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异质影响论文

时间:2021-03-30 09:43:58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异质影响论文

  摘要:在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和居民消费短视行为理论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1999-2009年间31个省市相关数据,将财政支出引入居民消费函数进行面板分位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整体上是挤入效应,但是不同区域不同消费人群对财政支出的反应显现出差异化特征,并且大致呈现这样一幅图景:财政支出挤入对象从西部低消费人群过渡到中部中低消费人群,最后过渡到东部中高消费人群。因此,财政支出政策的实施不能“一刀切”,财政支出结构需要有针对性进行优化和调整。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异质影响论文

  关键词:异质效应;不同消费群体;面板分位回归

  居民消费即代表居民福利水平,又是经济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是通过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物品,从而达到对国民需求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正确考察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检验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与实施效果,也为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引导居民消费,启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供重要依据。为了更为细致、精确地捕捉地方财政支出与不同消费群体的关系,本文选择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城乡居民分别进行考察,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政策指导意义。

  二、数据说明与估计结果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本文采用我国31个省(市)的1999-2009年度频率面板数据,并对(13)式分别做城镇和农村两部分的计量检验,以及对有关变量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消去了通胀因素。C1代表实际人均农村居民消费,C2代表实际人均城镇居民消费,G代表实际人均地方财政支出,Y1代表实际人均农村居民收入,Y2代表实际人均城镇居民收入。

  如未特别指出,数据主要来自国研网统计数据库,所缺数据由《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补上。

  (二)模型估计与解释

  首先,由F检验及Huasman检验可知,本文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其次,本文由修正Wald统计量检验得出两个模型都存在异方差,由Wool-dridge(2002)的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存在序列相关问题。最后,本文运用Prais-Winsten估计进行修正,得到面板修正标准误估计量。由表1的第三列和第五列可知,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均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但是对农村居民消费挤入程度明显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这意味着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歧视性”。城乡居民消费对收入的依赖性也存在差异,相比而言农村居民对收入的敏感度似乎更高些。

  上述分析表明了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整体上具有挤入效应,但是对城乡不同消费群体居民而言,财政支出对其影响方向还会保持一致吗?影响力度又是如何变化呢?同时考虑到与自相关问题相比而言,数据的异方差问题似乎更较突出①。因此,选择面板分位数回归不仅能够进步解决上述疑问,而且也能很好的克服异方差所带来的问题。

  1.从全国范围内考察。从表2估计结果看,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得到的系数符号与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一致,除了居民消费在0.75和0.9分位点外,其他分位点估计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总体上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是,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在条件分布的不同位置,财政支出对其挤入效应又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对农村居民而言,财政支出对其影响是从低消费群体到高消费群体呈现逐次下降的趋势;对城镇居民而言,财政支出对其影响是从低消费群体到高消费群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意味着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异质影响。在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入力度上,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不论农村还是城镇,居民消费对收入的敏感度都非常显著,而且高消费群体对收入反应要大于低消费群体,农村居民对收入反应要大于城镇居民。

  2.分三大经济区域考察。本文按照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进行面板分位回归分析。东部地区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东部不同农民消费群体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挤入效应,而且挤入力度表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对东部城镇居民消费而言,财政支出只对中高消费群体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且挤入力度明显弱于同水平的农民消费群体,对低消费群体具有挤出效应但不显著。此外,东部城乡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变动比较敏感,且低消费群体似乎更敏感。因此,东部地区和全国整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别。

  中部地区回归结果表明,除了对城镇居民低消费群体具有不显著挤出效应外,财政支出均对城乡居民中的中低消费人群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且挤入力度均大于对同水平东部消费人群的影响。

  在城乡居民之间,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对同水平的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大体上,城乡居民消费也都对收入具有显著敏感度,与东部居民相比有过之而不及。而中部与东部农村居民消费不同,财政支出对其影响是渐弱的,这一点与全国情况一致。

  西部地区回归结果表明,与东部和中部区域相比,财政支出只对城乡低消费群体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且这种挤入效应在城乡之间差异不大,挤入力度也很低。但是,在居民消费对收入敏感度上,与东部和中部居民相比,西部城乡居民更敏感。且财政支出对西部不同城乡居民消费群体的挤入效应的变化趋势,基本呈现出递减趋势。

  (三)结果讨论与解释

  按照不同区域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挤入对象、平均挤入程度,以及对各分位点水平上挤入系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总结归类(见表3),总体上样本期内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这说明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了刺激消费而实施的扩张财政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效的。但是,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财政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这主要原因是:建国以来“重城轻农”的经济发展路线,导致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仅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比不上城市,财政支出的投入回报率都自然相对较高;另外,城镇居民曾是传统社会福利既得利益者,但伴随着相应的市场化改革,使城镇居民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财政社会性支出更为敏感,但地方政府却在GDP绩效考核的约束下,更偏好基本建设支出,这自然就使得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大打折扣。

  第二,财政支出对低消费人群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对高消费人群消费的挤入程度。这种现象的基本成因是:低消费人群对应的是收入低、财产少的人群,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失业率和较低的收入预期,并且面临着极强的流动性约束;而高消费人群则是收入高、财产多的人群,可以较好地规避流动性约束,并且具有较强的消费前瞻性和遗赠动机。而且与高消费人群相比,低消费人群可能更缺少消费环境,而财政经济性支出却可以更好改善居民消费环境。这也就暗示着财政支出的结构具有某种歧视性效果。

  第三,财政支出对西部和中部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对东部居民消费的挤入程度。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东部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较好,且居民拥有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因此当不同地区的政府增加相同额度支出,在中西部地区省份给居民消费带来的刺激作用要比东部地区要明显得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实证结果显示不同区域不同消费人群,对财政支出的反应显现出差异化特征,并且大致呈现财政支出挤入对象从西部低消费人群过渡到中部中低消费人群,最后过渡到东部中高消费人群的趋势。针对这个结论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农村居民消费不仅是我国居民消费主体,也是启动内需的关键。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并调整基本建设投资方向,加大农村地区交通、通讯等公共品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第二,从各消费群体对财政支出的反应情况来看,当前财政支出在各收入层的居民作用具有一定的歧视性,因此政府应当着力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中低收入者生活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其消费意愿。

  第三,中西部区域居民消费不仅是启动当地内需之关键,也涉及和谐社会构建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国家要调整财政支出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当地消费投资环境,同时地方也要优化地区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比重,进步释放当地消费潜力。

【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异质影响论文】相关文章:

探析医疗社会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论文08-08

PM2.5对运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01-10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10-24

小议病案管理对医疗保险的影响论文08-10

关于论文构思提纲运用对写作成绩的影响07-01

广西生育保险政策对基金支出的影响研究论文08-09

有关PM2.5对运动的影响的论文开题报告10-06

构思阶段的提纲运用对写作成绩的影响论文07-03

信息素养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的论文07-19

人才测评对人才的影响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