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理解附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精选11份)
陈世旭的作品一直是我们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研读的多数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细节处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原》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1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想给无边的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种境界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花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作者首先观察到的是( ),接着观察到一碧千里的( ),然后在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地方的( )、( ),以及( )和( )这些景物。这段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根据片段内容,写出正确答案.
(1)这段话重点写了草原上的( )
(2) 这种境界是作者惊叹是因为 。
阅读答案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想给无边的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这种境界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花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作者首先观察到的是(草原的天空),接着观察到一碧千里的(平地),然后在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地方的(小丘)、(羊群),以及(骏马)和(大牛)这些景物。这段话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根据片段内容,写出正确答案。
(1)这段话重点写了草原上的(天空、羊群)
(2) 这种境界是作者惊叹是因为这种境界实在太美了。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2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地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
2.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3.“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作者的“静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他又为何说草原是静默的?
5.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与《静默草原》在情感表达、结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在单一中呈现丰富.”也就是说,丰富是蕴涵在单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给人以单一感.“这颜色无疑是绿”,“无疑”也就是说,不用怀疑,草原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大片大片的绿.“草就是海水,极单纯”这都表现了草原的单一,然而,这种单一,“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 “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这就是草原的丰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2.从观海者的不同角度(岸上、船上),比较出草原的另一特点:中心不定和可接触性,再进一步指出草原的辽远与苍茫,和给人的亲切感.
3.“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人背负着种种世俗之事,荣誉、地位、权利、金钱……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为自己至高无上,骄傲、自大……然而面对草原的宽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阔大无边的胸襟时,人所拥有的'一切就显得可悲、可笑了。
4.⑴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是回头向后瞭望,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
⑵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风也听不到萧声.
⑶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⑷草原是很辽远的苍茫的.一个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你以前根本没悟出的哲理.这时的草原是静的,也就是作者所说“静默”的。没有受到世俗的侵扰.所以,人,也必将是“静默”的。也是个“善忘者”。
5.《敕勒歌》气势雄浑奔放,表达凝练跳跃,富有节奏韵律感.《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时而描写时而抒情……运笔自如,其对生活的感受信手拈来,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终贯穿“静默”这一题旨。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3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而又美丽的。
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儿,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短文的'第 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通过静态描写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2、短文的第 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通过动态描写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同时,它又是个中心句,作用是:_____
1.短文的第2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野草、湖水、野花。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
2.短文的第4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雄鹰、百灵鸟、牛羊、小马驹、黄羊和小牧民。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欢腾的特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同时,它又是个中心句,作用是点名文章中心。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4
这样的草原,将使人顿悟生命的苍白,将使人抓住美丽的瞬间;这样的草原,毫无遮拦,四面皆敌,向后退无险可守,向前冲就是生命;这样的草原,使人不能停顿,停顿意味着死亡,需不停地奔驰,以远离寂寞与恐怖;这样的草原,只会产生站着的强者与倒下去的死者,而不会产生庸者;这样的草原,最像海洋,最具张力与霸气,一旦前进,就不可阻挡;这样的草原,永远属于骑马的民族,而马的精神,即是草原人的灵魂。
骑马的民族统称游牧部族,起源于水草最繁盛的地方。自己的水草枯竭,就整族迁移,去抢别人的水草。不断的迁移与混合,草原强大的部落文化形成了,充满着野性与力量。中原之所以提早进入农耕文明,得益于大禹治好了黄河与长江。川流不息的水源永不枯竭,人们不再迁移,安居乐业,改牧草为种粮,变牧民为农民,渐渐发展为城市、国家,孕育了中原文明。草原文化与中原文明之间区别的象征,是那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这条历经中原十几个王朝修建的厚厚城墙,阻不断来自草原急风骤雨般的马蹄声,两种文明在此进行血与火的碰撞和交融。
如今,心中那条民族隔阂的长城,也早已不复存在。人们爬长城,是为了怀古远眺;人们去草原,是为了寻幽揽胜。天下_____之人,一定会热爱呼伦贝尔的壮阔;天下_____之人,一定会赞美呼伦贝尔的奔马;天下_____之人,一定会喜欢呼伦贝尔的清新;而天下喜好吟唱之人,一定会后悔自己没生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惟有在这里,写诗作曲的,才会体悟到“人还是人、马还是马、草还是草、云还是云。”
无论草原的歌声如何悠长、草原的舞蹈如何矫健、草原的民俗如何浓郁、草原的风光如何绮丽、草原的鲜花如何明艳、草原的河水如何灵秀、草原的'骏马如何写意,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草原,植根在草原,生长在草原,繁荣在草原。
没有传统,就没有祖先;没有特色,就没有价值。我们将在大地找个支点,衬着柔柔的白云,湛湛的蓝天,为中华,也为子孙,在我们心中,永远托起这块青青的草原。
7、请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原文空格内。
A、勇敢 B、坦诚 C、恬淡
8、第1段中“草原人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9、文中提到的“长城”有什么含义?
