、数量、方案,材料等的变更,监理工程师提出审查意见,报送建设方,建设方与设计方联系,修改设计,尔后由监理工程师签署变更令执行。

  监理工作还认真贯彻部领导关于"全力以赴,通力合作,精心组织,万无一失"和"严格监理,一丝不苟,确保质量,热情服务"的指示精神,我们认为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各方新型的社会关系,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监理工作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开展监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8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功能不全、外观粗糙、底层代码的不合理…数不胜数。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四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导老师xxx老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但她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她道声谢谢。

  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的岗位了,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9

  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xx年1月-20xx年3月收治的骨外伤急诊病患80例作为重点分析对象,随机分均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选择常规骨外伤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接受心理护理,并总结性的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护理的有效率是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有效率82.50%;研究组病患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病患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基于骨外伤急诊病患,予以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能较好的保证其护理效果,改善病患抑郁及焦虑心理,同时还能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诊;常规护理;骨外伤

  在临床上,骨外伤是常见的一种急性病,具有病情发展及恶化较快等特点,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就极有可能威胁病患的生命安全[1]。针对骨外伤急诊病患,处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是提高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以80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为重点分析对象,分组护理后深入观察其效果,重点探讨了心理护理在骨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可行性,现作报道:

  一、观察资料以及方法

  1.1观察资料

  选取我院自20xx年01月-20xx年03月期间收治80例的骨外伤急诊病患为重点分析对象。其中,男性病患共53例,女性病患共27例;一般急诊病患66例,重症急诊病患14例。以护理方法的差异为根本性依据将80例病患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常规组:病患年龄在33―85岁之间,平均(60.5±3.3)岁;按致伤原因分:跌伤10例、车祸30例,该组病患接受常规骨外伤护理。研究组:病患年龄在33―85岁之间,平均(57.4±3.5)岁;按致伤原因分:跌伤11例、车祸29例,该组病患在常规骨外伤护理基础上再开展心理护理。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组病患选择常规骨外伤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即给予病患患肢清洁、消毒以及药敷等,此外研究组以常规骨外伤护理为基础,再使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方法为:

  (1)在病患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全面的了解病患的实际情况;为病患讲解相关知识,以加深病患对疾病的了解,从而减少病患的担忧;手术前给予病患有效安慰,并帮助其做好思想准备;在病患进入手术室以后,要尽可能的稳定病患紧张、害怕的情绪,以免病患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而影响手术的进行[2]。

  (2)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病患的状态给予严密的关注,并通过帮助病患调整呼吸、握住病患的手等方法来减少病患的无助感和孤独感,从而加强病患对护理人员的信赖。

  (3)在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要充分考虑病患的承受能力,并告知病患手术成功的地方,对于未处理好的病灶要尽量少提及,以促使病患保持较好的状态,减少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发生的几率,确保病患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

  1.3评定指标

  效果显著:病患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效果一般:病患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病患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同时,采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实行打分制:较为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分~85分;不满意<60分。

  1.4资料统计

  本次研究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处理。其中,一般资料以(x±s)作为代表,选择卡方检验对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而计量资料之间的对比则选择t进行检验,假如组间数据通过对比后存在差异,且具备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予以表示。

  二、结果

  2.1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

  各项护理程序均已完成后,发现研究组护理的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护理的有效率为82.50%,研究组护理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病患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各项护理程序均已完成后,发现研究组病患的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35%,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患护理的满意度情况(n/%)

  2.3两组病患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

  各项护理程序均已完成后,发现研究组病患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明显比常规组病患低,组间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病患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 (分,x±s)

  三、讨论

  骨外伤不仅会对病患机体产生损害,还会严重影响病患心理。因此,在骨外伤急诊中,护理人员要抓住病患的心理,借助自己的专业护理技术给予病患相应的人文关怀,才能稳定病患的情绪,使病患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最终达到提高治疗及护理质量的目的[3]。

  心理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科学理论的统筹指导下,和病患进行友好、科学的交往,并不断改变及影响病患心理行为、心理状态,有效发挥其护理作用的一种护理方法[1]。在急诊骨外伤中,大部分均是意外事故所致,病患极有可能面临瘫痪及截肢等问题,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不良情绪会对病患的康复、手术效果及预后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5]。因此,在常规骨外伤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骨外伤急诊病患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就极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的有效率95.00%、病患的满意度100%,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而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却显著低于常规组,这表明对病患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要以病患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合理的应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骨外伤急诊病患的护理,才能促进病患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对骨外伤急诊病患实施护理的时候,要充分应用心理护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改善病患护理的满意度及护患关系,降低病患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是必不可少的骨外伤急诊病患护理方法,值得在骨外伤急诊病患的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成芳,董会芹,李青.急诊科的临床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xx,23(11):110.

