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篇1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写他探索前行时的感受,更是蕴涵人生哲理的警句。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观沧海
曹操(三国)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借景抒情,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之行”四句作者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阙写出猎场面,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
刚刚四十岁而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牵黄”“擎苍”勾画出一位善猎的赳赳武夫形象。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重用自己,让他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塑造了一个力挽雕弓射杀天狼的英雄形象,把他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抒写得淋漓尽致。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写潼关的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二层写由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焦土之事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三层指出历代王朝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这首小令借古讽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苦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附: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蝶恋花》(一作《鹊踏枝》)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用来比喻说明成功的第一境:高瞻远瞩,选定目标。季羡林用此句来说明“预期”。
《蝶恋花》(一作《凤栖梧》)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用来比喻说明成功的第二境: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季羡林用此句来说明“勤奋”。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用来比喻说明成功的第三境:豁然开朗,妙手得之。季羡林用此句来说明“成功”。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篇2
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鉴赏: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鉴赏: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鉴赏: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鉴赏:这是一首言简意赅的讽喻诗,诗人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东栏梨花
宋代: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鉴赏:《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金陵晚望
唐代: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鉴赏: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面对着春天的景色,引起我无限春愁,这春愁无涯无际,难以排遣,勉强观望山景,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同声大哭,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相关文章:
九年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02-09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词01-11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集锦03-10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教案12-13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汇总02-22
八年级的语文下册古诗词汇总12-06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古诗词的集锦03-11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教学设计11-18
语文古诗词解析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