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词阅读教案

时间:2021-02-19 09:47:3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词阅读精品教案范例

  教学过程:

古诗词阅读精品教案范例

  一、欣赏名句:

  1、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的时间,大声朗读下面的名句欣赏,看谁记住的最多。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圆田居》陶渊明

  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但他并不抱怨。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李煜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李煜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1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望岳》杜甫

  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赏析:此二句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赏析: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组成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把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深厚感情表现得格外真切。

  (1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潜

  赏析:此二句妙在自己无心见山,然悠悠远望,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2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寄张丞相》孟浩然

  赏析:意思是蒸腾的水气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此二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此两句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慰问及祝愿,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于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24).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

  (25).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百蘋洲。——《梦江南》温庭筠

  赏析: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赏析:此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27).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赏析: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正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赏析:此两句运用比喻说就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2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赏析:此两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表现了诗人很高的艺术技巧,是颇有盛誉的名句。

  2、老师问:你最喜欢哪几句?

  学生自由谈。

  二、古诗词阅读指导:

  1、中考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古代诗词赏析的考查要求是:

  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读懂。

  对古代诗词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古代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试题特点

  古诗词赏析题近年来受到重视,逐步成为一种常见的考题。其难度不是很大。这类题就内容看,一是选材大多来自课文中学过的古诗词。二是所考内容一般是常识记忆、名句理解、内容把握(包括中心意思、所抒感情、抒情主体、象征意义等)、修辞手法、诗词意境、表达技巧等。就题型看多为选择题,近年出现了部分主观题,如填空题、简答题以及鼓励学生创新的开放性题等。

  3、精典题析

  例1.(2002年甘肃省)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

  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诵读。诵读是欣赏古诗的前提。只有读清节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思。B项错在“离别”和“宦游”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第(2)题考查对常识和内容、情感的把握。C项错在对诗句意思的曲解。诗人与朋友已在外做官了。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应善于对比,领悟感情基调独具一格。参考答案为: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解答诗词赏析题要依据平时的积累。对于选择题,答题时应首先审读题干要求,看清选正还是选误,然后逐行逐字逐句地审读选项,根据自己的理解逐渐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直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于主观表述题,则应准确、简洁地填写,特别是对于开放型的题,要紧扣原诗作答。

  例题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2.词中以“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________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分析]这是一个古代词鉴赏题。第1题是从基础知识方面考查,A项考作者,错在辛弃疾应为宋代人,不是唐代;B项中“西江月”应为词牌名,不是词的题目;D项“见”应读为“xiàn”是通假字,应为“现”。正确选项是C。第2题从句子意思方面考查。做题的关键是结合横线后面内容的提示而理解,这些内容包括:乌云密布和增加画面美感。而词中明确写到雨的是“两三点雨山前”,但与提示结合不太明显,只有“七八个星天外”,用星星的远和少暗示乌云的浓密而迫近。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美感。第3题的横线上应填“丰收景象”,正是因为看到、闻到“稻花香”,预感到“丰年”即将来临,作者才能在暴雨即将来临之时心中还充满了喜悦。

  [答案]:1.C2.七八个星天外3.丰收景象

  例题3、

  选出对下列两句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A.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

  B.这两句诗写出了春风吹拂,梨花盛开的美景。

  C“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

  D.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老师问:从这两个题中你可以看出,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在哪里?

  学生试总结。

  主要有:

  1、重点作家、作品、朝代及古诗词常识。(识记积累)

  2、理解古诗词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联想想象)

  3、体味意境,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诗词内容。(背景)

  4、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如典故、象征、修辞等。(体味)

  [提示]:对古诗词的阅读欣赏,考生应予以重视。因古诗词意境丰富、语言又含蓄,而且具有跳跃性。做这类题应整体感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准确地欣赏古诗词。

  三、检测题

  1、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答案:(1)C(2)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

  2、读苏轼的《浣溪沙》,完成1—3题。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呻鬲图画。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

  解析:这道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古诗词的赏析,难度有些大。第l题要求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幅画面,要注意描述与翻泽的区别,描述更自由,发挥空间大,但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示例:“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第2题要求谈淡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中的一点,如句意,就是下阕的翻译,与第1题不同,解答略;如哲理,即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如作者的情感,则要考虑词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正是政治上失意处于逆境之中,本词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第3题考查积累和拓展的能力。示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他诗词曲中的句子,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3、(1).选出对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即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落笔,写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心。

  C.最后两句,诗人设想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虽不露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以体会出诗人喜雨之情。

  (2).(加分题,考生可做可不做,做对了加3分)

  除上述写春外,你能否再写出夏、秋、冬景的诗句各一句,并写出其作者?

  (1)夏景: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2)秋景: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3)冬景: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答案:1.C2.本题为加分题,要求从严,答案略。(诗、词、曲、赋)皆可,文不行。

  四、同学们互相交流作题的体会,有问题的可以提问,师生互答。

  五、下课。

【古诗词阅读精品教案范例】相关文章:

古诗词名言名句大全阅读08-09

《古诗词三首》教案02-23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五篇07-25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6篇05-26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7篇03-26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四篇02-26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4篇02-25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3篇02-24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三篇02-24

【精品】古诗词的作文合集六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