  [2]许丽.中医情志护理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xx,14(5):346.

  [3]陆瑾,陈春美.急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xx,27(12):1878.

  [4]马真琴,苗凤花,李媛.骨外伤患儿家长的心理疏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xx,27(13):238

  [5]伍静, 翟锦华,石苗苗.应用心理护理对急诊骨外伤患者的治疗结果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33(12):1673.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0

  【摘要】 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使科室对“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务得以展现和进行。以护理行为人性化、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制度人性化、环境布置性化四个方面来阐述人性化护理,认为在“护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只有通过人性化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融洽护患关系。

  【关键词】护理 人性化 骨科

  骨外科病人的创伤,多数是意外所致,这往往对受伤病人的身体造成很大的痛苦,以至于患者贺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造成考验。而这时如果又遭受护士的漠视,则很容易发生“护患矛盾”,对科室和患者均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想生物—心里—社会模式转变[1]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成为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近年来,我院通过对骨科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整体护理水平。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使每一位护理人员对人性化护理的概念都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以及它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开展人性化护理。科室要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培训,不断深化护士对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认识。

  1。1 人性化护理的内涵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感觉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 2 人性化护理的开展

  2。1 护理行为的人性化

  2。1。1 接诊时应态度友好、主动关心患者,仔细认真地回答患者的每一个询问,做到真诚和负责。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和经治医生姓名以及病区环境,住院须知及病房设施的使用。入院后安排好患者检查程序,保证患者及时完成各项检查。[2]

  2。1。2 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做到是知道,即姓名、年龄、职业、病情、用药、诊断、心理、护理、饮食、社会因素等。并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健康宣教:知道用药、特殊饮食、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责任护士还应不时地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为治疗提供方便。对康复期的患者应及时协助并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向患者展示护理人员应有的骨科知识,增加病人的信任度。

  2。1。3 医生下达出院医嘱后,在护士指导下办理出院手续,对出院所带药品的使用方法做出详细明确的指导说明,对不同骨科疾病给予不同的出院指导处方,告知注意事项,递上一张护患联系卡和一句温馨的祝福。患者出院一周后进行电话回访,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并嘱咐有关注意事项。

  2。2。1 心理护理是采用心理学知识,结合护理工作,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康复[3]。骨科患者心理特征分析:骨科患者意外伤害较多,病程长,往往会出现 “忧虑、烦躁、恐惧、悲观、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常为小事发火、顽固、不合作、逃避甚至有攻击行为”。

  这本身是由于骨科患者自身自理能力的下降会强烈表现出烦躁的情绪,甚至对医院的反复检查与治疗丧失的信心和耐性,表现出对医护人员具有抵触心理,从而态度恶劣。此外,当患者无法感受自身病情收到有效控制柄产生的经济负担等,患者就会出现悲观心理,并对自身病情的回复丧失信心。

  2。2。2 心理护理的措施: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恰当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及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由于年龄、性别、职业等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针对术前患者紧张、恐惧,护士要亲自到床边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治疗。打消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的镇静剂。

  2。3 护理制度的人性化

  2。3。1 护理流程人性化

  对新入院的患者给予详细的健康宣教,,包括疾病预防、观察护理的要点,

  药物的相关知识,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制定详细的入院、问诊、康复、出院、复诊流程护理,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

  2。3。2 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规范

  以微笑迎接每一位患者,做到入院有应声、住院有问候声,护士接到门诊电话后应铺好备好床,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时主动迎接,协助家属将随身带的物品放置到位。在入院2小时内完成患者的入院介绍,以消除患者陌生、紧张情绪。

  与患者交谈、询问病史或评估时,护士的目光要求与患者处于同一水平线,要“您好”为先,“请”字开头,“谢”字结尾,不直接称呼患者床号;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先向患者说明,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准确,操作成功后向患者致谢,操作不成功时向患者道歉;夜间巡视病房时要向患者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尽量减少噪音,不干扰患者休息。还应定期下发意见卡,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时修正护理中的不足。

