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写作指导

时间:2023-11-17 08:24:08 中考 我要投稿

中考写作指导精华15篇

中考写作指导1

  市教育考试院昨日公布《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试卷特点评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悉数入题,数理化命题呈现出强烈的“跳出题海战术”导向。

中考写作指导精华15篇

  语文:关注考生阅历和心理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适当增加选择题,通过分级评分选择题来区分考生间的差异,完善选拔功能。

  作文题“我眼中的色彩”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征,特别关注考生的阅历和心理特点。作文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体验。

  数学:考察知识的日常运用

  今年数学卷遵循“注重基础、体现新意、适度区分”的命题设计思路,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等方面尽量与前几年保持大体相同,而常规计算题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性计算,取消繁琐计算。

  同时,为考查考生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增加了识图、画图、读图等,既增加直观性,又提高了试题的内涵,提高考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逐步摆脱题海模仿、机械化训练的不良惯性。

  英语:地震跨海大桥成考题

  今年的英语试卷兼顾了上海市现有的三套英语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试卷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中出现了诸如杭州湾跨海大桥、灾区重建、禁止使用塑料袋加强环保等内容,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

  理化:引导学生跳出题海

  今年继续采用“理化合卷”的形式,物理、化学均以“一卷两分叉”的方式,来体现一期教材与二期教材的差异,题型、题量稳定。

  物理试卷的总体难度力求与考生的实际相符,注重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部分试题设有一定的难度。

  化学试卷呈现的形式有新意,体现了引导减负的意图,如让学生完成教学要求中的最基本的实验报告,考查了学生的基础技能、学科素养,引导学生跳出题海。

  2、中考作文的审题和破题

  杭州近年来中考流行的话题作文,已经受到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好评,话题作文的趋势应该会继续延续。话题作文,往往会给出几段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角度进行阐述。

  面对给定的材料,有些学生“一不留神”就容易走偏到两个方向:一个是偏离主题,别看材料内容很宽泛,似乎什么都可以写,但其实根据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文的主题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审题把握不清,就容易偏题;还有一个就是“掉”进材料堆中出不来,简单的就事论事,没有新意,得分也不高。

  如何准确把握题意,并跳出材料立意新颖,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最关键的就是审题和破题,两者是成就一篇好作文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这堂课就将以审题和破题为重点,通过各种实例总结出规则,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作文“切入点”。

  除了准确的审题、灵活的破题,这堂课还将对到位的拟题、精当的选材、绝妙的开头、精彩的收尾等方面进行指导。虽然离中考只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了,激情四射的语言、广博深厚的底蕴、鲜活生动的素材等非一日之功可成,然而在正确方法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步骤的短期作文练习依然有效,为中考赢得胜利加油。

  经典理念写作源于生活,又应生活之需。

  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由高到低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层次。写作是一个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一个人满足高层次需要的必然,也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一种本领提升。

  写作源于生活,作文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交际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我们要学会干预生活、融入生活,才能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因此,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丰富写作素材、书面语言、表达方式、经验储备,这样才能培养写作时得心应手的能力,解决好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

  3、中考作文快速审题的“四大技巧”

  快速作文的特点是一个“快”字,它要求迅速准确地审题立意,快速高速地构思成文。因此,作为作文第一步的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审题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优劣,写作的成败。要想准确无误地审清题目,就要掌握一些审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顺利成文打好基础。下面就介绍四个审题技巧: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的“标志”常见的'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中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

  说明文的“标志”主要有“介绍……”、“……的自白”、“……的话”、“……的制作方法”等。如《介绍一本工具书》、《蜜蜂的自白》、《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志”主要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由“愚公移山”想到的》。

  2。审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这种审题方法既适用于记叙文,也适用于说明文。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题目划定的范围不同,选材的侧重点就不同。

  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写成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待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

  3。审清题目“题眼”,确定文章重点。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如《我钦佩的一个人》与《我喜欢的一个人》,二者的内容虽都侧重于写人,但“题眼”不同,就决定了选材重点不同。前者的“题眼”是“钦佩”,后者的“题眼”是“喜欢”,两篇文章的重点分别为“钦佩”、“喜欢”,两篇文章的选材也要从“钦佩”和“喜欢”入手。

  12下一页尾页

  本文

  如何抓“题眼”呢?

  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就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着“赞成”展开。

  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文章就要写清“生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气氛中“过”的,是怎样“过”的。

  如果题目是偏正短语,“题眼”往往是定语或状语。如《课余生活》,“题眼”是“课余”,要写出课堂学习生活之外还有哪些生活及这些生活带来的乐趣。

  4。审清题目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题目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这类题目常常是由一个词构成,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无从下手。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连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如《成功》这个题目的已知因素只有一个,即“成功”,意思比较概括笼统,如果在“成功”这个因素上增加几个相关因素“谁成功了”,“什么事成功了”、“怎样成功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就具体了。同样《笑容》、《失败》、《过错》、《忏悔》、《欢乐》、《渴望》等题目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题。

  描写自然的作文:冬天里的春天|800字优秀作文作者:乐乐

  窗外,风余寒犹厉,我独自踏着尚未化尽的残雪,去寻找春天。

  五彩斑斓的花儿呢?遥看近却无的草色呢?啄春泥的燕子呢?没有,而映入眼中的是萧瑟苍凉的大地,看不出一丝生命活力的迹象。天空是冬天特有的苍白,街旁光秃秃的树干,树枝张牙舞爪,好像在期待着什么。一阵冷风直入我的脖颈,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春天究竟在哪儿,我怎么找不到她呢?

  夜里,我抱着双膝流下了眼泪,学习的挫折打击了我,感觉自己正被无尽的黑暗一点点吞噬……窗外又飘起了小雪,就像是谁在削着一只巨大的白蜡笔,簌簌落下终究被遗弃。把手放在冰凉的玻璃上,留下五个分明的手指轮廓,不久又消失殆尽……

  第二天,奶奶看出了我的忧郁,要带我去她的小院,她说那里有春天。

  哦,院子中间挺立着一株腊梅,那满树黄色的腊梅花犹如一缕冬天温暖的阳光,在洁白的雪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我赶紧走过去,俯下身子嗅一嗅,那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腊梅身旁有几株枝叶茂盛浓绿的万年青,他们肩并着肩,在寒风中挺立着,一阵风吹过荡漾起一片翠绿的波浪,涌动着勃勃生机直逼我的眼睛,它好像在说:“只要坚强,只要有信念,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

  正当我低头凝神的时候,奶奶说:“孩子,看到了吗?只要心中有春天,任何时候都将是春天!”

