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萨利机长》观后感

时间:2023-04-11 11:40:08 诗婕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萨利机长》观后感(精选25篇)

  《萨利机长》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萨利机长》观后感,欢迎参考。

《萨利机长》观后感(精选25篇)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

  看《Sully》的时候居然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我说“居然”是因为上次看电影落泪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所以,尽管已经很久没有为电影写字,但这一次我还是忍不住想为《Sully》写点什么。

  《Sully》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由纽约拉瓜地亚机场飞往夏洛特的1549航班在起飞仅两分钟后就意外遭到鸟群撞击,Sully机长在判断两部发动机都已停止工作的情况下,成功将飞机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未造成一人死亡。Sully机长由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依然不得不面对审查委员会的调查。很巧合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偏偏至今仍对这个事件依然印象深刻,因为我清晰的记得当时的一则报道说,由于飞机是落在纽约市内的哈德逊河上,所以它无意间成就了Twitter第一次比专业媒体记者更早更快更现场的向全世界传播了这个新闻。但是,我当时的所知也仅限于此,只到今天通过《Sully》这部电影的还原,这起事件中包括Sully机长在内的一个个人物才在我的脑海中变得生动丰富起来,而我也第一次知道在迫降之后竟然还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波折。

  整部电影中我第一次落泪是在Sully机长和副机长被审查委员会近乎苛刻的质询的之后。尽管飞机最终成功降落在哈德逊河上,但审查委员会依然倾向于怀疑飞机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因为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拉瓜地亚机场。Sully很无奈的说,在此之前,我飞了四十多年,安全搭载了几百万乘客,但对我最终的评价却要由着短短的280秒来决定(大意,我并未记下原话)。此时我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因为我能理解他的委屈,而他也说出了我很长时间以来压抑于心的感受—这个世界想要的不是你多么努力,也不是你以前取得过的成功,更不会是你的善意,不,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这一次或下一次搞砸了的话。电影之中,审查委员会的人不知道不理解也不在意Sully在做决定时所面临的155条人命的压力、从出事到降落不到6分钟的时间、在森林般的曼哈顿高楼间穿行的困窘,以及从来没有人在水上迫降成功的完全无先例可循。在他们眼里只有反反复复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计算机模拟了几十次都能成功返航,但你要选择降落在水上?这样的诘问是如此容易的让我产生代入感—是啊,为什么别的人,别的地方可以做到,而你们就不行?

  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Sully机长在整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中都是处于这样的压抑中,以至于他开始出现幻觉和怀疑自己的神经质的状态。在听证会之前,随着媒体和公众不断把他塑造成被时时处处膜拜的英雄,他的压力也日益增大。我一直在不停的为他担心—如果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他的迫降是次优于返回机场的选择,那些曾经感谢他的乘客,那些膜拜他的公众,那些不吝赞美之词的媒体会不会立刻换上一幅面孔,称他为不称职的人,不在意乘客生命的人,甚至是个偷取荣誉的“骗子”?

  电影的最后,Sully用人性所必须的35秒来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这是一个完满的结局,汤姆.汉克斯再一次成功塑造了小人物中的英雄。但如果在现实中,Sully在短短的35秒里凭借经验做出的判断是一个次优选择呢?那么,如他自己所说,他会被摘下飞行徽章,再也不能飞行,失去养老金,还不起房贷,居无定所。还有那些他没有说但是一直在他梦里困扰他的事情,例如这个世界如何重新看待你—无论你是如何搭着自己的命想挽救其余154条性命,无论你是如何在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乘客才最后一个撤离,无论你在摄氏两度都不肯换下湿衣服或去医院,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这个世界有时就是这样不友善的。它粗暴、烦躁、没有耐心倾听。它经常不给你解释的机会。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 “一贯”,而只是你的 “一次”。评价你的不是你所做的,而只是你做到的,甚至是没做到的。人性明明是如此的复杂,但却总被要求像机器般一样精确的运行,没有误差,没有情绪,没有区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不过,我要说明的是,从程序本身来说,我对于审查委员会非常赞赏。在我看来,这样一种制度关注的恰恰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本身。它的存在虽然严苛到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尽可能的杜绝了人为的侥幸,从而为将来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设立了一个可参照的最优方案。我以为,导演伊斯特伍德所要批评和质疑的不是这个制度本身,而是在这一调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对人和人性的忽视以至不尊重,在他们眼里驾驶员只应该是飞机庞大的机器结构的一部分,因此该调查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机器般精确但荒谬的悖论之中)

  好在我不是一直被这样的负面情绪所困扰。当万怡酒店的员工用一个情不自禁的拥抱来 “回答”Sully关于是否可以连夜干洗一下唯一的一套工作制服的时候,这一次,我是被感动得落泪了。其实,这不是这部电影里Sully第一次被人如此崇拜和感激,例如,他接受采访时,年轻的化妆师姑娘会突然亲吻他的面颊,说是代替自己的妈妈亲的,又例如,他最后一个从飞机的逃生筏爬上轮船时,飞机上的乘客们激动的挤过来拥抱他,还例如,出租车司机和酒吧调酒师都赞扬他是今年唯一为大家带来好消息的英雄,但是,在我的'感受里,这些都比不上酒店里的这一次拥抱。这个姑娘瞪着惊讶的眼睛望着Sully,她说,整个酒店都是你的,整个酒店都为你提供服务,何况仅仅只是干洗一件衣服(大意,不是原话)。然后,她似乎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去足够表达自己对这位她心里的英雄的感谢和热爱,她突然紧紧拥抱了他,把自己的头贴在他的胸前。她和其他崇拜者不同的是她的强烈而直率的真诚、过分却并不做作的热情、甚至有一点点的“天真”,但却绝对和没有条件的善良。这些都突然让我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会有人去在意你的努力,他们在用“心”去感受人而不会只是用“结果”去评判人。

  这样的感动也因为纽约市民在救援中的行动而被加强。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不管是不是负有职责,所有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当新闻媒体主持人在担心如此冰冷的水温大概几分钟就会要了乘客的命,二十分钟内所有155名机上人员都已经被救援到了安全的地方。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这不再是冷漠的纽约。我承认,如果仅仅通过我的文字,你或许很容易把影片的这一部分想象成传统的表现套路。但不得不说,导演伊斯特伍德在处理这一部分时却拿捏的相当好,他让那些参与救援的人显得有个性、充满自信,温和而体贴的展现出人性的温暖,他让我相信,这里的人们和万怡的那个工作人员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内心都充满了如此强烈的善良。这样的城市和国家需要英雄来回应他们驱散种种阴霾的渴望,他们也一定会在他们自己中间找到他们的英雄。

  影片还有许多令我动容的点,例如那对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的搭上这架飞机的父子,他们自始自终在互相寻找,直到最后通过电话互相哭泣着倾诉对于对方的爱;又如,机场空管的那个年轻人,口里坚持说着没有回复的飞机一定不会坠落,但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在他的脸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的处理耐人寻味。但唯一我不太能理解的似乎是Sully的妻子在影片里的表现。在听证会之前,她给他打来电话。在电话里她哽咽着说,她直到此刻才意识到Sully自己也是155名机上乘员之一,她差点就失去了他。她觉得他还在,而这就是最重要的。导演伊斯特伍德当然是让这一部分对应之前当Sully妻子听说Sully可能会失去职位和养老金,非常绝望的担心他们未来的生活和正在还贷款的房子。这样的表现方法固然以更大的困境反衬着Sully作为普通人的英雄形象,但似乎也削弱了她妻子和他之间的感情表现。然而,或许这也是可以算是现实的一种吧。

  说到导演,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是冲着主演汤姆.汉克斯去的(只要是他的电影,我应该差不多都看了),但在观影结束后才发现,这部电影还是我喜欢的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作品。细细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还真可以说是兼有汤姆.汉克斯和伊斯特伍德两个人的风格—前者擅长塑造普通人的英雄形象(《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菲利普船上》、《间谍之桥》等等),而后者则长于塑造人物,尤其是人物的内在精神(《硫磺岛的来信》、《老爷车》、《泽西男孩》、《美国狙击手》等等)。从这个角度说,这部影片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找到了他们两个人的结合点。

  影片结束时,我的眼睛是湿润的,但是反复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画面却是微笑,Sully机长的微笑。很多时候,他是一个过于严肃的人,否则,他的教练不会告诉刚学飞行的少年的他要学会去微笑,他的副机长也不会总是不得不明确指出哪些话只是在开玩笑,但是当他真正笑出来,却又是那样的令人动容流泪,那是当他在医院里听到同事带来155名机上人员全部生还的消息的时候,他的脸上是那样情不自禁的欢喜,如同终于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奖励。我想,即使后来被证明迫降哈德逊河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即使他要遭遇全世界的冷眼,这一刻的欣喜,还一定会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忆和骄傲的时刻吧。

