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2-08-17 12:02:0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22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作为一堂生动而丰富的大型公益活动。小编整理了2017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2022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017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一

  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于今晚21:00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素有“少年儿童春晚”之称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如今已迈入第十个年头,今年,节目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向全国少年儿童开讲,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

  2017:我的中华骄傲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分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篇章,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穿越五千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领略民族自强之魂的风采,品味字里行间的家国理想,开启黑白二子间蕴含的智慧。追根溯源,鉴古知今……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今年的主题演绎,注重让传统文化和当下发生关联,而不是放在博物馆里成为仅仅能欣赏、背诵的对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他们身边,依然会影响他们当下的生活。”

  2017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二

  中华文明上下悠悠,几千载岁月孕育出无数的文化瑰宝。究竟什么是“中华骄傲”?哪些文化元素可作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被呈现在节目上?这问题已足够任何一个节目组头疼。经过严谨、开放的研讨,“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最终成为今年《开学第一课》节目解读“中华骄傲”的五个篇章。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古往今来,中国人将审美和创造力融入造字的过程,使汉字成为一切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基石。

  止戈为武,从创造这个字的那一刻起,武术就有了引领修习者认识人、自然和社会,寻找民族安身立命之魂魄的价值。

  中国人以诗、词、歌、赋为形,踩着格律与韵脚,将关于生活的思考凝聚为文学,在历史洪流里争鸣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情怀和风骨。

  围棋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弈”,说是游戏,却因为方寸之间近乎无尽的可能性而进化为参悟人生之所,落子之处尽是生存之道。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从古至今,这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古人用双脚踏出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今天的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它的灵魂,《开学第一课》精准地把握时代脉搏,五种载体传达出同一种中华骄傲。

  2017年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三

  一年一度的巜开学第一课》于9月1日21时播出啦,今年的巜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汉字就是我们骄傲的事情之一。

  比如"先生"两字,我们第一次看到时,都会说"先生"是对一个男士的尊称,但有时还有另一个意思—对有文化,知识渊博的人,也称为"先生",也就是现在的"老师"一词。

  王宁教授现场演示"正""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是因义而构形。这俩字,从甲骨文开始,造字的关键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也使"汉字叔叔"理查德花费45年时间,用全部家当,制作网站来了解、研究中国汉字。中国汉字是一种外国文字无法比拟的文字,对联和诗歌都是汉字独创。我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人来研究汉字,让这一笔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流芳后世。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有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爷爷。他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近七十年,译作有中、英、法等语种,获得过"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过许渊冲爷爷的翻译才能为我们所熟知。许爷爷说:“我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我要翻译到一百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播到海外。”

  我们做为年轻的学生,应该向许渊冲爷爷学习,为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前进。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2016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0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08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08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1-2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想01-06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悟01-06

开学第一课 观后感01-06

精选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06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想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