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冈仁波齐》观后感

时间:2024-05-23 13:50:5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冈仁波齐》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冈仁波齐》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1

  像我这样所谓的修行人,对于磕长头朝拜拉萨,连观想一下的勇气也没有;有时候去藏地碰到在路边匍匐的行人,连眼神都不敢在他们身上停留太久。

  《冈仁波齐》在我的内心狠狠的扎了一下;对于一个灵魂就是信仰本身的民族,除了深深的敬仰,我没有资格评论;但对于修行人而言,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菩萨的勇气,对于苦难一点点都无所畏惧,对于众生苦乐的承担也无所畏惧,这才是所谓的勇气吧!虽然理论上知道很多,但真正的勇气表现出来,确实让人震撼!

  然后是对于众生的惦念,不论是杨培叔叔还是路上碰到的老人家,都一再的`说“要想到为所有的众生,所有的苦难众生去朝拜”这种惦念更加让他们慈悲,坚韧吧!

  再就是他们对于生死平和的态度,生对于他们来说是喜悦的,也是平常的,所以一个即将临盆的人去朝圣,那么平常;杨培叔叔死了,死就死了,像生一样自然,没有哭天抹泪,他们真正接受这种无常,接受这种生死的自然规律。

  最后就是对于困难表现出来的谈定、随缘;车子坏了,坏了就坏了,拉着走,没有抱怨,没有诅咒老天爷,也没有自艾自怜;到拉萨没有钱了,没钱就去赚,那么平常,自然;还有在河边跳舞的一段,他们的喜悦,很容易。

  从头到尾,没有很多的台词,没有大喜大悲,一切都如他们的灵魂一样安静、平和;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一点都没有华丽的成分,但对于生命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华丽吧!

  我想起米拉日巴尊者说的一句话“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

《冈仁波齐》观后感2

  《冈仁波齐是一部艺术片,但更像是一部纪录片。据了解,资金投入只有300万元左右,但票房已经超过1亿元。这部电影震惊了人们的两点:一个是美丽的西藏风景,另一个是纯粹的藏族人的心。

  西藏是一个自然、美丽、独特、神秘的地区,荒凉的高原,无尽的田野,茂盛的绿林,高耸的雪山;奇怪的寺庙,精美的壁画,聪明的.喇嘛,真诚的信徒。…在讲故事的同时,摄像机以清新美丽的镜头语言逐一向大家展示了这部分西藏自然人文景观。

  故事从一次朝圣之旅开始,孕妇、年轻女孩、年轻女孩、犯罪屠夫、老年人、普通牧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期望,只是几句容易讨论,无畏的旅程,艰难的过程,捡起行李在路上,仿佛邻近的村庄,一路长头,撞到数千英里外的圣地。

  路上的几个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到水,一句让我们敲过去,团队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依次冲进冰冷的水里。拖拉机头坏了,手动拉车很累,但他们仍然像往常一样孕妇生下孩子后,没有所谓的禁闭身体恢复,直接回到朝圣队。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佛陀的真诚,对圣地的渴望。

  据了解,在拍摄过程中,船员们遇到了一辆旅游巴士似乎有40多人,路过,突然,他们看到车掉在河里。生命的存在只在一瞬间。

  制片人李雨林在接受《拙见》采访时说:我的理解是,信仰与宗教无关,但每个人都有我们的信仰,但信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认为:信仰是你的价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达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为的人。如果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就不会再纠结于生活的收获、荣辱和苦乐,心中只有现实的宁静、纯净的向往。

《冈仁波齐》观后感3

  冈仁波齐是藏民心中的神山。今天的这部电影就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万千藏民的缩影。

  这部与神山同名的电影《冈仁波齐》如果拍的不那么细致,再分成五六集,完全就是一部完美的纪录片。从一个藏民要去朝圣,再到两个、三个、四个、六个、九个……再到对出发的准备……他们踏上了一千两百公里的朝圣之路。

  本片并没有大片般的跌宕起伏、绚烂、耀眼……有的只是对于藏民们情感的真实表达与他们无比坚毅的信仰的流露。

  这也许是乏味的,与新上映的《变形金刚5》不可同日而语,可正是这种“乏味”,才使得看的人们去细细品味它所想要真实表达的是什么。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一部纪录片,前段时间还有一部电影,叫《我在故宫修文物》,而在CCTV9记录频道,你是可以找到这样一部多集的同名纪录片的。

  正是因为这个,《冈仁波齐》并没有走常规的电影、大片的老套路。

  本片所有的台词加起来还没有一部正常电影的一个主角的个人台词多,可这并不意味着无趣与对于时间的浪费。这就像人的一生——是要用时间去慢慢品味的,而《冈仁波齐》讲述的是无数藏民在朝圣路上的艰难与曲折。

  电影中,无不体现着藏族人民的信仰之坚定:朝圣的队伍中有一位孕妇,她并没有好好的'像汉地的多数孕妇一样“坐月子”,而是毅然地加入了这个要走一千两百多公里的队伍。在路途之中,她生产了,在生下孩子后的次日,她依旧回到路上,做着在我们看来千万篇如一律且劳累的“大礼拜”。这是一个刚生产完的母亲啊

  随行的还有一个小女孩,并没有说她的名字,看着大约八九岁的样子,她也像大人一样做着“大礼拜”,在这途中,小女孩生过一次病,却并没有停下朝圣的步伐,甚至没有叫过一声苦。她的母亲说,不要休息,磕头,磕头是很好的。她最后随大人们一同来到了冈仁波齐。

  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举例。

  其中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众人在马路上做着大礼拜,一辆车撞上了他们的补给车,补给车被撞进了路旁的小沟中,一副残破的模样。装补给车的车主在众人的责备声中喊到:“车里有一个呼吸困难的人,如果不在两个小时之内到拉萨……就会有生命危险……”。换在汉地,我想这就算在怎么着也得把肇事车主的手机号留下或叫保险公司来,再怎也得报警的吧;可那补给车的车主从沟中的车里爬了出来,揉着肩膀,说:“你走吧!救人要紧!”那人就像见着了希望一般地拼命道谢,最后开着车走了,连一分钱都没留。

  朝圣的众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恼火或气馁,这时,队伍中的青壮年男性们说:“女人在后面礼拜,我们把车推着走!”于是,他们就把被撞毁的车头抛下,推着车厢接着走,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除了生死,都可放下。

  看到这,我想,画风终于不是那么累了;可谁知,当男人们把车连拉带拽地拖到了前面的时候,又跑回了他们开始拖车的地点,磕起了长头。

  这是他们的信仰,不能漏下一点点!

