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科学探究的几点思考论文
科学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初中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设计并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师贯彻和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关键。结合过去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初中科学探究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什么是科学家的探究,什么是科学课程的探究?
科学家的探究,一般是指科学家们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探索去发现人们尚未认识的科学事物及其规律的过程。
在科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是指让学生去模拟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
思考二:科学探究的目标是什么?
科学探究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科学及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为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思考三:如何把握科学探究活动的梯度?
“探究”旨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此活动中发展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初中阶段将要达到。因此,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时要注意能力培养的梯度。
“探究”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实验教材的安排既有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也有让学生参与的科学探究某一侧面的活动,即使是训练同一种科学方法或探究技能的活动,也在活动内容、思维力度和操作水平上有所不同。它是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并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逐渐渗透和深化。因此我们在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探究内容的不同侧重面,注意合理安排能力培养梯度。如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的探究活动,主要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探究活动一般过程,学会一些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虽然初一学生已进入逻辑思维阶段,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直接经验的支持,如果此时教师的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学生势必会产生恐慌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思考四:如何把握科学探究活动的密度?
实验教材中安排众多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模拟制作、进一步探究、演示实验、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教材中体现的疏密不同,教师在设计组织活动中要做到通览教材,调配课时并合理分配。如果密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就会影响探究的质量。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单元《实验与观察》中安排了四个探究。分别为鸡蛋在水中,鸡蛋在盐水中,鸡蛋在白醋中的情况,还有分别用肉眼和通过放大镜观察指纹。而这鸡蛋在白醋中的探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课时仅为2课时。因此在处理这部分时就应反复思考,将鸡蛋在白醋中的探究活动提前一周安排在周末让学生自己在家里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学生具备了探究活动的知识储备,避免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从而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思考五:如何把握科学探究活动的力度?
科学探究活动不是花架子,而是一种科学活动的体验。无论是侧重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还是某一方面,都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中精心谋划。增强活力和感染力,要引导得深、探究得透。并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挖掘为学生知识的蕴涵。重视发现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深层中的探究条件,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视野。如“探究蜗牛的感觉”的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给足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驱使他们提出各种问题:“蜗牛有视觉吗?”“蜗牛有触觉吗?”“蜗牛会嗅、会尝吗?”“蜗牛会有痛苦吗?”“蜗牛会感到高兴吗?”……教师尽可能地创设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如:将他们的问题集中归纳,设计出几种可行的探究课题,使每一小组具有单一的主题,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去设计去思考,展开探究。
思考六:如何把握科学探究活动的速度?
在初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组织和指导的速度要快慢缓急适中得体,让学生容易接受。对不同的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要不同对待。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探究活动,兴奋而新奇,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都很有限,如果探究活动过快,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及探究过程只是匆匆而过,无法静思默想,无法完成消息的收取,就很难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在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活动时,要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慢速度。要留给学生小组交流的空间,即思考——|倾听——发言——再倾听——思索——表达的过程。要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探究活动为避免“想当然”的成分,教师应以丰厚的知识从多角度启迪学生,教给他们方法和策略,让他们有自由的展现的时间,体会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过程。要留给学生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被认可,会使他们因愉快而产生积极心理体验,获得成功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科学探究活动中,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理念。
思考七:如何把握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心理?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对外界各种事物、现象非常好奇、非常敏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提倡用自制的教具和开发低成本的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思考八:如何解决拖堂、完不成教学计划等问题?
课时少是探究式教学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学生的思维发散,使时间难以控制。有资料表明,进行一节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所花费的时间是相同内容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的1.5倍左右。由此出现拖堂、完不成教学计划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开放型教学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但我们也可以灵活地进行处理。如:
将一节探究的课分为两节来进行。第一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第二节:“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或者,第一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第二节:“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探究价值的课分为两节来上,既有必要也很值得。
将一节探究课分为课前、课堂两部分来进行。课前操作:“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素;课堂操作:“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要素。
将一节探究课分为课堂、课后两部分来进行。课堂操作:“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要素;课后操作:“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要素。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正体现了科学本质与教育本质的结合。在新一轮课改日趋成熟的今天,关于科学探究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入。
【关于初中科学探究的几点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论文写作的几点思考论文07-29
对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12-28
针对高校生论文答辩过程中的几点思考09-19
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几点思考05-16
关于教师备课探究开题报告的论文07-24
科学论文初中标准格式01-12
初中科学论文格式11-11
论文答辩工作的几点体会12-04
让学生乐于写作的几点做法论文07-30
《路史》的写作特征探究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