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选段阅读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岩》选段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岩》选段阅读答案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细雨飘零的云层缝隙中,间或透出点点红色绿色的灯火。那是夜航的运输机从云层中掠过,夜航灯,就像红绿的流星,一纵即逝。
“还在向台湾盗运!今晚上又飞走了五六十架……”说话的人,似乎发现了什么,声音变成了低声的请求:“江姐,明天写吧!”
隆隆的机声没有影响她那和往常一样平静的举动。她写完最后一行,把写好的纸条,连同竹签子笔,一一藏在铺位底下。然后,她整理着地铺上的东西。
稻草清理得平平顺顺的,枕头下面的换洗衣服,也折叠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被捕时穿的那件蓝布旗袍和一件红绒线衣,放在最上面。
李青竹静静地坐在地铺上,一床薄被裹着她那折断过的,时常肿痛的腿。她的手牵起被面的一角,细心地寻找着线头,一根根地把细丝抽出来,轻轻地搓着。
“这么晚了,你还搓线?”
“孩子的棉帽上,少一朵花。”
江姐默默地接过了几根细丝,陪着李青竹搓线。自从和白公馆建立起联系,她们便经常向支部提出各种建议。刚才,江姐又写下了她们最近考虑到的一些事情。
“八架……又是八架!”
声音又从门边传来,在铺上躺着的战友都被惊动了。“同志们,睡吧。”江姐轻声招呼着。正要翻身坐起的战友,又都躺下去了。
李青竹缓缓放下手里的线,把江姐冰凉的手拉进薄被盖着。
“心里的话,都写上了吗?”她深情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江姐的脸。
“都写了。”江姐抬起头来。“听说北平召开政协会议,我心里再也不能平静,真渴望听到更多的消息。”李青竹的目光,渐渐移向窗外的暗夜,轻声说着:“我们会听到的`。”
江姐的声音里,透出无限的向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崭新、富强的国家,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
李青竹赞同地点头:“你想得真远。不过,也该想啊!”
江姐又说道:“那时候,我们的担子一定不会轻的。”
牢门边掠过一个看守员的身影,轻轻的脚步声,引起了静卧着的孙明霞的注意,她一翻身便向门边走去。“江姐!”孙明霞轻快地跑了回来,惊喜地叫了声:“又有信来了。”
江姐低头亲了一下李青竹身边睡着的被大家昵称为“监狱之花”的孩子,便迎着满脸含笑的孙明霞,站了起来。
许多战友早挤到孙明霞身边。还有几个人,已悄悄守住了牢门和窗口。孙明霞急切地用耳语般的声音念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惊喜的人们,低声欢呼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片欢乐的低呼,像股热流,汹涌澎湃,激荡着牢房,黑暗中,闪烁着一片晶亮的眼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孙明霞的声音,像使人共鸣的琴弦,“是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
“啊,五星红旗!”
“江姐!我们也有一面红旗呀!”
“把红旗拿出来,马上做成五星红旗。”
火热的目光,都转向江姐。
“江姐!”孙明霞急切地恳求着:“我把那面珍藏的红旗拿出来。”
“我这里有针,有线。”李青竹也欢乐地赞同着。
珍藏的红旗拿出来了,在大家眼前闪着夺目的光彩。这面红旗,是那位不知名的同志——“监狱之花”的母亲,留下来的。残留着弹孔,染透斑斑血迹的红旗,被她珍藏在一床旧棉絮里。
当红旗在大家眼前出现时,几只拿着针线的手,团团围了上来。
“五星红旗!五颗星绣在哪里?”
“一颗金星绣在中央,光芒四射,象征着党。四颗小星摆在四方,祖国大地,一片光明,一齐解放!”
