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影八佰观后感

时间:2024-04-21 08:01:0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八佰观后感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八佰观后感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

  昨天晚上和同学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今天想写一点看这个电影的感受。

  电影的大背景是在日军入侵上海的情形,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整个电影内容让人看着还是很热血的,河对岸的灯红酒绿和这边的一片狼藉和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同阶层的人的心理状态刻画的也入木三分,故事人物特别多,每个角色都是“小人物”成长起来的。从刚开始的唯唯诺诺,想当逃兵,一步步的在队伍顽强的抗战、殊死拼搏中被感染,成长成为用身体挡住日军一次次突袭的军人。

  整个战争场景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感觉的的确确就像是真实的场景。武器装备的悬殊和中日两国军队素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它不需要用第三人称旁白的表现手法,从战斗的'过程中就表现的淋漓尽致。战争太残酷了,国军表现的特别顽强,誓死保卫国民党旗的那一段很燃。

  机枪连轮流抱着炸弹往下跳穿透日军铁桶阵的这部分,表现的太好了,直接戳中了我的泪点,情不自禁的流下两行热泪。正如电影里面说的,倘若所有中国人都抱着这种必死的信念去御敌,何愁有外敌。(原话应该不是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谈到这个,我觉得看历史总要从中感受点什么。为什么国军那时候好几百万的军队打不过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日军呢,这个真值得深思。中国人民得团结起来,我们是一个拥有5000年传承的泱泱大国,如果所有中国人拧成一条绳,何愁别国来欺负我们。

  最近美国经常在外交媒体上对中国发难,作为每个中国企业,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站起来了。我们背后的国家很强大,但国家之强大,需要我们国人来充实它,建设它。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更应该在技术、科技、文化等方面一步步走向国际的领先,相信不久的将来,再不会有其他国家敢拿中国说事!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2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国民党组织7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役,由于当时国家不够强大,淞沪战役失败了。国民党在大规模撤退以后,组织420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上海抗战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称“八佰壮士”。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这种爱国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如果我长大了,中日再发生战争,我一定会献出生命,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奋勇保护自己的国家。我希望,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让中国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当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响起,迟迟不愿离开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实人物介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籍贯,有的战士甚至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影片尽量给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拍摄场景震撼,拍摄手法巧妙,镜头设计总是巧妙从租界记者的望远镜内转场到战场,强烈的对比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彩色繁华的租界,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形成的对比,还是镜头的最后,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满布弹孔的大楼旧址。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动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场战役中牺牲的以及幸存的人们,无论是留下姓名的,还是不知名的英雄,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你们都是好样的。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3

  “活下去就是胜利”,伴随着谢团长最后一次嘶声力竭的命令,电影逐渐落下帷幕。

  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了维持三个月,随着四万多国民党的撤离,第88师团谢团长率领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防线。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四天,浴血奋战,直至上峰命令,撤往租界。

  《八佰》给了我情感冲击,片中有很多触人心弦的时刻,其中最让我觉得戳心戳泪的一幕,是发生在敌军要凿开四行仓库墙体引爆的时候,当时敌军已深入仓库墙角,一旦引爆墙体,整个仓库都会失守。而战士们也没有足够的火力阻止敌人,危急时刻,陈树生挺身而出,他采取了:“自杀式”引爆,他身上帮着满满的炸药,走到楼前,大喊自己的姓名,利落干脆,没有丝毫犹豫,直冲冲地跳了下去,“呼”,一声巨响与一团火光震撼了对岸的民众。随后,接连的战士都采取了“自杀式”引爆,他们用身躯与生命来抗衡火力的不足,那奋不顾身的背影,令我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中的.一个人物,给了我很大印象,那便是——端午。他是一个被冲散的“兵”来到四行仓库,他胆小懦弱,在前几次的进攻中,他缩在墙角,身子忍不住抖,连枪都不敢开,更是在他救一个女学生时,被炸药擦伤了脖子,而惊慌失措,大呼自己要死了。可在执行“升国旗”活动中,他那跃跃欲试的躯体,咬紧的牙关、坚定的眼神,与之前的他截然不同。这次活动,他的腹部受伤,里面的肠子都留了出来。但他浑然不知,沉浸在胜利的喜悦。

