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词赏析

时间:2024-06-24 10:03:04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词赏析[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词赏析[合集15篇]

古诗词赏析1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接下来分享春望杜甫翻译赏析和诗意。

  杜甫春望翻译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杜甫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

  杜甫春望诗意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古诗词赏析2

  已酉新正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赏析:

  这是一首写喜庆春节的五律诗。

  第一、二句,从气候角度写春节期间的祥和:无风无霜,春意盎然。

  第三、四句,日历上又多了一岁,新春代替了旧年。

  第五、六句,从树木的角度写春的到来,梅花、柳树展现了新姿,显得冬天不雕的松树有了些老态。

  最后两句,写春节中的人,因为高兴饮了过多的屠苏酒,欢笑的声音响彻了云霄。

  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种反客为主的写法,即为反衬手法。

  除夜·乾坤空落落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赏析:《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赏析: 长期飘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这首诗就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起句突兀,却在情理之中。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自己却还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驿馆中借宿。长夜枯坐,举目无亲,又有谁来问寒问暖。人无可亲,眼下就只有寒灯一盏,摇曳作伴。“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更能突出旅人凄苦不平之情。“寒灯”,点出岁暮天寒,更衬出诗人思家的孤苦冷落的心情。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赏析: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更加两人年青时曾同隐鹿门山,晨夕相处,亲密无间,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除夕之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内心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席间还有卢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转歌喉,更增添了两位诗人的兴会。

古诗词赏析3

  鹤冲天·闲窗漏永

  宋代柳永

  闲窗漏永,月冷霜花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嚲。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译文

  闲置的窗户,计时的滴漏无休止的嘀嗒声响,初冬之夜天气很冷,大地落满了霜花,悄悄的卷下窗帘,将要灯灭油尽的灯火,思想就像离开了自己的身体一样所想之事十分混乱,忧伤的心绪怎么也解不开。没有体会到把眉头展开的欢喜快乐。

  早已经是多次多次摩擦又多次和好,况且又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相互躲避,还能和好如初么,十分悔恨却没有办法啊,漫长的夜晚,只能这样自己折磨自己。

  注释

  鹤冲天:词牌名。双调八十四字,仄韵格。另有词牌《喜迁莺》、《风光好》的别名也叫鹤冲天。

  闲窗:此指幽暗的居室。

  月冷霜华堕:月冷,初冬之夜天气转冷,以月指代时为夜间。霜华,即霜花。堕,落下。此句是说初冬之夜天气很冷,大地上落满了霜花。

  锁:郁结。

  沉吟:深思。

  省:曾。则个:宋人口语,意如些个,一些。

  抛(pāo)嚲(duǒ):同抛躲,躲避。

  无计那(nuò):无可奈何。那,语助词,表反诘。

  创作背景

  词人和歌妓的孤独身世,决定了他们对感情的向往和依赖。而他们之间的感情又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只能在这挣脱不出的悲剧中一次次地挣扎,揪人心肺,此测即漫漫长夜,孤窗独坐,作此词以表相思之情。

  赏析

  《鹤冲天·闲窗漏永》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情。词中展现了主人公拾起一段既抛不开、又提不起的感情经历,并以刹那间的感情体验消磨自己的生命过程,令人震撼。

  词的上阕,主要通过凄清、冷寂的夜景来烘托女主人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起句“闲窗漏永”交代了地点、时间。“闲”、“永”两个词主观色彩颇浓,既写出了幽室的寂静凄冷、长夜的漫漫无际,又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压抑。此刻,窗外月冷霜清,明月的清辉映照着满地的凝霜。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幽冷。

  “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女主人公静悄悄地放下帘幕,面对残灯一盏,独自枯坐。

  以上四句中,“闲”窗、“永”漏、“冷”月、“残”灯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极为幽静清冷的环境氛围,为下文描写人物内心的寂寞、烦乱作了很好的铺垫。“再三追往事”一句由景语转人情语。追怀往事,颠倒思量,仍然理不清个头绪,结果只能是“离魂乱、愁肠锁”。一个“乱”字,一个“锁”字,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当时心绪的纷乱和愁思的'郁结。在此种情形下,沉吟无语的女主人公不由发出了这样的感喟:外面虽月冷霜清,但也算得上是“好天好景”,我却愁眉不展,愁肠百结。