10、结合全文内容,体会“没有传统,就没有祖先,没有特色,就没有价值”这句话的意味。
【参考答案】:
7.依次是:坦诚、勇敢、恬淡
10.草原的草、井、歌、酒、花都是草原的传统,草原的特色,更是草原的文化,然而这一切的美丽,都只能植根在草原,繁荣在草原。一旦脱离草原,都将失去它的价值,因此,如果我们热爱草原,就必须走进草原文化,保护草原文化,让草原的文化永葆青春。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5
已经二十年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靠近一群马了。
这天午后,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空的太阳突然隐入低低的云层,我一个人从一座杂草丰茂的丘陵上跑下来,见同伴们都到别处玩去了,就独自在草原上游荡。就在这个时刻,我看到了被圈在围栏里的九匹马。九匹马颜色各异,站立姿态也各不相同,尤其是脸上,各有各的神情和幽思。它们被九根缝绳拴在栏杆上,短短的缰绳与周围辽阔的草原一点也不相称。
其中有一匹马给我印象最深。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我走近它后,它似乎收敛了一些,稍稍安静了下来,只是不停地打着响鼻,似乎想要对我表白或是吐露什么;其实,不用它说,我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面对眼前这片面积如此辽阔、花草如此丰茂的草原,谁也不忍心让它成为荒无人烟、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
我几次想伸出手去摸摸这匹烈性马的头。我发现,它和我一直在心里仰视的那个自己是如此的相像,在被一根缰绳拴着,而面前又是广阔的疆野时,总是不愿放弃一丝一毫的抗争,即便被捆缚住了,也要发出声声嘶鸣,既喊出了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忘了告诉大家,这是围栏里唯一的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加之八匹马此刻都或茸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这匹白色大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这时,一个中年人突然出现在我身后,问我干什么。我说我在看马。他问我,要骑吗?我问他骑一次要多少钱,他说骑一个小时五十元。我说我不骑。出于好奇,我问他这九匹马平均下来一个月能为他挣多少钱,他说除去场租费和饲料费等开支,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我细算了一下,就算是四千元,一匹马一个月下来才为他挣四百多一点。
我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为四百元钱,这些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
我都不好意思称呼它们骏马了,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这时有人喊我的名字。我们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我又看了白马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身向同伴走去。
在我转身走出二十米后,我突然感觉到脊背凉丝丝的,马上意识到会有什么东西从后面袭来。果然,就在这股凉意正往我的身上四处传送之际,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嘶鸣。这声嘶鸣,在此刻死寂的草原上,显得十分刺耳。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让它一直等着,甚至会让它对我这个不是来自草原的人更加失望,于是,还是以回头的方式向它表示了回敬。谁曾想,才见我回过头,它又仰起头发出了一声嘶鸣,而且是一次长鸣,像是在告诉我刚才那一声嘶鸣是它发出的,又像是再一次和我作别。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利刃,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1.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请根据提示完成内容概括。
首先写:初见九匹马的印象;接着写:_____
然后写:与申年人的对话;最后写:_____
2.从全文看,大白马哪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6分)
3.文中提到围栏“狭窄”、草原“死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4.在和中年人交谈后,“我”为什么“一下子说不出话来”?(4分)
5.如果把本文的结尾改换成下面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5分)
这时候,我突然渴望手上有一把可以割断那根短短的缰绳的利刃……
答案:
1.与白马对视(2分);与白马作别(2分)。
2.
①因为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从而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②它是围栏里的唯一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
③其它八匹马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因而这匹白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
④这匹白马与我作别时的嘶鸣让我心里有一阵剧烈震动,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它既喊出了禁锢者的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回答其中三点即可,或者将①③两小点合为一点,每小点2分,共6分)
3.
