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史纲考点解析
2016考研政治史纲考点解析:革命探索中的教训
在中国革命探索的道路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在近代史纲要的学习中,有一条线索考生可以牢牢抓住,那就是“失败教训”这条线索,这条线索能够将繁杂的探索过程,形成一条可以遵循的规律线。下面勤思老师就带各位考生来学习一下革命探索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教训。
●太平天国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都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戊戌变法的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然失败的这么快,这不但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首先,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心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腿资产阶级实行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其次,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无产阶级必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才能保证革命的胜利。
再次,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无产阶级要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一只自己掌握的军队,革命便不能取得胜利。
最后,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大革命为中国革命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重要考点,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学习今天的考点,将知识融会贯通。预祝各位考生备考顺利,取得理想佳绩。
2016考研政治史纲考点解析:旧三民主义
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把相关章节的.知识点条分缕析的去记忆,更要跟着做几道相关知识的模拟题,以期达到真正的理解。下面老师就把考研政治不同部分的模拟题告诉大家,相信会助你一臂之力。
【例1】中国近代教育最早开始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例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
A.永安封王 B.定都南京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故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例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
【答案】B
【解析】正是****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例4】维新派的变法维新活动引起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的反对,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问题有( )
A.要不要废除君主专政制度 B.要不要变法
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D.要不要兴西学
【答案】BCD
【解析】A选项错误,维新变法实行的是改良,和洋务派一样,不主张****封建君主专政制度。维新派主张改革君主转正制度。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例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有( )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D.袁世凯的窃取革命成果
【答案】ABC
【解析】D选项“袁世凯的窃取革命成果”是结果,题干问的原因,因此选ABC三项。
【2016年考研政治史纲考点解析】相关文章:
考研政治史纲习题及答案201801-26
考研政治史纲巩固题及答案201801-26
2018考研政治史纲复习题及答案01-26
考研英语语序颠倒考点解析02-25
2018考研政治备考冲刺试题及解析10-01
考研政治高频考点之唯物论01-22
考研政治高频考点之辩证法01-22
考研政治高频考点之认识论01-22
考研政治高频考点之劳动价值论01-21
考研政治高频考点梳理之垄断资本论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