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物理中考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中考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中考总结1
经过两个多月的九年级物理教学,期中考试也已经结束,学生成绩已经揭晓,在学生拿到物理试卷的同时,我也拿到了试卷,看过后感觉整体情况不是很难,学生应该能做,但考下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此对我在物理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地反思为今后能更好进行教学。
在备课方面,在备每节课时,总是先对整个一章,以及它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和中考中的地位作通盘考虑,然后在具体到每一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得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程度,注意在教学中分散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标,应该说在教学、备课中作了较详细和充分的准备。 上课方面,平时在教学中,认认真真,注意知识的导入,上课的衔接,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训练,在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经历探究的过程和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作业布置不多,课后也认真作了批改,要求学生把做错的作业要求订正,在教师上课这方面应该说是没有大问题。
在这次期中测试中,班级学生出现好坏两极分化很严重,班级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有50分,本来在学生成绩应该是中间大,头尾较小分布,现在变成尾很大的不正常分布,造成班级平均分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本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学习基础不同,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参差不齐。具体可从学生作业的态度上反应出来,有的学生字迹潦草,连自己的名字多写得连自己都不认识,所做的作业就像是草稿,为了作业的字迹问题,也单独找过学生进行了解和谈心,说了学生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好,但仍然在作业上一如既往没有改观,上课听课时的坐姿一看就不舒服,居然有个别学生在上课能睡觉,发现他们睡觉时也采取了教师常用的方法提醒,课后找他们了解原因,回答是我想大家都明白。还说:反正我有不上高中吃这个苦干嘛?就这些问题我也给学生做了思想工作,学生也明白这样做不对,但收效甚微,想改,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有部分学生找借口说:我八年级物理没有学好,现在我学不好了。一句话就是偷懒怕苦。为此也找他们进行了思想交流,说九年级物理的内容与八年级内容不同,就相当于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起跑,对于一部分思想上想学的学生,通过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二、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作业完成情况看,尽
管作业不多,但三个班都有部分学生是抄袭或不做,造成所学内容没有巩固,课堂上听懂了,但不巩固,知识掌握情况就不好;从试卷上看基础部分得分情况也只有70--80%,对于能力部分得分也只有50--60%,还有就是作图,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可从实验探究得分率只有40%多,尽管课堂上对于实验探究过程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带领学生一起寻找到了原因,但从学生答题来看,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试验时应怎样去设计实验,发现掌握情况只有50%,所以在下阶段的教学中任务艰巨,怎样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阶段准备的做法:
1、继续保持以前好的做法,课后在作业问题上下功夫,从学生字迹上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上和杜绝超作业上入手,课堂上多做一些与基础知识相关的练习,加强默写和抽查,以期来督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2、对于一些程度相对来说较好的学生和想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和能力的训练,以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能让他们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进入自己满意的高中。
3、课后加强辅导来帮助一些理解上不是较好的而又想学的学生,使他们的成绩有所突破。
物理中考总结2
最近物理两各班都考的不是很理想,看了成绩以后,觉得学生退步很大,没有前两次月考成绩好,分析一下原因,学生出现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一些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认
2.生活知识贫乏,尤其和物理有关的生活知识
3.实验技能薄弱,尤其是在实验内容表达方面,不注意专业术语
4.灵活应用不够,尤其是习惯背概念,公式,不能灵活掌握,更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下个阶段有限的时间,针c对考试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1、注意课堂实效性,紧扣教材
让每节课都有重点,采用有效的教法,减少课堂讲解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
2、重视实验复习,培养研究能力,如实验原理,器材,设计表格,分析现象,以及实验数据的粗粒等方面加强训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尤其是现在学到的限速,雨雪天封闭高速公路,等实际问题
4、分层优化,落实练习,尤其是关注40---50之间的学生和40分以下的`同学。针对基础差的同学,只用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原理。
物理中考总结3
知识点一 内能(重点)
1、分子动能:
(1)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
(1)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2)分子作用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3、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统称为内能
(2)内能的单位:焦耳(J)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4)内能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如:蒸汽机
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热传递的实质:内能的传递过程(内能的转移)
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转移方向:高温→低温 结果:温度相同
(2)做功
如:冬天搓手、钻木取火
实质: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如:气体膨胀)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注: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知识点二 热量(难点)
(1)定义:在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表示。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单位:焦耳(J)
理解热量的概念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能量(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②热量是再热传递过程中,能量(内能)转移的数量。热传递的方向是能量(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能量(内能)转移的多少叫热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③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能量(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物理中考总结4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各校都加强了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它反映出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对实验重视不够,也反映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到位。为此,应改进教学方法,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质为教学的出发点。
