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5-18 17:33:40 中考 我要投稿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经典)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经典)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酸和碱

  1.水是弱电离的,水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根,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碳酸钠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盐,只是在水中显碱性

  3.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蓝,不可搞错,另: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4.将石蕊加入酸中,是石蕊变红而不是酸变红

  5.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酸碱的腐蚀是化学变化

  6.稀释浓硫酸不可以将水倒入硫酸中,应将酸入水,沿容器壁缓缓倒下,同时不断搅拌,不可以用量筒稀释浓硫酸

  7.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有极强的挥发性(初中常见的酸除了硫酸都有挥发性),是物理变化

  8.氨水是一种碱,在水中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9.在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10.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12.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13.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性的,碳酸钠是碱性的,硫酸铵是酸性的,碳酸氢钠有较弱的碱性,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性。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性,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15.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

  1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17.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18.酸碱度和酸碱性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酸碱性指的是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pH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性

  19.若不慎将盐酸或硫酸弄到手上或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20.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生锈、_、风化等。

  2、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KClO3、H2SO4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CO2、SO2、Fe2O3等。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通常是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通常是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MgO、Fe2O3等。

  酸:由H+、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HCl(盐酸)、H2SO4(硫酸)、HNO3(_)

  碱:一般由金属离子和OH—组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Fe(OH)3

  盐:一般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分为三种:(1)正盐,如:NaCl、Na2CO3、CuSO4(2)酸式盐,如:NaHSO4

  (3)碱式盐,如:Cu2(OH)2CO3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原子团如下:OH—(氢氧根)、NO3—(_根)、

  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PO43—(磷酸根)、NH4+(铵根)

  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5

  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

  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

  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药品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

  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的烧杯。

  13.粗盐提纯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铁架台、

  托盘天平实验步骤:1.溶解2.过滤3.蒸发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14.浓酸、浓碱有腐蚀性,必须小心。不慎将酸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溶液沾在皮肤或衣物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硫酸沾在衣物或皮肤上,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

  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共3页,当前第1页123

  15.洗涤玻璃仪器:玻璃仪器附有不溶的碱性氧化物、碱、碳酸盐,可用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

  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16.连接仪器:连接玻璃管和橡皮塞或胶皮管时,先用水润湿,再小心用力转动插入。

  给试管、玻璃容器盖橡皮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去。

  17.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8.蒸发: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加热过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要放在石棉网上。

  19.物质的鉴别

  ①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各气体的性质:

  氢气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o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甲烷有可燃性,燃烧的产物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鉴别五种气体的步骤:

  先用燃着的木条: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二氧化碳;

  能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第二步检验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燃烧后的产物: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不生成的是氢气和甲烷,无水生成的是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②酸(鉴定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

  方法二、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③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

  方法二:加硫酸铁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注意:以上方法只能鉴定可溶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

  ④鉴定碳酸盐的方法:加盐酸,有无色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32-)反应原理:碳酸盐+酸→盐+h2 o+co2 ↑

  ⑤鉴定硫酸及硫酸盐:往溶液里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再加稀硝酸,有不溶so42-)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生成。

  反应原理:硫酸或硫酸盐+bacl2(或ba(no3 )2 、ba(oh)2)→baso4 ↓+...

  ⑥鉴定盐酸和氯化物(氯离子,cl-)

  往溶液里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

  反应原理:mclx+xagno3=m(no3)x+xagcl↓

  ⑦铜盐: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它们的溶液呈蓝色

  ⑴跟排在铜前的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有红色的金属铜生成共3页,当前第2页123

  fe+cuso4=feso4+cu zn+cucl2=zncl2+cu

  ⑵跟碱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

  cuso4+2naoh=cu(oh)2 ↓+na2 so4

  ⑧铁盐:硫酸铁、氯化铁、硝酸铁,它们的溶液呈黄色

  跟碱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

  fe2(so4)3+6naoh=2fe(oh)3 ↓+3na2 so4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3

  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

  (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

  ②3Fe+4H2O=Fe3O4+4H2↑

  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4

  ②Na2O+H2O=2NaOH

  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4

  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初三化学知识口诀

  化合价口诀化合价一:

  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

  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

  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

  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二: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化合价口诀三: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化合价口诀四: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负一硝酸氢氧根

  负二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5

  跟几种金属及其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铜:

  CuSO45H2O△=CuSO4+5H2O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高温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CuCl2+2NaOH=Cu (OH) 2↓+2NaCl

  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CuO+H2SO4=CuSO4+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 (OH) 2+H2SO4=CuSO4+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铁:

  Fe+2HCl=FeCl2+H2

  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

  FeCl2+2NaOH=Fe(OH)2↓+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Fe (OH) 3+3HCl=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Fe (OH) 2+2HCl=FeCl2+2H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的溶液

  现象: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

  银:

  AgNO3+HCl=AgCl↓+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AgNO3+NaCl=AgCl↓+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

