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国家宝藏观后感

时间:2024-03-06 07:07: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1

  央视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很正,很有含金量。很高兴很激动看到综艺节目的文化属性越来强了!真好看。

  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很需要有人把文物,文化演活了给我们看,烹熟了给我们吃。如果不是这样一档节目,很多人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文化饥渴和精神干燥吧。反正我觉得如降甘霖,非常好,央视邀请到的嘉宾,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们也都是非常专业和热爱文化工作的一些人,他们是当代的匠心代表,是真正用热爱,执着和梦想在活的人。

  文化的东西,需要这样一群真正热爱它的人守护,因为文化,历史很脆弱,又很重要,需要最温柔的爱来呵护。尤其是讲千里江山图时,那个现场磨颜料的老先生,感觉很奇妙的缘分,好像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能和这些永远不会与自己的生活产生交集的人相遇了,而许多人的一生也根本意识到,在我们日常生活之外,有人在做这样一件与文化有关,似微小但很有价值的一件事。我觉得肃然起敬,很多人的工作,很有意义,不为人知,我们大众其实需要参与和关注,给这些人一个舞台,让这些高冷的文化精粹走向大众,被看见和理解,被延续和传承。很感动,老先生现场示范做的一切觉得很有意义很值得敬佩。他让我们知道古人是在用多么极致的精神在做一件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绝不仅仅是大宋的航拍中国这一层意义,更是中国画,颜料的登峰造极,这是封建时代才可能产生的一件瑰宝,这是只能在皇权鼎盛时期才能做到的.一件事,今人想要做这种事财力,物力,审美,都不可能。听解说的时候,觉得王希孟如果真的是消失在大牢,而不是被处死该多好。天才,仅有一件传世杰作。为节目的小剧场打call,很好看,看到宋徽宗和蔡京的一天从互相拍马屁开始,觉得特逗,好萌,蔡京不论怎样弄权,之所以能做到这么高的位置,绝对跟他对艺术的赤诚分不开,他再怎么看不上王希孟这个小孩,但面对足够优秀的作品,还是会禁不住赞叹,这才是他跟宋徽宗灵魂上的最高契合点,对艺术的共同追求,热爱。从某个角度说,宋徽宗,大概是用艺术上的知己,人品上的小人在做宰相,就算他心里江山再大,也大不过艺术,所以他是投错了胎,用错了人。他的本质是艺术家,他的硬件和软件的悖逆的,他的灵魂是艺术家,他的身体生在了皇家,好像花朵的灵魂,却有大树的枝干,注定是脆弱,被摧残的。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2

  兵马俑唇上的指纹——跨越千年的工匠之魂

  最新一期的《国家宝藏》中,摄影师赵震分享的经历让人动容。在拍摄兵马俑的过程中,他偶然间抬头,竟在兵马俑的嘴唇上发现了一个清晰的指纹。这一刻,仿佛是一次跨越了2200余年的对话,而这指纹恍若是大秦工匠在陶俑上留存了两千年的工匠之魂。

  工匠精神,是个老话常提的词汇,从日常家用的瓷碗陶盆,到切磋琢磨的珠宝玉器;从车床生产的螺丝螺帽,到电路板上一个个精密排列的二极管,处处需要工匠精神的细致入微和毫厘不差,都需要匠心、匠意和匠力。

  工匠精神,需要秉持着赤诚的匠心。匠心,是心无旁骛之心,也是凝神止水之心,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需要在细微之处下好苦功夫。大国工匠李峰正是在上万次的加工中,找准了自己对事业的定位,那就是聚神专注、精益求精。27年来,经李峰加工后验收的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标准、精确无误。工艺生产上细微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巨大变化。也正因如此,拥有一颗专注工艺本身,追求精益求精,不为外物所干扰的匠心,才能真正练就炉火纯青的本领,成为一名行业良匠。

  工匠精神,需要有一股认真钻研的匠意。匠意,是钻研琢磨之意,也是沉思反省之意。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埋头苦干,努力错了方向,也只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匠意,就是要多反思,多注重细节,要抓住工作中的失误,找出问题的根源。同是大国工匠的张新停,在面对炮管膛线内部出现“划痕”的维修难题时,他认真分析炮管的结构和尺寸,仔细观察出现划痕的`地方,利用力学原理,推算修磨膛线的角度,精选修磨材质,巧妙设计出了细长杆式的维修长炮管工装。沉思反省,仔细钻研问题的匠意,正是他解决问题的不二法宝。