  2。4 环境布置人性化

  2。4。1 创建温馨的环境,保持病室清洁、整齐

  在病区环境的设计上,考虑到骨科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以关注病人需求为主,进行人性化设计,如病房增设电视机、空调等。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患者需求,还应特设家庭病房。室内摆放装饰盆景,并设置屏风,保护病人隐私。病区明确标志禁烟区和吸烟区。

  每日对病房进行定时的两次清扫,确保环境干净、整洁;每周对患者的床单、被褥进行更换,对染有血污、大小便污渍的床单、被褥及时更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根据骨科住院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等因素合理安排床位,以增加患者的相容性,利于患者间的相处、沟通,从而使患者可以在和谐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疾病的康复。

  3 讨论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病人整体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人性化服务遵循“病人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的理念,在技术操作、护士行为、护理服务方面都进行了全面规范。因此通过人性化服务。护理职业形象,技术水平都明显提高,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4]

  3。2 提高了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文化建设。不但从制度上、纪律上规范护士行为,更重要的是逐渐统一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价值观。这一观点逐渐渗透到护理工作的一切活动中,激发了护士的智慧、潜能和创新精神[2]。

  3。3 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感 消除或减轻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对择期手术病人来说,在手术室停留的时间虽极为短暂,但却是一生中较为特殊的一段经历,因而顾虑重重。护士应给予及时的疏导和安慰,更进一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赖,从而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面对手术、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4 改善了医院形象并拓宽医疗市场 在高品质医疗水平保持不变的状态下,护理文化建设所塑造的护士职业形象,不但可使住院者得到商品质的护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所形成的护理品牌能吸引更多的住院病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护士服务态度好,已在市内社会各界中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出院病人已成为医院的活广告。许多住院病人为享受高档次的护理服务慕名而来。实践证明,护理服务品牌效应已为医院赢得广阔的医疗市场。

  4 结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面临严峻挑战,要求护士把患者当成一个“社会人”来看待[6]。不仅要尊重患者的人格,而且所提供的医疗环境和条件符合人性化,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和同情,满足其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南丁格尔认为:“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民族、生活习惯等不同,所患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是千差万别的患者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这其中就包含了要对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观点。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是人性化护理实施的核心,此种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整体的护理模式。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使患者对医院、护理人员、陌生环境消除了恐惧;使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疾病的治疗及康复锻炼,且融洽了护患关系。护士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生化,体现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患者在骨外科护士仪表美、行为美及精湛的技术中,感受到和谐、温馨。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句华丽、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提几条措施,它不只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它是护士“用心”在呵护。失去了“真诚”,人性化护理将无从依托,成为一句空话,必将失去生命力和本有的色彩,无法久远[5]。

  【参考文献】

  1。 吕萍。 中国医学创新。2009年9月 第六卷2期 ,122—123。

  2。 张雪莲。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天津护理。

  2006,14(3):173。

  3。 宋燕华。 精神障碍护理学[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175。

  4。 周霞,张岚,周辉等。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05,19(5):757—758。

  5。 陶成珊,华元元。 人性化护理实施中的五大亮点。 吉林医学,2006,27(6):685。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1

  中药提取液代表总固体物质含量的浓度(含固量)、浓缩程度的比重和动力学性质的黏度之间多具备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进行中药浸提液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指标进行工艺控制。在浓缩干燥过程中,如果建立质量控制成分与提取液的含固量的联系,那么就可以将干燥的过程控制与制剂质量连接起来,提高中药制剂全程控制的水平。其中,提取液的含固量与相对比重之间正相关,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其关系式可以归纳为:含固量=a(相对比重-1),其中a是一个接近2的数字[1]。该公式与实际生产的经验比较吻合,可以作为经验公式应用,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上的规律性。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应关注提取物的物理性质[4]。中药提取液同样是广义“中药提取物”的表现形式之一。中药提取液的这些性质不仅可以用于浓缩干燥过程控制,还可以向中药制剂的上游工序延伸,用于提取过程的监控。例如,提取达到平衡时,其行对比重应该达到一个平衡数值,直接监控该参数就可以判断提取进行的程度。中药制药过程中物料相关物理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将有利于对中药制药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相关研究已经有所开展。在这一方面,相关行业(如食品、饮料、化工领域)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其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比较深入,中药制剂值得借鉴,使生产过程的认识和控制水平得以提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药材:薄荷等40种常用中药饮片、丹参(饮片。

  主要仪器:液体比重天平(PZ?B?5,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天 平仪器厂);黏度计(Brookfield Viscosmeter LD?I+,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Inc. US);真空干燥箱(ZK?82B,上海实验仪器厂);上皿电子天平(FA1004,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方法

