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总结[精品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中考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中考总结1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四、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G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
(3)F浮=G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下沉;(2)上浮;(3)=悬浮.(不会漂浮)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五、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
物理中考总结2
一、考试组织及考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月7日到9日,在学校统一部署下,由学部具体组织安排进行了高一高二期中考试,这次考试从命题到监考、阅卷都比较规范。高一高二均打乱班级编排考号,在教室考试人数不多,考试成绩比较客观真实。考试过程中两个年级主任尽职尽责,协助学部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对演播厅或阶梯教室考场的布置与考完后的打扫都非常到位;监考老师大部分是一个人一个考场,监考场次多,但大都能各司其职;阅卷老师加班加点,见缝插针,都能按时圆满完成批阅任务。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①现行学生课桌极不适合考试,不用书隔开对面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到对方的答案,用书隔开,也挡住了监考老师的视线,各有弊端;②类似通报的姚雷、周佩佩两同学传答案的现象、有些考场学生互传试卷等现象依然存在;③少数考场老师漏收学生的试卷也时有发生,此次考试出现了两次;④学生习惯极差,反复强调的有些事情不能落实,比如不能用脐带和涂改液及计算器,有些同学照用不误,考试用品准备不齐全,考号监考老师多次强调依然不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二、试题来源:
所有科目都是科任老师提供,有的纯粹是自行命题,一题一题打出来的,有的是下载后修改的,有的是选取近几年的会考和高考题拼接而成,但总体来说,都比较注重基础,比较适合我校学生实际。实际上试题的命制也是一个基本功,也有很多讲究,比如试题的区分度,梯度、难易度、覆盖面等等都有要求。无锡市过三关就有这一项考核,希望年轻老师多钻研,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三、数据统计说明:
表1数据包括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年级均分、离均差、最高和最低分。其中平均分与离均差最有参考作用。平均分反映了该科该班级考试整体情况的优劣,而离均差反映了班级与年级平均状况的差异。表2是各科目分数段人数统计,反映了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并且能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该科在班级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表3是语数英总分分数段人数统计,主要是为本科、专科达线率提供参考,以确定各班级重点学生。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由于本学期是高一的第一个学期,高二也进行了分科,各班级在上学期基础上也有微调,所以未能提供上学期相关数据,缺乏纵向比较依据,(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用的是太湖中学的试题,难度较大,所以高二各年级各科这次各项指标都明显高于上次,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没有可比性。)以上几个表主要体现在横向比较上。
四、数据分析
主要特点:
1.从表1可以看出,高二各科平均分均和高二差不多,整体情况还是物理和外语比较薄弱,生物和地理相对较好。从语数外三科总分来看,年级均分198.5,四个班按班级顺序依次为262.5、184.8、214.2、150.7,顺序为1324.
2.离均差方面,高二(1)物理尤其突出,比平均分高出了31.8分,其次高二(1)班的英语、语文、地理、高二(3)班的物理比年级平均分都高出7分以上。从表上看,高二(4)班的各科和平均分都有较大差异,比年级平均分低出许多。
3.从优秀率看,会考科目强于语数英,其中高二(1)地理优秀率高达55%,再就是高二(1)和高二(4)的生物都在26%以上。
4.再专门看看会考科目,去年会考通过率(得C以上):物理80%,化学71.7%,生物93%,政治73.7%,历史57.9%,地理82.1%,这次会考科目的及格率就是会考通过率,分别为物理65%,化学45%,生物74.5%,政治67.9%,历史50%,地理68.4%。均比去年会考通过率低,当然会考题目可能比这次还简单。
5.语数英三科总分分数段分布情况,常规班300分以上5人,280分以上13人,这13人如果加上附加题30分,本科有望。高二美术本科班180分以上14人,占61%左右,这部分学生都有进美本的希望,和上学期相比有进步,但要达到90%的本科上线率,文化课负担也很沉重。
五、主要措施:
认真总结反思期中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后阶段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老师们对期中考试都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比如张玲、杜文学、段志武、王小兰、胡美玲、彭玉松、刘殿才、南颖等老师写得较细,原因和措施很具体和到位。下面结合老师们分析,我想对后阶段的教学说以下几个方面,这里也说说各位老师的想法,起到相互交流和借鉴的作用。
1、狠抓基础,要体现落实二字。这一点大部分老师都提到了,比如刘宏波老师谈到,在教学中要改变重整体轻个体、重进度轻落实的现象,会考要搞人人过关;段志武老师说,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到位,要反复抓、抓反复,教学中要有适度的教育惩罚措施;芳说,要经常抽查学生知识点的记忆情况;卢凡说多严格检查学生练习完成情况;王小兰说公式的记忆和运用训练要常抓不懈,力争天天查、天天练,既要保证重点,又要不留盲点;应磊说高二对知识点的背记检查力度要加强;董超提到对于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要加强监督,尽量减少抄袭的现象;耿书华、南颖、彭玉松、洪亮、徐先琼、胡美玲老师都提到了夯实基础,加强督查,要实现基础过关的常态化落实。实际上正如老师所讲的,平时谈到基础,说得多,落实在实处的少,这方面还是要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扎扎实实行动起来。
2、加强课堂管理,多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知老师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就是凡是班主任带的`课在本班级中都比其它学科要好,比如,高一(1)班物理,均分全年级第一,比年级均分高出12分,虽然班级其它学科排名并不靠前。类似的还有高二(2)班历史、高一(2)班语文、高一(4)班物理等等。毕竟班主任跟班紧,上课秩序好,说明课堂管理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的影响。这次分析有些老师也谈到这一点,比如:方向丽老师提到上课要加强管理,张寿禄老师提出教学方式要转变,实行情境教学,谢新爱老师提到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李玉兰老师谈到教学中完善和丰富课件内容,使课件更加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3、注重分层分类教学,加强个别辅导。关于这一点老师在分析中也提到,比如:杜文学把学生分成四大类,理解记忆结合型、只理解少记忆型、不理解只记忆型和不理解不记忆型,提倡习题布置分类化;方向丽也提到给学生分层布置作业。顾力群老师提到,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偏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准备默写本,力求将每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默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准备一些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这次考试来看,班级之间有一定析分化,高一(5)与高一(2)语数外班级总平均分相差21.2分,高二(4)与高二(1)相差111.8分,同一个班级学生两级分化也比较严重,从各班各学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看出,这样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希望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作业的布置,课外的辅导等。作业的布置对基础相当差的学生可只要求做课本上习题,把它们弄懂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好一点的同学除此之外可选做配套练习。个别辅导是最好的分层教学,在这方面高一(1)的高一(4)做得很好,好的学习习惯与风气正在不断形成。下午电影课或晚自习或课间的时候,总是常有学生围在胡美玲、顾力群、芳等老师身边。
