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答案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答案 1
回家的敲门声
何伟良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地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地、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选自《思维与科学》)
【问题】
18.阅读文章,理清文脉,以“父母”或“父亲”为陈述对象,概括相关的情节。(6分)
【 】→【 】→【 】→父亲坐等为“我”开门
19.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妙处。(2分)
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
(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0.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地看着儿子来时的路。此句描写父母的翘首以盼、望眼欲穿,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读起来更觉实。
B.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更具真实性,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的心情。
C.“回家的敲门声”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D.很可惜,那时侯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此句中“丝毫”体现儿子的深深自责之情。
21.比较本文第⑥段和下面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手法上的异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异同点。(6分)
【链接材料】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萧乾《枣核》)
【参考答案】
18.父母争着为“我”开门→父亲(一人)为“我“开门→父母深夜街口等“我”→父亲坐等为“我”开门(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9.(1)运用神态描写(1分),写父亲朴实天真的的笑容,表现父亲的朴实性格,以及对儿子的由衷关爱(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深夜在街口静静等候的父母的身影比作雕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炽热的爱。(共3分,意思对即可)
20.(3分)A
21.(1)手法的相同点: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1分)手法的不同点:本文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
(2)写作意图的相同点:都是篇末总结全文,深化中心。(1分)都表达游子的思念之情。(1分)
(3)写作意图上的不同点:本文写父母对“我”的爱,同时也表达了“我”对父母浓浓的感恩之情(1分);《枣核》则表达海外游子浓浓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之情(1分)。(大意对即可,共6分)
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答案 2
回家的敲门声
何伟良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发也增加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地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地、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选自《思维与科学》)
文章开头描写父母争着为 “我” 开门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答:文章开头描写父母争着为 “我” 开门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父母对 “我” 回家的期盼和热烈欢迎,表现出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父母脚步声的对比,突出了父母不同的性格特点。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母对 “我” 的依恋?
答:母亲病后,父亲一人为 “我” 开门,且父亲脸上皱纹和白发增多;晚上加班回家迟,父母在街口翘首以盼;父亲在门口放椅子等 “我” 敲门;“我” 结婚后回家次数少了,但门口的椅子始终未动,这些都体现了父母对 “我” 的依恋。
【回家的敲门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西湖的阅读答案07-21
《白鹅》阅读答案11-24
雨前阅读答案04-24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02-19
师说的阅读答案07-02
语文阅读答案07-03
《芒种》阅读答案12-09
《花灯》阅读答案06-14
乡愁阅读答案11-30
目送阅读答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