  1.2.1 提取液的制备 取饮片以常水(视药材被充分浸泡)于室温(20℃)浸泡12 h,倾倒读取滤液,以加水量与读取量差值为饮片吸液量。以此量的5倍为浸提量加热煮沸后,保持微沸2 h,120目滤布滤过,浓缩至不同相对含量(g药材·ml-1)。同一提取液在浓缩过程中连续取样,放置于同一温度,分别测定其相对比重、含固量(浸出量)和黏度;对同一浓度提取液进行加热,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黏度。

  1.2.2 相对比重的测定[2] 以液体比重天平法进行。

  1.2.3 含固量的测定[2] 参考浸出物含量测定法进行。

  1.2.4 黏度测定[2] 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不同温度、相对比重、含固量同一提取液的运动黏度。

  1.2.5 相关性考察 分别考察以上考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及绘图使用Excel软件。

  2 结果

  2.1 饮片吸水量

  常见中药饮片的吸水量倍数在0.8~2.9之间,一般浸提加水量在5~10倍,为平均吸水量的2倍以上。这个数值可以做为浸提条件研究中加水量的计算基础。

  依据药材入药部位的不同,计算相同入药部位的饮片吸水平均倍数,进行比较后得到不同入药部位药材饮片的冷浸(20℃)吸水顺序为:花>叶>全草>皮>茎木>根及根茎>果实种子>菌类>树脂。

  2.2 含固量与相对比重

  薄荷水提取液的含固量与相对比重关系。以线性回归考察薄荷水提取液相对比重与含固量的关系得到一条直线,线性关系良好。同法得到丹参片提取液相对比重与含固量的直线关系。提取液的含固量与相对比重之间正相关,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

  2.3 相对比重与黏度

  测定不同相对比重丹参水提取液的黏度,结果见表4。直接回归考察两者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197。对黏度值做数学变换,取自然对数再后进行回归,得到较好结果R2=0.9912。丹参提取液的相对比重与黏度(25℃)

  2.4 黏度与温度

  丹参提取液的相对比重、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见表5。当rpm=50时,回归曲线按照提取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y=151729x-1.9504,R2 = 0.9871;

  y =4734.4x-1.4023,R2 = 0.9806;

  y= -0.0594x + 7.4098,R2 = 0.9500。

  当rpm=100时,回归曲线按照提取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y=213130x-2.0244,R2 = 0.9918;

  y =2304.6x-1.1962,R2 = 0.9862;

  y =-0.0626x + 9.037,R2 = 0.9669。

  提取液在低浓度时候,温度与黏度成直线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大,温度与黏度之间呈现出指数关系,温度越高黏度越小;如果温度足够,不同浓度提取液黏度值有接近趋势。在黏度计不同转速下,曲线的系数有差异,说明了提取液的动力学性质属于非牛顿流体,黏度随着受力的改变而改变。丹参提取液的浓度、黏度与温度.含固量表现为一定体积提取液的固体总量,如果以该固体为目标物质,那么含固量就等于提取液的浓度。因此,从上节内容可知,含固量与黏度是正相关关系。图5是70℃时浓度与黏度的回归关系。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2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学思模式”的改革成效。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在护理学专业23级本科118名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21例,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本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结论:本改革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学思模式;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关于“学”与“思”关系的名言。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主张学思并重。毕业论文是护理学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体验科研和培养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孔子的“学思并重”思想应用于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具有现实的意义。

  1、教学改革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引入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对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1.1全程监控毕业论文工作

  实行院系合作导师制,即临床和校本部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学校定期派老师到临床配合临床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对、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优化各个重要环节,并对其论文质量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2优化教学实践环节

  见习环节:阶段式见习,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每学年安排1次见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让学生早接触、早了解、早融入临床,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好准备工作。教学环节:在第3学年开设《护理科研》(含统计学),课程结束即安排第3次见习(要求带着选题任务到临床),为毕业论文工作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毕业实习环节:两段式毕业实习模式,第1阶段完成主要科室和社区护理实习,第2阶段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1-2个科室实习,使学生可以利用第2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学生完成从“学”到“思”,进而升华到“学思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护理学专业23级本科118名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要求:抽样覆盖各实习点(我系实习点共16所医院,5个社区服务站,其中省级三甲医院5所),研究对象均能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并同意受访,研究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饱和标准。最终确定访谈对象21人,按照实习综合成绩优秀7名,中等7名,较差7名。

