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代文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3分)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①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ú"。
8."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1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12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请广于君广:_________(2)寡人谕矣谕:_________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且秦灭韩亡魏"一句中"且"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壮士不死即已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存者且偷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4分)
(1)唐雌的使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至今,像唐唯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万钟于我何加焉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复前行,欲穷其林
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D.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3分)
8.(1分)顽皮,可爱9.(2分)B
(二)(12分)
10.(2分)(1)扩充(2)明白11.(3分)B
12.(3分)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译出大意1分,关键字"逆""轻"各1分)
13.(4分)
(1)(2分)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
(2)(2分)举出人物1分,事迹概括1分。
示例: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三)(8分)
14.(3分)D
15.(3分)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
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中考语文古代文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白发阅读附答案12-27
《我的语文老师》阅读理解附答案04-13
《野望》阅读练习附答案12-31
网红阅读附答案12-28
《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理解题附答案02-12
母亲的诗语文现代文阅读答案02-24
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考点解析04-01
《摔琴》阅读题附答案02-23
《美丽的邂逅》阅读附答案02-23
《流泪的蓑衣》阅读附答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