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国际化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从研究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角度,对会计国际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回顾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原因、会计改革以及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途径与措施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会计国际化 会计准则 差异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状况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早在建国之初吸收前苏联的会计模式就初现端倪,并为早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发展到现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国际化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首先,通过“三步曲”使在制定会计政策及其规范内容上与国际惯例接轨。1985年颁发了“两外会计制度”,吸收许多诸如“资产=负债 资本”的会计平衡式,在存货、应收帐款和固定资产计价中偿试运用稳健原则等国际会计惯例。1988年成立会计准则研究组,开始着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和制订我国的会计准则。1992年颁发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上接受了西方国家通用的会计惯例,逐渐把国际会计惯例推广入我国一般企业。其次,1993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逐步建立了以会计准则为核心,以分行业会计制度为补充的会计规范体系,此后又逐步颁发了若干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1997年5月颁布实施了第一个具体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实现了在会计实践中普遍以会计准则和以之作为依据制定的行业会计制度来操作会计实务,使我国的会计规范惯例趋同国际会计惯例,会计信息更加规范和可比,基本能满足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和进入国。
二、我国会计惯例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
1.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有关法规尚未健全。
2.未建立与企业会计体系及其准则相配套、相协调的非盈利组织会计体系和准则,行业会计制度在会计实务中仍起主导操作规范作用等。
3.加入和参与诸如IASC、ICA等权威性国际会计组织及其活动不够,阻碍我国与国际会计界的交流及其会计国际化的发展。
4.许多会计实务的处理方法与国际惯例存在差别,如加速折旧法、成本与市价孰低等都与国际惯例有差别。
5.会计管理体制尚存在差异:一是会计事务的行政管理过强。二是会计人员的“二重性”地位未能完全转变等。
6.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和在实务中推广使用。
7.会计理论发展滞后,研究方法单一,会计教育模式与国际惯例尚有差别等等。
三、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措施
1.依靠法制
无论是会计准则,还是会计计量理论等内容的国际化,也不论是通过什么途径,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调节。会计准则等的国际化是为了增加会计信息的对称性。本人认为,既使会计准则、会计计量理论等内容国际化了,但是,由于企业财务虚假,则使国际化功亏一篑,所以还必须加强法制。
2.依靠科技
要加速会计信息化进程,就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将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会计信息化,这是中国会计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
3.依靠人才
为培养适应加入WTO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必须改革现行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调整教育层次,重点培养适合国际竞争的'高级会计人才。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改变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到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调研、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后续教育,使会计人员及时了解最新法规、制度,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建立激励机制,促使员工经常给自己充电,提高其业务素质。请进来、走出去,使企业与企业、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四、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充分考虑我国会计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完全,企业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这些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各国不同的会计环境,导致会计原则和方法的适用性也不同。因此,我们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不要为会计的国际化而国际化。既不能全盘接受国际会计准则,也不能全盘否认国际会计准则。只有那些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惯例才拿过来为我所用,对于那些超出我国发展阶段并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则不能盲目采用。否则,会得不偿失。
2.要注意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双向性
在会计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参与进来,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施加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一方面我国要遵循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也要使我国会计成为国际会计的一部分。我们要积极向国际会计界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实务做法,不断扩大我国会计的国际影响,使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时候,能够考虑到我们的做法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3.要注意处理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由于国际会计更多地强调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影响也日益扩大,采用会计制度的形式与国际惯例相悖,会计制度终将被会计准则取代。而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并行,在同一个层次上指导我国的会计实践。从长远角度考虑,我国应按国际惯例,建立统一的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规范体系,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步伐。
会计准则是构成现在会计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主体取信于社会的基本保障。现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惯例趋同。当前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执行,如何让会计实务国际化,以至如何加强监督会计准则在企业中的落实,这些都是今后工作的重心。
参考文献:
[1]池凌娜.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国际协调化的影响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86-87.
[2]刘建中,乔艳艳.会计环境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选择.财会月刊(理论版).2006,(3):25-27.
[3]夏芳,金广业.加入WTO后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与会计体系的完善.黑龙江对外贸,2005,(5):95-96.
[4]常勋.国际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徐经长,杜胜利,陈轲.国际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倩.中外会计环境与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中国工会财会.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