  因为280秒从来就不会是一辈子。每一秒才是。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

  生活中,一般来说默守成规相对安定,但不可否认会错失很多乐趣。看了下面这部电影,你应该跟我一样对这个信条会有更深的体会。可不是乐趣那么简单了。

  电影还有五天公映,俺提前尝了尝鲜,不过,汤姆·汉克斯的影迷们比我要早得多。据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萨利机长》也以最小的特效使用率脱颖而出。美国电影学院将在数周之后把这份入围名单缩小到10部电影,并在2017年1月24日发布最终提名名单。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可以说是电影界的一个短标签了。就像动作片,科幻片一样。电影自身的娱乐性和戏剧性,既便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导演还是会以艺术的眼光去修饰情节,以使电影更具有观众缘。发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刚刚就像电影中的NTSB部门的精神一样,去查证了一下是不是改编自真实事件。

  《萨利机长》是根据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发生意外改编的电影,导演是美国著名的正派硬骨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好莱坞得过不少奖项,《廊桥遗梦》就是他拍的。主演则是汤姆·汉克斯主演,《阿甘正传》、《荒岛余生》、《拯救大兵瑞恩》等很多大片都是他主演,不过现在看他,真的老了哦。

  电影改编自1549号航班事件,是由一班美国全美航空公司由纽约市拉瓜迪亚机场起飞,飞往华盛顿州西塔克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的每日定期国内客运航班。2009年1月15日,一架空中客车A320负责该航线,在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个飞机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驾驶舱机组人员在确认无法到达附近的2个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结果是机上共155人全数生还,该事件也被称为“哈德逊奇迹”。

  影片整体是种点到为止的简约风格,这种自然的留白观看起来很轻松,很是恰当。围绕NTSB部门以严谨的态度调查机长是险博名利,还是真正的英雄。突出了影片尊重事实、小心求证中心主题。

  真实事件记录:

  在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飞机在纽约瓜拉迪亚起飞。但起飞一分钟左右,机长向机场控制塔报告,指飞机上两具引擎都遭受鸟击而失去动力,要求立即折返机场。机场方面随即指示1549号班机立即折返,但萨利机长发现不能掉头折返机场,于是准备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博乐机场作紧急降落;但其后机长又发现当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无法让客机安全降落于泰特伯勒机场。于是,机长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冒险让客机紧急降落在贯穿纽约市的哈德逊河上。这些都在电影里比较真实的`得到呈现,只是在电影中飞机在与河面撞击的最后一刻,依然能清楚的听到塔台的声音。而真实情况里塔台在机长告知即将迫降在哈德逊河23秒后失去就班机联系。这个和真实有些许出入。

  飞机迫降在河面之后,由于撞击过大导致货舱门以及飞机后门被水撞开,接近0度的水瞬间涌进机舱。此时飞机上的人们保持秩序,让年幼小孩或妇女先下飞机,然后在河面等待救援。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停留在救生艇没有乱动。而在影片中,一位男的因为感觉自己离岸边还挺近的,于是直接跳进河里想靠着自己的本事游过去。在纽约的大冬天冬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个女的也自己跳进水里,最后被直升飞机的消防员救下。这些在真实发生的事件里都没有。

  事故几周后,萨利机长被认定为:一直有创伤心理压力紧张后群症,出现幻觉和失眠,经常感觉自己往下坠。影片通过各种夸张的特效手法真实还原展现,一开始就是萨利机长做的一个噩梦,这个梦是他按照塔台的要求想飞回地面机场迫降结果没有成功撞向了大楼。而真实情况萨利机长当让没有做过这种梦了。这只是影片开头为了吸引人而做的一个炫技镜头。

  在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内部调查里,远比影片要来的繁琐和细致,恨不得把你所有的档案都拿出来调查。影片为了增加戏剧性,让观众感觉NTSB态度有点冷硬,而在真实情况里,NTSB对萨利机长和副机长提出的问题都是有理有据的,并没有故意抓萨利机长的小辫子或者不承认萨利机长的英勇冷静行为。

  电影中塔台指挥官沮丧的说“完了,机毁人亡”,他为什么会这样断言呢?查阅了一下相关知识,简言之,综合因素,飞机陆地上迫降要比水上迫降生存率高得多。飞行员技术,以及很多的水面上的不可控因素决定着生死概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事件被称为“哈德逊奇迹”的原因了。

  影片中的NTSB公开听证会,没有考虑加入35秒的反应时间差。真实情况是NTSB早就把反应时间和人为因素考虑进去,整个听证会进行的非常严肃和理性。

  有人或许会问:“155名乘客全部生还,为什么还去质疑男主?”狄德罗说过“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我想,导演是本着这个理念,以及剧本对事件的高度还原有预见性的下得赌注吧。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3

  作为一个灾难电影的集邮控,我觉得《萨利机长》拍得罕见的高级。

  导演有想法,演员有演技,片名有深意,编剧超聪明,角度太别致,结尾很点睛。一个耳熟能详的旧闻事件,竟被拍出让人心悬一线的波澜壮阔感。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起飞,因遭遇鸟击致两边引擎损坏,萨利机长根据多年飞行经验和临场直觉,没听塔台迫降到附近机场的指令,千钧一发之际选择水上迫降,全机人员得以奇迹获救。

  影片抛出一个质疑:萨利机长水上迫降的必要性是否成立。与电影名呼应,“sully”的另一层意思是:污点。没多少跌宕起伏的情节、绚丽夺目的特效、咬牙切齿的反派,但却给我的余震很持久。

  《萨利机长》,重新定义美式英雄。看着救援高效有序地进行,质疑严谨合理地解开,体系有条不紊地运转,深感脚踏实地的各司其职是灾后幸存的有力保障。既然连电影都别出心裁了,我的观后感也可以别出心裁:萨利机长在救完世界后如何救自己。我觉得,比起营救世界,萨利机长的自我营救显得更加艰难且意义重大。飞机升空时遇到鸟击,萨利机长全程高能且冷静利落,把河道当成跑道,完成水上迫降界史无前例且无人伤亡的壮举。这场壮举只花了208秒,但要证明这是一场壮举则更令人揪心。

  我腹黑地想,如果根据调查组的预测,计算机的模拟,其中一个引擎仍有推力,飞机完全能够迫降到附近机场,或者证物没有找到,在听证会上他干得好但说不好,那萨利机长会面对什么?他那些遇到意外时的.泰然自若,疏散乘客时的来回排查,从行李架上拿衣服给乘客御寒的周到,最后撤离前穿上制服的体面,以及最后得知155人全部获救时难以自持的欣慰,可能功不抵过。他一生运送过上百万的乘客,最后的208秒却将他盖棺定论,假设调查不利于他,40多年职业生涯晚节不保,提前退休且拿不到退休金,可能瞬间从一个英雄瞬间沦为骗子。

  如果他内心不强大,可能重大事故后的噩梦会把他压垮;如果失踪的引擎没找到,他可能会面临肖申克那种含冤的遭遇;如果他不积极自救,可能一个冒失鬼的定罪会葬送他的声誉。很多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可抗力,像是大雁撞坏飞机引擎那样,突发,混乱、失控,后果严重

  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认为萨利机长沉稳的自救之路是最大亮点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4

  萨利机长是一名安全飞行42年的老机长,作为一名曾经的战斗机飞行员及民航飞行员,经常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及复检飞机事故,这也是他为退休后开安全公司来摆脱窘迫的经济压力而做的准备。

  命运很诡秘,在即将退休的时间竟然遇上了双发动机熄灭的事故,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及准备,萨利机长冷静快速决断,最终安全迫降河内,全机155人全部生还,这是一个奇迹。

  虽然如此,萨利机长的做法还是要还原,来探讨是否操作正确。经过现场数据还原,电脑模拟及人员模拟驾驶都显示飞机还有更优的选择,如果成真,萨利机长则是操作失误,就算无人员伤亡事故,萨利机长也被判为重大操作事故,退休金及他在开的`安全咨询公司都会垮台。而这些模拟中,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突发事件中的人性因素,因为在突发事件中,迟疑1秒钟的反应,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事实证明,当加上人为的判断时间后,就算预知后面发生了什么,模拟飞行还是表示萨利机长的当时的决断是正确的,萨利机长获得了他的荣誉,他长期的专注在最后拯救了一飞机的人,也让他达成了最高的荣誉。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5

  好的电影看完后,会陷入一小段沉默的缅怀时刻。我看着观众逐渐离去,字幕继续滚动,显示一部电影的幕后人员构成,他们都“尽职尽责”了。电影就是这样,有台前就有幕后。被忽略掉的,从来都是大多数。

  看完《萨利机长》,我就陷入了这样的状态。一个尽职尽责的机长,该如何在一次奇迹般的生还后,向世人证明他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乘客安危考虑,而不是个人逞能为了当英雄?