  “八佰”,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人”、“壮士”,更是中国民军十四年顽强抵抗的缩影。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向所有为保家卫国贡献过力量甚至生命的战士们致敬!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4

  最近新上映了一部电影,网评很好,评分也很高,便去观看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名叫《八佰》。故事是这样的,_37年,日军全面侵我中华,企图在三个月之内占领全国,他们在侵占东北华北之后,就将目标转移到了上海。中国军队经过前几场战争,体力人力实力都有悬殊,只能撤离来保存实力。只留下一个加强营掩护大部队撤离,这个加强营便是留守在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周日和室友去看了最近很火的《八佰》,这是影院复工以后看的第一部电影,一部热血沸腾的爱国教育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剧情主要是讲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四行仓库一战我守军利用有利地形,毙敌200,自己伤亡20。实际我守军人数大概是400人左右,对外宣称800勇士。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管虎导演大场景的调度非常恢宏,场面营造相当出色,苏河两岸的地狱天堂,视效设计可以说比较完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辈们舍命维护祖国,维护上海,给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们负重前行,影片真的不错,大投入,大制作,演员演技到位,值得一看的好影片!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

  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面是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一桥之隔,是光明与黑暗。百姓与军队。未来与当下。生与死的遥遥相望。一桥之隔,是这些小人物从懵懂到觉醒的成长;一桥之隔,也是个人融于集体。报效国家的.蜕变;一桥之隔,同样是中国人民从浑浑噩噩到独立抗争的思想转折。观影途中,就听见有窸窸窣窣的哭泣声,很多人都被电影中的民族情怀所感动。看完从影院出来时,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5

  很久不曾写什么东西,今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回想不久之前看《八佰》的场景,我决定,还是提笔,写一写自己的观后感受,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下内容毕竟是一家之言,真有措辞有误之处,还望各位见谅。

  观看《八佰》,何香凝的这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堪称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整部电影是基于四行仓库之役来创作的。电影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应该是这三个场景:

  一是谢晋元收到撤退命令,得知真相后说的那句你们就是这样定义这场战斗?语气里的崩溃,痛心的眼神,只能一个虐心表述我内心的感受。

  二是主动殉战的陈树生,在他自爆前的那个敬礼,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在他的脸上,没有后悔,没有难过,有的只是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三是租界巴蜀商会的刀子请愿以身涉险,给国军运送电话线。

  说真的,三个场景,导演都狠狠的抓住了我的泪点,我想,这应该是所有观影人的共同感受,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电影的精彩,震撼我承认,但或许是应为艺术创作的原因,历史上,四行仓库之役的撤退,其实是得到日本军部同意的,可是,影片的'展示让人觉得有点不解,影片中,部队的撤退部分,个人看起来更像是导演的一次个人煽情。

  我也知道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教科书,只不过是一部电影,我们就应该允许他有创作空间来表达这场战役,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创作空间,让人感觉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有些严重美化了GMD抗战之感。取材毕竟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创作之时,还是应该尊重历史,不应太过美化,特别是对于那些熟知历史,了解八百壮士最后的结局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或许会让人难免有些憋屈。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6

  今天,老师带我们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上海濒临沦陷时的一段历史。第88师262旅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四百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上海的四行仓库。四行仓库被人们称为"魔楼",因为它与租界仅仅一河之隔,日军无法使用重炮等重型武器,所以侵略者一直无法占领。也正是因为这片战场在租界边,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在记者采访时,他们对外宣称有八百人,但实际上他们只有二百多人。有限的士兵在有限的条件下顽强坚守几天后,他们才获令撤往租界。

