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孔子教学的科目有哪些

时间:2021-04-26 15:09:41 驾照考试 我要投稿

孔子教学的科目有哪些

  孔子教学的四个科目

孔子教学的科目有哪些

  古圣先贤,无论中国外国,没有不重视教育的。教育里面最重要的是德行的教育。 孔老夫子教学四个科目:

  第一是德行,教你做人之道,明了人与人的关系,懂得怎样做人。教你做好人,教你做善人,教你做贤人,教你做圣人,这是德行教育。

  第二是言语,所谓「口为祸福之门」,教你知道说话的分寸。在家庭、群众中,知道长幼、辈分,对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从小孩的时候就教起,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第三是政事,就是技术、能力的训练。今天讲的职业教育、 科技教育。你学会了,将来在社会上有谋生的技能,有发展的条件。

  第四是文学,那是物质生活富裕后,再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

  这是中国古老教学的四个层次,不能颠倒的。

  现在的教育,没有前两条,只有后两条,所以社会会发生问题。前面两条是根本,后面两条是枝叶花果,今天根本没有了,看起来像花瓶里插的花,外表虽然好看,但是没有根。所以整个社会动摇、混乱。这是舍弃古圣先贤的教学,不知道古圣先贤教学是真正的福田。将来的趋向是怎么样?还是要走老路,谁能够走古圣先贤的老路,谁将来是世界的领导人,是这个世间真正的救护者。凡是新起的这些把戏都不可靠, 没有通过实验,古人这个老路子是几千年实验过的,通过实验的。今天你创新一个方法,没有通过实验,不能证明你这个方法到底正不正确。

  孔子的教学科目:第一是德行

  孔子教学科目,德行,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可以说自古以来,社会的中坚分子是知识分子、士大夫阶级,他们做全国老百姓的榜样。这些士大夫阶级都能够守礼,行仁、义、礼,老百姓心自然服,自然也起来效法。 孔老夫子最重要的,他是着重于德行,所以第一个科目是德行,第二个科目是言语。 人与人之间往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言语,如果言语不谨慎,说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就造成误会,就结成冤仇,所以言语比什么都重要,不能够轻忽。所谓“宁想这着说,不抢着说”即是, 更不能口无遮拦。

  孔老夫子教学,第二个科目,是言语。

  第三个科目,才是政事。

  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属于孔老夫子政事这个科目,就是办事的能力,现在讲科技的教育,学有一技之长,将来在社会上可以谋生。

  可是(古时候)人家那是整个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繁荣、强大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安民和乐利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

  我们今天在教育上把这两个丢掉,疏忽掉了。

  第四个科目,是文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艺术。

  所以孔老夫子把艺术列在最后,把德行列在第一,那是根本,文艺是枝末,这个非常有道理。

  这是首先我们认识礼的意义、礼的重要性。

  所以,三礼里面,《礼记》是杂志。

  《礼记》一开端,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曲是委曲婉转,礼就是委曲婉转,自卑而尊人,这个叫礼。

  所以一开头,"曲礼曰,毋不敬",跟我们这个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一个意思,第一句话就是讲一切恭敬。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这四句话,

  第一句话,是讲恭敬,是讲礼敬;

  第二句话,是讲端庄、庄严;

  第三句话,就是讲言语,言语要肯定,要安、要定、要柔和、要肯定。

  这个三条做到,天下老百姓就得到安,安和乐利,"安民"!

  末后一句是讲效果,前三句是因,后一句是果。

  所以,世出世间法都重视礼,可见得礼重要。

  佛法尤其注重,为什么?