  我幡然醒悟,心情也豁然开朗,原来冬天也温暖,原来冬天也很美好,原来冬天里也有爱与希望。冬天比春天多了一分考验,多了一分勇气,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分不懈地努力与追求……回过头,奶奶正在对我慈祥地笑,目光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还有一些赞许。

  在严冬里,腊梅开出了芬芳的花朵,万年青经过风雪的考验变得更加挺拔坚强,我还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任何时候都是春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我一直苦苦追寻的春天,就是那不变的梦想与追求。

  我找到了,在凛冽冬天里的艳阳春天!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借景抒情,抒发了小作者遭遇挫折的阴郁心情。“腊梅身旁有几株枝叶茂盛浓绿的万年青,他们肩并着肩,在寒风中挺立着,一阵风吹过荡漾起一片翠绿的波浪,涌动着勃勃生机直逼我的眼睛,它好像在说:‘只要坚强,只要有信念,没有战胜不了的事情!’”借物喻人,讴歌生命的坚强。

中考写作指导2

  文章的点睛之笔一般是在篇末或接近篇末处,如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先写自己因曾被蜜蜂“蜇了一下”,就不大喜欢蜜蜂了。接着笔锋一转,由荔枝树写到荔枝蜜,再由荔枝蜜写到酿蜜的蜜蜂,通过养蜂员老梁的介绍,作者为蜜蜂不辞辛苦,也不计较什么的精神所打动,于是,作者写道: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一段点睛之笔,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借赞美蜜蜂,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有一篇题为《起点》的作文,文章主体部分写“我”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帮下岗后又卖冰棍的妈妈守了一天摊的故事,文章末尾议论道:

  我想对妈妈说:妈妈,你看,今天是我的起点。它不是摆摊子的起点,不是卖冰棍的起点,而是我懂事的起点,孝心的起点,勇气的.起点,懂得生活的起点。

  这也是一段点睛之笔,它既点了题,又揭示了“起点”的内涵。文章也因此而丰厚起来。

  点睛之笔是否一定是在篇末呢?也不尽然。冰心老人的《小橘灯》,其中“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的点睛之笔就出现在篇中。而《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背影》的点睛之笔就冠于篇首。由此可见,点睛之处并无定法,可因文而异,只要能成为“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即可。

  但点睛之笔无论在何处,都必须与全文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这里的“顾”、“注”即前后的照应。这句话告诉我们,点睛之笔是万军之统帅,全文都需环绕着它。

  如《任弼时同志二三事》,篇首的点睛之笔是任弼时同志的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下文的带病工作、关心群众、坚持原则、生活朴素等事迹的叙述,无不与篇首的“睛”相顾。

  鲁迅的《一件小事》的点睛之笔是在篇中。文章前半部是把“我”和车夫放在鲜明的对比之中:车夫见撞了人便立住脚,而“我”则怕误了路催他“走你的吧”;车夫细心询问老人的伤势,而“我”则觉得“自讨苦吃”;车夫毫不踌躇地搀着老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而“我”却感到诧异。行文至此,“我”的渺小,车夫的崇高直注“点睛”之处,于是,作者写道: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接着,文章又写了“我”的凝滞、“我”的自责、“我”的痛苦、“我”的惭愧、“我”的自新,这些又都步步顾盼点睛之笔,使“睛”真正成了前后两个部分的聚光点,正应了“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

  杨朔散文《香山红叶》的点睛之笔又置于篇末。文章从开始就层层铺垫,不断暗示老向导与红叶的相似点,文势直注而下,最后终于揭示出主旨:

  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

  这是由衷的感慨,这是人民的赞歌,正是这点睛之笔,使全文顿时生辉。

  点睛除了位置必须恰当外,还有必要研究“睛”的语言表达方式。“睛”的语言应以简、精、深为总原则。简则简要明白;精则浓缩精练;深则深邃含蓄。具体地说,“睛”的语言表达可以有这样几种方式:

  其一,直抒感慨。这是点睛的主要表达方式,这种感慨大都含有哲理性,类似警句或格言。如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简直是诗一样的警句。它既抨击了造成故乡贫困、萧条、落后的黑暗社会,又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斗争,去开辟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路。

  这种直抒感慨,或令人振奋、或叫人警戒、或引人深思,常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效。

  其二,借文中人物之口以显示主旨。老作家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就是借文中小成渝的话——“每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来赞美战斗在筑路第一线的工人们并揭示主题的。这要比作者站出来议论一番要生动自然得多。

  其三,引用诗文来升华主题。这种方式,常有巧夺天工之妙,主旨在不知不觉间显出。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引用陆游《闻武均州已复西京》诗中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来表达“神州人人学雷锋”的主题的。旧诗新用,言简意赅,意味无穷。

  如果我们在写作时,都能在“点睛”上花些功夫,那么,我们的文章也一定会像张僧繇点过睛的龙一样“飞动”起来的。

中考写作指导3

  记叙文不仅应用范围广,而且是写好其他体裁文章的基础,因此,写好记叙文至关重要。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就如“美人之首”,开头写得好,则已抓住了读者的心,牵着了读者的鼻,吸引其往下看文。在读者的脑海中,此等文章印象必然深刻。文章开头妙,印象自然深。然而,文章开头怎样写才能扣人心弦,吸引读者,获得好评呢?古人言之“文无定式”,然又有式可循。文章类型有异,开头写法亦有所不同,但开头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以下所述十式,均为记叙文开头的好招式。

  一、点题式

  开门见山,不拐弯抹角,开头第一句就点文章的题目。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就这样写道: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朱自清的《背影》也是如此:“我与父亲不相见一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二、特征突显式

  文章在开头便描绘出主人公外貌神形方面的特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当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主人公外貌神形方面的特征。臧克家先生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就是用两句话揭示闻一多先生的崇高精神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寥寥几笔勾勒出闻一多先生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三、巧设伏笔式