一、本学期复习的实验有以下:
初二: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平均速度的.测量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弹簧测力计 5、水的沸腾6、天平 7、阿基米德原理 8、物体的浮沉 9、液体的压强 10、动滑轮和定滑轮 11、动能和势能
初三:1、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摩擦力的影响因素3、串联和并联 4、电流表的使用5、电压表的使用6、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探究7、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8、测量小灯泡的电阻9、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实验复习教学中过程学生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
1、基本工具使用得不正确,其主要表现为
(1)在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没有试触就直接使用;不注意接合适的量程。
(2)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及判断阻值的变化情况。
(3)学生对实验不够严谨,思路不清。
2、操作不规范,如
(1)学生操作不按实验要求,操作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不够规范。
(2)连接电路的方法不正确;表的刻度盘没有正对观察者;没有排除电路故障的一般经验,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连接电路。
3、背实验和数据,违背实验事实。
很多学生一开始就马上在实验册上填写有关内容,根本没有看器材,甚至是先填出实验结论、数据,再做实验。其实验数据与填写数据根本不符。
三、进行实验专题的复习,培养学生物理实验思维
为了提高中考中实验操作能力试题的得分,我们应加强复习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现在网络上推荐的VCM仿真实验高度仿真,学生可以不受空间及实验器材的限制,在线做实验,探究实验原理,进行实验同步练习、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总之,物理实验渗透于物理学的每一知识点,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定能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物理中考总结5
1、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1)课前阅读,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如阅读“功”这一节,可列出如下提纲:①物理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它和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做工”有什么不同?②做功必须具备哪两个必要因素?有哪几种情况不做功?⑧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④功的单位是什么?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宇、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如阅读“重力的方向”时关键是“竖直”.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课文时,抓住“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和“总保持”.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样说,能不能那样说?为什么?弄清其原团究竟.
(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现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2、细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教师板书等.
(1)观察要有主次
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要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沸腾前气泡发生的位置、气泡大小、多少,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沸腾时观察气泡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敷是否有变化?停止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
(2)观察要有步骤
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在”研究液体的压迎”实验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用手指挤压压强计盘上的橡皮膜,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2)将水倒人烧杯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臂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报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3)改变橡皮膜所对方向,再观察u形管两边的液面,根据观察判断水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其大小有什么关系?(4)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胡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5)将金属盒放人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改变?(6)观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
(3)观察时要思考
如在引入“牛钡第一运动定律”前做有关演示时,当观察了同一高度处的小车从斜面上分别经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时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后,要认真思考: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跟什么有关?当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摩擦力很小时,运动的距离很大吗?当小车在光滑的平面上(无阻力)运动时,运动的距离将有多远?经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应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学边实验和小实验.演示实验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通过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现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在学生实验中,要接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严格按使用规则和程序亲自操作,作必要的记录,根据实验内容得出结论,呀袄做到手、眼、脑并用.通过实验,自己去“发现”规律,学到探索物理知识的方法。
4、多思考,细比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认识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不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都受到浮力,接着思考以下几个思考题:
(1)既然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为什么铁在水中下沉?木块能浮在水面上呢?
(2)把同样重的铁块和木块同时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3)用钢铁制造的大块在轮船为什么又会浮在水面呢?
