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删减了黑夜的浓度的阅读答案
谁删减了黑夜的浓度
耿立
我曾经惧怕黑夜,在乡下,那种静得让人脊背发紧的夜,不知有多阔多厚无法丈量的浓黑且不透明的夜,准确地说惧怕的不是夜,而是夜的黑。
那种黑,乡村才有的那种夜的黑,现在在城市是荡然无存无从寻觅的,她们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曾努力想象那种浓黑什么时候在城市的街口走丢了。在正月初一的夜晚,我走在十字街头,看我所居住的小城,那些树上、河上、桥上挂满了“不夜工程”“亮光工程”的发光的现代化的萤火,在肆意篡改着夜、侮辱着夜,是这些后来者外来者把夜变得不再是夜。
夜的形式被改写,夜的伦理被颠覆。
我怀念的乡村的夜,是黑和亮的那种比例的均匀,是原版的而非盗版的夜,星星与萤火与灯光亲密如己,那些光与黑是本然的谐和的,如两小无猜般配而无渣滓的,那是给人眼睛和心灵宽慰和福气,一种老邻居般的温慰,那样的妥帖。黑有黑的道理和谦卑,光也不是霸道,暗夜里,微光如萤,灯如豆,星如芥,弯月如痕,如农家女孩的眉。读书的人都知道古代的夜,是谦和的,是可以测量的。虽然人们没有发明那样的度量衡,但你知道那黑的深广,虽然你不知道深的尺度,虽然只是一种感觉。《诗经·小雅·庭燎》里就记载着那种黑的深度长度,诗曰:
“夜如其何?夜未央。庭燎之光。”
读这样的句子,给人的印象是:夜没有尽头,那黑也如黑茶的浓酽,一口下去,满喉头的都是黑。而现在的夜,却寡淡得多,如几泡后的茶,黑度不够,厚度不够,浓酽不够,余味不够。这令我到底怀念那种原始原配和原版的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如沉在井底的黑。这是小时作文常用的修辞,当时老师的眉批说这是熟烂的词语,现在却让我感到别样的亲昵,一种远离久违的亲昵。
乡间的夜多好啊,乡间的夜里也有声响,但那是老头老太们嗓子发痒而咳嗽,几声过后,也就沉静了。偶尔有狗的叫声响起,即将进入梦乡的父老也知道是谁家的人晚归了,低声嚷一句或者什么也没问,就翻个身,倒头继续睡。如果全村的狗乱叫,那就可能是生人过路,或是村里进了小偷,各家各户的人就会披衣起来,出门查看。
乡村的夜有天然的更夫,那是狗在值班在溜达,它们可以很随便地站在春夜里,对着天边的月亮发言,或者发情,也可以在电线杆或墙角撒上一泡尿做记号。乡村的狗在夜间活得很自在,很自我,没人束缚它,没人教导它,那样的狗活一辈子才最像狗啊。
黑夜有黑夜的'伦理,不要删减黑夜的浓度,也不要增加黑夜的分贝。黑夜的伦理,是允许光的存在,但那些光,比如星星、月亮,还有萤火,这是黑夜天然的伴侣,是上帝原配给黑夜的。黑夜的黑和光,谁占几分,谁占多少,是有我们看不见的合适比例。在农业的故乡,那比例是谐和的、均匀的。而今这比例失调了,崩溃了,我们无限扩大光的比例,大到了植物不适应,动物不适应,于是有些虫类,开始噤声。如今的夜是嘈杂,是人的嗓音的充斥,这声音的比例也超出了故乡的耳膜所承受的力度啊。
有一天。故乡也会变成了聋了哑了的故乡。
而今的夜,不能再称之为夜,她的黑度不够,她的宽度不够,她的静谧不够。那些与黑度结盟的动物与音响的比例失调了,秋虫的鸣叫没有了,犬吠也消失了,那些物种开始变得稀少,乃至进入崩溃消失的倒计时。我想乡间的夜里有声响,那声响应多是自然之声,很少人为的造作,很少扭曲的自然,那样的夜的声响如天籁。那春的花开,夏的蛙鸣,秋的虫叫,冬的风号。她们给予耳朵的是滋养,给予心灵的是抚慰。
我常回想在童年的乡间,那枕边的耳朵,就是自然的接收器。比如风来了,那呼啸的风在窗棂外,把一切的对象都当成了笛子,只要有穴有考,有坑洼,有凹凸不平,那就有了天籁之响,那风声更加深加厚了乡间的夜。有风的夜虽然把犬吠和鸡叫都淹没了,但那夜也是夜的原生态的一种,我怀念着有风的夜。
我想起一句民谣:到黑夜叫我想你没办法。
是啊,到黑夜,叫我想故乡原版的黑夜没办法,那种本源的、原配的、没有删改浓度的黑夜,到黑夜叫我想你没办法!
