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

时间:2024-08-25 09:36:50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1

  一、轻唱法

  词本身就是古代的一种唱词,如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我让同学们在初读这首诗后,请他们为这首诗谱曲,用现成的曲调也行。稍作准备后,学生们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唱起来了。曲调真是五花八门,有流行歌曲《不要说走就走》,有小提琴曲《梁祝》,连黄梅戏的曲调也用上了。我还组织小评委进行评分,主要标准是看能否表现诗人的离愁别绪。

  二、表演法

  有的古诗词简洁地描写了人物之间的交往,教学这类古诗词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并扮演角色,演出课本剧。如上《赠汪伦》时,我让学生扮演诗人和汪伦,让学生想象两人送别时的对话、动作、神态,然后进行表演,学生兴趣高涨,演起来惟妙惟肖。有的古诗可进行个体的手语表演,如在教学《鹅》时,我让学生伸出手臂做成鹅脖子,五指捏拢做成鹅头,然后弯曲手臂,手指斜指上方张合表示歌唱。学生通过自己的手语表演,很快理解了“曲项向天歌”,然后继续让学生表演“浮”“拨”,学生边演边背,很快就背熟了这首诗。

  三、比较法

  对于有相似点得古诗词,可以将两首诗词中所写的意境、感情进行对比教学,即使学生温故知新,记忆深刻,又能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欣赏的能力。如学习《泊船瓜洲》这样一首以“思念家乡”为主题的古诗词时,我不是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这一首诗里,而是以拓展学生思维为目的,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同类主题的古诗词。学生马上想到了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杂诗》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想到了王勃的《思归》、李觏的《乡思》。

  至此,我欣慰地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正在迸射,只要稍加点拨,会向更高层次发展。于是,我因势利导说:“同学们从众多古诗词中找出一组相同主题的诗,这只是对它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再仔细分析、比较,看看每首诗词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像脱缰的野马奔腾起来……

  经过一番研读,学生从王维的《杂诗》中领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远不止“寒梅着花未”,透过梅花,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亲朋好友、父母妻儿等地一切思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杂诗》是通过叙事来表达思乡之情,《静夜思》、《思归》、《乡思》则是通过写景来表达思乡之情。李白的“床前明月光”衬托出了淡淡地恬静而安详的美景,而李觏的“已恨碧山相阴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却道出了那种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强烈的思乡之情。

  就这样,通过一首诗词的学习,复习巩固了一组诗词,并将这一组诗词的意境理解得淋漓尽致。

  四、品读法

  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音韵美,通过朗读能显示这种音韵美,使之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从感情色彩、轻重音、语气顿挫等方面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可辅以一定的动作或者音乐伴奏,通过抑扬顿挫地反复诵读,使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品赏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诗人臧克家在谈到儿童读诗时曾说:“孩子对其中某些诗,听了能懂,读了顺口,一定会感到有趣味,立即就能成诵的,如李白的《静夜思》……我觉得不懂也没关系,把绝句当歌唱,先把它成诵,首先被诗歌的音乐性所打动,由音渐渐到义。音,动听,也动心,一时不懂,早晚会懂的。”诗人的这番话,对我们不无启发。

  五、绘画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在教学《小池》时,引导学生边理解诗意边用简笔画画出涓涓细流和清澈见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欲放的荷花上面有一两只蜻蜓在栖息……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

  六、体验法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来理解教学内容,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扩大儿童的感性认识范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画》时,我先挂出课文的挂图,然后让学生从远处看,体验“远看山有色”;又来到挂图前聆听,体验“近听水无声”,并结合此时此景体验“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一年级的小朋友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诗意。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2

  一、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练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会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糊,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之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注重诵读,展开想象

  在诵读时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既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还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逐步积累,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同时,我们知道古诗词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处。因此,教师需要独具匠心,发掘古诗词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如诗画结合),将古诗词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

  三、有分寸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

  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时,要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四、注重诗词的品评赏析

  1.抓住“诗眼”,品析名句

  古典诗词讲究锻字炼句,作者往往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凝于作品中的一字、一词或一句之中。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诗词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往往是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做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快速地把握诗词大意,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

  2.巧妙利用诗词中的'意象鉴赏诗词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五、比较阅读,激活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比较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易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将学过的诗词与课内所学诗词做比较,也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自由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课内学到的审美方法去鉴赏新的作品。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3