  2.2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中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探讨我系“学思模式”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利弊。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并讨论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时,取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录音。访谈者均进行过提问、倾听和回应技巧的训练。访谈以有重点的谈话形式进行。每次访谈分别以“你对本科生做毕业论文有什么看法?”或“你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等开放式提问作为开始,对学生提问。每例个案访谈4~6min,全程用录音笔录音,并记录受访者的'表情、情绪等变化。访谈时录音可以确保研究者掌握所有重要细节并且防止“偏见”。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分析时,研究者反复聆听录音,对照并阅读每一份访谈记录,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汇集,写出备忘录;最后归纳提炼主题。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内容分析,当不能归纳出新类别时,即资料达到饱和。

  3、结果

  通过访谈,学生对本研究所做的改革表示认同,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但存在选题困难,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本研究显示我系所做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个案4“我觉得还是有自选科室比较好,因为我们论文进行主要是在后半阶段,而后半阶段我们时间会相对比较充裕,有利于我们做毕业论文”。个案6“学校在我们大一、大二、大三学年都有安排我们见习,每次见习前老师都有布置思考题和作业,这样给了我们一些适应时间,让我们不断接触和思考,特别是第三次见习前,我们刚学过《护理科研》,然后带着要写毕业论文的想法到临床,回来再到图书馆查资料,毕业实习时感觉比其他院校学生进入研究状态更快”。个案11“学校老师定期到我们实习医院来,给了我们很大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我们感觉学校还是很关心我们的,我们得表现得更好一些。……像数据统计知识,一般临床指导老师欠缺,学校老师来了我们问起来很方便,打电话经常讲不清楚,也就不爱打了……,我们也会时时想毕业论文的事,而不会因为考试、就业等因素应付了事”。

  3.2有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自2世纪8年代被引入护理领域后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我系教师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精髓,在教学各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特别通过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和反思,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个案7“论文的写作放在实习的后半段,对于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方面的经验,我们已经比较丰富,我们学会了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病人需要什么”。个案2“以前认为书本上的东西肯定是对的,听老师科研讲座和指导后再查资料,发现有一些东西是不同,觉得很有意思”。个案2“我认为重点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做的过程。你可以了解到要做一篇论文,你要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它,遇到困难怎么去解决它”。

  3.3有利于增加学生科研兴趣

  我系在21级和22级本科学生中试行毕业论文工作中发现:学生对在校期间从事科研活动兴趣较高,但真正做毕业论文时却积极性不高,这与范氏的研究结果一致。故本次改革加强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对学生的指导,科学、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增加了学生科研兴趣。学生个案1“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科室,因为写论文要是没有自己的兴趣在内的话会很累的”。个案1“毕业论文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针对中心我们可以去调查,比如去网上查查资料,翻翻书本之类的。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带着自己的想法、观点去看书,挺有益的”。个案18“我们比其他学校更规范、系统,有开题,有中期检查,有答辩,都是学校老师和临床老师一起,学校老师也经常来医院和我们交流……,感觉很正规,写出的文章更像论文。……看自己写出的论文蛮自豪的”。

  3.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因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每位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而完成毕业论文必须依托医院和社区、依靠老师的指导、病人的配合,同学间的互助,迫使平时不爱与人交往的学生鼓起勇气沟通交流,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学生认真思考如何沟通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个案11“从学校到医院这个大环境,与人沟通交流是很大的一块,……,因为要做毕业论文,我们得学会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做才能得到病人的肯定和认可,接受我们的意见,配合我们,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个案15“学校老师经常下临床,我们可与老师进一步沟通。同时,与临床老师、病人沟通存在问题也能跟学校老师说,让老师帮助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

  4、讨论

  我校从21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始毕业论文工作,经过21级和22级2个年级学生试行,在广泛征求学生、临床和学校老师的意见基础上,在23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实施改革:加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改临床一对一导师制为院系合作导师制,改单纯医院控制毕业论文工作为学校全程监控毕业论文工作,改集中见习为阶段式见习,毕业实习改单纯科室轮转为两段式毕业实习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思并重”。通过研究显示本改革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人力和财力所限,仅福州各实习点可以派老师1个月下临床1次指导学生,其它地、市实习点只能1个学期去1次,监控不能完全到位。一些实习点临床论文指导老师存在指导毕业论文困难,学校需开办论文指导学习班帮助临床老师尽快提高。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研究[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6:26-28.