然后通过对放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比较重力和浮力的大小的关系,根据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
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是不是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本身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区别.如某些现象相似,但实质不一;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例如,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就可列表比较.质量和重力、压力和重力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等,都可以列表比较.通过比较,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5、善记忆,会记忆,提高记忆效益
为了使学到的知识牢固地铭刻,必须加强记忆.如图表记忆,顺口溜记忆,理解记忆,类比记忆,系统记忆,形象记忆等,这些巧记、妙记,都能缩短记忆周期,使知识信息贮存得牢固.如果能做到科学记忆,就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智慧的仓库”.在新的学习活动中,当需要某些知识时,则可随时取用,从而保证了新知识的学习和思考的迅速进行.
(1)理解透彻,记得牢
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对初中物理中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额定功率”、“实际功率”、“比热”等,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更易发生混乱.
(2)语言简炼,记得快
可将一些重要知识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如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编成:“一物一线等值反向”;光的反射定律可编为:“三线同面,法线居中,哪来哪去,角度不变”;电路识别可编为:“简单电路四元件,源器线加电键,逐个顺次是串联,电路分叉属并联”.
(3)反复强化,记得准
对有些知识,需反复强化记忆.即凡涉及到该内容时就不断强化刚形成的条件联系,并及时运用、巩固,以加强记忆。
6、广训练,精练习,提高学习成绩
练习是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练习包括课堂练习、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练习、单元练习及综合练习等,在练习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适量练习.既要有知识覆盖面,又要有适当的知识梯度。
(2)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不断探索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的词句和物理过程仔细分析,同时应反思解题过程,勇于修正错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效率。
总之,阅读、观察、实验、思维、记忆、练习等方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物理中考总结6
期中考式也已经结束,学生成绩已经揭晓,我看过物理试卷后感觉整体情况不是很难,学生应该能做,但考下来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此对我在物理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地反思为今后能更好进行教学。
存在的不足:
1。时间安排的不太合理。前面的热学部分耗费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电学部分的教学时间过紧,课堂上一味地赶进度,根本不管学生的感受,简直是囫囵吞枣。
2。时间紧,进度快,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教学,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反馈都没跟得上去,也就是说,学生做题很少。
3。本学期教学内容增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没能做及时的调整,造成有时措手不及。
4。客观原因是没有复习。
今后的打算:
1。科学制定每周计划:制定出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明确本周教学内容和要求。有了计划的引导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深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物理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达到良好的效果。
3。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要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要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物理,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4。练习和考卷的选择:一份好的练习和考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要进行合理精选,练习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物理思维,且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在轻松高效中掌握知识。每节新课后注意反馈,主要作业与小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订正。。
5。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
物理中考总结7
考前的每次班会,我喊的都惊天动地,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恨不得马上得到年级第一,总是在编织着美丽的梦。可我们却忘却了,忘却了我们在憧憬时,别人在心动;我们在空喊时,别人在行动;而我们在嬉戏玩闹时,别人呢?
在付出!在奋斗!我们忘却了怎样去脚踏实地。宣誓固然能催人奋进,但我们如果置若罔闻,班会固然能增强斗志,但我们一曝十寒。在此,我想问同学们,你们努力了吗?你们尽力了吗?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习。我们难道就这样麻木了吗?我们难道就这样自甘落后吗?我们难道就这样甘心被别的班的同学看不起吗?我不甘心,想念同学们也不甘心!那么,为何?为何不把你们的不服气付诸在行动上?要知道:行动比语言更响亮!
我实在是厌了,烦了,厌了那紧握的右拳,烦了那响亮的口号。它,是否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是否喊出了我们那不甘落后的壮志雄心,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本次期中考试,成绩如何?想必大家已心知肚明,请相信我吧!付出多少,你便会得到多少!这一段时间里,你尽力了吗?
班主任在我们班发急,我相信,每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发急,他急的不是落后的名次,不是失掉的荣誉,而是恨铁不成钢!为我们虚度的年华,为我们渺茫而痛心未来而担心。
没有考好,痛定是痛,首要原因,我想,便是自己。总认为自己在为班级而学,为老师而学,为父母而学,总认为自己缺乏自由。想想吧!我们究竟为什么坐在这里?我们究竟在为谁而学习?
次要原因便是班组风气,一个好的`气氛,着实重要。我们课堂是够活跃、够热闹,可一节课,你又学会了多少?每天坐在那,你是否全力以赴的去学习?
