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4-05-18 09:34:2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词鉴赏经典(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词鉴赏经典(15篇)

古诗词鉴赏1

  【原文赏析】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解

  1、谢公句: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官至太子少

  保,死后赠左仆射,也是宰相之位。韦丛为其幼女,故以谢道韫比之。

  2、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其妻也颇贤明。作者幼孤贫,故以自喻。

  3、乖:不顺遂。

  4、顾我:看到我。

  5、荩箧:草编的箱子。荩:草。

  韵译

  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

  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

  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要扫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

  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评析

  这是一组悼亡诗。第一首是追忆生前。先写爱妻甘于贫寒,再写如今富贵却不能共享,逼出“悲怀”二字,可谓至性至情,有力动人。

古诗词鉴赏2

  池上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译文二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译文二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注释①撑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③解:明白,懂得。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诗词鉴赏3

  《登鹳雀楼》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断阔进取的精神。作者不断地去看更大的世界,不断地去欣赏更美好的景致。用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对抗时间的流逝,去面对世界的浩大。

  《登鹳雀楼》翻译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原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赏析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古诗词鉴赏4

  古诗原文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译文翻译

  烟雾苍茫,风雨凄迷。岸边的花儿已凋谢,只听得鹧鸪声声啼。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这种地方最容易引发阵阵乡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静,时间已到暮春时候。

  注释解释

  南乡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漠漠:烟雾迷蒙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凉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鹧(zhè)鸪(gū):鸟名。形似雌雉,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以谷粒、豆类和其他植物种子为主食,兼食昆虫。为中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扁(piān)舟:小船。临野渡:靠近荒野渡口处。

  水平:水面平静。

  诗文赏析

  这首《南乡子》,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春景色,却被作者弄得满纸春愁。说起来,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人人都觉得凄凄。以愁眼看世界,雨不免凄凄。至于岸花零落,当然是自然现象,但斯时也故有斯落也。它自落它的,根本不买任何人的`账,看落花泛乡愁的人,即使给他看花开,他也只会看到“愁”。有人说,这是点明时间,却没有想到乡愁与时间全不相干,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乡愁只能在某个时间段才会产生。作者只是把他无处发泄的思乡之情,像喷泉一样喷射,谁碰上也免不了变成“愁根恨苗”。作者的感情,使这些烟枝雨叶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才能从这些被扭曲了的事物身上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此词给读者的是“愁云恨雨,满目凄清”的感觉,而拆碎下来,却是烟、雨、落花与鹧鸪的叫声而已。但就在开头这十三个字里,却使人觉得这些碎玉零珠滚滚而来,既是互相连贯,又能互相配合。说到底,这都是作者那条感情丝线上悬挂的琼瑶,它们是由感情组织在一起的。

  这首词属于“单调小令”,但它有个特色,那就是前十三字用平韵,后十七字换仄韵。从韵脚的改变,使人产生一种分了上下片的错觉。实际上这首词在行文方面也的确如此。前十三字,以比兴见作者情思;后十七字,用叙述方式说明上文的情思是自己的乡愁。在韵脚上似断,而在文字和内容上却一气呵成。

  野渡扁舟,水平潮退,是不得不思乡处,客路风雨,又值春意阑珊,又是不得不思乡之时。野渡凄寂无人,不堪鹧鸪之啼也。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字少思深,平易感人。

古诗词鉴赏5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

  轻敲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不安于室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入门儿。值,碰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预测;怜,顾恤。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鸣屐齿。

  3、轻敲: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诗意: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究竟是关不住的,你望,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赏析: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仲春,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望望园里的花木。他轻小扣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仍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辚轹,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他在无可奈何、正预备离往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暖闹的春色,感触感染到满天绚丽的春景春色,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望,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良久,无人允许,更是寒清,可是不安于室,仍旧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寒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良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捉住了特点,凸起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中断,一枝不安于室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凸起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捉住了春景特点,凸起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蕴藉含蓄。好比“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详细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柔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轻敲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天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糊口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难题,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铺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尽。

