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亚欧博览会观后感

时间:2021-01-10 16:49:3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亚欧博览会观后感2016

  中国-亚欧博览会是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继承和升华,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于2011年9月1日至5日在中国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设国际板块、国内板块、新疆板块、专业板块,以及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板块等“4+2”个展示板块。

亚欧博览会观后感2016

  2016年1月27日,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通报了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推介会的情况:第五届亚欧博览会将于9月1至6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一起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后感吧。

  【范文一】

  2016年9月20日至25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商务部、外交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贸促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中国·乌鲁木齐·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科技节展览会为期5天。全省共有25个职工展团参加展览会。展览会上将面体现国家战略和新疆发展需要,围绕亚欧博览会功能定位,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核心区建设。

  参展商很多,全省共有25个职工展团参加展览会,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参展品有很多,从丝网花做成的工艺品到农作品的工艺品,比如用玉米的嫩皮编制工艺品,再到比亚迪的电动汽车等等,涉及到了诸多领域。

  展览会上将举办全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展览,职工优秀创意获奖作品展览,职工优秀科技人才风采摄影获奖作品展览以及几十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绝技绝活展示等活动。

  展览会中各种展品可圈可点。有一种3D激光打印机将人像惟妙惟肖的印在了玻璃块中,成为了观赏性极高的工艺品。还有来自咸阳的特大石榴,让观众们叹为观止,原来石榴也可以长这么大,都快赶上菠萝的大小了。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也是本次展览会的亮点,在这个能源危机的世界,节约一点能源就是为世界做了贡献,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一定会是当今乃至今后世界的主流。

  本次展览会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激起了我们求知的欲望,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一定会好好工作努力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为企业做贡献。

  【范文二】

  本次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亚欧博览会完满成功,我们相信,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探索市场引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会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本着“隆重、热烈、安全”的原则,举各方之力,努力打造全新版的第五届亚欧博览会。

  90年代初至2000年初对华商来说可谓是黄金时代,大批的华商在这一个阶段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少部分华商建立了相当规模的企业。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成熟,意味着华商贸易淘金时代的结束。成熟的`市场环境,意味着留给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轻工业的利润将是有限的。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企业面临的转型方向无非两种,一种是大型化方向发展,以足够大的销量保证足够的利润,而另一种则是向专业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以提高产品本身的价值保证利润。而不论从何种方向发展,我们都会面临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的提升,淘金时代的结束是所有华商要接受的现实。

  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在未来的经营中,华商贸易如果想保持甚至增加产品的销量,增加成本将不可避免。

  一方面,我们需要增加拓展新的销售渠道的成本,例如参加有针对性的展会,向市场外走出去,寻找新的客户群,而这样的商业行为势必涉及到多方面的成本。如展会参展费用,展会人员费用,交通差旅费用等。

  另一方面,我们目前华商公司的人员配置多为简单的商店卖货形式的人员配备。例如仅限一至两名接待来访客户的销售人员,仓库的理货人员,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能带来客户,或者走出市场寻找客户的销售人员,缺乏提供增值客户服务的管理人员,例如客户管理,售后管理,客户跟踪,销售渠道维护等专业人员。而如果一家寻求发展的公司,这些人员的成本是需要有投入的。当然,也完全可以是以经营者本人通过学习、培训,来提高自己职业素养,以经营者本人来完成这些职能。

  除了展会的形式,还有一些新兴的渠道也是值得考虑投入的,例如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销售的形式,传统的销售模式受地理、通讯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做到信息和商机的实时沟通与分享。而互联网的形式完全打破地域的概念,B2B,B2C这些全新的商业模式已分流了相当大部份的传统市场。华商如果以这些全新的理念作为切入点,结合我们手头现有的资源,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市场尝试,而这种形式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经营模式。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对于新的渠道拓展的一些想法与尝试。我们希望广大华商能在实际的经营中集思广益,寻找新的方向,在当前艰难的环境中寻找新的出路。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增加人力资源的投入和渠道维护的投入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