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16 10:03:31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

  一、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了解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生态系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环境保护做得不够好,我国的绿地已经逐渐减少,绿地减少使得当地温度变高,土壤缺少水分而沙漠化,沙漠化的地区绿色生物变得更少,生物也不能在此地生存,继而人类也不能在此地生存。该视频片断说,像这般沙漠化的地区在我国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持续下去,我国将是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目前经常出现的雾霾问题、温度升高的问题,学生从多媒体视频中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又从自己身边的例子感受到改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他们就能够感受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愿意自主吸收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学生愿意自主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会更有效,而有效的教学又能推动环境教育的展开。

  二、探索知识规律,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中,如果强行塞给学生生物理论,学生不仅不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也不会意识到这些概念的真正意义。初中生物是一门要求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课程,只有在探索中他们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接下来他们就会迫切想要了解怎样做才能改善未来的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以下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的现象:树皮中有白蚁类的昆虫,这些昆虫依附于树木提供的营养而生,啄木鸟食昆虫而生活,啄木鸟死后尸体被细菌分解,细菌能够存活,细菌分解后的营养物质成为土壤中的腐殖质,树木吸收腐殖质中的营养,它们生长得更茂盛,茂盛的树木给昆虫提供更多的营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索能够发现它们属于食物链的关系,如果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断掉,那么与之相关的生物都将不能存活。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目前的环境为什么会恶化呢?学生经过思索就能感受到我们的自然环境就是一个大的食物链,人类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现在我们亲手破坏了绿色植物,这导致整个生生不息的食物链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必须付出代价。想要改善环境,首先就要从恢复食物链开始,而恢复食物链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好绿化工作。学生通过探索知识规律,就能够明白解决环境问题最终的方法就是做好绿化工作,而做好绿化工作的根本,就是从现在开始重视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促使让他们努力地学好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

  三、重视知识实践,让学生寻觅到环境教育的宣传途径

  在有效教学理论中,如果学生仅仅只是学习理论知识,他们依然无法真正理解学习知识的意义,如果能够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就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意识到学好初中生物知识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调查,比如,要求学生去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街道的绿化情况,并让学生思考怎样运用学过的环境知识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环境。学生经过实地调查就能发现,虽然我国现在很重视绿化工作,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依然没有环境意识,破坏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积极思考要怎样宣传才能让周围的人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周围的人不再破坏环境。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师的环境教育才会变得更有效。使用有效教学的理论能够推动教师的环境教育工作,它使整个初中生物教学变得更有效。教师可以以环境教育为例,进一步思索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2

  摘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圈构成、食物链提升、自然环境、动植物的细胞构成等方面的全面性生物知识,对学生掌握动物的生活习惯、自然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有积极的作用。学生的医学成就、环保事业等发展方向都需要生物知识作铺垫,基于初中生物是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生物细胞组成的基础,作者通过引入式教学的有机融入,提出具有可行性价值的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引入式教学;效率提高

  引入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是生物教师以引导为主要教学理念,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需要生物教师采用多重教学手段引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教学是教师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及生物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以此提高学生对生物的探索兴趣及对大自然的喜欢程度,进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提高学生掌握生物细胞构成、食物链特点等方面专项知识的效率。

  一、引入式教学对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性

  采用引入式教学并不是将生物科目的知识点、相关知识系统地引入课堂,而是将多元化教学、实践教学、疑难解答教学等多种途径全部引入生物教学课堂中,针对生物知识的多样性特点,采用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应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引入式教学理念的特出,对生物课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的指向性作用,其实质是引入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论是“互动”式教学的教师了解学生动态及生物知识点掌握情况,还是语文、地理等学科的有机融入,都是引入式教学下生物知识点丰富的有效途径。基于反推理论下的教学理念革新,多重引入式教学是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必然选择[1]。

  二、生物教学课堂中采用引入式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巧用诗词、成语,发挥引入式教学的兴趣提升作用。将语文知识内蕴含生物演变的诗词、成语引入生物教学课堂,是发挥引入式教学兴趣提升作用的基础条件。例如徐州丰县粱寨初中,其生物教师在对植物的细胞构成进行讲解时,引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等词语,对植物的繁殖及繁殖过程中的细胞变化进行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辅助下,课堂学习氛围被优化,部分学生甚至会主动研究其他诗词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学生的综合知识及生物知识掌握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2]。

  (二)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引入式教学的参与性。在大自然中的各类生物链教学中,粱寨初中生物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生物知识教学,例如鹰吃蛇、蛇吃鼠、鼠吃植物的食物链知识教学,教师预先准备部分简单的面具等道具,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虽然传统的“在位置上做好,认真听讲”理论被打破,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基于学生的“好动”特性,角色扮演是初中学生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物知识的可行性选择。引入式教学理念下的生物实践活动,是利用生物“小品”的形式,将生物中的细胞构成、生态圈、自然环境等抽象性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可以在参与中了解知识点的原理及特点[3]。