  一、初读诗文,落实字词句教学

  一首古诗,一般是一课时完成,要求达到的目标要一一落实,包括生字的认识、书写等。依据学段不同,初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初读古诗文离不开词句教学,低段教学尤其如此。试想,如果学生生字认不清形,读不准音,如何能读懂并体味诗意呢?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识“赠、汪、秀、舟、欲、踏、潭”等生字,会写“舟、乘、汪”等3个生字,教师要夯实这些字词的教学,以便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的增多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初读诗文认识生字也逐渐由“细致变粗略”,这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总之,初读诗文要依据学段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读通读顺,以达到顺利推进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细读诗文,着力作品内涵教学

  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深邃的意境,有的借物寄情,有的借景抒情,还有的`借景说理。不管是哪一类作品,内涵的体悟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扎实地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出色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所以,小学古诗词教学要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诵读。朗读是学生理解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桥梁。古诗词教学离不开朗读,读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韵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目的性、层次性都要清楚,要指导学生处理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在朗读训练中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真切地悟。古诗词的语境和意境都很美,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揣摩,认真体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体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①扣诗眼。引导学生找准能体现作者感情、诗词主题和艺术特色的“诗眼”,进而体会诗词内容。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送”为诗眼,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而且结合题目我们还能了解到本诗不仅是写景诗,也是送别诗。

  ②抓词语。阅读古诗词理解了重点词语、关键词语,也就找到了通向诗词意境大门的钥匙。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诗人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美丽壮观的景象。首句用一个“生”字化静为动,活化了香炉峰和缭绕峰顶的烟雾,突出了瀑布的色彩美;第二句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逼真而贴切地描绘了瀑布从高直下的整体形象,突出了瀑布的静态美;第三句用一个“飞”字描绘了瀑布奔腾直下,迅疾异常,突出了瀑布的动态美;而第四句则用一个“落”字语气舒缓而有力地描绘了瀑布飞珠溅沫,好似银河里的群星从天而降的壮观景象,突出了瀑布的声音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表现诗意的“生、挂、飞、落”等语词,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感悟到诗的意境美。

  ③品名句。很多诗中都有两句是重点句,而且有一些还成了千古名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此多加品读。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重点句,可通过此句品析感悟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时,教师应以感性诗文材料为基础,以形象为支撑,还要特别注意课本插图、古画、古曲的运用,让学生看看反映古代生活的画,听听民族乐器演奏的曲子,用诗韵古风去感染学生,让那悠扬的曲调把学生带进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思想世界。

  ⒊有效地练。古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应彰显语文教学的本色。何谓语文教学的本色?杨再隋教授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学生的听说读写离不开一个“练”字,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乡村四月》一课教学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之后,可设计句式训练:“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又( ) 。”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想象乡村四月农忙时节的景象,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诗文的体悟。除了词句训练,还可以相机进行写段、篇的训练。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可设计“从读到写,读写结合”的训练,引导学生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三、再读诗文,拓展学生的有效积累

  在教学完一首古诗后,教师可推荐给学生一两首与所学内容有关的诗词,丰富学生的积累。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积累同题异文的诗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后,收集有关描写瀑布的古诗;也可以收集同人异文的诗词,如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后,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诗词,再赏读苏轼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作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还可以积累同一写作手法的诗句,如夸张是李白诗句中常用的手法,在教学《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李白其他诗句中夸张手法的应用,找出一些诗句读一读、品一品。这样的知识拓展,能够融课内外知识为一体,通过对一首诗的教学带出对一串诗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4

  一、充分利用古诗词提供的已知信息

  善于捕捉已知信息,无疑是解读古诗词的捷径之一。这些已知的信息包括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初步把握诗歌之大意。

  1、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很多诗歌的题目就交待了大量的信息甚至是作品的中心内容。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交待了时间、人物以及事件,让我们未读诗歌的内容就明白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2、看作者。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告子下》)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文如其人”,“诗言志”。任何一个诗人都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每一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在阅读鉴赏诗词时,应结合作者的相关资料,如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作品的主要风格等。比如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战乱时代,生活穷困,仕途多舛,却又时刻关怀民生,心忧天下。“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便是杜甫形象的真实写照。像这样的诗人,他的诗风必然是沉郁顿挫的。同样地,我们还可以尽可能地识记每一位诗人的相关资料,如李白的清新飘逸,王维的恬淡优美,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旷达,范仲淹的苍凉悲壮等。解读古诗词时我们可以调动积累,参照诗人的创作风格,全面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3、看注释。在古诗词的鉴赏题中,经常会出现简短的注释。这些注释或解释诗句中的生僻字词,或交待事件发生的背景,或点明诗句中所运用的典故,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往往就是我们理解诗意甚至解答题目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命题人给我们的隐晦的提示。如果注释是介绍时代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如果注释是介绍相关的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如果注释是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等。