  在这部电影中,有几个镜头使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其中一个镜头先拍了租界的繁华景象,随着画面转换到了破烂不堪的上海,这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两个世界,看来让人触目惊心。

  《八佰》这部电影的名字为什么不叫"八百"而叫"八佰"呢?"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人,才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这部电影从人性出发,既描绘了投身战争、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也刻画了贪生怕死、不敢战斗的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只要是人,那肯定都是怕死的。那为什么那些战士视死如归呢?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有死的决心,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结局是必死无疑,但他们却顽强地反抗,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正如林则徐所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他们愿意为国家献出他们宝贵的生命。战士们都是伟大的,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学习!

  《八佰》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好,我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这部电影,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7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8

  在苏州河,"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这是出自于电影《八佰》的一句话。一边是纸醉金迷的租界,另一边则是战火纷飞的四行仓库,它带来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还有民族的耻辱。

  《八佰》的故事原型是1937年发生在四行仓库的一场保卫战,这场战役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将近几个月了,国军几乎全部撤离,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最后420人留守四行仓库,直到10月30日才退留租界。

  其中有两幕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电影中,从租界来的记者询问四行仓库里共有多少人时,一名国军士兵刚想说;"四百二……"但被团副拦住,"有八百人!"这四个字多令人心酸,虽然只有420名国军士兵在,但他们有着八百人的精神,他们和死去弟兄的精神一起并肩守卫着上海。

  另一幕是日军准备在钢板阵的掩护下爆破楼体时,一名叫陈树生的国军士兵绑着手榴弹跳了下去,他跳进了楼层里面,与敌人同归于尽。接着是更多的壮士牺牲:"湖北通城李满仓!湖南浏阳王金斗!俺叫孙守财……"喊完一声名字,便化为一朵朵血花,好像炸在我的心上。那些伴随硝烟牺牲的.战士们,他们是中国的英雄!

  影片的最后,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遮住了四行仓库,熄灭了未停的战火,仿佛整个世界突然安静下来。

  这就是八佰壮士的故事。

  看完整个影片,我沉默了好久,思绪忍不住飘到祖国的过去和未来。以前,人们的生活十分穷苦,而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了,祖国也强大了,这些全是由那些英雄用生命给我们换取的。如今人民生活幸福安宁,祖国繁荣富强,我们应该将历史和那些英雄永远铭记于心,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9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电影中有几个场景使我感触颇深,同时也获得了很多道理。

  《八佰》讲述的是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仗:来自中国东北、上海、四川等各地的志愿军为了守住上海的最后一条防线:四行仓库,仅与英美法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孤军奋战了整整四个昼夜,营造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他们对外相称的八百多人,实际上只有二百四十个人。

  电影中有一句话,使我印象非常深刻:"租界里面,是天堂,租界外面,是地狱。"的确,上海境内,租界里面一副繁华的景象,而租界外面,却是一大片废墟,使人看了十分压抑、难受。这种明显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所谓"八百壮士"所在的四行仓库之条件恶劣。但即使条件恶劣,他们也仍要打击敌人,守护我们的家园,难道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电影当中,还有一个场景也使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日本轰炸机轰炸中国国旗所在的`顶楼时,国旗被炸倒,但就在国旗快要倒地的那一瞬间,有一只手把国旗托了起来,几分钟后,越来越多的人把国旗紧紧围住,即使牺牲也团团围住,不让国旗倒下。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电影当中还有一匹白马,那么它象征着什么呢?其实它象征着民族的希望和力量。白马的出现让人们的心和它一起奔腾起来,明知面对的是死亡,却还是头也不回地往前冲,无所畏惧、面不改色、挺身而出!白马也是人们温暖的慰藉,是人们的希望,是一种奔腾的力量,生生不息!