4、抓重点学生。各班级科任老师联席会已经召开,确定了重点共同目标。重点学生一是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再就是成绩和习惯都不好的学生。也就是抓两头带中间。虽然我们的学生整体较差,但每个班还是有较突出的学生的。以高一年级为例,300分以上的有8个,260以上的有24人,这部分学生应该是高一年级的希望所在。另一方面,成绩相当差的学生,比如高一150分以下的学生也有15人,对于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实际情况。说实在的,这部分学生要想在学习上有较大起色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对这部分学生也不能放弃,关于这部分学生,曹伟说,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刘海清说对语文基础能力十分薄弱的学生从写字和抄读文本做。刘殿才老师说得更具体,他提到:坚持抓好学生对复习过知识点的过关检查,尤其这次考试不及格的几名学生,争取让他们在考试时必保基础分能拿到手,进一抓好课堂和课后的辅导,充分关注几名好一点的学生(如苏涛、翁祖贤等)给予点拨、指导,争取在学测时拿A;重点辅导、督促几名差生,力争在学测时能拿到C以上的成绩。彭杰提出对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重点督查,检查笔记作业严格。高二情况大致相同,现阶段主要是抓会考,确保大部分学生会考能通过。
5、强调习惯教育,特别对高一学生尤为重要。我们的学生只所以成绩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的教学还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特别对高一学生来说更是重要。所有科任老师都要目标一致,严格要求学生。可以从小的方面做起,就拿物理课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桌面上一定要求学生要有一支笔和一个草稿本,其它什么都可以没有,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的习惯,但我们的学生什么都有,什么杂志、计算器、胶带、纸巾等等都放在桌面上,甚至还有吃的喝的,就是草稿本没有,所有这些都要老师反复强调。
总结:以上就是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总结的全部内容,感谢同学参考,祝愿大家在期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为期末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中考总结3
一、试卷分析:
此份物理试卷,题量适中,12个选择题48分,实验题两个18分,计算题4个34分。在16个小题中有5个是学生做过的,其它11个是我从三份试题中挑拣的最简单的题目,远比高考要求低。学生平均分48分,即难度系数0.48,比较适合咱们学生做,成绩较理想。及格24,及格率45%,优秀人数5人,高分率7%。
第一部分选择题,原题正确率在67%左右,5——9题难度较大,正确率只在25%。说明计算题还有待提高。
第二部分是实验题,准确率在40%左右,但有些说法学生掌握的不够准确。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第三部分是计算题,准确率在30%左右,对计算题学生掌握的不够准确,分析能力欠缺。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二、从试卷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1、在上课中,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反映较快,好像掌握得很好,但考试时学生几乎毫无基础,遗忘速度之快很难想象。由此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很差。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成绩最好的85分,而最差的只有0分。对于如此简单的题目,还是有一半的学生几乎不会做,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处于学习放弃状态,学习态度:习惯极差。
2、对基础知识要求还是不够严格、不够细化,有些内容没落到实处,高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自觉性,特别是在学习中学生对自我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方面估计不足。
3、对教材知识拓展不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不能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效率不高。加之课时紧,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复习,以至于影响考试成绩。
4、分层次教学做得不够,由于学生层次差别较大,在教学中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重视不够。
5、做题太少,训练不足,学生答题能力欠缺。由于时间紧,既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复习,也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练习,只能靠学生课余时间,效果很差。学生向来习惯只做选择题,对于材料题、问答题在监督到位的情况下,学生还能做一些,在监督不到的情况下就可想而知了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在强化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扩大教材资源,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力争学完一课,掌握一课,落实学案导学,坚持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的'优势。
2、随着知识容量和难度的加大,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抓住重点和考点知识训练,改变学生碰到灵活多变的题目就无从下手的局面。充分利用学案补充新材料、新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会解答物理问题。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掌握和检测,精讲多练,使学
生从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3、深入分析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和训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组织答案的能力。
物理中考总结4
总的来说有如下共同值得肯定的优点:
1.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以老师的复习为主的复习教学模式。过去我们的复习课在知识传授上做的非常好,能力训练上却不是很到位,常常是老师的复习代替学生的`复习,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复习中来。
2.大胆取舍,重点突出,做到重点知识重点练,易错知识反复练。以往的课堂老师们怕学生的复习不到位,生怕拉掉某个知识点,教师在复习时追求细、全,面面俱到,没有详略,抓不住重点,结果老师和学生累的够呛,学习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3.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两节课中体现了大多数学生参与复习,学生是复习的主人。这两节课体现了(1)以学生为复习教学的“中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整理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分析归纳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2)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分析的例题,让他们自己理清思路,归纳解题方法,辨析差错。(3)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讲评的内容,让他们自己去讲评,展开讨论,去糙存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教师引导的复习模式。
存在问题:教师还是放不开手脚,有些问题教师的讲授还是多了些。另外,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较少,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在教学评价方面再加以研究。
今后一段时期,各学校物理教研组要加强复习课方法和模式的研究,研究复习研讨课究竟该怎么上?研究规律性的东西,如单元复习课怎么上?专题复习怎么上?讲评课怎么上?方法有很多,不能千篇一律,每位老师要发挥特长,研究适合自己优势的一种教学模式。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一个原则就是发挥学生主动复习。中考复习要注意三个环节:(1)抓住学生对学生的评价。(2)抓住复习的有效性,抓重点和疑难点。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练,疑难问题和易错问题反复练。(3)抓住全体学生。
物理中考总结5
我们两个级部的物理组团结合作,统一学案、题案,轮流出周考题与知识清单,注重低重心教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在期中考试中物理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按照教研室的统计,物理全市前1266名中一中656名,占51.8%,各科中居于第4位,2467名一中1126人,占45.6%,在各科中居第三位。其中我们二级部的物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物理满分者共106人,我们二级部64人,比一级部多22人,分别是张福华主任的19班1人、20班1人、31班2人,齐崇刚老师的23班3人、张珍老师的26班1人、靳小平老师的25班3人,陈霞老师的27班1人,28班3人,32班3人,薛允生老师的34班1人,35班23人,36班22人,这些班级超额完成了任务,如薛老师的前125名段分别超额9人和10人,成绩是非常好的。前300名我们二级部162人,多25人,前627名我们328人,多29人,前1015名我们524人,多33人,前1201名我们613人,多25人,其它段分别超20到30人,成绩的取得与我们老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张珍老师和靳小平老师尽管一个处于哺乳期、一个快到预产期了,但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包括抱讲义、拿实验仪器都主动去,她两人经常相互听课,相互帮助,教学常规和落实也很认真,学生中做错的,知识清单填不对的,错题重练不认真的`都会叫过来亲自指导,具体到每个同学。这一点上我做的就不好,不能具体到哪个同学犯了哪些错误,如何纠正,有两个班级的有些段就没完成任务,今后要注意改正。