  词入下阕,紧承上文直抒其情,道出了“好天好景,未省展眉”的原因:“从前早是多成破”,回忆初识的情景,现在想来早就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何况经岁月,相抛嚲”,语意又深一层:更何况两人长久别离,重聚无期,相互间无法了解,无法沟通,这段感情经历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但词中女主人公绝无《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式的决绝,她明知自己不能把握这份感情,却还心存一点幻想:“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这种小心翼翼、怯生生的自言自语中透出的那份犹疑不定真是令人心悸、心碎。至此,下阕以“早是”、“何况”、“假使”三层意思层层递进,写尽了往事如烟、恋情不再、纵使相见不“相识”的悲哀。“悔恨无计那”,她悔恨莫及,但也无可奈何。最终也只能在“迢迢良夜”中自我折磨,无法解脱。

  这首词在总体上是以直线型的结构方式和白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情,体察入微地描绘了人物细腻而复杂的心理,无异一位悔恨无已的歌妓的内心独白。由“离魂乱、愁肠锁”到“未省展眉则个”的伤怀,由“从前早是多成破”到“假使相见,还得似、旧时么”的预想,由“悔恨无计那”到“自家只恁摧挫”的甘受内心折磨,感情自然流转,回环往复,将女主人公欲爱不成、欲罢不能的悲哀和无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可说是柳永笔下妓女形象的又一个典型。

古诗词赏析4

  【原诗】

  子夜吴歌 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意】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赏析】

  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诗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诗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诗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诗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古诗词赏析5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径摩穹苍蟠,石与厚地裂。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迟哀壑底,徒旅惨不悦。水寒长冰横,我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

  作品赏析:

  《方舆胜览》:铁堂山,在天水县东五里,峡有石笋,青翠长者至丈余,小者可以为砺。《通志》:硖有铁堂庄,四山环抱面,有孤冢。【邵注】在秦州东南七十里。

  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①。狭形藏堂隍②,壁色立精铁③。

  (首叙铁堂形势。王立之曰:山台如堂隍,狭藏于中间。石之色黑,如积铁然。)

  ①《海赋》:“神仙缥缈餐玉清。”缥缈,衣裳飞扬貌。②【朱注】《说文》:山峭夹水曰峡。韵书不与硖通。然周立硖州,以居三峡之口因名,则二字殆可通也。《西京杂记》: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汉书·胡广传》:“列坐堂皇上。”注:“室无四壁曰皇。”江总诗:“石路接堂皇。”刘孝威诗:“堂皇更隐映。”③《吴越春秋》: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韩非子》:明主推积铁之累,而察一市之恩。按本句五字皆入声,读不顺口,作精铁为是。

  径摩穹苍蟠①,石与厚地裂②。修纤无垠竹③,嵌空太始雪④。威迟哀壑底⑤,徒旅惨不悦⑥。水寒长冰横⑦,我马骨正折⑧。

  (此记高下诸景。上四,状其峭削幽秀,此仰视所见。下四,状其深峻阴寒,此俯视所见。皆所谓乘绝险也。修纤,细长貌。无垠,遍地皆竹也。嵌空,玲珑貌。太始,从古积雪也。威迟,犹言回远,从涧横度,故见冰横。徒旅马骨,即《诗》“我仆痛矣”,“我马店矣”之意。)