  (三)巧设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索思维。首先,在诗词引导、角色互动的基础上,粱寨初中生物教师在引入式教学理念下融入巧设问题环节,以此引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例如诗词举例教学结束后,学生的好奇会自发地提出某些诗词中蕴含的生物知识内容,教师不会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通过知识引导及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其问题中的关键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知识面都得到相应的拓宽。其次,在角色扮演的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将每个“角色”串联起来。例如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鹰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选择什么补充营养?”,扮演鹰角色的学生就会自发地思考,而且会对已有的几位角色扮演学生进行思考,在提高学生知识探索及拓宽思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习食物链中的知识点及特色。

  (四)引入式教学理念下,促使教学方式、内容灵活多变。基于引入式教学理念的融入,生物知识的抽象及自然定律等知识,通过多重教学手段的引入,都可以对课堂教学效率及学习效率起到促进的作用。例如生物教师在对某一动物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延伸内容,以此丰富生物课堂,在多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引入式教学理念是促使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多样化转变,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推进教学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提高生物课堂的学习效率及教学效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对其有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所以,本文通过蕴含生物学的诗词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其次利用角色扮演及疑难解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为教学的生物教学提供便利的条件。再次引入式教学是利用中国的诗词文化、学生的“互动”心性及学生难点自发探索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对生物教学及生物课堂活跃性的角度分析,以“活性”互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是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内容充实、方式灵活转变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参与及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其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代玉杰.多元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xx,34:129.

  [2]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生物技术世界,20xx,04:269.

  [3]赵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xx,12:169.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3

  摘要:近年来,初中生物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和学习。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采取翻转性学习,加强初中师生对生物的重视,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以及对课前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备、课上讲解的内容进行设计以及课后效果的教学评价等对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进行论述。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生物;教学实践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教师不注重课堂引导,学生缺乏学习意识。由于教师认为初中生物为副科,以至于对生物教学意识不足,所以学生更加不注意生物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很被动,阻碍了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上的效率的提高。教师不精心去设计课堂讲解,缺乏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有的教师甚至就是只读课本,使学生对生物了解不够深刻。2.课堂缺乏实践活动的设计。由于教师不注重初中生物的教育,所以根本就不涉及教学实践活动,有的即使设计也过于简单,使学生对生物实践活动缺乏兴趣。通常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生更不会去自己完成实践活动。面对复杂内容,因为没有列入考试要求中,所以教师会选择不讲解或是简单读一遍,更不会去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得不到亲身探索知识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3.学生被动学习,不参与教学中。教师只是遵守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课本来简单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只是听讲。由于初中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所以一般学生不参与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或者让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使大家进行思考,提升教学效果。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

  1.教学课前准备。课前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准备使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前提。因为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所以课前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能够明确学生预习的准确方向,积极去查阅资料预习,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的萌发”教学中,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有一定了解,分清主次知识点并且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积极预习准备。教师还可以先为学生做个试验,拿出两个干净的相同的瓶子,在1号瓶子里不放水,2号瓶子放入少量水,将1好瓶子封闭上并放入阴凉处,将2好瓶子敞口放置在温暖见光处。整个过程都是有教师引导,让学生亲手去做,并且让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种子会先发芽。学生之后就这问题进行预习,得出结论并找到依据。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能够积极去探索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重要意义。

  2.课堂学习资源的设计。翻转课堂学习资源一般为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视频,加入更多的实验过程的视频,这样即使学生自己做不成的实验,他们也会通过视频中的实验去进一步了解知识点。例如,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虽然我们自己做不成实验,但是教师可以准备这类视频观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讲解传染病的主要病因、传播的途径,最后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我们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传染病,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出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3.课后即使做有效的评价。为了使学生增强信心,教师应在课后及时做出有效的点评,这样做可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讲解能力。因为翻转课堂主要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给的材料,课下自己查阅资料学习,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和对知识的记忆。所以,教师的评价一般以鼓励为主,再对一些细节给予建议,将学生勇于探索、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及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培养创新思维,推动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开展。

  4.加强现代化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对实验现象会产生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对问题进行生层次的探究。以往学生之间的交流知识靠语言,然而翻转课堂上,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课下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制成PPT,课上展示自己的PPT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更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例如,讲解“呼吸作用”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呼吸作用的过程制成动画,这样能够生动形象的教学呼吸作用,也能将整个实验再现出来,通过制作的过程能够了解呼吸作用的每一个细节,而且还锻炼了计算机技术。师生可以共同交流,最终深刻记住呼吸作用这个知识点。这也是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5.强化实际问题的引用。学习初中生物就是为了了解生活中的各类现象,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学习“蒸腾作用”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园丁对花早树木的移植过程,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通过观察后能够得出,如移植时保留根部一些土壤可以移植根部水分的蒸腾作用;削减一些枝叶会降低蒸腾作用的速度等结论。这样从生活中学习,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这样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各教学环节,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等。科学灵活的利用翻转课堂设计、多样化的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是中学生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敏.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分析[J].新校园(中旬刊).20xx,(12):33.