  工匠精神,需要有源源不竭的匠力。匠力,是无后顾之忧之力,也是全力以赴之力。有恒产者方有恒心,只有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工程师和一线工人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艺的钻研和技艺的琢磨中去。而这,正需要各级政府关注和政策上的持续扶持,要为培养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土壤”。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昔日辉煌的秦帝国早已不见,而残存在一个个古朴的陶俑上的工匠之魂,却会一直流传下去,后之视今,如今之视昔,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物勒工名”的传统工匠精神,培育出真正的中国制造!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3

  近日,央视播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火了。这档耗时两年制作的诚意之作,号召九大最具分量的国家级博物馆(院),每家甄选出3件镇馆之宝亮相。每件国宝都有一个“保护人”,由明星演员演绎国宝的前世故事。

  《国家宝藏》有多火?朋友圈里到处可见人们为这部节目点赞、各路好友竞相向我推荐“一定要看啊”,连一向高冷的豆瓣网友也给其打出了9分以上的高分。当然,《国家宝藏》有很多走红的理由。比如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大气磅礴的解说词,以及华丽酷炫的舞美效果。连在年轻人、二次元们扎堆的B站,《国家宝藏》的热度也排名前列,很多弹幕为其精良的制作水平点赞,大呼“真是良心综艺”。

  在华丽的外表之外,《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一方面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比如,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果用传统的字幕或者旁白方式呈现,不仅不具象,还很枯燥,而《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敢于使用“自带流量”的当红明星,台词中还穿插了不少网络流行语,虽然不乏争议之声,但在我看来要达到文化科普的目的,首先要让大众有了解的兴趣,否则再好的内容,没有人愿意看也是做无用功。以明星提升人气,正是大胆创新之举,况且在节目的效果呈现上,各位明星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国家宝藏》的好,还在于在文物背后见人、见情。如果只是展示文物,《国家宝藏》可能不会这么火。正是因为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这让我想起曾引来万人空巷的《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国家宝藏》广受欢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有用当下的社会语言讲出来、用当下年轻人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来,才能赋予其时代魅力。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同样能赢得公众的追捧。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4

  走遍华夏文明的腹心,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机。短短三个月时间,走过九座历史文化遗产,看到27件国家宝藏,并透过这些中华文明标识的前世今生,体认着祖先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优秀传统。2月17日(大年初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迎来最激动人心的国宝盛典。节目中,九大馆长将同张艺谋、王冰冰等嘉宾齐聚节目舞台,与来自各领域的数位大家一起揭晓“《国家宝藏》年度中华文明标识”,并颁发国宝印信。

  在本季节目开播之初时,节目曾发出开篇叩问: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该为后世子孙留下些什么?在看过了九大博物馆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之后,我们了解到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璀璨的历史文明,同时也有责任留下价值突出、内涵丰富的历史信标,以飨后人。在国宝盛典中,九大博物馆“看门人”将与观众共同回味27件国宝所留下的精彩故事和难忘记忆,并从每座历史文化遗产中评选出一件国宝,推介成为“《国家宝藏》年度中华文明标识”,国宝印信也将随之落户九座遗产地。

  除此之外,周恩来总理侄女、原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周秉德,原西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拉巴平措,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刘一曼,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副院长、国家一级飞行员孔亮,建筑设计师贝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等多位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担任揭晓嘉宾,和九大博物馆长一同公布“C位国宝”名单的同时分享他们与国宝的不解之缘。

  《国家宝藏》三季以来,历经八十一件国宝的前世今生。虽然历史的主角光辉璀璨,却也总有一群配角始终陪伴着我们。他们有如点点星光,在历史的夜空中绽放光芒。本期节目中,张国立将领衔上演情景朗诵《与我同行》,通过“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走进那些历史聚光灯容易忽略的地方,让配角们道出坚持与守护:与百官同僚决裂的张璁是否曾经后悔?人称“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是否想过入仕为官?秦陵塑俑的工匠朝所做的一切又和后人有着怎样的关系?

  此外,更有震撼人心的国乐合鸣《破阵乐》、原创歌曲《怀归》、节目主题曲《一眼千年》及京剧表演《戏出贺升平》等值得期待。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5

  致敬“守陵人”:以“实”为旨做最棒的工作

  近日,随着《国家宝藏》第三季的热播,一位名叫赵震的摄影师的工作让我们熟知并为之感动。赵震是一位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工作的文物摄影师,在节目中,他讲述自己拍摄兵马俑的经历时,情感真挚,言语朴实却震撼人心,尤其是当他谈及他发现了兵马俑嘴唇上的指纹时,更是激动到哽咽,这份赤子之心,也让观众为之潸然泪下。