  还有一处令我记忆犹新。他们中最老的那一位,在一觉之后没有醒来,人们发现他已停止了呼吸的时候,没有惊呼,没有叹息,没有哭声。只有淡淡的哀伤。

  这就是藏族人的信仰!除了生死,都可放下。不!生死都可放下!多么虔诚、多么坚定的信念!

  就是这么一部“不是纪录片,却胜似纪录片的电影”在对于藏族人的信仰的描述方面打动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冈仁波齐》观后感4

  艺术最需要的是真实

  从拍摄的技巧和方法来讲,影片很少有人物的面部特写或泼墨重彩的语言表述,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场景的自然呈现,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我更觉得它像一部写实的记录片,记录了一群人下定决心做一件事的起初和过程。没有华丽的妆容和服饰,没有深不可解的台词,有的是平铺直叙的对白和不怎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也许正因如此,影片才更显得贴近现实生活。

  与其说导演在拍摄电影,倒不如说,他只是将当地的生活某态通过镜头原生态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设置,都是本色出演,自己扮演自己,这是艺术真实感的来源,也是打动人的地方之一。

  艺术本身所蕴含的意义要高于生活的琐碎,但是其始终来源于并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艺术的价值在于将某些哲理或感悟赋予平凡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而由观影者自我去感悟,而不是将所谓的大道理直接从生活中抽离打包并以猛灌鸡汤的形式强行输入到每句台词中。所以,真实应该是艺术最不能缺少的品质之一。

  反观我们的人生,也许不会因为一部影片就能有多么起伏波澜的变化,但至少,我们有了思考的契机。这应该是真实的影片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冈仁波齐》间接传达出了艺术的真谛:最精湛的电影,其实是演员并不需要去扮演谁,而只需要做好自己。

  生命在于敬畏

  “我杀了那麽多耗牛,想去朝圣赎罪”。

  “只有在上坡路她自己体力不支的时候,她才肯让毛驴拉车,她心疼毛驴,毛驴就是我们的家人”。

  “我想为死去的那两个人祈祷,也祈祷更多的'人能幸福安康”。

  我们见惯了心安理得的掠夺和杀戮,从来不曾因此而怀有丝毫的愧疚,生命究竟能在多大的意义和程度上得到尊重和理解。几乎没有人教导过我们,我们能看到的是,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对孩子生命观的培养,远远比不上强压之下榨出一张满分试卷所带来的荣誉和成就更能让人满足。

  这几句再朴实不过的语言和独白,展现了当地人纯粹的生命观和朴素的自然观,对生命的敬畏应该建立在足够信仰的基础上。有信仰,才能有敬畏,而后也才能通晓,人的欲望必须要有精神界域的限制。正所谓,有可不为方才能有可为。

  西藏被誉为灵魂的栖息地,圣洁的天堂,它之所以能够承载得起灵魂的重量,可能不仅仅是地理原因,也跟当地的人为,信仰,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有关。除却生命观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平等和尊严之外,《冈仁波齐》也通过朴实无华的表白,让我们体会到了人和人之间的大爱和关怀。

  当所有的人匍匐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急速在旁边一闪而过的时候,那一刻,突然觉得那些现代文明在这些匍匐的双膝以及肿胀的额头下显得如此渺小。

  你会听到同伴小心地提醒同行的人:小心路过的汽车;也会注意到,即使在雪花如毛的半山间,每一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时,人们依然将暖和的帐篷让给妇孺……在前行的每一步中,都要为死去的同乡或者为更多的人祈福,希望幸福和安康,能够抵达更多人的心灵。

  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生,在路上,死,也应该在路上。

  丁孜登达还在母亲身体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朝圣之行,我们感叹这个小生命在一千多公里的曲折路途中渐渐长大,当他逐渐会哭,会笑,甚至会说话,会走路时,生命就在这一次次的朝拜中强大和坚毅起来。当所有人为生命的盛开和绽放欣喜的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生命的逝去,亦是随时随地,恍如花开花落。

  杨培长眠在了圣山脚下,悄无声息。生命就这样平和的结束,直到前进的最后一步。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我们从婴儿到幼童再到成人,似乎一直在寻找一个躯体的栖息地,所谓的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似乎等所有的欲望都尘埃落定后,人生就可以一马平川。可是再过稳定的人生,也抵不过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来的巧妙啊。

  生啊,就在每一次细雨的滋润中,和每一次春风的吹拂中。

《冈仁波齐》观后感5

  看《冈仁波齐》之前,老天爷颇为应景地设计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桥段——赶在济南闷热的夏季晚高峰,下起了一阵夹雹带雷的骤雨。这使得准备出门挤公交去影院的我,听着窗外铁皮雨搭上没有一丝懈怠之意的雨点声和不时传来的充满恐吓意味的雷声,顿生一种仿佛要作一场朝圣之旅的虔诚感和悲壮感。

  当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略显夸张的感受,还因为提前知道《冈仁波齐》是一部有关藏民朝圣的影片。

  说它是故事片,但其实更像是纪录片。影片几乎是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在呈现一段生活、一种状态,而不像是表现一个分明有编剧设计的故事。当银幕上那一群自发去拉萨冈仁波齐神山朝拜的藏民一遍遍地全身匍地、磕头、起身、夜宿、念经,它所完成的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行为尽量如实的还原,也是电影表现手法上对“重复”的不断运用或显现。重复的用意何在?