古诗词鉴赏6

  百忧集行 [唐]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这首七言古诗作於上元二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 ,生活极其穷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节操,使他难为「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举,因此时遭冷遇,颇不得意,良多感慨。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杜诗镜铨》卷八)。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 。少年杜甫「心尚孩」,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著。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这里并非没有目的地表现少年自我,也不是用喜悦的心情颂扬少年自我,而是以忧伤的心情去回忆少年自我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因而就深深地蕴含著悲痛、愤懑的感情 。杨伦对这首诗开头的眉批是:「聊以泄愤,不嫌径直。」(《杜诗镜铨》卷八)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诗人虽用「倏忽」二字,然从「十五」至「五十」其间沧桑都是读者可以想见。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体弱至此,却不能静养,因生活无著,还须出入於官僚之门,察言观色,养活一家老小。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内心痛苦不言而喻。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而发出「悲见生涯百忧集」的概叹。此为全诗之诗眼,它把诗人的情绪凝聚到悲字上。它不仅因老而悲,也因贫而悲,更因依附别人、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悲。尤可悲者,诗人不是悲一时一事,而是悲其一生。悲其一生为人民而悲。「悲见生涯百忧集」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全诗主线,它与诗题相呼应,又因往昔境遇凄惨而悲,联想到当时老窘之境而悲,在结构上可谓承上;由此出发,为以下具体描写家贫先写一笔,可谓启下。「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家中凄景。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著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经过诗人的具体描写,其忧伤痛苦之状,如在眼前。为了表现百感交集的感慨,诗人以数字强化衬托悲状,强化悲的情怀。例如,诗中以「十五」比「五十」,就划分了自我的`两个时代 。以「 八月」果熟,「一日」上树「千回」,来形容「十五」岁的少年的灵敏活跃,天真烂漫。用「四壁空」写「百忧集」,就充实了忧的内容 。用「健如黄犊」对比「坐卧只多」,用「走复来」对比「少行立」,用「强作笑语」对比「悲见生涯」,更见出悲的氛围之浓。尤其令人心酸的是,诗人还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了对比。自己年少时,无忧无虑,不愁吃穿,却想不到已入老境之际 ,自己的儿子却饥饿难忍 ,啼叫怒索 。在诗人笔下 ,不仅如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凄凉处境,而且逼真地写出了老妻、痴儿的表情、姿态,非常富於人情味。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的作品善於「沉郁顿挫」。这也表现在《百忧集行》中。它「悲愤慷慨,郁结於中」(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沉郁苍凉,跳跃动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诗人不幸的遭遇,切身的体验,内心的痛楚,在诗中化为一股股情感流 。它回旋激荡,悲愤呼号,久久不息。

  整首诗的意思可总结为: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由於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著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鹤往】诗云“只今倏忽已五十”,当是上元二年辛丑作。公生于壬子,至是年恰五十。又云:公于乾元二年十二月至成都,是时裴冕为尹。上元元年三月,以京兆尹李若幽尹成都,若幽后赐名国桢。二年三月,以崔光远尹成都,与高适共讨段子璋。时花惊定大掠东蜀,天子怒,以高适代光远。是年十一月,光远卒。十二月,除严武成都尹。则适代光远在成都,才一二月耳。意止是摄尹也。公素与适善,岂强供笑语者。主人当指光远。史云光远无学任气,宜与公不相合也。王筠《行路难》:“百忧俱集断人肠。”

  忆年十五心尚孩①,健如黄犊走复来②。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③。

  (首叙少年得意之状)。

  ①《左传》:鲁昭公年十九而犹有童心。②宁戚《饭牛歌》:“黄犊上坂且休息。”③《晋书》:王澄见树上鹊巢,便脱衣上树。

  即今倏忽已五十①,坐卧只多少行立②。强将笑语供主人③,悲见生涯百忧集。

  (此叹身老拙于逢世。笑语供主人,说穷途作客之态最苦。)

