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时间:2024-09-04 03:21:45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常见病句类型归纳

  病句类型: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一)、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

  ⑴她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名词)女(名词)教师。

  ⑵我国(表领属)一座(数量)年产300万吨钢的(动词短语)大型(形容词短语)炼钢厂昨日开始上市。

  如果不按这个排列就是顺序不当,读起来别扭。

  (二)、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例如:

  ⑴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电视台(地点)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⑵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表目的),今天早晨(时间)在寝室里(地点)还(副词)仔细地(形容词)把它(表对象)看了一遍。

  (三)、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例如:

  1、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

  ⑴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⑵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村子。

  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走回村子。”

  ⑶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改为:“夜深人静,想起今天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2、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如:

  ⑴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

  “无疑”应移至“是”前作状语:“这无疑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⑵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改为:“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日前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改为:“如果世界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四)、虚词位置不当。例如:

  1、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例如:

  ⑴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如果”应移到“他”之前。

  ⑵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改为:“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

  ⑶不仅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有现实的紧迫性,而且有更高的要求,更丰富的内容。

  改为:“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不仅有现实的紧迫性……”

  ⑷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如果”应放在主语“人们”的后边。

  ⑸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

  “不但”应放在主语“同学们”之前。

  2、副词位置不当。例如:

  ⑴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字应移到“趁现在”之前。

  ⑵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冷颤。

  改为:“迎面吹来的寒风使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⑶他把这个问题不放在心上。

  “不”应移到介词结构“把这个问题”之前。“把”字句,“被”字句中有否定词,应将否定词分别放在“把”“被”之前。

  (五)、主客体颠倒。例如:

  ⑴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句子陈述的主体应是“青年人”和“四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这个句子的毛病就出在主客体颠倒,改为:“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⑵去年的学习成绩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六)、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并列词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例如:

  ⑴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讨论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应先“提出”后“讨论”。

  ⑵我们要从县内外、省内外、乡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应把“乡内外”调到“县内外”之前,形成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

  并列短语可按下列方法排序:

  ①依时间先后排序。

  秋收、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秋季农作的先后顺序)

  ②依空间距离排序。

  牧女们骑着骏马,健美的身姿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人们观察事物由上到下的顺序)

  ③依范围大小排序。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范围排序可由大到小,也可由小到大。此处为由大到小)

  ④依程度轻重排序。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程度上一层强胜一层)

  ⑤依情感流程排序。

  她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⑥依时局变化排序。

  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⑦依数目常规排序。

  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

  ⑧依成绩名次排序。

  中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分获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总分前三名。

  ⑨依法定位置排序。

  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四大家齐心合力抓经济,带领人民奔小康。

  ⑩依对应承接排序。

  小琳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教师,哥哥是军人,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救死扶伤,教书育人,站岗放哨。

  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外贸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外贸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七)、分句间次序不当。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例如:

  ⑴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应将“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因为这两个分句的动作有先后关系,不能颠倒。

  ⑵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正确句序为: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大勇的革命烈士。(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⑶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1、一主一谓搭配不当。例如:

  ⑴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主旨”不能与“描写”搭配,应把“描写”改为“表达”。

  ⑵我国的棉花生产,过去不能自给,很大一部分只能靠进口来解决。

  “棉花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应改为“棉花过去不能自给”。

  ⑶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生产量”与“销往”不能搭配,“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应改为“该基地每年生产的无公害蔬菜”

  2、一主多谓搭配不当。例如:

  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的情绪很低落,很痛苦,很沮丧。

  “情绪”可以“低落”,但不能“痛苦”,也不能“沮丧”。

  3、多主一谓搭配不当。例如:

  ⑴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形象”可以“浮现”,但“品质”不能“浮现”。

  ⑵春天到了,动植物发芽了。

  “动物”不能“发芽”。

  ⑶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倾泻下来。

  “乌云”不能“倾泻”。

  4、多主多谓搭配不当。例如:

  ⑴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消防车”不能“放弃休假”,也不能“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二)、动宾搭配不当。

  1、一动一宾搭配不当。例如:

  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同志们为了保重他的健康,在1961年春节期间,托人带了一点故乡的土特产给他。

  “保重”不能带宾语。

  ⑵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塑造”与“人格力量”搭配不当,应改为:“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具有巨大的人格力量的人物形象。”

  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主持”与“发现”搭配不当。

  2、一动多宾搭配不当。

  ⑴所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认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遵守”“法律、法规”可以搭配,“遵守”“政策”不搭配。

  ⑵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不能“安排”“注意的问题”。

  ⑶听了动员报告,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

  “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

  3、多动一宾搭配不当。

  ⑴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报告”不能“注视”。

  ⑵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事件”不能“批评教育”。

  4、多动多宾搭配不当。

  ⑴我们工厂在树新风的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一系列工作。

  “建立和健全”与“工作”不搭配。

  ⑵该校注意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引导和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处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引导”与“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搭配。