我不会再寻觅当初的承诺,也不会再思索昨日的得失,更不会憧憬编织未来,我发现,只有坚实地走下去,才能真正缩短梦与现实的距离。同学们,切记:行动比口号更响亮!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频道的高三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的全被内容,小编建议同学们在每一次考试都能认真反思总结,祝愿大家学习愉快,诚意优异!
物理中考总结8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感觉我们班学生此次考试发挥还算正常,均分比前次抽测有所提高。均分:72.2分,及格率80.4%,优秀率21.7%,90分以上是10个,80分以上是14个,70分以上7个,60分以上5个,不及格的9个,总体来说,还可以吧,当然和城区学生还有较大差距。对于,这次的考试,我总结如下:
1、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虽然,我平时总是强调要多花时间看看课本,把基本概念要记在脑子里,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可是,很多学生都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从不肯花时间看书,天天仅仅是把作业完成后就抛之脑后。所以,考试时学生遇到不熟悉的概念就无从下笔,导致失分。
2、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不够好。
对于物理题目中的力学画图,我的要求是用铅笔作图,仔细读题,认真分析题意,然后根据力的三要素去认真画图,可是学生在画图时总是丢三落四,这里忘记写数据,或者那里忘记力有长短,还有的同学连题目都看不明白。如:画出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上右方画50N的拉力。很多同学都是画成了与竖直方向成30°。有的学生读题目不仔细,仅仅是走马观花,更谈不上深思熟虑,所以对题意的理解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又有的学生看到熟悉的题目就想到以前的答案,而不是再认真审题,仔细答题。所以难免会丢分。
3、对于落后生,有时候总是无奈。
本班学生有3个弱智,七八个智力低下的学生,因此他们学习起来很困难,当然,我对他们的要求也不敢奢求太多,只好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记牢,有的`难题能做就做,不会做就放弃。
4、我觉得自己在考前辅导准备的还不够充分。
本来有些知识是该考前和学生再三强调的,可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来得及说,所以刚好考到时,学生有的忘记我上课说过了,就做错了。记性好的同学还好,能够做对,所以,我觉得今后的复习,可以帮要复习的要点写在纸上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忘记没来得及说了。
每次考试,多多少少总觉得会有一些的收获,有的问题出现后,我会和学生再三强调,让他们能改掉一些坏毛病,希望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物理中考总结9
这次期中考试就试卷难易程度来讲,二个字——不难,但是我们有一些同学偏偏对付不难的试卷却有困难;大部分同学成绩还可以,这与大家平时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概念性的24分的填空题中,同学们平均都失去3~6分,说明我们有些同学对概念的应用或者对概念的识记情况并不是很好!而且,对于平时多次强调的问题——譬如,霜的形成原因;物体的颜色问题,诸如此类,再次考察后却还是有错误!
34分的选择题,是大家错误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上次抽测考试的问题一样,简单概念的应用方面能力不是很强,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不知道自己考试时在干什么,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的,却由于自己考试粗心而选项填错了;还有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说法,而有的同学却看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把该选项的代号填到答题栏里了。这些原因都属于“意外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对基本概念作出彻底地、深入地理解,再者考试时马虎,填答案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该选项的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符合逻辑。
9分的作图题几乎没有同学失分,关键还是同学们平时练习练习再练习熟能生巧的缘故,但是对于最后一空的平面镜需要旋转多少角度的问题,很多同学没有得到正确答案,原因在于平时并没有真真正正地先作图,再利用几何知识做出答案。
26分的实验和简答题,都是大家平时遇到过的题目,所以没有错误的理由!最后的阅读理解题是很简单的题目,考察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知识迁移情况!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新物理情景有机融合的能力,教学更必须注重知识的细化,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上课也要更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参与探究问题,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加强学生自身的谦虚上进的责任观,端正同学的学习态度。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在下次的期末考察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物理中考总结10
中考已经结束了,回想两年来的物理教学,有些我自认为有一些有用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对基本知识的复习要扎实认真
分析几年来得中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中考非常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基本知识部分的比重占80%左右,所以对基本知识的复习将是提高中考成绩的关键所在。其实,掌握好基本知识,学生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并为高中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用不着再将这些知识进行更深的挖掘。
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育思想只讲究对知识的掌握,而知识是否有用则不去多想。这样即使学生背诵、记忆了大量的定理、定律、公式、结论,也不会应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健康发展。现代的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的实际意义,重视知识应用与实践。而中考也很重视对应用物理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复习过程中重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三、复习练习题要精选,不搞题海战术、时间战术
山东省实行新的教育改革后,开足了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也使得各文化课的时间也减少了,如果还按原来的一套进行教学将不再符合实际需要。事实证明,只能我们适应环境。在有限的时间里,练习题精选精练是必须走的一条路子。
四、重视对作业的设计和使用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是非常认真的,一份设计合理的作业,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引导
长期以来,学生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认为物理很难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打开学生的这一心结,是广大物理教师的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六、重视搞好师生关系
兴趣是完成学习的前提,但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学生喜欢你,否则何来兴趣而言呢?更别说学习了。
物理中考总结11
