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时间:2022-11-04 19:28:5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观后感(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本部影片以一个女人的口吻陈述着,我们不知道这个女人的名字,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她的名字,只是说她是穷酸教员寡妇的女儿,

  在她的青少年,抑或说是童年,她爱上了四合院的新邻居,一个在报社工作的作家,一个单身男人。他们几乎毫无交集,但是少女还是偷偷地爱着,尽管作家不是个对感情忠诚的人。一年后,女孩搬到山东,仍对作家念念不忘,买了他的所有作品,只因希望看到这个男人的名字。六年后,女孩考回北平女子师范,和男人“偶遇”。他记不得她了,但是女子接近他,并暂时“拥有”了他。临走时,男人送了女子一只白色玫瑰,他们在一起了,直到女子发现自己孕有了属于他们的小生命,她默默接受了这突如其来的一切,离开了。八年后,女人的儿子已长大,她也过着表面荣华的上层社会的日子。命运又安排他们见面了。他不记得她是谁,尽管这几年来,他一直收到女人在生日那天匿名送来的白色玫瑰花,但,他不记得这个女人是谁。女人仍旧义无反顾的爱着,和他做了多年前同样的事情,吃早餐的时候,男子说天下局势紧张,自己要去张家口一段日子,她淡淡地说:太遗憾了。……会回来,可是一回来,有什么都忘了。男人突然感到这所有的场景和对白都曾发生过,但他却将其认为是前世的一段姻缘。女人哽咽,离开。男人说:“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女人离开时看到了玫瑰花,白色的,有些颓败了。女人出门看到了男子的老佣人,显然,老佣人认出了女人,他们只是沉默,但都或许有些激动。

  这一切都是女人写给作家的信里的故事,他们的儿子去世了,当男子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女人已经不在人间了,她已生无可恋。镜头最后从看信的男人拉远,画面中的男人已经不再年轻,有了岁月的沧桑感。在拆开信之前,他在吃面条,在吃饭前,他问:“今天只有面条么?”“先生,今天必须吃面条,今天是您生日。”

  女人在信中写道,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在你生日的那天送给你白玫瑰了,那个花瓶只能空荡荡的摆在那里了吧。

  不得不说,这是不让人心碎(本来要用“纠结”一词的,但是这个词被用滥了,那就不用了)的电影,让人慨叹女人的命运。她的一生都在爱着这个对情感并不忠贞的作家,她对于他而言终归是个陌生人,她只是曾经存在于作家的生命中,而他却是永恒于女人的生命中,只要他召唤,她即便是在坟墓里也会攒出一股力量去见他——尽管以后他可能不再记得她是谁。我将其理解为童年的阴影,她遇见他时年龄方小,爱上了就不会放下了,是属于一个小孩子的执拗与较真,是一个真实的梦境,让她小心维护,尽管对他人而言,是多么卑微。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我想这女子炙热的情感,把她变成了尘埃,虽然最后没有花开。

  故事里的作家是健忘的,他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他喜欢和女人们逢场作戏,然后失忆。这也是他的悲哀,他失去了最纯洁的爱,失去了他的孩子,失去了陌生的女人。或许是他太过浪漫,喜爱放浪形骸,洒脱不羁。他很博学,却无法掩饰人性中的软弱。也许这也是时代所造成的悲剧吧。

  我很喜欢整部影片娓娓到来的叙述方式,因为这是再合适不过的方式,是如此,也只能是如此。背景音乐很是古典,舒缓却又不失波澜,使人感到情感的变化,与缠绵悱恻,当然还有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悦与悲凉。整部影片是平淡的,隐隐约约有暗流在涌动,最终在故事的结尾骤然爆发,让人酸楚。色调是发旧的,像是我们在裱画时刷过了一层浆,淡淡的土黄色——老照片的颜色,是源于影片讲的本来就是很久以前的故事。

  我很喜欢本部片子,就像喜欢《胭脂扣》一样。它们很相像。

  观后感(二)

  前几天,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昨晚一鼓作气把翻拍的两部电影一起看了,感触颇多,今天一上班就打开时光网看关于这两部电影的评分,却确确实实气愤了一下。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样的开头,这样的称呼,一下子就把我击毙了,你可以从这句话中,体会多少女主角的柔情和哀怨?48版不让我上心的第一个理由就是它把这句话给删了,没有称呼,直接就开始了信件的正文,

  而在我认为,不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从这句话开始奠定温存凄婉的气氛。

  有人说04版的电影完全是照抄小说,连台词都只是把原着读了一遍而觉得这种翻拍没意思。当然我应该尊重别人的观点,想想其实导演编剧也挺为难的吧,你翻拍小说,改得多人家嫌你自以为是随意篡改名着,多是无法拍出小说的精髓。你尊重原着,尽力贴合小说的时候,人家又嫌你没新意。这翻拍真是个挺挑战的活儿。

  48版把男主的身份换成了音乐家,这并不受影响,只是从这部电影里我甚少体会到女主那种不惜一切为爱做出牺牲的勇气。甚至它刻意减少了女主为爱所受的痛苦,莉莎结婚了,看着还蛮幸福,只是又遇见了男主以致再次沦陷一样。

  小说里,男作家直到最后,也没有记起女主的模样,更不知道关于他俩那个儿子的任何消息。这些让我们更叹惜这个女人的爱情。如小说所言,那是一种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的爱情。可想必48版的导演编剧也替女主感到不公,音乐家最后想起了莉莎的模样,回忆起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了,甚至莉莎还把她儿子的照片也寄给他看,最后原本颓废的音乐家因此而振作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我感触不多。

  我爱04版的电影,是因为它贴近原着,虽然故事的背景从奥地利的维也纳搬来中国的北平,但却一点也不影响故事的可看性,反而因为当时中国的那种环境而更同情和佩服女主角了。还有姜文版的作家形象,一改姜大叔以往的野蛮气魄,变得温文尔雅风流倜傥极了。

  当然这些都是作者极其个人的观点,各花入各眼,也没必要争论谁更甚一筹,毕竟年代相隔这么久,也不能用同样的眼光来看待电影的画面音乐这些。唯一有些气愤的是,04版拍的如此之好,时光上居然也只有7分之多?!还真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欧美那些平淡无奇的所谓家庭剧爱情片随便在时光上也不止这个分,而那些注重视觉效果的商业电影更动不动就是9分甚至满分了,想想我们对国产电影是不是太有失偏颇了?其实最近看了挺多国产影片,很多还是印象深刻的,毕竟背景在这里,理解起来更容易,不提《活着》、《霸王别姬》这些普受好评的电影了,比如《那山那人那狗》、《我们俩》《立春》以及这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这些,在我看来可比那些所谓奥斯卡提名电影好看不知多少。不否认,国产电影里有不少沙子,但我还是包容它,我还是期待拍出好电影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相关文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15篇12-0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通用20篇)03-04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09-0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2-2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07-04

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精选4篇)06-2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3篇09-2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1篇01-2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5篇01-2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1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