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时间:2023-02-22 11:12: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前不久看到一个名叫《中国人,你要自信》的视频演讲。一个看起来慈眉善目、非常精神、有学问的复旦大学教授在讲台上面对老百姓侃侃而谈,非常有亲和力、又非常严肃地劝大家一定要自信。

《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

  我在头脑中仔细想了想演讲者“张维为”这个名字,发现几年前我读过他的一本书《中国震撼》。记得当时读完之后我顿时从心底产生出一种对祖国、人民、党和政府的敬仰之情和自豪感,扎扎实实地热血沸腾了一把。但奇怪的是现在当我听完从前非常敬仰的学者的演讲后,我感到的却不再是自豪和热血沸腾,而是憋屈和怀疑。我想仔细梳理一下自己有什么理由来反驳张维为在《中国人,你要自信》中的观点。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张维为的演讲围绕这样一个逻辑进行:由于中国具有某些特点,或者由于中国取得了某些成绩,所以中国比别的国家(包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更为”先进和优秀,起码中国不比他们落后。而我的这篇短文将会以《中国人,你要自信》为基础,按照以下的逻辑展开:中国的确具有某些特点,也的确取得了某些成就,但这并不足以证明,中国比别的国家“更为”先进或一样先进。

  张维为首先在演讲中列举了其他国家在机场、马路、超市、城市夜晚灯光照明等方面的“落后”,与中国在这些方面的“先进”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来说明中国的“先进”。我认为这样简单的比较是欠妥的。

 

  第一,张维为在做这样的对比时,大多只是拿国外的大城市和中国的大城市相比,却没有拿国外中小城市、县、镇与中国一般城市(比如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相比,就得出结论: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外国好。张维为的这种比较,就好像拿一个历史系学生的历史成绩跟数学系学生的历史成绩比较,就得出结论说前者的学习更为优异。如果硬要做两个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方面的比较,更为公平的比较方法是在两个国家各个行政区域划分层级上(中国:省、市、地、县、镇、乡;国外:州、郡、县、市、镇、村)均随机选取若干个城市来比较。

  第二,我不知道张维为是否意识到了:在一个非宪政民主国家中,城市里建筑物的宏伟、现代程度有时候会与这个国家人民生活的生活水平成“反比”。比如在《独裁者手册》中,作者通过观察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通常与这个国家的首都到机场之间高速公路的笔直程度成反比。因为越是独裁、腐败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就越是能够肆无忌惮地挥霍国家的财富,践踏人民的种种权利(包括财产权)。相反在一些宪政民主国家,由于人们的各项权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政府在政治分权体系与舆论的制衡和监督下不敢(或不能)恣意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最短直线距离修建机场高速(当然这些国家发生动乱的可能性也很低),所以他们的机场高速看起来往往不如很多非宪政民主国家中的机场高速那样笔直和宽阔。我想如果张维为看到中国很多省、地、市、县甚至是乡、村里宏伟的各种形象工程,他一定会对中国的未来更有信心。但是他是否会同时想到在这些宏伟建筑矗立的地面上曾经是无数普通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他们在为这些建筑物“腾地方”的过程和结果是否也一样“气派”和“现代”呢?同时还想问斗胆多一句:耗费巨资建立起的这些宏伟建筑是否真的为人们带来了切实的实惠和方便呢?前不久有报道河南郑州花费5.1亿建起来的交通枢纽站几近闲置,不知张维为读到这样的新闻会作何感想?

 

  第三,张维为在演讲中说纽约一个叫纽瓦克镇的治安不好,旅客下飞机都不敢在那里过夜。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说出这么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全美国都是这种情况?显然,美国不是。是为了说明中国没有类似情况?显然,使人不敢过夜的地方我们这里也有。

  接下来张维为提出美国由三个世界组成: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作为一国人如果你不幸成为了美国第三世界中的一员,那么久注定悲苦终生。他指出在美国过去几十年里属于“第二世界”的美国中产阶级在收入、房产价值、家庭净资产方面的增长都没有中国人快。同时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中国“官方的”计算的GDP会在10年内超过美国。

  个人认为张维为在这一段的论述中值得商榷之处在于:

  第一,每个国家都会有穷人、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之分。外国有中国也有。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认为在“阶层分化”这一维度下真正有意义的是这样一些指标:

  每个国家内部各个阶层纵向占比:即每个国家各个阶层占总人口的比例。在这里必须使用国家内部人口按照收入水平“纵向”划分的数据。“贫困”是个难以量化和在国家间“横向”比较的概念。我不知道张维为所说的“我们脱贫的人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百分之八十”是按照什么标准计算的。按照联合国人均平均每天1美元收入的标准来划分,中国在过去的确使很多人“脱了贫”。可是每天1美元(6.2元人民币)在今天的中国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如果我们将标准提高到每天2美元,恐怕中国又要多出许多“贫困人口”来。显然抽象地横向比较各个国家间的“贫困线”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更有意义的一种横向比较方式是比较各个国家内部各个阶层人口 “实际生活质量”。中国的“低收入阶层”对别国的“低收入阶层”,“中等收入” 对 “中等收入”,“高收入” 对 “高收入”。并且在这三种比较中,前两种比较更为重要。因为就算是最为腐败和落后的非洲国家的富翁,其生活质量恐怕也不会比发达国家富翁的生活质量逊色到哪里去(如果不是更为奢侈的话)。真正说明一个国家富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不是富人的生活水平,而是这个国家普通人和穷人的生活水平。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此外我们还要比较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一个社会里穷人多并不要紧,穷人是否有机会通过“合法”手段改善生活、甚至成为富人才是关键。美国和西欧的确有“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中产阶层萎缩”等现象。但是在中国此种现象也并不是新鲜事吧?“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农二代”、“穷二代”……这些词语的流行说明了中国也存在严重的“阶级固化”现象。

