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地方性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出路论文

时间:2021-04-30 12:07:3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地方性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出路论文

  论文摘要: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它在发展中却难以避免地遇到部属、省属高校难以想象的困境,如何在新形势下突破困境,化弊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地方性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出路论文

  论文关键词:地方性高校 发展过程 困境 出路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我国有不少地级市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建起了大学。在这里把这些大学称为地方性高校。地方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甚至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能否顺利实现转型,也会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的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着重重困境。面对这些困境,地方高校如何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作一些探讨。

  一、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 多数地方性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高校的财政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可以使用、调度的资金远不如国家部属大学和省会城市的大学。

  2 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离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管理体制有较大差异,存在某些明显的不适应大学管理的观念和制度,低级管理体制与高水平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3 在学科结构建设方面缺乏对高层次师资力量的吸引力,或者留不住逐渐成长的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师资队伍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

  4 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高水准学者少,真正具有价值的学术交流则更低,学术信息的流通相对滞后。缺乏大学本来应该具有的探讨学问之类的各种学术活动,学生的校际交流少,具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5 生源差,素质低。同样的.教师付出同样的努力,却达不到在其他大学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与大学本身应有的尺度和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的原因分析

  1 地方性高校在地理空间上基本远离省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缺乏地区优势。交通、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很难吸引高水平师资队伍。

  2 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市经济建设刚起步,工业相对落后,政府财税收入少,需要政府投资的项目多,地方性高校在发展中难免遇到资金瓶颈。

  3 多数地方性高校建校历史短,积淀浅,精神资源稀缺,优秀人才和生源缺乏,无法具备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大学所具有的那种特殊号召力和吸引力。

  三、地方性高校的发展出路

  1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搞活人才流动体制,建立起“能引进”、“能留住”、“能培养”的人才管理机制。

  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要转变管理观念,重视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强校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两架马车齐头并进,既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注重对在校教师的培养。

  (1)正确处理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的关系

  高校既要创造条件留住原有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又要根据需要,引进一定数量优秀的拔尖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开辟新的学科,带动和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没有处理好“引进的人才”与“现有的人才”的待遇和工作条件等问题,在政策上一味地向引进人才倾斜,而忽视对学校原有的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扶持、培养,往往是“引进了女婿”、“气走了儿子”。因此在重视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善待现有人才,在学校的一些政策待遇上,兼顾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两者间的关系,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培养有发展前途的现有人才,设法留住骨干人才。对于引进人才与现有人才应一视同仁,让他们同时挑重担,给他们同时施加压力。同台竞争,实行能本管理,能者上庸者下,为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

  (2)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关系

  人才流动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激发人才的巨大潜能,可以使人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实现人的才能与工作需要的最大程度契合。人才外流造成高校人才匮乏,严重制约高校的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人才流动与留住人才的矛盾。面对人才流动,高校仅靠防止人才外流是不行的,而应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人才流动问题,积极参与人才流动,在流动中将自己需要的人才吸引过来。同时淘汰一批不适合当教师或无发展前途的人,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应根据本校情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人才流动管理办法,改变对人才终生拥有的观念,对出资培养和引进的人才,签订合法有效的聘用合同,规定适当的服务年限,服务期满后,可以允许流动,不必强留;对于原有人才,也要科学管理,合理、恰当地进行人才交流,这样能促使高校惜才、爱才和用才,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有利于消除“近亲繁殖”的负面影响。

  2 着眼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提升优势学科竞争力。

  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首要标志。一流的学科可以吸引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学生。学科齐全,拥有一大批举世公认的高水平学科是每一所高校的梦想,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地方性高校难以达到此目标。所以,地方性高校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不脱离实际、具有可行性的平台上进行谋划。学科建设坚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要认清学校的优势所在,认清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建设计划。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引进“少而精”、“切合实际”的学科专业,具体做法如下:

  (1)按照规模、效益、质量、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专业的独特性和集群性,避免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增加,争取实现学科专业之间的互补、互通、相融、共生。学校目前须对现有专业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合并相近专业。

  (2)着力建立一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统一融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特色,拓宽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调整、改造现有专业,加强相邻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实现人才的宽口径培养。

  3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与“农民工”成为当今社会两大就业难群体,大学生就业难几乎成为众人普遍的观点。大学生就业难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大概说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1999年各高校进行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就业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数量的增长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是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个性,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性高校应该着眼自身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1)学校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和更好的教育方法。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就业竞争的需要,学校应不断地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美化校园,增加各类图书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图书。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给学生们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舞台。

  (2)提高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学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育人和环境育人,环境育人就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高校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获得新知识,增长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地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3)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心理上存在障碍的学生人数大约有lO%以上,这个数字应该说是很高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很大一方面是要靠学校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成立心理协会,对大学生提供咨询。

  (4)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却十分匮乏。国内很少有高校从新生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不少学生还把择业当作父母的事,并受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把择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地区、行业和岗位。“面子就业”思想极重,更加重了就业竞争。因此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倪国玉.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煤炭高等教育,2009,3,2.(第27卷).

  [2]政法学院.漫议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之建构.

【地方性高校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出路论文】相关文章: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困境分析论文12-28

写作教学困境分析的论文04-02

HR的创业出路05-08

职场面对困境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什么09-01

毕业论文答辩存在问题12-03

关于高校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案例教学的优势和改革路径探究12-14

浅谈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论文07-19

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会计毕业论文05-11

描写贫穷困境的成语09-07

论文写作的标题和格式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