  ①蔡琰《胡笳》:“人生倏忽号,如白驹之过隙。”②刘孝绰诗:“坐卧犹怀想。”③《诗》:“燕笑语兮。”

  入门依旧四壁空①,老妻睹我颜色同②。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③。

  (此叹贫窭不能顾家。索饭啼门东,说饥不择食之情最惨,此章三韵,分三段。)

  ①《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②颜色同,各带忧色也。③《漫叟诗话》:《记》:“庖厨之门在东。”故曰啼门东,非强趁韵也。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诗词鉴赏7

  [先秦]先秦无名

  罗縠单衣。可裂而绝。

  三尺屏风。可超而越。

  鹿虑之剑。可负而拔。

  注释:

  作品赏析:

  〖燕丹子曰:荆轲刺秦王。右手执匕首。左手把其袖。秦王曰:乞听琴声而死。琴女奏曲云云。王从其计。轲不解。故及於难。〗

  罗縠单衣。可裂而绝。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类聚》作伏。○燕丹子下。《类聚》八十五。《史记》刺客列传正义引燕太子篇。意林二。《御览》三百四十四。《御览》五百七十七引《史记》。《诗纪前集》四。又《书钞》百二十八引绝一韵。又《御览》七百一引三秦记引三尺罗衣何不掣。四面屏风何不越二句。与本辞异。)

古诗词鉴赏8

  原文: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注释:

  ①史蘧庵:指史可程,字赤豹,号蘧庵,河南祥符人,明末忠臣史可法同祖弟。1643年(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曾降闯、降清,为贰臣。清兵定江南后,可程未出仕,长期寓居南京、宜兴,陈维崧与之交接甚密,集中唱和作品颇多。康熙中叶乃卒。吴阊:即苏州。苏州为春秋时吴国都会,有阊门,故称。②柳花天:即暮春,杨柳飞花时节。③雪:指柳絮。晋时才女谢道韫咏雪,有“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此处是反用。④葵肌:指葵花。⑤欹(qī):倾斜。⑥吾徒:我辈,我们。⑦索索:风声。

  赏析:

  迦陵小令词多奇作,这首词尤其是奇中之奇。词开篇异常平淡,从分手时暮春的柳絮说到秋日里葵花盛开,都是闲闲而道。上片四句,其实只说了自春徂秋,韶华流逝这样一层意思。在以精悍见长的迦陵小令中,看似很浪费笔墨了。

  可是气势已经蓄足,下片话音一转,即由时间的流动写到时事的变迁。很多人事都不同已往,只有作者还在固守着一种落寞、一种失意。这是很难堪、很悲凉的',这是第二层意思。情绪依然平淡,但已渐渐显出峥嵘头角,为末二句的奇幻之笔作铺垫。先生招饮,两个落魄之人能谈些甚么,那就说说英雄失路之事罢。但就在此时,凉飙骤发,索索有声,此二句不仅自身造境奇幻,同时也令小词通体振起,由极平淡化为极奇崛,情貌焕然一新。前人说:“陡然一惊,正是词中妙境”(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其实此种章法,前人颇有之。李白《越中览古》之“越女如花满宫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将极繁华化为极荒凉;辛弃疾《破阵子》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将极豪迈化为极萧瑟,都是经典性的例子。迦陵此词,可与前贤竞妙。

古诗词鉴赏9

  《西江月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注释:

  1、西江月:词牌名

  2、夜行黄沙道中:词名

  3、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4、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5、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6、见:通假字“见”通“现”,发现,出现,显现。

  诗意: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

  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阙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阙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的路径尽管很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突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阕,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话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阕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古诗词鉴赏10

  蒹葭

  [先秦]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释:

  【1】蒹葭:芦苇。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伊人:那个人。

  【4】溯洄:逆流而上。洄:弯曲的水道。

  【5】从:追寻。

  【6】溯游:顺流而下。

  【7】凄凄:茂盛的样子。

  【8】晞:干。

  【9】湄:岸边。

  【10】跻:高,升高。

  【11】坻:水中的小沙洲。

  【12】采采:茂盛的样子。

  【13】已:止,干。

  【14】涘:(si)水边。

  【15】右:弯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16】沚:同“坻”,水中的小块陆地。

  作品赏析: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至于是男是女,且不论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这首被人传诵不已的诗,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且看宋玉《九辩》中的一段描写:“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这里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这也许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其后的曹丕,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由此可见,《蒹葭》诗在古代诗歌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葭》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先说说含蓄美。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点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陈启源说:“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再说说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她)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第一重,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仿佛这迷茫的烟水晨雾就是此时诗人痴醉的梦幻化生而成,情景相生,难分难解。

  第二重,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如果不是“宛在”,则诗人不复追求,正因为若隐若现,总有一个缥缈的影子在眼前闪烁,才不断牵引着诗人热烈的情思,不肯作罢。

  第三重,诗人左右求索的迫切焦急心情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浑然为一。“溯洄”、“溯游”的匆忙连续相从,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而此种焦急之情与可望而不可即,可见而不可求的境况相辅相成,情由境生,境带情韵。颇有“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别离》)的味道。

  第四重,主人公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心情与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浑然为一。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诗人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和痛苦与秋霜、秋风、秋景的悲凉之境相交融,此时萧索的秋境正是此时诗人凄苦心绪的流露与外化。

  第五重,“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又和烘托他(她)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型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给予读者以更丰富的想像、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再次,谈谈朦胧美。作品虽然看来只是描写了诗人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和失望、惆怅的心情,但并非直叙,采用工笔式的细描,而是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如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绘,都是远距离产生美感的极好例证。但这种美感也势必因距离远而变得模糊、朦胧,不清晰甚至不确定,是一种朦胧美。正因为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的关系,《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水苍茫,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是男是女都无从知晓,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致的轮廓都看不到,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或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只是国画式的“大泼墨”写意,烟波迷茫,人在何处?“宛在”,更是游移之词,难于确定。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究竟是眼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

  最令人不可捉摸的还是主题的多义性。《蒹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是实写青年男女的恋爱吗?真有那么一位男子或女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幻影吗?那么,是写一个梦境么?也许是一个青年追求情人,日思夜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后进入梦境,醒后以诗记之。也可能是在以形象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这样一种心态模式。人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种体验,某人或某物好像在那儿,具体找去又不见踪影。不找时,又总觉得他(它)还在那儿。还有可能是以描绘的方法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望不可即的,爱情领域中有,事业领域中有,仕途生活中有,理想憧憬活动中更常常遇到。这是我们今天就诗论诗,不妨从多方面进行的诠释。至于古人的见解更令我们惊诧莫名。

  《诗小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沈》中说:“盖下游为雒京,士之在周者,如见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上游为汧渭,士之在秦者,道阻且长而可致也。”认为该诗主旨是求隐士。总之由于主题的模糊性,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诗无达诂”,这一模糊,就更加见仁见智。但正是这种朦胧、模糊、多义性,切合诗家三昧,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清代叶燮更有一套模糊的诗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可见古人对诗中的朦胧美早已心仪神往,而且见解十分精辟独到。然而,该诗在这种旨意模糊和不确定中,毕竟还有确定的东西在。“深企愿见”之情是确定的,执着追求之意是确定的,求之不获仍不放弃追求也是确定的。这就给读者的想像、再创造起了导航的作用。

  最后,还有音乐美,该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

  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

古诗词鉴赏11

  《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诗词鉴赏12

  原文:

  夜坐

  宋代: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译文: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寂静的前庭空无一人,只有秋月仍旧明亮。夜里的清霜将要落下,空气中也充满了清朗的气息。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梧桐树矗立在庭前,也不甘就此衰落。树上的梧桐叶迎风摇摆,发出了些许声音。