  显然,用来与内容相对照,影片里的这些重复隐含着在各种“变数”面前益发凸显的“定力”——亦是藏民信仰或生存信条的“定理”。电影设计的“变数”体现在一路之上的气候多变、孕妇产子、拖拉机被撞、跋山涉水、老人亡故等情节,但诸般考验又都在众人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动作中变成“执着”“笃定”“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仰的力证。

  对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经形成某种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维定式。虽然其中不乏真诚的情感,但单纯地展示信仰的虔诚,却也难免流露出一种他者视角下的“游客心理”。事实上,信仰与生存之间的关系,在许多优秀的影片里被阐释为“救赎”;但吊诡的是,恰恰在有关西藏题材的国产片中鲜有触及(去年的《塔洛》在这方面不知是否有所突破)。信仰在这里被悬置。信仰成为一种无须讨论、无须思考,更无须怀疑的生命记忆而非选择,如同《冈仁波齐》中那个还没学说话就先听到念经、还没学会走路就先参与了磕长头的旅程的新生儿一般。

  然而,这样一种不问来由、不问结果、单纯而炽热的信仰,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以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不断放大、彰显、渲染、刷新其意义。此意义不是指向对于这一种或那一种、“愚或是智”的信仰的反思或怀疑,而是对信仰本身的尊重与敬畏。以此,或许影片具有超越他者视角,而赋予普遍关怀的新的可能性。

  现代人信仰缺失是普遍问题。寻求信仰,貌似成为治愈现代社会滋生的`各种精神疾患(还并非身体病痛),如空虚、迷惘、厌世等的治世良方。然而,过度标榜功利目的的信仰却往往徒有虚表,显得可疑,更其败坏了信仰的神圣性。真正的信仰,应该是兼具神圣性和日常性的属性。何谓“信仰”?影片用作片名的“冈仁波齐”或许透露出某种玄思与启迪:信仰,就是像“冈仁波齐”一样的一个“目的地”;怀抱着对这个我们信其为“神圣”的目的地的执着信念,一路前行,就是信仰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意义。

《冈仁波齐》观后感6

  有信仰的人一直善良和体贴的,即使是随行的拖拉机被一辆越野车给撞翻在路边,他们想到的也是越野车上的人需要快点送到医院救护,而他们自己能做的只能是飞速做出决定,拆掉撞坏的车头靠人拉车继续前行,这里无人抱怨,无人迟疑,这样朝圣的道路,犹如佛经上讲到的故事,所有的磨难都是上天的考验,没这部分逆境、磨难,无始劫以来积下的债如何还?所造的业怎么样消?当你经历、当你跨越,你也就得道证悟了!

  翻越米拉山5000多米的高峰,终于一路下山看到了远处的布达拉宫,大伙默默的集体站在那里遥望施礼,内心的激荡无以名述,我作为观众久久不可以平静,所有的.辛苦在那一刻是值得的,金光闪耀的布达拉宫是每个西藏人心中的圣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虽然冈仁波齐圣山还在远方,但至少到达拉萨让他们坚信:每一天,无所畏惧,坚持心中的信念,善待每个身边的人,珍视所有些生命,甚至那只马路上缓缓爬行而过的虫子,所有些善总会让灵魂到达彼岸。

  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需要历时一年用脚行走、用身体丈量长达20xx多里的朝圣的道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雪山脚下日渐拉远的队伍,转山尚未开始,经过拉萨完成补给和休养,去往圣山的道路还在前方,如此的含义好像比拍完全程更有含义,修行的道路不就是如此吗?

  这是一部藏民本色出演的真实电影,日常最真实的故事被用一年的随拍搬上了屏幕,每个人都是真名真人真角色,虽然我从小成长在那片神奇的土地,却并没那样近距离的认知过藏民的朝圣的道路,这一次,跟随电影的镜头用一种全然浸入的视角看完了电影,内心升起对电影摄制组由衷的尊敬和感恩。

  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这样的好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大家从电影里只不过看到没尽头的大山、雨雪、米拉山顶上飘扬的经幡漂亮而神圣,可是我却非常了解走到那里绝大部分人的身体反应之痛苦,五千多米的海拔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而摄制组却在这样身体巨大的挑战下完成了这部具备很意义的电影的拍摄,这样对信仰的尊重、对藏民一路朝圣的真实再现难能可贵,假如你想要看这部电影,必须要去影院支持!

《冈仁波齐》观后感7

  星期天闲来无事,在麦购网上购买了三张电影票,一家三口便匆匆赶去看晚上的一场影片《冈仁波齐》。

  影院并不大,宽敞的皮沙发坐着还蛮舒服,但不久影院工作人员就过来说:“对不起,就正好8号厅的空调坏了,观众可以随意去其他厅观看其他影片,但看《冈仁波齐》就得顶着大汗看,看修行的片子就得修行着看。”我是真心佩服这位老兄的口才,宁是把观众即将面临的情绪大爆发转变成了满厅哄堂大笑。于是灯光暗下,台上和台下都开始了修行人生。

  生活是平庸的,生命是平凡的,而当我们平凡的生命开始追问起我们是为什么活着,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一种东西——信仰

  普达村的村民扎堆因父亲去世,决定带叔叔去朝拜大昭寺和冈仁波齐峰。消息传开,村民纷纷有加入者,其中有屠夫一家三口,有孕妇夫妻俩,有盖房子不顺的小伙还有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这段叙述冗长而平淡,再加上光线昏暗,厅内的空气浑浊而闷热,我周围的几对小情侣纷纷因忍受不了而离席去了别的厅。