  那么《八佰》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相信你也一定知道了,《八佰》的来源就是"八百壮士",但实际上他们只有二百四十人啊!最后,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八百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0

  管虎抗战题材新作《八佰》8月21日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根据真实的上海淞沪会战末期,谢晋元团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事实改编,再现了八十三年前那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历史时刻,通过独特的视角、多纬度人物角色、宏伟的战斗场面、逼真震憾的场景、音效,赢得一片赞誉,好评如潮。

  20xx年9月8日下午,南通路网中心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八佰》电影。

  影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战士们为保卫仓库,浑身绑满了手榴弹和炸弹高喊自己名字排队从顶层跃下,与敌军同归于尽,他们自报家门跳下楼以身殉国时,每一个名字和每一个跳跃的身影都炸出若干鲜血和泪水。其中一位战士陈树生在一件白汗衫上给母亲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女童子军杨惠敏用油布包了一面大国旗,在枪林弹雨之下,游过苏州河,将国旗送入国军手中;誓死保护战旗能够矗立不倒,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

  “捐躯赴国死,视死忽如归”。国难当头,八百名壮士为了主权为了民族而斗争,为了祖国而奋不顾身,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不屈不饶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今天和平的时代是这些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1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了掩护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谢晋元带领一营国民革命军战士与日军在四行仓库展开激战,完成阻击任务,成功掩护第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撤退。电影《八佰》即是在背景下创作的。

  虽然号称“八百”其实守卫四行仓库的不到四百人左右,为了迷惑敌人,他们向外放出的消息是八百人。因为此时会战结束后的大部分部队正在撤退,因此,他们在这里的战斗注定是没有任何援助的,这是一个死局。谢晋元曾告诉部下:“本军所奉的命令就是要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所以这个四行仓库就是我们四百多人的坟墓,我们全都要战死在这里。我们中间只要还有一个人在,就要坚守阵地,和敌人拼死战斗到底!”。

  战士们敢于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令我感动,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激烈壮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寻味。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且残忍。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2

  《八佰》这部电影整体拍得还是不错。如若从场景和音效8.0分,但是人文情怀可以9.8分。

  加入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除了原88师524团一营的,都是收拢来的逃兵,最初他们都很害怕,都想跑。老算盘说出了心声:我只会算盘,日本人需要有人打,你们是英雄,我佩服你们,但我不行。

  苏州河的北岸是四行仓库,南岸是公共租借,北面的中国士兵在浴血奋战,尸横遍野,犹如地狱一般,南面的商人和富太太在喝茶,搓麻将,纸醉金迷,犹如天堂,真是讽刺。谢晋元说:中国病了,需要有人去叫醒。于是,陈树生身绑炸药,一跃跳入日寇的铁板攻城部队,他用自己的鲜血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也。一个又一个士兵学着陈树生,前赴后继的跳入日军中,这一声声爆炸声,一声声遗言,反复敲击着逃兵们和公共租借内中国人的'心。

  端午不再害怕,小湖北不再害怕,租借内的中国人终于团结起来,他们醒了,因为他们是中国人。谢晋元说:靠我们四百人无法赢得胜利,要靠四万万人。

  山东兵说:我不要当刘备,我要当赵子龙,他可以护着国。小湖北的梦想要当赵子龙,骑着白马,冲进敌阵杀个七进七出。最终,最为朱元璋的子孙,小湖北没有选择逃走,他说:别人打到家门口,我们跑了,没人去守。他和羊拐,老铁,山东兵等留下来阻击日军,为大部队撤退赢得时间。

  最艰苦的时候我们挺过来了,今人应当继承前人的精神,负重前行。作为集成电路的从业人员,面对眼前的一切困境,应该迎难而上,破冰逆行。

  这不仅仅是一部爱国情怀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意志的一部电影。

【电影八佰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八佰》观后感07-05

八佰电影观后感11-25

电影《八佰》观后感06-18

《八佰》电影观后感06-20

电影八佰观后感06-16

八佰电影观后感(精品)08-30

《八佰》电影观后感(15篇)11-28

八佰电影观后感15篇06-21

电影《八佰》观后感(精选22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