“对,就这么绣。”
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第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你一针,我一线,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红旗正中,闪现了一颗星,接着,又出现了四颗。
江姐依偎在李青竹身边,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心境和大家一样。但是她激动而又冷静。也许此刻只有李青竹才能理解她那复杂的心情。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
“江姐!”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旗帜,走到缓缓地搓着线的江姐面前。“同志们希望你来宣布胜利的到来,也请你揭开这象征黎明和解放的战旗。”
“我?”江姐笑着惊问。
“是的,江姐!就是你。”面前激起一阵热情、严肃而又诚恳的声音。
“好吧。”江姐双手接过红旗,迎风一抖,五颗晶亮的金星,立刻随着红旗飞舞。她的声音充满着幸福的感情:“让五星红旗插遍祖国每一寸土地,也插进我们这座牢房。”
随着江姐低呼的声浪,人们严肃地站了起来,凝望着闪光的旗帜。黎明在眼前招手,人们的心正随着红旗飘扬到远方。
“梆梆梆……”急促的梆声,突然出现了。
“梆梆梆!梆梆梆!”连续不绝的梆声,惊扰着魔窟中的黎明,在浓雾弥漫的深山野谷中四面回响。
接着,是一阵阵急驶的汽车狂鸣。那飞快旋转的车轮,像碾在每个人心上。
“要提人?”黑牢中传来一声惊问。
“江雪琴!李青竹!收拾行李,马上转移。”特务喊道。
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
她站起来,走到墙边,拿起梳子,在微光中,对着墙上的破镜,像平时一样从容地梳理她的头发。
江姐放下梳子,换上了蓝色的旗袍,又披起那件红色的绒线衣。她习惯地拍拍身上干净的衣服,再用手拉平旗袍上的一些褶痕,又弯下身去,拭擦鞋上的灰尘。 女室里一个年轻的同志,抑制不住,倒在铺位上痛哭起来。
“不要用泪眼告别……”江姐转身扶起哭泣的战友。
李青竹点头微笑着。她把江姐深夜写的纸条,交给身边的一个战友,在她耳边嘱咐道:“这封信,送到楼七室。”
李青竹亲了亲酣睡的“监狱之花”。她仰起头来,拖着断腿,迎向江姐。她们并肩走向牢门。
“同志们,再见!”
“江姐!李……”
人们红肿的眼睛,流露着深沉的悲痛,向江姐她们扑了过去。
再一次告别了战友,江姐转身跨出牢门。她看见,李青竹站在走廊上。特务递给了她一根手杖,她那苍白的脸上,忽然浮起一阵愤激的红晕。
“我自己能走。”她将手杖一扔,怒声呵斥着。
江姐上前两步,扶着倔强地移动断腿的战友。她们在走廊上迈步向前,再也没有回头……
(取材于《红岩》,有删改)
18.下列人物出自小说《红岩》的是(2分)
A.王利发 B.祁瑞宣 C.高觉新 D.许云峰
1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传达人物内心情感的一项是(3分)
A.轻轻的脚步声,引起了静卧.着的孙明霞的注意,她一翻身便向门边走去。
B.孙明霞双手捧.起叠好的旗帜,走到缓缓地搓着线的江姐面前。
C.那飞快旋转的车轮,像碾.在每个人心上。
D.人们红肿的眼睛,流露着深沉的悲痛,向江姐她们扑.了过去。
20.“绣红旗”是小说中的经典片段,请分析这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6分)
21.小说中画线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江姐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2.歌曲《红梅赞》是《红岩》中英雄群像的生动写照,请根据小说内容,诠释《红梅赞》讴歌了英雄们怎样的精神品质。(6分)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参考答案
18. (2分)D
19. (3分)A
20. (6分)要点:“绣红旗”情节的作用。
①将小说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②表现出革命者庆祝胜利、迎接解放的激动喜悦之情,
③集中体现了革命者对党无限热爱、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 (5分)要点:
①小说描写江姐注重修饰、整洁的细节,着重表现了她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2分);
②江姐临刑前梳头、整理衣物从容淡定(1分),表现出共产党人刚毅坚定(1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分)。
22.(6分)《红梅赞》借红梅凌寒傲雪赞美了革命者虽身处险恶之中(身陷囹圄),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2分);用梅花丹心向阳讴歌英雄们一心向党、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2分);以梅花昂首怒放赞美革命者乐观昂扬的精神(情怀)(2分)。(意思对即可)
《《红岩》节选》阅读练习及答案
《红岩》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终于印完了最后一页。这一期消息很重要,收复延安的战报,是李敬原那天晚上兴奋地写的蜡纸。成岗记得,当他和李敬原一再读着这条消息的时候,两个人激动地谈论着胜利和即将出现的更大胜利,通夜不眠,直到天明,澎湃的心潮一直无法平静。
这时候,成岗才感到头有些发昏,腰、臂都麻木了,从镜子里看出自己的眼睛熬得通红。他已经一连熬过两个通宵了。
把印过的蜡纸堆在一起,擦燃火柴烧掉。接着,他把印好的报纸一份份清理拢来。这期《挺进报》,有五页,一共是两千五百份,他还得赶快工作,才清理得完。他相信,收复延安的胜利,一定会给群众带来最大的鼓舞,给还在妄想扩大军队生产的敌人以最沉重的打击。
附近有人在讲话,也许是厂里的工人吧?成岗来不及多想,他得加快速度,赶紧工作。
隔壁,从寝室里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接着,就听到妈妈慌张的声音:
“成岗不在家,钥匙他带走了!”
