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7月自考大学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3-26 07:08:59 自考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4年7月自考大学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2014年7月自考大学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

  A.贡献卓著

  B.无私奉献

  C.全才罕遇

  D.英年早逝

  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A.天然之境

  B.融情入境

  C.移情于境

  D.因情造境

  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

  B.亡姐的不幸遭遇

  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

  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

  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类比

  C.烘托

  D.象征

  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

  A.市义于薛

  B.薛地建庙

  C.游说于梁

  D.游说齐王

  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

  A.《人兽鬼》

  B.《围城》

  C.《写在人生边上》

  D.《谈艺录》

  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休闲感

  B.急切感

  C.失落感

  D.绝望感

  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

  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

  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

  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B.朱熹的《诗集传》

  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

  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

  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

  B.语言描写

  C.直接心理描写

  D.典型细节描写

  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物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典故抒情

  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

  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

  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

  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

  D.奇怪而高的天空

  二、多选题

  1.《虞美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

  A.春花秋月

  B.小楼

  C.雕栏玉砌

  D.东风

  E.一江春水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议题有()

  A.抱定宗旨

  B.砥砺德行

  C.改良讲义

  D.添购书籍

  E.敬爱师友

  3.《蚂蚁大战》描写生动的原因有()

  A.观察细致

  B.描写细腻

  C.画面清晰

  D.类比贴切

  E.拟人传神

  4.下列作品,属于记事散文的有()

  A.《爱尔克的灯光》

  B.《香市》

  C.《西湖七月半》

  D.《马伶传》

  E.《哭小弟》

  5.《金鲤鱼的百裙》中小说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

  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

  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

  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

  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

  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

  三、词语解释题

  1.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及:

  2.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责无旁贷:

  3.明德先论于贱。

  贱:

  4.孤舟一系故园心。

  系:

  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弃甲曳兵而走:

  6.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

  遗:

  7.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

  8.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恁凝愁:

  9.病偻,隆然伏行。有类驼者。

  隆然:

  10.旧栖新垅两依依。

  旧栖新垅:

  四、简析题

  1.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表现方法?

  (3)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2)项羽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2)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涵哪些情景?

  (3)“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

  4.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1)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2)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

  (3)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树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

  (2)这里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3)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五、作文题

  1.知足常乐。写一篇字数为600-800的议论文。

  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a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c

  二、多选题

  1.答案:acde

 

http://www.cnrencai.com/

【7月自考大学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自考大学语文模考试题07-28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09-26

山东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08-07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08-10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07-29

大学语文(本科)自考试题06-28

2017大学语文自考试题练习及答案解析08-07

2017大学语文自考试题模拟及答案解析08-07

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