  一行人终于走上朝圣路了,一架拖拉机载着众人的生活用品和帐篷慢慢跟在朝拜者后面,众人七八步三扣一匍匐就这样开始了丈量土地的朝圣路。上路时是刚刚过完藏历新年,大山依旧在荒凉沉睡中,朝圣的十来个人从国道318的3075处一步步迈向心中的圣地。十八岁的少年走在队伍前面,身体也最为矫健,以至于看不出他有什么残疾,他扣板的声音也如他的生命一样清脆悦耳,五体投地时也带着滑板的声响,这声音在我听来是朝圣路上敲击出的最动听的音符,前面的扣板响起后面的此起彼伏,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虔诚的膜拜。

  后面的妇孺则显得力量微弱些,常常让人担心小女孩能否坚持下来和那孕妇腹中的胎儿是否经得起这扑地的颠簸,同样作为女人的我心一直都是揪着的。而最终这个婴儿降生在朝圣路上,她没有电影里的哭天喊地,但是那种撕裂的痛我是经历过的,我敬佩着这女人的隐忍和坚强。生产后的她只做短暂休息,然后就开始了把孩子放在拖拉机上,她跟在队伍后面继续磕长头,孩子哭了就上车喂奶的朝圣带孩路。

  我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答案,但是,只要我们的灵魂在路上,它会一千次的追问又将一千次的坚持下去。

  日复一日的朝圣路,从海拔3000多米走到了海拔5000米,从冬的荒原走到了春的繁茂,永不停歇的脚步,永不言弃的团队使他们亲如一家。朝圣路,是一支简约而单调的歌,在这条路上,人的'躯体如一个卑微的皮囊,经受着泥侵灰蒙,经受着风吹雨淋;而灵魂却在一日日的朝圣中不断升华,它似乎总想从肉体中脱离出来,它在日日的打磨中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在一次下雨天山体滑坡落石中大家都跑去掩护落石集中的地方的人,石头砸伤了几个人。盖房子的汉子说:“你们都知道我家去年盖房子死了俩人,还欠了20万债务,我现在又被砸伤腿,我爷爷一辈子没做过坏事,我爸爸也没做过坏事,我也没做过坏事,为什么我们家会这样?”一群人默默无语,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朴实的陪伴,他们说:“没关系,我们等两天,等你腿好了再走。”

  看到这里,你会看到人类最朴实的信仰和最朴实的语言。大家聚在帐篷里念经是给彼此最大的信心和安慰,念经声划破夜空,无数次地抵达闪烁的星空,在这个神秘的高原上缭绕,那些声音飘上高空时你便有了神圣的感觉,因为它深沉、苍凉,和菜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嘈杂截然不同,我第一次看见声音从人的头顶出来,以光的形式穿透夜空……

  信仰不需要监督,它是开在我心头的金莲花。为了找到你,我愿意跋山涉水、风雨无阻。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他们从春又走到了夏,走过云雾缭绕的山脊,走过绿野吐新的草地,巍峨的山峰也为之动容,从严肃冷峻的荒原绝壁也转变为一碧千倾的人间仙境。唯一不变的是一颗虔诚的心,哪怕遇到这样的水洼,也阻挡不了他们匍匐丈量的朝拜之路。

  看到这里,那前仆后继爬在泥水中的场面着实震撼人心,我深深感到了信仰的力量,人一旦有了信仰,是不需要任何人的监督的,他绝不会偷懒一步或者悄悄走捷近。

  生命中充满了无常,当我们无法改变结局时,不如积极地接纳它。

  路上发生了汽车和拖拉机相撞事件,这些人了解到车上的人由于高原缺氧司机着急着往山下送才开快车导致事故后,这群人没有愤怒,他们平静地接受了现实,放走了汽车司机。由于车头被撞坏,一群人只好抬着车身一步步走向百里之外的大昭寺,在接近米拉山口时,上坡的路艰难而曲折,他们用那天生吐字如经的歌喉吟唱着:“我一步一步朝山上走,雪花一点一点往山下落,在我与雪花约定的地方,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拥有同一个母亲啊,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啊,命好的当了喇嘛,命不好我去了远方啊……”

  歌声一遍一遍重复着,藏文里的尾音和蒙文有很多相似的回旋,带着一份淡淡的苍凉,一份淡淡的忧伤回荡在山谷,回荡在飘扬的经幡里,回荡在我的心里……

  死亡不过是身体回馈给万物的一个轮回,它让我们懂得,在所有的生命链条中我们也只不过是很平凡的一环,当一切尘归尘土归土以后,那个叫做灵魂的东西需要有个安放的地方。

  他们终于到达了日思夜想的大昭寺,短暂的停留后又踏上去冈仁波齐的路程,冈仁波齐如一座丰碑矗立在眼前,而那个早晨杨培爷爷却再也没有醒来。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死亡这么美丽,就如费列罗在《生命的礼赞》中说的那样:“你从尘土中来,必将归于尘土。”他死在了他向往的天堂,他似乎到达了灵魂的归所,即使法师已经准备好肢解他的尸体,即使秃鹫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天上盘旋,可是我和那些朝圣者一样,没有恐惧,只有安慰。因为谁的灵魂不是在路上?死亡只是贡献出了一具肉体,在神圣的冈仁波齐面前,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影院的灯亮了,我才发现坚持看完的人有三分之一,而我也早已热的衣服贴在背上,只是我自己全然不觉。这场没有预定剧情,没有大牌演员,只是一路磕头的电影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着我呢?