  文章开头叙述一些使读者一见字句便知主人公后来境况的一种方式,比如要写一个不幸的母亲,开头便可这么写:

  25岁时,一场不幸的车祸,夺去她亲爱的丈夫的生命,留给她的是无尽的痛苦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读者一见开头片段,就会断定这个妇人在丧夫子幼的情况下,后来的情境会更加艰难但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定会饱经沧桑,久经磨难,深深的爱子之情、崇高的母爱,体现于字里行间。然而,深深的慈母情换来的却是不幸的.回抱,真是太不幸了。

  四、情感抒发式

  文章开头时作者以饱满的激情,抒发出强烈的情感,或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流露出人世沧桑之间的伤愁,或显示出壮志难酬的悲切,或抒发出对社会新人的赞颂。《土地的誓言》就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写法。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

  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喜悦之情溢于语词外。

  五、欲扬先抑式

  作者要达到称颂主人公的目的,开头便极力贬低主人公,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然后一百八十度转弯,从相反的方面,揭示出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此种写法,即欲扬先抑式。一个学生在写《我的父亲》一文时,为了塑造一个因小孩子不争气,成绩很差,于是恨铁不成钢,对自己小孩子要求非常严厉,后来终使小孩子成材的父亲形象,便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方式。

  “我从小就恨我父亲,父亲也同样恨我。”简短的两句,欲扬先抑,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恨,是因为父亲对“我”严厉要求,写父亲“恨”我,因“我”贪玩不争气。然而正是由于父亲对“我”的严厉管束,才使“我”改变了坏习气,学习有进步。这种开头式,可说妙极了。

  六、交代式

  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重大要素。如《再塑生命》的开头:“老师安妮?沙利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6岁零9个月。回想起此前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得不感慨万千。”

  七、倒叙式

  从事情的结果写起,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余秋雨的《信客》:“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他做信客还有一段来由。”然后很自然地转入下文故事的叙述,娓娓道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进入情节。

  八、先声夺人式

  指开头写出主人公说的能表现主人公性格或心理特征的一句话,紧接着下文便是主人公出场从事的内容,即先声后人的写法。鲁迅先生描写《故乡》中的杨二嫂,《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写法,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九、悬念期待式

  文章开头叙写一些引起读者对主人公所从事件的发展和主人公命运满怀关切心情的语句,造成一种悬念。这种开头能激发读者急着看下文的欲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个同学在写“哥哥的秘密”一文时,开头用了这种写法,博得了一些阅读老师的好评。他是这么写的:

  我发现哥哥的秘密了,告诉你,你可别向外人说,我哥哥有对象了!真的,不骗你,这是我从他日记上发现的。那一天,哥哥在写日记,我凑过去看看,可哥哥却一摆手,不让我看。就在那一瞬间,我瞥见了一个老大的字:“爱。”你想想,像哥哥这么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除了爱情,还有什么“爱”呢?怪不得哥哥每天都很迟回家。

  十、环境渲染式

  文章开头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处特有的环境或景物,渲染出一种与主人公心情或命运相关的、特有的气氛。这种写法,即渲染气氛式。初中语文教材里,很多文章开头运用了这种写法,如《芦花荡》《最后一课》《故乡》等。

  总之,记叙文开头写法方式很多,对同一篇作文,开头写法也不拘一格,正所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坚持多写多练,定会写出“龙头”“猪肚”“凤尾”的佳作,使读者对我们的文章产生“一见钟情”的效应。

中考写作指导4

  很多初中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甚至直到初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导致写作总是信手而写,出现诸多问题。希望本文能在这个方面给大家一些帮助,因为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美”,从而得到好的分数。

  建议学生写作之前留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完整的构思,在提笔为即将进行的写作有一个大体规划。构思时可参照如下步骤。

  s1:审准题,立深意

  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

  1、审准标题的关键词,提示中的短语对写作有何限制和深意?

  2、哪些立意符合这个作文题的要求?

  3、在符合的立意中哪一个是最好的?(从新颖及深刻两方面判断)

  s2:筛好材,定结构

  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

  1、筛选材料。立意过后,心中会有一系列材料。此时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选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思考在最好的立意里,能选择的材料有哪些?其中最好的是哪一(几)个?

  2、筛好的材料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3、用什么结构来组织材料对表现材料的效果最好?(从曲折,吸引人角度考虑)

  s3:实细节,展文采

  本环节应思考如下问题:

  1、具体表现材料时,根据文章主题,应重点充实描绘什么细节?在应描绘的细节中,最打动人的细节是什么?

  2、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以及重点段落中,是否能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添文采?

  s4:设亮点

  本环节应为作文设亮点以提高分数,思考如下问题:

  1、开头和结尾是否可采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

  2、是否可在文章适当位置用用过渡和照应?

  养成如上的写作习惯,再加以平日对相应步骤中所需的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真正写作时就可一气呵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作文,并避免初中作文常见的问题,如跑题,选材不当,详略不当,结构不完整,过于平淡等等。

中考写作指导5

  方法指导。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很多,教师在指导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选择性的介绍和讲解,要注重实用,切忌面面俱到。教师在方法指导时,要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创新意识,以提高写作质量。

  化整为零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写作

  为打破作文的时空限制,在写作时,要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中进行写作。

  定主题,写系列文章。每学期用1个月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写三至五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体裁的作文,自己设计封面、插图,在全班范围内相互交流、评改,并选择优秀作文汇编成册。

  定形式,写类似文章。每当发现一种较为新颖的写作形式,笔者就把它推荐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并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一至两篇形式类似的作文。

  定时间,写快速作文。平时一节课的写作时间过长,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一般只给学生30分钟,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写作。

  参加活动提升写作兴趣

  要想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浓厚的兴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只要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持之以恒。

  写作训练是苦的,然而当学生切实感到作文水平在提升时,那感觉又是甜蜜的。提升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靠纸上谈兵就能提高的,这需要有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过程。只要通过以上途径进行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写作水平也一定会逐步提高。

中考写作指导6

  一、以作文批改为媒介,鼓励投稿,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杰作比赞赏一个人的本身更有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二、以媒体为载体,搭建平台,激起学生展示文学才华的欲望。