①一匹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却被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一片如此辽阔且花草丰茂的草原,却成了一片无生命在上面奔跑的死寂疆域,由此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沉痛与悲愤(2分);
②写围栏的狭窄、草原的死寂,与后文写白马的嘶鸣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强调了白马不屈的抗争精神(2分)。
4. ①为四百元钱,一匹本属于辽阔草原的马,就这样被一根短短的缰绳长年累月地拴在一个狭窄的围栏里,作者为此感到悲愤与委屈(2分);
②它们的形象与作者心中“骏马”的形象相差甚远,这个“骏”字已经远远地脱离了它们(2分)。
5.不好(1分)。因为原句中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获得一把利刃的愿望,也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怒之情(2分)。而改换后的句子则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1分)。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6
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活动,其生命活动和生活需要的全部物质都依赖于自然界。地球生物圈是人类的诞生之地和生存环境,汤因比将其比喻为人类的母亲。人类也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种一样,其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因此构成了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方式就是生产活动。而传统的生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的安排,逐渐形成了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岁时节令习俗。
那达慕是否可以称为节日,学术界似乎还有争论。与农耕民族的节日相比较,草原民族的节日似乎不是固定到“日”,草原那达慕的节日的文化场域也比较宽泛。据调查,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牧人说,哪年雨水好,就举行那达慕。还有一种说法:举行了那达慕,雨水就更好。而雨水好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在农历6—7月。民俗,它与人们的出生地、族属、国籍、性别等与生俱来之物相关,那达慕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这个节日的产生与蒙古族古代的历法有关。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徒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在对天象的观察中,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历法。由于草场是牧业的生命线,他们以草木计年。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云:“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宋孟珙《蒙鞑备录》云:“其俗每青草为一岁,有人问其岁,则曰几草矣。”牧草的荣枯标识着牧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因此“草”具有年的意义。注意这里的草不仅含有自然意义,而且含有人文意义。对于时间,正如法国哲学家所说,我们不可以深入理解,只可直觉与体验。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是以草为参照物的。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从事不同的生计方式对时间的体验有所不同。什么叫节日?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中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和对时间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在每年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人类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草原那达慕的时间选择在夏末秋初,这个节庆的时间有相对的固定性:“时间标志法取决于不同工作条件及其与自然节奏的关系”。在夏末秋初这个一年里的特定时间,草原上举行那达慕,体现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
与农耕文化的节日的文化空间不同,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文化空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必须是一个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和场所,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从其文化属性看,则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等。
草原是牧民的生活之源。在草原上,游牧民所从事的劳动、迁徙,与五畜、与自然界的草场和气候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的,牧业的生活方式是在草原生态中生存的牧人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达。“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那达慕的文化空间是广袤的草原,因为经过牧民的劳动,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草原是牧民的家园,同时也是牧民节日的文化空间。
