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词读后感

时间:2024-11-24 17:50:04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词读后感(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词读后感(3篇)

古诗词读后感1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句绝妙好词,恋上这诗意生活。

  ——题记

  一个春日的清晨,鸟啼声惊醒梦中人。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孟浩然心中的诗情;一方仲夏的荷塘,莲花香迷住了将要远行的林子方。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杨万里心中的画意;深秋的一日傍晚,满山的红叶扣住了一人的心弦。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王维心中的恬淡;冬日的一天夜晚,酒香清冽激起了诗魔的兴致。一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香山居士心中的风流。尽数风里人物佳作,无一不体现他们各自心中的真性情。故而,我爱上了读诗。

  机缘巧合之下,我得了一套《诗词鉴赏辞典》,玩兴大发,便读了下来。总以为诗词之美,在于流传千古却保存至今的历久弥新。可殊不知,一撇一捺间竟营造出了或清新或浓郁的意境。

  诗词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诗人们从最平淡的生活中捕捉到激起他们灵感的瞬间,留下千古传诵的美言佳句。故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情?味。诗人们有很好的想象力,老李的浪漫主义结晶《美玉集》只仅能够在海内外畅销,是因为他的浪漫主义能够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故而,诗人诗篇又高于生活。

  现代生活中,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执政理念均为“以人为本”,而那些古诗词中不乏有写人的.佳作。李白身为诗仙,他为后人留下《清平调》,以供他们臆想杨贵妃的美貌:

  清平调词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诗仙的诗才是极高的,而这一首《清平调》又是在酩酊大醉之后所作,其才华更是在这首诗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杨贵妃已逝去,而这首《清平调》却能化虚幻的容颜为实际,又在实际中增添了巫山云雨这一虚构景象。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更加渲染了杨氏的天生丽质。前人的才华就是这么妙,他们能用只言片语描绘出那么绝双人儿,这便是后人所不及的了。

  人多了,便有了情。宋词中,就有了情。所以蒋捷写了《一剪梅》: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易把人来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朝的婉约词就是这样,无论所作之人是谁,都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在其中。蒋捷的味道很清淡,像一杯清清的茶,还氤氲着水汽,在这水汽中,我看到了他对时光的挽留。如他所言:“流光易把人来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一直都在我们身边悄然流逝,仿佛那颗樱桃树昨日还是一棵苗,而今日就已结果。不经意间,时光在我们的身上留下痕迹,回首看去,仿佛昨日还是翩翩少年,今日已鬓发斑斑了。

  时光加重了生活的味道,有酸涩,亦有甘甜,这便是味。

  摘下昨日蒋捷的樱桃,尝一尝,那是生活的味道。回过头去翻一翻诗词,那里全都是生活的味道。经常有同学向我感叹:生活失去了味道。今日看来,是他不懂生活的味道:诗词早已被他看做是考场得分的工具,而非生活的结晶。

  有时候,静下心来,冲一杯香茗,看它的水汽模糊了眼镜,小咂一口,暖暖身体。拾起那套《诗词鉴赏辞典》,一个个冰冷的文字好似融化了时间的冷漠,变得温存起来。含着微笑品完一杯茶,念完一首诗,两种国粹融到一起,重温他们曾经辉煌的时期……

古诗词读后感2

  最近有幸拜读了于丹写的《最美古诗词》这本书。对于于丹这个人,说实话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听说过她曾在央视说《论语心得》。可是当我读了她写的这本书后,我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与其说她是在说古诗词,不如说她是在用古诗词写自己的诗。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诠释书中的千古名句,无时不让人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

  记得自己曾经读诗时,只是为了了解而了解,有时可能是为了应付考试,从来没有这么深入的去读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不懂什么是乡愁,但眼睛却像月光一样请清亮亮,跟着李白念“床前明月光”,跟着孟浩然读“春眠不觉晓”。长大以后,开始经历初恋,耳边响起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我们的感情寄托在春蚕和蜡烛上。再长大些,有了工作的烦恼和生活的烦恼,于是想着放松,想着逃避这世间的一切,跟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我们步入中年,有了更多的心事,又会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到了老去的时候,面对这逝水流年,也许又像蒋捷说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古人最喜欢写诗,寥寥几个字却能把包含作者的最深的'感情。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都寄托在诗里,留给我们后人传唱。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谈到的意象。记得自己读书时,最不喜欢也可以说是最讨厌的就是作文课,不知道怎么去写,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它写得具体。老师说是因为我们观察得不仔细,用的意象不足。读了于丹的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古人的诗里有提到很多的意象。

  在古人的诗里,最喜欢用“春秋”两字来概括历史,却从来没有管它叫“冬夏”。也许,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原文明发轫的黄河流域,相比于酷暑严冬,温暖的春、凉爽的秋,更适合于中国的诗情吧。比如问老家的年龄,会问“春秋几何”;比如白居易《长恨歌》的名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其实有关于“春秋”的诗有很多很多,在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要说对春天的描述,要说最细腻的还是李清照这位女诗人。在她少女时期曾写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春与秋,生物的苏醒和衰残,都在瞬间完成,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剧烈,强化了人和风景相遇时猝不及防那一瞬间的感动,深深地激荡我们的内心。

