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分析
2017山东济宁中考已经落下帷幕,我们不妨来看看试题应该如何解答呢。以下是CN人才小编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文题目: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 ...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他影响力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的认识和思考?
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今年中考语文依然是给材料作文,这跟高考相契合,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系统性;与高考相比,中考材料相对非常简单,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段性;体裁二选一,既可以写成自传体散文,也可写成议论文,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引导性。
“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耳熟能祥”、“习以为常”等等都是人们的口头禅,也是初中生不难理解的话题。但是,受自身思维囹圄的限制(责任主要在于老师),很可能会提笔瞢圈,不知所云。
其实,满分作文的体裁诉求是议论文,但要结合自身经历引导,这样,两个问号都已兼顾到,又不失议论文的本色,阅卷老师不给高分也难。
其次,怎么写?其实,打开思维就好写。譬如,“优秀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中学生最大的毛病,同学们可据此阐述和旁证博引,一篇锦绣文章便如汩汩江水从指尖流出……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葱过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恶习就是懒惰。曾几何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闲皮,打开试卷,高分拿来”是我的梦想。然而,一朝梦醒,洗尽铅华,才发觉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乱随流水到人家”的黄粱南柯。对,背上行囊,上征程,征战去,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正途!
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诸多品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是外烁教育的品质;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是砥砺学习的品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物华天宝的品质;喜鹊连声叫,黄狗轻声吼,是山高水长的品质……修身、养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当代中学生必需的功课。
这门课如果做的不好,不仅遗祸自己,更会戕害他人,甚至误国误民。现代大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害死了自己。小时候,母亲让差不多去买红糖,结果他买了白糖回来,母亲责怪,他却说:“白糖红糖都是糖,差不多。”长大了,他要坐火车去外地,原本8点30的火车,可他到车站已经8点32了,火车已开走了,他抱怨:“30和32差不多啊,火车咋就开了呢?”;得病了,家人找不到东村的王大夫,他让家人请西村的兽医汪大夫,结果庸医误诊,生命垂危之际,他还说:“王和汪,就三点水的区别,差不多……”
差不多?简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莎士比亚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但,如何改正?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给出了答案:“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它下楼”。所以,我们要坚决摒弃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但绝不能一蹴而就,要每天学会照照镜子、整整领子,以大国工匠精神严于律己,修身养性,以待春晖!
2017现代文阅读理解解析
参加2017年济宁市中考的学子们大都对现代文阅读理解感到困惑、迷茫,认为这是“最难估计得分”的环节。其实,只要与作者换位思考,并掌握套路,这类题不失分不是很难做到的。
以最后一道大题《胡记面馆》为例,该文为当代作家马苏玥发表于《齐鲁晚报》文学副刊上的一篇小小说,讲述了百年老店“胡记面”的传奇与今生,老胡与儿子胡良就开分店的缘起、纠纷与结局成为故事的主线,以“祖宗老规矩不能改”为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技艺的热爱。
该文后附有四道理解题,先后是“中间段落的作用”、“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表现手法—对比的分析”、“结尾段(句)的含义”。
这四道题代表了现代文阅读理解最常见也是难度最高的出题现状,可谓一步既出,直通高考!
现以第一题为例作如下分析:
“中间段落的作用”,众所周知,无非是“承上启下”外加“做出铺垫”、“设置悬念”,并结合文本内容一点即可。就本题而言,答案可为:“第二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是对顾客喜爱胡记面的直观表达;开启下文,交代了老规矩不可违,为揭示为什么每天只做72碗面的谜底设置了悬念,做出了铺垫”。
所以,只要遵从答题规律,稍加练习和点播,便能游刃有余。
【山东济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及分析】相关文章:
期末语文试卷分析报告02-08
山东济宁过年风俗01-13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总结08-29
试卷分析报告02-23
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1-29
最新期中考试试卷分析06-20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10-07
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12-30
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10-20
试卷分析报告范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