  “你和他站在一起,透过镜头看着他的眼睛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的呼吸,那一刻,站在你面前的就不是陶俑了,而是祖先。我觉得我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这个很特别的分享正是源于赵震对于工作的热爱,他的这份匠心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学习。

  心有信仰,诚心实意。赵震能踏入文物摄影师的行业,可以说他的家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从小趴在兵马俑一号坑,看着祖辈们在工作,他们对于工作的这份真挚和热爱便在他小小的心里扎根发芽,长大后,他成为了他们。可以说,赵震的信仰就是兵马俑,而我们党员的信仰就应该是党和国家,党员干部唯有心怀信仰,坚守岗位,把自己的真诚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事业中去,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努力工作,去回报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期望。

  脚踏实地,扎实进取。每天六个小时、八个小时的工作,一天走几万步,不停地站起、蹲下、跪下,一句“拍照”,一天要喊几千声,炎夏过去要瘦十几斤,寒冬却不敢穿臃肿的衣服。虽然环境艰苦,可他从未喊过一声苦,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耐得住寂寞,23年如一日地拍摄着他的“爷”,为了等一个合适的'光线角度,一等就是一年。每天重复的工作并没有让他觉得腻,正是因为他不仅仅是在工作,更是在拍摄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发现工作的乐趣,哪怕是在重复相同的工作,也会在不断的重复中发现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匠心精神。

  质朴笃实,奉献自我。当收到《国家宝藏》的邀请时,赵震一开始是推辞的,他说他是一名摄影师,一直在镜头背后,收到邀请时有些不知所措。他拍兵马俑,并非为名为利,仅仅是热爱,这份质朴和笃实促使他23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也促使他拍出更多更好看的照片,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了兵马俑坑中。他的这份质朴和奉献感动了我们,他的身上流着的是最朴实无华和最伟大的奉献精神,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榜样。

  “我拥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怀着这份热情和真挚,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正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应该坚持的品质。

国家宝藏观后感范文6

  @组工干部 在工作中探寻“国家宝藏”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随着央视最新一期《国家宝藏》的播出,文物“今生故事”的讲述人、摄影师赵震分享了他发现兵马俑脸上工匠指纹的故事。宝藏摄影师的这份踏实笃行的工匠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财富,同时也是一份真正的“国家宝藏”。其实仔细想来,组工干部也要勤“考古”,在工作岗位上“探秘寻宝”。

  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匠心精益求精。鲜活的历史不乏生动的细节,缺的是发现,而每一次发现的背后,是耐心也是匠心。考古是件精细活,出土文物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慎之又慎,稍不留心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古人云:“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以追求极致的态度精益求精,方能成就匠心人生,这是工匠人的匠心精神,亦是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党员干部要力求在各项工作中做到“零偏差”,以“实”字为本,“精”字为要,从小事细节着手,盯紧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在专心专注专业的担当作为中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处理工作的业务精英,争做新时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能工巧匠”。

  以“问渠哪得清如许”的好奇心寻根溯源。考古学家是沟通文物与历史时空的使者,不仅要跨越时空、探寻起源,让文物活起来,更要透过事物看本质,以史料物证证实人类曾有过的沧桑巨变和精妙绝伦。没有好奇心就没有调查研究的积极性,朱熹有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法宝,要坚持弄清“本质”,关掉调查研究的美颜滤镜,避免“走过场”“摆拍式”调研,坚持深入工作一线、基层一线、群众一线,切实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只有以“望闻问切”的专业技能找准问题本质、找出“病灶”所在,才能科学医治、对症下药,以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以“观史知今思进退”的会心鉴往知来。《诗经》有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回望历朝历代的兴衰荣辱,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它既是现实的前身,同时又是现实的延续。要善于“考古”党的奋斗史,从优秀党员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找准奋斗的方向。榜样,是民族屹立不倒的丰碑。回望过去,革命烈士刘胡兰、“两弹元勋”邓稼先、石油“铁人”王进喜、“扶贫之花”黄文秀……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党员的责任担当。观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新时代党员干部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要时刻回顾历史,牢记先辈们创业的艰辛、为民的初心、为党的忠心,常寻来时之路,常问来时初心,鉴往知来,沿着先辈们的脚印,昂首挺胸,阔步前行。

【国家宝藏观后感】相关文章:

《国家宝藏》观后感05-31

国家宝藏观后感01-25

《国家宝藏》观后感(精选25篇)08-26

《国家宝藏》观后感11篇08-12

《国家宝藏》观后感(通用21篇)09-02

《国家宝藏》第三季观后感范文03-17

读《国家宝藏》有感02-15

《宝藏》观后感03-26

温柔很仙的宝藏句子04-08