  (三)、主宾搭配不当。

  1、一主一宾搭配不当。

  ⑴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人数”与“一年”主宾搭配不当。

  ⑵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局面”与“条件”主宾搭配不当。

  ⑶世界是一个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世界”不是一个“过程”,主宾搭配不当。

  ⑷革命前辈这种住不求豪华的房屋、行不求名牌舒适的汽车、食不求美味、衣不求时髦的始终如一的艰苦朴素的作风,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革命家的高贵品质。

  “作风”是“品质”,主宾搭配不当。“作风”指思想上、工作上或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是外在的东西;“品质”指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品性等本质,是内在的东西。如果把动词“是”改为“表现了”,全句的主干就成了“作风”“表现了”“品质”,这样主宾搭配就恰当了。

  2、一主多宾搭配不当。

  ⑴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素养”是“综合体”,是“基础”,可以搭配,是“工具”就不搭配了。

  3、多主与一宾搭配不当。

  ⑴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

  4、多主多宾搭配不当。

  ⑴黄伯云、他带领的科研队伍以及他在“粉体”领域里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中华大地上一朵最耀眼的奇葩,是新时代交响乐中一个最灵动的音符,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最醒目的里程碑。

  把黄伯云在“粉体”领域里取得的“卓越成就”比作“奇葩”,“音符”,“里程碑”是可以的,但把“黄伯云、他带领的科研队伍”比作“奇葩”,“音符”,“里程碑”,就不妥。

  (四)、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

  ⑴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定语“大批”与中心语“队伍”不能搭配。

  ⑵为了配合美国政府全面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美国将大力打击非法洗钱活动。

  容易误解为还有合法的“洗钱活动”。应删去“非法”一词。

  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

  ⑴老板口口声声欺骗那些雇工。

  “口口声声”用来形容不止一次地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嘴上,与“欺骗”搭配显然不合适。

  ⑵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伸出了友爱之手,认真地帮助了我。

  应改为“真诚地帮助了我”。

  3、补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⑴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整整齐齐”不是“打扫”出来的,一动与多补不能全相搭配。

  ⑵你对我们照顾得太周全了。

  “照顾”只能说“周到”。

  (五)、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⑴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第二个介词“在”与宾语“中”搭配不当,应将“在”改为“从”)

  ⑵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介词“关于”与宾语“事件”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⑴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属于配套关联词语,应将“也”改为“就”。

  ⑵如果说我们已真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了一些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而已。

  “如果……不如……”不搭配,从语境看应当用“与其……不如……”。

  ⑶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多端,天池仍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清澈如镜。

  “仍是”改为“都是”或“总是”。

  ⑷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解决问题。

  “才”不能和“只要”搭配,应把“才”改为“就”。

  ⑸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无论”属表示排除一切条件的关联词,它后面所连接的内容应是不确指的,故应将“和”字改为“或”。

  ⑹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表示分句之间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必须成套使用,如“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表选择;“不但……而且……”表递进;“尽管……可是……”表转折;“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不管……都……”表排除一切条件。

  (七)、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

  ⑴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单提双承)

  ⑵做好生产自救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单提双承)

  ⑶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双提单承)

  ⑷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单提双承)

  ⑸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双提单承)

  ⑹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单提双承)

  ⑺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情。(“白眼”与“青睐”属两面,而“温情”则仅一面,两不相应。)

  病句考题中如出现“是否”“能否”“是不是”“能不能”“好不好”“成败”“高低”“好坏”“冷暖”等词,则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

  (八)、否定与肯定顾此失彼,搭配不当。例如:

  ⑴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该“答案”就顾此失彼,这是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的典型例子。(注意:此“搭配不当”与“否定不当”完全不同,二者不可等同)。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主语残缺。

  1、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

  ⑴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⑵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改为:“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产品)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此处主语可承前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2、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

  ⑴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⑵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删去“由于”。

  ⑶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列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面貌。

  改为:“自从中国人民接受马列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面貌。”

  3、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

  ⑴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

  (二)、谓语残缺。例如:

  ⑴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主语“全校师生”怎么样,无谓语承接,后面换成另一个话题另一个主语了。可改为:“全校师生在雷峰精神的鼓舞下力争上游,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⑵最近我们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改为:“最近我们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⑶这本党史读物,是根据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中共党史资料,采用通俗的形式,并配以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内容形象、感人。

  改为:“这本党史读物,是根据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中共党史资料,采用通俗的形式,并配以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编写的,内容形象、感人。”

  (三)、宾语残缺。例如:

  ⑴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他还是抓紧和同学们交流学习体会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无宾语承接,意脉断缺。应在“抓紧”后面补上宾语“时间”。