  ①枣据诗:“高岩暨穹苍。”②《诗》:“谓地盖厚。”《江赋》:“豃如地裂。”③刘桢《鲁都赋》:“竹则填彼山垠。”张华诗:“化达无垠。”④沈佺期诗:“宛转复嵌空。”《列子》:“太始者,形之始也。”⑤《文选注》:《韩诗》:“周道威夷。”薛君曰:“威夷,险也。”又作威迟。潘岳诗:“峻板路威迟。”颜延之诗:“隐闵徒御悲,威迟良马烦。”殷仲文诗:“哀壑叩虚牝。”⑥谢灵运诗:“徒旅苦奔峭。”⑦庾信诗:“中流觉水寒。”徐陵诗:“长冰堑不流。”《哀江南赋》:“冰横似岸。”⑧陈琳乐府:“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生涯抵弧矢①,盗贼殊未灭。飘蓬逾三年②,回首肝肺热③。

  (末结忧乱之情。当此流离奔走,未有息机,故回想行踪而烦热也。末句应游子。此诗与上章同格。)

  ①【赵注】抵,当也。抵弧矢,谓当用兵之时。亦作逢抵之抵。《易传》:“弧矢之利,以威天下。”②《商子》:“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③蔡琰诗:“茕茕对孤影,怛咤糜肝肺。”黄生曰:诸诗大抵写蜀道之艰难,及行役之辛苦。看每章结语,各有出场,无一相重处。今按:入蜀诸章,用仄韵居多,盖逢险峭之境,写愁苦之词,自不能为平缓之调也。

古诗词赏析6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诗意

  (一)

  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

  (二)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元日》赏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元日》。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在阵阵鞭炮声中,一年又过去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暖洋洋的。人们端起酒杯,开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到处是灿烂的景象。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象征除旧布新。

  作者王安石敏锐地抓住民间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这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过年时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仔细品品这诗中的内容,你是否感受到那深深的年味?一听到爆竹声,你是否涌起过年时的兴奋?当你闻到屠苏酒的香气,你是否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当千家万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你是否有温暖的气息在身边环绕?当人们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你是否明白了“除旧迎新”的主题?

  这首诗,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发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

古诗词赏析7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奇葩。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字字珠玑的名篇佳作,是作者情感与智慧的结晶,有着生动丰富的形象、灵动飞扬的情思、凝练优美的语言,给予我们美的享受。

  一、整体感知明诗意

  鉴赏古诗词应对古诗词进行整体感知。对于初中生,借助诵读来整体感知是首要的一环。古诗词优美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尤适于朗读,古往今来人们无不重视朗读,热爱朗读。用读来带背,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明意。读法可以多种多样,范读、齐读、分组读、配乐读、自由读……可谓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值得一提的是范读,教师的范读,起承转合、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都有助于带动学生奔向诗意的“共鸣点”,极易使学生受到诗歌语言美、声韵美和情感美的感染。其次,还可以借助作者及时代背景来整体感知。“知人论世”,当了解了龚自珍的个人遭遇以及怀才不遇的社会现实,再品味《己亥杂诗》,学生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意所在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意境之美细品味

  古诗词鉴赏离不开审美,而意境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王之夫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古诗词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有的飘逸深远……鉴赏古诗词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幅孤寂单调的悲凉秋景图,而它表现的则是诗人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思乡情怀。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枯藤、老树等意象,通过它们所构成的立体画面感悟诗中景,进而体味诗中人在瑟瑟秋风中踯躅独行的游子心境。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得到一种如见其景、如见其人的真切体验。

  三、诗词技巧善分析

  古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往往与思想内容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达到很高的水平。深入分析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可以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古诗词的技巧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方式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想象、联想、烘托、象征等。古诗词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间接描写,可以粗笔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还可以对比、用典、虚实、比兴、拟人、夸张等。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特点,方便学生触类旁通,切实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例如:无论是写景、叙事、写人,古诗人都喜用烘托之笔。最常见的是以物烘托人。我在讲到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用物候的变化来烘托诗人年华流逝的感伤时,还列举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眼前阴冷孤寂的景物烘托人物的愁苦心境。最后,我让学生从学过的古诗词中再举一例,学生很快就找出了《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用凄清的秋景烘托人物可望而不可及的伤感。可见,分析诗词技巧不能仅停在诗句的表面上,而应深入到诗人的内心,由此及彼、由彼及彼,寻觅诗人的真意,从而感悟诗人水乳交融的艺术创造。