下一步我们物理学到的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多用心练习。这部分要大量的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而初中三角函数学的少,高中数学相关的部分要到必修5才学,我们需要给学生补充的课本之外的知识较多,因此如何落实好层层清、人人清是难点,我们希望通过知识清单、爬黑板等方式加强落实。我们组的靳小平老师12月底之前休产假,我们将有三个老师带四个班,每周加自习是十七节课,如何克服困难、提高效率是我们必须面临的。我们将竭尽全力搞好教学,力争完成学校级部交给的任务,也请级部多给予我们指导、请班主任老师、老师们多帮助我们,谢谢大家。
物理中考总结6
1、选择题:牢固掌握物理基础概念,透彻理解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鉴别作用,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比例。选择题中的选项常会对同学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因考虑不周、对概念记忆不清楚而出错。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反过来,对于物理选择题,在初中物理学习当中,首先要牢固掌握物理的基础概念,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进行反思的习惯,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掌握、透彻理解。
2、填空题:定期归纳知识规律和错题,系统化学习
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直接填空: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2、推理填空:比直接填空题难。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
3、计算填空: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因为填空题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学习过程中应定期归纳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最好能统一记录到笔记本上,方便随时翻阅、反思,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多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另外在日常的作业中,计算时要注意正确的值的代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与复习和错题总结工作,提高学习效率。
3、简答题:不要死记硬背,多留意身边的物理问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同学们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来源于我们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
针对这类型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初中物理学习中,多结合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学习,而不是单纯停留在课本里死的知识上,争取多留意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思考。
实验探究题:课本实验内容的重要性,吃透课本
实验探究类题目在中考物理中占的比例较重,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验类题目,主要考查实验内容和实验探究能力,其题目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
物理中考总结7
1、争分夺秒 完成进度
初三新课的教学与总复习,时间紧、内容多是困扰每一位教师的问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集中讨论、结合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多方协调,统一进度,组内监督,紧锣密鼓,争分夺秒,稳步实施教学,使全年的新课教学任务在第二学期的第一周内全部完成,由于进度顺利,掌握了主动,使总复习的时间有了保证。
2、复习计划周密 落实步步到位
第二学期从教师报到的那天起,就立刻组织全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商讨本学期的复习计划及中考目标,提前备好一周的复习课,并在开学第二周内制订好各项计划且有条不紊地步步实施,转入全面系统的总复习。全组教师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第一轮(从第2周至第10周)的复习紧紧抓住课本,以夯实基础为主,尽量做到细致一些,以点带面,形成网络,使全体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轮(从第11周至第14周)专题复习,注重知识的整合,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结合教材,适当拓展,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断巩固提高;第三轮(从第15周至第19周)复习,结合课标,针对考点,精心设计了十几套综合模拟试卷,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了学生们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锻炼学生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减少失误丢分,同时,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们减压,树立自信,轻松应考。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集中反馈信息 调整复习策略
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能加深全组成员对课标、教材的认识,提高备课的质量;能整合全组的资源,利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可让全组成员一起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试题,共同预判中考命题的方向;可定期交流中考的最新信息;可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每次集体备课都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大家可以结合各班的学情,针对教学中碰到各种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谈一谈,说一说本章节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重点、难点的具体措施,不同程度的班级,如何展开复习?教学中有什么困惑?如何合理分配课堂的讲授与复习时间?如何培优补差?等等。事实证明,坚持集体备课,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各种问题是非常有效的。一学期来,我们备课组每周定期活动一次,多次开展组内听课评课活动,探索高效复习模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积极参加省、市教培院及兄弟学校组织的中考备考研讨活动,不断收集各种复习资料为我所用;每次月考、综合检测、市模或省模测试,均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反馈学生出现的问题,改进复习策略,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统一强化训练,不断查漏补差;同时,组织组内各教师,认真研究近几年我省中考试卷,结合《课标》和《毕业达标指导》,明确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找准热点,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检测,卓有成效。
4、关注两类生 做好跟踪督导 提升中考两率
开学初,备课组立刻与各班班主任密切配合,全组教师经过讨论制定出备课组及个人的中考目标,以中考目标为方向,落实好各班重点帮扶的对象,即在各次月考、上学期期末考、综合检测成绩在80-89分和45-59分这两类学生,具体落实到每位科任教师身上,此后的每次月考或检测,组内都要对这两类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督促检查落实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迅速地提高了各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存在的一些问题
1、年年中考,我省试题的易、中、难题目所占分值之比为7:2:1,基础是关键,为何相当多的学生失分在这个7和2中呢?这说明我们课堂的有效性仍不高,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仍需加强和探讨。