  其实,诗意就是我们心里的花朵,不管年华怎样老去,心中有春意春色,每个年华都可以诗意地绽放,如同年近七旬的白居易,以少年青春的心热烈蓬勃地“忆江南”。

  说起中国诗歌中的意象,如果让我们只选取一个最典型的,我们一定会想起头顶上的那一轮明月。

  李太白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曾经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追问,相比人生的短暂,江与月都是长久的、不变的,人与世界最初的相遇,发生在什么情景之下?在这一轮中国的明月前,无论是张若虚,还是李白,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中国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被明亮地照射出来。

  中国人之所以对月亮情有独钟,也许是因为月亮那种特殊的质感、独到的美丽。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圆润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断变化的。月亮的周期变化,是一种循环,隐喻着一种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听到的关于月亮的神话,就是“嫦娥奔月”——因为吃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飞到天上,居住在月宫;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树,吴刚一斧接一斧地砍着这棵树,数砍而复合,合而复砍。所以,月亮代表着一种流转循环的永恒与轮回。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明月照出了我们的离愁别恨,但欧阳修说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多情,无关风月,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我们的离恨,给了我们一份安顿,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保持着对它的温柔的狂热。

古诗词读后感3

  最近集团组织了名为“书香中交”的活动,旨在为广大员工增长学识,陶冶情操。我便选了于丹老师的一本名为《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书籍,来慢慢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的魅力。也正如书籍封面的那句话——“徜徉在明月清风的意象中,感受对中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见解,从另一方面说,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位大家的视角去品味这些美妙的诗词歌赋。清代孙洙就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通读一遍才忽然发现,原本口中偶尔蹦出的一两句,根本就属卖弄,哪算得什么熟读。比如白居易的两首,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竟不知后面还有两段;一首更为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面的我竟也不会。像这样的只会一半的诗还有很多,不谈内容,似这般,就已先学会了敬畏。

  不得不说,诗词还真是个美妙的'东西,有时简短的七个字,就比用千言万语还能表达的清楚明白,读后感《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诗人可以用种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联系在一起,我们眼中可爱的“芳草”在诗人的眼中却是“离恨”,古色古香的“长亭”是“送别”,展翅高飞的“鸿雁”却代表远方可爱的“家乡”。我时常会胡思乱想,都说现在的营养丰富人也聪明,古人都是呆呆的,傻傻的,可为什么却写不出如那般有内涵,有韵味的千古绝唱。是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把什么丢失掉了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会想自己当初摇头晃脑背诵的样子,尤其是看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诗的时候,会不自禁的微笑起来。李煜写的诗全是“愁”“恨”“烦恼”,本不是能笑出来的意境,不过有趣就有趣在几年前的我竟然对这个“愁”很喜欢,不管是“离恨恰如春草”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挂在嘴边,现在想来,小小年纪哪来这许多愁。倒应了辛弃疾的那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由看书而看过去,别有一番滋味。

  东坡先生说陶渊明的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而慢慢读《重温最美古诗词》,竟也十分有趣,书中的诗词包罗万象,田园之乐,国破之恨,报国之情,观景之怀,一一罗列于书中,但无一例外地,都夹杂着诗人或喜或忧,或恨或怒的复杂心情。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人性就是这样,无论身居何职,无论身居何位,只要生于世上,便有种种感情,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真的没有感情,没有喜怒哀乐,那么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罢了。正因有种种情感,诗人们才能将这种情感施乎于艺,我们才能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走近那些被称之为“诗仙”、“诗圣”的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体味他们的喜与悲,爱与恨。

  我想,于老师如此积极的传播传统文化,无非是让中国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让无数的国人不要忘却传统,忘却前人所留下的美丽语言。走进先贤的内心,聆听先贤内心的情感发声。恰如我们常说的,读一本好书,认识一个好人,会让人心胸开阔。是的,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每个人都会遇到烦恼,遇到挫折,能从书中品味先贤遇到磨难时的所为,未尝不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渠道去排解这些问题,恰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遇磨难而不低沉,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心胸开阔了,问题自然就不算问题了,人总归还是要淡泊一点,否则“众鸟欣有托”,吾不爱吾庐,怎么可能快乐呢。

  不管一个人的文学底蕴到底有多高,读两三本书,总归是好的。每天眉头紧锁,心有郁结之气,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会错误百出,莫不如去选上一本自己爱看的书读一读,快乐了才会有进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古诗词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经典古诗词10-08

经典的古诗词05-14

古诗词06-09

经典古诗词[经典]05-15

经典古诗词11-23

古诗词经典11-26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_古诗词短句09-16

形容雨的古诗词_形容夜雨的古诗词04-02

中华经典古诗词02-24

冬至古诗词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