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十一月”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一月”的古诗1
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李商隐)
6、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8、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9、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1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14、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5、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6、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1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2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21、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十一月”的古诗2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鉴赏四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此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一作荒村。"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个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最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可见,思想性与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得此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包括老年诗在内的所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十一月”的古诗3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1) 僵卧:静卧。僵:僵硬,僵直。
(2)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3)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4)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5) 思:想着,想到。
(6)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7)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8) 夜阑:夜将尽。阑(lán):残尽。
(9) 卧听:躺着听。
(10)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11)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12)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译文
我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我的梦境。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鉴赏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rù,草垫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何必多此一举呢?另外,诗人不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罢官闲居的吗?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不就十分渺小和可鄙了吗!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文。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终于幻化出一幅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岳飞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词句;辛弃疾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张元干有“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同样魂牵梦萦的语言。……这些不朽的精神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十一月”的古诗4
农历十一月,为“冬月” ,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的话,又称“子月”称“建子”。
《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唐代:贾岛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
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
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
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
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黄鲁直示千叶黄梅余因忆蜀中冬月山行江上闻》
宋代:范祖禹
江上清香隔水闻,林间不见雪纷纷。
春寒忽忆登山屐,归梦犹寻谷口云。
《沁园春 仲冬初四夜,小园梅始著花,雪月交映,效稼轩体》
清代:樊增祥
晴雪在檐,寒梅始花,新月媚之。
把雪为艳友,梅为香友,月为清友,伴我娱嬉。
雪谓梅花,白虽逊我,疏影暗香还妒伊。
嫦娥笑,且莫争春色,自画修眉。
待侬三五圆时。向明镜台前满意窥。
更梁园雪里,招回玉兔,楼东劫后,唤起梅妃。
绰约瑶华,伶俜缟袂,姊不主张将待谁。
梅和雪,愿同依月府,长奉清辉。
【“十一月”的古诗】相关文章:
十一月的唯美文案10-30
十一月的优美文案10-30
关于十一月的优美文案10-25
十一月情人节空间留言07-27
给对象的十一月情人节文艺留言01-26
十一月朋友圈优美文案10-24
十一月朋友圈唯美文案10-30
十一月教师工作总结5篇07-28
古诗中的成语09-13
有关春天的古诗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