  实践表明,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 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自己已开通的博客上,让众多读者浏览、评价,体验写作的价值。此外,教师也可和学生一道创建 班级周刊,让学生做主,编辑文章,设计版面,这样就会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进入一个积极的呈良性循环的写作状态。

  三、引导学生写日记入手,认真观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师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事例,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例如,写天气,可以四 季变化,雪雨雷电,风霜雾露;写同学,可以写下课后的`打打闹闹,写某次上课时的调皮捣乱,写做完作业后的无比轻松,写好朋友之间的窃窃私语,写某次课余时 的恶作剧;也可以写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等。长此以往,不但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以课文为依托,提倡模仿,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它既能增加透明度,降低难度,操作性强,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教师要让 学生从简单仿句开始,从课内到课外,以骈句到诗句,并辅以中考的大量仿句欣赏阅读,然后讲解仿句的方法要领,再进行尝试模仿,反复训练、修改、提高,直至 成功。通过仿句训练,能给学生一个成就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简单仿句训练后,逐渐引到篇上的模仿。

  五、以课外为突破口,积累语言,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 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些实际,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 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 读感受。通过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普遍得以提高。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脱颖而出,作文教学也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中考写作指导7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中考写作指导8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这是流传于初中师生中的一句口号。分值60分的作文,占到了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相当于一门化学学科的中考总分。

  可以说,以高中“四大名校”为目标的同学,语文总分一般不能低于135分;想考入“老牌市重点”高中的同学,语文总分不得低于130分;

  想进入“区重点”高中的同学,语文总分不可低于125分。

  估算下来,要想进入一所理想的高中学校,作文分数至少要达到53分,就是写出所谓的“一类卷”。

  一、高远的立意

  要想获得高远的立意,有两个办法。

  首先要学会用名人的语言来阐述普通的道理。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若只用这一句话来点出立意,那就只能是“平均分”的水平。但如果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换一种更新颖的说法,能让老师眼前一亮,分数就不一样了,例如: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会拥有到达天堂的力量。

  世界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

  上帝说:“我要治愈你,所以伤害你;我爱你,所以惩罚你。”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里没有泪水,那么他的灵魂里也不会有彩虹。

  失望是沙漠,只要有希望的雨点洒下,也一定会有成功的绿洲出现。 u生命犹如铁针,愈敲打愈能散发耀眼的光芒。

  这需要同学平日多积累,每天分门别类地找30条这样的妙语,即便在离中考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临时抱佛脚”,也会有显著的效果。

  写作时“由此及彼地展开”也能提升作文的立意。

  (1)由“这件事”到“那些事”。例如在通过详写一件事表现母爱后,可以加上一句“一幅幅爱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忘不了早晨那剥了壳的鸡蛋、那涂了黄油的面包、那加了蜂蜜的牛奶,忘不了那站在阳台上翘首以盼的身影??”通过多维度地展现母爱,母亲的形象就更为丰满。

  (2)由“自己”联想到“别人”。例如写自己受到挫折,可以联想到苏东坡和他的诗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这样就能使原本自己一个人的感情显得更有历史纵深感。

  (3)以“人”类比“物”。例如写成长艰难的主题,可以类比“梅花香自苦寒来”或“破茧成蝶”等,将立意物化。

  (4)从“个体”到“群体”。例如写快递员,可以从眼前的一个快递员拓展到一群快递员,从一群快递员拓展到所有外来务工者,以表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同情和尊重。

  二、新颖的材料

  作文选材一定要“避俗趋新”。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不如写“自己对父母的爱”;写“感谢良师,感谢益友,感谢家人”不如写“感谢对手,感谢挫折,感谢那些曾经看轻自己的人”。那么,这些新颖的材料从哪里来呢?

  一是来自生活。不是每个人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要找到新颖的素材并不难,但需要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中常被忽略的一些“小事”。当课代表的经历,当升旗手的经历,甚至坐地铁、体检、抽血的经历,都可以拿来作为写作素材。

  二是来源于阅读。作文并不一定完全按照自己的真实经历来写。写作是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艺术的加工。大家可以把平日自己在《新民晚报》夜光杯、《读者》等报刊杂志上看到的素材,适当嫁接到自己的经历中,使文章更丰满、更跌宕。

  三、靓丽的语言

  对于一般同学来说,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在作文中展现华丽的辞藻,但只要掌握一点技巧,也能够大幅提升语言水平。

  首先,要学会在行文中适当加入一两句整句。所谓的整句,就是前后比较对称的,两句或两句以上。做到“骈散结合”。

  其次,要多用几种修辞手法。除了常用的比喻和排比外,还可以加上反问和设问。通篇陈述句的作文是一潭死水,有了反问和设问,就能显得跌宕有致。

  另外,在中考前的复习阶段,还应该多积累一些非四字成语。三字成语例如“耳边风”“闭门羹”“口头禅”“敲竹杠”“下马威”等,五字成语如“欲速则不达”“一问三不知”“狗咬吕洞宾”“墙倒众人推”等,此外还有六字、七字、八字、九字的.成语。每天积累,能在中考写作时帮上大忙。

  四、多样的形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三段式的分段方式是无法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的。要获得“一类卷”,必须把文章分为6段:开头、起因、经过、结果、展开、结尾。标点符号的使用上,不能通篇的逗号、句号,有了之前说的反问、设问、整句、引用等修辞方法,就能多出问号、感叹号、分号、引号,使文章变得更“多姿多彩”。

  总结起来,一篇“一类卷”作文的基本要素就是:1句名言、2组整句、3种修辞、4个标点、五5个成语、6个段落、750字。

  作文构思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各有短长,也各有千秋,而着力于情感认知的转折往往能收到形神俱佳的效果。即将踏入中考考场的初三学生在写作文时,应在描写情感认知的转变发展上多花笔墨,真切地反映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以此来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在解读朱自清散文《背影》时指出:《背影》之所以成为让千百万读者感动的经典散文,关键是“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孙教授所说的“意脉”是指文章表达思想情感即情感认知的线索。《背影》中儿子从公然拒绝父亲的关爱到偷偷地被感动,构成了完整的“意脉”。孙教授认为,优秀的散文、诗词不是停留于一成不变的情感与认知,而是着力于写出“意脉”的转折变化。