  四、语言之美共欣赏

  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对于理解思想感情和写作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古诗词由于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和韵律美。此外古诗词的语言富于跳跃性和张力,行文还会留下很多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对诗句进行必要的补充、还原和再创造。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凝视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意尽在不言中。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语言之美,从而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应引导学生加以区分,更好地鉴赏古诗词。

  总之,“智者之诗可以养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赏析8

  吾宗固神秀,体物写谋长。形制开古迹,曾冰延乐方。

  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高兴汩烦促,永怀清典常。

  含弘知四大,出入见三光。负郭喜粳稻,安时歌吉祥。

  作品赏析

  孙,谓从孙行也。一本无孙字。

  吾宗固神秀①,体物写谋长②。形制开古迹③,曾冰延乐方④。太山雄地理⑤,巨壑眇云庄⑥。

  (此咏员外新亭。首联,言结构巧思,切员外。次联,言落成宴会.切新亭。三联,言亭临山水,切历下。)

  ①《左传》:“晋,吾宗也。”谢朓诗:“华宗诞吾秀。”《陈书》:“虎丘者,吴之神秀。”此借用其字。②孙绰《樽铭》:“大匠体物,妙思人神。”潘岳《西征赋》。“摹写旧丰。”《书》:“汝不谋长。”③《汉书·郦食其传》:“示诸侯形制之势。”张九龄诗:“想像终古迹。”开古迹.谓开拓旧基。④《楚辞》:“层冰峨峨。”曹植诗:“众宾延乐方。”傅毅《舞赋》:“亢音高歌,为乐之方。”此言夏时置冰,乃引乐之方也。⑤《易大传》:“俯以察干地理。”鲍照诗:“负海横地理。”《吴越春秋》:“土地里数。”⑥江总《钟铭》:“舟移巨壑。”巨壑,即鹊湖。颜延之诗:“都庄云动。”马怀素诗:“仙塔伊云庄。”此谓远望庄舍、渺在云间也。

  高兴泊烦促①,永怀清典常②。含弘知四大③,出入见三光④。负郭喜粳⑤,安时歌吉祥⑥。

  (此登亭而美员外也。泊烦促,言尘思顿国。清典常,言清静可法。含弘以下,举亭前景象,以形容德化。四大,三光,见其上下同流。郭外农祥,称其万物得所。此章两段,各六句。)

  ①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张华诗:“烦促每有余。”②颜延之诗:“永怀交在昔。”《书》:“其尔典常作之师。”典常,指常法③《易》:“含弘光大。”《老子》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④枝乘奏书:“上不绝三光之明”。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人三光。”《史记·索隐》:“三光,日、月、五星。”⑤《国策》:苏秦曰:“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左思诗:“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亭在古城之下,故云负郭。《史记·淳于无传》:“祭以粳稻。”《蜀都赋》:“粳稻漠漠。”⑥《庄子》:“安时而处顺。”又:“吉祥止止。”北海此诗,拙朴平浅,未见所长,昔人有议之者。少陵特推《六公篇》,必有大过人处,惜其诗今不可见耳。

古诗词赏析9

  望月怀远——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佳节对着明月怀念亲人的诗。诗的开头两句话,就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作者用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景色――中秋之夜,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主人公仰望着月亮,想起远在天涯的亲人,是不是也在明朗的月光下想着自己呢?这两句话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我也特别喜欢这两句话。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主人公的`“夕起”、“灭烛”、“披衣”等一系列动作叙述,和“怨”、“怜”、“觉”等心理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主人公因为思念亲人而半夜起床,在月光下披着衣服,望月相思的动人情景。最后两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表达了主人公想念亲人的无奈,和期盼团圆的强烈愿望,语言形象真切,温柔缠绵,回味无穷。

古诗词赏析10

  古诗词赏析:《绝句》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古诗词赏析11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九)

  1.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1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答案】(1)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2).D