  在电影结尾处,真实的机长沉默寡言,微笑温暖。演员伟大者如汤姆·汉克斯,还是显得略微有点紧张了,但足够好了,我喜欢这个寡言少语而异常坚定的人。

  少说点电影,多说点我的观后感吧。

  最早看到萨伦伯格机长的自传,名字叫《最高职责》。当时还是学生,不理解职业尊严的含义,工作后,才发现,这个词太要命了,二爷说得好:

  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职业的职业尊严,既然成为其中的一员,即使你再不起眼,再放荡不羁,再游戏人生,也应该在事情触及自己职业尊严底线的时候抹一把脸站起身来,用或许会被平时的自己嘲笑的语气,说声「对不起,我是警察」,说声「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我想起来两年前看过的一条旧闻:

  2014年11月10日晚,南航CZ3739航班起飞后约30分钟,只听“砰”的一声闷响,乘客旋即发现发动机起火。空姐吓到默默流泪,只有机长淡定播报,“本人经严格训练,有能力将大家安全送到陆地。”21时40分左右,飞机备降在广州,200多乘客无人员伤亡。

  昨天下午在电影院看《萨利机长》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回响着这句话——“本人经过严格的训练,有能力将大家安全送到陆地上。”

  当时我在地铁上,被这句话折服。看着地铁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想万一有意外发生,我们该如何避险。该听谁的,凭什么?

  电影是个横截面,没有告诉我们机长平常怎么想,但他的自传里有,我试着摘抄几段:

  我们之中大部分人都在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工作,只有意外才能让我们一举成名,而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就是尽力避免这样的意外发生。

  在生活的很多领域里,你都应该成为一个战略上的乐观主义者,即着眼长远,但同时又是一个战术上的现实主义者,即立足当前。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都是一些听上去周到而正确的话,电影不能让机长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说出来,于是我看到了以下几处:

  他相对寡言少语,在飞机升空时有意识地避免和副机长闲聊过多,在他的自传里,他写道:从飞机推出离开登机口,直至起飞,爬升至10000英尺(3048米),航空法律规定机组不许谈论任何与飞行细节无关的闲话。

  他在重启发动机失败后,直接跳过了规定程序的十四步,本能一样打开APU(俗称小风扇,auxiliary power unit,为飞机关键系统提供基本的电力,防止失速),这个关键决定是后来成功迫降的前提。也正如副驾在片中吐槽的,打开APU是规定流程里的第十五步,如果按部就班,有可能都走不到第十步,飞机已经坠毁了。

  机长站在机舱中,看着自己的飞机成为一艘沉船,他的脸上是无奈和愁容,正是这些愁容,让我想冲进去帮机长,虽然不知道怎么做。

  他在乘客获救后先后找了警察朋友、副机长和工会朋友来确认,机上所有乘客是否都安全。直到工会的人来告知,所有人,所有人都安全。他才放心了。

  那一刻,他的脸上,愁容舒展。

  我在电影院里突然意识到,我平常嘴上老爱说“总是”“所有”“绝对”之类的词儿,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几个词的重量吧,但机长必须确定,但凡有一个人因为他的选择而遭遇不幸,他都难辞其咎。

  每一个乘客,都安全,这就是他的理念。

  看到一个短评里也写到夫妻关系的'表现,妻子第一次接到电话还很惊讶——今天你居然打电话报平安,第二次她就有点受不了家门外聚集的媒体压力了,开始打电话发牢骚抱怨,提醒机长房贷压力,第三次妻子才意识到丈夫有可能就和飞机一起坠毁了,开始抱歉,机长安慰她,说一切都会处理好的。

  三个电话,一对夫妻,磕磕绊绊、不容易和相濡以沫就全给表现出来了。

  看电影的时候,大概有七八次,我被这有可能降临的灾难和人的勇气与理念摁在座位上,眼睛湿了七八次。可能是怕,也可能是感动,看着他风度翩翩,看着他坠入长河,看着他接受诘问被质疑,看着他在纽约的夜里跑、想、长久沉默。

  他知道自己委屈,但从没有抱怨过任何人。

  有很多时候,大家只是当你是个英雄,却不清楚那一刻是怎么做到的,也不深思这种巨大灾难带给行动执行者的道德压力和专业难度——但凡有一个小地方出现纰漏,导致人员丧生,机长就会被不良媒体打上鲁莽、自大、置乘客性命于不顾的标签。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没有耐心。

  抱怨是没用的,愤怒也是没用的。有技巧地解释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向更多参与到奇迹中的人表示感谢,就好。

  所以我喜欢稍微上点岁数的人演的电影,他们按照心里的原则而不是世上的规矩行事,他们偏执,他们知道对错,他们在为年轻时犯下的错做自己能做到的挽回和弥补,他们改不了臭脾气和坏毛病,他们欠钱,同时给更需要钱的人借钱,他们慢,他们气喘吁吁,他们捍卫着从他的时代到新的世界里那些不应该改变的东西,比如荣誉,比如克制,比如原则。

  而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可能就是这种精神最好的代言人吧。他86岁了,还在拍这样克制内敛的英雄片,和他同岁的老人,有多少人有这样的体力和状态呢?

  我住的这个院子里,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岁数相差不大的老人们拄拐、蹒跚、到门口的货车上买回葱姜蒜和馒头,再慢行回屋里,还有一个老头挥着网球拍对墙狠狠地打过去,但也没有多少力道了,他们的身体普遍都不能称作硬朗了。

  他们应该是新中国之前出生的一拨人,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或许谁都有年轻的肌肉和力气可以恣意发泄,但到了晚年,面对的是疾病、假牙和形形色色的虚假推广,利用老年人的恐惧和孱弱推销药品、保险和其他。

  伊斯特伍德在电影行业里打拼了半个世纪之久,他已然两次得到了行业中的最高荣誉。一次是作为演员,拥有《荒野大镖客》《黄昏双镖客》和《黄金三镖客》的表演作品,一次是作为导演,拍出过《百万美元宝贝》《老爷车》《萨利机长》等够多够好的电影,还在拍,不打算停。

  我想不到比强悍更合适的词来表达我对这位导演的敬意了。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6

  影片《萨利机长》讲述的是,机长萨利驾驶的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起飞不久就遭到了群鸟的撞击,导致两架发动机全部熄火。在这危急关头,机长将飞机成功的迫降在了哈德逊河上,飞机上的人员全部生还。但是,事后相关部门对他进行了调查,认为他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迫降在河上实在太危险了,相关部门一致认为,这架飞机完全可以返回机场或者迫降到附近的另一个机场。

  在听证会上,相关部门称,当时飞机上的各种参数显示,完全可以返回机场。并且他们利用这些参数做了模拟,结果是完全可以成功降落。当时听证会场一片寂静,这时萨利机长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A、这个结果是经过多少次演练之后的`;B、是否事先就知道机场的转向;C、有没有考虑当时情况下需要思考的时间。相关人员回答说:这个结果是经过了17次演练之后才得到的,操作员事先知道机场的转向,没有预留思考时间。

  当飞机出现险情时,机长根本没有机会去演练,他需要做的是如何挽救飞机上的全部人员。经过商议,相关部门预留了35秒钟的思考时间,尽管当时机长是用了208秒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应对当时的危情。再次模拟的结果是:两个机场都迫降失败,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结果。会场再次的安静了,片刻之后,掌场响起来了,相关部门肯定了机长当时的操作。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依赖于数据了,好像这堆数据就能给我们准确无误的答案似的。比如我们很多人添加衣服并不是依靠自身的感受,而是依赖于天气预报的气温。我们太过于依赖数据,从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场的实际状况,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发生了机械故障的飞机,可以说每一秒都在变化,当然是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见机行事,而不是依照数据按部就班的处理。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7