  Cu+2AgNO3=Cu(NO3)2+2Ag

  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补充化学方程式: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

  Ag+2HNO3(浓)=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Fe=3FeCl2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

  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6

  金属

  金属通常是固体,但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金属通常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酸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如金属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铁锈;金属铜容易产生铜绿等。

  金属通常很活泼,但有的金属性质很稳定,一般不与物质反应。

  置换反应的根本特征: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金属常见化合价有:+1、+2、+3。常见+1价金属有:Na+、K+、Ag+等;

  难点精讲

  铁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空气中,可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但铁锈结构很疏松,不能阻碍外界空气继续与氧气反应,所以最终可完全被腐蚀生成铁锈。

  2.你能否由以下内容归纳出金的物理性质?

  资料:黄金在地球上分布较广,但稀少,自然界常以游离态存在,绝大部分金是从岩脉金和冲积金矿中提取的,素有“沙里淘金”之说。

  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列第三位,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金属之一,在空气中不被氧化,亦不变暗,古人云“真金不怕火炼”。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单纯从颜色外形看与黄金无多大差异,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选择的是黄铜(铜锌合金,金黄色)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分析:金的物理性质是:金单质是金黄色金属,熔点为1 064.43 ℃,沸点为3 080 ℃

  上面对中考化学知识点中金属知识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同学们努力学习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习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上面对化学中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7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6、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

  (2)磁铁矿(Fe3O4)。

  (3)菱铁矿(FeCO3)。

  17、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升温。

  (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9、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20、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1、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2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NaCl)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a(OH)2)

  23、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4、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6、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9、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硫酸铜晶体。

  (2)氢氧化铜沉淀。

  (3)硫酸铜溶液。

  30、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31、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3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3、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34、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5、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同时注意不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混合就会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才会爆炸)。

  3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4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4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5、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中考化学方程式

一、 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3、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 点燃 2Al2O3

  4、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5、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 点燃 2P2O5

  6、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 点燃 SO2

  7、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8、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 点燃 2CO

  9、 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CO2 高温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11、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H2O ===H2CO3

  12、 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 Ca(OH)2

  13、 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5H2O ==== CuSO4·5H2O

  14、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Cl2 点燃 2NaCl

  二、 分解反应

  15、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O2↑

  17、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O2 ↑

  18、 碳酸化学物理学报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19、 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CO2↑

 三、 置换反应

  20、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21、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H2SO4 == ZnSO4+ H2↑

  22、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H2↑

  23、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加热 Cu +H2O

  24、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CO2↑

  25、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2H2O

  26、 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C 高温 H2 +CO

  27、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中考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四、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

  氧化还原交叉配平法口诀:升价降价各相加,价变总数约后叉。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

  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五、万能配平法

  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8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 + 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点燃=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2CO + 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通电=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加热=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加热=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C+ 2CuO高温=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C+ Fe3O4高温=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CuO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 Fe3O4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

  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碱————————————————盐+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

  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OH + CuCl2 =Cu(OH)2↓ + 2NaC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 + H2O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2O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

  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CuSO4+5H2O加热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CuSO4 + 5H2O = CuSO4·5H2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9

  关于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1.酸的五条通性: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碱的四条通性:

  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4.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初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5.检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6.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7.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贴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要做到很难,说说很简单…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8.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2.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3.酸(可鉴别金属等)

  4.碱(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

  5.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9.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分解反应(一个变多个)、化合反应(多个变一个)、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10.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1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12.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13.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14.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黄色,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氢气火焰淡蓝色(天蓝色),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常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用固体或液体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变为氯化银沉淀)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去除

  15.除固体杂质

  例:氯化钠中有碳酸钙,可加水溶解,过滤后蒸发结晶;铜粉中有锌粉,可用铜盐溶液(置换)或酸(反应);氧化铜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烧(C变为CO2)

  除液体杂质: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可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

  怎么让化学知识更加有条理

  1、梳理知识树形图

  教科书上涉及的知识点是出题的蓝本,一张好的试卷会覆盖到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点,并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轻松。

  同学们可以根据课上的笔记,先列出章节大标题再慢慢补全每一个知识点,最后总结每个知识点对应的方法和技巧。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坚持总结梳理,会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归纳整理再记忆

  期末考试不同于平时考试,将考察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定理、公式会非常多。而在理科类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计算和做题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自己动手整理归纳,结合题目集中记忆!