汽车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学完初中物理以后,我们已经能解决许多有关汽车方面的问题。汽车上应用了声、光、力、热、电等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又贴近生活,所以针对汽车的命题是近年中考试题的热点题型。本文在总结大量有关汽车考题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运用初中物理知识解决相关汽车问题,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1、汽车的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轮胎长期使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变小,导致制动距离会变大。
2、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3、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4、汽车前进的动力是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5、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6、汽车刹车后不可能立即停下来,这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就越难停下来。而汽车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地面等摩擦力作用的结果。
7、汽车拐弯时:①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8、汽车急刹车(减速)时,①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④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⑤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增大摩擦。
9、车上配备安全气囊,是为了防止发生撞击时由于惯性对人体造成伤害。
10、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11、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由于货车目的就是运输货物,故而大型载重汽车的轮不仅数目多,而且宽大,目的也就是增大受力面积,尽可能减小对路面的压强,缩小对路面的破坏。
12、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空气流动速度快,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的原因。
13、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那么,当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过程中,车子上方的气体的速度大于车子下方的气体的速度,从而使得轿车行驶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14、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导流板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像一个倒置翅膀,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表面的空气流动慢,压强大,底部空气流动快,压强小,形成的压力差使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导流板和汽车外形正好相反。
15、交通管理部门要求: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②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③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
16、简单机械的应用: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②刹车踏板(图2、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
17、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18、汽车每过一段时间就需要保养,给有关部件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部件间的摩擦。
19、在某路段,小车的限速为80km/h,而大车的限速却为60km/h,这是因为动能跟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
物理中考总结12
这次的期中考试中,物理总体成绩来说并不是很理想的。这个成绩不能代表全部,不能代表将来。成功自有成功的喜悦,以此为动力,一路向前,将成功串联,才能铸就更大的成功。
期中考试已经过去,虽然现在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我们现在应该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首先我们得做到以下几点:
1。上课时跟着老师思路走,不开小差,不讲话。认真听讲,老师所说的重点,要记得勾画,做笔记。上课不和同桌及其周围的人讲话,在上课时不理睬与课堂无关的谈论、事件。
2。做作业时独立思考,不要依靠手机或电脑。不三心二意,认真完成回家作业。
3。回家后及时巩固预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预习接下来要学的,预习的过程中应对照全品听课手册做好预习。
4。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走。确定下次的物理成绩,把这个当做我们学习的动力,成为下一次考试的信心。
除了做好这些,我们也该问问自己,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接下来要干什么?失败了怎么办?虽然上面我说了该怎么做,但也得有大家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要善待每次考试后的分析总结,不断反省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改进。
现在所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上课不认真,处于停滞状态;
2。早读时,不认真。总想快点结束;
3。上课不认真,老师转身间,部分同学讲话。
希望同学们能够反思总结自己。指定目标,不要光说,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在顺利登陆理想的彼岸之前,请不要轻言成功。
物理中考总结13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作为进入高一的第一次考试,本试卷满分110,试卷的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考试的范围为必修(1)的前三章,从试卷的知识分布可以看出,试卷侧重了对运动学的考查,对于检测高一年级前段时间的物理学习情况,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总体看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考查范围为前三章,运动学占80%。相互作用占20%。
(2)试卷的总体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区分度较好,我校物理最高分110分,最低分3分。
(3)试卷的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也进行了较好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
(4)不足之处:试卷中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偏少。
二、考试情况:
全校100分以上共28人,90分以上的145人,80分以上的373人。70分以上640人。
附考试统计表:(参考人数:1600人)
三、试题分析:
1、选择题
学生做的较好的为第1、2、3、8、9、11题。
第4题中,学生没有理解 以及 的区别,尤其是关于 的几种说法。
第5、6题为对运动图象的考查,在第5题中的C选项中,很多学生都理解成了 图象。
第6题为选择题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题,在B选项中80%的学生都认为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没有理解如何从 中得到加速度,而且对于直线的斜率的理解也有偏差。