  现在学生作文往往题材比较单一乏趣,缺乏思想情感的深度,除了本身的情感、认识比较稚嫩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构建意脉的转折的自觉意识。

  有一年中考作文《心里美滋滋的》,多数考场作文只是单一地“如井田方”般地写了“美滋滋”的情感。有考生这样写:“这是我平平常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天。但是,合上记好一天的日记,就像品尝了一杯香甜醇厚的饮品,我又一次感到了生活的温馨美好,心里美滋滋的。”接着记叙了早上和同学一起共享巧克力,心里美滋滋的;中午奶奶送鲜煮的饭菜过来,想到家人这么关心我,心里美滋滋的;下午放学时,老师单独给我解数学题的思路,并鼓励我加油,想到老师这么关心我,心里美滋滋的。这样的作文当然不算差,但不免给人情感单一浅薄之感。细细地思考,其实每一个细节的深处都不会是那么简单的表面呈现:和同学共享巧克力背后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吗?奶奶中午来送饭菜克服了哪些困难呢?老师为什么单独给我答题思路?如果深究其中的一个方面,开掘背后的种种原因、情感变化,文章的意脉就能清晰呈现。

  中考作文要出彩、得高分,考生应该在表现思想情感的转折上多下功夫,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做些努力。

  一是要构建一条情感认知的脉络。在写作时,考生要清晰地梳理并确立一条集中而明确的表达情感与认知的线索。

  一篇题为《我读懂了妈妈的爱》的作文,小作者把对妈妈的爱的理解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点:文章开篇写妈妈似乎只关心她种的花,回到家只是忙自己的事,对她的学习却并不关心,母女俩在这情感冲突中变得隔膜。我在一次生病后才真正感受到妈妈是深深地爱我的,她种花是希望家里更多一点温馨和美好。

  另一篇《心里美滋滋的》的中考作文,记叙了小作者在茶艺培训班的学习经历——一开始学得顺利,很快掌握了冲泡碧螺春和安吉白茶的技术,但在冲泡祁门红茶

  时却尝到了“难”的滋味,盛着100℃高温茶水的壶,手指刚碰到壶柄就感受到一丝剧烈的疼痛,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后来在一个小女孩的示范下,终于学会了这道茶艺,看着眼前四杯冒着热气的红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文章以学习茶艺的过程、感受为线索,曲折有致,张弛有度,情真意切,让人感同身受。

  二是要表现情感认知的转折。初中学生的作文一般都能写出一定的情感,但能表达出情感认知的转折,也就是孙绍振教授所说的“意脉”的变化、流动的过程的佳作则不多,即使偶尔能写出一篇这样的好文章,也往往缺乏一种自觉的构思意识。其实,青少年精神成长的重要标志就是情感认知的发展变化,就是思想认识的转折提升,写出自己的精神成长就一定会写出思想情感的转折。

  一篇题为《这是我的责任》的作文,紧紧围绕对班干部责任的认识这一中心,构建了一条明确而流动、变化的“意脉”:文章开篇作者的认识是“尽自己所能,保持教室的洁净,这就是自己的全部责任”,作为劳动委员的我,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又是检查,又是吼叫,却换来同学的抗议;我又以身作则,自己拖地,同学们非但没有生出好感,反而纷纷拿起书包走人。我委屈的眼泪竟不自觉地落了下来,在老师的开导下,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终于明白“站在队员的角度,替他们着想,与他们交流,这才是我真正的责任”。这样,作者的思想提高到新的认知高度,文章也完成了“意脉”的转折。

  情感认知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对人的情感的体察和理解、感情的深度和敏感度、对人的同情心、正义感、公正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对社会的认识。而情感认知的发展变化往往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与社会、大自然的接触中完成的。如果平时多反省自我的情感体验,多关注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做到“虚其心,受天下之善;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那么,写出能表现情感认知转折的有思想深度的文章则指日可待了。

中考写作指导9

  (1)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2)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3)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4)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5)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6)万能开头各显身手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友谊之火温暖了朋友受伤的心,照亮了迷途者前进的方向,驱散了孤独者心中的阴云,点燃了失败者新的希望。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中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中考写作指导10

  【作文试题1】

  请以“心中有花静静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引】

  这是道比喻性命题,这里的“花”显然不是自然界的鲜花,而是指心中的美好情感、道德情操或生命感悟,使自己的内心得以愉悦。写作时,我们可以记叙自然之物给自己的内心带来的美的享受,也可以记叙亲人或陌生人给自己的内心带来的愉悦,也可以记叙知识给自己带来的快感等等,只要展现其美好,让自己的思想受到美的熏陶,就是不错的选择。行文时,要对心中的花细致描绘,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中心。当然,我们写作时,也可以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同时展现自然之物,人性美丽,知识魅力给内心带来的享受,也是一种不错的构思方式。

  【素材推荐】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在我们旁边那张桌子坐下。

  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这时,叉进来两个人,点了三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什了三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土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却令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

  几天后,我们又有机会去这家咖啡店,当我们正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个人,来者的衣着与这家咖啡店的档次和氛围都极不协调。

  一看就是个穷人,他坐下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怀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

  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此时,真相大白,当地居民对穷人的尊重让我们感动。

  咖啡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享受任何美好的东西时,也许我们都应该想到别人,有些人也喜欢这样的东西,却无力支付。

  再说说那位服务生,他在为那个穷人服务时一直面带笑容。而那位穷人,他进来时无须不顾尊严,讨要一杯咖啡,他只需看看墙上。

  我记住了那面墙,它反映了小镇居民的慷慨和对别人的关爱。

  【作文试题2】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你的时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写作导引】

  从提示语中我们得知,任何方面都是我们“读”的对象,我们都能从中得到收获。题目中的“时刻”是文章要具体展现的方面,这方面是仅仅围绕“读”的对象展开的。选材时,我们可以选择自然,读自然的美丽,读自然的魅力,读自然之物的智慧等诸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入文,当然也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展现自然的众多方面。我们还可以把人作为读的对象,读历史人物,读现代人物,让自己收获精神、品格、意志等。当然也可以读自己,把自己的方方面面得以更好的体现,从而让其更加完美,也是不错的立意。题目的“你”任指,只要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素材,再加上语言的完美表达,人家读你作文的时刻就特别美妙。