(选自邢莉《在第六届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论坛上的发言》)
1.下列关于前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达慕,作为草原民族的节日,它不像农耕民族的民俗节日那样具体到某一天,它的节日的文化场域相对比较宽泛。
B.从已经举行过的.大型那达慕看来,它们大多出于庆贺牧业丰收,而牧业丰收的前提就是雨水好,所以传统那达慕的节期相对固定。
C.自1963年以来,该旗首府乌里雅斯太镇共举办大型那达慕10次,大都出于庆贺牲畜增加头数,据此可见,那达慕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
D.传统那达慕的节期一般在农历6—7月,这节期的选择既是蒙古族情感的产物,又建立在民间知识的基础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对自然界形成对象性关系,因而人类生存环境必须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
B.彭大雅《黑鞑事略》说“但见青草则为一年”,孟珙《蒙鞑备录》说“其俗每青草为一岁”,从宋朝的这记载中可见蒙古族当时是以草木计年。
C.节日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时间感受并进行切分操作的人文符记,它具有三大元素,即特定的节期、特定的文化空间和呈现表演庆典的整体形态。
D.草原民族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从而把自然界的草原变为文化的草原,广袤无垠的草原就成了那达慕的文化空间。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像那达慕这样的岁时节令习俗是蒙古族顺应自然变化、适应社会生活的结果,也是其传统的生产活动完全服从岁时安排的结果。
B.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的随水草而迁徙的游牧活动需要掌握天文历法知识,而他们创造的天文历法知识自然要服从并服务于他们的生产生活。
C.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着不同的时间感受,所以牧人对时间的体验与农民不同,因为他们观察天体的变化以草为参照。
D.对于人类学家,每一个民族的概念性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
答案:
1.C。C项,“那达慕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的说法错,原文是“雨水好是牧业丰收的代言词”。
2.A。A项内容在第一段,原文是:“人类……生存环境依赖于和生物圈血肉相关的联系,也必须服从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因此构成了人对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此项说法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
3.D。D项“只要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就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的说法与原文“只有从该民族的眼光去了解,我们才能掌握文化真正的意义”不符合。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7
落日余辉温情地挥洒在墨绿的呼伦贝尔草原上,晚霞映射出多彩的光线,丝丝缕缕、柔柔的、薄薄的、织就成七彩的光环。倘若以轻柔的光丝当琴弦、绿绿的草原作琴木,万物生灵的动听之声便是天地抚琴合奏之神曲。这一切的宏观胜景、微观空灵更加增添了大草原的神秘色彩和柔和色调。放眼望去,草浪一波一波地荡漾开去,几朵金黄色的小花儿,点缀绿毯之上点点滴滴、千姿百态,成群的羊儿像天上的白云;一朵一朵洒落在大草原上。牧羊人,三三两两,或似庭前信步,或赛马追逐嬉戏;镶嵌在草原腹地的湖面,似青春少女靓丽的脸蛋,清清的、纯纯的、无一丝皱纹。晚霞映在湖面,金闪闪、黄灿灿的,像一幅铜镜中的图画;几只野鸭、鱼鹰、水鸟盘旋在湖的低空,时而响箭般划破水面,嬉戏着玉珠迸跳的浪花,时而撞破水面扎进湖里,叨起一小鱼儿飞上空中。赶上鱼儿旺季,成百上千条鱼儿在湖面上下窜飞,有的摆动尾翼,有的来个“空翻”,灵性十足。当年,叶剑英元帅到此视察工作,曾写下“鲤鱼跃跃争先进,头破鳞伤竞不停”的赞美诗句。
素有“草原金嗓子”之称的百灵鸟在大草原上绕飞,甜甜的唱着山歌儿,小燕子、山雀飞来飞去,在空中为百灵伴舞,奏唱出大自然最醉人的圆舞曲!散落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炊烟袅袅升起,伸向天际,牧羊人正在劈柴架火、煮烧飘香的奶茶和羊肉。
夜幕似一张黑黝黝的网,徐徐地张开,一阵阵蛙声,把美丽的草原带入了寂静的夜色。
1.本文写景时注意变换角度,第一自然段从视觉上写了晚霞等把草原装饰得美不胜收;第二自然段从听觉上写了_____等奏出醉人的圆舞曲。
2.“倘若以轻柔的光丝当琴弦、绿绿的草原作琴木,万物生灵的动听之声便是天地抚琴合奏之神曲。”突出了怎样的景色。
3.“镶嵌在草原腹地的湖面,似青春少女靓丽的脸蛋,清清的、纯纯的、无一丝皱纹。”突出了怎样的景色。
4.“夜幕似一张黑黝黝的网,徐徐地张开,一阵阵蛙声,把美丽的草原带入了寂静的夜色。”突出了怎样的景色。
5.叶剑英元帅的诗句“鲤鱼跃跃争先进,头破鳞伤竞不停。”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
答案:
1.晚霞、草浪、牧羊人、湖面、水鸟;百灵鸟、小燕子、山雀。
2.突出柔美。
3.突出湖的清澈。
4.突出夜晚很安静。
5.描述了成百上千的鱼儿在湖面上下窜飞,有的摆动尾翼,有的来了“空翻”,灵气十足。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8