  [2]段明娟,钟玉杰.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提升科研能力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7,13(25):2355-2356.

  [3]范红斌,邓超,李英,等.护理本科毕业生科研态度调查.[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7,17(3):266-267.

  [4]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4,39(9):644-647.

  [5]许虹,彭美慈,汪国成,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6,41(2):155-157.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3

  【关键词】ICU;轮转护士;心理压力;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不断发生。患者、社会、政府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士作为医疗队伍中的主要群体,她们承担的护理任务多,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时间也最多。这就更加要求了她们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素质修养。轮转护士,她们刚通过理论考试合格,虽然她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她们工作年限短,技术不全面,急救意识,监护技术薄弱,在工作中不能单独胜任病人的抢救工作。ICU轮转护士她们面对着各种疾病的危重病人,精密的监护,治疗设备,封闭的工作环境,使她们成了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压力过大易导致身心疾病。护士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因此,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不仅可以增加轮转护士的适应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现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ICU轮转护士50名(实验组),其他临床科室轮转护士50名(对照组),发放问卷50份,得到有效问卷46份,被研究对象年龄20-26岁,平均23岁,学历中专12名,大专及以上60名;职称:护士35名,护师15名。从事护理工作2-8年。

  1.2 研究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并与国内常模[2]进行比较。SCL90有9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目的,统一指导语,由被调查者以无记名形式单独填写。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人员的基本项目比较:两组人员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住址、宗教信仰、家庭结构、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2.2 组人员SCL-90测试结果,见表1。

  ICU轮转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及总均分高于我国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ICU轮转护士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等因子分高于其他临床转科护士,且明显高于我国常模。结果提示ICU轮转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1 环境因素:ICU的工作环境是一个封闭式的工作环境,这里没有家属的陪伴,护士面对的几乎都是危重的患者。从病人的治疗到生活护理这是一个连续繁琐的工作。而轮转护士从其他科室单纯的打针输液到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在角色转变上有一定的落差。工作程序的改变与工作量的增大,使她们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与常模比较(±s,分)

  项目试验组(N=50)对照组(N=50) 常模P值

  躯体化 1.57±0.58 1.32±0.351.37±0.48 P<0.01

  强迫1.78±0.60 1.70±0.521.65±0.61 P<0.01

  人际敏感 1.78±0.61 1.73±0.551.5±0.59P<0.01

  忧郁1.64±0.60 1.56±0.521.5±0.59P<0.01

  焦虑1.53±0.53 1.42±0.411.39±0.43 P<0.01

  敌对1.63±0.62 1.46±0.481.46±0.55 P<0.01

  恐怖1.34±0.45 1.32±0.451.43±0.57 P<0.01

  偏执1.69±0.64 1.56±0.511.29±0.42 P<0.01

  精神病性 1.51±0.51 1.39±0.391.29±0.42 P<0.01

  阳性项目数 33.22±9.8331.32±12.3024.92±18.41P<0.01

  3.2 工作性质:ICU护士面对的是各种危急重患者,具有病种多、病情复杂、病情发展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这就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抢救技能,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而轮转护士的理论知识不全面,急救意识和监护技术薄弱,这就使她们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不自信。

  3.3 业务因素:轮转护士在业务还不够熟练的情况下单独值班,易出现护理工作应对不良或护理差错。轮转护士单独值班时普遍存在着紧张、害怕出差错等心理;而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又容易导致出差错。因此,如何有计划地做好轮转护士的培训工作,合理地安排护士的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值得护理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对轮转护士业务技术的训练起到全面、系统化的作用。

  3.4 知识因素:面对先进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轮转护士必须不断学习,钻研业务,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与危重症医学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护理与操作技能,在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心理压力。

  3.5 人际关系因素:高年资护士及医生对轮转护士的要求过高,在抢救病人时要求她们像专科护士一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紧密的配合,严密的观察等。如果犯了错,就会遭到护士老师和医生的批评和处罚。使她们认为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和认可,就会产生对工作消极的负面情绪。

  4 干预对策

  4.1 加强转科前的培训:转入ICU的护士的心理问题较多,这与她们的年龄大多偏低,心理素质不成熟,业务技术不熟练有很大关系。所以对她们进行转科前的培训非常重要,向她们介绍各科室的工作环境及特点 ,避免因陌生带来的恐惧。定期组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护理技术的操作训练,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加强自身的信心。