  以上“三看”可以让我们少做无用功,更快捷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善于借助诗词中“片言”的显现或暗示。陆机《文赋》中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片言”之“警策”在于它是诗人的点睛之笔,能一语破的,传达通篇的精神,透露立意之所在。因此,找到古诗词中点睛之“片言”,往往就找到了开启诗人心扉的钥匙。例如诗人王维的《渭川田家》,开头八句展现的是两幅互不关联的农村初夏黄昏的画面,让人难解其意,而诗的'结尾写道:“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羡闲逸”三字把两幅画面联贯统一为一个整体,透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二、字字读诗,方可明义

  人们常说“诗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诗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像吃橄榄一样细细体会,而不能囫囵吞枣。字字读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涵咏、揣摩每个字词的意味,体会作者的情意以及用字的高妙。例如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中“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之“空”字,写思妇等待之徒劳、愁思之浓郁,极富表现力。若匆匆读过,则不得其中之意。

  另一方面是指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文言意思。字词是诗歌语言构成的基本元素,对字词的误解会直接导致对整句乃至整首诗的误解。而字词的含义,古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若学生仍以现代汉语解读古诗词,那是行不通的。例如谢灵运《登池上楼》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中“塘”该作何解释呢?如果按今义解,就是池中春草繁生。

  那么,这池子岂不成了烂泥塘沼泽地了?在这里,应用“塘”的古义“堤岸”来解,意为池岸春草繁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又如王维《送韦大夫》中的“曾是巢许浅,始知尧舜深”,“曾是”不能解为“曾经是”,而应解为“正是、乃是”。柳永的《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处”,学生容易理解成“处所”,其实在这里应作“时候”解释。由此可见,对于古诗词,应运用读文言文的方法来解读,方能减少理解上的误差。

  三、先分解,后组合,易于读懂诗句

  古代诗词讲究章法修辞,讲究平仄韵调。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例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其正常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又如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其正常的语序应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如此,词中语序的“参互错综”现象就更多了。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由此可知,语序“参互错综” 是古诗词常有的现象。而这往往会给我们的诗歌阅读理解带来莫大的障碍。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办法是:先分解,后组合。可将难解的诗句以词或短语为单位断开,然后进行重新组合,就更容易看明白诗歌所写之意。比如唐代诗人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中有“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句,学生很可能以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它理解为“竹喜爱雨后的景致,山喜欢夕阳时的美景”。似乎也说得通,但歪曲了诗的原意。

  运用先分解后组合的方法,就不难把握诗句的原本意思。我们可以将诗句拆为以下词语:“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进而将这些词语组合成如下之句“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又如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经过分解组合,诗句的语序应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意为“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上的芳草茂盛繁荣”。运用先分解后组合的方法来解读这类古诗词句,就容易多了。当然,这种方法不仅仅适用于语序“参互错综”古诗词句,凡难解难读顺的诗句都可试用。

  四、结合意象,探究诗意

  “意象”包括“意”和“象”。“意”指的是诗人的主观的审美情感体验,“象”指的是作为审美客体的客观物象。合而言之,“意象”就是饱含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古代文人作诗十分讲究含蓄凝练,往往借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解读古诗词时就要留心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分析古诗词中意象的具体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

  先代典籍、前人诗文中的一些看似很普通的词语,经过后来文人的反复使用,往往荷载上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因子,积淀上了特定的象征含义,成为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可以说典型意象的具体含义基本上是固定的。

  例如“明月”这一意象,与空间距离相联系,则引发人们念远怀人之情,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明月,就很容易产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类的联想。同样地,“明月”一旦与时间距离相绾结,又会触发诗人异代不同时之想,或兴起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浩叹,如李白的名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些典型的意象还有很多,例如:流水(请君试问东流水)、春草(池塘生春草)、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以上这些意象负载着相对稳定的象征含义,如果能识记它们的特定含义,就会给我们解读古诗词带来很大的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本解读方法】相关文章:

语文古诗词赏析方法03-26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05-21

小学语文古诗词05-24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梳理03-03

中考语文一模古诗词赏析方法介绍03-26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05-10

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精选85首)06-15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05-30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总结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