2、由于时间关系,初三的教学和复习进度非常紧,学生要掌握好物理,课堂的练习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如何合理分配讲练时间,是今后复习课中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3、近年来,每一届的学生都害怕电学内容,尤其一到《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这两章,学生的成绩立刻两极分化,拖了后腿。造成两极分化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今后在教学中如何教好这两章内容,有待我们认真去探讨。
对今后中考备考的一些建议
1、要转变观念,贴近生活,趣化课堂,变教为导;
2、要重视基础练习,严防分化,结合实际应用,强化针对性训练;
3、要重视科学实验探究,大力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4、要团结协助,研究中考命题,牢固树立两年备考,处处注意与中考接轨;
5、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做良师益友,排忧解难,提升两率。
物理中考总结8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学完初中物理以后,我们已经能解决许多有关汽车方面的问题。汽车上应用了声、光、力、热、电等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又贴近生活,所以针对汽车的命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题型。本文在总结大量有关汽车考题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运用初中物理知识解决相关汽车问题,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1、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轮胎长期使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小,导致制动距离会变大。
2、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3、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4、汽车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5、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6、汽车刹车后不可能立即停下来,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就越难停下来。而汽车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地面等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7、汽车拐弯时:①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8、汽车急刹车(减速)时,①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④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⑤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增大摩擦。
9、车上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发生撞击时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10、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11、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由于货车目的就是运输货物,故而大型载重汽车的轮不仅数目多,而且宽大,目的也就是增大受力面积,尽可能减小对路面的压强,缩小对路面的破坏。
12、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空气流动速度快,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的原因。
13、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那么,当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气体的速度大于车子下方的气体的速度,从而使得轿车行驶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14、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导流板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像一个倒置翅膀,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表面的空气流动慢,压强大,底部空气流动快,压强小,形成的压力差使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导流板和汽车外形正好相反。
15、交通管理部门要求: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②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③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
16、简单机械的应用: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②刹车踏板(图2、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
17、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18、汽车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保养,给有关部件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部件间的摩擦。
19、在某路段,小车的限速为80km/h,而大车的限速却为60km/h,这是因为动能跟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
物理中考总结9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作为进入高一的第一次考试,本试卷满分110,试卷的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考试的范围为必修(1)的前三章,从试卷的知识分布可以看出,试卷侧重了对运动学的考查,对于检测高一年级前段时间的物理学习情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总体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考查范围为前三章,运动学占80%。相互作用占20%。
(2)试卷的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区分度较好,我校物理最高分110分,最低分3分。
(3)试卷的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进行了较好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
(4)不足之处:试卷中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偏少。
二、考试情况:
全校100分以上共28人,90分以上的145人,80分以上的373人。70分以上640人。
附考试统计表:(参考人数:1600人)
三、试题分析:
1、选择题
学生做的较好的为第1、2、3、8、9、11题。
第4题中,学生没有理解 以及 的区别,尤其是关于 的几种说法。
第5、6题为对运动图象的考查,在第5题中的C选项中,很多学生都理解成了 图象。
第6题为选择题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题,在B选项中80%的学生都认为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没有理解如何从 中得到加速度,而且对于直线的斜率的理解也有偏差。
第7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几个重要推论的记忆,解决本题的方法很多,导致学生在方法的选择上出了问题。
第10题,问题主要出在B选项上,由动摩擦力的公式 ,学生们都理解成了水平面的模型,即 ,认为摩擦力一定和物体的重力有关系。
第12题较难,尤其在D选项中问棋盘对棋子的作用力,学生们并不知道为棋盘对棋子所有力的合力,简单理解成了静摩擦力。当然学生的受力分析也没有过关。
2、实验题
实验题中第13题学生们做的不错,得分率很高,部分学生丢分是在对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环境不是很清楚。
第14题,做的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要求。
(2)没有细心注意纸带上的时间间隔,错误的认为为 ,导致后面所有的计算都是错的。
(3)在分析丢失的纸带上应该有几个计时点时,能正确计算出CD之间的距离,但分析时错误的认为有5个点,这种情况的学生很多。其实只有两个时间间隔,3个计时点。
3、计算题
第15题,学生的主要丢分在,错误认为 ,为最后2s的初速度。
第16题,学生丢分主要在两个方面
(1)减速运动的皮球在10s后,就停止了动。所以10s到16s皮球没有运动。
(2)在计算16s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只用位移50m除了10s,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不到位,在这个细节上全校学生中的丢分率很高,这也反映了我们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对最基本物理量的理解上讲解不够,只注重了怎么解题,没有注重最为基本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后阶段物理教学急待解决的细节。