  4.2 定期进行心理指导: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人员对轮转护士进行心理调查,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在平时工作中应该关心,关爱她们,在指导工作的同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她们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4.3 管理者合理排班:管理者应根据轮转护士入科时间的长短,对工作程序,知识与技术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合理排班。从入科时的放手不放眼到单独管理一个病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入科不到两三天就单独值班,突然使她们的责任增大,随之压力也增加。

  4.4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评价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自卑感,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要善于自我肯定和自我承认,养成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恬静,愉悦的心境。

  轮转护士是护理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也是护理工作的接班人,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护理队伍的护理质量。因此对护理人员多一些关心和爱护,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生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

  [2] 穆华芳.ICU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交通医学,20xx(1):113

  [3] 丘东友,刘秀如,余婵华.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医学期刊/护理学与医疗保健 [J].

  [4] 陈朋月,朱岚.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医学期刊/临床护理[J].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4

  各位老师好!我叫xxx,学号:xxx,我的论文题目是《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护理管理方案的行动研究》。在这里,请允许我向xxx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本文创新与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护理观的更新,急性疼痛己经引起国内外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术后镇痛己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相继成立了APS由麻醉医生、外科医生、专门训练的护士及药剂师等组成团队,全面负责整个医院的急性疼痛治疗与管理,大大提高了医院急性疼痛镇痛治疗的质量,确保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我国的APS建设才刚刚起步,发展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课题组前期曾对术后疼痛评估工具、术后镇痛满意度和影响因素以及术后疼痛控制目标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将语言描述疼痛评分(VRS)与数字疼痛评分(NRS)结合研制了长海痛尺(CRS),指出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的第1-3d曾经历>3分的疼痛,并提出了将术后疼痛控制在疼痛评分<4分的目标。尽管课题组在疼痛管理方面积累了良好基础,但研究者发现,目前临床PCIA管理中仍然存在各阶段医护人员责任分工不明确、环节质量控制不细、质量考评指标缺乏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痛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尤其是因肝、胆、胰等腹部疾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更为常见,目前研究者所在医院麻醉科通常会采用一次性PCA泵实施PCIA镇痛,但疼痛控制不足与患者对镇痛服务不尽满意时常发生。

  为此,本课题将就腹部手术后患者的PCIA管理进行专项研究,包括:目前腹部手术后PCIA管理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到PCIA的实施?如何借鉴国外APS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手术后PCIA护理管理方案以提高镇痛效果?如何比较科学地评价PCIA护理质量等等?基于上述问题,本课题将以构建合理、可行的PCIA护理管理方案以及PCI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内容。

  本部分是行动研究提出问题的过程,研究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参与术后疼痛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如何借鉴国外APS管理模式,结合我国PCIA管理现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手术后PCIA管理方案以提高镇痛效果和如何比较科学地评价PCIA护理质量两大临床问题。同时,研究者还对问题中的核心概念予以界定,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大体框架。

  根据行动研究的模式框架,本研究拟采取的规范的研究步骤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计划、实施计划、结果评价并发表。

  该研究的技术路线以行动研究步骤为框架。

  本文的研究内容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于文献研究的问题分析,腹部手术后疼痛仍然是困扰患者与临床医护人员的常见问题之一。规范PCIA管理,研究并应用合理而有效的PCIA管理方案,可以提高术后PCIA治疗疼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另外,有必要通过组织PCIA护理质量评价以促进术后疼痛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推动疼痛护理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分析,本部分属于行动研究问题分析部分,其目的是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通过探究医护人员与患者参与术后PCIA的体验,整理访谈资料并析出主题,了解医护人员感知的PCIA管理现状与其参与PCIA管理的态度与认知,了解患者对PCIA镇痛效果的感知及满意情况,分析影响PCIA管理的相关因素,以期为行动研究的计划形成即PCIA护理管理方案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提供实证依据。

  第三部分PCIA护理管理方案构建,本部分是行动研究的计划形成阶段,是在前一阶段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而有效途径,即借鉴国外APS团队管理的经验,寻找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PCIA护理管理方案。

  第四部分PCI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部分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构建手术后患者PCI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后期评价PCIA护理管理方案实施效果提供较为科学的评价工具。

  第五部分PCIA护理管理方案的实践,本部分是行动方案的计划实施部分,拟通过两轮行动循环对形成的PCIA护理管理方案进行修正,最后形成被实践认可的,符合临床护理常态化管理实际的腹部手术后患者PCIA护理管理方案。