  2.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乐乡县①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②夜猿呜。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噭:同“叫”。

  (1)概括引发诗人思乡的事由。(2分)

  (2)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架构全诗,从“日暮”开始,到夜色渐浓,至“夜”结束全诗。

  B.颈联以“烟断”、“木平”逼真地写出了夜色的浓重。

  C.尾联自问自答,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更添无尽乡思之愁。

  D.此诗与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写法相同,粗犷、直抒胸臆。

  【答案】(1).异乡孤征(意思相同酌情给分)(2).D

  3.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1分)

  ⑵请选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答案】⑴最爱。(1分)⑵C(2分)

古诗词赏析12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袅袅城边的垂柳,青青路旁的柔桑。提篮忘了把桑采,凝思昨夜梦渔阳。注

  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1、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4分)

  “袅袅”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1分),“青青”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1分),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1分),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1分)。

  2、 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

  抓取了“提笼忘采叶”这一细节(1分):这一细节写出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春蚕的女主人公,却倚树凝思,一动不动,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情形(1分)。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桑”,而是心事重重,(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对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

古诗词赏析13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剎,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2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1分)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1分)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2分)(既要答不同之处,又要答相同之处)

  22.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手法”1分,“意境分析”1分,“抒发的情感1”分)

古诗词赏析14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莲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此可见,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相结合的情歌。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诗的意境清新、开朗,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如,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古诗词赏析15

  命子

  [魏晋]陶渊明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隻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说明]

  据此诗内容推断,当为诗人初得长子俨时所作。时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二十九岁。《册府元龟》录此诗题作《训子》。《命子》也就是训示儿子的意思。

  这首诗共十章,前六章历述陶氏先祖功德,以激励儿子继承祖辈光荣的家风;后四章旨在表达对儿子的殷切希望和谆谆诫勉,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全诗言辞恳切,感情厚重,表现出诗人对儿子的希冀之切。

  悠悠我祖,爱自陶唐(1)。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2)。

  御龙勤夏,豸韦翼商(3)。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4)。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5)。

  风隐于林,幽人在丘(6)。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7)。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8)。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9)。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10)。

  书誓山河,启土开封(11)。

  斖斖丞相,允迪前踪(12)。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13)。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14)。

  时有语默,运因隆窊(15)。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16)。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17)。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18)。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19)。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20)?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21)。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22)。

  放皇仁考,淡焉虚止(23)。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24)。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25)。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26)。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27)。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28)。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29)。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30)。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31)。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32)。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33)。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34)。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35)。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36)。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37)。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38)。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39)。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40)。

  [注释]

  (1)爱:乃。陶唐:指帝尧。尧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因称陶唐氏。

  (2)虞宾:指尧的后代。相传尧禅位给舜,尧的后代为宾于虞,因称虞宾。重光:谓家族的光荣相传不绝。

  (3)传说陶唐氏的后代,在夏朝时为御龙氏,在商朝时为豸(shǐ史)韦氏。勤:服务,效劳。翼:辅佐。

  (4)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司徒:指周时陶叔。《左传?定公四年》记周灭商以后,周公把殷余民七族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陶氏为七族之一,陶叔为司徒。以上是叙述唐尧、虞舜、夏、商、周时,陶氏的光荣历史。

  (5)纷纷:骚乱的样子。漠漠:寂寞的样子。衰周:周朝的衰落时期,指东周末年。

  (6)幽人:隐士。这两句是说,在战国和周朝未年,陶氏人才像凤凰隐蔽在山林一样,隐居山丘而不仕。

  (7)逸虬(qiú球)绕云:奔腾的.虬龙环绕着乌云。虬:传说中无角的龙。奔鲸骇流:惊奔的鲸鱼掀起巨浪激流。这两句形容战国、周末群雄战乱、狂暴纵横的乱世。

  (8)天集:上天成全。有汉:即汉朝。有:名词词头。眷:顾念,关心。憨侯:汉高祖时右司马愍侯陶舍。

  (9)放(wū乌)赫:赞叹词。运:时运。攀龙:指追随帝王建功立业。旧时以龙喻天子。

  (10)抚剑:持剑。风迈:乘风迈进,形容英勇威武。显兹武功:显扬了如此的武功。陶舍曾追随汉高祖刘邦击燕代,建立了武功。

  (11)书誓山河:指封爵盛典。《汉书》记汉高祖与功臣盟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启土开封:陶舍封地在开封(今属河南),称开封侯。启土:指分封土地。