  【素材推荐】

  前段时间,右手手指因感染做了个小手术,缠上了厚厚的纱布,左手开始承担每天的劳作。但左手的熟练程度和右手相差甚远,这给我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右手休病假的时间里,左手奋力工作,尝试了许多平日里不会做的事情。虽然一些琐事它要反复做才能完成,但它克服种种困难,帮我渡过难关,保障了我十天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自理。在这段时间里,左手也曾多次感到酸痛和劳累,但它毫无怨言,认真尽力地做好每件事,我从心里感谢左手。

  等右手痊愈时,我将两只手放在桌面上翻来覆去,仔细端详。其实两只手没有多大差别,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是不同的。对干许多人来说,右手比左手重要,因为多数人习惯于使用右手,久而久之,右手的潜能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熟练度、准确性和力量在使用中不断增强,越用越顺相反,左手的作用常常被人忽视,锻炼的机会少.潜能得不到发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看着长期以来不受重用的左手,我的感激之情再次油然而生同样是手,为什么重视右手而忽略左手呢?为什么非要等到迫不得已时才开始重用左手呢?为什么不经过锻炼就要求其效果和右手一样呢?内疚之情同时涌上心头。

  【作文试题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写作导引】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文中应该着重展现的是为梦想付诸的行动,这行动是寂寞,是风雨,是代价,但这行动是美丽的,是值得赞扬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付出的。选材时,我们可以写自然之物为梦想的实现而付出的努力,也可以记叙他人为梦想的.实现而付出的代价。我们最应该写的是自己为梦想的实现而付出的努力,因为美丽的作者是每一位读文章的人都愿意看到的,展现自己美好的方面,更有利于真情实感的抒发,也是文章立意的最好选择。

  【素材推荐】

  故事发生在1803年,那时候的美国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百废待兴,经济凋撒,下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状况下,一位体弱多病的母亲牵着女儿的手来到了费城,但是她们找不到任何维生的活儿,被迫靠四处乞讨来熬过困苦的日子。

  初夏的一个午后,母女俩来到城郊一所学校大门外,蹲在墙根处晒太阳。从墙内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和弹奏钢琴的音乐声深深吸引了母亲身旁的小女孩,她不解地问母亲这是什么声音,为何会如此动听?母亲愁苦地一笑,随后告诉女儿,那是一所贵族学校,是专门供有钱人家的小孩子读书和弹奏钢琴的地方

  从此,小女孩一有机会就跑到学校围墙外倾听里面传出的悦耳声音。有一次学校礼堂内正在举行音乐会,小女孩实在按捺不住强烈的好奇心,就恳求看门人放自己进去,却被看门人拒绝了。

  就在小女孩泪水涟涟地要走开时,一位老师恰好从旁边经过。他问清缘由后,以自己的名义作担保带小女孩进到校园里。小女孩疑惑地问那位老师:“既然富人和穷人家的小孩都喜欢这里,那么为何只接纳富人子弟而拒绝穷人家的孩子进入校园呢?”老师也许是为了保护小女孩那颗脆弱的自尊心,用善意的谎言笑着答道:“哦,因为这所学校太小了,小到只能容纳下富人家的孩子。将来等到学校扩建的时候,一定也会欢迎穷人家的孩子来读书的。”

  此后小女孩一边憧憬着美好的读书梦,一边继续随母亲在城市里乞讨。但是就在第二年,母亲不幸染病身亡,只留下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一个寒雪飘飞的冬日,有人在学校围墙外发现了这个被冻死的小女孩,于是通知流浪者管理中心的收容人员。收容人员赶来处理小女孩的尸体时,意外地从其口袋里翻出57美分硬币和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纸条:“为了能把这所学校扩建得更大,使所有的穷孩子都能进到里面读书,我已经忍饥挨饿足足攒了57美分啦……”

  【作文试题4】

  请以“拥有____更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补充词语,使题目完整后再写作。横线上需填的词语,诸如“亲情”、“见识”、“创造”、“梦想”、“金钱”、“健康”、“旅行”、“阅读”等;②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因人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所以横线上选填的词语也就不相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感受来填词语。如果你的体质不好,经常得病,深受病痛的折磨,此时你就可以填写“健康”一词,因为你有真情实感可抒发,这在写作上就占了上峰。如果你想彰显一个积极向上的自己,你就可以填写“梦想”、“阅读”等词语;如果你想表现自己的境界与他人不一般,你就可以填写“见识”、“创造”等词。拟好了题目,就可以行文了。仔细分析题目你就可知,你选填了什么词,那么这个词就是你文章要详写的方面。

  【素材推荐】

  幸福是什么

  当你正为贫困发愁,瞬间获得巨额头彩的时候;当你身陷囹圄,法官判你无罪的时候;当你罹患绝症,医生告诉你诊断错误的时候;当你饥肠辘辘,可以饱餐一顿的时候;当你冻得瑟瑟发抖,被允许进入一间暖和的房屋的时候;当你孤独不悦,亲朋好友打来电话慰问的时候:当你身处震区,接到矿泉水和方便面的时候……

  这些大幸福、小幸福每个人都会遇上,尤其小幸福,每天飘然而至,令人不能觉察。没有苦难的时候,没有人懂得珍惜幸福。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小幸福之中,只是浑然不觉。

  记得1985年冬天,一天夜里我被叫去看古董,回来时已是下半夜了。我骑着自行车,又累又冷又饿,远远看见路灯下有一个卤煮火烧摊,冒着诱人的蒸气一我迫不及待地过去,支上车,坐在条凳上,等待那碗至今想起来仍很诱人的北京名吃。摊主上了年纪,看着比我父亲还老,他冻得通红的手熟练地切着火烧,笑呵呵地问我:要一个火烧还是两个?