妈妈的声音很大。她从来没有这样大声讲过话。大概是希望让儿子听到。成岗一惊,突然站起来。他明白这是出现了敌人!在这时候,要想保全印刷机关和印刷品,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逃命,也许可能,但他不能这样,也根本不想这样。此刻他需要做的,是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来找自己的同志和党的组织受到任何损失!他立刻拉开夜里用来遮灯光的窗帘,然后轻轻推开了窗户,把一把经常放在储藏室里备用的扫帚,小心地挂到窗口外面的那颗钉子上去——有了这个暗号,来找他的同志,远远地就可以发现危险的警告,不会再进厂里来。
隔壁,有人正在用力打门。
挂好扫帚以后,他放心了一些,危险再也不能威胁党和同志们了。他回头看看,决定在敌人破门以前离开。可是,不能把党的文件留给敌人,他转回身来,又把《挺进报》全部捆成一捆,挟着报纸,纵身跳上窗台,想从楼口跳下去。只要跳下去了,两分钟以后,就可以躲进工人宿舍,敌人再也找不到他了。
“站住!”
“不许动!”
喝叫声从四面传来。晚了。工厂已经被包围,楼底下布满了特务。成岗只好退下窗台。这时,小门已被猛力击破。成岗转过身来,几支枪对准他的胸膛。
15. 结合语段及相关内容,说说成刚被捕有哪几个原因?
16.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理解划线句的作用。
把一把经常放在储藏室里备用的扫帚,小心地挂到窗口外面的那颗钉子上去。
17. 简要叙述成刚被捕后的经历。
18. 结合《红岩》中的相关人物或情节,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铁凝《生命与和平相爱》
【答案】
15. (1)甫志高叛变出卖。
(2)为了不让找自己的同志和党的组织受到任何损失,需要发出危险警告。
(3)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包围了工厂。
16. “经常”“备用”,是说这把扫帚是早已准备好的,表明成刚对被捕的危险有清醒的认识,体现了成刚对同志的关切爱护,以及为了革命时刻准备的牺牲精神。“小心”表明成刚的动作没有惊动特务,为成刚的被捕和其他同志的远离危险做了铺垫。
17. ①受刑;②先后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③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④后被枪杀。
18. 示例:成刚等人懂得保护自己,却更爱未来和平的中国。他们在敌人眼皮底下,利用放风的机会收集信息,用半截铅笔出版《挺进报》,用细麻绳和水槽传递,这就是他们创造的奇迹。这是“生命”与“和平”相爱爆发出的潜能。正是对生命对和平的钟爱,勇士们才建立了和平的新中国。(结合作品,围绕“生命”、“和平”、“奇迹”来谈。)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要结合原著内容和选文关键句子回答。原文中,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了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人入店工作,许云峰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不听劝告,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等人很快相继被捕;再结合选文关键句子“如果自己逃命,也许可能,但他不能这样,也根本不想这样。此刻他需要做的,是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来找自己的同志和党的组织受到任何损失”“把一把经常放在储藏室里备用的扫帚,……,不会再进厂里来”“晚了。工厂已经被包围,楼底下布满了特务”也可以总结出成刚被捕原因;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模式是:“……”一词(等词)是指……(语境义),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心理。先找出体现内容和心理的关键词语,如“经常”“备用”“小心”等词语,先答出词语的语境义,“经常”“备用”在这里是说这把扫帚是早已准备好的,写出了成刚对被捕的危险有清醒的认识,表现了他为了革命时刻准备的牺牲精神;再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有了这个暗号,来找他的.同志,远远地就可以发现危险的警告,不会再进厂里来”体现了成刚对同志的关切爱护。“小心”的语境义是指成刚的动作没有惊动特务,结合上下文“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来找自己的同志和党的组织受到任何损失”“危险再也不能威胁党和同志们了”“成岗转过身来,几支枪对准他的胸膛”可知,这一动作为成刚的被捕和其他同志的远离危险做了铺垫。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成刚被捕后,国民党用能够使被注射者产生幻想的注射药剂向他注射,希望他说出机密,来折磨成岗,先后关押于歌乐山重庆军统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成刚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在敌人眼皮底下,利用放风的机会收集信息,用细麻绳和水槽传递,最后在重庆大坪刑场被公开枪杀,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6岁。