夏天七月的早晨!除了猎人,有谁体会过黎明时候在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你用手拨开_________的树枝,夜里_________着的一股暖气立刻向你袭来;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天气还凉爽,但是已经觉得炎热逼近了。过多的芬芳之气使得你_________。灌木丛没有尽头……只是远处某些地方有一片黄灿灿的成熟了的黑麦,一条条狭长的粉红色的荞麦田。这时候一辆大车轧轧地响出;一个农人缓步走来,把他的马预先牵到阴凉的地方……你同他打了招呼,就走开了;你后面传来镰刀的响亮的铿锵声。太阳越升越高,草立刻干了。瞧,已经开始热起来了。过了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天边变得暗沉沉的;静止的空气中发散出火辣辣的热气。
1.本文选自___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_的成名作_________(书名)。
2.这段文字描写了几个时间段的景色?请分别找出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 】
A.潮湿 孕蓄 头晕眼花
B.濡湿 蕴蓄 头晕目眩
C.阴湿 贮蓄 天晕地眩
D.潮湿 储蓄 耳晕目眩
4.本文作者是优秀的.语言大师,他笔下的景物总是在朴实的描写中散发出浓郁的诗意。试体会下边句子的妙处,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①你的脚印在白露沾湿的草上留下绿色的痕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到处充满着苦艾的新鲜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天气还凉爽,但是已经觉得炎热逼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2.三个,“黎明时候”“在阳光底下”“太阳越升越高”。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9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③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⑤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⑦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上文的句序已被打乱,请作调整。正确的顺序为:【C】
A.③⑥⑦①④⑤②
B.③⑥①⑦④②⑤
C.③⑥①⑦④⑤②
2.“一碧千里”的“一”应取第【A】 种解释。
A.满、全
B.相同
C.数词
D.专一
3.“高歌一曲”中的“一”应取第【A】种解释。
A.满、全
B.相同
C.数词
D.专一
4.“一碧千里”描写了【C】。
A.绿的颜色
B.绿的神态
C.绿的范围
D.绿的广漠
5.“翠色欲流”描写了【A】。
A.绿的颜色
B.绿的神态
C.绿的范围
D.绿的广漠
6.这段文字在描述时,采用了【BC】的写法。
A.由近及远
B.由上到下
C.由远及近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10
《草原》阅读原文: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眉头像未解的结,你的脚步疲惫而蹒跚。
我把喧嚣的城市留在身后,我把拥挤的人群留在身后,我把所有的躁动和冲撞留在身后。
把自己交给苍茫。
你失落了什么?你要寻找什么?你想得到什么?
我问蓝天,我问大地,我问。
草原,向我张开博大的襟怀。从两边涌到路上来的、被露水淋得透湿的花枝和草棵子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像默默的爱抚。
古老而烂漫的草原。埋藏无数卜骨、陶片、断简、残碑的土地;站立长城、寺庙、黯淡的宫阁和拓荒者废墟的土地;横亘叱咤风云、如狼似虎的壮士演习杀戮的古御道的土地。
王朝的连绵不断的营寨埋进深草,将军的鹿角没入沼泽。方尖碑如断锷。水泡子是饮恨苍天的眼睛。从刀光火石到金戈铁马,从血流飘杵到冠盖如云,皆杳然如苍狼呜咽。帝王的霸业连同古战场一起退出历史,一个鞍马部族的史诗在季节河道中干裂。
而草原依旧。
高耸的大陆板块空旷恒大,弓起球面的脊线。草原把最广阔的空间留给七彩泛滥。芳草年年绿,碧色直铺天涯。千万种花如潮水,汹涌漫卷草原。乳汁洗出的天空,云舒云卷如峨峨高髻、荡荡裙裾。苍鹰盘旋,大道似瀑布。
真静啊。天地间是一片亘古的肃穆。远远的什么地方,好像有人在动情地唱歌。那是幻觉。只有风,只有白桦林,只有不甘寂寞的杜鹃、野百灵和蜜蜂在私语。
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上的孤马,你会一再地想起那些似乎遥远的、已经忘却的过去,心里无端地涌起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却是幽深的甜蜜或忧伤。你会感到好像早就有过这种体验,要不就是做过一个和眼前的情景极为相似的梦。但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在一生中的哪个幸或不幸的时刻,你怎么也记不起来了。生活就像流水一样,淙淙地从你身边流过,你失落了很多,却不知道那是些什么。
最远的地方,热浪蒸腾的高坡,号角悄然耸起。最初是一对,然后是一簇,然后是一片。然后,草原生命交响乐的高潮赫然君临。
万种天风骤然狂作。骏马雄壮的肌群,突起为跳跃的峰峦。马群纵姿跋扈,从远方或更远的远方潮涌而出。
大宛汗血天马②从西极承灵威、涉流沙而来,从黄河负图而来。与犁铧一起耕耘生民的艰辛;与刀斧一起划破凝滞的血海;与香车一起装点贵胄的荣华。你为文明所依赖,你也为文明所驾驭;你为文明所恩宠,你也为文明所束缚。
什么时候,文明放逐了你,文明又解放了你!
于是你重又成为草原的王者至尊。自由与奔放重又成为你的特权。铺张扬厉的野性重又回到你的身上。天风滚滚,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啊,你重又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走云连风,吞吐大荒。
狂舞的铁蹄在我的血管里奔腾,惊心动魄的轰响是冰河破裂一泻千里。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沉重;我忽然知道了我的寻找;在地震般的颤栗和闪电般的快乐的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的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挣脱欲望的缰索,卸下诱惑的鞍辔,去呼应草原生命大气磅礴的抒情,一种另样的、博大的爱情——爱生活、爱生命、爱大地,直到永远!