  回家的路上,我不断地问自己。在华灯初上的城市里,在川流不息的车灯里,在浓妆艳抹的人群里,我们谁可以说自己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安详?我们不是在羡慕着别人越住越大的房子,就是焦虑着自己越来越渺茫的未来。为了那些利益人们殚精竭虑,我们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灵魂却总在夜深人静时考问我们的良知。我们在笑话别人的同时自己却成为了别人的笑资,我们需要一个安定的东西住进身体,让我们的心不在彷徨和迷茫,让我们的灵魂不再遭受桎梏和囹圄。

  心中有块圣地,不让思想蒙尘,却待灵魂生香,这就是朝拜的力量。

  《冈仁波齐》像一座金字塔坐落在人迹罕至的高原上,海拔六千多米,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誉为“世界的中心”,梵文中是“湿婆的天堂”,是佛教里传说中的须弥山,它常年覆盖的雪如水晶般冰雕玉器,那边缘整齐的山型如莲花般让人心生敬畏,它是我们心中的圣地,你每次看到它内心都涌起无限敬仰,那份憧憬可跨越关山,化作无数道佛光穿越万水千山。人可以没有宗教信仰,但绝不能没有精神信仰,否则就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我们的灵魂找不到居所,被罢黜在外,而灵魂却一直有着“王室血统”,总有一些高贵的灵魂为回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而我,愿作它的追随者。

《冈仁波齐》观后感8

  电影讲述了

  十一位普通藏民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他们历时一年,从芒康小镇一路向着西边,经过拉萨再到冈仁波齐,用磕长头的最虔诚姿势走完了2500公里的朝圣之路。

  这十一位朝圣者,都是家庭贫困的藏民,去朝圣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带叔叔了却心愿的,有因做了屠夫想赎罪的,也有因家庭变故而去求福的,他们中有饱经沧桑已经72岁的老人杨培,有成熟稳重的48岁掌舵人尼玛扎堆,有23岁怀孕半年的次仁曲珍,还有天真可爱才满9岁的小女孩扎西措姆,他们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个体差异,但却怀着一致的虔诚与毅力。一路上,他们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艰辛和考验,恶劣的天气。简陋的食宿。磕长头的艰辛。半路生下孩子。猝不及防的车祸。历经千辛万苦到了拉萨却发现没了去冈仁波齐的盘缠。到了冈仁波齐脚下杨培在睡梦中离世……

  这些艰辛和意外,任何一个都可能让我们这些藏区以外的人们轻易就放弃进藏的努力,但是他们却没有,面对艰难与困苦,他们坦然相对;面对灾难和意外,他们绝不退缩,当我们这些乘坐飞机。火车和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进藏的人还在不停地抱怨进藏的辛苦时,他们却用最坚定的身影一步一步磕着长头完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朝圣之旅。

  影片中有几个情节让我非常感动:他们一路省吃俭用却还热情地招呼路上相遇的.朝圣者,将所剩不多的食品分给他人;当他们被一个好心老人留宿时,他们主动帮老人干农活来回报老人;当装载

  便留在拉萨打零工,等赚够了去冈仁波齐的费用再出发。似乎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他们朝圣的步伐,三步一磕的艰辛。餐风宿露的窘迫,让他们一行人看起来格外的凄凉。憔悴和肮脏,但他们却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以及最干净的灵魂,藏区之外的人们或许很难理解和认同藏民们的这种信仰,甚至有不少人质疑他们用一年时间徒步2500公里去朝圣的意义何在?也许在凡人眼里,与其耗尽一年时间辛苦朝圣不如去努力赚钱——在他们看来,后者更现实也更迫切。通过《冈仁波齐》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知道藏民们的信仰有多坚定,但我并不知道这种坚定还能以如此淡定从容的姿势来展现。感谢那些朝圣的背影,是他们的平静和坚定,才让那片神奇的雪域高原身处浮躁喧闹的花花世界包围之中,却依然得以保存住最湛蓝的天空。最清澈的湖水以及最坚定的信仰和最纯洁的灵魂。

《冈仁波齐》观后感9

  虽然《变形金刚5》仍旧在影院热映且大卖,但原本属于该片的场次已经渐渐地被一部 文艺片占据。导演张杨执导的第十部影片《冈仁波齐》以27%的上座率一举超越《变形金刚 5》,并且票房也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这对一部小众的文艺片来说无疑是一次成功的逆袭。 《冈仁波齐》比《变5》早两天上映,尤其是在《变5》上映后,该片的排片曾一度跌至0. 1%。但此后,该片凭借不俗的口碑开始了逆袭。昨天,该片的排片比例已经能够达到5%, 而且是在多部新片上映的情况下得以提升。张杨的这部《冈仁波齐》从头到尾只讲了一个简 单到朴实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11个普通的藏族人从家启程,翻山越岭2500公里 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

  这群人中有即将临盆的孕妇,也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震撼的 西藏四季风光,接受了生与死的考验。有灾难与变故,也有柔情与温存,让这部看似平静至 极,甚至拍摄手法模仿纪录片的电影,却能在两个小时内带领观众感受内心的波澜壮阔。

  虽然该片并非是一部纪录片,但讲述的内容依然可以触动人的内心。该片的口碑也由此 一路走高,在豆瓣上评分高达7.8,属于国产影片里非常高的'一个成绩。

  有影评人表示,这是观众一次自发性的选择。在《变5》口碑愈发稀烂的当下,观众不 希望再被这样的爆米花般的爆炸大片占据双眼。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喧嚣的档期寻找一部完 全不同,可以洗涤心灵的电影。而靠着在朋友圈、影迷论坛、专业媒体的引导下,越来越多 的观众发现了这部《冈仁波齐》。

  不过,相比此前质量颇高的文艺片《路边野餐》600多万元票房的惨淡成绩,《冈仁波 齐》虽然逆袭成功,却依然不能证明整个市场的口味在转变。国产文艺片依然需要在更多的 平台去精准推广他们的影片。

  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院线的排片依然是一种粗放型的模式,更适合商业大片和 娱乐大片,对于文艺片来说,院线排片是一片野蛮的森林,一旦没有找对路子,就很有可能 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冈仁波齐》观后感10

  当初怀着一颗期待又平静的心走进电影院去看《冈仁波齐》,离上一次走进电影院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一直在琢磨着:这部电影(确切的说,应该叫电影纪录片)应该是叫好不叫座吧(具体原因后面告知)。

