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析北京中考未来试题方向
据悉,专家解析北京中考语文未来试题方向称传统文化将成为热点,而且不光考“智”还要考“德”,另外微作文“写”以致用将成方向,未来语文重视隐性评价不做“书呆子”。接下来初三同学不妨和小编一起来查看专家解析北京中考语文未来试题方向称传统文化将成为热点的详情介绍吧。
开学后,新初三学生开启毕业班模式。两个月前的中考试题对这届毕业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标本参考意义。2015年的中考试题创新不断,试题的变化折射出未来学习的重要方向。邀请专家一一分析今年的中考试题变化,帮助家长和学生发现命题的“秘密”,找到未来学习的方向。从各科试题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实践活动已经全方面融入考题中。
□语文
传统文化将成为未来学习热点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内容被窄化为阅读训练、写作训练,老师和学生围绕几道考题练习,直接导致语文考题所涉内容偏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视域;机械训练使得学生讨厌本应该生动有味的语文课程;学生思维被固化,学生学习不是发展自己,而是套牢自己。在对学生的相关调查中,语文课程一度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就是高利害考试的单一评价,考试内容的过分集中,考试与课改脱节。在2015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中,微写作、书法作品、连环画等纷纷出现在考题中,折射出未来语文学习的新变化。
>>变化
不光考“智”还要考“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专家朱传世认为,2015年的北京市语文中考试卷体现了课改的成果。
朱传世说,以前命题有一种成见,认为“做人”“情感”“态度”“价值”等是考不出来的。因此,出题人更多是琢磨“智”的考查,而忽略了“德”的渗透。今年北京市中考命题打破了这些论断,各科都加入了“德”的元素,既旗帜鲜明,又与“智育”的考查相得益彰。
同时,在2015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涉及书法、匾额、对联、兵法、连环画、京剧、古代文言名篇、古代文学名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门类,明显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这些问题是窄化课程的集中反映。这些问题在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都有方向性的引导,不难看出,未来将成为语文学习的一大方向。今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加大了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红色经典的考查力度。从数量看,考查涉及到鲁迅的相关作品、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等,共18种之多,题材和体裁各异。这也给未来阅读课程的整体规划、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时安排、阅读书目的制定、阅读素养的提升等提出了新的命题。
微作文“写”以致用将成方向
“作文已死”,“语文三怕”,无不道出了写作课程遭遇的尴尬:学生不愿写,教师不愿教,食之无味,弃之不让。这种局面被中高考的“微写作”打破了。
《北京市基础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明确指出“用’微写作’形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便是“写”以致用。记者了解到,在学生的写作中,很少教师引导学生为 “用”而写,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极少是为解决问题而写的,绝大多数都是为教师打分数而写的。“写”和“用”基本没有关联。
但是,今年中考两道供考生选择的微写作题,一道是读后感,一道是观后感,强调经验和参与后的写作,主张发展有冲动或需求的写作。这和此前过分强调结构和文辞的写作模式相比有更大的吸引力,也符合写作发生学的基本规律。朱传世认为,未来的写作课程,要更多关注基于问题解决的实用写作,同时还要关注所有学科的写作,而不仅仅是语文课程里的写作。
此外,语文与多学科整合也成为趋势。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历史课程、军事课程、博物馆参观、京剧课程、地理课程、科学课程等加强了整合。
>>未来方向
重视隐性评价不做“书呆子”
今年北京市中考“大变脸”,变的主轴就是通过考试支持正确的课程方向。这在语文课程的考试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体现。朱传世表示,以往对情意价值的考查大都是就知识考查知识,干巴巴的。今年则增加语境,还原知识的原发地,使知识考查鲜活起来,如语音、笔顺、标点符号、词语释义等的考查;增加情感色彩,让考题具有教育功能,如革命传统教育、现代精神的培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等诸多方面。
过去,语文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课程是不考的,因为大家都认为不好考,考了不好评分。今年这类考查也一一实现了。评分方面,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也被纳入了标准,如作文评分,思想性和表达的规范性、表述的文学性同等重要。
此外,他也提到了校本课程的重要。以前只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中考中基本没有体现。今年中考,将以地方课程课时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进来,要求学生写参观博物馆后的观后感,如果学生没有真实参与,或者参与过程中只是“到此一游”,会影响微写作分数。按照北京市考试改革的方向,未来中考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重要逐年地体现在试卷中。朱传世认为,学生损失最大的还是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体验与感受,连锁反应的结果便是学生或者缺少思想和观点,或者缺少支撑思想和观点的材料,或者漠然于情感、态度和价值,变成逐分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