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普通话的由来最新介绍

时间:2020-12-03 14:06:56 普通话考试 我要投稿

普通话的由来最新介绍

  普通话的由来是怎样的呢?大家是否也很好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普通话的由来最新介绍

  普通话的由来最新介绍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言。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

  “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所以孔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

  从汉末到唐末藩镇之乱,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东南沿海。

  晋代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以后,中原雅音南移。不同的政权都按照其首都的语言为标准。北方朝代一般以洛阳话为标准音,南方一般以建康话为标准音。洛阳话和晋代前的汉语已经有很大差别,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汉语的产物,而建康话是南迁的晋王室的语言和当地语言融合形成的,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汉族知识分子主流上以南方的建康话为正统。

  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建康话为主。

  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因此,当时的扬州话由于接近建康话和《切韵》,在当时社会上很流行。当时的扬州话也是今天吴语的源流之一。

  唐代以来,中国北方持续动荡,外族侵扰不断,中原各民族的语言相互融合,相互吸收。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此苏州话和当时的首都长安话一道,也成为一种通行语。

  到了宋代,北方话进一步融合了少数民族的语言,今天的北方话在那个时候已经初见成型。

  及至南宋,首都建在临安,吴语也进一步受到北方的影响:

  首先,吴语江北的地区的语言和当时北方话融合,形成今天的江淮话;

  其次杭州话也一定程度受到北方话影响。

  元代是今天的北方话形成的时期,北方话和少数民族再一次融合,形成今天的北方话。

  明代的时候,南京由于战争等动乱,南京话从吴语(也就是南方雅言)转变为江淮官话。明代以南京话为正统,南京话也是南方官话的代表。后来迁都北京,北京话也有一定通行度。明代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合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

  江南的吴音开始以苏州白话为主要代表。吴音继承了南方雅言的地位,并且以当地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中国通行的语言之一。

  吴音最流行的时候,上至士大夫,下至歌妓,都以说苏白为荣。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白话在当时社会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当时越南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

  清代一开始,仍然以南京官话为正统。雍正年间(1728年)清政府设“正音馆”,确立北京官话为官方地位。

  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当时,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

  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由于太平天国的战争,江南经济开始衰落,吴音开始失去了标准音的地位。这样,北京白话开始成为唯一的标准音。民国初期,北京官话被定为国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在中国也开始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也就是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也就是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普通话就是“各省通行之话。”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了一场当时名之为“京国之争”大辩论(这里指京音和国音)。问题的起因就在于国语标准音。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江浙派为主,虽然概括为“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但是也有人后来说,这个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实际上是以江浙吴语为基础音的国语。京音是“纯以北京话为标准”,但是也有人表示,支持京音的一派也有把自己方言的语音加入京音的。两派争吵非常厉害。于是张士一发表文章,主张“注音字母连带国音都要根本改造”,应“先由教育部公布合于学理的标准语定义,以至少受到中等教育的北京本地人的话为国语的标准”。这个主张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特别在南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开会响应,甚至通过决议:“不承认国音,主张以京音为标准音”,“请教育部广征各方面的意见,定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1913年“读音统一会”拟定的国音就被修改为京音了。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全国通用语言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普通话的由来最新介绍】相关文章:

普通话由来的介绍05-27

普通话由来介绍05-27

关于普通话的由来介绍06-03

有关普通话的由来介绍05-27

中国普通话的由来介绍02-13

元旦的由来最新介绍01-11

关于元旦的由来最新介绍01-02

普通话的由来02-27

普通话的由来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