  [2]李静静.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个性化教学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xx.

  [3]洪英灿.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前科学概论转化[J].生物学通报.20xx,50(11):39-41.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4

  【摘要】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很丰富,从植物到动物,从生殖到遗传,从生命的起源到生物的多样化,可谓包罗万象。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生物知识,但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又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在现阶段,学生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之地还是课堂,所以,要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牢固掌握生物知识,创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成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学习效率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新课学习之前没有过渡、课堂形式单一、课堂结束之前没有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这都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以及听课效果,争取构建足以吸引学生兴趣、足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生物课堂。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来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一、改变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在学习新课之前毫无过渡,开门见山,学生翻开课本就直接进入到学习环节,这种做法表面上节省时间,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毫无益处,因为没有任何过渡和导入,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联系实际生活等种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内容,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使用联系实际导入法。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们很活泼地回答,列举了很多食物:面条、玉米、土豆、橙子、牛奶、羊肉等等,然后我继续问道:大家能说说这些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小麦、苹果树,有的说牛羊以及各种动物。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食物与绿色食物有什么关系?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然后我用如下导入语导入新课:“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有的直接来源于植物,有的间接来源于食物,那么,植物在自然界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探索吧。”这样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也能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由上例可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用有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或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这一方面拉近了学生和生物这一学科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良好开端。所以说,创新导入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二、课堂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参与

  传统的生物课堂一直都遵循着老师台上授课、学生台下听讲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课堂形式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枯燥、沉闷死板,很难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并且,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应该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严冬季节我们吃到的新鲜蔬菜,是农民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什么?在学生一番讨论之后,我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列举一些贯穿本节课知识内容的问题:

  (1)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2)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3)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在以上问题中,我将本节课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都融合于其中,展示到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通过课本或者其他资料探究问题,而学生所得到的答案正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自学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教师讲授而言,学生对于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合作梳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结尾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为一节课学完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那么,学生下次上课时就很难记得这一节课的内容,所以说,课堂结束之前不作总结,很容易导致一节课的努力成果付之东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结束时,为了给学生指引梳理知识的大致方向,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植物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我的问题来共同梳理、总结本节课知识,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互换成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下节课回顾以及将来的复习。并且,这种课后及时总结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缜密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后梳理知识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作者:单位: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争取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连续.浅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人才资源开发,20xx(06):135-136.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前行,可以说,对于教育方面的关注和投入资金力度也是在逐年的增长和上升。当下,在我国教育行业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和扩展的过程中,有关于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而对于如何将生物教学本身更好的生活化,以及如何能够更好的提高对于初中生物的教学有效性,对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几点,已经成为了老师们共同思考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

  进行初中生物学科学习的本身意义,就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生物学习现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途径。那么,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其本身就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陶行知先生的经典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本身就是教育。那么,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和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就需要老师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极大的激发起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

  一、有关于初中生物目前的教学现状和所出现的问题

  生物的本身是一门关于自然的学科,其中的很多知识和概念都是来源于日常的生活。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对于生物学科而言,其本身是与人类社会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往往在生物课堂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老师却无法将生物知识本身和现实生活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免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和范围。对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表述。

  (一)课前导入过于生硬。在我国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老师基本上都是采取着直接干脆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直接将课题引入,然后对于其中的知识进行讲述。但是这种直接引入课题的方式确实是显得有一些生硬,并且,本身对于学生而言,生物学科就是非常的枯燥和有难度,如果再加上老师这种生硬的课堂引入方式,难免会让学生在进行讲课之前就对于学习生物失去了所有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上的单一和模式化。大多数的老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课本来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教学的重点围绕着课本中的知识来进行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非常容易会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走神,开小差,甚至是久而久之变得不愿意听老师的课。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他们会认为既然是课本上都有,那么课下自己也是可以学的。

  (三)教学形式上的落后。我国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在进行生物课课堂讲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基本上都是我讲你听,老师在课堂上去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在课堂里去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以此类推,长期的被动会很难让学生真正的去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改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巧用社会热点话题引出新课程内容。当下,随着科技的发达和进步,人们开始能够时时刻刻的了解到关于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那么,对于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热点问题可以说都是学生们所非常关注的重点。故而,在进行教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去结合着当前的一些新闻热点来进行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再将新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顺利的与学生展开下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更加贴切生活化。伴随着对于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计算机技术在国内教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和加强,目前,国内学校很多的老师开始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教学课件进行展示。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够在生动和有趣的画面中,更加深入的去了解和学生生物知识,对于所学习到的生物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掌握和巩固。