  第二,张维为所谓的“中国GDP将要超过和已经超过美国” 这一说法具有“唯GDP论”倾向。GDP这个数据本身是“中性”的客观事实,其本身并不带有价值判断和“好坏优劣”之分。但是人对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生活的信心确实建立在生活质量的“好坏优劣”之上的。一条马路每年可以不断地被挖开和重修,由此消耗的人工、材料、设备租赁等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GDP。但是这样的GDP改变不了这条马路通行效率低下这一事实,它对生活在马路周围居民的真实生活质量来说甚至有可能具有“负效应”。再比如说环境污染,每个排污的企业都在创造GDP,同时治理环境污染也会产生GDP。如果一个国家GDP数字高就牛、就先进,那莫不是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面污染,一面治理不就行了? 另外,张维为所说的“货币购买力”可能计入了牛奶,鸡蛋,大米等“可计价”的基本日常商品(姑且不计这些商品的质量状况),但是那些无法计入GDP统计的空气、水、阳光、土壤等对个人实际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非商品”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信心也很重要。我们要用多少钱,多少GDP才能买来清洁的空气和环境呢?面对全国多地区持续的雾霾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事件,难道我们会仅仅因为报纸上说GDP又创新高了就会将这些抛之脑后而对未来满怀信心吗?

  第三,关于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和净资产增长,张维为的数据也许是正确的。但是和GDP一样,我们不能仅仅关心“数字的高低”,我们更要关心数字所代表的意义,特别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实际生活质量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人的人均储蓄率和净资产可能的确高于很多国家。但 “储蓄率高”是否一定意味着“生活幸福”呢?“储蓄”顾名思义是未来为了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而将现在的(某些)物资存储起来。因此逻辑上储蓄率越高就意味着未来需要应对的不时之需越多,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全感就越高。那你说到底是一个需要应对很多未来不确定因素的人生活幸福呢?还是需要应对未来不时之需较少的人生活幸福?如果单看那些花销的“平均花费”也许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平均花费”背后都有无数的“潜规则”(奶粉安全、幼儿园/学校跨区赞助、过度医疗……),将这些费用计入后的花费总额会比“平均花费”高出不少。在我看来中国普通人之所以那么努力赚钱和存钱,并不是因为我们更为贪婪和爱财。实际上我们愿意储蓄是因为我们内心对未来感到不安全,而钱是我们应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的唯一解决之道。一个家庭因为一场疾病而瘫痪,这样的例子在在我们的身边、在电视上还少吗?回想过往中国发生的一切,作为中国人我们早已得出这样一条经验:“面对未来的种种风险我们除了靠自己谁也靠不住啊!”

  张维为在演讲最后提到中国和别国在政治制度上的一些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能比别国(比如美国)更能实现“良治”(Good Governance)。但是他的论证却是非常模糊和逻辑不清。张维为认为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人都是一流人才,而别国的政治体系选出来的都是二流甚至三流的人才。我非常纳闷张维为究竟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的。

  首先,我想问应该何评定一个人才究竟是“一流”的?还是 “二流”、“三流”?在张维为的演讲中,他使用的评定标准是看一个人在“上位”以前“治理过”多少人口规模的地域:一个人在上位以前“治理过”地区越广大,人口越多他就越优秀。还有,“治理过”和“治理好”恐怕不能完全等同。一个人“治理过”2、3亿人口规模的地方,和一个人“治理好”2、3亿人口的地方应该不是一个意思吧。如果“治理过”就算“水平高”那么选择领导人不是太容易了吗?还有,难道一个国家能否实现“良治”仅仅取决于最高领导人是否是“一流”人才吗?实际上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更多的是依赖这个国家所具有的一整套构建合理的“政治治理制度和体系”,而非最高政治领导人的水平(就好像苹果公司的成功绝不可能仅仅依靠乔布斯一个人的天才,苹果内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对于苹果的成功也一定功不可没)。这就是为什么就算美国的联邦政府因为预算紧张暂时关门,也不会对普通美国人的生活造成多么大的不便。因为它的州政府、地方政府、县政府依然在正常运转。

  后记:看完张维为的演讲,我始终没有在心里找到他所说的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那种“自信”。相反我对像他这样一位曾经担任中国改革开放领导者邓小平的翻译,且有着如此高学历背景和声誉的学者竟然面对中国普通老百姓发表了这样一个看似恳切,但实则有很多空洞概念的演讲而深感不解。中国并不缺少盛世的赞颂者,我们缺少的是理性,且能针砭时弊的敢言者。像张维为这样一个声名卓著的“学者”,本应在今天这个中国变革的关键时期更多地督促中国政府进行以改革。而不是用空洞无物的口号和自夸来鼓吹所谓的“中国信心”。我并非一个专业学者,但是我认为无论多么高深的学问都必须符合最一般、最简单的常识和逻辑。在这个意义上,就算一个人没有“专业背景”也能够面对专业人士的理论提出自己认为符合逻辑和常识的看法和见解。在有关对国家信心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说教和说理是无效的,人们对未来、对国家的信心建立在自己日常生活中周遭发生的点点滴滴和内心真实的感受之上,在这一点上你无法左右他们。

【《中国人,你要自信》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中国人你要自信演讲稿范文07-15

面试要自信才够味08-02

鼓励自己要自信的句子10-30

求职面试要注重自信、气质07-2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段阅读答案11-24

你为什么要创业?08-09

告诉HR“我是你要的人”07-15

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说说05-06

你为什么要登山美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