第17题,问题主要在第三问,当弹簧伸长量为6cm时,弹簧中的弹力F=120N,没有对物体此时是加速还是匀速加以判断,错误的`认为摩擦力总是等于弹簧中的弹力。
第18题,在所有的四个计算题中,最后一题学生们做的还是不错的,对于追击相遇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理解三大关系:时间关系、位
移关系、速度关系,尤其是在第二问中的计算能追上的最小速度v,临界情况为: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近。很多学生只是列出了相遇时的位移关系,没有列出此时最重要的速度关系,错误的认为时间还是上一问的6s。
四、试卷得失和今后的工作安排:
整张试卷中也有学生闪光的地方,比如在质点、矢量和物理学史等知识点上,得分率很高,当然也反映了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数学计算能力差,平时很依赖计算器,很少动手计算,在做计算题的板书中不规范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做题的速度也不快,不少学生反映本试卷根本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做完了的也没有时间检查,最后试卷下来后,发现了很明显的错误。作为进入高一的第一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技能很差,体现在考试中心理影响很大,一旦很难计算就很容易情绪化,这都表现了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技巧方面的能力不足,为我们后面的平时训练提出了很高的目标和要求。分析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出,特提出下半学期高一物理组的工作安排:
(1)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
将每周四下午的集体备课定为教研与课例研究时间。利用这节课的时间进行组内校本教研、集体评课、改课。课例研究活动的开展,让老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效率。
(2)紧抓教学反思
现在,非常流行这样一句话: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反思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没有从不断反思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人就不能真正获得提高。学校要求每个教师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反思,鼓励老师们进行听课反思。现在,老师们均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在课例研究评课时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反思,并从反思中得到提高。
(3)始终不放弃理论学习
为了达到高中物理课堂改革的要求,理论学习应该贯穿在整个学期中,多组织老师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课改学习。作到每个月每位老师写一篇学习体会。
(4)重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好处诸多,学校鼓励教师认真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做到不早退、不迟到、不旷工的情况下,要努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向别人的精华学习。
(5)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增进师生情感,增强教师亲和力。比如:学生实验,学校的科技节等
物理中考总结10
高一物理备课组分班前由七人组成,分班后有六人组成,任20个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半年来,在校教务处、教研组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做好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功能,本着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为宗旨。具体工作如下:
一、合理制定计划:
开学初我们根据教材和时间安排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借鉴了上届的教学经验。宗旨是: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
二、教材培训、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研课,促进教学研讨氛围。
课堂作为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是一名教师充分展示个人教学的组织能力及管理能力最主要的场所,教师个人在备课后各项教学能力都能在课堂教学中集中体现,而我们组年轻教师较多,对教材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又加之我们组有两位教师有了病,使得我们这半年的任务非常繁重。
1、由于我们组的年轻教师较多,教材培训、习题处理、课堂设置,课改探究必然是我们集体备课的重点,在每次集体备课时我都是首先串讲下一个星期要讲的重点难点,学案上的习题如何处理,如何拓展,普通班那些题不用讲,那些题用讲,讲到什么程度。
2、专题培训:为了使年轻教师更快的把握教材,我们组由我对这半年的两大块知识分别作了专题培训,第一部分是运动学,第二部分是动力学。
3、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们组的教师都积极的相互听课,两位新教师娇英杰,胡晓春都是先听后讲,半年来听课达40多节,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地研究高考题,在素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教过高三的刘老师,年纪最大,但是还积极的听课,从不倚老卖老。
4、课堂研究:在开学初,按学校的要求我们组举行了两轮一课双研活动,第一组:邓玉华和矫英杰。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邓玉华老师先第一次讲课。研讨后矫英杰老师第二次上课。第二组:王明明和胡晓春。课题《自由落体运动》。经过研讨后全组老师共同商榷,各位老师的课体现了学生能看懂的学生讲解;不好理解老师讲解;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学生注意了审题的重要性。研讨后基本上确定了我们组的在以后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及要求:
(1)课前用一道题检测上节课内容5分钟
(2)课上内容能独学的自己独学,不能独学的利用小组讨论完成,小组不能完成的老师直接讲解。此项内容备课组活动重点讨论。
(3)课上以学生展示为主,体现学生的规范(画图、书写等内容)。
(4)习题处理体现审题能力,课上教会学生抓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题。
(5)习题设置要符合本班学生基础,不要盲目拔高,实验班也是如此。
总之我们组的研讨课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发扬。
5、九月份,一课双研以后,按年级组和学科组的要求由邓玉华又上了一节观摩课。十月份我们组举行了教学设计大赛,11月份又人人上了过关课。期末复习阶段宋广利老师又上了复习引领课。总之、精选习题、集体备课、听课,课改,加强组员间的交流,从个别探讨到小组讨论,不但在教学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提供了更好的方案,同时,相互学习,促进好的教学习惯在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更快的提高个人在学科上的教学能力与教研能力的形成。正是这样,才使得全体组员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学生学情的研讨,针对性采取教学手段。
教学工作本身是双边的活动,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从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出发,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与手段,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全面的发展。进入高中学生的层次问题已经突显出来,学习指导思想不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再一次模糊起来,很多学生学习的兴趣都没有,再加上班级层次、文理分班、数学与物理脱节等问题,更加大了教学的难度,为此,我们组的教师在教学之外,还对学生进行了正确的思想引导,不但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同时也对学生的人生观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使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提到,并从中加强对学生的全方面的.认识,不仅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学情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提出教学目标,总体把握教学深度,使学生学习有信心,有兴趣。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四、向课堂要质量,不搞题海战。
