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与育人取向分析论文
[摘要]大学是学子步入工作岗位和进入社会的最后系统学习机会,高校中大学生的成长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于职业甚至人生道路的选择。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追本溯源,个人的一切行为和问题都是个人自我认知的外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个人的自我的评估,个人的价值判断,将决定其在高校生活中是否会遭遇各种各样问题,以及选择对问题的处理方式,甚至影响到其对于未来走向的重要抉择,此时,对问题处理方式的选择不慎有可能导致错失人生发展重要机会甚至误入歧途。因此,如何引导高校学生准确自我认知,理应成为高校育人以及科学管理首先思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准确自我认知;科学测评
一、萌发成长问题的原因:高校学生不能准确认知自我
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大部分已经是成年人,虽然经过了高考的磨砺,然而进入大学之前,他们接受的都是与分数有关的知识,他们心智仍未成熟,。据邓选梅在一项调查中报告,有18.2%的学生处于儿童自我状态[1],他们未达到成年人应有心理状态,对现状和未来的规划大多是茫然的,大多仍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惯性状态,不能准确认知自我,学校本应适当引导,但是“实践中,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其育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反而有可能异化为约束学生,规制学生、惩罚学生的工具。”[2]导致高校学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一)个人天赋认知偏差导致学生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很多人在孩提时代经常可以听到“聪明”以及类似评价智商较高的赞扬,得到这种赞扬,通常会使人产生优越感,使得部分孩子产生了对自身天赋过高的判断,从而导致其过于乐观,同样,有些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受到了另一极端的家庭教育,经常被父母或其他家人用贬低智商的方式批评,造成其忽略了自身独有的天赋或完全不能发现自己天赋所在,过度消极。这些外部评价直接导致孩子的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如果这些影响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自身有意识进行克服,那么就会伴随一生,过于自信的人会因为努力不够而止步于优秀,过于自卑者因为缺乏勇气不敢追求,进入更加自卑的恶性循环。可见,过于依赖外部评价的自我认知极为有害,要达到准确自我认知就必须排除外界评价的影响,通过客观测评矫正认知偏差。
(二)个体对于自身综合应对能力的误判导致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对于天赋评价的偏差影响的是个人对要做事情的态度,而对于自身综合应对能力的误判则影响学生对于已发生事情的应对方式。不能准确评估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个人承受过重压力而出现过激反应,或者是本应能够解决的问题却变得更为棘手。大学生自主决定解决问题的机会远远大于中学生,大学生很多时候都需要独立面对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非全部在大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范围以内,如果出现误判,使得本应当可以求助于学校、求助于老师和同学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自己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去解决,最后导致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比如寝室内严重矛盾,个人突发意外等,对于刚脱离父母保护的大学生而言,不能仅依靠自己的内在逻辑来解决。高校的管理理应引导学生对此有正确的认知,对自己遇到的问题不能盲目应对,及时寻找他人进行帮助。
(三)个体对外部主观环境的认知不当导致有些学生表现出极端心态。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在新闻或论坛上看到“某某高校一学生因某种原因自杀”等报道,看后当然会引起许多人的扼腕叹息,但是这种现象并未因惋惜而减少,笔者在新闻背后作过一些分析,发现这些走上绝路的孩子大多在出事以前就有过某种迹象或暗示,例如向他人暗示周围的亲人朋友不能理解和接受自己。出事后,亲人和朋友也表示出事前其有过压力过大,沟通不畅等反应。造成学生有极端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过分看重他人的主观评价,即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消极的看法造成更消极情绪;2、过分忽略外部主观评价,导致过于自我,不能融入环境和集体,最后导致孤僻或情绪崩溃;3、外界对其过分忽略,得不到他人认可,使其存在感过弱,觉得生存没有意义,出现极端心态,走上绝路。事实上,上述三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在最初出现这种情况时,学生自己应当对外部主观评价的影响有一个预判,从而避免极端情况的出现,或者做好积极的准备去应对极端情况出现,抑或寻求帮助。可见,个体对外部主观环境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应当有一个科学的判断,从而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四)个体对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错判导致其偏离正确的人生规划。部分高校学生比较偏向于主观主义者,盲目相信自己有应对一切的能力,进而完全忽略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在面临就业还是升学的抉择时,对自己的正确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走向。考研的持续高热,意味着每年有大约四分之三的应试者的准备是无意义或意义非常小的,然而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会是四分之一,而事实是四分之三的学生里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因为全身心投入考研大军而错过了就业黄金期,与好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高校如果能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外界环境,结合自身现状,在准备考研之前就对自己的学习现状、考研成功率以及自身经济状况等做个客观、科学的预判,然后再做抉择,这样很多学生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时间、金钱投入,而把时间和金钱用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解决成长问题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准确自我认知