  (三)将课后作业布置的更加生活化。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很多的老师对于课后作业的概念知识把其当成了对于学生的日常任务,其根本并没有去充分的发挥出对于课后作业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开始把完成课后作业当成了负担和压力,那么,对于课后作业的完成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

  当下,虽然初中对于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这种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和根治的。将学习更好的去贴生活,用生活化的方式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完善的去巩固自身所学习到的生物知识。

  参考文献:

  [1]陈远辉。实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xx(35)

  [2]冯柏。初中生物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xx(2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6

  摘要:

  生物模型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学生能够感知的事物,利用生物模型教与学,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关键词:

  初中生物;生物模型;模型建构

  传统生物教学的方式是“一人、一桌、一粉笔”而已,学生学习生物学则以“耳听、笔记、死记硬背”为要。人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学习生物学,是从感知生物现象开始的,而传统的教法和学法违背了这一规律。生物模型正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学生能够感知的事物,利用生物模型教与学,正是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使教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容易。

  一、什么是生物模型

  生物模型是指将生物学所研究的对象(原型),去除纷繁复杂的细枝末节,用一种能反映原型本质的物质、过程、假想结构去描述原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假想结构称之为“生物模型”。生物模型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二、三种模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实例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三种模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实例。

  (一)概念模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例如,学习了八年级生态系统这一章节,则可以用下面的概念图,将所有零散的概念连成体系,形成知识结构网。在建构生态系统概念图过程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生态系统涉及到的各级别概念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功能、营养结构基础、反馈调节等。教师给出几个重要概念,指导学生建构,学生在建构的过程中,将生态系统所有要点进行整合,将自己内隐的思维分析过程展现在师生面前,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如有不当,可以得到及时的纠正。

  (二)物理模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物理模型有着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最普遍,作用最大。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其实就是一项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力、想象力、构造力等能力,这些能力正是传统模式下学生所稀缺的。物理模型包括:实物模型、模拟模型、图画。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例举如下几个实例来说明。

  1.实物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节课时,教师先讲解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但讲解肾脏的基本单位肾单位时,肾单位的组成是较抽象的。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猪肾脏的观察和解剖,并讲解内部构造,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了解肾脏的内部结构,然后播液形成的微观视频图,从宏观入手再去学习微观结构。学生兴趣浓厚,知识也易于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例如,讲解《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展示经过嫁接的仙人掌,讲解嫁接的原理及所需要的材料,再迁移到果树的嫁接上,揭示什么是砧木,什么是接穗。通过实物模型的展示,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了本来难以理解的知识。

  2.模拟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结构》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曲别针、橡皮泥、彩笔、纸条制作染色体这一抽象概念的模型。制作过程分作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分组,让每组学生取几个曲别针串成一串,共串两串。第二步,再在每个曲别针上固定一个橡皮泥搓成的小球。小球代表蛋白质。第三步,取两张长短相同的纸条,再在纸条上涂上几种不同颜色的色块,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基因。将两张纸条卷成螺旋形,分别缠绕在串成的两串小球上。螺旋形的纸条代表DNA双螺旋结构。这样两串带纸条的两串结构就代表一对染色体。动手制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上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分布的,基因也是成对分布的。DNA是链状双螺旋结构的。

  3.图画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图画模型主要是生物教学内容中的一些结构模型图。这部分内容一般在教材中呈现的较多,大部分结构模型图都是考试考察的重点,图画模型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课堂上因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结构模型图,或者出示挂图。让学生结合结构模型图观察理解。然后再让学生绘制出模型图,标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并说出各部分的功能。通过图画模型的突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并且反馈出来。图画模型的记忆更牢固更持久,效率也更好,更容易提高教学质量。

  三、数学模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的内容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繁多,直接研究影响其稳定的因素就很复杂,所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建构数学模型。假设草原上只有青草、老鼠、老鹰三种生物,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生物的数量。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能够分析出食物链越往后端,生物数量越少。能够在纵坐标上找到三种生物数量的大致起点。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三种生物的变化,鼠增加,草如何变化,鹰如何随之变化。然后变化到一定程度,三者又会如何发生改变。让学生自己先试着绘制出坐标图,然后师生共同分析,纠正不足之处。通过数学模型的建构,学生能够很清晰直观的看到生态系统中主要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三者的动态关系一目了然,学生也知道事物的发展彼此之间都会有影响,不是一层不变的。所以生态系统要保持稳定,任何环节都不能少。

  四、结语

  总之,建模教学在生物学中应用得很广泛,也很重要,教师也许并没察觉到自己在用这一方法。但要提高建模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如生物学模型的种类和建模的基本程序、生物学简图的绘制技能,特别是构建生物学数学模型所需的数学知识,如数列通项的求解、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展开的运用、各种基本函数及变式、函数的求导和积分、坐标图像的平移等等。教师在课前要下苦功夫,建模教学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建模,哪些情况下需要建模,哪些内容需要哪种模型,哪些模型需要教师自己制作,哪些模型需要学生课堂建构,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林铭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模型建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裴景娜.初中生物几种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7