  实在讲儒家也讲到,没有佛法讲得这么彻底,讲得这么究竟。

  我们在《礼记》里面同时也看到,也就在第一章,明白的告诉我们,"傲不可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肯定了,傲慢人人都有。

  在佛法讲,这是与生俱来的烦恼,不是你这一生学的,是前世带来的,傲慢。

  佛法里讲得更透彻,讲第七末那识,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四大烦恼就有我慢,这个东西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只要有这个东西在,你的'道业决定不会成就。不但你不能证果,你连开悟都不可能,你要想在佛门里开悟,都要把傲慢舍掉。

  我们在《坛经》上看得很明白,这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大家常常看到的:

  法达禅师诵《法华经》三千部,自以为了不起,他开不了悟。他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傲慢!见到六祖,顶礼的时候头不着地,所以他不能开悟。

  被六祖喝斥一顿,他生了惭愧心,这才舍掉傲慢,六祖一点他就开悟了。

  你想想看,这个东西障碍大不大?

  所以,有这一念存在,诸位要记住,不能开悟,当然更不能证果,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不可能。

  西方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要舍傲慢,你只要有这一念存在的话,西方极乐世界没你的分,你就是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也不能往生。

  为什么?你十万声佛号降伏不住烦恼,那有什么用处?

  所以,佛教给我们,孔老夫子也是教给我们,教学里头第一科就是礼敬。

  礼敬目的在哪里?

  目的在断傲慢心,把这个习气连根要拔掉。因为儒家是教育,佛法也是教育,人有傲慢的心,遇到再好的老师他也学不到东西。

  为什么?

  没有把老师看在眼里,他能学什么东西!真正有成就的人一定是个谦虚的人,他才有成就。

  你看《易经》谦卦,六爻皆吉,大吉大利;六十四卦里头只有这一卦六爻都吉,谦卦;地山谦,它那个卦的相,山本来很高,山在哪里?山在地底下,这表谦虚。

  所以礼的定义,是自卑而尊人,这是真正有学问,真正有涵养,世出世间法都能够成就。 我们这一条决定不能够疏忽,要认真的去修学。

  绝对不是叫我们见到人要拜,好像巴结人、求人,不是这个意思;这是灭除我们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让我们自性光明透出来,成就世出世间一切法,目标在此地。

  你要是不肯修学,换句话说,你的我慢山太高了,你还不服气,道业就很难成就。 学佛的“礼”里面最好有“观”,为什么?

  因为,如果礼里面没有观,刚才讲,它最大的功德利益就是帮助我们断烦恼习气,它的功德利益是灭除傲慢的烦恼习气。

  如果这里面有“观”,它能摄心,它能使我们的心清净;换句话说,能得定,能开慧,这个功德就更殊胜。

  “观”里面,有很多很多种,这就是佛门的宗派不同,法门不一样,所以作观的内容就不相同。通常,我们讲个通途的,就是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都可以用的。

  学佛的人行礼,最敬礼是五体投地,佛尚右,所以我们拜佛,我们右手先下去,右膝盖先着地,尚右。

  我们右膝盖着地的时候,我们“观想”叫一切众生得正觉道,也就是成佛道,我想成佛,希望一切众生个个成佛。

  右表正,佛法尚右。左,左道,左就是外道,右是正道。

  右膝盖着地之后,当然左膝盖也要着地,左膝盖着地,也有个“观想”,也有个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想这个意思。

  这个心愿就广大了,平等,真正每一拜都想到一切众生。

  我们右手着地的时候,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

  左手着地的时候,就想到那些外道的众生,佛以四摄法摄受他们统统归到正道。 头顶是最后着地,头顶着地时候,愿一切众生离贡高我慢的心。

  我们头顶这是最高的,我们礼什么?礼佛之足,礼他最下的,的确跟六十四卦谦卦那个意思很像,意思非常的像。

  令一切众生离骄慢心,成无见顶相,像佛的顶一样,佛顶是无见顶相。

  这种观想是普通的,是一般的,并不是指修哪一宗哪个法门。

【孔子教学的科目有哪些】相关文章:

理科有哪些科目12-01

执业医师考试科目有哪些01-15

科目一易错题有哪些01-16

科目二考试要点有哪些12-01

科目一考试有哪些技巧12-01

自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01-29

科目三考试有哪些技巧01-28

  科目考试重点有哪些呢?01-20

课程开考科目有哪些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