  (12)斖斖(wěi伟):勤勉不倦的样子。丞相:指陶舍之子陶青。(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孝景二年八月,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七年六月免。允:诚然,确实。迪:追踪。这两句说陶青确实能继承父亲的功业。

  (13)浑浑:大水流动的样子。蔚蔚:草木茂盛的样子。洪柯:大树。这两句用涛涛的大河和茂盛的大树比喻陶氏祖先的兴盛。

  (14)载:开始。罗:罗列,布列。这两句用群川始导于长源、众枝条皆布列于洪柯,比喻陶氏家族的后代虽枝派分散,但都导源于鼻祖。

  (15)时:指时运。语默:代指出仕与隐逸。《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语或默。”语,显露;默,隐没。隆:高起、兴盛。窊(wā蛙):低洼。隆窊:谓地势隆起和洼下,引申为起伏、高下,或盛衰、兴替。

  (16)中晋:晋世之中,指东晋。融:光明昭著。长沙:指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在晋明帝时因功封长沙郡公。

  (17)桓桓(huán环):威武的样子。伊:语助词。

  (18)畴:使相等。《后汉书?祭遵传》:“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李贤注:“畴,等也;言功臣死后子孙袭封,世世与先人等。”专:主掌。南国:南方诸侯之国。陶侃曾镇武昌;都督荆、湘、江等州军事;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广州刺史王机、交州梁硕的叛乱,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19)遂:成。辞归:《晋书》本传载,陶侃逝世的前一年,曾上表逊位。临宠不忒(tè特):在荣宠面前不迷惑。忒:差错。

  (20)斯心:指“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思想境界。近:近世。这两句是说,像陶侃那样的思想境界,在近世是难以得到的。

  (21)肃:庄重,严肃。慎终如始:谓谨慎从事,善始善终。

  (22)直:正直。方:法则。二台:指内台外台。据《汉官仪》:御史台内掌兰台秘书,外督诸州刺史,故以御史台为内台,刺史治所为外台。千里:为郡守所管辖的区域。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两句说,陶茂的正直严明是朝廷内外官员的楷模,他的恩惠使全郡百姓和悦。

  (23)於皇:赞叹词。皇:美,正。仁考:仁慈的先父。考,是对已死的父亲的称谓。淡焉虚止:即恬淡无为的意思。焉、止,皆语助词。

  (24)寄迹风云:暂时托身于仕途。古人常把做官叫作风云际会。冥兹温喜:没有欢喜和恼怒的界限。即得官没有欢喜之情,失官亦无恼怒之色。《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温色。”这两句是诗人说自己的先父不以做官为意的态度。

  (25)嗟:感叹。寡陋:见闻狭窄,学识浅薄。瞻望弗及:谓不如前辈。

  (26)华鬓:花白的头发。负影只立:只身单影,孤独一人。

  (27)三千之罪:《尚书》:“五刑之属三千。”意谓犯五刑罪的有三千种之多。无后为急:《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即无子。急,指最重要的。

  (28)呱(gū姑):婴儿啼哭声。

  (29)卜(bǔ补):占卜,古人用火的龟甲,视其裂纹作为吉凶的预兆。这两句是说,儿子的出生时日,为吉日良辰。

  (30)俨(yǎn眼):恭敬)庄重。古人的名与字多取相近的意义。陶渊明给长子起名与字取义于《礼记?曲礼》:“毋不敬,俨若思。”

  (31)温恭:温和恭敬。念兹在兹: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原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件事情,这里是诗人希望儿子要念念不忘自己名字的含义。

