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本科毕业论文优秀开题报告
小编给大家介绍2016本科毕业论文优秀开题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本科毕业论文优秀开题报告(1)
论文题目: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演示实验的案例研究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不少于300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课改在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实验,能否成功演示实验,关系着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以及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热情。然而,遗憾的是,在如今现有的物理演示实验中,有些受到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有些受到环境的影响,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效果不是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应根据实际内容的需要,在进行物理教学时积极探索辅助教学与实际实验教学的关系,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实验教学。为了达到更好教学效果,还可以选用多种类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比如ppt、falsh、视频、投影等多种工具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发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能力,达到现代新时代的要求。究竟如何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提高教学效果?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存在哪些问题?哪些物理实验适合用多媒体辅助演示?想要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开展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演示实验方面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设计)提纲,不少于500字)
1.研究目标:
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等都建立在实际实验基础上的。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优化实验过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求适应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对教师教学时利用多媒体的需要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任教的能力,把多媒体技术加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使得物理演示实验与多媒体课件有机的结合,使物理实验教学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材的不断调整变化。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要分析中学物理实验的类型,同时整理一些物理实验教学的案例,透彻分析其中的规律,更好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的教学,充分认识多媒体物理课件在物理课堂中的教学地位和效果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2.主要内容(提纲):
①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背景;②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③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④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演示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⑤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类型;⑥实际应用 ——案例研究:伽利略理想实验。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比较分析法:比较各种物理实验的差别,分析各种类型,从中找出哪些实验合适哪些多媒体教学。在课题研究过程我将请教初高中的教师讨教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努力使课题更加完善,更有现实意义。
3.实践法,把物理实验教学案例真正在课堂实施,使课题更加具有说服力。
4.个别案例探究法,选取个别典型的物理实验进行详细探究,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手段
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工作。
四、参考文献目录 (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王德刚.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8)
[2].孟彩荣.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田兴锋. [J]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分类及注意事.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4].佟华.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5,(29)
[5].佟华;徐开琴.关于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6].徐彤.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一些看法[J]科学教育.2004,(04)
[7].杨恩军. [J] 物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八个原则[J].山东教育科研.2002,(01)
[8].杜永刚.浅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设计与运用[J].文化教育.2008,(10)
[9].王素霞.王殿宾.多媒体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科技信息.2007,(02)
[10].周德才.巧用多媒体辅助物理实验.《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49期
[11].陈大清.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2].桂放.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03)
[13].夏琦.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利弊[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4 ].杨柏栋.CAI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辅助教学作用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 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5]董云.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
[16].李俊玲;.浅谈对多媒体课件的认识 [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8)
五、文献综述(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不少于700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课改在新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能够在物理实验课堂上生动形象又不失真进行实验演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各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已经步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李俊玲在2010年结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谈论了她对多媒体课件的一些认识,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介绍,让读者对多媒体课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完整的课件应具有使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突出重点难点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阐述了课件开发步骤、课件的开发原则、选用课件素材的方法等等使大家对多媒体课件有初步的了解。
陈大清于2010年5月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运用了文献法、问卷法研究方法研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的规律,通过调查了解当前用多媒体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分析研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计算机为辅助的教学有哪些优势,并对存在问题做出了相应解决对策或办法研究。也详细研究了一些适合于用多媒体辅助的物理实验演示课程,比如一些抽象、较难完成、教师易于讲解、需要学生反复观察、难以再现、违规操作导致实验错误带来不良后果、需要延长时间才能观察清楚的实验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王德刚于2008年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采用收集和整理一些多媒体课件与资料等研究手段,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例如(1)模拟中学不可能做的物理实验,如惯性定律、带电粒子的运动、分子运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讲授“带电粒子定向运动形成电流”这一问题;(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些物理实验运用flash、ppt、视频等更容易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和规律。但是作者只是简单阐述了一下这些实验,没有把案例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可以用一些图文展示,怎么模拟物理实验的例子还欠具体化。
杨恩军于2002年采用他本人结合自己制作课件的经验和教训,也就是实践与理论的手段,畅谈了物理CAI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研究出物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八个原则:选题正确性原则、课件设计的科学性原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交互性”原则媒体因子的“结合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美学原则、程序设计的“技巧性”原则。这些原则符合教学需求,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注意到的问题。
夏琦于2004年采用文献研究法论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利弊。她认为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习惯的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组织物理教学内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掌握所学的知识,能形象、生动、全面、准确地演示物理教学内容,可以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可以达到利用有限的物理教学时间给学生传递足够多的信息的目的,这是他研究得到的最大成果。