  那天夜里,在北京的马路边,我再未遇见一个路人,只有我们爷俩,他做我吃,边吃边聊我知道了他半夜出摊只为替儿子结婚存钱,四个儿子,就剩老小,结了婚老爷子就享清福啦!那天聊的什么差不多都忘了,但有一句我记得清楚,老爷子告诉我:人哪,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作文试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走在青春的路上。其间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日子或瞬间,会有回味无穷的往事、人物或景物,也会有令你感慨万分的团聚与离别、欢笑与眼泪。青春留下的足迹、声音、色彩、滋味、风采是多姿的,青春的印象是难忘的,意义是深远的。青春只有一次,可贵且值得铭记。

  请以“青春的印迹”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写作导引】

  从提示语来看,我们要写的是往事,这往事留给自己深刻的印象,记录着自己的成长,是自己成长路上的色彩。这印迹可以是事、人、物。如果文章记叙的是事,我们可以写事件给自己的青春带来的意义;如果是人,我们可以写这人给自己的影响、心理路程、收获等方面;如果是物,可以彰显它对自己的人生启迪。我们都有自己的青春印迹,只要你文中的“印迹”亮丽,有意义,就是不错的选择。

  【素材推荐】

  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来,答案只有一个,青春不可以重来,走过的人生旅途,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印迹,而脚下的路一直在延续,永无止境,未曾走过的旅途,路上的印迹在于当下如何去走。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开始,我们怀着无知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都是鹦鹉学舌,一直在模仿,等到有了认知和判断,生活范围开始无限地蔓延和扩大,而自己又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思维,同时开始无限放大自己的看法和行动,眼里容不得别人的指点,青春也就在这傲慢与偏见中溜走。

  经常会发现,身边的有些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人凌驾于别人之上,而他却心无半点愧疚和感恩之情,慢慢地这些人走向了迷途,开始迷失自己,这是他们真实的青春生活和写照。生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就跟有电而没有照明灯照样是黑暗的道理一样,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这当中谁也不是主角或是配角,而是相辅相成的,不要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

  外界的一切事物,犹如一缕阳光,只能照进我们的眼睛里,却照不进我们的心里,总是执著于人和事的表相,一步一步使自己走进黑暗的深渊,不能自拔。青春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也不仅仅是年轻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赋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的体现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发掘,用行动去印证。青春之魅惑,充满了无限可能,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魅惑,我们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满招损谦受益,心怀谦恭和感恩,青春的印迹将会是一段美好和充实的故事。

  【作文试题6】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次,夜莺发现了一处开满鲜花的矮树丛,于是决定蹲在上面等待果实成熟。

  夜莺等了几个月,从不让其他的鸟靠近,怕它们跟自己争食。

  那些花终于结出了一个个小桃子,小桃子裂开了,雪白的棉絮从里面飞了出来,原来这是一株棉花。一只布谷鸟飞过来,对沮丧的夜莺说:“你看,你从来不让我们靠近,不然我们早就告诉你哪儿有可以食用的果实了。”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从布谷鸟的话语中,我们得知这则材料的关键,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夜莺不让其他的鸟靠近的行为中立意,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夜莺之所以沮丧,是因为不让其他鸟儿靠近,也就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所坚持的行为是错误的。生活中,我们何尝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有时总是自以为是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行为,殊不知自己就错在其中.我们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更加美丽。

  你一定有过类似夜莺的经历.那就生动形象地记叙下来吧,自己给自己上一次精神洗涤的课,也不错呀。行文时,详写的应是自己坚持的经过和给自己带来的危害。

  【素材推荐】

  有一对鹰夫妇打算在树林深处定居下来,它们找了很久,终于发现了一棵又高又大枝叶繁茂的树,于是它们决定在这棵树上筑巢,为它们养育后代做准备。有一天,鼹鼠经过这棵树,发现鹰夫妇正在准备筑巢,就向它们提出建议说:“你们选的这棵树可不安全,虽然它现在看上去还是枝繁叶茂粗壮健康,但是它的根几乎都烂光了,随时都会有折断的危险,而且相信过不了多久,它的枝叶就要凋落了,你们还是选个别的地方吧。”

  听了鼹鼠的话,鹰丈夫觉得很生气,它怒气冲冲地对鼹鼠说:“我们还需要你来提醒吗?你不知道我们鹰的眼睛是最锐利的吗?你是怕我们在这里安家有一天会把你吃掉吧!你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干涉起我们鹰的事情来了!”它们根本听不进鼹鼠的劝告,继续筑巢,并且很快就搬了进去过了不久,鹰妻子就孵出了一高可爱的小鹰来。

  有一天傍晚,太阳就要落山的时候,鹰丈夫打猎回来了,它带着丰盛的晚餐,心想这次又可以让自己的小宝贝们吃得饱饱的了可是,当它飞到自己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已经死在地上了,原来,那棵大树已经倒了,它的孩子们来不及逃跑都被摔死了看着眼前的情景,鹰丈夫痛不欲生,它懊悔万分,悔不该当初不听鼹鼠的忠告,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大也有他不擅长的地方,即使看得再远也有他看不到的地方,即使计划得再周全也可能有失策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都不会是坏事。

  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善于听取,接受别人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但是,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不是没有主见地一味接受,对于不同的意见,首先要认真考虑,在自己的内心有一个价值评判,这样才能够避免盲目。

  徐特立说:“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生命和排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善于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是一个人成熟稳重的标志,也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完美更加成功的最好途径。

中考写作指导11

  详略得当,内容充实

  选材要鲜活。即选构要真实、新颖、典型,从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筛选出那些最高兴、最悲痛、最深刻、最难忘、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展现时代风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炼,或者放大细节,或者定格镜头,必能写出具有、独特个性、深刻感悟和超级感染力的.佳作来。

  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如作文《一张贺卡》,作者以“贺卡”为线,围绕一个穷学生给老师“送贺卡”这件事展开生动描述,把“买贺卡”“送贺卡”“卖贺卡”三个场面一线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动、感人至深;但在处理素材的详略时,却略写“送贺卡”,而把自己“买贺卡”前的思想斗争、老师“卖贺卡”后的感动心理浓墨重彩描述,这样就突出了一个正直、慈爱、善良的老师形象。

中考写作指导12

  在作文的评分中,语言是重要的一项。

  一类文的评分标准:是语言流畅,用词生动;