  ⑵历史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制定了按土地肥瘠定赋税的轻重,按年成的丰歉定纳粮的多寡。

  改为:“历史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制定了按土地肥瘠定赋税的轻重,按年成的丰歉定纳粮的多寡(的计划)。”

  ⑶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拼敢搏”后加“的精神”。

  (四)、附加成分残缺。

  1、定语残缺

  ⑴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则缺必要的定语“艰辛的”。

  ⑵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3分优势战胜对手。

  改为:“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队员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3分优势战胜对手。”

  2、状语残缺

  ⑴球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夺得”前缺少必要的状语“分别”。

  ⑵校队的十几名运动员在跳高、跳远、体操等项目的比赛中,创造了我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改为:“校队的十几名运动员在跳高、跳远、体操等项目的比赛中,分别创造了我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五)、介词残缺

  ⑴这本书讲真话,道真情,进诤言。书的作者坦陈了各级领导干部应如何认识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这一问题的见解。

  改为:“这本书讲真话,道真情,进诤言。书的作者坦陈了对各级领导干部应如何认识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这一问题的见解。”

  ⑵为了确保这次手术的成功,这家医院已专门成立了心脏病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抢救小组,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改为:“为了确保这次手术的成功,这家医院已专门成立了由心脏病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抢救小组,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⑶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手。(本句两个介宾短语,一个是“与我”,作“交往”的状语;一个是“同……朋友”,作“分手”的状语。因此应改为“我没有任何理由同与我……”。)

  (六)、关联词语残缺。

  ⑴这次学术会议,收获非常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七)、成分赘余。是指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啰唆,影响表达简明效果的一种语病。常见的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及助词“的”赘余的情况。

  1、主语赘余。

  ⑴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后句主语赘余)

  ⑵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主语“他们”赘余。

  2、谓语赘余。

  ⑴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谓语“进行”赘余)

  ⑵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实属”意为“实际是”,应删去“是”。

  3、宾语赘余。

  ⑴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宾语“想法”和助词“的”赘余)

  ⑵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宾语“的地方”多余,应删去。

  4、定语赘余。

  ⑴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无声”和助词“的”赘余)

  5、状语赘余。

  ⑴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们。(状语“在心里”赘余)

  ⑵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状语“非常”赘余)

  6、补语赘余。

  ⑴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补语“一些”赘余)

  7、助词赘余。

  ⑴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坏殆尽。(“气候”后“的”赘余)

  ⑵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常见的赘余现象还有:

  “当前”和“当务之急”的连用,“十分”和“酷”的连用,“十分”和“悬殊”的连用,“防止”和“不再”的连用,“令人”和“堪忧”的连用,“过分”和“溢美”的连用,“悬殊”和“很大”的连用,“更为”和“弥足”的连用,“过分”和“苛求”的连用,“可以”和“堪称”的连用。

  四、结构混乱。

  (一)、句式杂糅。例如:

  ⑴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深受群众喜爱”与“深为群众所喜爱”两种说法就杂糅在一起了。

  ⑵一个人自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把“关键在于……”和“……起决定作用”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造成了结构混乱。正确的方法是两者取其一。

  ⑶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⑷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把“考场是设在……大厅里”和“考试就在这儿举行的”两句拼凑杂糅在一起。

  常见的句式杂糅还有:

  ①包括……组成(A包括…… B由……组成)

  ②本着……为原则(A本着……原则 B以……为原则)

  ③超过……以上(A超过…… B在……以上)

  ④主要成分是……配制而成的(A主要成分是…… B由……配制而成的)

  ⑤有……打制而成的(A有…… B用……打制而成的)

  ⑥作者是……合写的(A作者是…… B由……合写的)

  ⑦主要原因是由于……而造成的(A主要原因是…… B由……造成的)

  ⑧围绕以……为中心(A围绕…… B以……为中心)

  ⑨由于……所决定(A由……决定 B为……所)

  ⑩根据……显示……(A根据…… B……显示)

  (二)、暗换主语。例如:

  ⑴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前半句的主语是“话”,后半句的主语却暗中换成了“心”。

  五、表意不明。

  (一)、表意不明具体表现。

  1、歧义现象,即一句话具有多种解释从而让人不好把握的现象。例如:

  ⑴我要热汤。

  “热汤”,既可理解为一种东西(结构为偏正关系),又可理解为一种行为(结构为动宾关系)。

  ⑵张长福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

  究竟是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表意不明确。

  ⑶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和”作连词时,是“他”一人所为,“和”作介词时,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人所为。

  2、指代不明现象。例如:

  ⑴刘明和张君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上给他点上一支香烟。

  到底是谁给谁点烟,因两个“他”指代不明而无法确定。

  ⑵有人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⑶她母亲曾因为桂花拒绝与她为桂花选中的男人结婚而要对她进行报复。

  根据文意,这句话中的第一、第三个“她”是指桂花,而第二个“她”则指桂花的母亲,“她”的概念不同一,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

  ⑷刘老师经常为李程补课,李程总是努力学习,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家长放心。

  “他”是指刘老师,还是李程?指代不明

  ⑸从延安路到胜利桥只有六七公里,从胜利桥到红旗渠只有七八里,这段距离并不远。

  “这段”指代不明,是指两段中的某一段,还是指从延安路到红旗渠这一长段?

