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银行事后监督员竞聘演讲辞
一、国库事后监督的现状分析
国库事后监督是在业务处理完成后, 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对日常核算业务进行的复核和校验, 是国库内部控制和国库资金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库3T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运行, 国库业务核算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可是, 国库事后监督系统并未及时跟进, 监督方法、监督手段、监督效率亟待改进。
(一) 注重合规性监督, 忽视风险性监督
人民银行国库会计事后监督偏重于监督核算的规范性, 其监督范围和内容主要是凭证要素是否齐全、库款支拨、退付相关手续是否完备、账务处理是否合规和准确。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防范方面的监督较少, 特别是对国库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缺乏有效的事后监督手段和措施。
(二) 监督手段落后、单一, 监督范围狭窄, 内容不全面
目前使用的国库TCBS系统没有为事后监督留有相应接口, 一些国库基础数据无法共享, 致使国库内控检查时效性差, 国库事后监督还是延续传统的手工监督方式, 缺乏对国库资金清算过程的有效监督。
(三) 事后监督力量薄弱, 难以适应国库工作的要求
事后监督力量薄弱是目前存在于国库部门的普遍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缺乏专职的事后监督员。大多数基层央行无法设立事后监督专岗, 一般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二是事后监督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多数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人员只是为了适应国库内控制度要求而勉强配备的, 难以适应国库事后监督工作的要求, 对存在的问题缺乏较高的洞察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 工作中常处于被动状态。
(四)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与严肃性
目前事后监督岗位设在国库核算部门, 难免存在事后监督人员顶班兼职核算岗位的现象, 事后监督与核算业务在时间、空间、人员上无法做到绝对分离, 容易出现事后监督人员与核算人员受个人感情、“本位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使事后监督工作缺乏应有的严肃性, 导致监督作用大打折扣。
二、新型国库事后监督体系设计
(一) 新型国库监督体系的总体框架
新型监督体系以新一代国库事后监督系统为平台, 将上级国库部门检查、本级国库现场管理、事后监督等要素有机协调起来。系统以风险事件的识别为重点, 向流程导向和风险导向监督转型, 形成监督高效、管理有序、信息共享、有机协作、环环相扣的监督体系, 为事前监督提供防控线索, 为事中监督提供操作控制依据, 满足国库资金风险管理的要求。
(二) 新型国库监督体系的运行机制
新型国库监督系统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风险模型为识别引擎, 充分体现科学管理风险的先进理念, 涵盖风险监测、质量管理、内部监管等核心功能, 运用现代风险监控技术和先进风险识别手段, 集风险收集、计量、评估和报告于一体的高度共享的风险管理平台。
一是主要功能模块。新型国库监督系统具备风险监测、质量管理、内部监管等功能模块。风险监测是以国库业务交易流水为基础, 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 以触发模型的异常信息为对象, 对重要的业务环节及国库机构、人员的核算处理过程进行重点监控;质量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以业务处理的凭证为基础, 审核其业务核算的正确性、凭证的完整性与合规性。内部监管主要侧重于对国库会计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包括国库会计管理人员监督和国库业务检查。国库会计管理人员监督, 是将同级国库会计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录入系统。
二是运行流程设计。事后监督系统运行流程集风险识别、确认、计量、评估于一体, 同时注重发挥监督资源的协同效应, 将内部监管工作嵌入事后监督系统, 与风险监测、质量管理有机联动。风险监测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和监督模型对国库每天的业务处理流水进行过滤筛选, 监测结果为质量管理和内控监管提供支持;质量管理侧重于纠正业务核算差错, 规范操作行为, 相关结果为内控监管和监测提供依据;内部监管发现的问题也为风险监测和质量管理提供指导。不同的风险识别方式各有侧重, 互为补充, 实现多种监督方式之间信息共享、有机互动和良性循环。
三是智能化监督模型设计。为提高监督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对风险事件分层管理, 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风险采用不一样的监督流程, 相应地设计智能化的国库监督模型, 始终将关注的焦点锁定在高风险的对象上。监督模型按照处理方式分为逐笔核实和统计分析两大类:逐笔核实类监督模型包括资金异动类和交易行为类, 其中资金异动类风险模型用于监测与国库资金支付行为 (例如拨款、退库、退汇等) 相关的业务异常事件, 识别可能引发资金损失的事件;交易行为类模型用于监测识别外部相关单位、个人或国库经办人员办理业务中的异常行为。统计分析类监督模型用于识别发生频率高、风险程度相对较低的风险事件。
四是定量风险评估机制。在手工监督模式下, 由于对风险事件的界定不统一, 分支机构不愿主动暴露其风险损失, 国库资金风险计量成为难题。新型国库事后监督系统能够全面收集各级国库的风险事件, 为国库资金风险计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在此基础上, 对风险事件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进行计量, 形成一个度量标尺, 即可最大限度量化国库资金风险。
三、国库事后监督体系转型的配套措施
事后监督转型不应局限于单纯的事后监督机构和机制的转型, 而应着眼于融事前、事中、事后机制于一体的全方位转型。因此, 在相关配套措施逐步完善的基础上, 可以考虑成立省级国库事后监督中心, 实现全省国库业务集中监督。这不仅有利于整合监督资源, 节约人力成本, 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升监督质量。
一是实现国库会计档案影像管理。国库会计档案影像管理是实施省级集中事后监督的基础性工程, 也是提升监督时效性的客观需要。建立国库会计档案影像的精确索引, 需要妥善做好系统开发、设备配备、人员安排、劳动组合等有关工作, 建立档案影像与国库账务处理流水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是构建国库数据仓库。通过对国库会计处理中积累的海量历史数据的有效整合和组织梳理, 开发国库系统内共享的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国库数据仓库。以预算支出业务为例, 尝试以财政库款账户为单位建立交易习惯模型, 内容包括预算单位信息及其年度预算、拨往各预算单位和非预算单位的支出信息、财政专户专项拨款信息等, 并以此模型作为识别国库资金异常变动的标准, 利用系统自动筛选出不符合相关财政库款账户交易习惯或违反财经政策的资金异常变动信息。国库数据仓库的建立和完善, 有助于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 为国库开展调研分析和发挥预算执行事中监督作用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以电子化、信息化为手段, 提高国库业务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为进一步减轻柜面业务处理压力和事后风险防控压力, 应进一步加快国库业务处理的电子化改造, 使交易信息更多地通过系统进行不落地传递和处理, 在提升国库服务水平的同时, 减少国库柜面业务操作环节, 增强事中风险控制能力。
【银行事后监督员竞聘演讲辞】相关文章:
银行事后监督个人总结12-16
竞聘食堂主任助理演讲辞01-09
医院护士长竞聘演讲辞06-22
综合办主任竞聘演讲辞范文02-11
银行事后监督工作总结04-01
银行事后监督个人总结15篇01-01
银行竞聘演讲08-05
银行竞聘报告01-20
银行事后监督人员工作总结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