第7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几个重要推论的记忆,解决本题的方法很多,导致学生在方法的选择上出了问题。
第10题,问题主要出在B选项上,由动摩擦力的公式 ,学生们都理解成了水平面的模型,即 ,认为摩擦力一定和物体的重力有关系。
第12题较难,尤其在D选项中问棋盘对棋子的作用力,学生们并不知道为棋盘对棋子所有力的合力,简单理解成了静摩擦力。当然学生的受力分析也没有过关。
2、实验题
实验题中第13题学生们做的不错,得分率很高,部分学生丢分是在对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环境不是很清楚。
第14题,做的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要求。
(2)没有细心注意纸带上的时间间隔,错误的认为为 ,导致后面所有的计算都是错的。
(3)在分析丢失的纸带上应该有几个计时点时,能正确计算出CD之间的距离,但分析时错误的认为有5个点,这种情况的学生很多。其实只有两个时间间隔,3个计时点。
3、计算题
第15题,学生的主要丢分在,错误认为 ,为最后2s的初速度。
第16题,学生丢分主要在两个方面
(1)减速运动的皮球在10s后,就停止了动。所以10s到16s皮球没有运动。
(2)在计算16s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时,只用位移50m除了10s,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不到位,在这个细节上全校学生中的丢分率很高,这也反映了我们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对最基本物理量的理解上讲解不够,只注重了怎么解题,没有注重最为基本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后阶段物理教学急待解决的细节。
第17题,问题主要在第三问,当弹簧伸长量为6cm时,弹簧中的弹力F=120N,没有对物体此时是加速还是匀速加以判断,错误的认为摩擦力总是等于弹簧中的弹力。
第18题,在所有的四个计算题中,最后一题学生们做的还是不错的,对于追击相遇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理解三大关系:时间关系、位
移关系、速度关系,尤其是在第二问中的计算能追上的最小速度v,临界情况为: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近。很多学生只是列出了相遇时的位移关系,没有列出此时最重要的速度关系,错误的认为时间还是上一问的6s。
四、试卷得失和今后的工作安排:
整张试卷中也有学生闪光的地方,比如在质点、矢量和物理学史等知识点上,得分率很高,当然也反映了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数学计算能力差,平时很依赖计算器,很少动手计算,在做计算题的板书中不规范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做题的速度也不快,不少学生反映本试卷根本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做完了的也没有时间检查,最后试卷下来后,发现了很明显的错误。作为进入高一的第一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技能很差,体现在考试中心理影响很大,一旦很难计算就很容易情绪化,这都表现了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技巧方面的能力不足,为我们后面的平时训练提出了很高的目标和要求。分析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出,特提出下半学期高一物理组的工作安排:
(1)以课例研究为突破口。
将每周四下午的集体备课定为教研与课例研究时间。利用这节课的时间进行组内校本教研、集体评课、改课。课例研究活动的开展,让老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效率。
(2)紧抓教学反思
现在,非常流行这样一句话: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反思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没有从不断反思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人就不能真正获得提高。学校要求每个教师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做到一课一反思,鼓励老师们进行听课反思。现在,老师们均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在课例研究评课时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反思,并从反思中得到提高。
(3)始终不放弃理论学习
为了达到高中物理课堂改革的要求,理论学习应该贯穿在整个学期中,多组织老师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课改学习。作到每个月每位老师写一篇学习体会。
(4)重视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好处诸多,学校鼓励教师认真参与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做到不早退、不迟到、不旷工的情况下,要努力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向别人的精华学习。
(5)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增进师生情感,增强教师亲和力。比如:学生实验,学校的科技节等
物理中考总结14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非匀速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上升运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势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这一过程卫星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下落运动)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势能减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减小)这一过程中卫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近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在远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地球最远,势能最大。
7、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转化:
(1)水平面静止的物体: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气球: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3)下坡时刹车的汽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4)匀速上升的电梯: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5)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6)水平地面上刹车的汽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7)出站的列车: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8)光滑斜面上滚下的钢球: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9)不计阻力时上抛的石块: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8、当物体中空中自由运动时,若物体上升,则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若物体下降,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在转化的过程中无阻力,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匀速上升,则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这时,不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而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机械能增加,若物体匀速下降,则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减小的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皮球弹跳过程可分为四个过程:上升过程(皮球从高处下落到刚好要着地)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皮球刚要着地的瞬间动能最大);压缩过程(皮球与地面间发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变最大)是把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当皮球形变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恢复原状过程(皮球恢复原来形状到刚要离开地面)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刚要离开地面的瞬间,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从离开地面到上升至最高处)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然后又要下落,重复以上过程。