  摘要:目前,新课改极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其中,合作学习能力,属于是一种新型的学习能力,被大多数教师垂青和践行。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与此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因此,大多数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小组合组学习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能将其以合理的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文主要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例,结合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一番详细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能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所呈现的都是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学设备不完善等一系列因素限制,导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学习合作,教师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考虑和照顾到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而致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上越来越费力,学生的能力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有的学生都失去学习生物知识的信心。因此,要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本文针对基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并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思路进行探讨。

  1“因材施教”是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

  教师要懂得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和实施,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科学、有效的组建合作小组成员。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由于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成员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做到合理匹配,确保优秀的学生可以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将每一位学生合理科学的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索活动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这样不仅可以使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技巧进行相应的指导

  在初中生物实验小组合作学习组建成之后,学生会在开始的时候掌握不住合作学习的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小组成员就会“各自为政”,只是浅显地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并不能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技巧提供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小组分工进行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会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有的成员做记录、有的成员做实验、有的成员得出结论,都有明确的分工,因而,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形成一个轮流的机制,确保分工合理、可行。其次,教师要对小组内部的实验讨论活动进行指导,在合作学习小组内部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实验讨论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去

  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生物实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研究,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划分,根据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安排做好准备工作,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行之后,教师的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难度,在实验课之前,教师必须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为学生的合作实验提供参考,并对实验教学内容中进行选择,挑选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工作。同时,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当学生讨论偏离主旨方向时,要给予及时纠正,也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教师要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此外,生物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时,还要学会动手实践。有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实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的认知和理解,还能拓宽学生生物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不但要懂得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还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是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教师要明确合作学习模式的分组要求、把握合作时机、设计问题、展开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引导工作,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找出更符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走向高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洪智.基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探讨.《吉林教育:综合》.2015.

  [2]李帮英.基于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探析.《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

  [3]王波.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2014.

  [4]姚文娟.“合作学习法”构建初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理科考试研究》.2014.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8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初中生物教学对生物教育地位的定位已做到正本清源,即生物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更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观的综合教育,其目的就是确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基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准确定位互动式教学的科学内涵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灵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培养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活动,是将教学活动视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亲切、直接、自由、融洽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在动态中进行教与学合二为一的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过程,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与学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互动

  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一切教学行为的指导。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学习成绩、轻学习过程与参与,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等多样化的倾向,使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产生过重的依赖思想,主动认识、主动探究的信心和愿望逐渐萎缩,以致于把本来其味无穷、其乐无穷的学习活动变得枯燥无味,令人厌恶恐惧,结果导致学生离开教师就缺乏自信、不会学习,历经多次失败的体验后,就会丧失主动求知的信心,放弃主动探索的努力,从而丧失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新课程标准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单向表达模式变为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讨论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感受,教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培养。

  三、确定主体地位,有利于生生互动

  真正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学生与学生相互启示的一种良性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给予”。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一个发展的个体,一个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主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思考、认真观察、合作探究、交流表达,让学生与环境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使环境的潜在因素现实化,使学生与环境和谐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有利于生生互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导演”,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演员”,教师不能妨碍或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在生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推理、判断、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积极探究,深入钻研,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强化教学过程,实施教与学的互动

  互动式教学不仅注重学习的内容,更应突出教学的过程,因为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前提下开展的实践活动,即教与学关系的互动,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是让学生主动探究。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和课堂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去培植、去调动、去激活,设法在课堂内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客观、公正地接受学生的解释,不要随便否定学生的观点。这样使学生的感情处于积极、自由、安全的心境状态下,便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怀着极大的兴趣,自觉投入到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提炼,从而体会到获得新知的愉悦感;就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从而使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注重实验教学,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动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学科,要研究生物现象、探究生命奥秘、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教师必须放下权威,走下讲台,走出课堂,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和学生共同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生物现象,从而为实验教学储备丰富的感性知识。然后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中,教师只对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给予点拨和简介,具体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共同完成,老师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错误结果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从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彰显,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9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综合利用农村独特生物自然条件,以教育培养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讲授与电化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形成利用农村得力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学习;教学实践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尤其体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综合利用农村独特生物自然条件,以教育培养目标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做到精讲多练,讲授与电化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融合,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践融合,形成利用农村得力条件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主要目的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挖掘、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笔者结合自己在生物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积极转变观念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二、改变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要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置身于科学探究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在研究生物学科中的现象及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研究、信息搜集与处理以及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最终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实现价值观。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有探究环节,还必须有探究内容,探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