  看过这么多电影之后,我们该好好思考一下电影的作用是什么了。电影具有镜子功能,它能折射出电影所表达的事件背后的一种社会现象。本片就以一篇新闻材料为背景,讲述了一名老机长的故事。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我在40年飞行生涯中运送了数百万乘客,最后我却因208秒被审判。”这是萨利机长的一句台词,他在成功解救飞机上的全部人员后,竟遭到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他被质疑,委员会的成员认为他本来是可以返回到拉瓜迪亚机场或是附近的泰特波罗机场。他们想让萨利机长承认自己的错误,尽管所有人都生还了。之后他们一直举办听证会,一直模拟当时的情况,这一切都显示萨利机长迫降在哈德逊河面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可能会断送掉他40多年的飞行生涯,一夕之间究竟萨利机长是英雄还是个骗子,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人们对萨利机长的爱戴,毕竟在那么危急的情况能做出最为合理的选择,是非常不易的。这都来源于机长长年的飞行经验以及他过硬的职业素质。可是在这场模拟中,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为这一因素,模拟前那些机长是排练过数次,并且预知有鸟群袭击,都不需要反应时间。而真实情况是机长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对突发事故做出判断,并且找到最合理的降落地点。就像电影中副机长的一句话所说:“飞行又不是电子游戏。”在把这些人为因素考虑进去之后,他们发现返回那两个机场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样看来迫降在水面是最明智的选择。最后证明萨利机长当时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这部影片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什么特效镜头,可就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打动人心。也许纪实比特效更能触动人心吧。真情实感的流露是无可比拟的,影片中人们在危机面前的反应,那种恐慌都是十分真实的。影片中的萨利机长是给个令人十分感动的角色,他曾说:“我不喜欢当英雄,我只是尽本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倒也不是在假装谦虚什么,而是从骨子里认为保护飞机上乘客的安全是他的本职,不需要强调个人作用。同时,他身上最令我钦佩的一点是,在安全上岸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确认生还人数,而不是去换衣服,他始终铭记着自己的本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副机长、空姐等其他工作人员的作用,正是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才创造出了这一奇迹。

  另外,本片中乘客的表现也值得深思,遇到空难时大家一开始十分恐慌,人之常情。但在工作人员的疏散、安慰下,他们也开始有序地向出口逃生,最终成功得救。试想,如果是在我们国家,人们能否做到这样呢?所有人生还的奇迹能否实现呢?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8

  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空难大片《萨利机长》即将于12月9日登陆全国IMAX影院。12月6日,IMAX在上海举办提前观影会。银幕中逼真震撼的迫降过程令人窒息,然而不少观众认为伊斯特伍德对人物、情感、故事的把控更让人着迷,并惊叹于年近九旬的东木这次如此温情脉脉。

  和许多好莱坞顶尖导演热衷尝试新技术一样,年近9旬的“东木大神”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早在筹备拍摄《萨利机长》之初,就被全新的IMAX65毫米摄影机“圈粉”,最终几乎整部电影都采用了这台摄影机进行拍摄。当天在影院观看该片时,银幕中平时常见的上下黑边消失不见,观众能在全画幅的呈现中体验到多出26%的画面细节。成千上万的飞鸟群潮水般撞向驾驶舱窗户、引擎熄火后飞机与纽约密集的高楼大厦擦身而过等众多关键镜头延展铺满整个银幕,完整的空间纵深感将当时千钧一发的紧张气氛表现得更加饱满,令观众仿佛置身机舱中,也经历了一场惊人的'空难生还奇迹。

  当天出席观影的还有来自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的成员,这些承担一线飞行任务的航空公司机长和机组人员也盛赞导演拍摄极具专业性和现场感。不少观众在观看完影片后也通过微博分享了观后感。“看电影阿郎”认为影片最好的一点就是回到电影本源,“导演对人物、情感和故事更着迷,虽然剪辑等技术都堪称鬼魅,但它并未大于电影的基本层面,规规矩矩但处处闪烁着耀眼的才华。对人的凝视大于对英雄的仰望,情感与审视剂量精准。这也只能是这个年龄的伊斯特伍德,才能拍出的电影,简洁的复杂,轻盈的厚重。”账号“航空物语”在微博写道:“纵观全片,紧急降落的过程并不是重点(但依旧扣人心弦),而萨利机长在事故调查方有充分证据指控水上迫降是错误决定的情况下,如何艰难地自我救赎,才是更大泪点。”“艾米爱电影”则惊叹于年近九旬的东木如此温情脉脉,“没想到CE到了老年以后,执导的电影竟是如此的温情脉脉,不再那么破马张飞式的张扬,平凡的人在危机时刻,也有能力做出超凡卓绝的事情。”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9

  刚看完这部电影,很久没有完整看完一部电影了,很震撼,很感动,为电影真实的飞行和事故现场的还原场景感到震撼,也为萨里机长扎实稳固的飞行经验和临危不乱从容应对的精神感动不已。

  虽然飞机成功降落,无人伤亡,但是美国国家安全运输委员会多次对萨利机长和副机长进行谈话,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结果已经非常好了,这委员会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这确实也是这个部门的职责所在,想想虽然结果是好的,但是如果当时的结果是机毁人亡,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然后委员会就开始了“挑刺”的过程,开始用计算机模拟事故(飞鸟撞击事故)出现之后可能的迫降途径及成功的可能。并选取了两个可能的比较就近的机场通道进行了人工的机舱模拟,经历了17次的尝试之后,在听证会的现场,飞行员成功的进行了飞机的迫降,我想当时听证会现场的人对萨利机长充满了怀疑,甚至询问这么做的意图。然后机长就很淡定的说话了,这只是理想情况下或者是已经有了完全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操作,忽略了事故现场的现实情况,事故就是事故,没有演习,在所有可能的尝试全都失败之后,只能果断放弃并及时另辟蹊径,这样才能在已经知道所有常规道路都被堵死的情况下,果断重新选择。可能在水面迫降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空中交通管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机毁人亡,但是如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能是找死,那为何不去尝试一下可能存在的生机呢?委员会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是如果大家一味的相信计算机和人工机舱的模拟结果,结局只能是冤枉了功臣,而且大众也会把从最开始将自己的'得救归功于萨利的想法瞬间改变,将自己可能死亡的危险因素迅速扩大,然后对萨利进行大肆的言论攻击。人心难测,这个世界做好人真的很难,关键也是人云亦云的情况太厉害。

  再说萨利机长,从最开始得救后急切渴望知道安全人数,到期间曾因委员会的盘查,记者的聚集采访,还有噩梦和幻想的困扰,到最后听证会后的释然和自信,很纠结的过程,怀疑,担忧,再到坦然。汤姆汉克斯果然影帝级别,把机长各个阶段的神情和心理状态演绎的淋漓尽致,总感觉他分分钟要压抑的窒息掉(还好这个世界还是公平的)。42年的飞行经验,老司机一枚,能安然度过危机,概率还是很大的,看的时候忽然觉得人还是得好好干好自己的工作,平时一定要多学习多积累经验,保不准什么时候你的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积累就派上用场了呢。我不觉得这个事件的出现非常偶然,非常幸运,我始终觉得这是飞行员精神和42年飞行经验的完美呈现。就像听证会上说的,即使有了所有这些成功的模拟和演示,这个事故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可能无解的方程,但是如果去除了萨利机长这个变量,那么方程一定是无解的,这场事故也只能是个悲剧。这句话是个完美的结束,是对机长的巨大肯定,是给机长的一个交代,也完美阻截了可能会大量涌现的流言灾难。非常美好的结局。

  但这只是飞行历史上的一小笔,还有很多飞机遇难的事件,可能大家会觉得这是幸运使然,但即使是幸运,这种幸运也足够值得我们为之庆贺,值得让更多的人知道。毕竟世界的本质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更应该被呈现保存并计入史册。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个世界更多的惊喜。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0

  2009年1月15日,一群加拿大鹅出现在了纽约上空,撞上了刚刚起飞三分半钟的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导致它的两个引擎失去动力,被迫降落在哈德逊河河面上,曼哈顿旁。

  从起飞到迫降,不过短短六分钟;机长Sully(Sullenberger)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和精准的判断,拯救了机上155人的性命。这次航空史上奇迹般的水上迫降,被改编成了电影《Sully》(《萨利机长》),由汤姆·汉克斯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

  近年来,汤姆·汉克斯的脸庞一直朝着发福的方向一去不复返,自带憨厚正直可靠,饱受美国群众喜爱,演起专家+英雄类角色毫无压力。他除了刚刚登陆影院的《Sully》,马上还有根据丹·布朗的畅销小说《地狱》(Inferno)改编的新片上映。

  伊斯特伍德老爷子今年86岁,已是“老”导演了,也玩电影配乐,早年演戏以牛仔和硬汉的形象深入人心——我就随口说说,我这么年轻,都没看过。以前CCTV6放过一部他自导自演的《太空牛仔》(Space Cowboys,2000年),讲四个老顽童一样的前宇航员,跑上太空去修一颗眼看就要坠毁在美国的苏联卫星的故事。典型的英雄救美国的套路,加点夕阳红的可爱,比如其中一个老爷爷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设计过山车,一把年纪了还一边吃着香蕉一边坐在过山车上测试它够不够爽。

  《Sully》俨然汉克斯的独角戏,处处都是他的沉稳,倒不见什么伊斯特伍德的风格。一切皆可预料,英雄受到热烈欢迎——突如其来的吻、拥抱、以Sully命名的酒,乘客满心感激,结局皆大欢喜(除了保险公司和航空公司)。事故调查过程有些曲折,不过无非是些为了制造冲突而制造冲突的刻意。本片弥漫着浓烈的美式消费主义,媒体消费英雄,也引导民众消费英雄,哎,还是推荐大家去看加拿大拍的《空中浩劫》(Air Crash Investigation)系列纪录片中的“Hudson Splash Flight 1549”那集吧。