10、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1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物理中考总结15
物理知识点总结
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场和磁感线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电与磁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9、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0、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2、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一定就受力的作用。
25、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快速提高物理成绩的“三多原则”
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知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还应该做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另外,平日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质。
多总结,首先要对课堂知识进行详细分类和整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其次要对多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还有一种总结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之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弱项,以便日后克服。
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简介
(1)审题干:在审题干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正向选择一般用“什么是”、“包括什么”、“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这表明”等表示;逆向选择一般用“错误的是”、“不正确"、“不是"等表示。其次,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找出关键词句?――题眼。再次,明确题干规定的限制条件,即通过分析题干的限制条件,明确选项设定的具体范围、层次、角度和侧面。
(2)审选项:对所有备选选项进行认真分析和判断,运用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下文将有论述),将有科学性错误、表述错误或计算结果错误的选项排除。
(3)审题干和选项的关系,这是做好不定项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常见的不定项选择题中题干和选项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下该选项不选。
第二、选项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系,但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并列关系,或选项包含题干,或题干与选项的因果关系颠倒,这种情况下的选项不选。
第三、选项并不是教材的原文,但意思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同或近似,或是题干所含知识的深层次表达和解释,或是对某一正确选项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这种情况下的选项可选。
第四、单个选项只是教材中知识的一部分,不完整,但几个选项组在一起即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的选项一般可选。
物理考前复习方法与技巧
摸透主干知识
近几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物理单独命题试卷,都注意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包括匀变速运动规律、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机械波、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命题兼顾对非重点知识(热、光、原)的考查,在试卷中这三部分均有相应的试题,这些非重点知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出现,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综合度。
能力驾驭高考
物理学科的能力可概括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实验和探究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既是基础也是核心。近几年高考试题还出现了许多对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考查的新情景试题,这类题目考查考生快速接受和应用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用已学过的知识加上新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科技领跑生活
高考试题情境设计注重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试题的命制都是从生活实际现象或实际问题入手,源于考生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现象。在近几年的高考物理中,应用型、创新型试题尤为明显,而物理中每一重要的知识块,几乎也都与现代科技紧密相关,同学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应用事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新兴科技。
掌握实验探究技巧
近几年高考实验试题更加强调动手操作、分析推理、实验设计能力,强调实验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考生要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掌握实验探究技巧。
(1)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
(2)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连接电路。
【物理中考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中考总结05-16
物理中考工作总结01-15
中考物理必考公式总结02-01
中考物理的知识点总结12-31
[必备]物理中考总结15篇05-16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02-20
物理中考总结范例(15篇)05-19
[实用]物理中考总结15篇05-19
物理中考总结[优选15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