本学期期中考试期间,有过对学生层次把握不准的失败的教训,试题较难,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学工作是非常不力的,期中考试后我们组总结经验,鉴于学生对讲过的重点题型把握不准,不熟,而九大学科的学案,课下作业课下练习题又都压在学生头上,我们组研究实施每日一练,每天只练一道计算题但必须书写工整,规范。这样题少学生愿意做。半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精选练习,尽量降低习题的难度,增加小题、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在习题的练习中加强了学生的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在部分学生的学习中进一步体现出来,今后这样的工
作还要进一步的做下去,真正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作业的批改,试卷的评讲,课下辅导:
我们物理组的教师虽然任课班级较多,但在作业的批改上都做到全收全改,对做错的同学都是课下单独辅导,我们物理组的教师任课班级较多,批改作业,学生辅导任务量重,每天几乎都是上晚自习后才能回家。
六、尽管做了许多工作,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1)课上老师讲的多,学生听得多,学生动笔少。课改体现盲从,变不成自己的东西。
(2)牛顿运动定律部分讲难题多,使进度偏慢。
(3)题做得多,方法强调的少
(4)老师处处都想讲,那都想讲透,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造成教学进度偏慢。
(5)每天都在辅导,但辅导的学生却进步不大。
总之,备课组活动对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培训、集体备课也是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备课组是发挥集体优势的最小但又是最基本的团体,他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进行学科教科研活动。目前我们备课组尚需在以往层面上深入展开教科研、更深入开展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的交流、研究,在题组练习的设计上,还要进一步下力度,充分发挥组内所有教师的作用。我们坚信,抓好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工作。今后的工作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去做。
物理中考总结11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1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2)用滚动代替滑动。
17.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1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2)用滚动代替滑动。
17.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物理中考总结12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非匀速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上升运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势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这一过程卫星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下落运动)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势能减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减小)这一过程中卫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近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在远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地球最远,势能最大。
7、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转化:
(1)水平面静止的物体: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气球: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3)下坡时刹车的汽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4)匀速上升的电梯: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5)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6)水平地面上刹车的汽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7)出站的列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8)光滑斜面上滚下的钢球: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9)不计阻力时上抛的石块: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8、当物体中空中自由运动时,若物体上升,则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若物体下降,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在转化的过程中无阻力,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匀速上升,则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这时,不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而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机械能增加,若物体匀速下降,则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减小的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皮球弹跳过程可分为四个过程:上升过程(皮球从高处下落到刚好要着地)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皮球刚要着地的瞬间动能最大);压缩过程(皮球与地面间发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变最大)是把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当皮球形变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恢复原状过程(皮球恢复原来形状到刚要离开地面)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刚要离开地面的瞬间,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从离开地面到上升至最高处)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然后又要下落,重复以上过程。
10、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1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物理中考总结13
20xx年中考我校物理均分是82。1分,校市比为134。9%,年级确定中考物理目标分是82分,刚好达到目标,这个成绩虽然不是很好,却也来之不易,我们两位老师还是下了不少功夫,花了不少脑筋,力争让师生在教学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回顾我们的备考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了考试说明,充分挖掘教材。
1、从考试说明中看,“了解”、“理解”两块知识点其中“理解”部分有24个知识点,是命题的必考知识,占中考的90%左右。在复习时就要结合知识点,结合考试说明中对学生有较高能力的要求,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复习与提高。可以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自命题,以在解题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阐述物理。
2、将“科学探究”作为考查的知识点载入考试内容中,体现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考不仅是选拔性的考试,更是大众化的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练兵。
3、教材是按着“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以往“考试说明”是就所用教材指明考试的知识点,而今年的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到这里按教材例举知识的要求程度是作为参考出现的。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教材“教”,而非是在“教”教材。“一标多本”体现了教材的多元,体现了按需取材。意味着中考复习不要只盯住教材的内容或形式,要吃透教材,领会其实质,透过教材学知识、用知识,掌握方法和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避免中考复习中的本本倾向。
4、考试内容的划分由原来的力、热、电、光、声五块改为现在的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渗透于科学内容考查之中。将知识更加系统化。
5、开放性试题引导学习方式转变