  实际上像全美航空1549号这样的零死亡航空事故,加拿大干过两次。

  1983年7月23日,加拿大航空143号班机在从渥太华飞往埃德蒙顿的中途,居然没油了,引擎很快失去动力,完全飞不到附近的温尼伯机场……幸好机长以前在皇家空军当过飞行员,想起来附近有一个废弃的军用机场,又幸好他以前开过滑翔机,是个高手……然而,废弃机场已经被改为赛车场,当天正在举行比赛……再幸好,滑翔降落时飞机的.前起落架无法锁住,触地后收进了舱门里,导致机头直接触地,增大了摩擦,最终使得飞机没有撞向地面人群。

  事后调查发现,刚刚开始服役的这架767采用的是公制单位(kg)而非加航传统的英制(lb),而在计算油量的时候,机组人员在缺少足够培训的情况下,错误地只加了一半的油,而机长在起飞前也未能察觉。万幸,机长临危不惧,采用了滑翔机式的降落方式,顺便创下了民航客机无动力滑翔最长距离的纪录。

  十八年后,加拿大越洋航空(Air Transat)236号班机的机长打破了这个纪录……

  在多伦多飞往里斯本的途中,由于之前地面维修人员把液压系统的一个零部件装错了,飞机漏油,随后发出了两侧油箱燃料不平衡的警告,然而飞行员误判为系统错误,打开了连通两侧油箱的阀门,导致油漏没了,最后在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迫降。Again!机长是一名滑翔机高手,迫降成功。

  零死亡的航空事故,有太多奇迹和运气。航空史上写下的每一条规定,背后的代价是如此惨痛。在1956年美国大峡谷空难之前,飞机是没有固定飞行航线的。许多机长在驾驶飞机飞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上空时,都会带着乘客看看风景,而就在两架飞机不知即将会与对方相撞的情况下,惨剧发生了,无人生还。从此以后,飞机只能沿着固定航线飞。再比如,1987年美国太平洋西南航空1771号班机空难发生之前,机组人员无须通过安检。一名航空公司前员工因对前主管不满,拿着还未被收回的工作证和一把枪上了飞机,射杀了他。最后飞机以超音速的速度坠毁,所有人承受了约5000倍的重力加速度。什么概念?碎骨肉泥,尸身难辨。

  大概没有什么行业是像航空这样,步步喋血了。不知有生之年,飞机是否能完全实现自动驾驶;只是从目前看来,危急关头,只有人能拯救人。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1

  公司组织大家去看了萨利机长这部电影,众所周知,萨利机长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所改编的,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

  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但在飞机爬升过程中遭到鸟击,导致两侧的发动机同时失效,机长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

  随后,不管是媒体还是群众的巨大热忱,其实都可以理解,那是普通人仰望英雄的姿态。但此时,他们心中的英雄其实正经历着巨大的煎熬。

  紧急状态过去,等到神经放松下来之后,涌上心头的便是迟到的恐惧和那些"万一"。万一判断错误,万一飞机失控撞向人口密集的市区,万一水上迫降失败,万一有人因他的选择而丧命……一个又一个的万一让他备受煎熬。

  同时对于坠机事件的原因调查也在进行中,而且调查结果似乎并不利于他。

  调查人员质疑他的判断,并且给出各类数据证证明,当时有更好的选择,而不用冒那么大的风险在河上迫降。

  面对各种不利的数据和实验,萨利却用自己40多年的飞行经验和对自己当时所处情况的清楚了解以及对飞机性能的熟悉来向大家证明:人可以根据自身累计的丰富经验随机应变的处理紧急情况。

  然而那些模拟驾驶的.智能系统是在已知的数据中通过计算来得出结果,并不能代表事件发生当时所处环境下的人为操作,

  模拟实验的飞行,他们练习了17次才成功,但紧急情况下是做不到的。事实证明,模拟飞行中缺失的那35秒的反应和决策时间,成为了整个事件的关键。

  萨利机长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毋庸置疑,专业性让他能在当时的状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让他能操纵飞机以正确的方式迫降在河里。职业性让他能够坚持到最后哪怕所有人员都撤离了飞机仍然坚持着检查了一遍客舱。

  萨利机长说:"不是因为我,是因为所有人,我们才活下来"。没有人是完美的,是人都会犯错误,这是人性,尤其当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人性的脆弱更会突出。

  但是萨利机长在事情结束说的一句:"我尽力了",就是对所有旅客和所有关心他以及想要追究他责任的那些调查员最好的回答。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2

  根据真实事件拍的电影,给人十足的真实感,也让我们产生很多的思考。

  影片根据真实的事件,1个半小时多的电影中我们跟着captain sully重新经历了一次飞机迫降的惊险情况,我们旁观了飞行安全部门对这次迫降事件判定的过程。影片的最后,captain sully在听证会上要求的模拟飞行和最后的陈述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模拟飞行的实验给出了特定的飞行情况,飞行员在走进驾驶舱之前就已经对即将面对的情况了解,在对情况做出反应的时候排除了判定情况的需要,只需要对已知情况做出理论上正确的操作。然而就如captain sully所说的,模拟飞行中所欠缺的那35秒是整个事件的关键!有40多年飞行经验的机长在当下对自己所处情况的清楚了解和对飞机性能的熟悉,使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进而保证了全机155人的安全。在整个过程中captain sully冷静、镇定地处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迫降之后他亲自在机舱中指导疏散,一直走到机舱的最后保证机舱中没有留下一个乘客,最后他在全体人员都已经疏散后返回驾驶舱穿上外套,还不忘带走飞行记录。在获救后还一次又一次的要求确认全部人员都已经安全上岸。这一份职业的责任感和精神令人敬佩和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当今科学越来越发达,在各个领域各种的人工智能系统操作逐渐代替人工操作,我们通过各种的实验和模拟操作,不断地提升智能系统的准确度和方便性。但是不论智能系统怎样发达、准确以及方便,我们还是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熟练的人工操作目前还是比人工智能系统更加的.可信和可行。电脑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和对比给出相对可行和有效的结论。但是在驾驶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等的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依靠驾驶员的临场反应和判断。很多时候当紧急情况发生的一瞬间,驾驶员根据丰富经验的临场判断和操作是处理紧急情况的关键,人可以根据自身累计的丰富经验随机应变的处理紧急情况。然而智能系统是在已知的数据中通过计算来得出结果。这说明在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上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方面。

  现在我们不断地讨论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是不是有一天机器人会取代人类的一切工作?事实证明,我们可以相信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们的工作量会不断减少,我们工作的效率会不断提升。但是电脑、机器人毕竟不是人,在多方面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的方面他们还是有欠缺的,而恰恰是智商和情商缺一不可的结合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3

  一段208秒的经历,它,可能包含了你的一生,也可能在你一生中,什么都不算。

  你的根本,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其他,比如:机长、同事、丈夫、父亲、朋友等等。是人,就必然会面对人的种种境遇,比如:已知的、未知的、迷茫的、坚定的等等。

  而飞机迫降,是境遇的一种。成为英雄,然后又受到质疑;前一秒的英雄,下一秒又可能成为投机犯。人生本来就是这么无常,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最容易的面对的,就是自我怀疑。这个自我怀疑,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更多的是发自我们自己内心。40年的飞行生涯经历,在这个自我怀疑面前,什么都不算。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很难一言蔽之。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现实,这本来就是一个不确定性在宏观层面和超围观层面所统治的世界,我们只是通过自己的拼命积累,在微观层面建立起一点点小确定而已,而且这一点点小确定,仅仅只是我们自己可能能明白。

  清楚这个,就可以看到‘萨利’的种种境遇和反应了。首先,是做好自己该做的。萨利从一开始接触飞行时所受到的教导,到自己在飞行过程中的不断积累和成长,造就了他作出有利判断的基础。然后,是这样的积累和成长条件下,因为飞行模拟的结果出入,依然会对自己产生巨大的怀疑。最后,是通过自我怀疑,不断反思并寻找突破,在事实基础上找到新的解释和原因。这是一个过程,必定会经历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每步都得做到极致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做到了也不能确定的过程。

  我们去做,只是去创造了一个可以实现的可能;我们拼尽全力去做,只是增加了一点可以实现的概率。在结果面对,只有实现或者没实现,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因为去做了,而值得去‘感动’的。结果没有达到,那些意义,只是对你自己的`一点经历,你还需要去经历更多,经历到足够实现,才有意义。