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发散思维。要了解原著内容,把握原著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人物的所作所为与“和平”的关系,紧抓材料中关键词语“生命”、“和平”、“奇迹”来谈。如原著中的成刚等人热爱生命,但在生命和“和平”发生矛盾时,不惜牺牲生命争取和平,为此,他们创造了种种奇迹,如被捕后,坚持出版《挺进报》,利用放风的机会收集信息,用半截铅笔书写,用细麻绳和水槽传递等。回答时,语言要简洁、连贯。
拓展延续:
作品影响
《红岩》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51次再版,发行800多万册;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创作长篇小说)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1]
《红岩》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2019年9月23日,《红岩》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创作背景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和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共同经历了那些惊心动魄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接着,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从准备到成书,前后费时十年之久,写了三百多万字稿子,彻底返工过三次,大改过五六次。
红岩中经典句子:
1、书店是甫志高领导的,他仍旧在银行作会计主任,兼着书店经理的名义。最近,他常到书店来,帮助业务不熟的陈松林。他的领导很具体,而且经验丰富,办法又多,很快就博得陈松林对他的尊敬和信赖。
2、关好店门以后,甫志高便到楼上那一小间陈松林的寝室去了。他坐在陈松林那张小书桌旁,翻阅了一下小陈的读书笔记,他发现,小陈很用功,虽然文化不高,但做的《大众哲学》笔记很认真。笔记本的封面上还写了几行自勉的话。合上笔记本,甫志高点燃一支烟,深深地思索起来。他平素不大抽烟,近来因为工作顺利,精神比较兴奋,有时就抽上一支两支。
3、夜渐渐深了。陈松林在忙乱中逐渐察觉到,顾客已经减少了许多。这时,甫志高跨进书店来了,他也像普通的顾客那样,在书架上东翻翻,西看看,浏览着图书。甫志高到书店来,是有目的的。
4、成岗、肖师傅和那个圆圆脸的青年工人陈松林,在城里一家电机厂里等了一整天,又冷又饿,直到黄昏时分,马达才修好。可是抬到江边时,洪水早已淹没码头,水还在一股劲朝上涨,轮渡和木船都封渡,过不了江。而且,就是等到明天,也不知道能不能过江,嘉陵江发洪水,雨又下个不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开渡的。
5、景一清脸上失色了。丁长发扫了他一眼,沉默着。如果敌特搜出了女室的来信,如果女室有关越狱的重要意见被敌特搜去,那么,接踵而来的,定是不堪设想的危险。丁长发举目四顾,看见了余新江的手已握成拳头,所有战友的目光,都惊惶地射向牢门口。只有老大哥没有什么反应。他早已离开了铁窗口,和更多的战友们一样,半坐半躺在他简陋的铺位上。
6、象这样的年轻同志,刚脱离熟悉的环境,担任这种新的、特殊的任务,多少有点不习惯,是很难怪的;自己当年刚脱离群众运动转入长期隐蔽时,何尝不感到苦闷?甫志高并不急于说更多的话,只是默默地抽烟,端详着面前的年轻小伙子。
7、天色快黑尽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取书、收钱、找钱,无暇细听那些学生嘈杂的闲谈。
8、和前几次回家一样,仍然听不见嘈杂的金属撞击声和电动机嗡嗡的低鸣,厂里全是静悄悄的。成瑶不管这些,朝一座小小的灰色砖房的楼上直跑。
9、成岗象猛然醒悟,立刻把江姐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他清楚地看见,江姐的食指和中指,隐隐地现出铁笔磨伤的痕迹。
10、眼看着工人生活的艰难困苦,成岗心里感到十分痛楚。他在几座工棚里转来转去,想和工人商量。工人却冷淡地用不信任的眼光,打量着新来的管理员,始终保持着沉默,像火山爆发前的沉默……
【《红岩》选段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新唐书》选段阅读答案07-2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阅读答案02-25
藏戏阅读答案07-11
《小池》阅读答案01-24
小满阅读答案01-17
《荷叶》阅读答案12-14
《雅量》阅读答案12-01
《面包》阅读答案12-01
塞下曲阅读答案12-01
香蕉阅读答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