  三、传授探究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平常的生物教学中,直接传授给学生知识远没有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重要。例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我们就要大胆地走出去,把探究空间延展到田间和村寨,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校园,了解田间和村寨生物的同时,还要学会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为以后的探究作好准备,并且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在传授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材中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训练的绝好素材,可以设定多种探究情境和生物种类,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科学探究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习过程,学生自然就学会思考,知道怎样学习,在亲自经历这样一个个探究活动以后,顺其自然地学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四、指导课外实践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科,对生物学有较强的新鲜感,对生物学科中的各种现象比较好奇,这就为我们在以后的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新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生物学知识,在课外实践时会遇到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来解决,如何克服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要综合考虑课外实验题的难易程度,科学命题,并在课外实验的过程中加强指导,对课外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充分预判,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课外实验出现的问题不仅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更能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体会到实验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化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五、合理进行分组

  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强弱,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勤于动手,要想让实验取得成功,并且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分组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将他们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组成员的作用,实验效果才会得以显现。因为本人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的特点和个人能力了解得比较透彻,在分组实验时,按照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大小进行搭配,充分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讨论表达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还要随时观察每组的实验状况,关注每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适时加以鼓励和帮助解决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信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生物中的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加以完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农村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更加完善,农村学校生物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0

  时代在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以不可阻挡的优势改变着教学的方式,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视听、网络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于一身,教师借助这些特有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老难题,同时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课堂具有趣味性。

  一、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由于处在特有的年龄阶段,虽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由于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都比较短,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这时教师如果能够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网络上的资源,能够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更形象化,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时候,学生对细胞的了解不够形象,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如从一个盒子拆开有一个小盒子,接着一直拆盒子,最后得到的就是细胞;又如,认识菌类可以通过认识平时的蘑菇等等植物,让学生产生形象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自己所讲的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主动去了解知识的内容,并在课外拓展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是课堂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引子,能够让学生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课,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给学生上演一场眼球大战,满足了学生的视觉享受,例如在学习生理一课,可以通过生物里面的真实体验,让学生看见精子和卵子融合的场景。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的时候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也让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讲解新课时要注重把新课中易混的知识点讲出来,讲出来让学生明白不同点,教师可以借助ppt流程图的形式,简明扼要的列写出不同点,让学生明白整个知识的核心内容。

  三、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它能够为教学增添光彩,并且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不好也会对教学造成影响。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师对于教材的有些难点重点要着重利用好多媒体,让学生重点把握知识点的结构,让书本上哪些艰涩难懂的知识点更为形象、直观,生动,但是对于书本上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点,教师没有必要再多花时间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而且在面对一些实践内容较强的科目时,不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得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制作标本时,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书本的学习,并且将理论应用在实践环节中,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同时在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真正去观察产生淀粉的过程。这样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可以丰富教学容量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在生物圈中,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属于它研究的范畴,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书本、图片获得,有的是从视频、网上、声音或自制动画得到的。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地灵活多样。例如,一张“动物百科全书”光盘有几千种动物的资料,包括动物的生活环境、地理分布、动物的形态、食性以及叫声行为等,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编辑,创设学生需要的情景,在课堂上就能生动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学内容。

  五、运用多媒体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初中生相对知识储备较少,因此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被事件本身所迷惑,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因此对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的重点。例如在学习蝉蛹褪壳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无法直观而又形象的去想象这个过程,这时候,多媒体就可以大放异彩,我们可以用多媒体重现整个蝉蛹蜕化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更想象化的一个过程控制来增强知识体系的了解,同时教师在学生观看多媒体时可以提出相对应的问题。例如蝉蛹会经历哪几个蜕变的过程,每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特征,并且每个过程中蝉蛹身体上的斑点会如何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最后让学生看完后各抒己见,表达相应的想法,并且教师可以利用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将学与究相结合,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同时这样还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的效率,提升教学成果。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改变了教学的模式,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尤其针对像生物这样实践性很强的科目来说,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初中生物的课堂效率,大大提升了教学成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作者:黄世鹏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学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1

  摘要:广大教师要在新课程体系下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采用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高效的教学手段,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标;有效教学;实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对初中生物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未能明确和深入。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对于如何在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多做教法探索

  新课标对生物课程的实用性要求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应变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学理念,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适应这些要求与变化。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适当地改变了教学流程的具体实施。比如,对于课前提问,笔者特别将它细分为复习提问和预习提问两大方面。复习提问是对之前学习的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扩展,考查的是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吸收情况以及课后独自探索的成果;预习提问则是笔者在上节课程结束前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规划了提问的大致方向和可以适当了解的趣味知识。这两种提问的设计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将比较教学和辅助工具教学相结合,将提纲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和伙伴教学法相结合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感到新鲜、有趣,又能将知识点较好地消化吸收。

  二、教师要从多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一门科目的教师十分和蔼或是幽默,就会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真诚的关心和贴心的关注感受到师爱。当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与期望、尊重与体谅,自然就会信赖这位教师,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二)要善用疑问教学法