对于自我的准确认知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只依靠单方面的力量,人是社会的个体,因此,对自我的准确认知需要有对个人的科学测评,同时也需要融合环境并借助环境的力量。高校应该在学生正确认知中扮演重要的引导角色,做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合理发展要求,把学生的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和完善发展“作为教育和管理之本”。[3]
(一)建立科学的测评指数或量化表将学生的个人情况量化、直观化,帮助学生做出判断
如果简单的问某个人是否是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参考标准,然后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如果我们将所有学生通常的起床时间、有效学习时间、运动时间等参数纳入一个大的数据系统,让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都可以在整个数据系统中得到量化,学生个人完全可以通过量化数据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和他人的比较知晓自己专长所在,弱项所在,知悉差距在哪里,自己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去提高自己。同时,结合有效的心理测评,形成数据供学生自主参考。客观的参数可以有效避免主观带来的误差,以客观为依据,再加上主观互评作为参考,才能做到灵活准确。
(二)建立一个分层次、可量化的学生互评系统
自我认知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是不能达到完全准确的,通常我们的自我认知还会受到个人期望甚至不同外界事物刺激下的影响,一个自信乐观的人可能会因为某时间段突然变故产生的影响而变得短时间悲观消极,这个时候的测评量表就有可能失真。周围人群的评价也应当作为参考,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电子化的互评体系,设置较多与量化学生各方面情况相关的题目,比如“你认为他/她是不是一个喜欢主动与人沟通的人?”,“他/她是否喜欢冒险?”“你给他/她自信程度打多少分?”并设置分阶段的答案作为选项,尽量使数据具体客观,并符合实际情况。当然,在互评对象的选择上也应当有区分,应当根据学生的亲疏远近关系对互评结果进行不同分析,比如对关系亲厚的同学做出的互评可以获得更高的采信度。
(三)师长单独对学生交流沟通,加强对学生了解,并做出客观判断
年龄决定了阅历,自己尚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所有,更不能苛求同龄人能给出完全中肯的判断和评价,这时候对于通过上述测评结果发现的存在较严重问题或个人与相互评价出现很大偏差的学生,我们需要有更专业更谨慎的介入。心理老师或辅导老师也应当为相应的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对其采取相应的帮助和引导,并对其后续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反应。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隐私保护系统,避免出现相关问题的学生被歧视
无论是科学测评还是互评,跟个人隐私有关的问题,在系统提示学生存在问题之前,学生的测评结果应当仅对学生个人开放。系统提示出现问题之后,存在问题学生的测评结果应当也只能对特定的人开放,保证学生在进行测评之前有对测评的基本信任。隐私保护既是法律的基本要求,更是出于对敏感年纪大学生的必要保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首先就必须保证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科学测评时是诚实面对自我的状态,而要全部展现自我,首先就要保证学生的基本情况及隐私不为他人所知。如果在测评之初学生就担心测评结果可能会被他人知晓,那么在面对敏感问题时,学生不可能提供与真实情况对应的答案。学校对于学生隐私保护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教育。
(五)依据测评与互评结果,有区别引导学生设计个人人生规划
教育原则之一就是“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也会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使性格有较大区别,科学测评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自己更好的人生方向在哪里,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知悉学生的不同天赋和性格后,能够有区别的采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测评指数的学生,根据其不同的情况给出适中的建议,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准确认知自我,接受现状,以现状为起点,制定科学的个人规划,以个人规划为指导去着力改变自己。人的各方面因素千差万别,所以有了每个人脚下错综复杂的人生道路。高校管理和育人的价值取向应该在于怎样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自己,高校要“关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开展有利于大学生们自我成长的活动,促使大学生们达到自我的和谐与统一”[4],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慎重选好并踏实走好自己脚下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张长英,冉再.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与培育[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3):18-21.
[2]詹明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育人取向[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2
[3]尹晓敏.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4
[4]耿晓颖.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与发展[D]硕士学位论文.2008,(10):18
【高校管理与育人取向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研究论文08-30
探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论文04-12
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分析论文08-02
企业管理策略创新分析论文11-14
企业管理咨询案例分析论文08-11
多媒体技术对高校写作教学的利弊分析论文11-01
性取向小测试07-31
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问题分析论文08-03
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论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