今年的中考仍将重视考查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等基本知识;加强考查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考生实验探究过程、科学实验方法的考查;在试题中体现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试题内容与综合实践、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试题的开放
性和综合性,发挥试题的导向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中考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6、认真阅读教材,把原来散乱、易错的知识进行梳理,仍按力、热、光、电等知识板块将概念、规律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教材中的基本规律不仅要理解其内容,还要掌握其研究方法、应用范围和技巧;对教材中的插图、实验等内容要复习到位。
7、要重视基础题的训练,求真务实,夯实基础。不要贪多求难。要有意识地训练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练习用物理的科学语言提出问题、说明、叙述物理规律、现象和操作步骤。要观察生活,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8、物理考试离不开实验考查,要把课标中要求的实验、演示实验、家庭实验室中的小实验结合起来,综合分析,相互渗透,形成整体的知识脉络,对相似的实验要把握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实验的操作规程及实验中的'要点要细心揣摩。使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多去解决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达到学以致用,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目标。
9、要适当对开放性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评价事物的能力。
10、要吃透和研究“参考试题示例”,把握好深度、广度、难度。不搞“题海战术”,不练偏题、怪题和计算繁杂的题目,以及不猜题和押题,要根据课标、考试说明及新教材自编符合学生实际的、真正能解决学生困惑的习题,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打好学生基本功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九年级学生学习一年半物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验精讲概念、定理、定律,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当中当堂或在考核过程中掌握、消化所学知识,力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巩固好每一堂课,使物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授课当中,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选精讲例题、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本来很有趣味的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
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3、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学生素质。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一期来,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鼓励基础差的学生赶上先进生,让差生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一学期下来,好几个同学都在最后有了明显提高。
4、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了我国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和现代科技成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作风。
5、编写了精炼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从第二轮复习开始,所有练习题均由备课组老师思考、搜集、整理而成,做到了针对性强、模拟性强的备考练习,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
6、上好课,做好教学反思。为了上好课,我们坚持了解考纲,考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我知道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在每次课结束后,我都对本次课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作出分类总结,进行反省,争取在课后或下次课作出教学上主改进和弥补。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努力培优抓中辅后
刚开学时,很多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们都是从鼓励和赞美着手,经常找学生交谈,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更好的批评了学生懒散,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
的。到了后半学期,大多数学生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他们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课间或课后时间,都用学生跑进办公问问题,我们都做到有问必答。利用学生学习的热潮和激情,我们把个别辅导的时间安排在中午或者晚自习前的一个小时里,等学生吃晚饭来学校后,我把们平时专入题海中提练出来的题目给成一些优秀生做,当场完成,当场给学生讲评分析并帮他们归纳出做题目的方法,通过这样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的培优方法来查漏补缺,同时也在接近中考时调整学生应考的紧张心里。
四、中考反思
我们认真看了今年的中考试题,学生所谓的容易在哪,丢分在哪,为什么丢分?经过分析,学生丢分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1、教过与教会。老师教过的知识并不一定教会学生,在复习中我们老师总是埋怨学生:“我都教了好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好好想想,如果教过等于教会,学生不都是满分了?还有复习的必要吗?无论什么样的班级,也不论学生的学情怎样,都会存在一定的薄弱点。平时我们还是没能做个有心人,特别是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没能把存在的普遍问题记载下来,复习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是我们对他们太过于信任,总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为只要口头给他们指出他们的弱点,下次他们就会改过。其实学生不会做教过的题目就是证明教过不等于教会。复习时重点问题重点讲,常错问题反复练,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
2、全体与部分。在总复习时,由于过于期待和期望我们所要得的结果,我总是过于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过于关注指定的A+学生,稍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复习,特别是对中等生的关注和指导较少。特别是到后两个月,学生所复习的科目较多,平均分下来的各科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复习计划欠缺合理性,再加上后半学期复习心理上的疲惫和厌倦,此时在没有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导致今年物理中考中,达A的人数偏少。
3、回归与指导。初三复习,我们非常重视回归课本的复习,资料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们知道只要用好了课本,选择好复习教材,才能让学生远离题海,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中考题中的填空题有些是出自物理课本插图(滚摆),所以平时我也没有太在乎章节以外的知识,在最后一轮复习回归课本时,我们强调学生一定要看课本的插图和课后练习,但没有指出课本哪部份是重点,所以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看到这部分的内容。虽然题目所讲现象的物理知识在课堂上讲过,但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只有个别课外知识面较广泛的同学答对。
回顾中考复习,总体的印象是我们很忙碌,除上课外,其他时间似乎都是在进行教学设计,做选题上、甚至编题,似乎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中考题上。因为学生做“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只有老师进入题海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为学生精选出练习题,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提高学习的应用能力。中考已经过去了,结果已经成定局,我不仅要记住今天的遗憾,还要对遗憾作出深刻反思,以上就是我们对今年物理中考科目的总结及反思,我们不会气馁,我们会带着这份反思继续走好我们今后的教学之路,争取更好的成绩。