  质疑精神是人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疑”是促进其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会捕捉教学中的“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设置疑问的教学手段在导入新课阶段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比如,在学习“裸子植物”时,笔者就讲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松树与杨树、杏树、桃树的童话故事,用故事暗示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急于详细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真正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入知识点的学习中去。

  (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初中生学习生物,往往有种陌生感,甚至会产生“学生物有什么用”的疑惑。此时,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生物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自然就会激发出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比如,可以把科学家通过研制“生物导弹”治疗肝癌,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患者寿命的新闻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生物技术的神奇,自然产生学习的兴趣。

  (四)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

  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生物课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能够动手实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事物的形、态、质的变化,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他们对其产生兴趣,进一步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并从生物学习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立体的、多方位的影像呈现,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呈现相关知识点,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感受具体的画面,受到声音的感染,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想教好初中生物这门课程,就需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多方位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彦.浅议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J].教法研究,20xx(18):55-57.

  [2]彭晓亮.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7):60.

  [3]李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J].教育教学研究,20xx(8):186-187.

  [4]赵国华,王玉珍,赵文英.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作用的分析[J].教育探索,20xx(8):130-131.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2

  摘要: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有效教学是教学目标能够最终实现的前提,通过对教学有效性概念的研究以及对初中生物一线教师实践经验的研究,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论论文;有效性;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兴趣不是特别高,鉴于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初中生物老师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进而取得更有效的进步。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有效性就是让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进行动手实验,并做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通过直接观察生物演变的过程产生的直观感受,丰富学生相关的知识储备。

  一、对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1.教学有效性的理念与意义

  教学有效性,就是提出更适合课堂的教学方法,并且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牢固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教学方法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教学的开展,错误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任务无法及时的完成。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先进性。采用多样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选取自己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传统的生物实验课堂中,教学方法是相对比较单一的,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生物实验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才能使学生学会实验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得到对知识的认知。如果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也得不到体现,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

  为了使课堂充满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一定要引进高科技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增加生物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了解。其次,老师一定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在主次分明的过程中有条理、有目的地进行,可以使学生在有条理的知识构架中进行学习,便于学生理解,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较少走神的情况发生。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找一些课外与课本有关的知识材料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老师也要多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结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提问,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课堂最后进行小结和反思

  每堂课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以老师在课后一定要进行课后小结,总结课堂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反思,总结课堂上需要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在下次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不再犯之前犯过的错误,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才能取得进步,老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所涉及的领域相对比较广泛,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究,不断深入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进而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文亮,李娟,黄耿青,等.紧密联系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高师遗传学实验[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xx.

  [2]孙阳.构建“合作—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D].东北师范大学,20xx.

  [3]赵凌云.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探讨[J].文理导航:中旬,20xx(5).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3

  一、通过分组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平时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分组合作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告诉他们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做一些较难操作的工作;幽默的学生,可以适时调节小组中的工作气氛,让小组成员疲劳的神经得以舒缓;沉默耐劳的学生,可以多为小组成员做一些具体的服务工作;组织能力强、善于掌控大局的学生可以担当组长,给其他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教师在分组时,尽量让每个小组同时具有不同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的学生,优化小组组合。让学生明白分组合作、合理分配任务可以有效弥补每个学生自身的弱点,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强项,在小组中共同协作,有效提升任务的完成效率。教师可以在分组前把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各种能力都列举出来,做成表格,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具备的能力上面画对号,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例如,在讲授苏科版教材“昆虫”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分别选出一个学生担当“观察员”,观察实验过程中昆虫出现的相应反应;然后选出一个擅长书写的学生担当“记录员”,把与实验相关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选出一个分析能力强的学生担当“分析员”,分析出实验数据所反应的本质情况。在这个分组分工的协作中,学生不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还可以从其他学生身上学习到自身欠缺的东西,这显然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定出一套实验方案,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以空气、温度、阳光、土壤为控制变量,来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把结果写在实验报告上。

  二、选准分组合作的时机,注意课堂秩序

  教师只有正确把握分组合作的时机,分组任务型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分组合作这一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解传授的知识,教师还是要详细地给学生讲解;需要用实验来证实的知识,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的分组教学,大大提升分组任务型教学的积极意义。教师应该把生物课中值得探讨研究的教学内容作为分组任务的课题,让学生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探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讲解“食物链”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食物链的每一级所具有的特点,把每个食物链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写到纸上,研究其中的规律。有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会大声说话,有的学生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这就需要教师在分组合作时注意保持课堂秩序,教师可以给学生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边讨论边思考,也可以让每个小组的组长担当起维持各自小组秩序的任务,教师则适时到各个小组中巡视,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的活跃氛围,又保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三、独立测验,检测分组学习的效果