  3、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作为理科的基础,本就应当得到最大的重视。但每次考试都会听到孩子们讨论又因为哪里算错数、哪里写错符号等原因丢分……重视基础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正确率不仅减少丢分,更能在考场上争取更多时间去思考各种压轴难题。

  4、综合和模拟

  如果平时没有接触过压轴题难度,在考场上解决出来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议大家考前选择一些综合练习,熟悉综合题的出题套路、难度及了解对策。

  学生化学基础差怎么办

  1、重视实验,牢记方程式。

  化学的实验性非常强,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不知道如何制取氧气,不知道化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工具,那么初中化学就没有学好,因此化学实验是我们期末复习的重点。此外,还要记住在实验中用到的化学方程式。这通常是考试必考内容。

  2、化学复习要从“两基”开始。

  “两基”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随着教程的变动,“两基”成为了学生期末考试的重点,期末考试中,有近70%的的分值都是从课本上得来的.,只不过是变一下形,换一种思路,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回归课本,打牢基础才是化学期末复习的正确方向。

  3、对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加强记忆

  化学可以说是理科里面的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非常的多,从每一种物质到每一个反应,从每一个实验到每一个原理,都需要我们记性背诵记忆,因此,在期末的最后阶段一定要熟悉曾经背诵过的知识,便于在考试中的熟练运用。

  4、用好课堂笔记和错题本

  课堂笔记记录了老师讲解的整个过程,记录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错题本则记录了我们犯过的所有错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复习,会大大提升我们的复习效率,减少复习时间,这也证明了了不少人厌烦的课堂笔记和错题本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学习好化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预习

  预习时要注意全面地预习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初步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巩固原有的相关知识和概念。这样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己对初三化学的兴趣。

  二、听讲

  在学习初三化学时一定要注意听讲,在听讲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是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

  2、应勤于思考:仅仅把初三化学的学习重点放倒听上是不对的。在学习时不仅要听,还要积极思考、学会思考。这样学习效果可以实现质的飞跃。

  3、注意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在初三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记住每个问题的结果,还要注意老师解题时的办法、思路。在通过总结,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解题办法。

  4、养成先听后记的习惯:有些同学在进行初三化学的学习时,边听边记,扫质的结果就是内容没记住,知识没听到。应该是先听讲,然后在课后再进行整理。讲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三、复习

  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它是使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落实课本知识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复习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加工和提高的过程。复习时要思考知识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几个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彻,熟练运用。

  四、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做作业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测,查缺补漏,自己把做错的知识进行整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记录下来,在第二天询问老师,得到答案。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0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

  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1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氨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气和氧气,这个百分数可理解为100L空气中,含氮气78L,氧气21L

  (1) 空气的发现

  (2) 空气的污染

  有害物质大致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这些气体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及汽车形成的烟雾等。

  (3) 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实验室用红磷在一密闭容器里燃烧,生成固体物质五氧化二磷(P2O5),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降低,通过进入到容器里的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知识点二:氮气的性质及其用途

  (1) 氮气的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熔点-209.8℃,沸点-195.8℃,密度1.250g/L,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2) 氮气的用途:①氮气是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②由于氮气的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它做为常用的保护气,在氮气中焊接金属,可以防止金属氧化;灯泡充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食用包装里充氮气可以防止腐烂;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知识点三:稀有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He)、氖气(Ne)、氩气(Ar)、氪气(Kr)、氙气(Xe)等几种气体。

  (1) 稀有气体的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性质很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惰性气体。

  (2) 稀有气体的用途:①因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隔离氧气以防止被氧化;灯泡里充入稀有气体能延长使用寿命;②由于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虹霓灯等;③稀有气体可用于激光技术。

  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

  (1) 氧气的物体性质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说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知识点五:氧气的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需要从药品、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操作步骤、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

  (1) 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钠

  (2) 反应原理:

  a.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b.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氯酸钾 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3)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

  a. 排水集气法:适合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已收集满。

  b.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相同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c.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操作时应注意将导管口伸到接近集气瓶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同时,应在集气瓶的瓶口处盖上玻璃片,以便稳定气流。此法收集的气体较为干燥,但纯度较差,需要验满。

  (4)操作步骤:实验室用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橡皮塞塞进试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灭酒精灯。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6)验满方法: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7)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内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排出气体。

  ③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④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⑤要用酒精灯的灯焰对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2

  一、化学之最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

  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碳酸氢钠NaHCO3 , 碳酸氢钙Ca(HCO3 )2

  磷酸二氢钠NaH2 PO4

  磷酸二氢钾H2 PO4

  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HSO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MnO4

  锰酸钾2MnO4

  氯酸钾ClO3

  硫化钠Na2 S

  碘酸钾 IO3

  亚硝酸钠NaNO2

  硫化钾2 S

  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1、计算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①化学式写正确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

  ⑴解、设

  ⑵化学方程式

  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

  ⑷列比例

  ⑸答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质量比等于 2ClO3 2Cl + 3O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 245 149 96

  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

  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 有CO2生成(各写两个)

  化合反应 2H2 +O2 2H2O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反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3

  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和爆炸都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4

  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5.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6.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

  碳及其氧化物

  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4.C02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02-06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04-29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05-18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精选【15篇】05-18

中考化学知识点梳理02-21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03-12

[精品]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04-06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合集)05-16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常用15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