  我40年来载过百万乘客,最后却要由208秒的决定论定一生的功过。(By《萨利机长》)你先是‘萨利’,然后才是‘机长’。《萨利机长》影评500字

  2009年1月15日,航空史上的重要日期,一位英雄就此诞生了。全美航空1549次航班,起飞几分钟后遇到飞鸟群,双发停车,萨利机长根据飞机飞行实际情况,判断当时飞机已经无法返回起飞机场,也没有时间到达最近的机场,毅然决定迫降哈德逊河,经历208秒的生死时刻,飞机平稳迫降河面。经过24分钟的紧急救援,最终全机乘客及机组成员共155人全部得救。对于这次真实的空难,扣人心弦的时间也就不到30分钟,要支撑一部商业电影,实在不容易拍摄。但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一部张弛有度,直击心灵的好作品。通过影片,我能感受到萨利机长空难后的应激反应,也能感受到他受到质疑时的煎熬,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平凡人的英雄时刻。航空署的人只是强调计算机模拟可以安全降落起飞机场,或者迫降最近的机场,却完全忽视飞行员在实际操控飞机时的反应时间,以及基于自身经验的判断。在萨利机长要求考虑人的因素时,还不屑一顾。最终,迫于萨利机长的有力质疑,航空署的人不得不承认,模拟飞行的机长经过了17次试验才成功迫降最近的机场。并同意考虑飞机被飞鸟群撞击后,飞行员需要时间检查飞机状况,为模拟飞行增加了35秒检查确定情况的时间,结果,模拟飞行的结果由先前的成功变成了失败--飞机坠毁。加上打捞到了发动机残骸,经过检查确认当时确实已经损坏,最终认定萨利机长做出的水上迫降是最佳方案,认定萨利机长是英雄。

  对飞机迫降水面的难度不了解,但是从影片中可以感受到一定是非常困难的,生还的几率也是非常低的,但是萨利机长成功了,他救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我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这次真实的空难,了解了萨利机长的生平,曾经是空军飞行员教练,他的飞行经验非常丰富。据网络上的评论,客机迫降水面确实很难,很大概率会导致飞机解体,全员遇难。但是萨利机长凭借他多年的飞行经验,判断准确,没有浪费一秒,迅速判断飞机无法抵达任何机场,只能迫降水面,并最终手动操纵飞机平稳降落,全员获救。真的是无愧于英雄。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4

  本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2009年1月15日下午3时26分,萨利机长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在爬升过程中,在起飞之后仅一分钟就遭受加拿大黑雁群的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萨利机长向机场塔台报告,要求立即折返机场。机场方面随即指示1549号班机立即折返,此刻萨利发现飞机的性能已经无法完成掉头的操作,于是塔台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作紧急降落;可此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已经无法让客机安全降落于泰特伯勒机场。于是,萨利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冒险让客机紧急降落在贯穿纽约市的哈德逊河上。拉瓜迪亚塔台在机长告知即将降落哈德逊河23秒后失去与班机联系。飞机飞进哈德逊河河道上空,并以滑翔方式缓缓下降。飞机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河底。最后,飞机于曼克顿附近停止滑行,机身大致保持完整。

  我最初的理解,水面相比陆地迫降要安全点,在网上查了才知道,飞机水面迫降将更加危险。

  原因在于首先水面不像路面是平静的,水面的起伏与水流完全不可预测,如果一旦飞机的机头或者机翼先碰到水面的话,飞机很容易翻过去。只有保证以绝对完美的角度滑进水中才能争取到短暂的漂浮时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哈德逊河迫降才会被称为奇迹。满载着155人的飞机在空中失去了动力,瞬间就要做出决定,随之是水面迫降,萨利机长面临多大的挑战啊。

  208=155。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从飞机撞上黑雁到迫降成功,时间只有208秒,萨利机长用他的沉着与冷静,凭着过硬的心理素质与长期以来练就的高超技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拯救了乘客和机组人员共计155条生命,完成了一个奇迹。

  触点一:高超的技术。飞行员的工作是一项重复性劳动工作,周而复始的按照规章要求进行操作,形成重复性疲劳,最易出现的是对规章要求的淡化,简化流程,往往简化的流程中暗藏着风险和隐患。风险和隐患的暗藏就如同常人生活中会形成的一些习惯,一般不会觉得有害处,也不会下功夫去改;久而久之,麻痹性的认知会形成“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情形,形成自己的漏。影片里,萨利机长工作中,严守规章流程操作,通过做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事,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中提升业务技能。

  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挑战不可能》,每期选择多个选手,涵盖技能、体能、脑力等多个项目的'极致挑战,高超的技术得到最大化的展示。仅是高超的技术,萨利机长最多如《挑战不可能》般,通过多次的练习,展示一个技艺的极致,而他做到的是对生命的拯救,只有一次机会,不是练习,怎么实现的呢?

  触点二:素位而行。正如空管人员对萨利机长的第一印象,他说对方的声音太冷静了,让他不能相信,对方嘴里说出的是,1549号航班刚刚失去了双引擎动力。实际上,萨利不仅在飞行时足够冷静,即便是在迫降之后,依然没有乱了方寸。在疏散乘客时,他还两度检查机舱,确保没有乘客被困后,拿上工作日志,最后一人离开机舱。在上岸之后,他还第一时间要求清点人数,以确保每一位乘客都获得救助。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5

  这部影片呢,之前没有关注过,算是在我眼前横空出世的,一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想必质量是有保证的。汤姆汉克斯年愈六十,还如此高产,最近其主演的《但丁密码》才刚刚下线,北美早于大陆已于9月9日上映,豆瓣的海外党小伙伴已经有许多人看过,大陆是12月9日上映,评分高达8.3,那么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影片是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在看到这部电影的简介时,我尘封的记忆被打开,不过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你在书上看到的两三行字,也许就是别人的一生”,当时那起事件也许就只有一周热度,但这部电影让我对“萨利机长”肃然起敬。毕竟在水上迫降是一件及其冒险的事情,尤其是飞机这种一出事故容易团灭的交通工具,更是马虎不得。

  其实我本以为本片主要讲述的是迫降的过程,就像2000年的国产电影《紧急迫降》一般,讲述的是惊心动魄的'迫降过程,以及机组人员和乘客的反应还有各部门各方面的配合。然而当我在看过《萨利机长》这部电影后,明白了这部电影的重心在于事件发生后机长的心路历程以及公众对于他的态度还有那场贯穿始终的听证会,并且用机长的几段回忆将迫降事件的始终为观众完整呈现,一次比一次详细。

  直到最后一次听证会上,机长和副机长戴着耳机,听着驾驶室的录音完整地回忆了那起事故,同时也带领观众们,首次完整了解事故的发生到机长做出决定的208秒中间都发生了什么。

  看似听证会工作人员挺严肃也挺不通情理的,其实听证会这个制度我是欣赏的,虽然全员获救,但是这起事故存疑,调查组人员有疑问,那么就需要严肃对待这起事件,即使萨利机长被人们当成英雄,他确实应该被称为英雄。

  就像万怡酒店女服务人员情不自禁地拥抱萨利机长时的那份满足,可以从她的脸上看出她对于英雄的由衷喜爱和敬佩,当萨利机长请求可否干洗一下自己唯一的一套制服时,女服员回答“如果需要的话,全酒店都会为您服务”,我想我如果见到这样的人,也会星星眼的。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6

  正所谓不破不立,片子基于艺术需求黑了一丢丢审查委员会,让英雄的火苗颤颤巍巍,但最终,也是审查委员会的半反面塑造以最公正无情的方式重造英雄。

  东木就是可以把叙事拍得那么高级,毫不煽情,阶段闪回,落脚点都在人性上,在丝毫不做作的情况下,把真善美都传递了。这是86岁的东木,这几乎就是如出一辙的萨利气质即视感。

  片子中段摇摇欲坠的设计太好。人物自身的惶恐,外部环境的盲目崇拜,都是在一条坚固的空中绳索中行进的。主轴是过程正义,是不含人情味的深究,是后英雄阶段中的上帝视角。虽然它那么繁琐和冷漠,但我相信大多观众都被感动着,甚至感到安全。一个国家不造神,这是对民众的'保护,也是让善恶真正分明的渠道。在这个氛围中,一个完全立体,用细节取胜的机长,他的焦虑,他的害怕,他内心对过往的捍卫和对未来的无措层层加码,使观众如同机上乘客般投以感激,由使观众如同知情人般心怀同情。

  整部电影,直到片尾过渡为真实世界,我们已经不仅仅为具体的个体鼓掌了。片子以一个凶险的情景开始,却以一个庄重的群像收场,幸存者重聚,表达感激,像一次次修正活着的定义。痛苦和死亡无可回避,哪怕每一步向前都是通往终点,至少我们清醒的爱过彼此和周遭(再一次为整个机组人员在灾难面前的神发挥点赞)。