  最近这部电影的宣传是从某个网络视频平台上看到的。由于我去过两次西藏,对西藏有一种特殊的怀念,看到《冈仁波齐》的简介的时候,就决定一定要看一看这部电影,所以就在昨天,一个人去了电影院。

  也是在昨天,看到某新闻网站的佛学频道里有一篇别人写的关于《冈仁波齐》的文章,多是对“信仰”、“佛教、“藏传佛教””的个人角度的深层次解读,于是提高了我的期待。

  直到我坐在放映厅里的时候,看到里里面熙熙攘攘的目测整个影厅里不超过20个人,还有两个是妈妈带着儿子去看的,在开始前大家可能都是认为即将看的是一部“电影”,直到电影开篇的时候,由藏民最普通的生活镜头开始了整部电影的节奏。.。.。诸多细节不在这赘述,就从电影里的一群藏民开始朝圣之路说起吧。

  以前在藏区看到很多磕长头的人,也听到过说他们都是磕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一直在路上,当时觉得还将信将疑,心里也常常想着: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地笃信和虔诚?在电影中,他们从家门口开始启程,带着家人的期盼和担忧,上路了。

  坦白说,在他们磕下第一个长头的时候,我被感动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但是在这个时候,坐在我身后的一对小情侣在嘀咕:他们为什么要这样?

  如果说这部电影通篇在讲述的是一群藏民的朝圣之路,那他的主旨就是:信仰与人生。

  这部纪实电影,用最平实的电影镜头记录着这样的一群平凡的人的朝圣之路,可以想象的到,从他们的家乡——芒康县到拉萨有1200多公里的路程,还带着一个即将临盆的孕妇和一个九岁的女娃。一个年迈的老者和一个“沾满血”的屠夫,两个刚成年的年轻人,一个即将当爸爸的男人和和两个中年父亲,也许有些人从出发的时候就不确定会否能走到终点-冈仁波齐。

  这群人的朝圣之路,在电影的镜头展示下,显得极为平凡,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磕头-搭建帐篷-做饭-念经-睡觉。日复一日,不管风雪还是暴雨,亦或是路遇车祸,没有人会在这条路上放弃。

  在朝圣的路上,有一个新生命诞生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会认为孕妇生完孩子应该会把孩子带着返回家里(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思维),但是他们没有让孩子回到原本温暖的家,而是带着刚出生的婴儿继续上路,并且成为他们朝圣的一份子。.。.。

  匍匐、磕头、起身——匍匐、磕头、起身。.。.一个动作、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不管外界自然环境如何变化,他们的生活姿态从不改变,换句话说,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当下,和一个远方,这是我从这部影片里看到的最真实的人生信仰。

  在他们磕头的路上,有无数的路人走过,万千的路人眼中,有万千个他们,而他们的眼中,也许万千个路人,就是一个路人。

  我想大多数不了解这些信徒的人都很难理解他们这样的一种坚守和信念,其实我也一样,我也不过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角来看待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也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群人。我们常常习惯用一种生活方式去评判另一种生活方式,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你们信佛的人,到底是在信什么?你们真的不吃肉吗?或者你们吃肉佛祖会惩罚你们吗?。.。.。.我就回一句:“呵呵”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城市里的生活逻辑和态度,生活在农村的人,也有农村人独有的思维。

  向外看,每个人都有追求,或是生活物质,或是名利;向内看,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放到大千世界里,都差不多,有的人执着于向内寻找生命的意义,不断探索这一世的终极使命和理想。

  有的人在衣食住行里追求极致的升华,生命本身没有好坏,生活本身也没有对与错,而人生来就有不同的心识,短短数十载的光阴,用物质包裹了原本透彻的心和灵,也有人生来就像挣脱这层包裹,有的人在历经沧桑后看破了这层迷障。

  如果我们有幸找到了远方的方向,那就寻着这个方向“匍匐、磕头”,如果我们依然在所谓的当下徘徊,也可以“匍匐,磕头”。所谓信仰,其实真的很简单,你笃信什么,并且坚守什么,当下其实你已经得到了。

  人生无常,黑也无常,白也无常,好也无常,坏也无常,善业无常,恶也无常。.。.。.唯有生命的信仰会让稍纵即逝的光阴在当下永恒。

  无常,才能让生命璀璨!

《冈仁波齐》观后感11

  《冈仁波齐》上映的时候,我正在看《人类简史》,一边是人类信仰的精神追求,一边是人类发展的群体变迁。

  没有好坏的区别,只是想到《人类简史》中的评价,“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信仰就是一种思想模式的极致。而对于信仰的践行,除了有依据的修行,便是朝圣的身姿。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生老病死,佛教将一切的遭遇与离别都解析为因缘的聚合离散,而朝圣,既包含了对过往的忏悔,也融摄了对未来的期许。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与心的合一,如此的坚持,如此的锲而不舍,如此无所畏惧……只是因为,我们对于生命的.敬畏。

  然而,我们必须牢记在心里的是,朝圣的重点并非只是去参访圣者的诞生地,或只是去凝视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场所而已。我们前往朝圣,为的是要帮助自己记住佛陀所有的教法,而其精髓就包含在他对于四谛的开示之中。

  影片中的朝圣者们,内心既有着狂妄的期许,也有着不安于世俗的过分追逐。且不论藏民这些实践来源于哪里,但如果我们行进在这条路上,必须要有自己的追求与祈请。

  事实上,朝圣的正路途中,最理想的,是要培养智慧、慈爱、悲心、虔敬心和真诚的出离心。所以在你出发前,应该发愿,愿你的朝圣之旅,不管以什么方式,都能不断地靠近佛陀的功德、感受佛陀的恩德,并能因此让你积聚福德、净除染污。

  佛法所有修行,都能够帮助我们拥有无上的智慧。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皈依。藉由皈依佛、法、僧,佛教修行的所有基本要件都因而齐备;依赖皈依之道,也确定让我们能够安住于正见和正道之中。