物理中考总结14
中考物理容易失分的因素:
1.未认真审题、看图,导致思路不清,误入圈套。
2.答题过程中的关键字、词写错。回答问题不能用物理语言,不能抓住主要问题,条理不清,回答不全面。
3.对实验目的、器材、原理、过程、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认识不足。
4.作图不用铅笔、直尺,缺乏规范。如实线、虚线的表示,带箭头或不带箭头,两线是否垂直,是否用规定的.字符表示等问题都不重视。
5.答计算题时乱套公式,对物理过程分析不深入、逻辑混乱。
6.做题时物理单位不统一,对题干给出的条件不知如何取舍。解题过程只有数字运算,没有物理公式。
避免失分答题指导:
1.审题要仔细、认真,抓住关键词和数据,寻找突破口,可先阅读一遍题目,再带着问题阅读一遍题目。答题语言或符号要专业、准确、完整,单位的使用要统一。
2.解答计算题可先从文字、图像、表格、装臵中找出有用的物理信息,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努力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关系。同时步骤要简洁、规范。
3.保持卷面清晰,检查时切莫随意更改答案。
审题时注意事项:
1.浏览全卷,立足全局;明确关键词语,避免答非所问。
在动笔答题之前,一般应将试题浏览一遍,明确卷首或题首的提示或答题要求,按规范要求答题,杜绝不应有的失分。试题中的关键词语常使用下划线,以引起考生的注意。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等,在此提醒大家注意。
2.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如果通过对文字及插图的阅读觉得此题是熟悉的,肯定此题会做,这时一定要重新读一遍再去解答,千万不要凭着经验和旧的思维定势,在没有完全看清题目的情况下仓促解答。
凡是能画草图的题,应该边审题、边做图、边思考,这样可以建立起直观的图景,帮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物理中考总结15
今年的中考已经结束,学生在考后都一致的认为物理很简单,老师们也提前倒出了一些祝贺,但我的心里却没有真正的感到高兴,反而是很纠结,因为只有我知道,就平时的考试来说道,我们的学生反而是越容易的题目越容易出错。当我看到中考题并逐个做出答案之后,感觉20xx年的中考题目比20xx年的难度要小一些,但容易失分的点儿较多,所以我已经做物理科中考不够理想的准备了。但当成绩出来后,我都被吓呆了,结果比我想像中要差很多,总分A+才有一个,我连续几个晚上没有睡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我教学上的问题,还是学生复习上或是其它什么原因?不管怎样,现在要回顾一下总复习时的方法、做个合理的总结和反思,理顺这一届毕业班工作的得与失。
一、中考复习总结
1、科学的安排和完成总复习
九(下)一个学期都是复习阶段,在第一轮复习中,以课本为主,我严格把握章节知识重难点,带着学生建立章节知识网络图,把初中物理三本书的每一章节的考点过一遍,并通过章节测试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第二轮是复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专题系统复习”,以复习资料为主,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到位,并适当增加一点儿高于基础的难度,同时特别是一些边边角角上的小知识点不能忽视(课本上的小资料、课后练习)并通过专题检测了解学生的专题复习情况;第三轮复习是回归课本,综合模拟,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能熟悉题型,把握解题方法。根据模拟质量分析有目的的、有针对地开展个别辅导工作,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使不用层次的学生又有一次的提高,达到查漏补缺调整应考性心理。
2、上好课,做好教学反思
为了上好课,我做坚持了解考纲,考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我知道再完美的课
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缺憾。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在每次课结束后,我都对本次课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作出分类总结,进行反省,争取在课后或下次课作出教学上主改进和弥补。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刚开学时,很多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都是从鼓励和赞美着手,经常找学生交谈,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更好的批评了学生懒散,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到了后半学期,大多数学生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他们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课间或课后时间,都用学生跑进办公问问题,我都做到有问必答。利用学生学习的热潮和激情,我把个别辅导的时间安排在中午或者晚自习前的一个小时里,等学生吃晚饭来学校后,我把平时专入题海中提练出来的题目给成一些优秀生做,当场完成,当场给学生讲评分析并帮他们归纳出做题目的方法,通过这样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的培优方法来查漏补缺,同时也在接近中考时调整学生应考的紧张心里。
二、中考反思
我一遍又一遍的看今年的中考试题,学生所谓的容易在哪,丢分在哪,为什么丢分?然后我把5月份以后学生做的题目找出来看看,有一两题是“蒙对”原题。大多数题目是变形题,但不是怪题,只不过是问法不一样而已。经过分析,学生考得不好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1、教过与教会
老师教过的知识并不一定教会学生,在复习中我们老师总是埋怨学生:“我都教了好几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好好想想,如果教过等于教会,学生不都是满分了?还有复习的必要吗?无论什么样的班级,也不论学生的学情怎样,都会存在一定的薄弱点。平时我还是没能做个有心人,特别是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没能把存在的普遍问题记载下来,复习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是我对他们太过于信任,总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认为只要口头给他们指出他们的弱点,下次他们就会改过。其实学生不会做教过的题目就是证明教过不等于教会。复习时重点问题重点讲,常错问题反复练,这样复习才会有针对性。
2、全体与部分
在总复习时,由于过于期待和期望我们所要得的结果,我总是过于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过于关注指定的A+学生,稍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复习,特别是对中等生的关注和指导较少。特别是到后两个月,学生所复习的科目较多,平均分下来的各科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复习计划欠缺合理性,再加上后半学期复习心理上的疲惫和厌倦,此时在没有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我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导致今年物理中考中,总分A的人数太少。
3、回归与指导
初三复习,我非常重视回归课本的复习,资料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我知道只要用好了课本,选择好复习教材,才能让学生远离题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中考题中的简答题是出自八上物理课本引言部份的一幅彩图,因为是引言部份内容,过去中考中几乎没有考到,所以平时我也没有太在乎章节以外的知识,在最后一轮复习回归课本时,我强调学生一定要看课本的插图和课后练习,但没有指出课本引言部份也要看,所以大多数学生也没有看到这部分的内容。虽然题目所讲现象的物理知识在课堂上讲过,但学生的应用能力较差,只有个别课外知识面较广泛的同学答对。回顾中考复习,总体的印象是我很忙碌,平时除了忙于班级和团委的日常管理,剩下的时间似乎都是在进行教学设计,做选题上、甚至编题,只要班级、团委事务稍松一口气,似乎所有的时间都是用在中考题上。因为学生做“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只有老师进入题海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为学生精选出练习题,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炼出同类问题规律性的解法,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提高学习的应用能力。中考已经过去了,结果已经成定局,我不仅要记住今天的失败,还要对失败作出深刻反思,以上就是我对今年物理中考科目的总结及反思,我不会气馁,我会带着这份反思继续我今后的教学之路,争取今后再创辉煌。
【物理中考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中考总结05-16
【精选】物理中考总结05-19
【推荐】物理中考总结05-19
中考物理必考公式总结02-01
物理中考工作总结01-15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02-20
[必备]物理中考总结15篇05-16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总结12-31
[实用]物理中考总结15篇05-19
物理中考总结优秀(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