王素霞 王殿宾两人的学术与王德刚有共同点他们都认为,多媒体计算机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模拟模拟中学不可能做的物理实验,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以上各种说法研究反应了我国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当今课程改革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实验演示,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实验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他们现在目前的研究分得比较散,欠缺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我觉得我们目前需要更加深刻认识到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利与弊,将中学的各种物理实验进行详细整合分类, 找出各种实验类型的不同教学方法,并对各种物理实验深入研究,找出他们之间的规律,知道哪些是一定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哪些是用实际实验演示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的,清楚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等等。
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准备阶段
1.20XX年12月10日至20XX年1月8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XX年1月9日至2月17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1月18日至3月1日,进一步查阅文献,在实习基地和网上开展问卷调查,收集资料,为论文写作做准备。
(二)写作阶段
1.20XX年3月2日至3月9日,整理文献资料和数据。
2.20XX年3月10日至3月31日,撰写论文初稿。
3.20XX年4月1日至4月21日,提交论文初稿,并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和二、三稿。
4.20XX年4月22日至4月25日,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准备论文答辩。
(三)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的具体时间由系确定。
2016本科毕业论文优秀开题报告(2)
一、立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因此,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7年又将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城乡游”,提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口号,同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空间布局上主要分布于都市郊区、远离客源的景区和老少边穷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各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而作为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虽然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都江堰农村人口众多,占到总人口的 71. 7%,并且都江堰工业基础薄弱,以至于剩余农村劳动力很难转移,因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应运而生,并各有侧重。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早,从早期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及开发策略和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逐步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环境的关系以及社区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态度研究等方面转变。GASSON (1992)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大。Fleischer(1997)等以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为例,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早期对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方面。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并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杜江等(1999)从乡村旅游需求和供给、主客互动关系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12〕;过竹(2000)等在对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案例中提出了乡村旅游与地河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结合以及社区参与是维持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三)研究目的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发展前景好,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足,难免存在产品雷同,整体接待水平低等问题。比如,都江堰乡村旅游多是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旅游活动以就餐、钓鱼、采摘和打牌为主,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层面上。震后在都江堰乡村旅游恢复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
二 、研究内容
针对乡村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以及对农村和农民影响的不断加大,本文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探讨和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概念。本文首先在乡村旅游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点、产生与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界定了乡村旅游的概念。
(2)评述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通过查找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整体性的分析,由此得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趋势。
(3)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现状,走访考察部分乡村,了解乡村旅游对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第二部分通过市场调查及分析,对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新农村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保障措施。
(5)结论。总结和回顾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三 、论文框架
1、 绪论
(1)选题依据
(2)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2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及特点和模式
(1)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
(2)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3)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3 、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
(1) 都江堰乡村旅游的产生
(2)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① 效益分析
② 条件分析
(3)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5 、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6 、结论
四、预期目标和调查对象研究
(一)预期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构建,提出促进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化措施,为促进四川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二)调查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以都江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居民以及到都江堰参与乡村旅游的游客为调查对象。从游客和居民两个角度来了解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以期更全面的分析都江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使论文写作更加顺利和全面。
五、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文章参考大量有关文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等。
2、实地调查法。对乡村旅游地区的居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3、简单的数据统计法。
(二) 技术路线:
六、 进度安排
1、1月1日~2月28日 调研,资料收集
2、3月1日~3月20日 开题报告整理编写
3、4月11日~4月17日 开题答辩
4、4月25日~5月15日 实地调查
5、5月20日~6月1日 数据整理
6、6月2日~6月31日 编写论文
7、7月1日~8月1日 资料整理、装订
七、参考文献
[1]何伟.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探讨. [D].四川:四川大学旅游学院.2007
[2]黄声波.瑞安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
[3]赵艳铭.泰宁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09
[4]陈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乡村旅游模式.[D].甘肃:兰州大学.2009.
[5]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一80
[6]陈景.金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7]阮娟.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0.6
[8]高文香.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系统的互动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4
[9]苟一之.农村金融对灾后地区乡村旅游的支持分析.大众商务(112期).2010.4
[10]张宁、朱秀秀、宋金平.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1]徐茜.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第21卷第1期).2007.1
[12]王延松.成都锦江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0.4
[13]王云才.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J].旅游学刊,2002,17(4):45一50.
[14]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一18.
【本科毕业论文优秀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16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推荐】11-09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2-27
【荐】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14
【精】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14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热门】11-15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11-11
【热门】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1-16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06-09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热】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