  而皈依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在修持时所专注的皈依对象,并非只是某种的代表物而已,而是真正地成为佛、法、僧。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会体现在无私无我之中。因此这种皈依作为朝圣的路途中所必须忆念的功德,会不断地增加我们对于佛法饿信心,也会减少我们对于诸法的执着。

  影片中,众人行进与20xx公里的山路上,三步一拜地祈求加持,不急求成,也不恼恨障缘,始终保持着最精进的姿态。同样,我们在朝拜的路途中也必须要在心里静默地修持皈依,同时在身体上不懈怠于礼敬。这是对治骄慢非常好的方法。礼敬诸佛,所以将身心的姿态都放低,如此做,是象征你将自己降服于佛、法、僧的庇护下,并且将自己最执着的“我”——你的身、语、意——供养给他们。

  我们向往一种宁静,但这种宁静,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当我们的身心五体投地时,叩首前行的画面,我们内心中,才会展现出那封藏已久的触动与共鸣,这至少说明,我们的内心,有着最质朴的对光明的向往。

  只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路上,少一些信誓旦旦,在朝圣的一生中,多一些对于三宝的虔诚。

  愿我们在风尘仆仆中,能够觑见最纯粹与极致的信仰与虔诚。

《冈仁波齐》观后感12

  《冈仁波齐》是一部艺术片,但更像一个纪录片,据了解资金投入仅有300万元左右,票房却已超越一个亿。影片震惊心灵的两点:一是漂亮的西藏景色,二是纯净的藏民的心灵。

  西藏是一个自然漂亮、独特而又神秘的区域,那里荒芜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原野,丰茂的绿林,高耸入云的雪山;与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画,睿智的喇嘛,真诚的信徒……摄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以清新好看的镜头语言将这部分西藏自然人文景观逐一呈现给大家。

  故事从一个说走就走的朝圣旅程开始,待产的孕妇、年少的女生、青涩的'少年、负罪的屠夫、年迈的老人,一般的牧民,每一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期望,只不过几句容易的商量,无畏路程的遥远、过程的艰辛,拾掇起行李就上路出发,仿佛上邻村串门一样,一路长头,磕向千里以外的圣地。

  路途中的几个镜头印象极深:碰到积水,一句“咱们磕过去吧”,全队职员毫不犹豫,依次扑进冰冷的水中。拖拉机头坏了,人工拉车本已非常疲惫,但他们仍一如反顾地走回来再磕。孕妇生完孩子,没所谓“做月子”的身体恢复,直接返回朝圣的队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佛的真诚,对圣地的向往。

  据了解剧组在拍摄时,遇见一辆旅游大巴,车上仿佛有40多个人,擦肩而过,就在一霎那间,他们看到那部汽车掉在江里边。生命的存在仅在刹那之间。

  制片人李雨林在《拙见》采访中说:“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关乎宗教,但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信仰,只不过信仰的东西不同而已。”而我想:信仰是你的价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达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为的人。而假如每一个人都每一天当作是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来活的话,大家就不会再去纠结于生活中的得失、荣辱和苦乐,心中只有现实的宁静、纯净的向往。

《冈仁波齐》观后感13

  《冈仁波齐》是一部艺术片,但更像一个纪录片,据说投资仅有300万元左右,票房却已超过一个亿。影片震撼心灵的两点:一是美丽的西藏景色,二是纯净的藏民的心灵。

  西藏是一个自然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那里荒芜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原野,丰茂的绿林,高耸入云的雪山;以及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画,睿智的喇嘛,虔诚的信徒.......摄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以唯美的镜头语言将这些西藏自然人文景观逐一呈现给我们。

  故事从一个说走就走的`朝圣旅程开始,待产的孕妇、年少的女孩、青涩的少年、负罪的屠夫、年迈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只是几句简单的商量,无畏路程的遥远、过程的艰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发,仿佛上邻村串门一样,一路长头,磕向千里之外的圣地。

  路途中的几个镜头印象极深:碰到积水,一句“咱们磕过去吧”,全队人员毫不犹豫,依次扑进冰冷的水中。拖拉机头坏了,人工拉车本已很疲惫,但他们仍一如反顾地走回来再磕。孕妇生完小孩,没有所谓“做月子”的身体恢复,直接返回朝圣的队伍。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对佛的虔诚,对圣地的向往。

  据说剧组在拍摄时,遇到一辆旅游大巴,车上好像有40多个人,擦肩而过,就在一霎那间,他们看到那部车辆掉在江里边。生命的存在仅在刹那之间。

  制片人李雨林在《拙见》采访中说:“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关乎宗教,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东西不一样而已。”而我想:信仰是你的价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达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为的人。而如果每个人都每一天当作是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来活的话,我们就不会再去纠结于人生中的得失、荣辱和苦乐,心中只有现实的宁静、纯净的向往。

《冈仁波齐》观后感14

  无法准确界定这部电影的类型,却受着"口碑"电影传播效应和从众心理驱使,去观看《冈仁波齐》的。

  张扬导演一直固守自己文艺片的情结,不轻易出手,也不算是一位高产电影导演。每出手一部之前,都会让自己沉寂上好多年。这部介于文艺片和纪录片之间,不像是有完整固定电影剧本的电影,能拍出来,而且能上院线,一上映就能赚回这么好的口碑,张扬导演已经可以欣慰了,于此同时,所有热衷于文艺片和纪录片创作和制作的电影工作者们,也足以疗伤了。

  我用"信仰与敬畏"来评点影片,也是缘于对这部影片和这位导演的一种由衷敬畏之情。

  张扬一直就是一位探索性导演,对这部影片也不例外。全片看似没有什么明显的创作痕迹,也故意丢弃了导演从前追求过的前卫电影手法,就像在机械的跟拍一群虔诚的朝圣者,记录他们一路的平凡而艰辛,朴素而崇高,壮美而真实的朝拜过程。