  注释:

  庭(tíng)户无人秋月明,夜霜(shuāng)欲落气先清。

  气:气氛。清:冷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甘:甘心。

  赏析:

  这首秋夜即景诗,上联写景,突出了清幽寂静之意;下联景中寓情,用残叶迎风尚有声响来抒发“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诗写得苍凉悲壮,雄劲有气势。

  此诗写秋风残叶,却不写其衰飒败落,而突出其不惧风寒的神韵。此与苏轼一派在哲宗绍圣时期所受苦难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是宋代士人的孤高品格的象征。这也是一种人文意趣。

  此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示悲秋的情结,睹物伤怀,见叶落更觉秋深。用梧桐残叶迎风尚能发出声响,来书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胸怀与抱负。

古诗词鉴赏13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9、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诗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后世影响本诗被纳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2页以及苏教版练习中 中心:《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古诗词鉴赏14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丰富的精神营养,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子孙。我们祖先的喜怒哀乐、憧憬希望、挣扎痛苦、理想追求等种种复杂感情潜移默化,代代相传,铸造着我们民族的灵魂与性格。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积累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还应有意识地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学会初步欣赏古诗词呢?这里,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提出以下几种基本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人,此所谓“时势造英雄”。了解一个朝代大的背景,对理解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特色、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及某一首诗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作家们是那么乐观与自信。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代的巨人站在最高点提起滚滚狂涛向大海里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觉,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连忧国忧民的杜甫也能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他对自己的未来是那么的自信。“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在唐代,我们听到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豁达。战争历来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可在唐代,人们却有意于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于是才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只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于是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回光返照,有了《后庭花》这种亡国之音。

  又如元代文学,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文人的地位极其低下,如果说六朝文人有庄园可隐、唐朝文人有终南山可隐,而元代文人只能隐于勾栏瓦舍,烟花柳巷,秦楼楚馆,于是有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斗士精神,有了以马致远为代表的浪子风度。了解这一点,对理解元曲作家及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欣赏古诗除了要总体了解大的朝代背景外,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了解诗词创作的小背景。如唐代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不同的诗风与他们生活的背景有一定的关系: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石豪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又如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如不了解他是亡国之君,则无法理解诗词中似滔滔江水、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无法理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绝望。

  二、找准诗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例如,解读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难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应抓住诗眼“愁”“凉”“瘦”,这是一种无以名状的浓浓的思念和淡淡的忧伤,恰似“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读马致远的《秋思》应抓住曲眼“断肠人”三字,由景入情、层层深入地去感悟抒情主人的无奈和在困境中挣扎的痛苦。

  一般地说,诗歌都有一种主导感情,即诗的基调。要把握诗的基调,须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仔细揣摩诗中景物的色彩、特点、及感情。有的沉痛,如《春望》《虞美人》;有的悲凉,如《潼关怀古》《秋思》;有的激昂,如《秋词》《观沧海》;有的旷达,如《江城子·莫听穿林打叶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

  下面就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看看如何把握诗的基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读这首词应抓住词眼“别梦寒”,“寒”非温觉之寒,而是心理之寒,犹如李清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凉”和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之“寒”,而长亭古道,芳草萋萋,亦使人顿生寂寞之感,“柳”使人联想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笛声虽悠扬,着一“残”字,令人卒不忍闻。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而人漂泊天涯,置身山外山之宏阔的背景中,又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切,足以让人感受出这首诗凄楚的基调。

  三、比较联想以诗教诗

  语感的形成需要语言材料的积累。当有了一定量的诗词积累之后,阅读时就有左右逢源的感觉。我们应调动以往的经验,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在比较中深入领会诗的.意蕴。

