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以下是关于三国演义的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来看看吧。
篇一:由周瑜论《三国演义》的虚与实
摘要:周瑜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笔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那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他相貌堂堂,精熟音律。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则被描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反面人物。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悲惨遭遇”,追根究底,主要是罗贯中出于人物刻画的需要。为了体现蜀汉君臣的忠义,必须将与之同时代的曹吴人物进行部分的“虚化”处理,以使其人物形象达到作者需要的写作目的并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周瑜,作为与蜀汉亦敌亦友的角色,自然也就成为众多被“虚化处理”人物中的一位了。
关键词:《三国演义》 周瑜 虚实
一、历史上的周瑜
1、军事才能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初平二年,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带兵到历阳支助孙策,并和孙策一起攻下了横江、当利,击退刘繇,进入曲阿,立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战功。三年之后,年轻的周瑜成为孙策的建威中郎将,并深受孙策的赏识与器重。在以后的几年中,破宛城,下麻、保二屯,生擒黄祖手下悍将邓龙,斩杀黄祖。三十四岁的时候,周瑜率孙刘联军与曹操决战于赤壁,以三万人马大破数十万曹军,名震天下,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赤壁之战后,周瑜又乘胜追击,打败曹操的心腹爱将曹仁。可是,天妒英才,赤壁之战两年后,也就是在他年仅三十六岁的时候,领兵伐蜀,只因不服水土,病逝于巴陵的巴丘。他死之后,全吴上下尽皆缟素,孙权亲扶棺椁为他送葬。可以说他的一生,是辉煌而短暂的一生。
2、风流才子 周瑜,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将军,也是一位在当时很受敬重的儒士。《三国志》中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故时人谣‘曲有误,周郎顾’。”{1}与小乔成就了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更是让人羡慕。
3、气度恢弘 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是在待人处事时,总是恭谦宽厚,气度恢弘,从不盛气凌人。《三国志》中记载,周瑜对待曾经对自己不满的人时,心胸开阔、光明磊落、以德服人。在孙策手下有一位大将叫程普,他总是自认为自己年纪比周瑜大,贡献也比周瑜大,因此多次当众欺辱周瑜。周瑜呢,却像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一样,折节容下,从不和他计较。后来程普认识到自己的鄙陋,转而非常敬重佩服周瑜,常对左右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酒,不觉自醉。”正史上,对周瑜也多有“性度恢廓”“实奇才也”之类的赞誉。可见,周瑜在气量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演义中周瑜气量狭小,被诸葛亮气死,应该是虚构的成分。
二、演义中虚化了的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却是一个令人不齿的人物。他诡计多端,又嫉贤妒能。对于自己的盟友,也是心存芥蒂,不愿真心实意地去合作,只是想从中渔利。其中,最能体现他性格特点的莫过于“三气周瑜”的故事:
1、一气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②中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才能再去取。虽然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但是使用了将计就计之策,最终打败了曹兵。然而,真正的胜利者却不是他而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乘他追赶曹仁之机,趁周瑜后方空虚,夺取了南郡等地,从而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周瑜闻言,直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半晌方苏。这是一气周瑜。
我们翻开史书与《三国演义》对照,周瑜和曹仁交战、救夷陵、围攻南郡等情节,大框架上基本与史实符合,但诸葛亮设计夺南郡,一气周瑜的情节则是虚构的。
2、二气 情节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和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没有办法,周瑜只能另想一计。不久,周瑜决定要让刘备陷在温柔乡中,整日好酒好肉伺候,居住在华丽的府邸,过荣华富贵的日子。从而既能达到将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的目的,又能以此来磨灭刘备的雄心壮志。谁知却被孔明的三条妙计弄假成真,刘备和夫人回蜀。直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地上,不省人事。这是二气周瑜。
史书上记载,《三国志·先主传》:“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③由此看来,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是真的。孙权也是因为看到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迅速发展,所以主动把妹妹送到荆州并嫁给刘备,以巩固孙刘两家的盟友关系。既然是这样,二气周瑜也无从而说。
3、三气 情节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后半回和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的前半回。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地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实在没办法,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长期霸占荆州。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从而在途经荆襄之时发动袭击,一举夺回荆州之地,再次上演“假道伐虢”的好戏。只可惜,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以锦州为诱饵,引周瑜来攻,在周瑜入套之时将周瑜团团围住,周瑜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回船。在回去的路上,诸葛亮写信劝他不要取西川,周瑜看过信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是三气周瑜。
据史书记载,周瑜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死前一年已经从曹仁手中夺取江陵,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直到死前仍在镇守江陵。周瑜死后,孙权才把南郡借给刘备,那么怎么会发生为讨荆州而大动干戈的事情?而且周瑜是病死在回江陵的路上,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④
三、虚化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的虚化,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其次就是罗贯中为了体现蜀汉人物的“光辉形象”,而做的必要的虚化,可以概括为“目的性虚化”。
1、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 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官方的变迁,一个是在民间老百姓心中的变迁。
在官方,从三国时期开始,周瑜的形象基本上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一直都是忠义的代表,臣子将军的表率。朝廷需要树立典范来激励和规范臣民,而三国时期,堪称楷模的周瑜,正如前文提到的一样,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集团的认可。虽然在宋朝出现了朱熹倡导的曹魏与反对者倡导的蜀汉的正统之争,曹魏成为皇权正统,但是这并未深刻影响周瑜个人在统治集团成员心中的地位。可以说,周瑜的真实形象在官方还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在民间世俗的心中,周瑜形象却与本人产生了较大的偏差。唐代之前,周瑜的民间形象与官方还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出现了扭曲,特别是正统之争,吴蜀的落败,周瑜开始以“正统的叛徒”的形象示人。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演义类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出现了质的下降。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才智平庸,屡战屡败:战曹璋狼狈而逃,取荆州溃不成军,攻西川又被张飞断了后路,似乎人皆可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嫉贤妒能的平庸之辈。按照吴金华的说法,“话本是市民娱乐的产物,它从来都不受正统观的左右,市井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