夜要来了,多情的落日在吐力根河对岸向草原告别。暮色像紫丁香,有一个骑手在火红的天边向远方顶礼膜拜。
草原像人的心灵——当心灵纯净而充满幻想,它就变得无比深邃——深邃得能容纳整个世界。
我走在七月黄昏的草原,草原的路通向一切道路。远处是辽阔明亮的地平线,身后是觉醒的脚印。
这一天多么好!整个世界像在童话里变了样子。这样的日子一生也许只能遇见一次。这样的日子一生只要遇见一次。
感谢你,草原!感谢你金灿灿的光、蓝湛湛的水、甜丝丝的风和轰轰烈烈的生命。
在怒放的花丛中尽情留连吧,在熊熊的篝火前尽情跳跃吧,在生命的潮水里尽情徜徉吧。火在颤栗,酒在燃烧,舞在踢踏,灵魂在响着黄钟大吕的律动。当黎明再来,金子般的朝霞又会喷薄而出,我又将远行,让圣洁的大光明永照朝觐生命的虔诚。
(选自2011年第1期《散文选刊》,略有改动)
[注]①陈世旭:江西南昌人,现任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②大宛汗血神马:传说中的神马,据传它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史书记载它“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马”“天马”。
《草原》阅读题目:
1.请概括文章画线部分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并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答:画线部分的内容是:_____
作用是:_____
2.文中说“感谢你,草原!”,从全文看,“我”为什么要感谢草原?(6分)
3.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大宛汗血天马”所蕴含的作者的价值判断。(5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你失落了什么?你要寻找什么?你想得到什么?”,三个问句连用,既引出下文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又启发读者思考。
B.“花枝和草棵子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明写“花枝”“青棵子”,暗写“我”的喜悦之情。
C.作者认为,自己在草原上度过了美好的一天,这样的一天只要遇见一次就可以让人们的心灵产生巨变,从而厌弃城市,爱上草原。
D.面对草原,“我”大彻大悟,当又一个黎明来临时,我又将在“圣洁的大光明”的照耀下继续探索生命的真谛。
E.文章以时间推移为顺序,写了“我”的情感历程:迷惘——追寻——觉醒——失落。在这一历程中,始终贯穿着“我”对生命的虔诚。
《草原》阅读答案:
1.(6分)内容:草原文明的沧桑巨变。(2分)作用:①和下文描写草原的自然风光“依旧”构成对比,突出了草原风光的亘古永恒。(2分)②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写自己对面永恒的自然风光而产生人生感悟作铺垫。(2分)
2.(6分)①当“我”失落、疲惫、焦躁时,草原张开博大的襟怀接纳了我。(3分)②草原使“我”的灵魂大彻大悟,使“我”领悟了生命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找到了新的生活。(3分)(意思对即可)
3.(5分)“大宛汗血天马”为历史文明付出过血与汗,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当与现代文明发生碰撞后,它们又回归自然,回归自由奔放的本性,成为草原的王者至尊。(2分)作者通过大宛汗马告诉人们,应该摆脱喧嚣的现代文明的束缚,回归自然,找回自我。(3分)
4.CE【解析】(C“厌弃城市,爱上草原”错,在“草原”具有象征意义;E“失落”错,文中没有写作者“失落”的情感历程)(答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 11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 )清新,天空是(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指出下面加粗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2)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 ( )
2.用语段中的两个四字词语概括草原美景的特点: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给文中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并选择一组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 ,“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 ,“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 。
5.作者初次来到草原,开始想“高歌”,后面又想“低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l)从回忆里体会。 (2)食物吃过后的余味。
2.一碧千里 翠色如流
3.多么 多么 既 又 既 又 秋天的天空是多么的蓝多么的高啊!
4.草原 羊群 小丘的线条
5.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新,使人特别愉快,所以作者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作者沉醉在像中国画那样的美景中,想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又想“低吟”。 (意思对即可)
【《草原》阅读理解及答案】相关文章: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理解附答案12-12
草原阅读题目及答案08-04
《母亲》阅读理解及答案05-11
《病人》阅读理解及答案11-01
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11-14
《醉在草原》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答案08-02
笑的阅读理解题及答案01-04
阅读理解《音乐与教育》答案08-04
《大学》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