  诗歌情感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的运用移情手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将诗人主观感情赋予客观外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的运用反衬手法,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杨柳在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来反衬士兵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士兵却在这时被迫出征,所以加倍显得愁苦;士兵回来时,心情是愉快的,诗人写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雨雪中赶路是苦的,用苦景来反衬愉快的心情。[注]又如王维的《渭城曲》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离别的忧伤;而高适的《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以悲景衬乐情,展现的是诗人的自信与乐观。

  可以从表现的内容来比较,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有送别的深情厚谊与送别后的惆怅;夏完淳那“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有如李煜那“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夏完淳“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和陈毅“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都体现了诗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雄气概。

  可以从风格来比较。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比较,二者同是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前者能入能出,多了一份理智与豁达,后者多了一份沉重与忧伤。

  还可以从意境方面来比较,下面将谈到这一点。

  四、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谈意境,得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月亮不是意象,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是意象,因为此时的明月已经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并能传递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花不是意象,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是意象,因为它渗透了作者感时恨别的血泪。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例如,当我们读到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时就要想象女主人公对镜梳妆打扮,面对自己日渐消瘦的面庞,顾影自怜的形象,从而体会她对爱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想象男主人公因思念而不能入睡,对月抒怀的形象,体会女主人公对他的疼爱之情。又比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诗歌的意境有的优美,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的宏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的超脱,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有的凄苦,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领悟意境,要抓住景物特征,入境、入情、入理。

  好的诗歌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经验,将诗中描绘的声、光、色、态等描绘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展现的是清幽明净、活泼新鲜的优美境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为我们展现的是壮阔宏大的境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然景物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打下了诗人的感情烙印,就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入美好的诗境,和诗人进行感情交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飞回唐代,和柳宗元“同”钓寒江雪,去享受“钓胜于鱼”的人生乐趣,把自己融入雪的世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飞回枫桥,登上张继那条客船,和他一起聆听寒山寺的钟声……

  古诗词不仅意境美,而且具有哲理美、精神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蕴涵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朴素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启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不断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

  注:参考书目《诗词例话》(周振甫)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诗词鉴赏15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似在大海里升起。灿烂的银河,好似出自大海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快乐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信已传到达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随意分散着,自然清新,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赏析: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珍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这是一幅羁旅荒郊图,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比照鲜明的画面,前者是凄凉的,后者是温馨的田园生活,衬托了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赏析: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心与同情、思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情于景,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对被贬并不叹息,而表现出李白对友谊真诚、飘逸豪放的情怀。

  6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彻夜长谈;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抒发了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迫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和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相逢的急迫心情。

  7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赏析:情景交融,外表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了朦胧冷清的月色夜景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议论,情景交融,外表上写歌女,其实对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统治阶级的批判。

  8浣溪沙晏殊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喝着一杯杯美酒,听着一首首歌词翻新的曲子。又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阳啊,你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美丽的花儿总要凋落,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单独地走来走去。

  赏析:写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青春易逝的感伤。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即景抒情,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挡,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的事物的再现,只是已不是原来的事物,原因就是似曾相识了。写了作者对好景不长的惋惜,青春易逝的感伤。被称为天下奇偶。

  9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么样的景象呢?它的峰峦在齐鲁的大地绵延,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望不到边际。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会聚在这里,山南山北,虽在同一个时辰,但一边明亮犹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得如同黄昏。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心胸因此得到洗涤,薄暮时分,归巢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只有睁大眼睛才能看得清楚。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山的绝顶,到时候,俯瞰群峰,它们将是多么地矮小!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①“钟〞字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

  ②“割〞字拟人手法,显出泰山遮天蔽日,写近望之势〔“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的气势。〕

  10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

  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古诗词鉴赏12-21

古诗词鉴赏09-14

古诗词鉴赏01-06

《稻田》古诗词鉴赏10-22

春寒古诗词鉴赏03-13

《精卫》古诗词鉴赏11-09

《春雪》古诗词鉴赏10-30

塞下曲古诗词鉴赏12-27

《孤雁》古诗词鉴赏12-27

无题古诗词鉴赏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