  三类文的标准:是语言基本通顺,用词基本准确;

  四类文的.标准:是语言不通顺,用词不准确。

  学生写一篇作文,如果能够做到语言流畅,用词生动,阅卷老师很有可能认为你有比较高的文学修养而给你打出高分。

  如何训练语言,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1)把平面化的语言变成立体化的语言:

  是奶奶一勺勺的童话把我喂大。

  老师一串清晰的脚印板书在弯弯的小路上。

  (2)把常式句变成倒装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风,轻飘飘的;草,软绵绵的。看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3)把一般的句子变成修辞句:

  路瘦瘦的已容不下我的身影。

  一桩老去的心愿,在秋风中摇曳成一片苍凉。

  母亲那只高高挥动的手,散发着默默地叮咛。

  (4)把描写的角度变换:

  大柳树搅动漫天风雨。

  蓝天上漂浮着满河星星。

中考写作指导13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再如,一位同学在写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时,说“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这句话没有写出小提琴的演奏内容和旋律之美,也没有写出听众的沉醉之态,体现不出小提琴演奏的艺术效果,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应有的艺术美感。不妨改写为:“优美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楼的窗口,穿过蒙蒙细雨,散落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听得如痴如醉。”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六、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比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且息且行》中的一段话: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著,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们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有的人,驾一叶之扁舟,凌万物之茫然,却不想到达任何彼岸,只是徜徉自得,听风饮露。他们秉烛夜游,访仙探鬼,只是感慨于岁月如寄,而风光无限,不得遍赏。这样的人,不是放纵颓靡,而是潇洒自如,他们在漫游里赏玩生命的细节,在驻足遐观中纪念流逝的时间,在诚挚的诗篇里讴歌造化的神秀……升仙的道人,不问红尘俗世,只在静坐修行中获得人格的圆满,生命的休憩。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七、引用化用名句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2006年福建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一文中写道:

  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此时此刻,所谓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淡泊心境吧。有哲人云:圣者,常人肯安心者矣。有时候,生命需要隐匿,心灵需要蜇居。在蜇居之中,为未来做准备,就是在蓄势,蓄水以后开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为生命留一点空白,我安静地想着。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告别忙碌的生活,淡而处之。生活的滋味,无非在于诗、酒、哲学、爱情。在空白的缝隙中,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生活却因此平添了几分色彩。宛若一隐士,把酒黄昏后,看太阳从东而西,静观风起云涌,诗意地栖居。在我心里,唯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好比一块空白的印章,为生命烙下闲适的情操;拥有了闲适,才让我觉得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要感谢海德格尔,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英掇华:从余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尔的精神;从鲁迅的诗歌《悼杨铨》,到庄子的语录;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东坡先生的赤壁放歌;从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到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叹服。

中考写作指导14

  练形式

  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

  1.日记体式:

  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

  2.剧本式:

  用短剧形式,用舞台提示展示组节,靠人物对话展开情节,揭示矛盾,塑造人物形象或表明自己对生活的见解。

  3.小标题串联式:

  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

  4.童话寓言式:

  以童话故事为表现形式,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物,以第一人称,采用拟人手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写出动物、植物眼中的人类、生活,写出它们的所见所闻。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产品说明书,节目访谈等:

  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练开头

  古人说“风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

  1.引名句,起点高远。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2.巧博喻,形象开阔。

  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3.趣比拟,别开生面。

  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4.作排比,造势磅礴。

  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

  5,巧设问,引人深思。

  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炭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6.深抒情,生动感人。

  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地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练语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

  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

  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

  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练书写

  这是考生作文给阅卷者的第一感觉。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适值酷暑,潦草的卷面难以赢得评卷者的好感。书写规范,文面整洁,本身就是对阅卷者的尊重。为此,考生既要写快,又要写好。即使字体不十分美观,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字体匀称,字不能太小,也不能占满全格,更不能出格。同时,标点符号的使用要规范正确,不能全文只有两个标点符号。

  练标题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兰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

  1.引用诗句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一笑而过》那英;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以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

  3.引用名句

  以“挫折”为话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4.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

  拟人:以“幸福”为话题-《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比喻:以“生活”为话题-《生活好比桌宴席》;设问:以“追求”为话题-《现在?现在!》《成才全靠父母吗?》。

  5.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

  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

中考写作指导15

  一、符合要求来立意

  一篇文章的优劣,立意绝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写作文之前不妨将作文题干读三遍,勾画出关键词,抓住这些关键词来立意。所以,拿到作文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只有符合题目要求的作文才是一篇合格的考场作文,才有成为优秀作文的可能性。即使水平一般,也一定要注意选材的范围,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总是没错的,最起码不会出大错。

  除了抓住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还要注意其限制条件。明确了这点,考场作文才能符合要求,正确立意。

  二、小中见大有真意

  许多同学特别怕写作文,觉得没有素材没啥可写,考试作文全靠“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同学大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如一潭死水般枯燥无味。其实,我们虽处于俗世,人间烟火接地气的故事反而更能触发我们的灵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不妨“以小见大”,从对生活的点滴小事落笔,通过微小的细节思考和顿悟,上升到事件所蕴含的本质。这样比较容易下手,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用小事情反映大主题。

  “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以小见大,不仅要细腻地描绘小事情,更要写出小事中的美德,真情与哲理。

  三、站位要高立意新

  考场作文要有真意,更要有高度。所以就得努力去挖掘事物内在的思想内涵和本质。如写人就要找出人物的精神根源,写物就要看到它的深层意蕴,写事儿就要挖掘其社会意义。但无论如何,作文的'立意站位一定要高,有高度才能有高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然而情感和体验却各有不同。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所以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力求写出自己的个性,力求立意出新创新。尽可能的去写别人没写过或很少写过的一些新人,新事,新思想,新观念等,就会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这样更容易出彩。

【中考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中考写作指导11-13

初中中考写作指导08-20

中考议论文的写作指导07-22

中考写作指导必备【15篇】11-13

中考写作指导范例(15篇)11-15

中考写作指导15篇(推荐)11-15

中考写作指导(精华15篇)11-15

中考写作指导优秀[15篇]11-15

中考写作指导[共15篇]11-14

中考写作指导15篇(热门)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