  (32)孔伋(jí极):字子思,孔子之孙。相传孔伋忠实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陶俨字求思,含有向孔伋学习的意思。庶:庶几,表示希望之词。企:企及,赶上。而:语助词。

  (33)厉:同“疠”,患癞病的人。遽(ju据):急,骤然。此二句本《庄子?天地篇》:“厉之人夜半生其子,这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这两句

  的意思是作者唯恐儿子像自己一样寡陋。

  (34)凡百:概括之辞。《诗经?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凡百是“凡百君子”的简语。心:指对儿子的希冀之心。奚:古疑问词,何。特:独。

  (35)可:合宜,好。

  (36)斯:此,这。

  (37)日居月诸:语出《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意思是说时光一天天地过去。居、诸,皆语助词。孩:幼儿。

  (38)这两句是诗人告诫儿子应小心谨慎地处世,懂得幸福不会凭空而来,灾祸却容易招来。

  (3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不懈。愿尔斯才:希望你成才。

  (40)亦已:也就罢了。焉哉:感叹词。

  [译文]

  我家祖先甚遥远,

  帝尧之世称陶唐。

  其后为臣宾于虞,

  历世不绝显荣光。

  御龙效力于夏世,

  豕韦亦曾辅佐商。

  周世陶叔甚端庄,

  我祖由此得盛昌。

  乱世纷纷属战国,

  衰颓冷落彼东周。

  凤凰隐没在林中,

  隐士幽居在山丘。

  虬龙奔腾绕乌云,

  鲸鱼奔窜掀激流。

  上天成全立汉代,

  顾念我祖封愍侯。

  赫赫愍侯声威扬,

  命中注定辅帝王。

  英勇威武仗剑行,

  屡立战功在疆场。

  汉帝盟誓泽子孙,

  我祖受封甚荣光。

  陶青勤勉任丞相,

  先人功业得弘扬。

  涛涛大河源头长,

  茂盛大树干粗壮。

  群川支流共来源,

  众枝虽繁依树长。

  时运有显有隐没,

  起伏盛衰岂有常?

  在我东晋鼎盛日,

  长沙郡公业辉煌。

  威武英姿长沙公,

  功勋卓著道德崇。

  天子赐爵永世袭,

  分掌军权司南征。

  功成不居愿辞归,

  心明无须恃荣宠。

  谁说如此高尚心,

  近世能得再遭逢?

  我祖严肃且稳重。

  谨慎善始亦善终。

  正直严明树楷模,

  恩惠遍郡似春风。

  可赞先父仁慈心,

  恬淡无为不求名。

  暂时托身于仕途,

  不喜不怒得失同。

  叹我寡闻学识浅,

  仰望前辈难企及。

  自顾华发心惭愧,

  孤身一人负影立。

  刑罚罪过有三千,

  身后无儿数第一。

  我心为此甚忧虑,

  欣然听你叭叭啼。

  我子降生我占卜,

  皆曰吉日兼良时。

  为你取名叫做俨,

  为你取字叫求思。

  温和恭敬朝夕处,

  名字含义须牢记。

  孔子贤孙名孔伋,

  愿你效法能企及。

  癫病患者夜生子,

  急取灯火瞧仔细。

  凡百君子皆有心,

  并非唯独我自己。

  既见我儿喜降生,

  实愿将来有出息。

  人们经常这样讲,

  此情真诚无假意。

  日月如梭去匆匆,

  我儿渐渐会成长。

  幸福不会凭空至,

  灾祸容易身边降。

  早起晚睡须勤奋。

  愿你未来成栋梁。

  如你竟然不成才,

  休矣休矣我心枉。

【古诗词赏析】相关文章:

古诗词赏析11-16

古诗词赏析12-21

古诗词的赏析07-25

古诗词的赏析11-07

古诗词赏析11-23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02-23

古诗词赏析刍议01-20

古诗词赏析(合集)05-22

古诗词翻译及赏析03-07

寒食古诗词赏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