  为了检测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在分组学习之后,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测验,并让学生分别总结出自己所在小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教师还可以把每个学生的分数以及小组的总分数统计出来,进行小组间评比,对于表现最佳的小组进行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认清自身的差距,激发小组的团队合作荣誉感,让他们在以后的合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潜在优势,为自己的小组做出更大贡献。

  四、提升教师素养,掌控课堂氛围

  教师要想让生物课中的分组学习任务模式取得最优效果,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明白分组学习任务模式的本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不应该把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合理的讨论交流当成是不遵守纪律。在小组讨论时,学生难免会说一些奇思妙想的话,只要这些话在讨论的合理范围之内都是正常的,教师不应该认为学生是在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因为初中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阶段,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这些貌似不着边际的想法和话语中诞生的。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想象,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把自己的想法都尽情地表达出来。教师还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掌控好课堂大局,对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把正确合理的思想传授给学生。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从内心热爱生物学,多把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相关概念,激发他们探索生物学奥妙的强烈欲望。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充分认识分组任务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方案。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及分配任务,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荣誉感,让学生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潜能。这对于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以及挖掘自身的生物探索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4

  一、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1.教学任务的分配要合理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再占据主体地位,而应该将其还给学生,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教学分配有足够的认知,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学生的需求作为导向授课,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启发和平等原则

  如今的教育发展理念是要求学生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平等是良好交流、沟通的前提,教师应该抛弃以往身份的隔阂,真正将学生看作朋友,发挥出启迪者和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足够重视,尊重每一位学生,跟他们进行平等而友好的交流沟通。重视学生的需求,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予以指导,谆谆善诱,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

  3.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齐头并进

  初中生物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学习,教师应该以“大众基础教育”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综合素质,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来完善自身的思维、行动和认识。

  4.因材施教原则

  学生之间肯定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差异,有层次地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专业基础等,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营造情境氛围

  参与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多方互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借助问题的创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课堂讨论中。比如,课堂上讲到了植物开花和结果的相关知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出外踏青或者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到蒲公英、桃花等植物的区别和作用,然后可以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展示它们种子形成、扎根并且生长的全过程。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问,比如果实是怎么形成的,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条件等,让学生开始进行积极的思考,这种提问和情境创设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巧妙吸引学生参与

  初中生还处在爱玩并且好奇心较重的年纪,初中阶段也是他们发展认识开阔思想的重要时间,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游戏、讲故事或者表演等方式更好地引起学生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初中生物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和能力的培养。

  3.挖掘教材的深层意义

  与传统的教学手法不用,参与式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和态度,重点在于启发和指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如果想让参与式教学真正发挥出积极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利用其中的人文和自然精神,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带来人文智慧的熏陶,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操,保证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我们日常所见的生活现象来进行生物知识讲解,用沙尘暴以及森林破坏等现象让学生意识到绿色植物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小树立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4.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性活动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科学性和实践性较强,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科学探究相关的活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起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来。所以,教师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积极利用生活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的博大精深和人文情趣。参与式教学是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生物学科的教学特征,符合当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1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行,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挥个人潜力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目的。为此,探讨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一味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强行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顾学生的亲身感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给学生独立思考与深入探究预留时间与机会,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生物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包括大量的理论内容,只有利用自主学习才能保证学生主动研究生物知识。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中,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迫学生服从老师的意志只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当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每一位生物老师面前的主要任务。第一,利用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在课堂上泛泛地讲解,那么学生则会感到枯燥无味,自然不具备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想,积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在恰当的机会展示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认真研究,从而自主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预留一定的时间,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设计可以贯穿于生物教学全过程。第二,应用先进教学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力推动了我国教学改革的顺利发展。初中生物教学也需及时引入先进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变为形象直观的问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创建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

  初中生还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处于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放飞自己的思想,感受到自主探索的乐趣。初中生物教师要重视创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第一,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始终高高在上,与学生的交流过少,大多学生害怕自己的老师,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长此以往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日益疏远,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开展班级管理时,要重新学生的意见,发扬民主作风。在生物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第二,创设教学情境。生物学科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实际学习时会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将生物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设真实合理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逻辑性强的问题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学习内容,将学生置于情境当中,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3.引入正确的教学方法

  引入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创新教学内容。教师要敢于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设计要与学生思维相一致,才能保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师还需兼顾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第二,鼓励学生。每一名初中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鼓励,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且也可以树立较强的学习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当学生学习遇到挫折时也要鼓励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投入到再一次的思考当中。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引入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丛宝.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6,(03).

  [2]李学友.论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5,(09).

  [3]金明姬.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

  [4]白海霞.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12)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论文格式06-21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01-06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06-18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心得03-08

优秀初中生物教学设计02-09

初中生物经典教学设计汇总02-22

初中生物教学总结范文06-21

2017初中生物教学总结范文02-26

初中生物环境问题教学设计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