18.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9. 简述作者记忆中原版黑夜的主要特点。
20. 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天,故乡也会变成了聋了哑了的故乡”的表达效果。
21. 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情感倾向。
【答案】18. 写出了乡下黑夜的静和浓黑,表达了作者对夜的惧怕;与后文而今的夜的嘈杂和删减了浓度,及后文作者对乡下的夜的怀念构成对比;点题,欲扬先抑,引发读者的思考。
19. 静谧;谦和;光影和谐;夜浓黑得令人亲昵;声响协调,给人以滋养和抚慰。
20. 光污染导致动植物不适应,有些虫类开始噤声,所以故乡“聋了”;夜太嘈杂,噪音充斥,超出了故乡承受的力度,所以故乡“哑了”;全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对故乡未来的深深忧虑,委婉地表达了对当今嘈杂生活的质疑。
21. 对乡村原版黑夜的喜爱和怀念;对自然和谐的生活的向往;对“删减了黑夜的浓度”的现代生活的无奈及对人类未来的忧虑。
【解析】
【18题详解】
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这里主要突出其内容作用上的象征作用,结构上则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根据原文可知,“曾经惧怕黑夜,在乡下,那种静得让人脊背发紧的夜”写出了乡下黑夜的静和浓黑,表达了作者对夜的惧怕;“但那夜也是夜的原生态的一种,我怀念着有风的夜”与后文作者对乡下的夜的怀念构成对比;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引发读者的思考。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环境特点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般答题思路:根据意象及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景物特点)。 “乡间的夜多好啊,乡间的夜里也有声响,但那是老头老太们嗓子发痒而咳嗽……,出门查看。即可概括出“静谧”;谦和;光影和谐;“现在却让我感到别样的亲昵,一种远离久违的亲昵”可概括为“浓黑得令人亲昵”;“很少人为的造作,很少扭曲的自然,那样的夜的声响如天籁”。“她们给予耳朵的是滋养,给予心灵的是抚慰”可概括出“声响协调,给人以滋养和抚慰”.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把握句子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句子中的关键词是“聋了”“哑了”,还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故答案总结为:光污染导致动植物不适应,有些虫类开始噤声,所以故乡“聋了”;夜太嘈杂,噪音充斥,超出了故乡承受的力度,所以故乡“哑了”;而“聋哑”用拟人的手法,最后写出作者情感,即对故乡未来的深深忧虑,委婉地表达了对当今嘈杂生活的质疑。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结合重点句子对作者思想感情进行概括和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先要吃透文意,然后联系现实以及自己的阅读体验,加以探究。“到黑夜叫我想你没办法”。想念乡村原版黑夜;也交代了对“删减了黑夜的浓度”的现代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忧虑。
【谁删减了黑夜的浓度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竹林》的阅读答案12-24
伤害的阅读答案12-18
态度的阅读答案12-17
夹竹桃的阅读答案04-05
中国的阅读答案03-29
学费的阅读答案03-29
放学的阅读答案03-28
《送花》的阅读答案03-27
《成熟》的阅读答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