  世界上居然有一种美好经得起公式推敲,一想到这里,就安心。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7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在208秒的时间内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

  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商业客机首次成功地迫降在一条河流上,且机上人员无一伤亡,而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和精准的判断,拯救了机上155人的性命,也当之无愧的担得起英雄这一称号。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剖析此影片。

  其一,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萨莉机长》是部很好的危机处理教材,从事件发生到处理仅仅208秒时间,到全部155名乘客24分钟时间在哈德逊河中被救,涉及到机场指挥塔、纽约水陆警察局、河上巡逻队、周围游船、纽约消防局、全美航空公司等很多部门协作,超过1200个第一响应者、7艘载有130个执勤人员等到场营救,启动应急预案和危机处理机制,没有这么多部门联合救助,在严冬冰冷的河水中结果可想而知,换在其它国家,即使能安全降落,但能否全部安全上岸是个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反应快慢、机制、协作、软件硬件等。

  其二,从专业敬业的角度。57岁的老机长萨利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是个专业度、敬业度都很高的典范,驾驶飞机40年,运输上百万人,对职业充满敬畏和热忱,具强烈的.责任感,最后一个离开飞机,一直询问被救人员数字,是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驾驶员和机长,所以才能娴熟冷静沉着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处理和应对。不仅是技术,还有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其三,从英雄主义的角度。什么是英雄?萨利机长给出了答案,真正的英雄不是媒体吹捧出来的,而是一个团队,在灾难来临前,恪尽职守,坚守阵地,勇于承担责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保全全部乘客的安全。影片最后,萨利机长说:“不是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所有人的,乘客、救援人员、空管人员、轮渡船员、还有警局潜水小队。我们都尽了一份力,这才是我们能够幸存下来的原因。”萨利机长用强有力的结尾给出了回应,平凡尽责即是伟大。

  其四,从人性的角度。当体制和人性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选择,制定制度流程及执行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不能忽视人,制度流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制度流程的目的是工作更有序更高效,把人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而非抑制人束缚人,本末倒置。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为本不是句口号。

  《萨利机长》是部难得的好影片,建议大家走进影院用心领悟,除上述几个角度外,还有亲情人性信念,全方位剖析审视理解其精髓,定会有所受益。

  我认为,这部片子最令人思考的地方是在于萨利机长在面对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多方面质疑后,仍能冷静理性面对质疑,用35秒的时间点赢得了208秒成功脱险的载入史册的壮举。精彩的对白:“我有困难区分现实和现在这种鬼状况”“我不喜欢无法控制局面的感觉,我想找回原来的我”“过去40年我载送了百万名乘客,但最后人们却以这208秒来论我的功过!”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8

  几个月前在某电影公众号上看过这个电影的推荐,加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所以一上映就去看了。

  影片根据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水面迫降的真实事件改编,格局虽小,视角却很独特,没有将重点放在机长如何冷静处理突发状况和如何迫降,而是围绕事件发生后的事故调查过程展开,期间穿插主角的回忆还原事件全貌。听证会是全片的高潮,当电脑模拟画面证实机长所说是正确的时候,真是激动万分,好想站起来为他鼓掌。

  汤姆·汉克斯几乎是独角戏一般,将一位经验丰富的机长演绎得近乎完美。迫降时他沉着冷静,从容果断,和副机长配合默契,成功拯救了所有人;调查中,在同时面对外界的歌颂、调查组的.指控、家人的忧心忡忡三方巨大压力时,他内心又是无比的焦虑和煎熬,甚至是强烈的自我怀疑,表演非常成熟到位。影片叙事手法也值得称道,稳重简练,不花哨,不过分煽情,一部英雄题材的主旋律片能这样很难得,结尾在副机长的一个诙谐玩笑中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看完最大的感受,除了法治社会的严谨和正义,还有面对灾难时人的反应,就像机长所说,并不是没了他这件事就不成立,而是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才能达成最后的圆满结果。很感人。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19

  Sully机长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这并不只是一句谦虚的漂亮话,也许在千钧一发的关头,Sully机长确实只是发挥正常水平做好了本职工作。但这就已经很厉害了。“英雄”是世人赋予他的光环;而另一面,那些质疑他的误判才是事故起因的人,则更带有高高在上的偏见。世人总是青睐非黑即白的两极评论,却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理解他的处境。用英雄的故事延伸展现这一点,更能引起人的反思:一个英雄尚且受此待遇,他人又怎能幸免?

  各方面来说,本片的故事重点都体现为对事故后续的记录。首先是不太起眼的副标题:The Untold Story Behind the Miracle on the Hudson,不用多说了。再从篇幅上来说,整个事故前后几分钟的事情,拍出来没有回忆杀没有渲染,只是冷静地还原。撑起片长的还是后续调查那部分的故事,所以故事重心显然在事故发生后。最后重点来看看故事讲述的顺序,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倒叙插叙的手法,总觉得导演从梦境、事件后续开始是为了卖关子,突出事故的那段高潮。但我觉得不是,导演讲故事的顺序只是顺着机长的思路,好让我们更容易进入他的视角。凭着我刚看完的记忆简单过一遍:

  首先调查部门(具体是啥、利害关系我也不太了解,不想展开分析了)一开始对事件定性为坠机,这是根据他们调查得到的一些初步资料得到的明显带有问责意思的偏见,机长及时纠正说这不是坠机这是水上降落,由此引出全片的矛盾:调查部门根据十几台电脑对事故的模拟得出结论认为机长的误判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于是随着之后故事的进行我们始终带着一个悬念:到底机长是不是误判了。当被妻子问到你为什么就做出判断决定停哈德逊河上了呢,机长这才开始陷入他并不想面对的回忆。我想这时候好多观众已经和我一样等不及了,因为事故这段才是我们起初期待的大场面正片。然而看完了这段有点意犹未尽的伪高潮,我们还是没有答案,并且有点犹豫是不是我们被放到了机长视角才认同了他的判断。影片最后的`听证会才是本片真正的高潮,因为它解答了我们心中这个悬而未决的疑惑,本片的主题也集中体现于此。首先机长机智地要求把电脑模拟替换成人工模拟,然后通过质疑零延迟的人工反应时间不能反应突发事件的真实情况,为模拟过程争取了35秒的反应时间。就这短短的35秒差异,产生了和之前截然相反的报告结果,实现了大反转,宣告了机长做出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让原本高高在上想当然的调查官员彻底低头认错。在观众们终于掌握了真相的情况下,导演又利用播放事故录音记录这个情节带我们再次回忆了一遍事故过程。如果电影的重点在于讲事故本身,那么对于事故的描绘理应让人意犹未尽,这样同一段戏演两遍绝对是讲故事的大忌。但导演的目就是让我们根据听证会上掌握的信息,再重新和机长一起回忆一下事故过程,才切实体会到机长当时处境下做出准确判断是如此不易。

  还有一点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在影片一开始已经知道事故的结局是平安解决,就无法体会机长做水上降落的决定是多么艰难。影片中我们才逐步得知:实际上水上迫降的生还率极低,如果不是机长冷静地判断出返航绝无可能,并不会做出这个百般无奈的下下策。另一面,在纽约市这个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之一的城市,一旦稍有偏差,一场空难导致的就不只是一飞机死伤这么简单。

  如影片中某人告诉机长的:纽约人当然要为你欢呼了,这里最近可一直没什么好消息。停了一下又补充到:特别是关于飞机的。我想这大概是指8年前的911,对很多纽约人来说永远走不出的痛。如果机长稍有疏忽,后果必然又是一场911。因此在真实事件发生后Sully机长也确实成为深受纽约市民爱戴的英雄。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0

  这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电影,也是基于一桩正能量满满的真实事件。2009年美国的一架航班在纽约刚起飞不久即撞鸟而引擎全毁,机长临危不乱将飞机迫降在了纽约的哈德逊河上,史称“哈德逊河奇迹”。然而,就这么一句话的故事,如何拍成96分钟的长片?