  最后,论文创新与本文的不足。

  1、创新点:

  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在国内率先构建了一套符合国情的腹部手术后PCIA护理管理方案并形成了与方案实施相配套的系列管理文本;同时,本研究还构建了一个用于评价不同医院PCIA护理质量的较为客观与科学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推进我国的APS团队建设,规范围手术期疼痛护理可以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研究是行动研究法首次在疼痛护理管理实践领域的应用,通过研究过程验证了行动研究对于临床护理管理实践领域的适用性,可为该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的推广积累经验。

  2、不足点:

  (1)本研究由于受时间及人力所限,对于管理方案的常态化实施效果尚未进行总结;另外,进入研究的实践病区样本量小,其效果还需后期在多个科室、常态实施后进行进一步验证。

  (2)本研究构建的PCI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是否切实可行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3)本研究实际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也需要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加以关注和改进。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

  【摘要】目的总结妇产科围术期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妇产科的围术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而分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3%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6±0.8)d短于对照组(8.4±4.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妇产科围术期患者提供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抗感染力,规避围术期感染风险,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妇产科;围术期;感染

  产妇、新生婴儿等易感人群是妇产科主要住院患者,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可能诱发如排尿困难、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疾病,通过手术治疗虽然能获得较高治愈率,但术后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选取2014~2015我院妇产科收治围术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旨在探索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2015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围术期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4.7±5.4)岁,包括23例剖宫产术,1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例全子宫切除术,12例卵巢癌根治术;对照组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6.2±4.9)岁,包括19例剖宫产术,2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全子宫切除术,12例卵巢癌根治术,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与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实行并发症护理、入院指导、围术期卫生与营养护理、抗生素使用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总满意率及感染率,采取评分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本次护理满意度,将护理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①非常满意:85~100分;②满意:75~84分;③基本满意:65~74分;④不满意:0~64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发生感染8例占13.8%,对照组围术期发生感染19例占32.8%,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4.6±0.8)d短于对照组(8.4±4.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治疗是围术期的重点但临床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因其妇产科患者自身特殊性,所以比其他普通科室患者更易发生感染,院内感染与院外感染是其主要两种感染条件,控制感染因素是感染预防的关键。妇产科围术期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类型包括Ⅰ、Ⅱ类切口、Ⅲ类切口,其中Ⅱ类切口中又涵盖子宫、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宫颈癌根治术等相对比较干净的切口;还有就是结肠术、卵巢癌灭减术中剖破肠管所造成的一类污染比较严重的不干净切口。这三类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1%~5%、3%~20%、30%~40%。(2)寄生但不致病的微生物普遍存在于正常女性阴道,受外界干扰妇产科手术患者内分泌与免疫功能会发现微改变,体内乳酸杆菌阳性率降低,而大肠杆菌与脆弱类杆菌等劣性菌群阳性率升高,术后感染风险大大提高。另外医疗措施的加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源性感染率的升高,加之糖皮质激素、手术范围的扩大与抗代谢药物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自身抵抗力,机体呈免疫妥协状态。抗生素的不合适使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多,降低抗感染疗效[1]。优质的临床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强手术治疗疗效的作用,对于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主张实施护理干预以降低围术期感染率。对所有入院患者提供入院指导服务,针对患者对于陌生环境及手术治疗的过度担忧所表现出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导。建议患者早期在家属帮助下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子宫修复。规范围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防止抗生素滥用致菌群失调不良事件发生,严格按照适当、适时、适量的使用准则进行抗感染治疗,结合患者手术术式、手术程度、手术环境存在感染机率的大小制定科学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方案[3]。腹胀、尿潴留、切口感染、咳嗽是妇产科围术期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早期帮助患者勤翻身或做适量的床上运动,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开展床下运动,加速肠蠕动恢复防止发生腹胀。给患者听流水声使患者产生条件发射,或者使用热水袋敷下腹部,通过按摩下腹部刺激膀胱平滑肌收缩,抑或是针刺患者三阴交穴处理术后尿潴留。双手按压切口两侧以便于患者用力咳嗽排出痰液,降低肺炎发生率。结合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处理已感染切口。综上所述,在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增强手术疗效,同时还能满足不同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好,护理干预可以作为妇产科围术期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340-341.

  [2]王艳芳.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316-317.

  [3]刘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833-4836.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本科护理毕业论文01-05

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01-08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01-15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01-15

自考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01-05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1-11

电大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06-01

自考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02-10

本科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02-25

2016护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