  全片只有音效,没有音乐,只有原始的对白,没有精心设计的台词。看腻了充斥在电影中的矫揉造作,意乱情迷,难得有一部可以以一种平静至极的心态和审美角度来观看这样一部另类的影片,也能预示出中国电影市场和观众开始往多元化,纯粹化方向演变和分流。

  在一部电影中"去"戏剧矛盾和冲突,是件很冒险的事。而在这部影片中,张扬用全纪实手法完胜的做到了。他用他看似没有手法的手法,引领着大批观众,而且多半还是年轻观众,在他们的艺术理念尚未成熟,消费观念极度漂移的精神发育期,推出这部纯粹"消费藏民信仰"的非典型类型电影,这又是在冒险中的冒险。

  全片中,导演不仅表现出自身的文化自信,还让观众折服他在如此繁荣和萧条瞬息万变,风云莫测的电影激战中,屏住呼吸,气沉丹田,跟随着那11位虔诚,脱俗,近于愚昧的普通藏民一道,去追逐对"刚仁波齐"的信仰,去膜拜布达拉宫的神灵。

  所有观众,带着自身的观影体验,尾随着影片中的这支朝圣队伍一同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心灵朝圣。那一声脆似一声,又重重敲击在观众心中最脆弱部分的"手板"声,那一条蜿蜒几千公里,滴满这群藏民汗水和泪水的高原盘山公路。那一路类似原始部落和游牧民族的`风餐露宿,那一桩桩坎坎坷坷,跌跌撞撞,生生死死的旅途磨难。都消解在这群只有唯一生命信仰的藏民的汗水中,消解在他们每天必读的"诵经"里。

  途中遇上再大的艰难,再苦的磨难,再重的打击,每到夜晚,一群人挤进帐篷,围在暖暖的炉火旁,随着领头人的那句"我们诵经吧",他们会让自己全然沉静在经书里,将尘世中的一切吵杂关闭在心门之外。

  这是他们的一段单调而漫长的"苦旅",更是他们不顾一切的一场神圣朝拜。他们的快乐,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单纯的不能再单纯。一弯清泉,一壶暖茶,一片风景,一个呼噜,就足以支撑他们迈向"冈仁波齐"的每一步去用身体丈量。

  这就是信仰和敬畏,这也是纯粹的力量。

  最壮丽的风景,往往会藏在人们望尘莫及的地方。最纯粹本身又会具有一种原生的震撼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这些生活在"钢铁丛林"里的城市人,也只能从张扬的这部纪实艺术作品中,追忆到这种信仰和敬畏,善良与纯粹的力量。

《冈仁波齐》观后感15

  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冈仁波齐,电影结束之后,坐到最后清场,似乎意犹未尽。赶回家写下这篇观后感,也算是随笔。

  记得几年前看了《转山》之后,被朝圣的神圣感,路途的艰辛,藏区的绝美风景所折服,从那个时候起,便萌生了骑行拉萨的想法,最终圆满完成梦想,所以对有关于西藏、拉萨题材的影片情有独钟。

  我不大懂电影分为什么类型,我只知道这部影片带给我的切实的感受。

  没有动荡的悲喜,没有跌宕的曲折,超多的长镜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是没有插曲的,跟转山完全不一样,也许转山能让你泪流满面至啜泣,

  冈仁波齐却真实到极致的还原了藏民们在磕长头的漫漫朝圣路上的故事。演员都是素人,藏民自己演自己,那股善良和淳朴,同样震撼人心。因为骑行过拉萨,所以电影中几乎每个在路上的画面都倍感熟悉与感动,还有藏民手捏糌粑,酥油茶,割牦牛肉。都能让我想起骑行路上的点点滴滴。

  直到观看这部电影之后,我才真正的明白,原来,朝圣的厚重信仰在藏族同胞心中的分量,为了减轻罪行,为了给家人与身边的人祈福,挺着肚子去朝圣;在途中生完小孩继续五体投地磕长头;在遇到被水流阻碍的路面上脱衣淌水磕头而过;在出车祸之后没有对司机计较,让司机带着缺氧有生命危险的乘客赶路,依旧坚持拉着剩下的车尾前行然后再倒回到拉车的地方重新叩拜前进;每晚围坐念经;大雪路上踏雪前进;这就是信仰,信仰让人坚韧不拔,让人善良,让人伟大。

  整个电影看下来,感觉没有刻意的刻画任何一个画面,但每个场景我却都记得很清楚。生小孩那里很动容,却也不是喊天哭地的表演手法,平实当中见伟大,更显真实与坚韧。结尾的时候老人走了,他们短暂停下脚步继而继续上路,信仰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

  飞驰的'大卡车和缓慢行进的朝圣者形成在鲜明的对比;朝圣者为一只蚂蚁而停留,汽车撞倒拖拉机后朝圣者的不计较得失和汽车再也没回来。这些文化的碰撞难道都没有让你有片刻的思考吗?

  朝圣路上的纯粹与平实,看起来也许稍显平淡,因为电影的故事性很弱,但每个长镜头都让我想了很多,回味了很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大众喜欢跌宕起伏的情节,喜欢声具泪下的动容,显然,这部影片满足不了大部分观众。但我认为这种题材的影片,只是对特定的一批人,能产生特定的情愫。

  导演用一年的时间去拍摄,自然不用想高原拍摄过程的艰辛。拍的很用心,很虔诚,让我明白了信仰于人的平凡与伟大。

  我一直在想,这么朴实的电影背后,导演想传达的心情和信息。

  结尾戛然而止,而我还在回味。

【《冈仁波齐》观后感】相关文章:

《冈仁波齐》观后感12-31

《冈仁波齐》的观后感07-16

冈仁波齐观后感11-03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16篇)08-01

冈仁波齐观后感13篇11-05

齐奶奶的美文08-25

王守仁诗词鉴赏11-06

犀利仁师经典台词08-01

刘积仁的创业故事07-30

周立波老师《壹周立波秀》观后感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