  无愧于好莱坞的工业水准和编剧技巧,这部电影有限度的打乱叙事顺序,增强了戏剧冲突,并挖掘了萨利机长本人的性格,把这件虽不平凡但很简单的故事拍得算是跌宕起伏。然而它再跌宕起伏,也深受来自缺乏戏剧性的真实事件的制约。比如从起飞到迫降就5分钟时间,执行迫降的英雄萨利机长本人,也没有多少光辉传奇的过往可以挖掘,仅仅是在美国空军服役过而已(这一点电影自然也没放过,但可以看出可挖掘的.材料很少)。而回到迫降事件本身,其实反映的也是萨利机长本人技术过硬以及运气上佳,并没有多么崇高,多么无私,多么舍生取义之类的关键点。

  然而,正是这一种“无料可挖的单调”,带给了我这部电影里的最大感动。因为它讲的不是什么超人英雄,而是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其实这桩事故里的英雄,远不止是萨利机长。无论是副机长、乘务员,还是第一时间闻讯赶来的纽约警察,河道巡逻员,全部都尽忠职守,齐心协力,在冰冷的寒风和河水中救下了所有乘客,才让这“哈德逊河奇迹”得以成真。他们没有带病坚持上阵,也没有舍身搏斗歹徒,他们不是宣传片里的模范标兵,他们只是本分的做了自己的工作,他们都是当时在纽约的普通人。这里没有领导什么事,纽约市长就在电视上露了一秒钟脸。尽忠职守,似乎只是本分,就像机器一样有何大不了的?但正因人不是机器,有善恶的主观选择权,当每一个普通人都选择向善的本分,这就是这部电影和这桩事件的感人所在。

  按照某种归类方法,这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那么究竟何为“美国主旋律”?众所周知西方政治有左右之分,近年来美国文艺界的政治倾向不断左倾,似乎关注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才是主旋律。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常常称呼的“美国主旋律”,比如赞颂每个人尽忠职守的这部电影,其实是好莱坞几十年前的右翼主旋律,如今已相对稀少。本片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正是坚守右翼阵地的少数美国导演之一。

  左翼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总会引发悲天悯人的崇高感,而右翼弘扬的每个个人无差别的责任感和团结,也许更是社会稳固的基石。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1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了解到这是一部灾难片,想必应该跟所有的灾难片一样,着重于描绘灾难的过程。

  但萨利机长不一样,开始看影片时,一直以为这个故事会是以倒叙的形式回忆当时的过程,并在看的开始一直期盼着开始倒叙述说这个惊险的过程。

  然而,并没有。直到看了20多分钟,才发现,这是一部普通的,以正常人思维去展现机长事故后的心理。影片开始回忆了萨利自己成功迫降的部分过程,但是这个没有全面的过程,也让观众认为他可能是错的,把悬念留在了最后。当时第一次回忆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常的在按照步骤去操作。事实上,这个正常的背后是坚定,是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人的反应及经验。

  影片的几个看点,我认为除了机长的在迫降最后几分钟的精彩,还有机长和副机长之间的信任,默契。同时空中乘务员努力安抚乘客,表现出来的镇定,确保没有造成慌乱。当然也非常敬畏质疑机长行为的交通部安全局,根据数据不断推敲,寻求真相,找出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正是有这种公正,公平的存在,让人觉得他们也是一群敬业的爱国人。当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能够发自内心的敬佩这个曾被质疑的英雄。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因为这次事故凝聚在一起。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2

  暑假是一个闲暇的时间,我利用这个时间看了大量的电影与书籍,写观后感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

  《萨利机长》取材于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中,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当年,这架空客飞机在爬升过程中遭到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后,前美国空军飞行员萨利机长,确认飞机无法到达附近机场后,决定于纽约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终,他成功地令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创造了空难史上著名的“哈德逊奇迹”。然而,在萨利机长被媒体捧为英雄时,他却遭到了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

  “哈德逊奇迹”的创造,并不是出于偶然,也不是因为运气,他是一个优秀的机长毕生专业素养的呈现,同时也与他对于生命的敬畏以及高度的责任感有关。

  在电影的.片尾,当此次空难生还的乘客露出一张张大难不死后的喜悦的笑脸时,当他们自豪的报出自己的座位号时,传来了萨利机长的一段话:“155只是一个数字,可当你去对应一张张面孔时,那就不只是155张还有其他面孔,妻子们、女儿们、儿子们、父亲们、兄弟们,数字立马可观起来。”在现实中,当年那些机上的乘客表示,自己的生活因为这次迫降改变了。而萨利机长说:“1549航班不仅仅是5分钟的飞行经历,而是我的一生让我安全地把飞机降落在哈德逊河上。”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3

  《萨利机长》这部影片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不管到最后结果怎样,萨利机长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靠着自己40多年积累来的经验、过人的胆识和正确的决断换来了全飞机100多人的生命。当然,工作人员正确的.引导和乘客们有序的撤离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认为萨利机长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还有其中一段让我很揪心,就是萨利机长边跑步边思考那些细节,明明知道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还要那么难过,况且结果还是好的。也许,通过这个我们应该明白,永远都不要以你个人为单位来怎么怎么样,它在社会和现实面前从来都是不得不妥协的,让我们在各种不成文的条条框框下生活,这虽然确保了社会的井然有序,却也扼杀了我们个人选择生活的权利。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4

  萨利机长为什么是《萨利机长》。

  前几天在网友的博客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豆瓣拒绝修改评分的文章,其中一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豆瓣被修理是应该的,你们写的那个不是影评,只是观后感,评这种文体是比较专业的。细细想来,我看过的很多跟自己写的确实只是观后感。这里额外说一句,在当今的社会确实是这样,人们愿意将自己的所拥有的夸大之后宣扬出去,受众也愿意听取这些东西,试想真的本本分分将正常的东西表达出来,又有多少受众那?是传播者影响了受众,还是受众影响了传播者?

  话归正题,萨利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变,讲述萨利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后208秒中受到鸟群撞击,导致飞机受损,萨利机长经过多年驾驶的经验做出了将飞机迫降在河面上的决定,虽没有人员伤亡,却导致飞机受损沉没。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影片中翻译)因得到的资料与萨利等驾驶员的经验不符进行取证调查,经过几番来回对峙,最终证实萨利机长在短时间内的判断是正确的。

  影片采用插叙方法,在现实的生活中多次插入回忆事发时的场景。生活上是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质疑,以及家人没有得到结果时候对自己的担心,再加上“自由”的媒体下多种猜测等的诸多压力。而在记忆中是自己在紧急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这次的判断,往事的判断,而这些判断下都是证明了自己的驾驶经验丰富,在紧急状态下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证据与经验的`穿插进行,可以将矛盾点不断的激化并反复的左右倾斜,加强的故事情节的曲折,也强化了观影人对结果的期待,这就在解开谜底时候给人更多的期待。

  汤姆克鲁斯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对待人物的设定对待造型等都可以算得上精益求精,从《拯救大兵瑞恩》到《阿甘正传》,从《云图》到《间谍之桥》从我们看过的每一部电影中都可以体会到这点。肢体的细节,配饰的细节,人物心里的把握等多方面的原因将他推向了世界一流演员。

  谈及文化精神等。我们常常将美国电影冠上个人英雄主义,确实是这样的。阴谋论也好,文化论也好,在一个百姓看来,你将我重视,我便喜欢你,这个是个很正常的反应,难道说你将我视如草芥,我才会将你视若珍宝?在逻辑上可能说不通,同样在我们这个几千年以来都讲究脸面气节的民族可能有些矛盾。所以我们常常喜欢清官,青天。包公,海公,一个个青天不断的向我们展示着父母官的真正定义,以及人民公仆的真实写照。

  飞机坠毁与安全着陆之间只需三十几秒。而对于一个机长来说可能是没有退休金,可能是脸面,可能是阴谋,可能是名垂青史,还有可能是个人英雄主义,更可能是155条生命。但是这个是不是一个模拟游戏,动用这样大量的国家金钱为例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歌颂的吗?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拍照成电影的吗?电影的本身就给了我们答案。至于是不是文化侵袭,我认为是赤裸裸的侵袭。

  影片结尾后的采访以及一些数据给我的感受可能会更加超出了整个影片。在什么样的情况样能挽救这些人的性命。可能只有高度发达的国家吧?

  《萨利机长》观后感 篇25

  第一次前往上海的宝山万达影院,1号厅屏幕确实够大,影厅比较小,座位略靠前初看电影时少许晃眼有些不适应,不过看久之后还是能够适应的,屏幕的.确是足够宽足够高,如果坐在后排观影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回到电影,本片由真实事件改编,剧情有现实事件作为科普依据,不免把记忆中的新闻事件和电影进行穿插和对比,不得不说男主汤姆汉克斯演机长演得相当到位,从刚迫降后的庆幸,到被安全局质疑后深锁的眉头,再到得到家人支持恢复信心,在委员会旁听对自己的调查时自信的回击各种刁难和质疑。

  本片结束后的字幕出现萨利机长本人,真人还真是帅呢!

  向机长致敬!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机长才能使得155位机组成员全部获救!

【《萨利机长》观后感】相关文章:

传记影片推荐萨利机长01-31

《萨利机长》观后感06-17

萨利机长观后感11-19

电影《萨利机长》观后感01-29

观看《萨利机长》观后感01-29

萨利机长电影观后感01-06

美国电影《萨利机长》观后感01-29

电影《萨利机长》观后感范文01-29

《萨利机长》观后感4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