  (二)、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1、用词的原因。某些兼类词运用不当会产生歧义。例如:

  ⑴我要热饭。

  形成歧义在于“热”是视为动词还是形容词。

  ⑵两个学校的老师。

  “两个”既可限制人,也可限制物,造成了歧义。

  ⑶鸡不吃了。

  主语可以是施动,也可以是受动,形成了歧义。

  2、结构的原因。例如:

  ⑴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结构层次切分或停顿不同,产生了歧义。

  ⑵学习文件。

  可以是动宾,也可以是偏正,形成了不同的语意。

  3、语音的原因。轻重音不同,也会造成歧义。例如:

  ⑴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其中“就”轻读,表明效率高;如果重读,则表明效率低。

  六、不合逻辑。

  (一)、自相矛盾。例如:

  ⑴一个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正即将到来。(时态上自相矛盾:“正”是现在时,“即将”是将来时)

  ⑵各级负责人基本上全都接受了训练。(范围上自相矛盾:“基本上”是大多数,而“全都”则是一个不漏)

  ⑶这些都是糟粕,并无多大价值。(程度上自相矛盾:既为“糟粕”,当全无价值)

  ⑷太阳表面的温度也不过六百度以上。(数量上自相矛盾:不过,不超过;以上,超过了)

  ⑸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状态上自相矛盾:断定,肯定地;大概,估计,不肯定地)

  ⑹翻开几千年的历史记录,人们就发现,地震最强烈的地方往往总是在山边地带。(频率上自相矛盾:往往,时常,经常地,但未必每次皆然;总是,每次都不例外)

  ⑺我曾经想写一篇文章寄给报社,结果未被采用。(动作上自相矛盾:想写,未写出;未被采用,写出了)

  ⑻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二)、分类不当。这主要指概念并列不当的现象。例如:

  ⑴农场决心提高粮食、棉花和经济作物的产量。(“棉花”属“经济作物”,二者不可并列)

  ⑵游泳券分普通票、参观票、月票、季票几种。(“参观票”不属“游泳券”,并列不当)

  ⑶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学生”与“共青团员”是交叉关系,不可分列)

  ⑷出席这次会议的有青年工人、老年工人和妇女。(“妇女”与前两类标准不统一,不可并列)

  ⑸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专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⑹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黑龙江、江西、陕西、湖南等煤矿瓦斯爆炸伤人的事件。(属种概念不能并列)

  ⑺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报名参加学习。(“妇女”与“青年”和“老人”分类标准不统一、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三)、不合事理。例如:

  ⑴八百多人,几千条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八百多人”怎会有“几千条胳膊”?不合事实)

  ⑵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读完了大学所有课程。(“大学所有课程”浩瀚之极,“三年时间”怎可“读完”?)

  ⑶高一高二我数学很好,所以对语文没有兴趣。(“数学很好”与“对语文没有兴趣”并无因果联系,推理不当)

  ⑷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既“繁星满天”,又有“一轮明月”,这不合事理)

  (四)、否定不当。例如:

  ⑴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三重否定成否定了,不合实际)

  ⑵难道你能否认你不该刻苦学习吗?(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双重否定加反问,相当于三重否定,语意反了)

  ⑶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思念自己的亲人。(“无时无刻不”,即“时时刻刻都”,语意反了)

  ⑷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为了让交通事故再次发生……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⑸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不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应改为“一忌睡前恼怒……”。)

  除上述四种,“主客颠倒”及“一面与两面不相协调”等语病,也可视为逻辑错误。在此不再赘述。

  (五)、滥用数词。例如:

  ⑴专家指出,我国西部广大中小学在未来的5到10年左右,学生入学人数会快速上升至饱和。(约数词“左右”多余)

  ⑵看上去,他只有近20岁左右的年龄,哪里会有35岁?(“近”与“左右”重复)

  ⑶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倍数词使用不当,表降低、减少只能用分数)

【常见病句类型归纳】相关文章:

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大全06-30

初中常见的病句的类型举例06-21

常见的面试类型03-26

古诗词中的形象类型归纳07-05

四种常见的面试类型12-05

个人简历常见的三种类型12-06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06-21

中考病句修改试题及答案09-25

关于高情商生病句子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