在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就曾对民间三国有过这样的描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⑤。
就这样,一个与雅文化系统中饱含赞扬文字形成鲜明对照的周瑜形象,于宋元之际,在强烈的市民意识的关照下诞生了,并随着戏曲的广为传唱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而之后,罗贯中的出现,《三国演义》的定稿,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小人”的柱子上。
2、目的性的虚化 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且古今兼顾的。《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又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启发,既考虑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的需要,又满足了统治者希望宣扬“正统”,弘扬“忠义”思想以巩固统治的需要。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罗贯中从《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国家中选出了百姓喜闻乐见的蜀国作为正统形象,而蜀国的君臣也就成了正面人物。其间的诸葛亮很幸运,他被罗贯中选中作为蜀国忠义的标杆式人物。除了这个标杆,其他人物都成了陪衬,而作为吴国的大将周瑜,也就难免或者说必须遭此“厄运”了。
综上所述,我们由周瑜看出了《三国演义》虚与实相结合的手法。实,是为了更好地让小说融入历史背景,避免落入“幻想”的境地,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结合史实,对文章进行诵读。而小说与史实的尽可能贴近,又可以使之更具有传承性,以更好地在历史的打磨中流传下来。而虚则主要是为了让人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好人显得更好,坏人显得更坏。所以周瑜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3}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罗贯中:《三国演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钟扬:《“七实三虚”,还是“三实七虚”》,《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5} 苏轼:《东坡志林》,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
篇二:论《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的塑造
摘 要:人物性格的塑造除了通过作者直接的描述展现人物性格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法从侧面来显示人物性格。《三国演义》就塑造了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创造。小说善于用战争场面来烘托人物性格,用故事的描述展示人物不同的形象,用对比的手法从侧面彰显人物个性。
关键词:典型环境;典型性格;人物
《三国演义》用相貌、神态、语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作者的笔下很鲜明的展示出来。不仅如此,作者还善于从战争场面、故事情节的展开、衬托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
一、激烈战争中塑造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善于在激烈的战争中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形象性情的独特性。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大小战役不下四十次,而曹操的“奸雄”形象在战争中更为突出。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往往将人物的形象通过在战争中的不同表现而展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曹操以他独有的个性在战争中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处事方式,将其奸诈、英勇的多面性淋漓尽致的突显出来。
例如小说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中有这样一个战争场面:操兵大败。西凉兵来得势猛,左右将佐,皆抵当不住。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在这段战争场面的描述中,作者通过描写紧张的战争场面展现出曹操在生死一刻的机智勇敢、诡计多端。当西凉军发现穿红袍的是曹操时,他就立刻脱掉红袍。当有人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时,他就立马挥刀断髯,动作迅速,毫不犹豫、惊慌。最终躲过致命的一枪,化险为夷。
项羽的性格,后代学者对其褒贬不一。然而在楚汉战争中,当项羽被刘邦打败后带领八百人马突围来到乌江江畔,当众人都规劝项羽赶快渡江,以便东山再起时,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在这场战争中,项羽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被渲染到极致。他坚决的选择以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全江东子弟。
可见,一场惊险的战斗,不仅能展示紧锣密鼓、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更能展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战争场面的渲染、人物在战争中的表现等都可以彰显出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战争中表现的不一样致使人物性格的不同。
二、戏剧情节中彰显人物性格
作者特意设置戏剧情节,在戏剧中彰显人物性格。如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赚城斩车胄”这段情节中,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选择韬光隐晦,用种菜的方式隐藏自己,寻找机遇。而曹操却想要更加清楚的了解刘备的想法。于是借以邀请刘备饮酒之时,请其指出当世英雄为何人。刘备一一列举张鲁、袁术、韩遂、孙策等人为英雄,曹操分别否定之。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不禁大惊,后来借雷声才掩饰过去。从这一情节中,我们很显然的可以看出两人不用的个性。刘备大智若愚、机智从容。曹操诡诈阴鸷、骄横霸气。刘备在曹操的逼问下显得格外谦卑。他处处小心翼翼,不愿袒露自己复兴汉室的鸿鹄大志。曹操则咄咄逼人,一步一步的逼向对方,最后的话语更是一语中的,直接表露心声,满腔热血与抱负好不掩饰的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彰显人物的性格。读者既解读了小说的发展,领会出其中的道理,也通过故事生动形象的演绎,深刻的了解了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三、对比衬托中凸显出人物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中对比与衬托的手法运用较多。人物的性格、形象往往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在对比中衬托出来。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的形象很鲜明的对比出来。曹操在激烈的战争中表现出急中生智。面对实力强于自己的袁绍,采取各式各样的方法对付对方,广纳建议、深谋远虑。在战争中采纳了刘晔设计的“霹雳车”、许攸的火烧、程昱的“十面埋伏”之计来攻击敌人。而袁绍却生性多疑,又爱听信谗言,在战役中轻率否定别人好的见解,致使许攸、张�A等人投奔曹操。官渡战败后,袁绍后悔没有听取田丰的进言,却又碍于面子,最后在狱中杀死田丰。通过曹操、袁绍在这场战争中的不同表现,对比中,袁绍的心胸狭隘、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显然地表达出来。
人物性格的塑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战争场面的渲染、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比手法的运用来展现《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塑造和表现。我们在阅读时就应该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对比等手法的应用、场面及环境的描写,这样才能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 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理解《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并发挥想象、结合故事发展的脉络深刻领会小说中展现的丰满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也可以使我们更明白《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对后来古典小说人物塑造起到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